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集传 (四库全书本)/卷09
周官集传 卷九 |
钦定四库全书
周官集传卷九 元 毛应龙 撰秋官司宼第五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寇
鲁论所举徳礼政刑治之序也六典之治司徒掌教宗伯掌礼司马掌政司寇掌刑其序然尔然各官之事各有其义此官司刑而所司以寇为事盖事莫急于寇贼之为害舜时皋陶作士士刑官也而舜命皋陶先戒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则刑以惩寇为急尚矣秋官谓之司寇其义如此
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郑锷曰司宼宜曰掌邦刑而言掌邦禁何耶愚以为禁者禁于未为之先刑者施于已犯之后先王之于刑不得已而后用设以大法正以禁于未为之先使民知避而不敢犯则刑将至于措而不用也禁之而不止至于犯焉不得已然后以刑应之故先言禁而后言刑掌邦禁言制法之本也以佐王刑邦国言用刑之事也
刑官之属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士师下大夫四人乡士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县士中士三十有二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方士中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讶士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司民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三人徒三十人司刑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司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约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盟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职金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厉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犬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六人司圜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掌囚下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掌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司隶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
罪隶百有二十人
蛮隶百有二十人
闽隶百有二十人
夷隶百有二十人
貉隶百有二十人
布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禁杀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禁暴氏下士六人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野庐氏下士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蜡氏下士四人徒四十人
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司寤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司烜氏下士六人徒十有六人
郑锷曰名官不及于司水之意何也水虽生于坎中之阳而为阳中之阴火虽生于离中之阴而为阴中之阳王者向明而治光于四方照临下土皆以阳为主故尊明火以为先也
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修闾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冥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穴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翨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柞氏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薙氏下士二人徒二十人
月令季夏之月烧薙行水谓烧所芟草乃水之则除草谓之薙也
硩蔟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王昭禹曰硩言摘也应龙曰此亦除恶之类故职在此
翦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赤友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蝈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壶涿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庭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衔枚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伊耆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伊耆古者王号始为蜡以息老物此官掌共齿杖故以伊耆名官杖则老者持之以为安亦息老物之类
大行人中大夫二人小行人下大夫四人司仪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行夫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环人中士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郑锷曰礼有二环人夏官之环人掌致师此官掌环绕宾客而为之卫事虽不同皆有以取于循环之义故皆名曰环人
