跳转到内容

吴趋访古录/5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吴趋访古录
◀上一卷 卷五 常熟(昭文附) 下一卷▶
(在虞山北麓,以石甃城。越献西施于吴,夫差筑此以为游乐之所。今其地名石城里。)

美人贮金屋,相映生回光。
离宫三十六,玳瑁栖雕梁。
岂伊石城里,无取珠玉装。
骄蹇恣游乐,远弃响屟廊。
得非姑胥台,将为走鹿场。
不如此山麓,垒石周以墙。
荡荡不可上,寇来无灾殃。

(在县北九里。相传吴王于此牧马,俗呼栏马城。今洗马池尚存。)

牧马始汧渭,实肇秦王封。
栏马记海虞,卒败吴王功。
峨峨九里城,列厩夸豪雄。
一朝越兵来,万马嘶悲风。
子胥本骐骥,短驭策亦穷。
宰嚭驽下材,款段骄乘聪。
二者既倒置,犬马谁效忠。
何如燕台骏,一顾群马空。

(一在县南。莫邪铸剑处,亦名剑城,今有莫邪大王庙。一在县东,汉莫宠所筑,以捍海寇。)

一剑冲霄汉,千秋尚莫城。
良工心亦苦,骄主气难平。
死艺犹遣庙,生王已拜盟。
至今荒草路,若为感星精。

(在县西北七十里。吴王豢鹿之所。)

吴王淫乐纵原狩,分取嘉名作灵囿。
囿中有鹿鹿斯奔,豢鹿奚堪剪狂寇。
越城兵甲动地来,掎角何人代格斗。
譬如捕鹿角已崩,宋人梦醒蕉隍覆。
梧宫草蔓怨秋风,眼见苏台麋鹿走。

(在维摩寺北岭下。俯瞰山腰,可坐十许人。相传太公避纣居此。)

凿石遁岩隙,尔室何其纡。
相传太公望,曾此卜隐居。
虞山濒海东,俯瞰沧溟虚。
避纣寄栖止,此说良非诬。
谁知后来者,聚讼纷纷如。
或谓殷逐臣,或谓齐出夫。
朝歌杂佣保,渭水溷老渔。
伟此鹰扬绩,而忘蠖屈初。
周德化天下,侯尉本一区。
盍归欣就养,诅以畛域殊。
重趼数千里,扶杖来徐徐。
至今百世后,遗迹仍海虞。
试探藏书峡,或者韬钤储。

(在致道观东北。梁昭明太子建。)

萧梁霸业委蒿莱,故国曾歌帝子来。
天上文星尊列宿,海东落日下层台。
风骚六代江山古,松桧千秋猿鹤哀。
倘逐缑笙重过此,月明仍照旧书堆。

(元赵子昂鸥波亭前二石,一曰沁雪,一曰垂云。垂云流落不可考。沁雪在海虞县中,石有子昂八分书“沁雪”二字。)

奇石嶙峋挺坚白,云是鸥波亭上物。
空灵绉透皎雪姿,凿来疑出仇池穴。
当时错立两云根,沁尽千山万山雪。
一朝流落到海虞,欲问垂云渺无迹。
孤峰独自倚风霜,映雪斋头忆畴昔。
琴堂位置当丈呼,细认吴兴旧题笔。

(在虞山东岭下。相传黄初平插梅于石,成树后因建石梅书屋。)

一片嶙峋石,中涵万古春。
梅花比山寿,冰雪是前身。

(在致道观。梁天监二年,真人张道裕以神力移植,盘屈夭矫。今尚存其三,馀为宋庆历中补种。)

世间神物何不有,奇绝星文应杓斗。
萧梁古桧法界崇,名与七松齐不朽。
当年移植向琳宫,大力居然负之走。
帝子高台住半空,真人妙街通灵纽。
星移物换几千年,尚有三株竞桩寿。
灵光一片照仙坛,图取真形恣谈薮。
石田妙笔走风雷,腕底虬龙纷左右。
三星已是跃灵殊,何必空山完七友。

(在三元堂前。石岩嶙峋,清泉一泓,冬夏不涸。昔有见仙娥泛舟者,故名。此琴川之发源也。明万历间有马凤踏灯过此,所遇楼船鼓吹,事颇相类。)

