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庆重修一统志 (四部丛刊本)/卷四百四十九至四百五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四百四十七至四百四十八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四百四十九至四百五十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四百五十一至四百五十二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66-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8.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66-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8.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66-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8.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66-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8.djvu/5

高州府表                 

                     

大清一统志

 高州府在广东省治西南一千十里东西距五百十里南北距三百十五里东至肇庆府阳江县

  界一百九十里西至廉州府合浦县界三百二十里南至限门海一百十五里北至广西梧州府容

  县界二百里东南至阳江县界一百九十里东北至罗定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雷州府遂溪县

  界二百里西北至广西郁林州博白县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六百四十七里

 ︹分野︺天文牛女分野星纪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扬州南境秦为南海郡地汉为合浦

  郡高凉县地三国晋宋为高凉高兴二郡地梁为

  高州地又分置电白郡惰平陈郡废为高凉永熙

  二郡地时茂名电白二县属高凉郡良德县属永熙郡唐初属高州武徳

   四年置南宕州贞观八年改潘州治茂二十二年

   又徙置高州始自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改高州曰高凉郡

  潘州曰南潘郡乾元初复曰高州潘州皆属岭南

  道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五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

   高凉郡属广南西路景德元年州废属窦州三年

  复置元至元十五年置高州路安抚司十七年改

   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大德八年属海北海南

   道明洪武元年改高州府属广东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广东省领州一县五

   茂名县附郭东西距一百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电白县界五十里西至化州界

   六十五里南至吴川县界一百里北至信宜县界七十里东南至电白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肇

   庆府阳春县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化州界五十里西北至广西郁林州北流县界一百五十里汉

   合浦郡高凉县地隋置茂名县属高凉郡唐初属高州贞观元年改属南宕州八年属潘州五代梁

   开平元年改县曰越裳南汉乾亨七年复故宋开宝五年州废以县属高州景德元年属窦州三年

   还属高州元初属高州路大德八年徙高州路来治明为高州府治 本朝因之电白县

   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三十六里东至肇庆府阳江县界三十里

   西至茂名县界一百十里南至海岸六里北至茂名县肇庆府阳春县夹界二百三十里东南至阳

   江县界三十里东北至阳春县界二百四十里西南至吴川县界一百十里西北至茂名县界一百

   里汉合浦郡高凉县地梁置连江县及连江郡隋平陈郡废以县属高凉郡唐属高州开元五年

   曰保安至德二载又改曰保寕宋开宝五年省入电白明成化四年移置电白县属高州府 本朝

   信宜县在府东北八十里东西距一百五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茂名县界二十

   里西至广西梧州府容县界八十五里南至茂名县界五十里北至容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茂

   名县界三里东北至罗定州西寕县界一百里西南至茂名县界二里西北至广西郁林州北流县

   界一百里汉苍梧郡端谿县地梁分置梁德县兼置梁德郡隋平陈郡废开皇十八年改县曰怀德

   属永熙郡唐武德四年析怀德置信义县兼置南扶州贞观元年州废属泷州二年复置五年又废

   属泷州八年复置改曰窦州天宝初曰怀德郡干元初复曰窦州属岭南道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中

   省怀德入信义太平兴国初改信义曰信宜仍为窦州治熙寕四年州废以县属高州元属高州路

   明属高州府 本朝因之化州在府西南九十里东西距一百五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茂名

   县界二十五里西至石城县界八十里南至吴川县界四十里北至广西郁林州北流县界一百六

   十里东南至吴川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吴川县界六十里东北至茂名县界四十里西北至郁林州

   陆川县界一百六十里汉合浦郡高凉县地晋为高凉郡地刘宋分置罗州县属高凉郡萧齐复立

   高兴郡梁置罗州及石龙郡又分置石龙县为州郡治隋平陈郡废大业初州废以石龙县属高凉

   郡唐武德五年复以石龙县置罗州六年改南石贞观九年改曰辩州天宝初曰陵水郡乾元初

   复曰辩州属岭南道天祐元年改曰勲州五代属南汉仍曰辩州宋太平兴国五年改曰化州陵水

   郡属广南西路元至元十五年立化州路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属海北海南道明洪武三年

   置化州府八年降为州省石龙县入焉九年又降为化县十四年复曰化州属高州府 本朝因之

   吴川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五十里东至海岸五里西至化州界

   六十里南至限门海二十五里北至茂名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海岸七里东北至茂名县界二十