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掌客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掌讶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郑锷曰讶士之职有宾则与行人送迎之又立掌讶何也讶士虽有送迎之事然正掌四方之狱讼故列于群士之后此则掌邦国之等籍以待宾客而送宾于疆又不止于讶其狱讼之事
掌交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郑锷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君臣之分严则隔而不通矣故上下不交则天下无邦然而朝廷之君臣相与以道则其合于堂陛之间外而邦国地远势隔何以交之哉是故设官以掌交通之事道达其间隔之情使无疑阻则天子诸侯情相得矣
掌察四方中士八人史四人徒十有六人
郑锷曰掌交之属有掌察所以察诸侯之不率者掌货贿所以交通诸侯之币帛也阙于秦火
掌货贿下士十有六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朝大夫每国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八人徒二十人
都则中士一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四人徒八十人
都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家士亦如之
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郑锷曰此之三典曰轻曰重曰轻重之中其制则出于刚克柔克正直之徳者也徐氏音辨曰诘问难也
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郑锷曰轻典不特罪疑从轻也凡轻皆轻悯其为未化之民也
以五刑纠万民
郑锷曰墨劓剕宫大辟刑之名也五刑之名故不可改而此有野刑军刑乡刑官刑国刑亦以五刑称之盖有野民犯焉有军中犯焉有在官者犯焉有在国者犯焉故也
一曰野刑上功纠力
野刑施于野民者也国外曰野若乡大夫云野自六尺之类功农功也力如服田力穑之力谓力之勤于农者
二曰军刑上命纠守
军刑施于军旅者也乡师曰不用命者有诛守不失部伍守所以致命
三曰乡刑上徳纠孝
乡刑施于六乡者也大司徒云以乡三物教万民一曰六徳乡之八刑不孝不弟不睦不姻皆有刑独孝以孝为首也
四曰官刑上能纠职五曰国刑上愿纠㬥
欧阳谦之曰国刑疑施于王宫中宿卫侍从之人故上愿纠㬥霍光宿卫三十年小心谨密上愿纠㬥可见于此
以圜土聚教罢民凡害人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其能改者反于中国不齿三年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
民之游惰不能自强于为善谓之罢民记玉藻云垂緌五寸惰游之士也玄缟武不齿之服也先王所以治罢民者欲其迁善而已司救职云其有过失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归于圜土此经聚而教之所以劳苦之使知自强也寘而系之所以污辱之使知自好也其能改过者则使反于乡里犹不得以齿于平民者三年其不能迁善又逃遁而出于圜土则不畏甚矣斯不足教者也盖御恶人之道不一而足虞书五流五宅先之以三就者就轻就重与就轻重之中继之以三居者居远居近居远近之中周官司寇之刑与虞书法异而意同皆以使之迁善远罪其不能改而不帅教者则虞书所谓怙终以贼害人者也
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之
讼者言于公也两造谓彼已有辨而皆至于公者以两造听之而无所偏受书所谓两造具备是也使皆入束矢以自明其直入矢而辞屈则又因而没入于官以罚之狱者曲讼而不已则至于狱两剂彼已各具其狱辞之书以两剂听之而无所偏信书所谓五辞简孚是也必入金以自明其坚不可变入而不坚又从而没于官以罚之司寇以掌刑为职而先王以期于无刑为心两造两剂入束矢入钧金是乃所以禁之也
以嘉石平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重罪旬有三日坐期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日坐五月役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以胏石达穷民凡远近惸独老㓜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胏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欧阳谦之曰士听其辞当是朝士軄曰右肺石达穷民焉
正月之吉始和布刑于邦国都鄙乃县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挟日而敛之
郑锷曰刑者一成而不可变非治教政礼之比数改易则无所执守每正月必更新之何耶盖先王制刑视时而变通故有世轻重之文未常守一而不通此所以因岁首而示改造之意然民不可使觌刑乃垂之象魏而使观之何耶盖民虽不可使日见上之用刑而不可不使之知刑书刑书不知则不知所避而易犯矣上之人隐其所以防民之具使民不知而犯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哉
凡邦之大盟约莅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凡诸侯之狱讼以邦典定之凡卿大夫之狱讼以邦法断之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弊之
约契要也前汉礼志治本约师古读约曰要是要约之为义一尔按司盟职云凡邦国有疑会同则具盟约之载辞盖司盟虽掌其书然非刑官亲临之则人无所畏是以既亲莅其盟书登于天府以保藏之而大史内史司会又藏其副各以考事焉非特备失亡而已其不信者则有刑如司约所云六官辟藏以明其罪是也
大祭祀奉犬牲若禋祀五帝则戒之日莅誓百官戒于百族及纳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奉其明水火
孔氏曰精意以享谓之禋应龙曰百官凡官府之执事者皆是也百族王之亲也按郑氏所引郊特牲戒百姓者本注云百姓王之亲也入庙戒亲亲也此经百族与郊特牲注百姓义同誓百官者即如大宰云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是也但此云莅誓百官当知司宼非得以临大宰盖誓戒掌于大宰而不亲誓使馀小官誓之司寇临之其百官所戒者当大宰为之惟百族王之亲虑其从王奉祀或骄而不肃故刑官戒之以示警焉郑锷曰纳亨者纳牲将杀之时是时大宰赞王牲事司宼则前王以刑禁先焉则人知而自入礼也又曰刑官以清而察狱讼之辞以明而烛蔽欺之情故使之奉之以明其义焉
凡朝觐会同前王大丧亦如之