一水盈盈似洛川,人间未必赋游仙。
影娥池畔双鬟梦,寂寞灵踪三百年。

不须解佩逢交甫,合有明珠赠汉皋。
记是洞庭张乐地,楼船箫管杂云敖。

(在县治西北,吴之乌目山也。晋太康中改为海隅。《吴郡志》曰海虞;《续志》云海巫。海虞以虞仲得名,海巫以巫咸得名。又孙吴置虞农都尉,因以名山。)

虞山冠全吴,独出一峰秀。
乌目本山经,海隅仍晋旧。
或以虞农名,或以巫咸寿。
岂知采药行,曾此寄僻陋。
文身化句蛮,千古式俎豆。
生则君其乡,端委治功懋。
死则葬此麓,山邱暝昏昼。
累累古冢傍,岩花络云岫。
后人览图经,于此正厥谬。
卒之至德风,仍不以名售。

(在虞山南。崖石陡峻,县瀑如虹,每东南风发,喷珠激练,最为奇观。)

奇境探云壑,遥岑挂水帘。
分将河气势,散作雨帘纤。
天半珠玑落,峰头翠黛粘。
凌空回倒影,乱拂玉龙髯。

附:吾谷

[编辑]
(在阜成门外,虞山之阳。冈峦回抱,乔木蔚然,霜后丹枫,望若铺锦,游人多觞咏其下。)

泊舟枫江滨,弥望皆秋叶。
何如吾谷行,丹渥更稠叠。
炫如锦绣装,烂若云霞接。
盘曲取径纡,深邃入林密。
混漾荡赤城,辗转迷丹窟。
松扉静不扃,藤溪浅可涉。
孰假青女踪,顿使绛妃蹑。
庶几升丹梯,高秋幽赏惬。

(在虞山门外。潭水深不盈丈,泓然不涸;旁有铁拐亭,致极幽胜。下为沈氏茂瓜邱,名花佳果,游人来往不绝。)

虞山郁嵯峨,逶迤入岩腹。
北屿瘦更奇,潭影清可掬。
天空洗尘雾,亭古萃花木。
洞壑怀紫芝,春苔蔼浓绿。
飞泉漱碧涧,琴韵如相续。
清游想康乐,到此亦忻瞩。
仙踪记铁拐,云护山之麓。

附:锦峰

[编辑]
(在虞山南。前临山塘,后列屏障。春月柳堤拂翠,游舫云集,登山笋舆必经于此。或云此虞山主峰。严文靖公讷尝达锦峰书院。)

极目吴山第一峰,春云朵朵削芙蓉。
围屏如锦春如海,留与游人策瘦筇。

柳衣泼翠水拖蓝,山色湖光倒影涵。
却忆名园开讲地,锦峰曾辟读书龛。

附:中峰

[编辑]
(在龙母峰下,怀素曾结庐于此。)

龙母峰头夕照殷,白云随意掩松关。
几生修到中峰住,日与高僧共往还。

(在镇江门外。下有桃源洞,即高士徐洪隐家。夹涧种桃,花时烂漫,不减武陵;雨后飞泉下泻,锵戛金玉。下为陈庄靖谕茔。苍松翠柏与涧桃相映发,四时游人最盛。)

百尺飞泉漱玉溪,桃花红处乱莺啼。
春深古洞留云住,夜落银河滉月低。
地回漫疑秦代远,山深应恐阮郎迷。
芒鞋竹杖探幽处,夹岸分明近水西。

(在县北十八里。山特高峻,上有齐女峰、白龙祠。祠下有池,一名龙湫,水早不涸。土人每见朱唇白鳗游戏,疑即龙也。后有瑞石甚奇。西北有水帘洞。)

水帘洞外玉泉喷,龙母峰头落日昏。
从此灵湫长不涸,古祠风雨挟云奔。

(在县北三十六里。下临大江,旧名覆釜,唐改金凤,后梁复名福山。与狼山相望,为东南控扼之地。)

北出福山镇,海门潮隐隐。
古埭扼冲要,对峙狼山近。
覆釜像九河,金凤翔飞隼。
雄骏擅东南,江防立标准。
贾帆自此卸,设禁司关尹。
登临陟其巅,蓬岛如相引。
缥缈三神山,远眺不可尽。