   里西南至雷州府遂溪县界八十里西北至化州界五十里汉高凉县地隋置吴川县属高凉郡唐

   属罗州宋元属化州明洪武八年改属高州府 本朝因之石城县在府西南一百九十

  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化州界三十里西至廉州府合浦县界一百三十

  里南至雷州府遂溪县界三十里北至广西郁林州博白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吴川县界六十

  里东北至郁林州陆川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遂溪县界七十里西北至博白县界一百五十里

  汉合浦郡合浦县地刘宋为高凉郡罗州县地梁为石龙县地唐武德五年析置石城县属罗州六

  年移罗州来治天宝元年改县曰廉江又改州曰招义郡乾元元年复曰罗州属岭南道五代属南

  汉宋开宝五年州县俱废入吴川乾道三年复析吴川置石城县属化州元因之明洪武八至改属

  高州府本朝因之

 ︹形势︺土厚山环高而稍凉故以名郡寰宇铜鱼三山

  揖其前宝峯绝顶拱其后宋刘棠州学记郡据丛山中去

  海百里舆地纪胜

 ︹风俗︺民尚简俭易于取足绝无医药遇疾惟祭鬼

  祈福四时之候多燠少寒春多遇雨差冻顷刻

  日岀复如四五月天气然亦无甚瘴疠舆地纪胜榖熟

  时里闬同取戌日为腊聚会作歌悉以高栏为居

  号曰干栏三日一市寰宇

 ︹城池︺高州府城周六百七十一丈门五东南北池周五百四十丈西以江为堑明洪武中

  建 本朝康熙十七年乾隆八年嘉庆十六年重修 茂名县附郭电白县城

  千八十四丈门四池周一千一百五十四丈原为神电卫城明永乐中建成化四年改为县城 本

  顺治九年乾隆三年重修信宜县城周五百二十五丈门四东西南三面环窦江无

  池明正统五年建 本朝顺治十三年拓建嘉庆十八年化州城周五百六十三丈门

  二西近山麓北临大江东南池长二百二十丈明正统中建 本朝雍正八年乾隆二年十二年

  吴川县城周五百八十丈门四池周六百八十丈明洪武中土筑永乐元年甃砖

  本朝乾隆三年五十三年重修石城县城周五百三十七丈门三北倚山东西南池

  长三百九十五丈明洪武中土筑正统五年甃砖 本朝顺治十三年

 ︹学校︺高州府学在府城东隅明洪武二年建 本朝顺治十五年重建康熙六年修雍正

  七年乾隆三年嘉庆二十四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三名茂名县学在城内西北明洪武

  十四年建寻迁城外东山正德五年复建旧所本朝康熙二十二年修五十一年雍正八年乾隆

  四年二十一年嘉庆二十三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五名电白县学在县治东南明成化

  四年建 本朝顺治十七年康熙二十七年五十二年雍正三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

  宜县学在县治东元至正中建明嘉靖间迁于县左 本朝康熙五年复建旧所二十八年

   雍正三年乾隆四年重修入学额数十名化州学在州城南门外宋嘉定二年建元明

   以来屡迁 本朝乾隆十三年建复今所入学额数十二名吴川县学在县治东元至

   正中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雍正五年即分司署址改建乾隆四年五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

   十二石城县学在县治左元天历间建明成化嘉靖万历间屡迁 本朝康熙十三

   年复建今所二十五年修乾隆四年二十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高文书院在府城东

   嘉庆六年建敷文书院在府治西旧为笔山书院明隆庆中建 本朝雍正八年改建

   易今罗江书院在化州城内训导署右旧为义学乾隆八年拓建易今名正谊

   书院在吴川县旧学左明万历中建 本朝康熙三十年重建松明书院在石城县

   治东隅宋苏轼谪儋州经此有咏松明大诗后人即其地建书院寻废 本朝康熙五十年重建

   起凤义学在信宜县城内康熙五十一年建 按旧志载茂山书院在府城西晋高凉太

  守杨芳著书处翔龙书院在吴川县𥐻洲宋景炎中建今并废谨附记

 ︹户口︺原额人丁四万七千二十三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二百三十三万五千五百一十六名口又屯

