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 (四部丛刊本)/卷五百四十四至五百四十六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五百四十四至五百四十六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97.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97.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97.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5-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97.djvu/5
喀尔喀表 ������������������������������������������������������������������������������������������������������������������������������������������������������������������������������������������������������������������������������������������������������������������������������������������������������������������������������������������������������������������������������������������������������������������������������������������������������������������������������������������������������������
������������������������������������������������������������������������������������������������������������������������������������������������������������������������������������������������������������������������������������������������������������������������������������������������������������������������������������������������������������������������������������������������������������������������������������������������������������������������������������������������������������
大清一统志
喀尔喀〈四部八十六旗东西袤延五千里南北距三千里东至黑龙江界西至阿勒坦山与新𭛌〉
〈伊犂东路接界南至瀚海北至俄罗斯界〉
︹建置沿革︺秦汉时之匈奴即周之𤞤狁也诗小雅天
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𤞤狁于襄传谓朔方
为北方盖匈奴在中国之正北故汉书匈奴𫝊谓
之北边匈奴衰为蠕蠕所据蠕蠕灭为突厥所据
突厥灭又为回纥所据唐贞观四年回纥来朝以
其地为瀚海燕然金微幽陵龟林卢山六部号都
督府又置皋兰高阙鸡田榆溪鸡鹿蹛林寘颜等
七州以部长为都督刺史长史司马皆隶燕然都
护府其后并有九姓诸部尽得匈奴故地此为回
纥地又东为室韦地五代以后回纥西迁至北庭
其地始入蒙古元太祖十五年作都于此名和林
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
世祖迁都大兴于和林置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
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林总管府皇庆元年
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改和林路为和寕路明初
顺帝子阿𥙿实哩达喇〈阿裕实哩达喇旧作爱猷识理逹腊今改正〉依
王保保于此〈𥘉王保保在和林明太祖屡招之不报洪武五年命徐达李文忠冯胜分〉
〈三路讨之胜军至额齐讷路元岐王多尔济巴勒遁去文忠进兵胪朐河兼程疾趋败敌将曼济哈〉
〈喇章于图喇河追至特哩衮河敌益众文忠战益力穷追至称海敌遁去明年达文忠复备边遣将〉
〈追败之塔喇海口明年王保保死顺帝孙托果斯特穆尔驻捕鱼儿海为蓝玉所败遁至图喇河为〉
〈其臣伊苏岱尔所弑其族乌讷尔实哩大王收散亡居和林之西哈玛尔复为都督刘真等所破自〉
〈托果斯死后七传至布尼雅实哩败淇国公邱福五将军俱没成祖怒亲征至鄂诺河击破之布兄〉
〈雅实哩以七骑绝河遁去遂为卫喇特玛哈穆特所杀时阿噜台强盛与卫喇相攻元裔益微有托〉
〈克托布哈者为卫喇特托欢所立居漠北托欢子额森疑其与中国通攻杀之额森自称可汗㝷亦〉
〈为其下所杀诸部共立托克托布哈之子号小王子其后数传徙帐东方为察哈尔其留汉北部落〉
〈曰喀尔喀为西北强地 额齐讷旧作亦集乃多尔济巴勒旧作朵儿只班曼济哈喇章旧作蛮子〉
〈哈喇章图喇河旧作土刺河特哩衮河旧作土鲁浑河塔喇海口旧作荅刺海口托果斯特穆尔旧〉
〈作脱果斯帖木儿伊苏岱尔旧作也速迭儿乌讷尔实哩旧作兀纳失里哈玛尔旧作哈梅里布尼〉
〈雅实哩旧作本雅失里鄂诺河旧作干难河卫喇特玛哈穆特旧作瓦刺马哈木阿噜台旧作阿鲁〉
〈台托克托布哈旧作脱脱不花卫喇特托欢旧作瓦刺脱懽额森旧作也先今俱改正〉后部
落号喀尔喀共七旗有三汗西曰扎萨克图汗〈直陕〉
〈西寕夏边外汉北〉中曰土谢图汗〈直山西大同边外汉北〉东曰车臣
汗〈直古北口边外汉北〉
本朝天聪七年玛哈萨嘛谛车臣汗遣使来聘崇德
三年三汗并遣使来朝定贡物〈三汗各贡白马八匹白驼一头谓之〉
〈九白之贡岁以为常〉后因其国西接厄鲁特每与构兵康熙
十六年
诏谕两国和好时厄鲁特噶尔丹方雄骜西北喀尔喀之
左右二翼〈右翼一汗左翼中路东路二汗〉内自相残二十八年噶
尔丹兴兵攻破喀尔喀七部举族奔溃款塞内附
三十年四月
圣祖仁皇帝亲巡边外受其朝大会于多伦诺尔编审旗
分安辑其众于喀伦边内惟留汗号其诺颜济农
等授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爵世袭〈会典三十一年编喀尔喀〉
〈旗分佐领分为三路将土谢图汗之十七扎萨克为后路车臣汗之十二扎萨克为东路扎萨图之〉
〈九扎萨克为西路各按旗分给印〉令与四十九旗同列噶尔丹既
并其地遂沿克鲁伦河南牧窥伺边塞三十五年
驾亲征至克鲁伦河贼众骇遁还遇大兵撃之尽歼其众
明年噶尔丹窜死漠北悉平〈 圣祖仁皇帝御制平定朔漠告成〉
〈太学碑丈曰惟 天尽所覆海内外日月所出入之区悉以𢌿子一人自践阼至今蚤夜殚思〉
〈休养生息冀臻熙皞以克副维皇大德好生之意庶几疆城无事得以偃兵息民迺厄鲁特噶尔丹〉
〈阻险北陲困此一方人既茶毒塞外辄狡马肆其凶逆犯我边鄙虐我臣服人用弗寕夫荡寇所以〉
〈息民攘外所以安内边寇不除则吾民不安此神人所共愤天讨所必加岂惮一人之劳弗贻天下〉
〈之逸于是断自朕心躬亲朔漠欲使悔罪革心故每许以不杀彼怙终不悛我师三出绝塞朕皆亲〉
〈御以行深入不毛屡涉寒暑劳苦艰难与偏裨士卒共之迨彼狂授首胁从归诚荒外君长来享阙〉
〈下西北万里灌燧销烽中外又谧惟朕不得已用兵以安民既告厥成事迺蠲释眚灾洁事禋望为〉
〈亿兆祈升平之福而廷臣请纪功太学垂示来兹朕劳心于本尝欲以文徳化成天下顾兹武略〉
〈廷臣佥谓建威消萌宜昭斯绩于有永也朕不获辞考之礼王制有曰天子将出征受成于学出征〉
〈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而泮宫之诗亦曰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又礼王师大献则奏恺乐大〉
〈司乐掌其事则是古者文事武事为一折冲之用具在樽俎之闲故受成献馘一归于学此文武之〉
〈盛制也朕向意于三代故斯举也出则告于神祇归而遣祀阙里兹允廷臣之请犹礼先师以告克〉
〈之遗意而于六经之旨为相符合也爰取思乐泮水之义为诗以铭之以见取乱侮亡之师在朕有〉
〈不得已而用之之实或者不戾于古帝王伐罪安民之意云尔铭曰巍巍光圣万世之师敬信爱人〉
〈治平所基煌煌圣言文武道一礼乐征伐自天子岀朕临域中逾兹三纪尝见羹墙寤寐永矢下念〉
〈民瘼上承帝谓四海无外尽隶候尉维彼凶丑渎乱典常既梗声教遂窥我疆譬之于农患在螟螣〉
〈秉畀不施将害稼穑度彼游魂险远是怙震以德威可往而取朕志先定龟筮其依属车万乘建以〉
〈龙旗祝融骖鸾风伯戒途宜旸而旸利我樵苏大野水涸川渎效灵泉忽自涌其甘如醽设为犄角〉
〈一出其西一出其东中自将之绝域无人兽群自掩五日穷追彼狂走险大歼于路波血其孥翦其〉
〈党孽俘彼卒徒众乌昼号单马宵遁恐久驻师重为民困慎固戍守还辕于京自夏徂冬雨雪其零〉
〈载驰载驱我行至再蠢兹穷寇昏惑不悔我边我氓以休以助爰寕其居爰复其赋藩落老稚斯恬〉
〈斯嬉岁晏来归春与之期春风飘翩扬我斾旓我今于迈如涉我郊言秣我马狼居胥山登高以眺〉
〈闵彼弹九天降凶罚雏就羁三驾三捷封狼舆尸既腊枭獍既狝豺䝙大汉西北解甲弃殳振旅〉
〈凯入泽霈郊卜明禋肆赦用迓景福昔我往矣在泮饮酒陈师鞠旅誓屈群丑今我来思在泮献功〉
〈有赫颂声文轨来同采芹采藻颂兴东路车亥马同亦镌石鼓师在安民出非得巳古人有作昭示〉
〈斯旨缅维虞廷诞敷文德圣如先师战慎必克惟兵宜戢惟德乃绥亿万斯年视此铭词〉喀尔
喀诸部始归故地其从征有功者晋封爵为旗五
十有五〈按 皇舆表喀尔喀内附受封汗三亲王一郡王五贝勒五目子三公十一等台吉〉
〈二十六后以次封黜并添设旗分为旗六七〉又有善巴自为一部曰赛
因诺颜部雍正九年固伦额驸䇿凌以奋撃准噶
尔功
诏授为大扎萨克〈辖旗二十四〉共四部为旗八十有六
后路〈旗二十驻牧土拉河南北东至肯特山车臣汗部界西至翁金河赛因诺颜部界南至瀚〉
〈海苏尼特界北至俄罗斯界至 京师二千八百馀里〉
土谢图汗〈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为噶尔丹所破来降康熙三十年 命仍旧号三〉
〈十九年孙敦多布多尔济袭四十一年叔多尔济额尔德尼阿海袭五十年子旺扎勒多尔济袭雍〉
〈正十年子敦丹多尔济袭乾隆九年弟敦多布多尔济袭十一年兄延丕勒多尔济袭二十四年敦〉
〈丹多尔济之次子车登多尔济袭五十八年以罪削子敏珠尔多尔济袭五十九年仍以车登多尔〉
〈济袭嘉庆二十年子鄂依多布多尔济袭本旗外辖旗十九〉扎萨克和硕亲王
一〈车木楚克纳木扎勒土谢图汗察堚多尔济従子康熙三十五年封辅国公后晋封多罗贝勒〉
〈雍正十年子成衮扎布袭乾隆三年追封车木楚克纳木扎勒为郡王即以成衮扎布晋袭十二年〉
〈子齐巴克雅喇木丕勒袭二十一年晋和硕亲王四十二年子齐巴克多尔济袭嘉庆二年兄子齐〉
〈巴克扎布袭六年子车登多尔济袭 附一等台吉一三济扎布亲王齐巴克雅喇木丕勒长子初〉
〈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二年追封公衔子三都布多尔济袭公衔一等台吉嘉庆十五年子贡楚克〉
〈达什袭〉扎萨克多罗郡王二〈一旗固噜什喜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族弟康〉
〈熙三十年封多罗郡王四十四年子多尔济阿喇布坦袭雍正六年子敏珠尔多尔济袭乾隆五年〉
〈子车凌拜都布袭二十年子丹忠多尔济袭三十七年弟齐巴克扎布袭四十七年子多尔济扎布〉
〈袭嘉庆二十三年子达克丹多尔济袭 一旗西弟什哩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弟康熙三十年封〉
〈多罗贝勒四十五年子丹津多尔济袭雍正元年晋封多罗郡王八年晋封和硕亲王后仍为多罗〉
〈郡王乾隆元年仍晋封亲王三年孙桑齐多尔济袭郡王二十年晋封亲王三十年以罪削㝷复郡〉
〈王四十四年于蕴敦多尔济袭〉扎萨克固山贝子一〈噶勒丹多尔济土谢图汗〉
〈察珲多尔济长子康熙三十年封多罗郡王三十一年子敦多布多尔济袭寻晋和硕亲王袭土谢〉
〈图汗四十一年以溺职降袭郡王雍正元年复晋亲王乾隆八年子额璘沁多尔济袭二十年以罪〉
〈削二十二年以其兄根扎布多尔济降袭贝子二十五年子车布登多尔济袭为闲散贝子以其弟〉
〈格斋多尔济袭扎萨克三十六年以病罢遂以车布登多尔济袭扎萨克三十九年子逊都布多尔〉
〈济袭嘉庆四年子纶布多尔济袭〉扎萨克镇国公一〈礼塔尔土谢图汗察珲多〉
〈尔济族子康熙三十二年授一等台吉寻卒子旺舒克袭雍正六年子达什丕勒袭乾隆十九年封〉
〈辅国公二十一年晋固山贝子寻 赏给郡王衔四十三年子德沁喇木丕勒袭固山贝子五〉
〈十七年以罪降镇国公五十八年子索诺木旺楚克袭〉扎萨克辅国公五〈一旗〉
〈车凌巴勒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之子康熙五十年封辅国公雍正七年子巴木丕勒多尔济袭干〉
〈隆十三年子车登三丕勒袭乾隆四十二年子喇素咙多尔济袭嘉庆十九年子车林扎布袭 一〉
〈旗巴海贝子锡布推哈坦巴图尔之于雍正九年授一等台吉十年封辅国公乾隆八年子贡楚克〉
〈扎布袭二十八年子贡楚克达什袭四十九年弟巴勒达尔扎布袭嘉庆元年幸多布齐旺袭 一〉
〈旗巴朗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从弟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四十年子旺布袭乾隆三年封辅国〉
〈公七年于𫎇固袭二十七年子索诺木辰伯勒袭四十五年子巴克已扎布袭五十一年子齐巴克〉
〈扎布袭嘉庆四年子散都布多尔济袭九年弟巴勒多尔济袭 一旗班珠尔多尔济土谢图汗察〉
〈珲多尔济孙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言乾隆元年子琳丕勒多尔济袭二十年封辅国公二十三年〉
〈子车布登多尔济袭五十九年子那木济尔多尔济袭嘉庆十三年子齐旺多尔济袭寻卒是年弟〉
〈拉布坦多尔济袭 一旗辰丕勒多尔济贝勒西第什哩长子康熙五十八年授一等台吉雍正六〉
〈年孙喇木丕勒多尔济袭乾隆二年弟三都布多尔济袭二十四年封辅国公四十五年子车登多〉
〈尔济袭五十三年子索诺木扎布袭〉扎萨克一等台吉九〈一旗锡布推哈坦巴〉
〈图尔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从弟康熙三十年封辅国公三十八年晋贝子四十五年子车布登降〉
〈袭镇国公雍正元年晋贝勒十年晋郡王后以罪降贝勒乾隆十九年降贝子二十年复贝勒二十〉
〈一年𫉬罪以其子齐旺多尔济降袭辅国公三十一年车布登仍袭辅国公三十五年孙斋素咙多〉
〈尔济降袭一等台吉嘉庆五年子依达木扎布袭二十年子车林多尔济袭 一旗三达克多尔济〉
〈亲王丹津多尔济之子乾隆十八年封辅国公二十九年子车凌多尔济袭五十三年子萨兰多尔〉
〈济降袭公品级扎萨克一等台吉嘉庆二十三年子綳楚克多尔济袭 一旗车凌郡王固噜什喜〉
〈从弟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六年子鄂巴袭五十二年子卓特巴袭雍正七年子喇布坦袭〉
〈八年弟旺布多尔济袭乾隆二十三年子敦多布多尔济袭四十七年子迈达哩扎布袭 一旗车〉
〈凌扎布贝子锡布推哈坦巴图尔从子康熙三十三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七年子齐巴克扎布袭干〉
〈隆二十七年子额琳沁多尔济袭五十九年子齐旺多尔济袭嘉庆二十年子那木济勒多尔济袭〉
〈 一旗青多尔济贝子锡布推哈坦巴图尔之弟康熙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九年子恭格袭〉
〈雍正四年子旺扎勒袭乾隆十五年子固噜扎布袭四十一年子齐巴克扎布袭嘉庆十一年孙那〉
〈木济勒多尔济袭 一旗开木楚克郡王固噜什喜从子康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四十三年子〉
〈纳木扎勒袭五十四年子车凌旺舒克袭乾隆二十一年子达玛琳扎布袭三十六年子乌尔津扎〉
〈布袭 一旗成衮扎布郡王固噜什喜次子康熙五十八年授一等台吉雍正十年子车布登袭干〉
〈隆三十一年弟车登袭三十五年子贡楚克袭嘉庆十年子达什扎布袭十一年子章楚布多尔济〉
〈袭 一旗朋素克喇布坦郡王车木楚克纳木扎勒弟雍正八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二年子喇木〉
〈丕勒多尔济袭十七年子㐮楚克车凌袭四十八年子达玛第扎布袭五十年子固噜扎布袭嘉庆〉
〈二十三年子嘎木丕勒多尔济袭 一旗逊笃布郡王固噜什喜从子雍正十年授一等台吉乾隆〉
〈二十一年 赏给公街二十二年以罪削二十三年子三笃克多尔济袭一等台吉五十四年〉
〈子阿扎拉袭嘉庆二十一年子旺沁多尔济袭〉
东路〈旗二十三驻克鲁伦翁都尔多博东至额尔德尼拖罗海西至插汉齐老台南至他尔衮〉
〈柴达木北至翁都尔罕至 京师三千五百里〉
车臣汗〈故车臣汗伊勒登阿喇布坦之子乌默客康熙二十七年率其部十万众来降〉
〈 命仍旧号四十八年子衮臣袭雍正六年子车布登班珠尔袭十一年以伊族祖多罗郡王垂扎〉
〈布袭十三年以衮臣之子达玛璘袭乾隆十六年子嘛呢巴达喇袭三十二年弟车布登扎布袭五〉
〈十三年子齐旺多尔济袭六十年子朋楚克多尔济袭嘉庆元年以其族祖桑齐多尔济袭五年以〉
〈罪削以朋楚克多尔济侯叔玛哈锡哩袭十二年子恩克图鲁袭二十二年子阿尔塔锡达袭本旗〉
〈外辖旗二十二 附辅国公一三济扎布车臣汗乌默客弟康熙五十六年封雍正八年子密瓦扎〉
〈布袭乾隆十一年子格埒克袭四十三年子车登扎布袭嘉庆十六年子已图图鲁袭〉扎萨
克和硕亲王一〈纳木扎勒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康熙三十年封多罗郡王六十年子〉
〈达玛琳多尔济袭雍正十年以罪削以弟多尔济扎勒袭乾隆五年子巴雅尔什第袭二十年晋和〉
〈硕亲王四十六年子贡楚克扎布袭五十五年子达尔玛锡里袭嘉庆十九年弟玛呢已达拉袭后〉