(在县北八里。唐贞观中,有僧在山说法,见白髯老人每旦先至,师问之,曰:“我山中白龙也。”师愿见之,老人云:“我见时须念摩诃经号。”师怖,误诵揭谛神咒。神怒,以杵击龙,龙冲山而去,遂成破涧,涧上有龙堂旧址。又《高僧传》:白龙与黑龙交冲进成溪。又贞观中,山中老妪生白龙,与一龙门而成涧。)

五岳图真形,敦艮筮安固。
何当老僧禅,转被毒龙误。
涧破云亦飞,山破水随注。
古洞蟠蛟螭,阴崖起云雾。
至今访龙堂,犹恐触神怒。

(在县北十八里。《山海经主》云:虞山即乌目山。《吴地志》云:海虞山北有乌目山。今顶山之南有乌目涧,似因涧以名山。俗指城西土卓者,非。)

空山多白云,不隔上方磬。
古涧声潺湲,一路入清听。
乌目注山经,嘉名此为称。
精庐结净因,佛火照禅定。
连山到海隅,此境最幽胜。
城西列土阜,讵足比其峻。
历览古山名,登临寄遥兴。

(一名凤皇山,在县西北四十馀里,上有秀峰。山顶有石井,尝出醴泉。又有梁时古桧。在永庆寺寺后有陆状元读书台。)

萧梁古寺面山开,老桧槎伢亦怪哉。
几辈能参丹灶诀,有人曾汲石泉来。
峰回黛色环青嶂,路人清溪衬碧苔。
寂寞凤皇何处是,乱云斜日满荒台。

(在县西南四里,又名西湖,与昆承湖相对。或云太公尝钓于此,故名。其地虞山环列如障,湖汇其南,山水辉映,朝霏夕阴,故又名照山湖。湖上民居比栉,饶葭苇荷蒲鱼稻之利。)

山水交辉景万千,一篙点破尚湖烟。
鱼虾价落秋风市,鸥鹭云迷泽国天。
但把渔竿师渭叟,即通别派向琴川。
餐光饮渌寻常事,散发江乡便洒然。

(在县东南五里,广长各十八里。旧传有蜃夜行,或见之,屹如巨岸,遇水潦,腾烟驾雾,呼吸风波,湖田荡为巨浸,农家患之。一日,有客舟适昆山,遇白衣妇人附舟抵岸,忽不见,自此湖患遂绝。按旧志,惟曰崑湖。或云崑湖、承湖合为一,故名。)

顷刻能生平地波,两湖骇浪积年多。
嘘来烟雾山成市,幻出风云水没禾。
自见白衣旋化妇,可知翠蜃已除魔。
而今百里安澜久,冷月荒汀似镜磨。

(县治前后七派如琴弦,皆发源虞山,东注运河,今皆淤塞。)

乡风曾忆武城弦,七派争趋万壑泉。
绝调尚寻流水曲,劫灰已冷广陵烟。
居临断港行舟少,梦远空山过客怜。
谁按图经修故道,重携焦尾访琴川。

(在县东南。西接昆承,东通大海,吴中诸水之北泻者,皆由此出。盖东江既失故道,娄淞浅隘,震泽洪流东指之势渐微,独自茆为尾闾。宋时言水利者多及之。元末张士诚据吴,起民夫十万浚之,但土疏而易淤。明夏原吉、徐贯、李充嗣、海瑞、林应训相继修治,东南之水始得顺达,而华亭丞盛彦忠协董开浚,尤多惠政。)

海虞纪水利,屈指白茆湖。
东江既失道,惟此通委输。
吴淞及震泽,实赖泄尾闾。
所惜淤泥多,巨浸成茭芦。
自宋迄有明,开浚无时无。
张吴始割据,曾起十万夫。
后来夏与海,先后资良图。
修治复故道,惠及东南隅。
盛侯绩亦伟,政不烦叫呼。
一水得顺达,众流与之俱。
茫茫古泽薮,蓄潴关三吴。

(在县北七十里。宋设水军寨,以都统制领之,平江守臣以节制许浦水军八衔。苗刘之乱,韩世忠提兵勤王,李宝奏胶西之捷,皆由此出。)