  民男妇共一万五千五百六十二名口

 ︹田赋︺田地山塘共一万九千一百五十一顷四十八亩一分有奇额征地丁正杂银六万四千九百

  九十七两九钱七分六釐遇闰加征银一千七百九十二两七钱七厘米二万三千三百七十六石

  一斗六升一合六勺屯田共一百顷八十二亩四分有奇额征屯米一千五百五石二升四合一匀

 ︹山川︺东山在茂名县东一里一名潘山峯峦高耸环抱郡治为郡主山舆地纪胜山前有潘仙

  坡为道士潘茂名炼丹处石龟山在茂名县东十里麓有小石形如龟首又化州西南二十

  里亦有石龟山上有巨石龟形扣之声响若钟潘山在茂名县东三十里寰宇记昔潘茂名于

  此升仙因以名山通志县东三十里有云𬬻山即此铜鱼山在茂名县东四十里下有石井

   舆地纪胜与郡治相对赖仙翁高凉风土歌云一条丁水铜鱼寨即此谢赖山在茂名县

   东四十里高百馀丈一名射赖冈龙湫山在茂名县东舆地纪胜在郡东二十里下有石

   穴泉源四时不竭祷雨立至因立庙焉通志谓之灵湫山在县东五十里大小二岩联峙有石室可

   容数百人曲折𥥆冥最为奇胜笔架山在茂名县东南十里三峯高耸 按府志明知府孔

   镛创潘仙亭于笔架山椒其亭遗迹至今尚存射牛山在茂名县东南二十里高耸而秀俗

   呼石牛山上有二潭有水流为东河百禄山在茂名县南十五里稍南又有古禄山

   山在茂名县南寰宇记南巴县取县东南巴山为名又毛山在旧潘水县东二十里相传毛女隐

   此 按南巴潘水二废县皆在县南二山应在县南界仙山在茂名县西南隔水寰宇记亦

   潘茂名炼丹处上有升仙观通志名昇真山在县西半里有观在其巅一名观山山顶有二井曰金

   井玉井前有石脊穿城出江干突露石角水常旋涡蚕在茂名县西南三十五里以形似名

   俗呼王商岭其右又有那石山高八十馀丈横镇水口武坛山在茂名县西高百步舆地

   纪胜其山圆净如将坛宝山在茂名县北四十五里形如圆珠故名舆地纪胜山巅有登高

   亭下有送龙冈淋水山在茂名县北五十里山最高耸接信宜县界监山在茂名县

   东北舆地纪胜在宝山之北旧有银坑通志谓之监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下有澄溪如镜曰鉴水