〈改名玛呢巴咱尔〉扎萨克多罗郡王一〈朋素克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康熙三〉
〈十年封固山贝子后以军功晋封多罗郡王雍正五年子垂扎布袭十三年子德木楚克袭乾隆四〉
〈十五年子齐旺多尔济袭四十六年子桑斋多尔济袭六十年桑齐多尔济袭车臣汗嘉庆元年以〉
〈族子玛哈锡哩袭五年玛哈锡哩袭车臣汗六年以子巴图鄂齐尔袭 贝勒一贡格三丕勒郡〉
〈王朋素克次子雍正十一年代其兄垂扎布为扎萨克多罗郡王嗣以垂扎布子袭父原爵项格三〉
〈丕勒仍为郡王不兼扎萨克乾隆九年子丹津降袭贝勒四十五年子车凌多尔济袭嘉庆十二年〉
〈子索诺木多布沁袭〉扎萨克多罗贝勒一〈车布登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康熙三〉
〈十年封多罗贝勒三十三年子旺扎勒袭雍正元年晋多罗郡王八年以罪削九年复封贝勒乾隆〉
〈十四年子旺沁扎布袭二十一年子达克丹多尔济袭嘉庆九年子那木济勒多尔济袭〉扎萨
克固山贝子二〈一旗布达扎布车臣汗乌默客从曾祖康熙三十年封固山贝子五〉
〈十年晋多罗贝勒五十二年子云敦琳沁降袭辅国公五十七年子巴苏袭乾隆十五年子达尔济〉
〈雅袭二十年晋贝子四十五年子索诺木旺扎勒多尔济袭嘉庆八年子维多布齐旺袭十五年弟〉
〈朋楚克多尔济袭 一旗达哩车臣汗乌默客族祖康熙三十年封固山贝子三十一年子阿海成〉
〈伯勒袭四十年弟喇布坦袭雍正十年子旺扎勒袭乾隆二十七年子伊达木扎布袭四十九年子〉
〈贡楚克扎布袭嘉庆十九年子蕴端巴雅尔袭〉扎萨克镇国公一〈车布登车臣汗〉
〈乌默客族叔康熙三十四年封镇国公五十二年子图巴袭雍正十一年子扎木禅袭乾隆三十二〉
〈年子云丹袭五十一年子达什格埓克袭〉扎萨克辅国公二〈一旗车凌旺布贝勒〉
〈车布登从弟康熙五十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二年封辅国公乾隆七年子格埓克袭二十二年子衮〉
〈楚克多尔济袭五十九年子齐旺多尔济袭六十年子彭楚克多尔济袭 一旗车布登车臣汗乌〉
〈默客从曽祖康熙三十年封固山贝子三十五年子阿勒达尔袭四十二年子车凌布木降袭镇国〉
〈公五十三年子格埓克巴木丕勒降袭辅国公干隆三十六年子衮布扎布袭嘉庆十三年子僧格〉
〈多尔济袭〉扎萨克一等台吉十四〈一旗阿南达车臣汗乌默客从曾祖康熙〉
〈三十年封固山贝子三十六年子丹津袭不兼扎萨克四十四年弟齐巴勒阿喇布坦降袭镇国公〉
〈寻授扎萨克四十五年丹津子廷楚布多尔济袭雍正二年晋固山贝子乾隆二十二年子里沁扎〉
〈布袭二十五年降封闲散镇国公以其弟贡素咙扎布降袭扎萨克一等台吉五十二年子车登多〉
〈弥济袭嘉庆十一年子敏珠多尔济袭 附镇国公一旺沁扎布本阿南达曾孙世袭扎萨克固山〉
〈贝子乾隆二十五年以溺职降封闲散镇国公四十八年子垂济扎布袭 一旗车陵达什车臣汗〉
〈乌默客族祖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五年封辅国公四十二年子根敦袭雍正九年子三丕〉
〈勒袭乾隆九年子成衮袭二十四年子徳木楚克降袭一等台吉嘉庆八年子车登旺布袭 一旗〉
〈车凌多岳特贝子阿勒达尔孙乾隆十九年授一等台吉二十年封辅国公四十三年子车登扎布〉
〈降袭一等台吉四十四年子齐巴克扎布袭嘉庆十三年子云端多尔济袭十五年 诏更名〉
〈哈斯巴咱尔二十年子车都布多尔济袭 一旗多尔济达什辅国公车凌达什弟康熙五十年授〉
〈一等台吉雍正三年子成衮扎布袭乾隆二十一平 赏给公衔三十六年子云敦齐旺袭三〉
〈十九年子贡桑班巴尔袭嘉庆二十二年子萨玛达巴达拉袭 一旗固噜扎布辅国公车凌达什〉
〈从子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一年子齐旺班珠尔袭雍正十三年子格埒克袭乾隆八年子〉
〈索诺木敦多布袭五十六年子已廷巴达尔瑚袭嘉庆九年子徳木楚克多尔济袭 一旗色棱达〉
〈什车臣汗乌默客族叔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四十一年子固噜扎布袭乾隆二年子贡楚克扎〉
〈布袭四十六年子玛哈已达袭五十七年子扎木萨朗扎布袭嘉庆九年子车琳达什袭 一旗贡〉
〈楚克贝子阿南达长子康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四十二年子布尼袭四十九年弟达玛璘扎布〉
〈袭雍正十一年子旺舒克达尔扎袭乾隆十三年子贡楚克扎布袭嘉庆四年子乌尔津扎布袭二〉
〈十三年子扎木萨兰扎布袭 一旗韬赉车臣汗乌默客叔康熙三十四年授一等台吉六十年〉
〈子车登敦多布袭乾隆二十九年子根敦扎布袭五十年子车凌多尔齐袭五十七年子衮布扎布〉
〈袭嘉庆十六年子当苏咙袭二十三年子喇布丹多尔济袭 一旗罗⺊藏车臣汗乌默客从叔康〉
〈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五十四年子沙克都尔扎布袭雍正八年以旷职削子格木丕勒袭乾隆〉
〈元年仍以沙克都尔扎布袭七年孙纳旺伊什袭五十八年子贡素隆扎布袭五十九年子车木布〉
〈尔扎布袭 一旗垂扎木素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康熙四十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五年子齐旺多尔〉
〈济袭十一年弟旺扎勒袭乾隆二十五年子噶尔玛扎布袭四十三年子索诺木袭嘉庆九年子辰〉
〈木丕勒多尔济袭 一旗额尔德尼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康熙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五年子〉
〈旺布袭十一年弟齐旺袭乾隆二十五年子车登旺扎勒袭三十七年子扎木巴勒多尔济袭嘉庆〉
〈四年子扎木萨朗扎布袭十年子达木丹车凌袭 一旗根敦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康熙四十年授〉
〈一等台吉雍正五年子博洛尔袭乾隆十五年子鞥克袭四十四年弟僧格喇布坦袭五十四年子〉
〈朗衮扎布袭嘉庆十七年子綳楚克多尔济袭一旗吹音珠尔车臣汗乌默客族叔康熙五十二〉
〈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三年子塔旺袭雍正十三年从子齐瑚拉袭乾隆七年子桑齐璘沁袭三十五〉
〈年子楚克苏木扎布袭嘉庆十四年子多尔济扎布袭二十一年子车楞多尔济袭 一旗旺扎勒〉
〈扎布贝子达哩孙雍正十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五年子班珠尔袭四十二年子车凌达什袭〉
〈五十二年子车凌纳木扎勒袭嘉庆六年以罪削以车凌达什从子衮布扎布袭〉
西路〈旗十九驻杭爱山阳东至翁克西尔哈皃朱忒西至喀喇乌素俄落克脑皃南臣阿尔察〉
〈喀喇托护北至推河至 京师四千馀里〉
扎萨克图汗〈策旺扎布本元裔其曾祖素巴第称汗号扎萨克图康熙三十年封为和〉
〈硕亲王四十二年 命仍袭扎萨克图汗号雍正十年以罪削以其族叔郡王朋素克喇布坦〉
〈之子格埓克延丕勒袭封汗号仍兼袭郡王爵干隆六年子巴勒达尔袭三十五年子齐旺巴勒斋〉
〈袭五十六年子布尼拉忒纳袭本旗外辖旗十八 附公衔三等台吉一格色克系扎萨克图汗策〉
〈旺扎布子康熙三十年封辅国公乾隆十七年子多岳特袭二十年以罪削二十二年授公衔三〉
〈等台吉四十八年子干珠尔扎布袭〉郡王衔扎萨克多罗贝勒一〈根敦〉
〈扎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族祖康熙三十年封多罗贝勒三十六年子松津僧格降袭辅国公四〉
〈十三年根敦嗣子博贝降袭一等台吉四十四年晋袭辅国公雍正元年以功晋贝勒八年子班第〉
〈袭乾隆二年子青衮咱卜袭二十一年以叛诛除名乃以班第之弟旺布多尔济袭二十二年加郡〉
〈王衔寻卒子车都布袭五十年子成敦扎布袭嘉庆十九年子曼达尔瓦袭〉扎萨克镇
国公二〈一旗卓特巴扎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族祖康熙三十年封多罗贝勒三十一年〉
〈子萨穆多尔济袭三十五年子诺尔布班第袭雍正十二年孙旺扎勒降袭镇国公乾隆十七年子〉
〈玛哈巴拉袭五十年子贡楚克多尔济袭嘉庆十二年弟扎木萨朗扎布袭二十三年子刚当多尔〉
〈济袭 一旗喇布坦贝勒卓特巴次子雍正六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加公衔三十一年以〉
〈孙索诺木多尔济袭先是其父朗衮扎卜以军功封镇国公是年卒以索诺木多尔济袭嘉庆二十〉
〈三年子云端达什袭〉扎萨克辅国公六〈一旗博贝扎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从〉
〈叔康熙三十年封固山贝子四十二年子乌巴什降袭镇国公雍正二年弟旺舒克袭乾隆三十一〉
〈年子拉旺多尔济降制辅国公四十九年子达布拉车琳袭 一旗索诺木伊斯扎布郡王朋素克〉
〈喇布坦从弟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六年封辅国公五十七年子噶勒桑色旺袭乾隆上年〉
〈子旌准多尔济袭二十三年子拉沁苏咙袭嘉庆九年子敏珠尔多尔济袭 一旗㐮占郡王朋素〉
〈克喇布坦叔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五十年封辅国公五十二年子敏珠尔袭乾隆五年子䇿〉
〈噜布袭九年弟多岳特多尔济袭二十一年弟敏丕木多尔济袭四十六年子齐旺达什袭 一旗〉
〈通谟克扎萨克图汗格埓克延丕勒族叔康熙五十三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二年封辅国公乾隆四〉
〈年子旺沁扎布袭五十年子格哩克袭嘉庆九年子车登多尔济袭十六年子索诺木车凌袭 附〉
〈辅国公一彻埒克辅国公通谟克叔父初授一等台吉雍正十年封辅国公子弥什克袭乾隆二十〉
〈九年子贡楚克扎布袭四十年子索诺木车琳袭嘉庆十一年兄当素咙袭 一旗沙克扎贝勒博〉
〈贝弟雍正二年封辅国公乾隆二年子多尔济车登袭二十九年子车都布多尔济袭嘉庆八年子〉
〈沙克都尔扎布袭 一旗齐巴克扎布贝勒博贝从孙初授二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封辅国公二〉
〈十二年子巴图济尔噶勒袭并授为扎萨克乾隆六十年子吹苏咙袭嘉庆十二年子扎穆巴拉袭〉
扎萨克一等台吉九〈一旗额尔德尼衮布贝勒卓时巴从子康熙三十年授一〉
〈等台吉三十八年子垂扎布袭雍正三年子丹津袭八年子格埓克袭十二年兄罗卜藏喇布坦袭〉
〈乾隆二十二年子莽苏尔袭五十四年子吹木丕勒袭 一旗乌尔占扎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
〈从祖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雍正王年子弥育特多尔济袭乾隆十三年子根敦车琳袭三十五〉
〈年子乌巴什袭五十一年子吹忠达什袭五十九年子𫎇衮扎布袭嘉庆十四年子车凌多尔济袭〉
〈 附辅国公一㐮布扎布扎萨克一等台吉乌尔占从弟雍正二年封辅国公是年子沙克都尔扎〉
〈布袭八年弟巴勒桑袭乾隆三十六年子锡喇布多尔济袭四十二年子纳木扎勒多尔济袭 一〉
〈旗哈玛尔岱青郡王朋素克喇布坦从弟康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三年子鄂木布济袭干〉
〈隆十五年子达尔巴图袭三十五年子达什琳沁袭嘉庆十九年子丹已达尔济袭二十四年子都〉
〈拉木扎布袭 一旗纳玛林藏布贝勒博贝从子康熙四十八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七年弟扎木扬〉
〈袭雍正二年叔㐮布车凌袭十年兄拉哩袭乾隆二年子班第袭二十一年子三都布多尔济袭六〉
〈十年子齐素咙多尔济袭嘉庆十三年子噶勒当衮多布袭 一旗伊达木扎布辅国公衮占长子〉
〈雍正四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七年子根敦袭二十八年子车都布多尔济袭三十八年子巴图尔袭〉
〈 一旗达什朋楚克贝勒博贝从子乾隆二十二年授一等台吉四十四年子襄布扎布袭嘉庆元〉
〈年子济克默特车布登袭 一旗普尔普车凌辅国公通谟克从子乾隆二十年授一等台吉二十〉
〈四年嗣子沙克都尔扎布袭二十九年弟尼木布多尔济袭五十年从叔衮梵克袭五十九年族孙〉
〈尼玛袭嘉庆十三年子塔尔巴海袭二十五年子诺尔布扎勒袭 一旗诺尔布扎萨克图汗格埒〉
〈克延丕勒族第初授二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二年子敦多布多尔济袭嘉庆十〉
〈三年子齐松扎布袭二十三年子齐旺扎布袭一旗噶勒丹达尔扎辉特人乾隆二十年自准噶〉
〈尔来降授一等台吉三十年子拉克沁噶喇袭四十六年子萨木丕勒诺尔布袭嘉庆十二年子拉〉
〈旺班珠尔袭〉
寨因诺颜部〈旗二十四驻牧地东至博罗布尔哈苏多欢西至库勒萨雅索郭图额金〉
〈岭南至齐齐尔里克北至齐老图河至 京师三千馀里〉
赛因诺颜扎萨克和硕亲王〈善巴本元裔其曽祖图𫎇肯始号赛因诺〉
〈颜与三汗并称康熙六年善已嗣遣使告赐号信顺额尔克岱青三十六年封多罗郡王三〉
〈十五年晋和硕亲王四十六年子达什敦多布袭雍正四年子喇嘛扎布袭十年以罪削弟徳沁扎〉
〈布袭乾隆二十七年子诺尔布扎布袭三十一年 诏世袭其祖赛因诺颜号五十一年子车〉
〈登扎布袭五十八年子额琳沁多尔济袭嘉庆七年弟朋楚克达什袭二十二年子车林多尔济袭〉
〈本旗外辖旗二十三 附镇国公一车登扎布亲王诺尔布扎布子诺尔布扎布既袭亲王以车登〉
〈扎布袭镇国公乾隆五十一年袭亲王以子额璘沁多尔济袭镇国公五十八年袭亲王以弟朋楚〉
〈克达什袭镇国公嘉庆七年袭亲王八年以子扎纳扎布袭镇国公又一等台吉一三丕勒多尔济〉
〈亲王德沁扎布之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二年加公衔五十年子达玛璘袭五十七年弟敏珠〉
〈尔袭嘉庆十九年销去公衔子滚布袭〉扎萨克和硕亲王〈策凌亲王善巴从弟〉
〈康熙三十一年授三等轻车都尉四十五年加贝子衔雍正元年封多罗郡王九年晋和硕亲王十〉
〈年 赐号超勇乾隆十五年薨谥襄配享 太庙入祀贤良祠以其子成衮扎布袭三十〉
〈六年子拉旺多尔济袭嘉庆二十一年养子巴彦齐尔噶勒袭二十二年子车登已咱尔袭 附贝〉
〈子一恭格喇布坦亲王䇿凌弟雍正元年封贝勒是年子佛保降袭贝子后别封辅国公以其兄沙〉
〈克都尔扎布袭乾隆二十七年子敦多布多尔济袭嘉庆元年子巴勒珠尔逊都布袭二十三年子〉
〈呢买凝保袭又辅国公二一额尔克沙喇亲王成㐮扎布子乾隆二十二年封辅国公三十一年弟〉
〈伊什扎木楚袭五十六年族孙达什多尔济袭嘉庆二年子呢玛袭一佛保初袭其父贝勒恭格喇〉
〈布坦爵乾隆二十八年封辅国公三十六年子三丕勒敦多克袭嘉废七年弟格哩克敦多布袭二〉
〈十三年子桑都克多尔济袭又一等台吉一额琳沁多尔济亲王䇿凌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
〈一年追封公衔子纳逊多尔济袭嘉庆十一年子达玛琳扎布袭不兼公衔二十四年子哈斯巴扎〉
〈尔袭〉扎萨克多罗郡王二〈一旗车布登扎布亲王䇿凌子雍正十年封辅国公〉
〈乾隆十九年加贝子衔二十年封多罗贝勒二十一年晋多罗郡王二十三年 赏给超勇亲〉
〈王衔四十五年削去亲王衔四十七年子三丕勒多尔济袭嘉庆十二年子达玛琳扎布袭二十年〉
〈子楚克苏木扎布袭 一旗托多额尔德尼亲王善巴再从弟康熙三十年封镇国公三十二年兄〉
〈乌巴达袭五十年子巴穆袭五十一年托多额尔德尼之养子䇿旺诺尔布袭雍正二年晋固山贝〉
〈子十年子车木楚克扎布袭镇国公乾隆三年晋固山贝子十九年 赏给贝勒衔二十一年〉
〈晋多罗郡王四十四年子贡楚克扎布袭五十三年弟德木楚克扎布袭〉扎萨克多罗
贝勒二〈一旗衮布亲王善巴族祖康熙三十年封多罗郡王四十七年子额琳沁降袭多罗〉
〈贝勒四十九年晋多罗郡王五十年子吹扎木三降袭贝勒雍正二年子纳木扎勒齐素咙袭乾隆〉
〈二十五年子齐墨特多尔济袭五十五年子徳峙克朋楚克袭嘉庆二十二年子贡楚克扎布袭〉
〈一旗素泰伊勒登亲王善巴族弟康熙三十年封镇国公四十二年子洪果尔降袭一等台吉四十〉
〈五年子阿努哩袭五十年封辅国公雍正九年晋固山贝子乾隆二年子多尔济旺楚克袭十五年〉
〈子罗⺊藏车璘袭二十年追晋贝勒二十一年子徳木楚克扎布袭多罗贝勒五十五年子㐮布车〉
〈璘袭嘉庆二十一年子彭楚克多尔济袭〉扎萨克镇国公一〈阿哩雅亲王善巴族〉
〈子康熙三十一年授一等台吉五十四年子格木丕勒袭雍正十年封辅国公乾隆二年晋镇国公〉
〈十四年子贡格敦丹袭三十五年子当苏咙袭四十七年子齐旺达什袭嘉庆十八年子巴勒沁袭〉
〈 附辅国公一多尔济系镇国公贡格敦丹同族乾隆二十一年封辅国公二十七年子沙克都尔〉
〈扎布袭嘉庆二年子多布沁袭〉扎萨克辅国公五〈一旗旺舒克亲王善巴从子康〉
〈熙三十一年封辅国公雍正元年子扎木禅袭干隆十年子巴图𫎇克袭二十一年子丹巴旌准袭〉
〈五十五年子罗卜藏多尔济袭嘉庆三年子齐旺扎布袭十二年族子扎木萨朗扎布袭 一旗阿〉
〈玉什亲王善巴再从弟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五年封辅国公三十九年孙旺扎勒袭乾隆〉
〈十二年子三都克车木伯勒袭二十五年病罢子车登扎布袭二十九年卒仍以三都克车木伯勒〉
〈袭三十五年孙噶尔玛袭嘉庆九年子根丕勒敦多布袭二十年弟垯什徳勒克袭 一旗车凌达〉
〈什亲王善巴次子康熙四十六年授一等台吉后封辅国公雍正二年子敦多布额璘沁袭八年子〉
〈色讷依袭乾隆八年叔贡格袭十四年弟三都克扎布降袭一等台吉二十四年仍袭辅国公二十〉
〈六年子敏珠尔多尔济袭四十三年子车登扎布袭五十年子德哩克多尔济袭 一旗诺尔布扎〉
〈布镇国公巴穆长子康熙五十一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元年封辅国公五年子逹木巴多尔济袭九〉
〈年子贡楚克袭五十一年子索诺木巴勒珠尔多尔济袭 一旗西第镇国公托多额尔徳尼从子〉
〈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六年子实第袭五十八年子齐旺袭雍正十年封辅国公乾隆二十〉
〈二年子达什袭三十一年晋镇国公四十五年子喇嘛扎布袭辅国公嘉庆七年子车布登多尔济〉
〈袭十七年弟达拉扎布袭 西第旧作图巴今改正〉扎萨克公衔一等台吉