曾建牙旗驻水军,一湾许浦水沄沄。
东南形胜开江练,战伐功名压阵云。
旧忆蕲王扬虎旅,今看泽国遍鸥群。
苍茫远岸喧村市,久已搀枪扫楚氛。

(自郡齐门北抵翼京门,凡九十里。唐元和中观察使韩皋檄郡浚之,名元和塘,后讹为云和塘。明县令杨涟甃石为堤,绵亘如虹,不惟民不病涉,兼障民田。今已半圮,补筑之功端赖继起者。)

旧浚元和记,新堤忠烈成。
农田资利济,版筑亦神明。
继起谁无志,安流定有程。
千秋遗爱在,人说长宫清。

(距县西南三十五里。)

白练吴门事有无,一条影落海东隅。
市桥流水沄沄绿,十幅罗纹剪晓湖。

(在双凤乡,因白茆港支流得名。元张士诚尝筑城于此。)

十里支塘市,遥分白茆流。
桥通平野阔,云人乱山秋。
浦溆分双凤,烟波渺十洲。
闲寻故城址,霸业冷荒邱。

(旧名信义,又名琴川,俗称跨塘桥,在县治南。宋淳熙十年,县令曾柒建。明弘治间学士李杰建坊于此,更今名。)

长桥俯层波,览眺极千里。
东南冠盖街,出入皆由此。
飞虹堕平空,影射琴川水。
西望虞山峰,岩岫向南峙。
东溯溟渤潮,帆樯矗云起。
江山指顾中,百变恣做诡。
不出阛阓途,而轶嚣尘市。
永怀利涉功,济盈不濡轨。

(在子游巷口。旧名言偃桥,又称醋库桥。宋庆历中,录事夏秀建。)

谁凭绝业溯津梁,沾溉遗经泽孔长。
道岸特开文学薮,心源直贯海鸥乡。
游从洙泗家千里,治美弦歌化一方。
珍重南来资利济,儒风终古启吴阊。

(在阜成门外。当中秋时,月未升而桥门水底冰轮涌现,盖虞山峰坳月光注射故也。)

虹桥斜跨半湖烟,水底冲开不夜天。
偏是山高沈月色,峰坳泻影落前川。

(夫差宫中园。《乐府》云:梧宫秋,吴王愁。)

梧桐瑟瑟吴宫秋,吴王宫中乐未休。
井栏疏雨点秋叶,采香士女含颦愁。
对君歌舞背君泣,满院西风则秋色。
越骑东来铁甲呜,梧桐老矣芳园歇。
惟馀凉月挂疏枝,曾照当筵金屈卮。
杨柳伤心枯树赋,蘼芜衔恨碧云墀。
凄凉池馆荒榛麓,么凤不来乌喙啄。
珍重龙门百尺桐,置身莫任居高覆。

(在拂水岩西。明通判桑瑾辟。枕山面湖,有把钓石、代茶泉、围棋坞、玩易台、葬诗冢、红锦崦、碧云坡、振衣亭八景。)

拂水岩前路,苍茫把钓竿。
湖山残客梦,风雨故人欢。
岂有诗堪葬,从兹易可观。
不因酬宦迹,谁为补烟峦。

(在宝岩湾。一名寿乐园。明抚州守陈言筑。)

太守归来赋小园,宝岩湾口老邱樊。
餐光饮渌浑闲事,一任门前车马喧。

(在虞山秦娥涧之下,古藤盘绕,伏地蔽天。明孙柚筑草堂其中,有饮虬亭、松宠、丛桂轩、芙蓉沼;蕊珠堂以奉先,昙花庵以奉佛,古逸祠祀虞仲、陶渊明、严子陵、孟浩然、林君复。后归孝廉顾云鸿。)

古藤盘屈怒蛟伏,中有幽人结茆屋。
草堂歌啸怀孙登,一发青山掩薖轴。
欲往从之五逸祠,屈指高风君可六。
当时层构起岩阿,一径松龛风谡谡。
昙花示现古佛尊,忏尽尘劳此山麓。
孤猿野鹤托比邻,幽涧潺缓水声续。
亭台转瞬易主人,留取白云缅芳躅。

(明处士沈冕筑,取陶诗“四止”意名之。)

天地小行窝,上德慕知止。
载咏柴桑诗,达观得妙旨。
筚门贫可乐,古荫清且美。
园葵食大庖,稚子共欢喜。
平此四端竞,契彼万物理。
逐逐名利场,是岂不可已。

(明少参瞿汝说所构,子中丞式耜拓广之,筑浣溪草堂、贯清堂、镜中来,跨溪为曲桥,极园亭山水之胜。又春晖园,亦中丞别业,在拂水桥之左。)