   射狼山在茂名县东北寰宇记在良德县界去州十里昔有人射白狼于此新志在县东北

   四十高凉山在茂名县东北寰宇记在良德县界去州十里舆地纪胜在郡东四十里

   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新志在县东北五十里庙冈山在茂名县东北舆地纪胜山在郡东

   六十大应山在茂名县东北五十馀里接信宜县界舆地纪胜有千岁山在电白县北

   四十里或曰即大应山要龙山在茂名县东北舆地纪胜在电白县东六十里相近有双

   甑山旧志有大帽山在县东北八十里连延数十里猺人散处其中疑即要龙山波浪山

   在茂名县东北寰宇记在良德县界去州七十里冈垅如波浪相传海沫漂成通志有白水山在县

   东北八十里山上飞泉直泻中有白石鲜明一名白水岭疑即波浪山朝乌山府志在电

   白县东十里为邑左辅青峙山在电白县东南二十馀里曰小青峙山又东南十里有大

   青峙山皆挺峙海中为县捍卫莲头山在电白县南十里有崔嵬丰平二峯并峙海滨为县

   案山下有沙碛自东而西控扼海门汾洲山在电白县西南二十里海中又西十里为放鸡

   山航海者皆以鸡祀焉晏镜山在电白县西南九十里赤水港西又南五里为晏镜岭临

   响水山在电白县西二十里山有高溜下流琮琤故名又五里为双木山热水

   山在电白县西三十里下有温泉山气常暖其笋常先春而生又西十里为龙门山乐山

   在电白县西舆地纪胜在信宜县东南二百二十五里旧志在县西六十里一名安乐山高百馀丈

   雄峙一方茶山在电白县西北十里寰宇记废保定县有茶山帽涝山在电白县西北

   寰宇记在废良德县界北至高州九十三里当亢阳山有云如帽即雨下有帽涝水奇壁山

   在电白县西北十五里亘二十馀里上有石如壁危如削成一名碧山又名石壁山大桥河出焉

   蛟潭山在电白县西北三十里又五里为金山四山皆赤相传有金

   白县西北四十里东西亘数十里为南北通道有闸以扼北来诸路之冲又名千岁山又北十里为

   佛子山上有石如楼楼有洞门尖山在电白县西北六十里其形尖秀一名鼻冈下有泉

   山在电白县西北寰宇记废潘水县有浮山高七百尺尧时洪水泛溢此山独浮居人得免沉垫

   县志在县西北七十里高百馀丈周遭二十四面上有湖一名湖山双髻山在电白县西北

   八十里双峯峭拔矗立霄汉罗浮山在电白县西北一百里为八府通衢高百馀丈白石

   嶙峋相传仙人牧羊所化庄峒山在电白县北二里高五十馀丈蜿蜒十馀里为县主山

   龙潭山在电白县北十五里麓有石窦涌泉成潭因名望夫山在电白县东北七十

  里接肇庆府阳江县界一名界山山旁有二峯翠若双鬟名丫髻石宜山在信冝县东二十里

  龙山在信宜县东二十里延亘数十里接茂名县界山势险峻南有石孔约深五尺许谓之风

  窖北亦有石孔其深莫测谓之雨窖相传有龙伏于中凤凰山在信宜县西南一里高十

  馀丈形如飞凤投饮于江云岫山在信宜县西五十里高百馀丈中峯耸拔人莫能到

  山在信宜县西七十里大间山在信宜县西北二十里高千丈间于信宜茂名二县之界

  故名中有石室可坐数人其左为皓鸾山登高山在信宜县北半里土阜蔚起为县后倚今

  名太平山邑人九日登高于此又县东半里有东山上有树木𠏉竹叶俗呼神仙竹厐瀑山

  在信宜县北二十五里周二十馀里顶上洪崖陡起中有石室可坐数十人泉从崖下流出今名东

  坑 按舆地纪胜有画龙山在县北或曰即此赵山在信宜县北三十里形势峻险元时有SKchar2