一〈齐旺多尔齐亲王德沁扎布次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十九年加公衔二十二年晋贝子衔三〉
〈十八年以罪削子三都布多尔济袭公衔一等台吉五十三年子旺沁扎布袭嘉庆十七年子鄂依〉
〈多布多尔济袭〉扎萨克一等台吉九〈一旗丹津额尔徳尼亲王善巴再从弟康〉
〈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一年子锡喇扎布袭雍正六年子满珠习礼袭九年子吹木丕勒袭干〉
〈隆二十年子敦多布纳木扎勒袭三十年弟多弥济齐巴克袭四十年子索诺木㐮布袭五十四年〉
〈子罗布桑达什袭嘉庆二十一年子达玛林扎布袭 一旗萨木济特台吉阿哩雅族祖康熙三十〉
〈一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一年子根敦袭雍正十三年子布达扎布袭乾隆十七年子车登扎布袭四〉
〈十七年子多尔济扎布袭 一旗伊达木亲王善巴再从弟康熙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四十八年〉
〈子达尔济雅袭雍正六年子齐旺扎布袭十二年子额琳沁袭乾隆二十九年子巴勒桑敏珠尔袭〉
〈五十九年子巴扎尔袭 附辅国公一衮布车琳台吉伊达木从子乾隆元年封九年子丹忠袭二〉
〈十年子达什朋楚克袭嘉庆七年子齐旺达什袭十九年子德勒克达什袭 一旗纳木扎勒台吉〉
〈伊达木从弟康熙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五年子巴朗袭乾隆十三年子阿喇布坦袭二十四〉
〈年子敦多布袭三十一年子旺济勒三丕勒袭一旗沙噜伊勒都齐亲玉善巴再从弟康熙三十〉
〈五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二年子延达博第袭乾隆二年子罗卜藏敦多布袭三十二年子㐮布多尔〉
〈济袭嘉庆七年子萨木丕勒多尔济袭 一旗素连尼亲王善巴从弟康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
〈三十九年子萨喇旺扎勒袭雍正元年子车布登袭十一年以罪削子赉充扎布袭乾隆二十四年〉
〈子纳旺车凌袭四十九年子贡格拉什袭嘉庆六年于贡楚克扎布袭 附公衔三等台吉一噶瓦〉
〈台吉赉克扎布同族𥘉授三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 赏给公衔三十四年子桑济袭公衔三〉
〈等台吉嘉庆二十二年子旺丕勒袭 一旗济纳弥达亲王善巴再从弟康熙四十八年授一等台〉
〈吉雍正二年子特克什袭乾隆十五年子乌巴什袭五十四年子布达齐素咙袭嘉庆十年弟棍布〉
〈多尔济袭 棍布多尔济旧作㐮布扎布今改正 一旗多尔济亲王善已从弟康熙五十一年授〉
〈一等台吉雍正三年子呢玛袭十年子阿保袭干隆十八年叔车琳巴勒袭二十五年子成㐮扎布〉
〈袭五十年子德木楚克袭嘉庆六年子车登达什袭二十五年弟桑济扎布袭 一旗额墨根郡王〉
〈衮布曽孙乾隆三年授一等台吉二十二年子达什袭二十五年子班第袭五十五年子达玛璘袭〉
〈嘉庆二十四年子哈斯巴咱尔袭〉
附厄鲁特扎萨克固山贝子二〈一旗阿喇布坦本厄鲁特台吉康熙〉
〈四十一年来降封多罗郡王四十二年子车凌旺布袭雍正七年弟色布腾旺布袭乾隆十三年嗣〉
〈子朋素克降袭贝子二十六年 诏隶喀尔喀赛因诺颜部四十二年以罪削子纳木扎勒袭〉
〈五十三年子车凌多尔济袭五十六年卒仍以朋素克袭嘉庆四年孙多尔济巴勒袭二十二年以〉
〈其祖朋素克胞侄孙查克达尔扎勒袭 一旗丹济拉本厄鲁特台吉康熙三十六年来降授内大〉
〈臣四十四年封辅国公四十七年子多尔济色布腾袭雍正元年晋固山贝子八年晋多罗贝勒干〉
〈隆二年子三都布降袭固山贝子二十六年嗣子贡楚克袭 诏隶喀尔喀赛因诺颜部嘉〉
〈庆九年以病罢子济克默特贡桑袭十三年子车伯克扎勒袭十九年兄扎木彦多尔济袭二十三〉
〈年弟贡格多尔济袭〉
︹山川︺狼居胥山〈汉元狩四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代二千馀里与匈奴左王接战左王将〉
〈皆遁去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寘颜山〈汉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岀定襄塞千馀〉
〈里绝幕破单于兵北至寘颜山赵信城而还〉浚稽山〈汉太初二年遣浚稽将军赵破奴击〉
〈匈奴岀朔方北二千馀里期至浚稽山而还又天汉二年李陵至浚稽山与匈奴相值骑可三万围〉
〈陵军四年遣贰师诸将击匈奴商邱咸军至追邪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馀骑追〉
〈汉军至后稽山合转战九日至蒲奴水不利还去 按浚稽山直受降城漠北赵破奴从朔方岀汉〉
〈书言朔方二千馀里李陵从居延出汉书言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其山当在今土拉河及鄂〉
〈尔坤河之闲所谓龙勒水在东浚稽山南余吾水在山之北兜衔山又在余吾水之北蒲奴水在浚〉
〈稽之南郅居水在范夫人城之北燕然山在郅居水之南此其大略也 土拉河旧作土喇河鄂尔〉
〈坤河旧作鄂尔浑河今改正〉涿邪山〈汉天汉二年公孙敖岀西河与路博德会涿邪山后〉
〈汉永平十六年祭彤与南单于左贤王信击北匈奴期至涿邪山出高阙塞九百馀里得小山信妄〉
〈以为涿邪山不见敌而还又永元二年耿谭遣从事䕶南匈奴兵至涿邪山留辎重引轻兵袭北单〉
〈于后魏登国六年讨蠕蠕破之于大碛南林山长孙肥追之度碛至涿邪山〉天山〈汉天汉四〉
〈年莽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千馀里至天山匈奴使大将要汉兵见汉兵强引去后魏太延四年讨蠕〉
〈蠕车驾从浚稽山北向天山登白阜刻石记行〉乌员山〈汉本始二年韩増出云中期出塞二〉
〈千里至乌员山〉鸡秩山〈汉本始二年田广明出西河塞千六百里至鸡秩山〉燕然山
〈后汉永元元年窦宪破北单于于稽落山追至和渠北鞮海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
〈而还后魏神䴥二年帝讨蠕蠕自黑山出沙漠至栗水缘水西行过窦宪故垒次於菟园水去平城〉
〈三千七百里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渡燕然山东西五千馀里南北三千里 按窦宪〉
〈勒铭燕然自古称为极远然前汉书匈奴𫝊贰师北度郅居之水杀左大将引兵还至速邪乌燕然〉
〈山虽败而降其深入较宪更远也郅居水疑即魏书之菟园水〉金微山〈去朔方塞可五千馀〉
〈里后汉永元三年窦宪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大破北军于于此自汉出师未尝至此〉金山
〈北史突厥传魏太武时阿史郡居金山之阳为蠕蠕铁工金山形似兜鍪借号兜鍪突厥唐书突厥〉
〈传颉利败车鼻率所部窜金山之北三垂斗绝惟一面可通车骑距长安万里〉都斤山〈北史〉
〈突厥传可汗恒处于都斤山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西五百里有山高迥〉鐡山〈唐贞观四〉
〈年定襄道大总管李靖进军袭突厥颉利颉利窘走保铁山兵犹数万靖袭击之尽获其众副总管〉
〈张宝相擒颉利其国遂亡唐斥境至大漠矣〉郁督军山〈唐书薛延陀传太宗册拜夷男〉
〈为真珠毗伽可汗乃树牙郁督军山直京师西北六千里后李𪟝灭其国〉乌德鞬山〈唐书〉
〈回纥建牙之所天宝初回纥裴罗徙牙乌徳鞬山昆河之闲南距西城千七百里又地理志中受降〉
〈城正北如东八十里有呼延谷又五百里至鸊鹈泉又十里入碛经麚鹿山鹿耳山错甲山八百里〉
〈至山燕子井又西北经蜜栗山达旦泊野马泊可汗泉横岭绵泉镜泊七百里至回鹘衙帐东有平〉
〈野西据乌德鞬山南依嗢昆水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乌徳鞬山左右嗢昆河独逻河皆屈曲东北〉
〈流至衙帐东北五百里合流 按唐时中受降城西城皆今河套之北以今地理水道考之乌德鞬〉
〈山当与今杭爱山相近嗢昆河即鄂尔坤河仙娥河即色楞格河也乌德鞬山即都尉犍山唐书薛〉
〈延陀𫝊颉利之灭夷男率部东保都尉犍山独逻水之阴远京师才三千里而赢东室韦西金山南〉
〈突厥北瀚海古匈奴地也盖颉利亡而薛延陀得之薛延陀灭而回鹘得之独逻亦即独乐水又名〉
〈独洛水皆声之转耳又按元时和寕地亦在此故朔汉图云哈喇禾林河即回鹘故地〉不峏
罕山〈明统志鄂诺河源出于此〉迭里温孛荅山〈明统志近鄂诺河即元太祖始〉
〈生处以上诸山皆从古名〉拖诺山〈在克鲁伦河北岸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丁卯〉
〈 驾亲征噶尔丹驻跸是山 御笔勒铭曰瀚海荡荡胪朐泱泱亲御六师我武维扬震雷霆〉
〈威詟日月光翦厥凶丑安定遐方〉大兴安山〈在敖嫩河北小肯特山东自此绵亘而东〉
〈直抵黑龙江入海处山之南为喀尔喀界山之北为俄罗斯国界〉肯特山〈在敖嫩河源之〉
〈南即克鲁伦河发源处山之东南有二水流出为克鲁伦河山之西曰即龙岭又西曰忒勒尔几岭〉
小肯特山〈在肯特山西北与忒勒尔几岭相连土拉河发源于此山之北有水名楚库河〉
〈北流入俄罗斯国界〉启拉萨山〈在土拉河上流东岸山脉自兴安岭北来又绕土拉河北〉
〈折为忒勒尔几岭〉汗山〈本名憨山在兴安岭北土拉河南岸山之东有水名坤河北流入土〉
〈拉河其东南三十里许地名昭莫多康熙三十五年五月戊辰 驾亲追噶尔丹西路大兵邀〉
〈击之尽歼贼众于此 御笔勒铭曰天心洪佑翦逆摧凶困兽西窜膏我军锋一鼓而歼漠庭〉
〈遂空磨崖刻石丕振武功〉杜兰喀喇山〈在汗山西南当土拉河西流之处南临大漠北〉
〈近土拉河〉哈达玛尔山〈在哈拉河北岸山之北近俄罗斯国为喀尔喀北界〉喀里
雅尔山〈在哈拉河西鄂尔坤河东南与托谟尔山相连 喀里雅尔山旧作喀里呀拉山今〉
〈改正〉托谟尔山〈在土拉河下流北岸随土拉汗北折又东至色尔必岭环绕数百里 托〉
〈谟尔山旧作查母勒山今改正〉布龙山〈在色楞格河南鄂尔坤河北东西绵亘数百里〉布
昆沙拉山〈在布龙山西二百里许又西曰西拉口山又西曰尼尔墨得山皆在色楞格河〉
〈之南鄂尔坤河之北〉堪台山〈在色楞格河北绵亘而北入俄罗斯国界〉库库齐老
台山〈在鄂尔坤河南岸山势随鄂尔坤河东折其东百里许有温泉〉西尔哈阿济
尔罕山〈在鄂尔坤河上流东岸山之西有额尔徳尼招庙〉杭亦哈马勒山
〈在西尔哈阿济尔罕山南山之北为鄂尔坤河山之南即翁金河所发源子〉章鄂山〈在鄂〉
〈尔坤河上流北岸与西尔哈阿济尔罕山隔河相接即杭爱山之东干也〉鄂尔吉图都
兰喀喇山〈在杭爱山南〉杭爱山〈在鄂尔坤河之北直甘肃寕夏北二千里许翁〉
〈金河西北五百馀里其山最为高大山脉自西北阿勒坦山来东趋逾鄂尔坤土拉诸水为大兴安〉
〈肯特诸山又自山西枯库岭北折环绕色楞格河上流诸水发源之处抵俄罗斯国界千馀里鄂尔〉
〈坤塔未尔诸河皆发源于此按此当即古之燕然山 阿勒坦山旧作阿尔泰山今改正〉巴彦
集鲁克山〈在鄂尔坤河西哈绥河东山脉自枯库岭东分绕哈绥河东北来又东北名赛〉
〈罕山又东北即厄尔墨得山 巴彦集鲁克山旧作巴颜济鲁克山哈绥河旧作哈瑞河今改正〉
呼普苏古儿山〈在哈绥河下流北岸〉温都里山〈在呼普苏古儿山西〉纳
马纳山〈在色楞格河北〉哈尔占布勒古得衣山〈在纳马纳山西〉额
尔齐特山〈在哈尔占布勒古得衣山西哈喇台尔河南〉魁博尔多克山
〈在库苏古尔泊内 魁博尔多克山旧作舍拨儿拖克山库苏古尔泊旧作呼孙古尔泊今改正〉
鄂勒白稽山〈在色楞格河发源之处桑稽晋大来泊东为喀尔喀之西界又南有乌尔〉
〈图吴雅山〉巴彦山〈在库冷白尔齐地之西空格衣河之东山脉自西北阿勒坦山来东与杭〉
〈爱山遥相连属 巴彦山旧作巴颜山今改正〉阿勒坦山〈即古金山在特斯河西北绵亘〉
〈二千馀里高入霄汉盛夏积雪不消为西北诸山之祖其顶在乌布萨泊西北支峯蔓壑分为四枝〉
〈正北一枝随厄尔齐斯河以北至俄罗斯国其东北绕特斯河之北千里东为唐努山一枝又东北〉
〈接杭爱山之阴北至色楞格河其南百馀里向东一枝为乌蓝郭马山绕奇勒稽思泊之北又东南〉
〈为白勒奇那克科克衣山又东为昂奇山空格衣河出其南麓乌海河出其东北麓又北为马喇噶〉
〈山布勒噶苏台河出其东麓又东北为大山喀喇河诸水出其南麓又东北接杭爱山之阳包哈绥〉
〈河塔米勒河诸水其南一枝蜿蜒不断纳邻河呼勒秦河哈流图河纳思克河布勒济河哈巴河奇〉
〈兰河喀喇额勒齐思河阿额勒齐思河俱出其西麓哈勒奇萨河阿普都河出其东麓山势旋折而〉
〈东布颜图河出其北麓布拉青吉儿河扎克合河出其南麓又东为阿勒坦山之尾又东南为台西〉
〈尔山又东南复分二枝如黑云二道界瀚海中其东为库克西勒克山又东北接巴彦山其南枝为〉
〈都忒岭布带山图古里克河出其西麓又东南为布勒堪山空鄂洛阿济尔罕山层峯不断千馀里〉
〈横截沙漠为阿尔班阿岳尔逹察岭又东南为古尔板赛汉山其南为诺默浑山其东南为五百根〉
〈山至空可喀喇龙山而止自空鄂洛阿济尔罕山南向为奇齐格纳山拜轰鄂尔山查喇图山至伊〉
〈塔特图山而止其南八十里天山自西方来亦蜿蜒而东南横亘沙漠中千馀里又东为活尔活图〉
〈山至色公哈尔占山而止色公哈尔占山北去空可喀喇龙山二百里南逾瀚海至套北阴山五百〉
〈里 特斯河旧作特思河乌布萨泊旧作乌普萨池唐努山旧作汤努山今改正〉达勒巴
哈台山〈在纳邻河呼勒秦河哈流图河之西绵亘五六百里又有寨儿山在额米尔河南〉
必尔喀岭〈在克鲁伦河源东南即肯特山之支岭也岭北有水名必尔喀河北流入敖嫩〉
〈河〉即龙岭〈在肯特山西岭南有水名即龙河流入克鲁伦河〉忒勒尔几岭
〈在即龙岭西下有水名忒勒尔几河南流入克鲁伦河〉噶拉泰岭〈在忒勒尔几岭南〉
兴安岭〈在昭莫多南南界大漠北近土拉河〉阿达海岭〈在土拉河北〉色尔
必岭〈在阿达海岭西南〉乌可克岭〈在杭爱山西南有水名乌可克河汇为推河〉
枯库岭〈在乌可克岭西西塔米尔河发源岭北贝德勒克河发源岭南〉插汉七老
〈在张家口北八百馀里近喀伦边外其地有山东西长二百里许康熙三十五年四月戊戌〉
〈驾亲征噶尔丹是日出喀伦边遇此 御笔勒铭曰惟天所覆皆吾赤子绥靖边陲殄灭蛇豖〉
〈山泽效灵草蕃泉旨羽卫斯经贞石用纪 按自拖诺山以下由东迄西约王千馀里皆在瀚海北〉
〈有水草之处喀尔客诸郡并游牧其闲其在瀚海中者惟插汉七老稍大馀皆平地沙冈非游牧之〉
〈地今略之下诸水仿此〉胪朐河〈今名克鲁伦河源出肯特山南直河套北二千里许西南〉
〈流会五小水历二百馀里折东南经巴颜乌兰山峡中一百馀里有孙克勒河流入此又百馀里经〉
〈拖诺山南转东北流二百里许有他拉几尔即河东南流入此又稍东流八百里许曲流绕两山闲〉
〈百馀里又东北流二百馀里注于呼伦海子又自呼伦海子东北流出入黑龙江索伦界土人别名〉
〈之曰额尔古纳河东北流八百馀里与黑龙江合河以南并大漠乏水草五代辽时以此河为边界〉
〈明永乐闲元裔布尼雅实哩为卫喇所袭徙居胪朐河谕之降不听七年命淇国公邱福等率兵征〉
〈之败没于此八年帝亲征布尼雅实哩止营于河旁赐名饮马河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五月癸亥〉
〈 圣祖仁皇帝亲征噶尔丹驻跸于此𥘉上以克鲁伦河乃噶尔丹必争之西地亲追〉
〈至此贼众不虞 驾至仓惶弃老弱西遁 上顾左右谕曰向言噶尔丹熟练戎行所向〉
〈无敌今观其不据克鲁伦河则其怯懦显然矣遂循此河穷追至拖诺山驻跸时贼已为西路大兵〉
〈所破奏至乃班师 布尼雅实哩旧作本雅失理卫喇旧作瓦刺呼伦海子旧作枯伦海子今改正〉
敖嫩河〈旧名鄂诺河即黑龙江上流发源自克鲁伦河西北二百里许肯特山之忒勒尔几〉
〈岭东流经肯特山北大兴安山南流五百里许受八小水至科勒苏河自南流入处折而东北流至〉
〈泥布楚城南一千馀里受十馀水从西北流入者曰巴尔即河阿哈楚河他尔巴哈太河图鲁泰河〉
〈他拉巴尔即河特伦河俄克若河俄伦河昂衣得河泥布楚河从南流入者曰扑拉活即河图里格〉
〈河温多河又流三百里许至分界碑前入黑龙江将军界乃东流馀详黑龙江此河之北喀尔喀与〉
〈俄罗斯国接壤河源之南东为克鲁伦河源西为土拉河源即元太祖始兴之地也明永乐八年成〉
〈祖亲征布尼雅实哩败之于鄂诺河即此今名敖嫩亦曰俄侬皆声之转耳〉土拉河〈发源〉
〈自敖嫩河源西北百里许忒勒尔几岭之西及岭北小青特山二泉相会西南流二百馀里合数水〉
〈至昭莫多之北折而西经憨山北百馀里复西南流百馀里又折西北流三百里许有喀鲁喀河自〉
〈西南来流入此又正北流一百五十里许入鄂尔坤河明洪武五年李文忠率轻骑自胪朐河疾驰〉
〈进败元将曼济哈喇章于图喇河永乐十二年成祖亲征卫喇败之于土拉河皆指此河之南兴安〉
〈岭之西憨山之东地名昭莫多三面皆山北倚河即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我兵大破噶尔丹之地〉
〈也 喀鲁喀河旧作喀鲁忒喀河曼济哈喇章旧作蛮子哈刺章图喇旧作土喇今改正〉喀鲁
喀河〈源出翁金河北土拉鄂尔坤二河闲平地西北流百里许转东北流三百馀里流入土拉〉
〈河〉鄂尔坤河〈旧名阿鲁浑河源有二一出杭爱山南名姑洛河一出鄂尔吉图都兰喀〉
〈喇山名乌里雅思他河东南流百馀里合为一又东流两山中百里许折而东北经额尔德尼招西〉
〈凡二百馀里出山流一百五十里复转西北会西朱之朱尔马台河塔未尔河二百馀里乃正北流〉
〈一百馀里仍转东北流一百馀里两有温泉流入此又三百里许王拉河来自东南匪入焉又流经〉
〈喀里雅尔山之西二百馀里有哈拉河来自东南流入此又百馀里转西北流遂入色楞格河此河〉
〈大于土拉小于色楞格与色楞格并环绕诣山中水清流急两岸榆柳蘡薁丛生其闲夏多蚊虻中〉
〈有鱼其人色楞格河处北与俄罗斯接壤南则土谢图汗游牧之地明洪武三年李文忠败曼济喀〉
〈喇章于土喇河追及阿鲁浑河即此〉哈拉河〈源出土拉河北与憨山相对之色尔必岭名揆〉
〈河北流西合那林布拉哈泰二河东合阿达海松纳拉通勒三河流一百五十馀里折西北百馀里〉
〈又南受博罗查克杜儿二河复正北流百馀里入鄂尔坤河〉翁金河〈源出鄂尔坤河源相〉
〈近之东南山中东南流历平地凡七百馀里止于瑚尔哈鄂伦泊泊亦不大距河套西北可八百里〉
〈 瑚尔哈鄂伦泊旧作呼拉哈五郎泊今改正〉塔米尔河〈有东西二河一源出鄂尔坤河〉
〈源西杭爱山北一源出杭爱山西枯库岭北两源相距二百里许皆东北流会十数泉历二百馀里〉
〈合为一又百馀里入鄂尔坤河〉色楞格河〈发源自杭爱山西北山中共有六在北者名哈〉
〈喇台尔河布克谁河皆东南流在南者名额得勒河齐老图河乌里雅台河阿济拉克河皆东北流〉
〈经三百馀里合为一东流二百馀里哈绥河自西南流入此又东北流二百里许额赫河自西北流〉
〈入此又东北流四百馀里鄂尔坤河来自西南折向西北流入此自此东北抵俄罗斯国界西受哲〉
〈得河东受楚库河及其馀八小水正北流千馀里折西北汇于白哈尔海又自白哈尔海西北流出〉
〈名昻噶喇河从此北流以达于北海此河环历诸山之中百泉注入广四五十丈水深流急岸旁皆〉