少参旧业中丞拓,水木清华冠北郭。
一朝浩劫换红羊,遗迹东皋几踯躅。
踯躅斜阳吊古苔,当时名胜镜中来。
楼台不厌千回改,筵会何妨逐日开。
楼台筵会催诗稿,秋月春风长不老。
故山猿鹤伴幽栖,宦海风波乱怀抱。
风波宦海互升沈,从此名园罢酒樽。
秋隼凌空霜翮健,黄蜂螫毒谤书冤。
幸辞北寺还山去,重到浣溪栖隐处。
鼎湖倏忽堕轩弓,再起南中任监抚。
江左偏安又粤西,残山剩水梦依稀。
收来馀烬难成战,痛绝孤臣不得归。
孤臣殉国原无恨,别墅烟云才一瞬。
平泉花药久摧薪,金谷田园化茵溷。
凄凉双戟旧朱门,断础残砖无一存。
剩有蜀鹃啼恨血,海天万里泣忠魂。

(在虞山。按《图经》及《越绝书》,皆云巫咸所居。)

巫成乂王家,周书溯厥治。
后来楚骚词,亦复神其事。
他书或不传,世远难具志。
胡哉披图经,忽载所生地。
传是虞山阳,昔贤此高寄。
想见殷宗朝,征书日南至。
一德媲保衡,相业空桑嗣。
俎豆阅千秋,荒草□幽宫。

(在县西,今称言公巷。井旁有洗衣石,为太守萧正德携去。)

古有文学科,不及翰墨事。
言公圣人徒,岂止尚文字。
后人傅会之,一井表厥异。
分取墨池名,张皇列乘志。
岂知遗迹留,未容凿空例。
旧井虽无禽,寻源自洙泗。
沾溉及武城,于此卜利济。
南学开精华,斯文统攸寄。
东吴遍津逮,汲古功非细。
不似操觚家,墨守在文艺。

(在虞山东芝溪上。明邑人虞子贤得朱晦庵和张忠献《城南杂咏》真迹,筑堂居之。又有瑶芳楼。)

非耽泉石买青山,寸楮流传诅等闲。
名迹独高真理学,草堂犹洗旧苔斑。
琴尊物外图书府,风雅城南松月关。
不数吴兴留墨妙,佳篇自尔绝尘寰。

(在报慈里。公自都御史告归,杜门著述,阅十九年作归全堂,学者称思庵先生。)

西台风节久传名,又向矶头狎鹭盟。
廿载思庵游竹素,不知身是旧清卿。

(在虞山北岭下。飞泉石梁,修廊复阁,皆唐时筑也。堂柱有神书,门外二松如龙形蟠屈,庭植缨珞,池产千叶莲,寺有赐钟及通幽轩、空心潭诸胜。今惟尊胜石幢尚存。)

石破天亦惊,山破寺何有。
我访旧龙堂,奇事传闻久。
误诵摩诃经,杵击乖龙首。
又闻两龙斗,裂石荡成薮。
龙子去不还,古涧深且黝。
潭影空万缘,莲叶覆千亩。
一寺当其冲,流水贯左右。
风入古松吟,声催老龙吼。
疑是此山中,蛟螭白日走。

(在顶山之南峰,梁天监中建。宋永丰间,僧怀素有戒行,自兴福至顶山凳石路。明永乐初赐今额。嘉靖间,倭寇踞其上,寺旋毁。万历、天启中以次修复。)

海虞法席数中峰,胜果同修南北宗。
龙墓逶迤盘石磴,禅记幽邃出霜钟。
书名久著神僧迹,海警曾潜倭寇踪。
白鳗山中恣游戏,灵湫风雨萃奇逢。

(在福山镇。梁太清中建,天监时为法水禅院,宋大中祥符间赐今额。元初重建,海中有巨木出没洪涛中,以为僧堂巨楝,标曰“泛海梁”。)

巨木曾浮博望槎,空门栽遍佛桑花。
临江梵贝鱼龙听,一发青山入梦赊。

(在梅李。唐元和中,阎将军舍宅建。将军不著名,今为寺,伽蓝神甚灵。寺有洗马池,池侧有小冢,葬将军剑甲处。至宋大中祥符间敕赐今额。至和初改为禅院。)