  人赵姓者依山而居故名顶有巨石其中有窝水深尺许白马山在信宜县北一百里舆地

   纪胜上有石如马丽水出其下旧志与广西梧州府北流县接界营屯山在信冝县东北

   五十里上有两峯高耸形如马鞍又名马鞍山六豪山在信宜县东北六十里通罗定州界

   昔有猺人六家居此故名大帽山在信宜县信丰都府志高数百丈其上平坦中有池又有

   大小风门时时有风从门中岀石鹰山在信宜县信丰都府志上有仙人坪右有岩中生石

   花对河有石峒龙龛一孔直透至河东胜山在化州东隔江半里与州西帽子山相对兹山

   尤胜故名一名东山又千秋山在州东隔江二里亦名东山舆地纪胜东山起于高凉至本州城外

   拱于州治之左南山在化州南舆地纪胜南山起于雷阳至本州城外拱于州治之右上有龙

   母庙俗又呼为龙母山通志龙母山在州南一里脉接龙山东面际江旧城基跨其上下有骊珠台

   在江心高百尺又有那阳山在州南十里平城江发源处帽子山在化州城南五里舆地纪

   胜其形如帽谢获山在化州西三十里旧志有豸山在州西四十里其形如豸本名谢获

  山州志州境东至罗江西南至石门地皆平衍惟自豸山至石城之白藤北抵广西皆高山𮟏谷丛

  篠𫎇密易为奸薮今设有豸山塘又谢畔山在州西五十五里石城山在化州西北五十里

  中低四面高耸如城为州险隘明成化中胡公威结寨于此一名古城山相近有冷水山路通广西

  山径险隘旧设寨守之鹿踏山在化州西北九十里山势陡峻惟东南有径可登

  顿山在化州西北九十三里州志有石碓山在州西北一百里上有石如碓者五六脉自北流

  县来亘百馀里连峯叠岭树木茂密为猺民往来藏匿之所下有白牛潭碓顿声近盖即一山也

  丽山在化州北三十里山色秀丽为州镇山州志又有扶良山一名浮梁山与丽山脉相接而

  分为两山脊路如桥梁浮于天半龙王山在化州北八十里接古罗州一名来安山周六

  十里上有天池山有三十三峯著名者三一曰来安高插云汉惟一径可登二曰玉盆三曰响泉又

  有烟霞洞在山之东巨石成岩下临深涧州志山脉自广西来万峯插天左大江右陵水夹行至州

  背最为险阻射存山在化州北一百三十里铜冈山在化州东北十里舆地纪

  胜相连有金盖山州志金盖山在铜冈之西去州五里蓬高山在吴川县城内北隅阜高

  四丈儒学依之马鞍山在吴川县南八十里海中突起二峯其地至为险要飞雪山

  在吴川县南海中高数十丈特呈山在吴川县西南六十里与遂溪平乐岭相邻青秀耸

  于海中北有茂晖场近信山在吴川县西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旧经云昔有仙棋客游此

  南巢山在吴川县西北四十里西界化州昔有鹤巢于山树因名特思山在吴川县

  西北五十里舆地纪胜以峭然特起为名通志其山高百馀丈云起则雨每遇旱邑人特思而望之

  三台山在石城县治后有三峯北城跨其上东连城外白雾岭西连城外𢌞龙岭共为

  五峯联络如屏为县主山白藤山在石城县东二十五里脉自化州谢获山来产白藤又谢

  鞋山在县东南十里尖翠冠绝鸡笼山在石城县东南五十里东桥水边形圆如笼四面如

  削为东南桥两家滩水口其南有石门两崖石壁屹立盘旋如城中有一门潮上可通舟楫

  铺山在石城县南六里为县案山又南一里为峡山又望恩山在县南十里敷复山

  在石城县西南舆地纪胜在旧零绿县西南二十五里相近又有那苏山招义山在石城县