〈丛柳中多鱼 按朔漠图作皆令哥河唐书黠戛斯传回鹃牙帐北六百里得仙俄河河东北曰雪〉
〈山地多水草青山之东有水曰剑河偶艇以渡水悉东北流经其国合而北入于海即此水也河源〉
〈之南即元时和寕地〉额赫河〈发源西北山下库苏古尔泊内东南流七百馀里入色楞格河〉
〈两旁小水八在北者名敖里克立河巴图里乌巴什河额林河他里巴哈太河在南者名敖即可噶〉
〈尔汉河翁佳河恩特河他拉喜河皆流入此〉哈绥河〈源出塔米尔河北山中东北流五百〉
〈里许入色楞格河〉推河〈发源杭爱山南两旁会六小水南流三百馀里注于鄂罗克泊 鄂〉
〈罗克泊旧作鄂洛克泊今改正〉查克拜达里克河〈源出枯库岭南南流其西北有〉
〈查克河南流二百馀里经库冷白尔齐尔之地与拜达里克河合流百里东有察罕特穆尔河自东〉
〈北来流二百馀里亦入此河又流二百里许入察汉泊 察汉泊旧作插汉泊特穆尔旧作铁木儿〉
〈今改正〉扎布噶河〈发源库冷白尔齐尔西北山中西南流二百馀里西有布尔噶苏台〉
〈河南入此又二百馀里有空格衣河亦南流入此转西北流有阿普都河合布颜图河来自西南流〉
〈入此河又百馀里注于奇勒稽思泊此喀尔喀西界 扎布噶河旧作查巴喀河今改正〉特斯
河〈发源唐努山之南西南流合诸小水又西南至阿勒坦山东潴为乌布萨泊其西南有萨克里〉
〈哈喇河东北流亦注泊中〉库库淖尔海〈元太祖为诸部推戴称帝于此今无可考 库〉
〈库淖尔海旧作阔阔纳浯儿海今改正〉布伊尔湖〈在黒龙江齐齐哈尔城西一千二十〉
〈里详见黒龙江〉呼伦湖〈在黒龙江齐齐哈尔城西北一千一百七十里即克鲁伦河下流瞿〉
〈成之大湖周五六百里克鲁伦河自西南注于湖又自湖东北流出名额尔古纳河与黒龙江合唐〉
〈时谓之俱伦泊明时谓之阔滦海子唐书室韦景西有乌素固部与回纥接当俱伦泊之西南又云〉
〈北大山外曰大室韦濒于室建河河山俱伦迤而东合那河忽汗河又东贯黑水靺鞨故靺鞨跨水〉
〈有南北部而东注于海地理志回纥有延特勒白泊东北千馀里有俱伦泊泊之四靣皆室韦馀详〉
〈见黒龙江〉库苏古尔泊〈在色楞格河西北六百里许周围百馀里中有山名魁博尔多〉
〈克其水东南流出为额赫河〉桑稽晋大来泊〈在色楞格河源西鄂勒白稽山旁周〉
〈围百里许其水停而不流〉额尔哲依图察罕泊〈在桑稽晋大来泊东南其水东〉
〈北流为齐老图河注于色楞格河〉鄂罗克泊〈在库冷白尔齐尔地之东南推河南流入〉
〈此〉察汉泊〈在库冷白尔齐尔地南界贝德勒克河西南流入此〉奇勒稽思泊
〈在乌蓝郭马山东南扎布噶河合空格衣河之水西北流会西南阿鲁都河布鲁图河之水又西北〉
〈流注入此泊广三四十里又额克阿拉尔泊在泊西南西受阿普都水南受布颜图水潴为此泊又〉
〈东北流与扎布噶河会又北入奇勒稽思泊〉乌布萨泊〈在阿勒坦山东南特斯河自东〉
〈北来潴为此泊其西南有萨克里哈喇河亦注入之〉温泉〈在鄂尔坤河南岸〉
︹古蹪︺赵信城〈汉元朔六年卫青将六将军绝幕击匈奴前将军翕侯赵信兵不利降匈奴信〉
〈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元狩四年卫青绝幕击匈奴北至寘颜山赵信城而还孟康曰赵信〉
〈所作因以名城〉范夫人城〈汉征和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出五原击匈奴汉军乘胜逐北〉
〈至范夫人城应劭曰本汉将筑此城将亡其妻率其众保完之因以为名也〉瀚海都护
府〈唐贞观中回纥来朝以其部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龟林虚山六都督府皋兰高阙鸡田榆溪〉
〈鸡鹿带林寘颜七州以部长为都督刺史长史司马即故单于台置燕然都䕶府统之龙朔中以燕〉
〈然都督府更号瀚海都护府以碛为限今属喀尔喀地〉和寕路〈元置属岭北等处行中书〉
〈省元史地理志和寕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刺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都部建都于〉
〈此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世祖中统元年迁都大兴和林置宣慰司都元〉
〈帅府后分都元帅府于金山之南和林止设宣慰司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大德十〉
〈一年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罢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和林总管府至大二年改为行尚书省四年复〉
〈为行中书省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改和林路总管府为和寕路总管府朔漠图和寕北〉
〈有锡尔格河又北库库布哈渡口西有迷河哈刺和林河西南有温泉南有旺吉河 按其地在今〉
〈杭爱山东鄂尔坤塔米尔河之闲 锡尔格河旧作昔令哥河库库布哈旧作阔阔不花今俱改正〉
︹度漠驿站︺〈明永乐八年成祖北征由万全兴和至胪朐河其度漠之地曰归化甸杨林戍禽狐〉
〈山香泉戍广武镇高平陆怀远塞捷胜冈清冷泊双秀峯威卤镇紫霞峯元云谷古梵场长青塞顺〉
〈安镇至胪朐河其自阔滦海子回至开平曰玉带河雄武镇清湖原澄清河青杨戍苍松峡飞雪壑〉
〈静卤镇广漠戍寕武镇淳化镇永寕戍长乐镇通川甸至应昌开平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丙〉
〈辰 驾亲征厄鲁特噶尔丹三月丁卯出独石口时噶尔丹在克鲁伦河 圣祖闻之兼〉
〈程而进四月戊戌出喀伦边次苏德图己亥次呼鲁苏台插汉脑儿辛丑次喀喇芒鼐哈必尔汉癸〉
〈卯次席喇布里图丙午次西巴尔台壬子次察罕布喇五月丙辰朔次拖陵布刺克庚申次阿敦齐〉
〈陆阿鲁布刺克辛酉次枯库车尔壬戌次西巴尔台癸亥抵克鲁伦河此瀚海东北征时 御〉
〈路也又西一路自归化城西北至推河抵阿勒坦之地远近随地名置三十馀驿曰崑都仑克楚爱〉
〈毕哈齐几尔汉特木儿布儿哈苏台五郎厄鲁几古尔板哈沙图察汉虾蟆儿五尼图波罗苏海察〉
〈汉厄尔几马尼图敖石喜家哈巴尔哈孙搜几察布雀儿格得儿古郭多理奔巴图厄尔衣图魁吞〉
〈巴扎儿你楚衮库尔奇勒图格里克逹察哈拉尼多乌纳根乌苏昏鄂空兀勒塔奇西拉布里多阿〉
〈尔博尔济博济和朔至推河计二十馀里 谨按平定朔漠方略 上谕曰朕所经过之处非〉
〈大瀚海也西之瀚海较此更阔然观之亦非平衍之地山阜连绵沙石闲杂自出喀伦未见寸土其〉
〈沙亦坚硬履之不陷营中军士凿井甚易一人可凿二三十处因水泊中取水嫌远咸于近帐房处〉
〈凿之可掘之地亦易认识有谓之善达者地洼而阔未二尺即及泉有谓之赛尔者山㵎沟泾掘仅〉
〈尺馀即可及泉有谓之布理度者乃丛草积潦水虽有而佳者少有谓之窥布尔者水流地中以手〉
〈探之泉即随出故野骡以蹄抉之而饮风土景况一无所取地尽碎石下马偶伫立可射之处亦少〉
〈草则丛生而土高所以萦绊马匹又各种野鼠所穿之穴较兴安一带鼢鼠之穴更深殊觉可厌草〉
〈名颇多有郁尔呼草牛羊驼马食之最宜以此称佳 又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 上谕喀尔〉
〈喀母越噶尔拜瀚海之地游牧时喀尔喀土谢图汗车臣汗等遣使入贡奏言去岁蒙 皇上〉
〈谕令各牧地设立汎哨以警寇盗但我等就草游牧居止不定 圣上限以河处为界请遵〉
〈 旨而行 诏令停其置哨限以噶尔拜瀚海为界不得越此游牧噶尔拜瀚海之地距我〉
〈边境有三日程其瀚海尽界之东亦须离我边境三日之地不得内入此喀尔喀未受封前与中国〉
〈分界也自二十八年内附受封后与四十九旗同列东自瀚海之东布伊尔湖克鲁伦河西北至色〉
〈楞格河桑稽晋大来泊迤西至扎布噶空格河东西五千馀里南北三千里皆为我边塞瀚海犹内〉
〈地矣〉
︹土产︺马 橐驼〈 国初定制喀尔喀诸部每岁贡白马八白驼一〉野马 野
骡 牛 羊 鹿 鼲 貂鼠 青鼠 土拨鼠
豽 沙鸡 鱼〈土拉鄂尔坤色楞格诸河内产桦𩽈鲫鲤鱓𫚔等鱼〉东墙
〈似蓬草实如穄子十月始熟〉酥酪 瀚海石
前纂修官〈臣〉高人鉴恭纂辑
纂修官〈臣〉桂文燿恭覆辑
校封官〈臣〉贺式韩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
��������������������
大清一统志
阿拉善厄鲁特〈一旗驻牧贺兰山阴及龙首山北东至寕夏府边外界西至甘州府边外〉
〈界南至凉州府边外界北至瀚海接喀尔喀界袤延七百里至 京师五千里〉
︹建置沿革︺河套以西汉北地郡西境及武威张掖二
郡北境地晋为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北凉沮渠𫎇
逊所有唐时属河西节度使广德初陷于西蕃宋
景德中陷于西夏元属甘肃行中书者明为边外
地
国初𫎇古厄鲁特部落驻牧河西套谓之套𢑴〈厄鲁特本〉
〈元裔阿噜台后声讹为厄鲁特共四部一曰杜尔伯特一曰青海一曰北厄鲁特北厄鲁特又别自〉
〈为四部即噶尔丹之先一曰套𢑴四部各有部长并属顾实汗称西北强国〉其部长鄂
齐尔图汗随顾实汗内附朝贡奉约束后准噶尔
台吉噶尔丹袭破其部戕鄂齐尔图汗其从子和
啰哩本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率族属避居近边
康熙二十五年上书求给牧地
诏于寕夏甘州边外画界给之〈遣侍郎岀寕夏至阿喇克山阅视地形许其所请喀〉
〈尔占布尔古忒空郭尔俄垅巴颜努鲁鸦布赖噶尔拜瀚海等地外自寕夏所属玉泉营以西罗萨〉
〈喀喇山嘴后至贺兰山阴一带布尔哈苏台之口又自甘州所属镇番塞口以北沿陶澜泰萨喇春〉
〈济雷浑希里等地西至厄齐纳河俱以离边六十里为界画地记之〉于是始定牧阿
拉善诸昆弟子姓隶之三十六年奏愿以所部编
为佐领于是封和啰哩为多罗贝勒世袭掌旗雍
正元年其子额驸阿宝晋封多罗郡王七年坐事
降贝勒九年复封郡王乾隆四年子罗⺊藏多尔
济降袭贝勒二十二年晋封多罗郡王三十年晋
封和硕亲王至嘉庆九年以玛哈巴拉袭凡五世
附镇国公二一康熙三十七年封辅国公五十三
年晋袭镇国公一雍正九年封辅国公寻晋贝子
乾隆六年降袭镇国公共爵三
︹山川︺贺兰山〈在旗东与寕夏边接界土人名阿拉善山李吉甫元和志山树木青白望如駮〉
〈马故名其山与河东望云山形势相接迤逦向北又东北抵河其抵河处亦名乞伏山从首至尾有〉
〈像月形南北约五百馀里真边城之巨防也〉凝罗山〈在旗界长草湖南旧志在镇番边外〉
来伏山〈在旗南与镇番县接界〉亦不刺山〈在旗界旧志在镇番县北二百八十〉
〈里边外〉脱懽山〈在旗界旧志在永昌北四百里边外〉龙首山〈在旗西南与甘州府〉
〈山丹县接界𫎇古名阿喇克鄂拉廷亘广远东大山之脉络也距甘州城三十里山丹城三里山尽〉
〈处为凝远堡山南为内地𫎇古俱于山北游牧〉松陜水〈在旗南界自古浪县北流经县东又〉
〈东北至土门堡流出边又东北至旗界潴为泽汉书地理志苍松县南山松陜水所出北至揟次入〉
〈海 按陜音峡松陜水即今古浪河边外积水处总曰海〉谷水〈即三岔河自河州府城东东北〉
〈流经镇番县东又东北岀边至旗界入白亭海子汉书地理志姑臧县南山谷水所岀北至武威入〉
〈海行七百九十里魏书地形志武威郡襄城县有武始泽水经注马城河又东北迳武威县旧城东〉
〈届此水流两分一水北入休屠泽一水又东迳一百五十里入潴野册说三岔河又东北经镇番卫〉
〈东三十里又北潴为白海 披三岔河出边土人呼为郭河谷郭音相近而讹也〉水磨川
〈一名云川自永昌县西东北流经新城堡北水磨堡西又东流迳永昌城北又东北迳凝远堡西北〉
〈流出边经旗界潴为大泽𫎇古名沙喇鄂模 按此水源流长与三岔河等岀边各汇为泽旧志谓〉
〈水磨川流入三岔河误〉厄济纳河〈在旗西界〉休屠泽〈在旗界即古潴野书禹贡〉
〈雍川原隰底绩至于潴野汉书地理志武威县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潴野泽水经注武威北有〉
〈休屠泽俗谓之西海其东有潴野泽俗谓之东海通谓之潴野萧德言括地志潴野泽在姑臧县东〉
〈北一百八十里元和志姑臧县有白亭军因白亭海为名寰宇记姑臧县白亭海水色洁白因以为〉
〈名又东有达狄回海行都司志白亭海一名小阔端海子五㵎谷水流入此海旧志白亭海即潴野〉
〈泽 按三岔河自镇番东北流出边又三百馀里潴为大泽方广数十里俗名鱼海子𫎇古名哈喇〉
〈鄂模即古休屠泽但水经注谓其东别有潴野泽与汉志异而括地志谓潴野泽在姑臧城东北一〉
〈百八十里似指今古浪县东松陜水岀边所潴之泽为潴野泽也〉沙喇泊〈在休屠泽西二〉
〈百馀里水磨川自凝远堡北出边注入其中方广三四十里〉昌凝湖〈在旗南界旧志直永〉
〈昌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凝远堡北四十里东至镇番县界一百五十里多水草杨木明季青把都游〉
〈牧于此〉长草湖〈在旗界凝罗山北〉㨢言湖〈在旗界直平番县东北边外〉青
盐池〈在旗界〉鸳鸯白盐池〈在旗界旧鸳鸯白盐池小白盐池皆在镇番卫西北〉
〈二百二十里边外明初会设鹾司后因边外商贾不行故废〉红盐池〈在旗界旧志在山丹〉
〈卫城北三百里池产红盐明洪武中指挥庄德采贡岁办后以地属境外停罢〉马跑泉〈在旗〉
〈界直永昌县北三百十里又高泉平泉赤纳泉皆在旗界〉双泉〈在旗界直永昌县西北二百里〉
〈亦名双井〉三井〈在旗界直镇番县西北三百四十里有泉三处又有乱井儿亦在旗界〉
︹古迹︺武威旧城〈在旗界直镇番县北汉置县屠武威郡晋省水经注武威县在姑臧城北〉
〈三百里马城河迳其城东汉太初四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降置武威郡即此 按汉武〉
〈威郡治姑臧即今凉州府治武威县也汉武威县属武威郡以水经注证之旧城当在今三岔河流〉
〈出镇番边外之西寰宇记武威旧城在番和县西北三百里误子〉揟次旧城〈在旗界直〉
〈古浪县北汉置县属武威郡孟康曰揟音子如反次音咨后汉因之三国魏黄初中凉州刺史张既〉
〈讨卢水胡扬声军从鹯阴乃潜由且次岀武威且次即揟次也晋志谓之揖次后魏揖次县属昌松〉
〈郡后周废县入昌松 按水经注松陜水北至揟次入海今此水北流至古浪县边城外又百馀里〉
〈始潴为大泽旧城当在其傍通志谓在古浪县非子〉白亭军〈在旗界尽镇番县东北旧唐书〉
〈大足元年郭元振为凉州都督旧州界南北不过四百里元振始于南境硖口置和戎城北界碛中〉
〈置白亭军拓州境一千五百里元和志白亭军在姑臧县北三百里马城河东岸天宝十年哥舒翰〉
〈置军因白亭海为名行都司志有古城在镇番卫北一百里相近有连城又有三角城在卫北一百〉
〈十里与上二城鼎足相峙〉
���������������������
���������������������
大清一统志
青海厄鲁特〈古曰西海番名库库淖尔厄鲁特及土尔扈特喀尔喀回特各旗驻牧地在甘〉
〈肃甘凉西寕河洮岷及四川松潘等处边外东接甘肃西连西藏南至四川北至肃州安西州袤延〉
〈二千馀里至 京师五千七十里〉
︹建置沿革︺本禹贡西戎地〈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郑康成曰衣〉
〈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蔡传三国皆西方戎落故以西戎总之〉夏
殷周皆属西羌〈诗商颂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书牧誓有羌髳后汉书〉
〈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入三河间诸羌推以为豪至曽孙忍忍子研至豪健故羌中号其后为研〉
〈种〉汉为张掖武威金城陇西四郡之西塞外及蜀
郡之北徼外属先零烧当等诸羌地〈后汉书西羌𫝊武帝时先〉
〈零与封养牢姐种结盟与匈奴通汉遣将军李息𭅺中令徐自为将兵击平之始置䕶羌校尉羌乃〉
〈去湟中依西海盐池左右宣帝时先零种豪度湟水与诸羌寇金城遣赵充国破平之至研十三世〉
〈孙烧当立元帝时彡姐等七种羌寇陇西遣冯奉世撃降之从爰剑种五世至研研最豪健自后以〉
〈研为种号至烧当复豪健其子孙更以烧当为种号〉王莽时始置西海郡〈汉书〉
〈王莽传莽遣中𭅺将平宪等持金币诱塞外羌豪良愿等献鲜水海允谷盐池莽受所献地为西海〉
〈郡后汉书西羌传莽西海郡五县〉历后滩魏晋皆诸羌所居〈后汉书西〉
〈羌传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支河首以西及在属汉徼北其五十二种衰少〉
〈不能自立其八十九种惟锺最强盛发羌唐旄等绝远未尝往来牦牛白马羌在蜀汉其种别名号〉
〈皆不可纪也〉东晋以后又为吐谷浑所据〈晋书西戎传吐谷浑慕容〉
〈廆之庶长兄也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涉归卒廆嗣二部马斗吐谷浑乃渡陇而西其〉
〈后子孙据有西零以西甘松之界极乎白兰数千里以吐谷浑为氏周书异域传自吐谷浑至伏连〉
〈筹一十四世伏连子夸吕始自号为可汗治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馀〉
〈里〉隋大业五年平吐谷浑置西海河源等郡隋末
吐谷浑复据其地〈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又吐谷〉
〈浑传炀帝令观王雄宇文述击伏允大破其众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祈连〉
〈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置郡县镇戍大业末伏允复其故地〉唐初
击破之〈唐书吐谷浑传伏允相天柱王用事拘天子行人贞观九年诏李靖为西海道行军〉
〈大总管侯君集李道宗李道彦李大亮高甑生并为总管击吐谷浑分二军靖与大亮薛万均以一〉
〈军趣北岀其右君集道宗以一军趣南岀其左靖破天柱王部落于赤海伏允走图伦碛万均又追〉
〈破之君集道宗行空荒之地二千里盛夏降霜乏水草士糜冰马秣雪阅月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
〈积石山览观河源驰破虏车重两军会于大非山破逻真谷伏允子顺斩天往王举国降伏允惧遁〉
〈碛中自经诏封顺西平郡王号趉胡吕乌甘足可汗〉龙朔三年吐蕃灭吐谷
浑尽有其地〈唐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自〉
〈晋永嘉时有国至龙朔三年吐蕃取其地凡三百五十年及此封嗣绝矣〉宋亦为吐蕃
地元为贵德州及吐蕃朵甘斯等处属吐蕃等处
宣慰司明为西番地〈明洪武十六年青海酋长史刺巴等七人来归赐文绮宝〉
〈钞青海又曰西海水草丰美番人环居之专务畜牧日益繁滋素号乐土 朵甘斯旧作朵甘思今〉
〈改正〉正德四年始为𫎇古部酋所据屡为边患名曰