按下弓刀转法轮,将军猛悟合称神。
空池洗马今何处,留记伽蓝续胜因。

(在虞山西维摩湾。宋有高道人居此。曲径石桥,峰峦匝地,山居临涧上,景最胜。旧名露台,又名如如山居。)

为爱清修辟草庐,松花扑地掩关初。
聊从拄锡穿云外,想见趺伽入定馀。
枯衲姓名犹著迹,空山衣钵未凭虚。
道人酷有烟霞癖,挂塔闲翻贝叶书。

(在虞山南。汉嗣天师张道裕居此,感梦建招真治并寥阳殿、虚皇台,手植七星桧。后仙去,瘗剑于山之西麓。梁简文时改乾元宫,赐牒及钟,作招真观碑。宋宣和间赐今额。治平中,浚井得石函,中有绿盒,藏丹二粒,化鸽飞去。明初相继重修,榜曰虞山福地,为祝厘习仪之所。)

旧观招真感梦符,七星手迹未模糊。
云埋宝剑空岩古,羽化金丹废井枯。
自昔尚湖飞鸽影,至今福地集嵩呼。
金钟玉牒先朝赐,不减真灵位业图。

(在虞山北。宋元祐中,海陵道人申元道建。申将南游,其师徐神翁告之曰:“逢虞则止,遇雪则开。”渡江至虞山,插竹为庵。一日,天大雪,惟山坳无雪,掘之得美泉,名雪井。淳熙间,取乾元宫旧额颜之。旧有极目亭,米芾书,毁于元。)

不负南游志,元机证道流。
竹开新鹤径,井渫旧龙湫。
寺额萧梁古,书名海岳优。
危亭时极目,云涌乱山秋。

(宋祀于子游祠夹室,明建专祠于报秋门,国朝顺治间,卜地于昭明台之左。康熙中,即东庄废庙改巫公祠,迁木主祀焉。)

古祠俎豆属商贤,名德犹开太伯先。
寂寂报秋门外路,英灵重续楚骚篇。

(在顶山上。本破山龙堂,祀白龙之神。宋初移建顶山,赐今额。后又迁其祠于龙池。嘉定中进爵为公,封龙母为夫人,作龙湫亭。明初改封大白龙池之神,有祷辄应。)

白衣入梦感真形,瀚海旌旗又著灵。
累代崇封丹诏重,小朝助顺黑风腥。
恩深乌养犹移冢,水溢龙湫合作亭。
终竟和甘昭普应,故山云雨昼冥冥。

(在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一云在虞山东岭。)

泰伯窜勾蛮,难弟挈虞仲。
卓哉古逸民,名并让皇重。
放废东海滨,断发岂违众。
国俗尚文身,端委有妙用。
至德共配食,太弟卒嗣统。
吾吴文教开,惟君俾易种。
峨峨虞山阳,风雨冷残梦。
埋骨几千年,凭吊有馀痛。

(在虞山东。《吴越春秋》:吴太子娶齐女,女思归将死,曰:“必葬我虞山之巅,以望齐国。”阖闾伤之,卒如其言。)

迢迢远嫁三千里,一别如云去如水。
惨绝归宁路渺茫,垂死心犹恋乡梓。
孤魂望断虞山巅,葬玉埋香绝可怜。
旅梦几能随去雁,乡心空自化哀蝉。
哀蝉声里风凄咽,地老天荒长决绝。
远树烟迷岱岳云,空山泪洗啼鹃血。
当时吴长黄池盟,凌轹中原荐食频。
涕泣和戎捐弱息,艰难送媵入强邻。
强邻恣意穷饕餮,顷刻昏姻视秦越。
爱女难通甥舅亲,归途已绝东南迹。
遂令弄玉凤楼空,衰垄苍凉宿莽丛。
青冢何年离绝域,白杨无语泣西风。
西风绝域人何处,白杨青冢归尘土。
伤心泪洒望齐门,转瞬功成沼吴女。
独留幽恨到如今,蔓草荒烟遍地阴。
欲访殡宫寻断碣,乱山无际暮云深。


◀上一卷 下一卷▶
吴趋访古录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