  西寰宇记在废干水县西北二里图经云昔有谭氏招义于此山聚会以讨儋耳故名黎山

  在石城县西北元和志在干水县北三十里干水所出 按舆地纪胜有丽山在干水县东北二十

  里其山自化州界迤逦入干水县山西有水源自旧陵罗县南流经县界西入古廉江黎丽声相近

  盖即一山也石篱山在石城县西北四十里自博白碧岭分脉西南北三面皆峻东面稍

  平叠石如篱文峯山在石城县西北六十里中峯高耸两腋连峙数峯如凤又名文凤岭

  深田山在石城县西北八十里连亘一百馀里古木参天千峯万壑人迹罕到又西十里为

  长臂山周二十馀里脉自博白县来谢建山在石城县北五里脉自化州谢获山来上有一

   峯高出诸山为县治主山高峯山在石城县北十里一名石城冈舆地纪胜石城冈在旧廉

   江场北十里远望如石城因名那楼山在石城县北三十里江北周二十馀里其状如楼险

   而难登又十里有石屋山顶有二石叠峙如屋可容五六人天堂山在石城县东北一百

   二十里脉自化州畬禾岭来接广西郁林州陆川县界上有水泉不涸南宫岭在茂名县

   南一里为县南水口砥柱茂岭在茂名县南寰宇记雾岭冈在县南五里舆地纪胜名茂岭冈

   在县南六里草木郁茂四时不雕通志茂岭在县南二里高四十丈下临大湖仙井岭

   名县西北二里鉴水右旁有井府志世传潘茂名炼丹仙坡烟从井出故名虎牢岭

   白县东北庄峒山迤东十里中有石洞如虎圈然射合水出此寰宇记有射合冈在保寕县界去高

   州二百十六里即此思贤岭在信冝县西舆地纪胜在县西九十里通志谓之欧岭在县西

   北一百里元时有欧姓者居此因名西川水出此 按西川水即潭峩江寰宇记有潭峩山高出水

   中当即思贤岭之别名雷公岭在信冝县东北一百里其山空洞雷鸣则涧谷响应东川

   出此又名招义山宝岭在化州城西南隅城垣跨山之半又南关岭在城外西南隅平冈连

   亘旧城基跨其上自移城以旧南门址设南关西门址设西关此岭遂为州之案山马瀑岭

   在化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大摭山有瀑从石罅出畬禾岭在化州西北一百五十里

   平冈坦阜周十馀里猺人以此为畬田种禾故名文翁岭在吴川县东三里自电白县浮

   山分脉而来峙于海东稍北为水辰山朱砂岭在石城县东半里其上有沙可研以代赭

   又崎岭在县西一里与朱砂岭对峙又红头岭在县西五里与崎岭交拱为县水口石龙冈

   在化州西南寰宇记在州西南三里上有石高六尺周六丈左边有文似龙形府志今州治左有石

   微露岀地上谓之龙首城北复有石潜水中谓之龙尾石榴冈在石城县西北舆地纪胜

   在废干水县北四十里相近又有社父冈土俗尝以春秋社会于此故名罗窦洞在信冝县

   南旧唐书地理志窦州以罗窦洞为名新唐书贞观五年高州总管冯盎入朝罗窦诸洞獠反敕盎

   讨平之通志在县南一里东西川合流处水中有石笋耸起形如小舸明嘉靖中名为小瀛洲

   兜洞在石城县北八十里洞内或宽或狭曲折难穷又名仙人洞立石在化州西北一

   里江中突起高二丈馀夏水涨时犹露数尺又横石在州西北二十馀里自西度东横江而过

   府南境距海东自肇庆府阳江县界西经电白县南六里又西经茂名县南一百十五里又西经吴

   川县南三十里接雷州府遂溪县界北经石城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接廉州府合浦县界寰宇记海