海寇〈𫎇古额伯尔及阿尔秃厮𫉬罪其主拥众西奔瞰知青海饶富袭破之大肆焚掠番人多〉
〈远徙其留者反为所役属自是甘肃西寕始有海寇之患正徳九年总制彭泽捣其巢寇遁走焉斯〉
〈藏及大军还额伯尔仍返海上惟阿尔秃厮遁去嘉靖八年洮岷诸番数犯边九年总制王琼且抚〉
〈且剿洮岷𫉬安而西寕仍苦寇患惟布尔罕一枝敛众自保后北部谙达又羡青海富饶携子宾〉
〈丙等数万众袭据其地布尔罕窜走巳而谙达引去留丙据青海隆庆中谙达受封顺义主西〉
〈寕亦安自丙免据青海后谙达从孙切尽台吉和尔齐及兄子永邵卜同居青海万历中又时时寇〉
〈边为患势亦寖衰 额伯尔旧作亦不刺布尔罕旧作⺊儿孩谙达旧作俺答和尔齐旧作大落赤〉
〈今俱改正〉
国初有厄鲁特顾实汗者自西北侵有其地遣使修
贡顺治十年
诏封遵文行义敏慧顾实汗后自分其地为左右二境〈左境〉
〈东自西寕边外董郭尔庙西至肃州嘉峪关边外洮来河八百馀里南自西寕边外波洛冲克克河〉
〈北岸北至凉州边外西拉塔拉四百馀里东南自西寕边外拉喇山西北至甘州边外额济馁四百〉
〈馀里东北自永昌边外西南主嘉峪关边外布隆吉尔河岸三千馀里右境东自西寕边外董郭尔〉
〈庙西至噶斯池二千五百馀里南自四川松潘卫边外漳腊岭北至波洛冲克克河南岸一千五百〉
〈馀里东南自洮州边外达尔吉岭西北至嘉峪关边外塞尔腾西尔拉津二干馀里东北自西寕边〉
〈外克腾库特儿西南至木鲁乌苏河一千五百馀里〉部落散处其间谓之西
海诸台吉为四厄鲁特之一康熙三十六年既平
噶尔丹台吉扎什巴图尔等咸来朝内附封爵世
袭〈亲王一贝勒七贝子五辅国公六台吉十馀人〉雍正元年扎什巴图尔
之子罗⺊藏丹津诱众犯边
世宗宪皇帝命官兵进剿旬月间歼除逆党平定其地惟
不从逆者仍其封爵定为三年一贡分为三班九
年一周置互市于西寕日月山开拓新边増设安
西镇于布隆吉辟地千馀里馀众畏服朝贡惟谨
〈 圣制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文曰我国家受 天春命抚临八极日月所照罔不臣顺〉
〈遐迩又安兆人蒙福乃有罗⺊藏丹津者其先世顾实汗自国初稽首归命当时使臣建议𢌿以驻〉
〈牧之地其居杂畨羌密近甘凉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睿虑深远每厪于怀既亲御六师平定〉
〈朔汉威灵所加青海部落扎什巴图尔等震詟承命 圣祖仁皇帝因沛殊恩封为亲王兄弟〉
〈八人咸赐爵禄羁縻包容示以宽大而狼心枭性不可以德义化三十年来包藏异志朕绍登宝位〉
〈优之赐赉荣其封号尚冀革心辑寕部众而罗⺊藏丹津昏谬狂悖同党吹拉克诺木齐阿尔布坦〉
〈温布藏巴扎布等实为元恶谓国家方宏浩荡之恩不设严密之备诞敢首造逆谋迫胁番羌侵犯〉
〈边地反状彰露用不可释于天诛遂命川陕总督太保公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声罪致讨以雍正〉
〈元年十月师始出塞自冬涉春屡破其众凡同叛之部落戈鋋所指应时摧败招降数十万众又降〉
〈其贝勒贝子台吉等二十馀人朕犹悯其愚蠢悔祸思愆东手来归尚可全宥而怙恶不悛险〉
〈抗违乃决翦灭之计以方略密付大将军羹尧调度军谋简稽将士用四川提督岳锺琪为奋威将〉
〈军于仲春初旬祃牙徂征分道深入捣其窟穴电扫风驱搜剔岩阻贼徒苍黄糜溃穷蹙夫据罗卜〉
〈藏丹津之母及逆谋渠魁悉就俘执擒𫉬贼众累万牲畜军械不可数计贼首逃遁我师逾险穷追〉
〈𫉬其辎重人口殆尽罗卜藏丹津子身易服窜匿荒山残喘待毙自二月八日至二十有二日仅旬〉
〈有五日军士无久役之劳内地无转输之费克奏肤功永清西徼三月之朔奏凯旋旅铙鼓喧轰士〉
〈众新喜四月十有二日以倡逆之吹拉克诺木齐等三人献俘 庙社受俘之日臣民称庆伏〉
〈念 圣祖仁皇帝威灵震于遐方福庆流于奕叶用克张皇六师珍灭狂贼行间将士亦由感〉
〈激湛恩厚泽为朕踊跃用命斯役也芟夷凶悖绥靖番羌俾烽燧永息中外人民胥享安阜实成先〉
〈志以懋有丕绩廷臣上言稽古典礼出征而受成于学所以定兵谋也献馘而释奠于学所以告凯〉
〈捷也宜刊诸珉石揭于太学用昭示于无极遂为之铭曰天有雷霆圣作矢辅仁而行威远寕通〉
〈维此青海种类实繁锡之茅土列在藩垣被我宠光位崇禄富其阻遐祸心潜构恭惟 圣〉
〈祖虑远智周眷念荒服绥抚怀柔朔野既清西陲攸震爵号洊加示之恩信如何凶狡造谋逆天鼓〉
〈动昏憝宼侵于边惟彼有罪自干天罚桓桓虎𧴀爰张九伐王师即路冬雪初零日耀组练雷响鼙〉
〈钲蠢兹不顺敢逆戎旅奋张螳臂以当齐斧止如山岳疾如雨风我战则克贼垒其空彼昏终迷曽〉
〈不悔戾当翦而灭斯焉决计厉兵简将往捣其巢逾历嵚岖坦若坰郊贼弃其家我絷而𫉬牛马谷〉
〈量器仗山积蹇失窟何所逋逃枯鱼游釜假息煎熬师以顺动神明所福旬日凯归不疾而速殪〉
〈彼逆谋悬首稿街献俘成礼金鼓调谐西域所瞻此惟雄特天讨既申群酋惕息櫜戈偃革告成辟〉
〈雍声教遐暨葛国来司惟我 圣祖亲平大漠巍功焕文迈桓轶的流光悠久视此铭辞继志〉
〈述事念兹在兹〉三年初编青海各部落旗分佐领为旗二
十有九〈部落四青海厄鲁特二十一旗回特三旗土尔扈特四旗喀尔喀一旗又有大喇嘛〉
〈察罕诺们汗所属𫎇古分四佐领不统于各旗给印今大喇嘛管辖〉其贡道由西寕
乾隆二十四年西域平以安西镇为安西府三十
八年裁府改安西州隶甘肃省青海部西北境与
安西州隔山为界青海扎萨克雍正三年定亲王
一郡王二贝勒一贝子二镇国公一辅国公八台
吉十四乾隆间以事升黜共为郡王三贝勒二贝
子三辅国公四台吉十六
扎萨克多罗郡王三〈一旗察罕丹津本元裔青海顾实汗曽孙康熙四十年来〉
〈归封多罗贝勒五十七年晋多罗郡王雍正元年以西藏军功晋封和硕亲王十三年族孙旺舒克〉
〈袭乾隆十四年子旺丹多尔济帕拉木袭三十六年年无嗣以其从子纳罕达尔济降袭郡王嘉庆〉
〈十二年子达什忠鼐袭 一旗䇿旺喇布坦亲王察罕丹津从叔康熙四十二年封多罗郡王四十〉
〈四年子额尔克巴勒珠尔袭四十五年自尽子朋素克旺扎勒降袭贝勒雍正四年复封郡王十三〉
〈年子衮楚克达什袭乾隆四十二年子索诺木多尔济袭嘉庆十三年子车琳端多布袭 一旗衮〉
〈布亲王察罕丹津从叔康熙四十三年封多罗贝勒四十四年子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袭雍〉
〈正元年以西藏军功晋多罗郡王乾隆十四年子索诺木丹津袭三十六年孙衮楚克敦多布纳木〉
〈扎勒袭四十年子刚噶尔袭嘉庆二年叔依什达尔济袭十一年族弟沙克都尔袭〉扎萨克
多罗贝勒二〈一旗色布腾扎勒本准噶尔台吉康熙四十二年来朝封多罗贝勒雍正〉
〈二年以军功晋封郡王九年子车凌喇布坦袭干隆十三年子索诺木多尔济袭二十三年从弟色〉
〈布腾多尔济袭三十年卒无嗣以从祖车木伯勒降袭贝勒三十九年子吹忠扎布袭五十三年子〉
〈徳哩巴勒珠尔袭 一旗达颜郡王䇿旺喇布坦从子康熙五十五年封多罗贝勒五十八年子旺〉
〈舒克喇布坦袭六十一年卒无嗣以达颜弟诺尔布之子达什车凌降袭贝子诺尔布于雍正二年〉
〈讨罗布藏丹津奋勉叙功封为贝子寻辛以两戸祇有达什车凌一人奉 旨将两贝子合封〉
〈为贝勒乾隆二十二年子丹巴车凌袭三十九年子济克默特伊什袭嘉庆十三年子扎木巴勒多〉
〈尔济袭〉扎萨克固山贝子三〈一旗车凌敦多布亲王察罕丹津从弟雍正元〉
〈年封多罗贝勒二年以罪降贝子三年族叔丹巴袭乾隆十七年子沙克都尔扎布袭四十八年子〉
〈车尔登多尔济袭嘉庆二十年子拉特那锡第袭 一旗阿喇布坦郡王色布腾扎勒从子康熙五〉
〈十五年封公衔一等台吉雍正三年晋辅国公干隆四年子纳木扎勒车凌袭十五年晋固山贝子〉
〈三十五年子齐默特丹巴袭嘉庆十三年子拉特纳西第袭 一旗索诺木达什亲王察罕丹津从〉
〈弟雍正元年封固山贝子乾隆十四年子噶勒丹旺扎勒袭十五年弟莽鼐袭十八年子罗⺊藏色〉
〈布腾袭三十一年以罪削扎萨克为闲散贝子弟巴〇济特袭扎萨克授一等台吉四十九年子拉〉
〈扎布袭五十六年卒仍以罗⺊藏色布腾袭寻以功 赐贝勒品级兼袭贝子嘉庆三年子旺〉
〈沁丹津袭十六年子格勒克那木扎勒袭〉扎萨克辅国公四〈一旗噶勒丹达什亲〉
〈王察罕丹津从弟康熙五十年封辅国公雍正元年晋镇国公乾隆四年子丹津纳木扎勒袭十三〉
〈年弟索诺木巴勒济袭寻卒无嗣从子索诺木多尔济降袭辅国公五十四年弟喇特纳锡第袭〉
〈一旗索诺木达什镇国公噶勒丹达什从祖康熙五十年封辅国公五十二年子诺尔布朋素克袭〉
〈雍正五年嗣子达什巴勒珠尔袭八年族叔车凌袭乾隆九仵子达什扎布袭三十一年子根敦端〉
〈多布袭嘉庆元年子依什达尔济袭 一旗车凌镇国公噶勒丹达什从叔康熙五十年封辅国公〉
〈雍正七年子色布腾达什袭乾隆四年弟衮楚克扎布袭十八年子吹忠扎布袭嘉庆元年子格埓〉
〈克拉布斋袭 一旗贡格本辉特台吉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九年晋辅国公乾隆二十年子纳罕〉
〈塔尔巴袭三十五年子旺扎勒敦多布袭四十七年子达玛璘袭嘉庆二年子琳沁旺舒克袭〉扎
萨克一等台吉十六〈一旗纳木扎勒亲王察罕丹津从弟康熙三十七年封多〉
〈罗贝勒五十年子罗⺊藏察罕袭雍正二年以罪削爵三年授一等台吉六年晋辅国公乾隆七年〉
〈子多尔济色布腾降袭一等台吉二十六年子恭桑车凌袭五十四年嗣子旺舒克袭 一旗毕⺊〉
〈藏达尔扎贝勒纳木扎勒从弟康熙五十年封固山贝子六十一年子济克济扎布降袭辅国公雍〉
〈正二年以罪削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年子车凌多尔济袭二十九年子达克巴纳木扎勒袭〉
〈四十四仵子诺尔布璘沁袭嘉九年子济克默特袭二十五年族叔索诺木旺济勒袭 一旗阿〉
〈喇布坦扎木素亲王察罕丹津从子康熙五十九年封辅国公乾隆五年从子达什纳木扎勒袭三〉
〈十年嗣子礼塔尔袭四十一年达什纳木扎勒子隆贲降袭一等台吉嘉庆三年子旺济勒多尔济〉
〈车布登袭 一旗达玛琳色布腾贝勒纳木扎勒从子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五年弟博贝〉
〈袭二十年从子旺扎勒袭三十年子根敦扎布袭五十四年子棍布扎布袭 棍布扎布旧作固木〉
〈扎布今改正 一旗阿喇布坦贝勒纳木扎勒弟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四年子衮布喇布坦〉
〈袭四十一年子班第袭嘉十四年子索诺木敏珠尔袭 一旗哈尔噶斯顾实汗弟色棱哈坦巴〉
〈图尔之四世孙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九年子恭格车凌袭三十一年弟吹忠扎布袭五十〉
〈九年子楞衮多尔济袭嘉庆十三年子恩克巴雅尔袭 一旗扎布亲王察罕丹津从叔雍正三年〉
〈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年子达奇袭三十二年子桑济达什袭四十九年子车凌多尔济袭嘉庆二年〉
〈弟拉素龙袭十三年子端多布袭 一旗察罕拉布坦亲王旺舒克兄雍正九年授一等台吉乾隆〉
〈二年子多尔济色布腾袭四年叔旺舒克喇布坦袭三十三年子纳罕达尔济袭三十六年弟罗⺊〉
〈藏丹津袭五十二年弟沙喇布提理袭五十六年子衮布多尔济袭 一旗伊什多勒扎布郡王额〉
〈尔克巴勒珠尔次子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七年子毕齐罕车凌袭乾隆三十九年以病罢从子巴〉
〈勒珠尔袭五十三年仍以毕齐罕车凌袭五十四年复以病罢嗣子三都布袭五十八年从弟多尔〉
〈济袭嘉庆二十二年子旺沁端多布袭 一旗色布腾博硕克图贝子丹巴兄雍正三年授一等台〉
〈吉乾隆三年子车凌多尔济袭二十六年孙巴勒珠尔袭四十二年子噶勒丹丹忠袭嘉庆十四年〉
〈子格勒克拉布坦袭 一旗索诺木喇布坦多尔济本土尔扈特台吉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七年〉
〈以族曽孙栋袭乾隆五年子萨喇袭三十七年子达什喇布坦袭四十五年弟萨木都布扎木素袭〉
〈嘉庆五年从弟多尔济旺济勒袭 一旗罗布桑察罕台吉栋从弟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二〉
〈十一年子乌尔占袭四十九年从弟伊达木袭五十年族弟贡格袭嘉庆七年子旺舒克袭 罗布〉
〈桑察罕旧作色特尔木布今改正 一旗达尔扎台吉索诺纳木喇布坦多尔济族子雍正九年授〉
〈一等台吉乾隆十九年子色布腾多尔济袭三十四年从子㐮楚克袭嘉七年子玛济克策楞袭〉
〈 一旗丹忠台吉达尔扎从子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年子纳木锡哩䇿旺袭十四年族弟〉
〈都勒玛扎布袭嘉庆三年子罗布藏吹达尔袭十八年子喇布扎拉木楚克袭 一旗车凌纳木扎〉
〈勒顾实汗兄哈纳克土谢图之四世孙雍正三年初编青海各部落旗分佐领于和硕特族三十三〉
〈台吉设公中扎萨克一以车凌纳木扎勒领之授一等台吉十一年卒无嗣从弟巴勒丹袭乾隆二〉
〈十九年子达什车木伯勒袭嘉庆八年子端珠布纳木扎勒袭十七年子徳沁袭十九年叔恭臧袭〉
〈 一旗达什敦多布喀尔喀祖格埓森扎扎赉尔珲台吉之五世孙先是雍正三年初编青海各部〉
〈落旗分佐领以在青海之喀尔喀台吉设公中扎萨克一以达什敦多布族兄根敦领之授一等台〉
〈吉未几根敦嗜酒且与诸台吉有𨻶罢之乾隆三年以达什敦多布任公中扎萨克一等台吉四十〉
〈二年孙车徳尔袭嘉庆十五年子济克济扎布袭〉
︹风俗︺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榖以产牧为业堪
耐寒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𰚾
焉〈后汉书西羌传〉随水草帐室肉粮〈唐书吐谷浑传 按今青海诸部种族本〉
〈自西北居毳帐游牧无定所食肉饮酪衣毡韦其官曰寨桑曰哈什汉曰扎尔虎齐曰夏曰达尔虎〉
〈王以下部长皆分班朝贡敛牛羊马驼为赋税名曰添巴其刑重罪少罚赎多读以牲畜俗尚浮屠〉
〈性偏夸张唐书谓其地有寒厉中人痞促而不害盖自寕夏以西至星宿海天气渐低地势益高〉
〈人气闭塞故多喘息也〉
︹山川︺枯尔坤山〈在青海西境书禹贡昆仑析支渠搜尔雅三成为昆仑邱阎璩书经地〉
〈理今释山在今西番界有三山一名阿克坦齐钦一名巴尔布哈一名巴颜喀喇总名枯尔坤译言〉
〈昆仑也在积石之西河源所岀按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有弱水〉
〈昆仑山祠蔡传所据以为昆仑在临羌者也然汉志言西有昆仑山祠非言山在县界汉临羌县在〉
〈今陜西西寕卫西昆仑山不当若是之近杜佑通典云吐蕃自云昆仑在国中西南河之所出唐书〉
〈吐蕃传云刘元鼎使还言自湟水入河处西南行二千三百里有紫山三山中高而四下直大羊同〉
〈国古所谓昆仑蕃曰闷摩𥠖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盖今之枯尔坤也元史河源附录云吐〉
〈蕃朵甘思东北有大雪山名伊拉玛博啰其山最高译言腾格哩哈达即昆仑也按此即今蕃语所〉
〈称阿木柰玛勒占木逊也在星宿海东其山延亘三百有馀里上有九峯最为高大黄河经其南又〉
〈绕其东北梁寅所谓河绕山之三面如玦然者但如其言则昆仑转在河源下流似未为的按今黄〉
〈河发源之处虽有三山而其至西最大为真源所在者巴颜喀喇也东北去西寕边外一千四百五〉
〈十五里延袤约千馀里山不极峻而地势甚高自查灵鄂灵二海子之西以渐而高登至三百里始〉
〈抵其下山脉西自金沙江发源之犂石山蜿蜓东来结为此山自此分支东趋大雪山至西寕边东〉
〈北达甘肃凉川以南大小诸山东南并黄河南岸至西倾山抵陜西可洮陪诸州至四川松潘口诸〉
〈山河源其西而其支干盘绕黄河两岸势相连属𫎇古概名之为枯尔坤山之前后数十里杳无人〉
〈烟七八月积雪至五六月未消中有冷瘴其土石黒色多野兽饶水草又产金银矿蒙古谓黒为喀〉
〈喇谓富贵为巴颜故名巴颜喀喇山盖即唐时吐蕃所称昆仑也元史所称大雪山乃禹贡之积石〉
〈在河源以东当时实未尝西穷真源所出之山也今巴颜喀喇实河源所出山形广大迥越寻常唐〉
〈刘元鼎使吐蕃过河源而西又还记所见语虽简略而其形势尚与今合曰紫山者以色言之犹今〉
〈谓之黑耳就河源所在求之舍此无可为昆仑者方中履古今释疑曰金沙江岀犂石即昆仑之南〉
〈河出朵甘思即昆仑之西盖江河二源皆出昆仑此言甚核但当云河岀昆仑之东今言西者以元〉
〈史而误耳 按旧志所言如此其辨元史大雪山之非昆仑是也至以枯尔坤山即为黄河所出之〉
〈昆仑山则近似而未得其真乾隆四十七年 特命侍卫阿弥达告祭河神务穷真源讫事绘〉
〈图加说入奏 高宗纯皇帝圣制河源诗详指原委并 圣制读宋史河渠志文并〉
〈 命馆臣纂河源纪略一书载其实迹盖黄河重源出于阿勒坦噶达素齐老流为阿勒坦郭勒水〉
〈色独黄穿入星宿海而东其初源出于回部之喀什噶尔和阗诸山伏于罗布淖尔至此重发昆仑〉
〈山实在回部黄河初发之地昔人不察遂以青海之枯尔坤即指为昆仑耳今改正昆仑之名为枯〉
〈尔坤并存旧志原文而駮正其说如此 伊拉玛博罗旧作亦耳麻不莫喇腃格哩哈达旧作腾乞〉
〈里塔今俱改正〉积石山〈即今大雪山番名阿木柰玛勒占木逊山在西寕边外西南五百三〉
〈十馀里黄河北岸其山延亘三百馀里上有兀峯高入云雾为青海诸山之冠山脉自河源巴颜喀〉
〈喇山东来中峯亭然独出百里外即望见之积雪成冰历年不消峯峦皆白形势险峻瘴气甚重人〉
〈罕登陟河流其南至山之东乃折而北今土人以此山为西海之望山四时祷祀焉其西海左右前〉
〈后山之高大者共十三山番俗皆分祭之而以此为最盖即禹贡之积石山唐时名大积石山元史〉
〈所误名为昆仑者也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胡渭禹贡锥指导者循行之谓先儒皆以为施功〉
〈故其说多误汉志金城郡河关县下云积石在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西域传云盐泽〉
〈水潜行地下南岀于积石为中国河后汉河关县属陇西郡志云积石山在西南河水出此禹贡之〉
〈积石也段颎传自张掖追西羌且斗且行四十馀日至河首积石山岀塞二千馀里唐书侯君集等〉
〈追吐谷浑王伏允至星宿川又达柏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是皆河关县西南羌中之积石〉
〈自隋大业五年平吐谷浑于赤水城置河源郡以境有积石山名唐仪凤二年改置河源军在鄯州〉
〈西北二十里又于浇河故域置积石军在廓州西南百五十里而积石之名遂移于塞内杜佑通典〉
〈云积石山在今西平郡龙支县南即禹贡导河积石蔡传承其误曰地志积石在金城郡河关县西〉
〈南羌中今鄯州龙支县界也阎百诗为之办曰汉河关县宣帝神爵二年置后梁吕光龙飞二年克〉
〈河关凡四百五十七年为郡县后没入吐谷浑遂不复况积石又在其西南羌中乎当在汉西海郡〉
〈之外是真当日大禹导河处龙支县近在西寕卫东南八十里本汉金城允吾县地后汉为龙耆城〉
〈李吉甫元和志积石山在龙支县西九十八里南与河州枹罕县分界枹罕今临洮府之河州积石〉
〈山在州西北七十里积石关则又在西北百二十里所谓两山如削河流经其中是较禹所导之积〉