郑锷曰凡朝觐会同宾客所在刑官先焉然后人知尊王也
大军旅莅戮于社凡邦之大事使其属跸
郑锷曰大军旅莅戮于社邦有大事使其属跸皆以掌刑足以肃清臣下故也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其位王南乡三公及州长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东面小司寇摈以叙进而问焉以众辅志而弊谋
郑锷曰问民以图安之计哀元年吴入楚陈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是也又曰人君以不世出之资非不足以断邦之大事也然圣人以谓知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者大雅之训汝有大疑谋及庶人者洪范之言未有自恃其知而无失者故国有大事则致万民于外朝而询以是非盖欲顺民而不违也然事之大者当决于朝廷非万民可得而与惟国危国迁立君当询于万民万民不欲则不可强使之从故所询者惟此三事耳又曰群臣者卿大夫士也在东而西面群吏者府史胥役也在西而东面则左右以辅相之尔三公而下府胥皆在而王之所询者民尔民非有位于朝者及询之则得以北面于此见民为贵也
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附于刑用情讯之至于旬乃弊之读书则用法
以囚所犯罪附于五典听狱讼当知罪所丽也既得其罪附于刑矣又从而用情以讯之恐有枉滥非心服而从也故用情实问之至于旬乃蔽之者十日而后断之与书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同义缓刑之意欲其钦慎也王制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王制本疏云形体是人成就容貎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 王氏曰蔽其罪则读其伏罪之书乃用法也 郑锷曰狱讼不一而吾所听之者不可出乎五刑之外听其辞而知其罪可附于五等之刑矣又虑乎棰楚之下何求不获吏或钩钜以罔之而遂有强从者必我以情度情既已得实又至于旬乃断之则先读其鞫问之书使囚闻之知所犯之实然后用法也盖至于旬则我思之审读其书则彼知其详无失入之悔无滥死之冤也
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凡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不躬者贵贵也不即市亲亲也甸师云王之同姓有罪则死刑焉必于甸师就隐处刑之不即市者不与国人虑兄弟也 郑锷曰不使之躬坐所以责廉耻也不使之即市所以重国体也襄十年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王叔之宰与伯舆之大夫坐狱于王庭盖亲而坐狱则有投䑕忌器之嫌被戮辱者有大迫之丑非所以为亲亲之道周勃下狱出曰吾乃今知狱吏之贵盖贵而坐狱见侮于刻木之徒非所以为贵贵之道也
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
郑锷曰辞听则察其言辞以听之也
二曰色听
郑锷曰色听则听言而察其颜色也
三曰气听
气从内发心知其虚吐气则喘 郑锷曰气听则听其言而察其气也
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郑锷曰心有不直则耳所听者必疑而不审 应龙曰五者皆以辞为主故皆曰听然先王岂故为是术以察见渊鱼哉盖不如是则情不可得而刑必滥矣或者谓察诸外者不足以知其心殊不知声色耳目正心之所由发也古人于举趾高者知其不固目动言肆者知其辞之必遁视下言徐者知其有祸观威仪省祸福无不以此而况求民情宁有不可见也
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
故谓王之故旧也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宾郑氏曰三恪二代之后欤应龙曰恪敬也案古客皆读如恪三恪即孔丛子礼之如宾客也左传注三恪在二王后之上其礼转降示敬而已 郑锷曰王者专生杀之权岂其所优异之人而不能释之哉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共非一人之得而私与众议之以示至公可也兹所以有八辟之议也
以三刺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三刺者谓群臣群吏万民三者皆曰可杀而后杀之也 郑锷曰凡言刺有二义刺取也刺杀也如春秋书刺公子偃之刺则杀也此言三刺则义当训取盖刺有探取之义也又曰庶民之罪已得其中虽罪名已著尚未忍杀之刺取臣民之意皆以为可杀然后断其中杀之所谓国人杀之也 说文曰讯问也郑锷曰人之深情厚貌不可臆度有顾望畏惧不敢吐其实者将以刺取其意必先设辞以讯之不讯其言无以探其意故三刺之法则三讯之意所以刺取其意耳又曰此之所刺者庶民狱讼之中也虽讯官吏实以民为主而讯官吏者能逹万民之情而致于上故也
及大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制国用
郑锷曰冢宰本制国用也内史掌国令之贰以逆会计司会掌财用之贰以逆吏治故皆受民之贰乃使司寇登之何耶愚谓用刑有烦省则斯民有登耗民数有登耗则财赋有多寡必使刑官登之者盖民数之多则知省刑以育民之所致也刑不可以妄用也财赋出于民民之多寡则财赋亦从之丰耗国用当从而隆杀焉此所以受其贰也
小祭祀奉犬牲凡禋祀五帝实镬水纳亨亦如之郑锷曰大司寇奉犬牲于大祭祀之时故小司寇于小祭祀奉之职有尊卑也 应龙曰镬之实水卑者之事也而使司寇主之盖斋戒沭浴而后可以祀上帝尚洁也此镬也此水也临之以刑官则无不肃而无不洁矣
大宾客前王而辟后世子之䘮亦如之小师莅戮凡国之大事使其属跸
欧阳谦之曰大司寇小司寇同官也邦国有大事俱号令其属官以为之跸尔
孟冬祀司民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以图国用而进退之
民生自天大民小民之星其神实生乎民孟冬物生之时祀之以报其生飬之功必主之以司宼者先王以民之登耗固有神主之而民之多寡皆本乎刑之繁省亦司寇之所当知也故司寇以祀则献民数于王见其慎以用刑而刑不至于残民则其生成之数如此王拜而受之则亦重民数也
岁终则令群士计狱弊讼登中于天府
岁终上其所断狱之数计其所断几何既知其繁省又知其民之为善为恶者之多寡也
正岁帅其属而观刑象令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令群士乃宣布于四方宪刑禁乃命其属入会乃致事郑锷曰远之所取法者在乎近外之所取正者在乎内六十属为众矣所视以效法在吾之群士使近而群士能守法不越则彼远而外者讵有不恤于刑乎故先言帅属乃言令群士也又曰既令群士宣布四方极四方之远皆表宪刑以示之盖内不率者不足以示外近已孚然后远者信此其先后之序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