〈石河隔千有馀里岂在其县界者乎县界之积石乃小积石山即水经注之唐述山耳大小积石之〉
〈名莫明辨于唐人魏王泰曰大积石山在吐谷浑界小积石山在枹罕县西北张守节曰河自盐泽〉
〈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流至小积石山李吉甫曰河出积石山西南羌中今人目彼为〉
〈大积石此为小积石然则蔡传当云何曰引地志下当云今鄯州西南塞外山也汉在羌中唐在吐〉
〈谷浑界今河州枹罕县鄯州龙支县有积石山虽河所经非禹所导者渭按应劭云析支东去河关〉
〈千馀里河上首积石南杭析支则县距此山亦千馀里可知矣自东晋后县为吐谷浑所据遂以枹〉
〈罕为华戎之界故唐初太子贤注后汉书误诞龙支之积石为禹贡之积石而中叶巳知其非独杜〉
〈佑不审耳宋咸平四年真宗指甘沙伊凉等州图谓辅臣曰此图载黄河所岀之山乃在积石外与〉
〈禹贡所述异盖亦以龙支之积石为禹迹也蔡氏承误以释经故元笃什穷河源仍以廓州西南之〉
〈积石州为积名而至正中修宋史河渠志亦云黄河自贵德西寕之境至积石经河州昔郭景纯注〉
〈山海经曰名实相乱莫矫其失习非胜是终古不悟此之谓矣 按元史河源附录吐蕃朵甘斯东〉
〈北有大雪山其山最高名伊拉玛博啰译言驣格哩哈达即昆仑也山腹至项皆雪冬夏不消土人〉
〈言远年成冰时六月见之朱思本曰昆仑山番名伊拉玛傅啰其山高峻非常山麓延亘五百馀里〉
〈河随山足东流过萨斯嘉库济克特地梁寅河源记世多言河出昆仑者盖自积石而上皇之若源〉
〈于是矣而不知星宿之源在昆仑之西北东流过山之南然后折而抵山东北其绕山之三面如玦〉
〈然实非源于是也以上所言昆仑即今所谓大雪山也自元人创为此说当时无复异议后人遂皆〉
〈信之今以诸书细考之乃知此山真古积石无疑也水经注云河水重源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
〈之山屈而东北流迳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今星宿海之泉本多伏流故昔人疑为潜行地下至大〉
〈雪山南始会成河由下流望之源于是故谓之河首又曰河水过山南又绕山东折而北与水经〉
〈注历历相符司马彪云析支西滨河首今大雪山东南黄河旋绕之处俗名出外河套即古析支河〉
〈曲地此尤的然可据者汉志河关县下云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汉河关县在今西寕西南五百馀里〉
〈亦与汉志相合后汉段颎自张掖追烧当羌至积石山出塞二千馀里今自甘州岀口至大雪山约〉
〈二千里唐侯君集等追吐谷浑至星宿川达柏海望积石山今大雪山近星宿海东高出馀山望之〉
〈可见此又明证也盖自汉至唐𥘉积石所在人皆知之当时虽有误认龙支县界之小积石为禹所〉
〈导者而大小之分仍在自唐以后其地沦于吐蕃人迹罕至故后人但知有河州之积石而真积石〉
〈反晦元笃什穷河源讶其高大遂以昆仑目之潘昻霄朱思本辈又不能考从而傅会之不独昆仑〉
〈无据而积石之迹从此愈湮矣禹贡锥指辨之极明然尚未知元史之昆仑即积石也今以禹迹导〉
〈河所起故详考诸书改正之 按旧志辨元史崑仑之为积石山巳为详核至昆仑之所以误称则〉
〈未有悉其由来者恭读 高宗纯皇帝圣制读宋史河渠志文始知贵德之西有三崑都伦河〉
〈横入于河𫎇古语崑都伦横也即回部所谓昆仑亦以横岭得名元人不察遂以崑都伦之名误会〉
〈为昆仑山耳旧史沿讹始洞抉其故也考崑都伦河入河之处正当大雪山之南大雪山旧名阿木〉
〈儞麻禅母孙山今译为阿木柰玛勒占木逊山番人谓阿木柰古也玛勒大黄河上之山也占木逊〉
〈海也谓古时黄河经此大汇盖与禹贡导河积石之义实相符合其不容以昆仑目之审矣 伊拉〉
〈玛博啰腾格哩哈达巳见前萨斯嘉旧作撤思加库济旧作阔即克持旧作阔提今俱改正〉西
顷山〈一名西疆山亦名嵹台山在洮州卫西南三百三十馀里书禹贡西倾因桓是来疏西倾〉
〈在雍州自西倾南行因桓水是来浮于潜水也史记夏本纪道九山注索隐曰九山古分三条马融〉
〈以西倾为中条郑元分四列汧为阴列西倾次阴列汉书地理志陇西郡临洮禹贡西倾山在县西〉
〈注师古曰顷读曰倾北史吐谷浑传阿豺昇西疆山观垫江源水经注沙州记曰洮水与垫江水俱〉
〈出嵹台山山南即垫江源山东即洮水源嵹台西倾之异名也括地志西倾山今嵹台山在洮州临〉
〈潭县西南三百六十六里元和志嵹台山即西倾山在临潭县西南三百里洮州卫志西倾山延袤〉
〈千里外跨诸羌 按西倾山番名罗插普喇山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绵亘千馀里凡黄河以〉
〈南诸山无大于此者洮河发源于此明统志谓在洮州卫西南二百五十里误〉𤍠水山〈在西〉
〈寕边外西南陈循寰宇通志山南出暖水流入青海北出冷泉即西寕河源也〉丰利山〈在西〉
〈寕边外西北隋书元谐传高祖受禅吐谷浑宼凉州招谐为行军元帅谐率兵出鄯州趋青海吐谷〉
〈浑引兵拒谐相遇于丰利山谐撃走之胡三者通鉴注丰利山在青海东〉曼头山〈在西寕边〉
〈外西北通鉴宋泰始六年魏长孙观与吐谷浑王舍寅战于曼头山舍寅败走又唐贞观九年李靖〉
〈步将薛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胡三省注隋伐吐谷浑置河源郡有曼头城盖因山得名也〉车
我真山〈在西寕边外西北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帝至西平吐谷浑率众保覆袁州帝分命〉
〈元夀南屯金山设文振北屯雪山杨义臣东屯琶琶峡张夀西屯泥岭四面围之其主伏允濳遁遣〉
〈其名王诈称伏允保车我真山〉蜀浑山〈在西寕边外西北通鉴唐贞观尢年李大亮败吐谷〉
〈浑于蜀浑山胡三省注山在赤海西 接自丰利山至此皆古名今未详〉耶噶尔山〈在西〉
〈寕边外六十里山脉自末仑山来高大有积雪俗名雪山〉达克珠尔山〈在西寕西川边〉
〈外山甚高大由此南句为西川南川诸边山〉阿什根山〈在西寕边仆西南一百十里山〉
〈不甚高当东西往来孔道〉阿尔坦山〈在西寕边外东北九十里山县东趋北川抵浩亹水〉
〈俗云此山出金昔有番人于此山开取故名〉阿木你末仑山〈在青海东亦十三山〉
〈之一〉汉拖罗海山〈在青海南二百馀里山在旷野中〉阿木你那凌通
布山〈在青海西南其峯尖直故名亦十三山之一〉乌克拖罗海山〈在青海西〉
〈南高峯壁立〉插汉拖罗海乌尔图山〈在青海西南乌尔图凡环绕青海之〉
〈滨者亦有十三山土人皆名乌尔图谓之十三角云〉阿木你巴尔布安山〈在青〉
〈海西其峯高险色黑故名亦十三山之一〉索克图山〈在青海西其西南五十里又有一索〉
〈克图山其地有瘴气及毒草〉阿木你巴颜尊崔山〈在青海西北亦十三山之〉
〈一〉阿木你天青插汉山〈在青海西北其峯甚峻无雪而白故名亦十三山之〉
〈一〉阿木你兀善通布山〈在青海西北亦十三山之一〉阿木你厄
枯山〈在青海西北二百馀里其山甚大亦十三山之一〉阿木你洞舒山〈在青〉
〈海西北亦十三山之一〉阿木你冈噶尔山〈在青海东世近甘凉二州之边又名〉
〈龙夀山亦十三山之一〉魁孙拖罗海山〈在青海中峯峦纯白上有小庙庙内番僧〉
〈于冰合时出取一年之粮入居焉 按魏书青海内有小山唐时名龙驹鸟即此详见后青海下〉
阿木你巴颜哈拉山〈在凉州边外又呼大荒山亦十三山之一〉他苏尔
海山〈在凉州保安堡边外南六十馀里〉纳山〈在河州边外西一百二十里山亦高大〉
素岭山〈在洮州卫边外西南元和志在常芬县东七十里春夏常积雪故名〉石镜山
〈在洮州卫边外西南元和志在合川县西北四十五里山石皎洁临照莫不见其形体故以为名山〉
〈有铜窟隋代采铸今亦填塞〉朵噶尔山〈在洮州卫边外西北七十里大夏河发源于此〉
绰那苏尔马拉山〈在洮州卫边外洮河源北西倾山东其山高大多野兽亦西倾〉
〈山之支山也〉图尔根山〈在洮州卫边外洮河源之西北近伊克哈柳图河〉多克
的山〈在洮河源北与绰那苏尔马拉山相近〉捏楚衮山〈在洮州卫边外多克的山〉
〈东山高大有积雪〉即克石特山〈在洮州卫边外与西倾山相连〉马里和尔
和山〈在洮州卫边外西北三百馀里即西倾之东北支山也〉密里克山〈在黄河岸〉
〈东八十里碧柳图山东阿木你麻母孙大雪山之西上有峯峻削如屏故名〉布安山〈在黄〉
〈河岸东密里克山之东〉阿喇克萨尔山〈在黄河岸东碧柳图山之阳山形如牛故〉
〈名〉哈尔吉山〈在黄河岸东大雪山西南〉阿木你彀肯古尔板山
〈在哈尔吉山东山有二峯独高积雪不消亦十三山之一〉乌蓝芒柰山〈在黄河自东折〉
〈西北处亦有积雪自碧柳图山至此皆在黄河回曲折旋之处元史谓河行昆仑南又转西流过崑〉
〈仑北即此地也〉古尔板衣马图山〈在黄河西岸西海西南三百馀里三山相接皆〉
〈名衣马图绕独罗池之西〉碧柳图山〈在黄河岸东北马尼图山东相近有三山皆名碧柳〉
〈图〉苏罗巴颜喀喇山〈在衣马图山东北山有石崖色黑多冷瘴故名〉布呼
吉鲁肯山〈在黄河源鄂敦他拉亦名枯尔坤山脉自巴颜喀喇山东来山之东麓即星宿〉
〈海有数峯甚耸秀故名〉阿克塔齐钦山〈在黄河源布呼吉鲁肯山之东上有两峯〉
〈形如马耳故名〉乌蓝得什山〈在黄河㴟查灵海北四十里阿克塔齐钦山之东其山高〉
〈大顶极平坦方正〉马尼图山〈在黄河源鄂灵海东北一百二十里乌蓝得什山东其山〉
〈甚大石上有昔人镌刻汉文〉查克喇峩山〈在黄河源鄂灵海西南一百三十里山脉〉
〈自巳颜喀喇山东南来势甚高大多河色纳河俱发源于此〉杂普通古查哈苏
拖罗海山〈在查克喇峩山东上有一峯圆大而高齐齐哈纳河发源于此〉查尔杂
通布山〈在杂普通古查哈苏拖罗海山东南三百馀里山有七峯极高大冬夏积雪不消〉
巴尔布哈山〈在黄河源查灵海北一百里山脉自巴颜喀喇山东北来又北指为柴打〉
〈马地诸山上有二峯甚险峻〉古尔板𫎇衮拖罗海山〈在黄河源之南岸三〉
〈峯相并故名〉拉母拖罗海山〈在黄河源阿尔坦河南岸自河源鄂敦他塔至巴颜〉
〈喀喇一带绝无高大之山惟此稍露崇隆〉承风岭〈在西寕边外西南唐书吐蕃传李敬元率〉
〈刘审礼击吐蕃青海上审礼战没敬元顿承风岭碍险不得纵通典承风岭在廓州广威县西南东〉
〈北去鄯州三百一十三里〉纳拉萨拉岭〈在西寕边外西南八十七里其西有齐布秦尔〉
〈岭相近又有哈拉岭〉赤岭〈在西寕边外西唐书地理志石堡城西二十里至赤岭其西吐蕃有〉
〈开元分界碑又吐蕃传开元中吐蕃请交马于赤岭互市于甘松岭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国之阻〉
〈不如许赤岭乃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帝又令金吾将军李佺监赤岭树碑后崔希逸〉
〈袭破吐蕃青海上吐蕃恚不朝大入河西萧炅杜希望王昱分道经略吐蕃碎赤岭碑又哥舒翰传〉
〈天宝八载翰攻吐蕃石堡城下之遂以赤岭为西塞续通典石堡城西三十里有山土石皆赤北接〉
〈大雪山南连小雪山号曰赤岭去长安三千五百里自鄯州鄯城县西行二百里至赤岭〉鲁克
喇岭〈在西寕边外西北八十里其西四十里有喇喇岭〉白草岭〈在西寕边外之北通〉
〈鉴宋元嘉元年秦王炽盘遣太子慕末出貂渠谷攻河西白草岭临松郡皆破之 按水经注鲜谷〉
〈塞东南有白岭湛水出焉盖即台草岭也〉海弩克岭〈在青海东南〉巴汉哈图
岭〈近青海南岸〉伊克哈图岭〈在巴汉哈图岭东〉察察岭〈在巴汉哈图岭〉
〈西南〉纳布楚尔岭〈在察察岭东〉苏罗岭〈在青海南少西二百馀里即苏罗巴〉
〈颜喀喇山之东岭〉殷德尔碧柳图岭〈在青海西南相近又有好来岭〉乌蓝
布拉克岭〈在青海西南二百馀里〉乌苏图济岭〈在青海西北百馀里〉
布呼图岭〈在青海东北〉西喇库忒尔岭〈在盐池北又敖苏博岭在盐池〉
〈东好来叟济岭在盐池东北〉忒门呼朱岭〈在拖孙池东南东北去苏罗岭百馀里〉
多穆地碧柳图岭〈在碧柳图山之阴〉登诺皃台岭〈在黄河西岸苏〉
〈罗岭东〉大成岭〈在河州保安堡边外南一百二十里其东南一百五十里有班陈库忒尔〉
〈岭又东南六十里有呼呼库忒尔岭〉碧柳图岭〈在洮州卫边外西北一百二十里〉塞
尔隆岭〈在洮州卫西北三百馀里西倾山之支岭也〉托礼岭〈在洮州卫边外洮河〉
〈发源处即西倾山之眷岭最高大其上平坦草木茂盛〉哈尔吉岭〈在黄河自东转西流〉
〈之南岸即大雪山之支岭盛夏积雪多瘴气其东南三十里又有索诺穆达西岭皆在河曲之地〉
牟布拉克岭〈在黄河源查灵海东北五十里岭最险多瘴气其东三十里有寒多岭〉
阿拉尔巴颜喀喇岭〈在黄河源西南木鲁乌苏河之东即巴颜喀喇山之岭也〉
〈其间又有名匝福尔巴颜喀喇岭匝呼尔巴颜喀喇岭克勒巴颜喀喇岭麻木公图忒巴颜喀喇岭〉
〈皆一山而随地立名者也〉阿勒坦噶达素齐老峯〈在青海西境黄河之真源〉
〈于此重发乾隆四十七年侍卫阿弥达奉命寻访河源得阿勒坦郭勒于星宿海之西三百〉
〈里又其西有巨石高数文亭亭独立名阿勒坦噶达素齐老𫎇古语噶达素北极星也齐老石也唯〉
〈此一石峯其崖壁皆土作黄赤色更无草木壁上为天池池中流泉𣸣通酾为百道皆作金色入阿〉
〈勒坦郭勒实黄河真源也〉插汉峯〈在青海中近西岸与魁孙拖罗海山东西对峙其峯卑小〉
〈多土少石〉都仑巴图尔峯〈近洮河源共有七峯〉榆谷〈在西寕边外西南后汉书〉
〈西羌传元帝时研种孙烧当立更以烧当为种号自烧当至元孙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种小人贫〉
〈先零卑湳数侵犯之夺居其地大榆中由是始强永元十四年隃糜相曹凤上言西戎为害常从烧〉
〈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南得锺存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西海〉
〈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畜故能强大常雄诸种今者衰困亡逃栖窜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规〉
〈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于是拜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后金城长史上官鸿又开置归〉
〈义建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复上置东西邯屯田五部増留逢二部帝皆从之列屯夹河合三十四〉
〈部其功垂立至永初中诸羌叛乃罢水经注河水自西海郡东迳允州而历大榆小榆谷北注羌迷〉
〈唐锺存所居也行都司志榆谷在金城西二百里汉西羌居此缘山滨水以广田畜胡三省通鉴注〉
〈唐九曲即汉大小榆谷之地 按榆谷在河南九曲在河西境虽相近实非一地〉破逻真
谷〈在西寕边外西南唐贞观九年讨吐谷浑侯君集与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馀里〉
〈经破逻真谷追及伏允于乌海大破之〉大岭谷〈在西寕边外西通鉴唐武后延载元年武〉
〈威道緫管王孝杰破吐蕃于大岭谷又天宝元年陇右节度使皇甫唯明奏破大岭等军胡三省注〉
〈大岭谷名〉𣵀刚洞〈在河州老鸦关边外西南八十里土人云入其中行七八日尚未尽洞内〉
〈有池洞外有一泉即药水也〉插汉拖罗海冈〈在西寕边外西南一百三十里地颇〉
〈平旷其西北三十里又有一冈名呼呼拖罗海冈〉巴尔拖罗海冈〈在青海南百里〉
〈黄河北岸冈甚高大〉黄河〈源出青海之极西境自西域回部罗布淖尔伏流重发名阿尔坦河〉
〈流入鄂敦他腊挟扎楞鄂楞两淖尔水东南流折西北又转东北历二千七百馀里至积石关入甘〉
〈肃河州界汉书地理志金城郡河关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至章武入海过〉
〈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水经注河水重源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山屈而东北流迳于析支之〉
〈地是为河曲东北历炖煌酒泉张掖南又水经河水又自东河曲迳西海郡南又东迳允川而历大〉
〈榆小榆谷北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洮水从东南来流注之唐书吐谷浑传贞观九年击吐谷浑侯〉
〈君集任城王道宗行空荒二千里阅月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又吐蕃传长庆元〉
〈年大理卿刘元鼎为会盟使逾湟水出𫎇谷抵龙泉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
〈可涉秋夏乃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者也蕃曰闷摩〉
〈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行益远他水并注则浊故世举谓西戎〉
〈地曰河湟河源东北直莫贺廷碛尾殆五百里隐测其地盖剑南之西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河源〉
〈古无所见禹贡导河止自积石汉使张骞持节到西域度玉门见二水交流发䓤岭趋于阗汇盐泽〉
〈伏流千里至积石而再岀唐刘元鼎使吐蕃访河源得之于闷摩黎山然皆经岁月涉艰难而其所〉
〈得不过如此世之论河源者又皆推本二家其说⿰忄⿱ス土 -- 怪迂总其实皆非本真元至元十七年命笃什为〉
〈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笃什既受仑是岁至河州州之东六十里至寕河驿驿西南六十里有〉
〈山日杀马关林麓穹隘举足浸高行一日至颠西去愈高四阅月始抵河源是冬还报并图其城传〉
〈位置以闻其后翰林学士潘昻霄从笃什之弟库库楚得其说𢰅为河源志按河源在吐蕃朵甘斯〉
〈西鄙有泉百馀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以故名鄂端诺尔译〉
〈言星宿海也群流奔辏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鄂楞诺尔自西而东连属吞噬行一日迤逦东骛成川〉
〈号齐必勒河又二三日水西南来名伊尔齐与齐必勒河合又三四日水南来名呼兰又水东南来〉
〈名伊拉齐合流入齐必勒其流浸大始名黄河然水犹清人可涉又一二日歧为八九股名伊逊鄂〉
〈罗木译言九渡通广五七里可渡马又四五日水混浊土人抱革囊骑过之聚落纠木干象舟傅毛〉
〈革以济仅容两人自是两山夹东广可一里二里或半里其深叵测朵甘斯东北有大雪山即昆仑〉
〈也自八九股水至昆仑行二十日河行昆仑半日又四五日至地名库济及克特二地相属又三日〉
〈北名哈喇伯勒齐尔四达之冲也近北二日河水过之昆仑以西人简少多处山南山皆不穹峻水〉
〈亦散漫其东山益高地益渐下岸狭隘行五六日有水西南来名纳琳哈喇译言细黄河也又两日〉
〈水南来名奇尔穆苏二水合流入河河水北行转西流过昆仑北一向东北流约行半月至贵徳州〉
〈地名必齐勒始有州治官府州隶吐蕃等处宣慰司司治河州又四五日至积石州即禹贡积石五〉
〈日至河州安乡关一日至打罗坑东北行一日洮河水南来人河又一日至兰州过北卜渡至鸣沙〉
〈河过应吉里州正东行至寕夏府南东行即东胜州隶大同路自发源至汉地南北涧溪细流旁贯〉
〈莫知纪极山皆草石至积石方林木畅茂世言河九折彼地有二折盖奇尔穆苏及贵德州必齐勒〉
〈也朱思本河源说河源在中州西南直四川马湖蛮部之正西三千馀里云南丽江宣抚司之西北〉
〈一千五百馀里帝师萨斯嘉地之西南二千馀里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馀东北流百馀里汇为〉
〈大泽曰鄂端诺尔又自浑水东北流二百馀里与和啰海图河合又东北流一百馀里过玛拉哈地〉
〈又正北流一百馀里乃折而西北流二百馀里又折而正北流一百馀里又折而东流过昆仑山下〉
〈随山足东流过萨斯嘉库济克特地与伊实巴萨沁河合又自哈喇河与黄河合正北流三百馀里〉
〈过鄂勒博站折而西北流经昆仑之北二百馀里与奇尔穆苏河合又自奇尔穆苏河与黄河合又〉
〈西北流与彭赞河合折而西北流三百馀里又折而东北流过西寕州贵德州马岭凡八百馀里与〉
〈邈水合又东北流过土桥站古积石州来羌城廓州果密站界羌城凡五百馀里过河州与页彭河〉
〈合又东北流一百馀里与洮河合又东北流过达勒达地凡八百馀里过丰州西受降城折而正东〉
〈流过达勒达地古天徳军中受降城东受降城凡七百馀里折而正南流过大同路云内州东胜州〉
〈与黑河合又正南流过保德州葭州及兴州境又过临州凡一千馀里与察纳河合又南流三百里〉
〈与延安河合又南流三百里与汾河合又南流二百里过河中府过潼关太华大山绵亘水势不可〉
〈复南乃折而东流大概河源东北流所历皆西蕃地至兰州凡四千五百馀里始入中国又东北流〉
〈过达勒达地凡二千五百馀里始入河东境内又南流至河中凡一千八百馀里通计九千馀里书〉
〈经地理今释按地图河岀今西蕃巴颜喀喇山东名阿尔坦河东北流三百馀里合鄂敦他腊诸泉〉
〈源汇为查灵鄂灵二海子折而北经𫎇古托罗海山之南转东南流千馀里南北受数十小水经乌〉
〈蓝莽乃山下有都木达都见都伦河多拉昆都伦河得特昆都伦河自东南来入之自北折而西北〉
〈流三百馀里前后小水奔注不可胜计绕阿木你马勒产母孙山之东流百五十馀里有齐普河呼〉
〈呼乌苏河自西来入之又迤逦东北流三百馀里会跲克图衮俄尔济诸水历归德堡经积石山至〉
〈陜西临洮府河州入中国界 按元䔍什穷河源至鄂端诺尔而止今考河源实始于阿尔坦河又〉
〈在星宿海之西自巴颜喀喇山东麓流出二泉行数里遂合名为阿尔坦河𫎇古呼金为阿尔坦言〉
〈水色微黄而溜急也阿尔坦河之南有乌喀纳峯拉母拖罗海山之泉北有西拉萨拖罗海山泉及〉
〈七根池诸水俱汇于阿尔坦河东北流三百馀里乃至鄂敦他拉其地在西寕边外西南一千一百〉
〈十四里南有都尔伯津哈喇阿荅尔罕巴颜和硕诸山北有乌蓝得什阿克塔齐钦布呼吉鲁肯诸〉
〈山众山环绕中间地可三百馀里有泉千百泓大小错列登高眺望历历如星名曰鄂敦他拉𫎇古〉
〈谓星为鄂敦水滩曰他拉即星宿海元史所称鄂端诺尔也火敦鄂敦音之转耳诸泉皆会于阿尔〉
〈坦河东北流百馀里北有巴尔布哈山南流出之一河南有喀喇荅尔罕山北流出之一河合于阿〉
〈尔坦河土人名此三河曰古尔板索尔马汇为一道东南流注于查灵海由查灵海东南流五十馀〉
〈里入鄂灵海即元史所谓汇二巨泽名鄂楞诺尔也查灵鄂灵二泽之间有三水南来一为色纳楚〉
〈河一为多河一为苦克查池之水合流入黄河其东流又有喀喇河入焉由鄂灵海流岀转东北流〉
〈五十馀里又折东南流百馀里至巴颜图浑岭下复正南流一百馀里其前水皆录色至此渐变而〉
〈黄又东南流绕阿木柰玛勒占木逊山之南受数十小水历七百馀里至乌蓝芒柰山北又折而西〉
〈北乌蓝芒柰山之南有三水名古尔板崑多仑俱北流数百里入黄河即元史所谓纳琳哈刺奇尔〉
〈穆苏二水也自乌蓝芒柰山北转西流前后小水奔注绕大雪山之东北流一百五十馀里有呼呼〉
〈乌苏及齐普二河俱东北流会数水入于河自呼呼乌苏入河之处仍转东北流三百馀里受数十〉
〈小水入贵德堡边始名黄河其自鄂灵海流至贵徳堡𫎇古名喀屯河由贵德堡东流四百馀里经〉
〈积石关入河州界为中国黄河自巴颜喀喇山东之阿尔坦河发源流至贵德堡回环屈曲通计二〉
〈千三百馀里自星宿海至 京师共七千六百馀里 本朝威德远布幅员广大边徼荒服皆隶版〉
〈图我 圣祖仁皇帝屡遣使臣往穷河源测量地度绘入舆图凡河源左右一山一水与黄河〉
〈之形势曲折道里远近靡不悉载较之元人所志又加详焉今依地理今释参考舆图及青海山川〉
〈册说著其大略如此 按旧志序述河源以阿勒坦河在鄂敦他腊之上与今日考订情形颇相吻〉
〈合惟未著阿勒坦噶达素齐老及天池上之黄水又未悉曰部和阗叶尔羌初发之源伏于蒲昌海〉
〈重发于阿勒坦河盖其时回部未定考验靡因今日西域青海遍隶版章大河真源近在戸闼〉
〈 高宗纯皇帝命使穷考 圣制诗文详晰指示汉张骞所云二水交流发葱岭于阗伏盐泽〉
〈而重发积石者为说是而其文太略元笃什所穷鄂敦他腊以下地位近是而未悉黄水真源及西〉
〈域之伏流盖大河源委至今日而始备其实焉今并存元史及旧志原文而考定其说如此 库库〉
〈楚旧作阔阔出鄂端诺尔旧作大敦脑儿鄂楞诺尔旧作阿刺脑儿齐必勒旧作赤宾河伊尔齐旧〉
〈作亦里出呼兰旧作忽兰伊拉齐旧作也里术伊逊鄂罗木旧作也孙干论哈喇伯勒齐尔旧作哈〉
〈喇别里赤儿纳琳哈喇旧作纳邻哈喇奇尔穆苏旧作乞儿冯出必齐勒旧作必赤里和啰海图旧〉
〈作怀里火秃玛拉哈旧作郎麻哈伊实巴萨沁旧作亦西八思鄂勒博旧作阿以伯彭赞旧作鹏拶〉
〈达勒达旧作达达察纳旧作吃纳柰玛勒占木逊旧作你麻母孙今俱改正〉南川河〈番名〉
〈西喇苦特河源出西寕边外西南五十馀里西喇苦特山东北流四十馀里入西寕南川边内为南〉
〈川水又六十馀里至西寕城西北入湟河〉喀喇河〈在西寕边外西北湟河之东源岀插汉鄂〉
〈波图岭合二小水东南流八十馀里入西寕边内又流五十馀里入湟河〉湟河〈番名波洛冲克〉
〈克河在西寕边外西北青海之东源出噶尔藏岭有三泉一名伊克乌拉古台儿一名土尔根乌拉〉
〈古台儿一名查哈乌拉古台儿南流二十馀里汇为一水名波洛冲克克河其东有布虎图岭所出〉
〈二泉南流三十馀里相合名崑都仑河东南流三十馀里又与毛哈图河相合流六十馀里入波洛〉
〈冲克克河又东南流七十馀里至董郭尔庙南有土尔根插汉河自西南来流五十馀里入波洛冲〉
〈克克河其水始大乃转东㓍四十馀里入西寕西川边内是为西寕河即湟水也又东南流三百馀〉
〈里至庄浪卫降唐堡入大通河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
〈东至允吾入河水经注湟水出塞外东迳西王母石室石釡西海盐池北又东南流迳龙夷城又东〉
〈南迳卑禾羌海东流迳湟中城北又东右控四水道源四谿东北流注于湟又东迳赤城北而东入〉
〈经戎峡口右合羌水又东迳临羌县旧城北又东卢溪水注之又东迳临羌新县旧城南又东右合〉
〈溜溪伏溜石杜蠡四川左会临羌溪水又东龙驹川水注之又东长川水注之又东牛心川水注之〉
〈又东迳西平城北又东迳土楼南右则五泉注之又东右合葱谷水又东迳东亭北东岀漆峡东流〉
〈右则漆谷常溪注之右则甘夷川水入焉又东安夷川水注之又东迳安夷县旧城又东左合宜春〉
〈水又东勒且谿水注之又东左则承流谷水南入右会达扶东西二溪水东流期顿鸡谷二水北流〉
〈注之吐那长门两川南流入之又东迳乐都城南东流右合来谷乞斤二水左会阳非流溪细谷〉
〈三水东迳破羌县旧城南六谷水自南破羌川自北左右翼注之又东迳小晋兴城北又东与阁门〉
〈河合即浩亹河也又东迳允吾县北为郑伯津与涧水合又东迳允街县旧城南又东迳枝阳县逆〉
〈水注之后汉书注湟水一名洛都水西自吐谷浑界入在今湟水县元和志湟水一名湟河亦谓之〉
〈乐都水出青海东北乱山中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唐吐蕃𫝊湟水至濛谷扺龙泉与黄河合〉
〈元史河源附录朱思本曰湟水源自祁连山下正东流一千馀里注浩亹河与黄河合 按明统志〉
〈有西寕河在西寕卫城北源出𤍠水山北流五百里经伯颜川又合那海川流五百里入黄河即湟〉
〈水也册说西川河源岀西塞外海夷部落东流由石峡入境至卫西北受北川河又东合南川河而〉
〈经城北名西寕河又至卫东北受沙塘川水又东南经碾伯堡名湟河又东南接庄浪所界合西大〉
〈通河又东合庄浪河又东南至兰州西南入黄河〉北川河〈番名阿尔坦河源出西寕边外〉
〈北五十馀里阿尔坦山南流一百五十馀里有布呼克河自西北来流一百五十馀里会二小水入〉
〈北川河又南流五十馀里入西寕北川边内又东南流八十馀里至西寕城南入湟河〉乌蓝
布拉克河〈在青海东南一百馀里有泉百馀泓会为一河东南流三十馀里有二小水北〉
〈来合流七十馀里入黄河〉和尔河〈在青海东南源出纳拉萨拉岭西北流一百馀里入青海〉
滚俄尔吉河〈在青海西南一百馀里源出即里山东南流七十馀里有魁屯西里克地〉
〈所岀一河合数水东流汇于此河又东南流百馀里入黄河〉布喀河〈在青海西源出青海〉
〈西北三百馀里阿母尼额枯山南名喀喇细纳河南流一百馀里与殷格池水会池周一百五十馀〉
〈里其水东南流一百馀里会于喀喇细纳河复东南流六十馀里至天青插汉峯北与善池之水会〉
〈池周六十馀里其水东流至天青插汉峯前亦入喀喇细纳河又东流七十馀里受北来之罗子河〉
〈西尔哈河又东五十馀里受北来之清拉马尔台河乃名布喀河又东流七十馀里注青海其河受〉
〈六大水岸阔流深夏月人不可渡青海左右诸水无大于此者 按唐书吐蕃传开元十四年吐蕃〉
〈大将悉诺逻攻甘州会大雪乃逾积石军趋西道以归陇右节度使王君𡙟预遣谍出塞烧野草皆〉
〈尽悉诺逻顿大非川无所牧马君𡙟辛秦川都督张景顺穷蹑岀青海西方冰合师乘而渡于时卤〉
〈已逾大非川留辎重疲弱君𡙟纵兵俘以旋据此则大非川滨青海西即今之布喀河也唐时为入〉
〈蕃西道胡三有通鉴注云在鄯州西三百馀里道里太近又引十道图在青海南疑非是〉伊克
乌蓝和邵河〈在青海北源岀巴颜山南流六十馀里入青海其西七十馀里又有一河〉
〈名巴汉乌蓝和邵河南流六十馀里入青海〉哈尔济河〈在青海北少东源出青海北岸〉
〈哈尔济山东南流八十馀里人西海〉乌蓝河〈在和州保安堡东南六十馀里源出他苏尔海〉
〈山其南百馀里有大成岭两傍流出二水俱西北流八十馀里汇为一水又西北流二百馀里入黄〉
〈河〉洮河〈在洮州卫西三百馀里源岀西倾山东麓有泉十馀汇为一道东南流番名巴拉巴〉
〈河转东流南北受十馀小水至洮州卫西南入塞是为洮河馀详见巩昌临洮二府汉书地理志陇〉
〈西郡临洮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罕东入河水经注洮水岀嵹台山东北流在吐谷浑中又东北迳〉
〈阳曾城北又东迳共和山南又东迳迷和城北又东迳寸枳亭历望曲又东迳临洮县旧城北李吉〉
〈甫元和志洮水岀临潭县西三百里嵹台山元史河源附录朱思木曰洮河源自羊撒岭北东北流〉
〈过临洮府凡八百馀里与黄河合陜西通志洮水源岀西倾山柏木沟〉巴汉哈柳图
河〈在洮州卫西五百馀里黄河北岸源出伊克沙喇图岭及西喇岭二水西南流八十馀里合流〉
〈又西流一百馀里入黄河〉伊克哈柳图河〈在洮州卫西六百馀里黄河北岸自纳莫〉
〈哈山乌蓝俄尔吉岭当布库忒儿地所出三水东流百馀里折而西南合流又西北流二百馀里入〉
〈黄河〉跲克图河〈在洮州卫西六百馀里黄河东岸源出伊克图尔根山东北流会巴汉图〉
〈尔根山之水折而西北流百馀里又会伊西克山之水入黄河〉硕尔浑河〈在跲克图河之〉
〈北源出古尔板图尔哈山会三小水西北流入黄河〉古尔板崑都仑河〈在四川松〉
〈潘边外西北二百馀里有三河岀赖杵山及纳克多母喇二山之北相距各百里在西者名徳特查〉
〈哈崑都仑在东者名都木达都崑都仑又东名道喇崑都仑俱西北流三百馀里入黄河其水溜急〉
〈而深总名古尔板崑都仑河 此即元史所名纳琳哈喇奇尔穆苏及彭赞三河也黄河自西来〉
〈三河自南横入之崑都𡽗𫎇古语谓横也德特谓上也都木达都谓中道也道喇谓下也三河皆横〉
〈入而以上中下名之其地适当大雪山之南崑都伦与昆仑音相近元笃什遂误指大雪山为昆仑〉
〈山伏读 高宗纯皇帝圣制读宋史河渠志文始晓然于旧史之误矣 纳琳哈喇奇尔穆苏〉
〈彭赞译改已见前〉哈尔吉河〈在黄河东岸源出哈尔吉岭有大小二河西南流六十馀〉
〈里合流又南流五十馀里入黄河〉齐齐尔哈纳河〈在黄河西岸源出齐齐尔哈纳〉
〈岭东北流一百馀里会四小水入黄河〉齐普河〈在黄河西岸发源自滂焉山相近诸山所〉
〈岀四水合流名图声图河西北流六十馀里有喀尔吉岭及相近诸山流出七水汇流名得尔多河〉
〈东北行百馀里与图声图河会北流绕阿木柰玛勒占木逊山东又合四小水始名齐普河西北流〉
〈七十馀里入黄河此可受十馀水极为深阔 柰玛勒占木逊译改已见前〉呼呼乌苏
河〈在黄河西大雪山北源岀索诺木达西岭北流四十馀里折东北一百馀里又合南来之密喇〉
〈河北来之萨尔哈⺊齐海阿尔昻诸水东流三十馀里入黄河〉呼蓝河〈在鄂灵海东岸黄河〉
〈南岸有池名魁屯周四十馀里其水西北流五十馀里东有吉得儿古河旋流𮞉绕山之四面与此〉
〈水会流名呼蓝河又东流百馀里入黄河〉西白土河〈在鄂灵海东南黄河西岸大小五十〉
〈馀泉乱流东北入于黄河〉多河〈在鄂灵海西南一百三十馀里有二源岀查克喇山一名多河〉
〈一名色纳楚河俱东北流五十馀里合为一水其东南又有苦克查池所岀之水西北流一百五十〉
〈馀里合于此河复东北流四十馀里入鄂灵海〉青海〈在西寕府西五百馀里一名西海又名卑〉
〈禾羌海即古鲜水也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仙海盐池又赵充国传酒泉太守辛〉
〈武贤奏言可分兵出张掖酒泉合击罕开在鲜水上者又上以书敇让充国曰鲜水北去酒泉八百〉
〈里又充国上屯田奏曰治隍狭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又王莽传中郎将平宪等奏言羌豪〉
〈良愿等愿为内臣献鲜水海允谷盐池平地美草皆予汉民后汉书西羌传武帝时先零羌与匈奴〉
〈通合兵攻令居安故遂围枹罕遣将军李息击平之羌乃去湟中依西海盐池左右水经注湟水东〉
〈迳西海盐池北又东南迳龙夷城又东迳卑禾羌海北有盐池阚骃曰临羌县西有卑禾羌海世谓〉
〈之青海东去西平二百五十里魏书吐谷浑传青海周围千馀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牧〉
〈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之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
〈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置马牧于青海渚中以求龙种无〉
〈效而止又地理志西海郡有青海盐池旧唐书吐谷浑传青海周回八百里明通志青海在西寕卫〉
〈城西三百馀里海方数百里有鱼无鳞背黒西游荄七十二道水汇为西海冬夏不溢不干自〉
〈日月山望之如黑云冉冉而来 按西海周回七百五十馀里中有山名魁逊拖罗海有峯名插汉〉
〈东西对峙水色青绿中流高起 本朝雍正二年大兵征贼党阿喇蒲坦温布等追至西海北岸伊〉
〈克哈尔吉河其时人马渴甚求水不得忽有泉从营前涌出成溪士马就饮得不困乏众欢呼奋勇〉
〈遂𫉬贼首督臣以青海效灵奏闻 诏封青海之神立碑致祭〉乌海〈在西寕府西隋书地〉
〈理志河源有乌海通鉴唐贞观九年讨吐谷浑侯君集任城王道宗由南道经破逻真谷追及伏允〉
〈于乌海大破之胡三省注乌海在汉哭山西通典吐蕃国出鄯城五百里过乌海暮春之月山有积〉
〈雪地有冷瘴令人气急不甚为害〉星宿海〈即鄂敦他拉元史名鄂端诺尔详见黄河下〉
〈按通鉴唐贞观九年讨吐谷浑侯君集等进逾星宿川至柏海还与李靖军合胡三省注按十三道〉
〈图星宿海柏海并在大非川西唐时柏海近河源而星宿川尚在其东所谓星宿川自是柏海东黄〉
〈河之别名非即今之鄂敦他拉也其柏海似即今之查灵鄂灵泽耳又有星宿川在鄯州西二百四〉
〈十里则又别是一水也鄂端诺尔译改已见前〉 查 灵海〈在黄河源鄂敦他拉之东广二〉
〈百馀里东西长南北狭黄河亘其中而流湖水色白而形长〉鄂灵海〈在查灵海东五十馀〉
〈里周三百馀里其形自东北趋西南东北狭西南广黄河经其中自东北流出湖水色青而形长〉
〈按查灵鄂灵二泽即元史所谓汇二巨泽名鄂楞诺尔也 鄂楞诺尔译改已见前〉药水〈在洮〉
〈州卫西南元和志药水源出合川县东北平地人有患冷者煎水服之多愈 按今有药水在西寕〉
〈边外阿拉善庙后〉昻川〈在西寕府西南通鉴宋元嘉三年吐谷浑握达等帅部落叛秦奔昻〉
〈川附于吐谷浑王慕璝〉大非川〈在西寕边外西南唐书地理志鄯州鄯城注自振武军经〉
〈尉迟川苦跋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又经公主佛堂大非川二百八十里至那录驿吐谷〉
〈浑界也十道山川图大非川在青海南通鉴唐咸亨元年薛仁贵郭待封讨吐蕃军至大非川仁贵〉
〈率所部前行进屯乌海以俟待封待封不用仁贵策军大败仁贵退屯大非川胡三省注自鄯城县〉
〈西行三百馀里至大非川 按大非川疑即今布喀河辨见前〉良非川〈在西寕边外西唐实〉
〈录永隆元年吐蕃寇河源屯兵良非川李敬元与战湟川败绩通鉴唐开耀元年黑齿常之击吐蕃〉
〈于良非川破之〉覆袁川〈在西寕边外西北隋大业五年伐吐谷浑渡浩亹河吐谷浑王伏允〉
〈走保覆裳川〉度周川〈在洮州卫西通鉴晋隆安二年西秦乞伏益州与吐谷浑玉视罴战〉
〈于度周川胡三省注度周川在临洮塞外龙涸之西〉莫何川〈在洮州卫西通鉴晋义熙元年〉
〈乞伏干归击吐谷浑大破之视罴世子树洛千帅众奔莫何川胡三省注莫何川在西倾山东北〉
长柳川〈在洮州卫西通鉴晋义熙九年河南王炽磐撃吐谷浑支旁于长柳川虏旁而还又〉
〈击破吐谷浑别统于渴浑川又义熙十三年西秦安东将军木奕干击吐谷浑树洛千破其弟阿柴〉
〈于尧杆川 按度周以下诸川皆洮水支流随地易名者〉巴汉池〈在西寕边外西北一百八〉
〈十里近清海东北池周一百馀里〉殷得尔图池〈在青海南周二十馀里〉盐池
〈在青海西海周一百馀里产青盐其水自西拉库特儿山之莫和尔河与布拉克地之插汉乌苏河〉
〈西来汇为此池又自池东南流岀经百馀里会西南来之巴尔虎河又七十馀里合东南来之柴积〉
〈河名曰盐河复东南流六十馀里沦于功额池凡青海𫎇古与西寕一郡军民并各种蕃回所食之〉
〈盐皆取给于此馀详见前青海下〉功额池〈在殷德尔图池东周五十馀里其北有细纳池〉
〈周四十馀里西有奇尔多克池周二十馀里地皆沙卤盐池之水沦入其内〉巴颜池〈在西〉
〈海东南周四十馀里〉多罗池〈在西海西南三百五十馀里周一百五十馀里〉湫池〈在洮〉
〈州卫西南元和志在丹岭县西八十里通弥山中周𮞉一百馀里盖古之天池大泽白水之源出此〉
古尔板噶顺池〈在黄河上流鄂灵海东北古尔板𫎇滚拖罗海山东南六十馀里有〉
〈三池一名鄂博图噶顺池周二十五里一名多母达噶顺池周十五里一名插汉噶顺池周十馀里〉
〈俱在黄河鄂博池之东又有一池其水甚臭不入黄河〉
︹古迹︺西海旧郡〈有二一为王莽置在青海东汉书王莽传元始五年羌豪良愿献鲜水海〉
〈允谷盐池为西海郡后汉书西羌传王莽讽诸羌使其献西海之地𥘉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
〈相望及莽败众羌遂还据西海永元时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宼隃糜相曹凤上言宜及此〉
〈时建复西海郡于是拜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将徙士屯龙耆永𥘉中诸羌叛乃罢魏志郭淮传正始〉
〈九年凉州名胡治无戴围武威淮进军趋西海与战于龙夷之北破走之水经河水又东自河曲迳〉
〈西海郡南又水经注湟水东南流迳龙夷城故西零之地也十三州志曰城在临羌新县西三百一〉
〈十里王莽纳西零之献以为西海郡治北城一为隋置在青海西十五里即吐谷浑之伏俟城魏书〉
〈吐谷浑自正光后关徼不通伏连筹子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虽有城〉
〈郭而不居恒处穹庐隋书地理志大业五年平吐谷浑置鄯善郡并置且末西海河源总四郡西海〉
〈郡置在古伏俟城即吐谷浑国都统县二宜徳威定唐书吐谷浑传隋炀帝破其众置郡县镇戍隋〉
〈乱因得复故地李靖传军次伏俟城吐谷浑退保大非川〉河源旧郡〈在青海南本吐谷浑〉
〈赤水城隋大业五年置唐初废隋书宇文述传述以兵屯西平临羌城吐谷浑西遁追至曼头城攻〉
〈拔之至赤水城复拔之地理志河源郡置在古赤水城有曼头城统县二达化赤水〉浇河旧
城〈在河州积石关外古西羌所居南凉置流河郡后周改置廓州隋复为浇河郡唐时没于吐蕃〉
〈晋书秃发乌载记隆安元年乌攻破金城吕光遣将军窦句来伐大破之降光乐都湟河浇河〉
〈三郡水经河水又迳浇河旧城北注有二城东西角犄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拜吐谷浑〉
〈阿豺为浇河公即北城也隋书地理志浇河郡后周逐吐谷浑以置廓州总管开皇初府废统县二〉
〈河津达化又河津后周置洮河郡领洮河广威安戎三县开皇初郡废并三县入焉大业初置浇河〉
〈郡达化后周置达化郡开皇初郡废并绥远县入焉元和志南凉秃发乌以河南地为浇河郡周〉
〈建德五年于今州理西南逹化县界浇河旧城置廓州盖以开廓边境为义大业三年罢州复为浇〉
〈河郡武德二年改置廓州又积石军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仪凤五年置西临大涧北枕黄河即隋〉
〈浇河郡旧理旧唐书地理志浇河城在达化县西一百二十里乐史太平寰宇记浇河城亦谓之旧〉
〈廓州城相传赵充国所筑即阿豺旧理周于此置廓州取廓清之义〉旧叠城〈在洮州卫边外〉
〈南二百里后周置叠州隋废为县属临洮郡唐复置后废隋书地理志临洮郡叠川后周置叠州开〉
〈皇四年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又合川后周置仍立西疆郡开皇初郡废乐川后周置元和志叠〉
〈州禹贡梁州之域历秦汉魏晋诸羌常据焉后魏时其地入吐谷浑周建德六年西逐诸戎始置叠〉
〈川取山川重叠为义大业初州废属洮州武德二年西土内附于今州西二十九里合川旧城置叠〉
〈州五年陷吐谷浑七年讨平之复置州今州城在独山上西临绝涧南枕羌水十三年置都督府永〉
〈徽元年罢天宝元年改合川郡乾元元年复为叠州东南沿流至岩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黄河上党〉
〈项岸二百八十里东南至旧芳州百四十里东北至洮州一百八十里合川县郭下周武成二年置〉
〈有三谷水至县东合流因名通典叠州周置五香郡旧唐书地理志叠州隋临洮郡之合川县旧治〉
〈吐谷浑马牧城武德三年移于交戍城 按今此城番名接礼那城在山谷中番人居其地者至今〉
〈犹号叠番〉旧芳州〈在洮州卫西南古甘松之地魏景元四年伐蜀邓艾使金城太守杨欣等〉
〈诣甘松以缀姜维于沓水即此晋咸和中张骏置甘松䕶军太元中乞伏国仁又置甘松郡后周建〉
〈德六年于甘松防置芳州隋废属同昌郡唐复置寻没于西番隋书地理志同昌郡封德后周置又〉
〈立芳州及深泉郡开皇初郡废太业初州废又常芬后周置恒香郡开皇初郡废元和志芳州禹贡〉
〈梁州之域秦汉至魏皆诸羌所居后魏吐谷浑入据焉周武成中西逐诸戎始有其地乃于三交口〉
〈筑城置甘松防建德中改为芳州以地多甘松芳草为名领恒香深泉二郡大业二年州郡俱废以〉
〈县属扶州隋氏䘮乱陷于宼贼武德元年西边平定复于上芳县置芳州上元二年陷于西番东南〉
〈至扶州三百里西南至羌直州一百六十里管县三常芬县郭下恒香县东北至州十五里贞观二〉
〈年置寄理恒香戍丹岭县东南至州二十里本隋旧县开皇十九年置所管皆党项诸羌界内虽立〉
〈县名无城郭居处高宗上元二年州陷吐蕃废〉旧贵德州〈在和州西八百二十里即今贵〉
〈德堡元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为归德所元史河源附录至元十七年笃什往来河源过昆仑北〉
〈约行半月至贵德州地名必齐勒始有州治官府河州志地多水田花果蔬禾鸟兽鱼畜不异中华〉
〈明洪武初沐英平纳琳七跕二年邓愈克和州吐蕃乌斯藏等部来归者甚众四年指挥𡩋正拨官〉
〈兵预备九年沐英穷追蕃部至昆仑山道路疏通奏设必里一卫分二十一族每年各族易马俱听〉
〈和州守备改调后改参将领之永乐四年都指挥刘钊奏调中左千戸一所于归徳居住守备仍隶〉
〈河州卫今设有守备属河州总兵管辖其必里卫久废 必齐勒纳琳译改巳见前〉洮源旧
县〈在桃州卫西南周书武帝纪建德六年于和州鸡鸣坊置旭州隋书地理志临洮郡洮源后周〉
〈置曰金城并立旭州又置通义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为美俗大业初州废县改名焉〉密
恭旧县〈在桃州西南旧唐书地理志洮州管密恭县党项部落也寄治州界寰宇记上元二〉
〈年吐蕃攻叠州破密恭丹岭二县〉常芬旧县〈在洮州卫西南唐置本隋同昌郡常芬县〉
〈故名唐初为芳州治神龙初移治于此属叠州后亦废元和志叠州常芬县西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周武成中所置恒香郡属芳州郭下前上元中芳州没吐蕃神龙元年移县名于天法山东苏董〉
〈谷西即今县理也〉洮阳旧县〈在洮州卫西隋置属临洮郡唐初废隋书地理志临洮郡〉
〈洮阳后周置曰广恩并置广恩郡开皇初郡废仁夀元年改县为洮河大业初改曰洮阳元和志广〉
〈恩镇在临潭县西一百八十里〉归政旧县〈在洮州卫西隋置属临洮郡唐初废隋书地理〉
〈志临洮郡归政开皇二年置仍立疆泽郡三年废又周立宏州及开远河滨二郡开皇初州郡并废〉
石堡城〈在西寕边外西南通鉴唐开元十七年信安王祎攻石堡拔之分兵据守要隘自是〉
〈河陇诸军拓境千馀里上大悦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军二十九年吐蕃陷石堡城盖嘉运不能御天〉
〈宝八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石堡城其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翰进攻数日不拔召禆将高秀〉
〈岩张守瑜欲斩之二人请三日期可克如期拔之以石堡城为神武军唐书地理志定戎城南隔涧〉
〈七里有天威军石堡城开元十七年置初曰振武军二十九年没吐蕃天宝八载克之更名又吐蕃〉
〈传长庆二年刘元鼎使吐蕃过石堡城岩壁峭竖道回屈卤曰铁刀城元和志振武军在鄯州西三〉
〈百里续通典石堡城在龙支县西四面悬崖数千仞石路盘屈长三四里西至赤岭三十里〉大
莫门城〈在西寕西南河曲之地唐吐蕃所筑通鉴唐开元十六年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
〈度使张忠亮大破吐䉒于渴波谷忠亮追之抜其大莫门城焚其骆驼桥而还胡三省注大莫门城〉
〈在九曲唐书吐蕃传天宝十二载哥舒翰破洪济火莫门诸城收九曲故地〉树敦城〈在西〉
〈寕边外西周书史永和传寕为凉川刺史魏废帝二年𦊅厥木汗可汗袭吐浑永和率骑随之谓木〉
〈汗曰树敦贺真二城是吐浑巢穴拔其本根馀众自然离散木汗从之永和逾山履险遂至树敦〉
〈树敦是吐谷浑之旧都也〉合川城〈在西寕边外西唐书地理志鄯州南北八十里有合川守〉
〈捉城又州西南二百五十里有绥和守捉城元和志合川守捉贞观中候君集置绥和守捉开元二〉
〈年郭知运置〉临番城〈在西寕边外西唐书地理志鄯城河源军西六十里有临番城又西〉
〈六十里有白水军绥戎城又西南六十里有定戎城〉神威城〈在西寕边外西通鉴唐天宝七〉
〈载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至翰击破之又筑城于海中龙驹岛谓之应龙城唐书哥舒翰〉
〈传有白龙见因号应龙城翰相其川原宜畜牧谪罪人二千戍之由此吐蕃不敢近青海〉湟中
城〈在西寕边外西北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亡入三河间诸羌推以为豪河湟〉
〈间少五榖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以田畜种人依之者日众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兵〉
〈临渭首灭狄䝠戎忍季父卭将种人南岀赐支河曲西数千里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妇忍生〉
〈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盛从此起又湟中月氐胡其先大月氐之别也旧在张掖〉
〈酒泉地月氐王为匈奴冒顿所杀馀种分散西逾葱岭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及霍去病〉
〈取河西地开皇中月氐来降与汉人错居魏志夏侯渊传建安十九年渊讨宋建围枹罕别遣张郃〉
〈等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水经注湟水东流迳湟中城北旧小月氐之地胡三省通鉴注夹〉
〈湟两岸之地通谓之湟中又有湟中城在西平张掖之间小月氐之地也故谓之小湟中〉漒川
城〈在洮州卫西南魏志邓艾传景元四年姜维保沓中金城太守杨欣诣甘松维退还欣等追蹑〉
〈于漒川口大战维败走晋书张骏传石勒杀刘曜骏复收河南地置武威石门侯和漒川甘松五屯〉
〈䕶军又乞伏国仁载记太元十年置漒川郡义熙十一年炽磐攻漒川沮渠𫎇逊攻石泉以救之炽〉
〈磐引还通鉴晋元熙元年秦左卫将军匹达等讨彭利和于漒川宋元嘉四年秦以吴汉为梁州刺〉
〈史镇南漒旧志洮水出漒台山兼漒川之名其地亦谓之洮漒其西按黄沙亦谓之沙漒〉安人
军〈在西寕边外西元和志在河源军西一百二十里星宿川开元七年郭知运置通典军在星宿〉
〈川西〉白泉军〈在西寕边外西北元和志在鄯州西北二百三十里唐开元五年郭知运置〉
威戎军〈在西寕边外西北元和志在鄯州西北三百五十里开元二十六年杜希望置〉九
曲军〈在河州边外西北唐书吐蕃传金城公主至吐蕃吐蕃即厚饷鄯州都督杨矩请河西九〉
〈曲为公主汤沐矩表与其地九曲者水甘草良宜畜牧近与唐接自是卤益张天宝十二载哥舒翰〉
〈破洪济大莫门诸城收九曲旧地列郡县于是置神䇿军于临洮西浇河郡于积石西及宛秀军以〉
〈实河曲元和志寕边军在积石军西黄河北又威胜军在积石军西八十里宛肃城金天军在积石〉
〈军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济桥武寕军在洪济桥东北八十里百谷域曜武军在廓州南二百里黒硖〉
〈州并天宝十三年哥舒翰置〉析支〈在河州边外河曲之地书禹贡雍州昆仑析支渠搜汉书〉
〈西羌传自河关西南羌地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水经注应劭〉
〈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东去河关千馀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唐书西域传党项古析〉
〈支也东距松州西叶䕶南春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沓中〈在洮州卫西南蜀志姜维传景耀五〉
〈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晋书载记义熙十一年乞伏炽磐攻漒川师次沓中胡〉
〈三省通鉴注沓中在诸羌中即沙漒之地〉
︹津梁︺洪济桥〈在西寕西南河曲之地唐初置金天军后入吐蕃元和志金天军在积石军西〉
〈南二百四十里洪济桥〉河厉〈在西寕边外西南古大小榆谷之地水经注按段国沙川记吐〉
〈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累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镇压两边俱〉
〈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桥在清水川东也〉呼达图渡〈在西寕边〉
〈外西南三百六十里〉阿拉尔查渡〈在黄河西流折西北之处巳上二渡皆用牛革里木〉
〈为船以二马牵之而渡元史云纠木干象舟傅毛革以济仅容两人是也〉松噶尔渡〈在黄〉
〈河自东折西流之处两岸石崖掩日河行其中十月初早冻至三月尚未解土人俟冰坚时从此渡〉
噶哈渡〈在黄河折西流之处亦冰渡也〉乌蓝芒柰河〈在黄河折西流之处两岸〉
〈高峯夹耸河流其闲故水浅可以马渡〉拜都河〈在黄河源水浅马可渡又有额尔苏台鄂〉
〈鄂水渡噶顺渡查克渡并在河源之地河流甚浅人马皆可越过此数处即巴颜喀喇山往喀木裹〉
〈塘之路也〉
︹土产︺青盐〈盐池内产〉小麦 青䴹麦 橐驼 髦牛 野
牛 羱羊 狼 狍〈已上见唐书及元史河源附录今皆有之〉猞猁狲
〈山中皆有〉雕〈有林木处有之〉无鳞鱼〈生青海及湟水中头锐身圆无鳞背黒自二三〉
〈寸至四五寸土人名小者为拏虎大者为布哈〉
前纂条官〈臣〉高人鉴恭纂辑
纂修官〈臣〉桂文燿恭覆辑
校对官〈臣〉焦佑瀛恭 校
校对官〈臣〉许诵恒恭覆校
- 1220年 (提及)
- 1307年 (提及)
- 1312年 (提及)
- 1372年 (提及)
- 1633年 (提及)
- 1731年 (提及)
- 1691年 (提及)
- 1744年 (提及)
- 1815年 (提及)
- 1696年 (提及)
- 1732年 (提及)
- 1738年 (提及)
- 1797年 (提及)
- 1757年 (提及)
- 1810年 (提及)
- 1728年 (提及)
- 1740年 (提及)
- 1818年 (提及)
- 1723年 (提及)
- 1736年 (提及)
- 1743年 (提及)
- 1799年 (提及)
- 1693年 (提及)
- 1754年 (提及)
- 1729年 (提及)
- 1777年 (提及)
- 1814年 (提及)
- 1796年 (提及)
- 1808年 (提及)
- 1737年 (提及)
- 1800年 (提及)
- 1753年 (提及)
- 1758年 (提及)
- 1726年 (提及)
- 1750年 (提及)
- 1806年 (提及)
- 1697年 (提及)
- 1730年 (提及)
- 1747年 (提及)
- 1688年 (提及)
- 1751年 (提及)
- 1717年 (提及)
- 1746年 (提及)
- 1811年 (提及)
- 1733年 (提及)
- 1807年 (提及)
- 1804年 (提及)
- 1803年 (提及)
- 1762年 (提及)
- 1711年 (提及)
- 1724年 (提及)
- 1742年 (提及)
- 1760年 (提及)
- 1725年 (提及)
- 1817年 (提及)
- 1735年 (提及)
- 1748年 (提及)
- 1695年 (提及)
- 1764年 (提及)
- 1701年 (提及)
- 1727年 (提及)
- 1812年 (提及)
- 1809年 (提及)
- 1801年 (提及)
- 1752年 (提及)
- 1756年 (提及)
- 1771年 (提及)
- 1709年 (提及)
- 1755年 (提及)
- 1667年 (提及)
- 1786年 (提及)
- 1802年 (提及)
- 1692年 (提及)
- 1816年 (提及)
- 1763年 (提及)
- 1813年 (提及)
- 1798年 (提及)
- 1712年 (提及)
- 1759年 (提及)
- 1805年 (提及)
- 1819年 (提及)
- 前119年 (提及)
- 前99年 (提及)
- 73年 (提及)
- 391年 (提及)
- 438年 (提及)
- 前72年 (提及)
- 1410年 (提及)
- 1414年 (提及)
- 1370年 (提及)
- 前123年 (提及)
- 前90年 (提及)
- 1260年 (提及)
- 1290年 (提及)
- 1309年 (提及)
- 1739年 (提及)
- 1741年 (提及)
- 701年 (提及)
- 609年 (提及)
- 663年 (提及)
- 1383年 (提及)
- 1514年 (提及)
- 1529年 (提及)
- 1653年 (提及)
- 1749年 (提及)
- 1703年 (提及)
- 1704年 (提及)
- 1716年 (提及)
- 1698年 (提及)
- 1774年 (提及)
- 1745年 (提及)
- 1782年 (提及)
- 677年 (提及)
- 前60年 (提及)
- 397年 (提及)
- 1001年 (提及)
- 749年 (提及)
- 102年 (提及)
- 694年 (提及)
- 1280年 (提及)
- 726年 (提及)
- 681年 (提及)
- 398年 (提及)
- 5年 (提及)
- 576年 (提及)
- 607年 (提及)
- 619年 (提及)
- 605年 (提及)
- 577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606年 (提及)
- 618年 (提及)
- 599年 (提及)
- 1406年 (提及)
- 582年 (提及)
- 729年 (提及)
- 822年 (提及)
- 728年 (提及)
- 753年 (提及)
- 214年 (提及)
- 263年 (提及)
- 385年 (提及)
- 427年 (提及)
- 719年 (提及)
- 717年 (提及)
- 738年 (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