   水在保寕县南十里接恩州界通志吴川县南三十里有限门纳三川之水于海水道曲狭值潮退

   沙碛浅露或潮满风急舟楫悉不敢往来明李元旸限门赋序限门纳鉴江零洞潭峩之水放于海

   门广盈丈夹碛对峙如虎牙错浅流中每风涛搏激雪浪山立虽瞿塘滟滪之险不能过吴川县志

   自芷𦫼口出海海际去水面五尺许两岸沙碛坚锐逾鐡俗呼铁板沙舟不可触去洋三四里东西

   横拥一亘势若长城俗呼长城亘亦坚锐难犯以此县无海患石城县志有两家滩海澳在县东南

   三十里通大海有官军防守窦江源出信宜县南流经茂名县西南支分双渚寻复合流又

   西南至化州入罗江九域志信宜县有信义水即此舆地纪胜潭峩江源出信宜思贤岭下流经城

   西南舆高源水会成大江通志窦江有东西二源东川水出信宜雷公岭流经中道镇至县城南与

   西水合西川水即潭峩江源出信宜欧岭流经旧潭峩县至县南与东水合二川合流是为窦江又

   八十里至府治与鉴江合鉴江在茂名县源出县东北鉴山其水澄清如镜故名西流至县东

   北一里曰上宫湾崖石高峻渊深莫测与府治后龙井相通名为龙眼又绕县北合窦江又有下宫

   湾在县西观山之阳大江所经也罗江一名陵罗水自广西郁林州北流县流入化州东界

   会窦江南流经吴川县又南入海寰宇记陵罗县有陵水从禺州扶来县界流入会罗水又罗水在

   陵罗县西北源亦从禺州来南会陵水二水相合为陵罗水舆地纪胜昔有陵罗二姓居二水之滨

   因名二水合流七十里经化州城东下合信宜水为三江水又东南百馀里至吴川县通大海通志

   陵罗二水经化州东与府境鉴江合流绕城南下为西江亦谓之平源江至吴川入海特亮

   江在信宜县西舆地纪胜在茂名县西北一百里源岀宋山旧志东南流入窦江平城江

   在吴川县西六十里源出化州那阳山南流为平泽水又东南流至平定桥为平城江合吴川水入

   东桥江在石城县东南四十里源出化州谢获山南流二十里经遂溪县柳浦东会石

   门河入海又有南桥江源出谢畔山西南流合东桥江又有两家滩水源出遂溪县桃枝江东流合

   之又南出石门为石门河入海化州志石门河与州分界东桥南桥二水合流东南行九十里至吴

   川芷𦫼口合吴川水入海九洲江在石城县西北二十里自广西郁林州陆川县流入又西

   南经雷州府遂溪县界入海元和志廉江县有龙化水即此通志其江至冬水浅沙渚露出有九故

   名又贺江在县西北源出尖山南流入九洲江又渡子江今名沙铲河在县西五十里源出广西郁

   林州博白县寨山岭南流合贺江入九洲江新河在茂名县东南一里一名东河源出射牛

   山流入大江泉水河在电白县东二里源出庄峒山东流经城东俗呼东河又南流经县

   南莲头港入海又儒峒河在县东三十里源出肇庆府阳江县望夫山一名界头河南流经北额港

   入海五蓝河在县东北二十里亦谓之五村河有二源合流至县东三十里为五蓝河又东汇儒峒

   河入浴龙河在电白县西二里源出庄峒山流绕城南合东河入海又大桥河在县西

   五里源出石壁山南流由大分洲入海榕树河水串河双水河俱在县西二十里三河俱东汇麻冈

   河入海热水河在县西三十里源出热水山温泉亦东汇麻冈河入海陈峒河在县西三十二里白

   花岭河在县西三十五里二河皆合马场峒河汇麻冈河入海石塔河在县西六十里源出田头泉

   流经县西南百里达茂名县界赤水港入海三桥河在电白县西七十里其源有三一为

   丫髻山源一为连峒山源一为云昙山源三水交会南流为三桥河又西南经茂名县合罗江至吴

   川县入海又龙珠河在县西北九十里源出罗浮山亦西南至吴川入海浮来水在茂名县

   九域志茂名县有浮来水舆地纪胜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旧志源出广西梧州府北流县界扶来

   山名扶来水后讹为浮来南流入化州界即陵水之上源也射合水在电白县东源出县

   东北虎牢岭下为龌龊河南流至县东十里为麻冈河出县东南三十里入海高源水

   宜县舆地纪胜在县西北源出高源岭南流合潭峩水丽水在信宜县舆地纪胜在县东北

   八十里源出白马山旧志东流入东川水杨梅浪水在化州南三十里潴杨梅乐岭那丰

   诸村之水东合大江平乐水在化州西北五十五里源出畬禾岭下东南流四十馀里与陵

   水合内浅外深牌筏所至无滩险故名茂名水在化州东北自茂名县流入与陵罗水合

   其上流即窦江也元和志茂名水在石龙县北二十步洞雷水在吴川县东五里寰宇记

   在县东一百七十步无水源随潮上下吴川水在吴川县西寰宇记水中有三川石通志

  在县西一里源从鉴江至化州纳陵罗诸水南至县北二十里复纳浮山水又南至合江渡下分为

  三川旋绕县南复合为一至限门入海博卓水在吴川县西北四十里一名东岸水源出

  丽山下地名坂阜东南流出吴川水青榕水在石城县南源出白藤山西流出青榕桥绕城

  南又折而北出县西二十里入九洲江南廉水在石城县西舆地纪胜在古廉江县东七

  十步源出陆川县龙濠乡东南流经窖口入海化州志廉江在石城西源出博白县界南流经石域

  为横山江至遂溪入海旧志由县西向东南合九洲江入海 按唐廉江即今石城县纪胜所云古

  廉江县或别有县在今县西取此水为名也干水在石城县西北寰宇记在废干水县西二

  百步从廉州大廉县界来流合廉江咸水湖在电白县北三十里四水皆淡一湖独咸说者

  以为地窍通海东流入五蓝河龙湖在石城县东北三十二里相传即唐罗州宋开宝间陷为

  湖一名旧州湖又清湖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周三里北额港在电白县东三十里接阳江县

   界又鸡笼港在县西五里沙尾港在县西二十里那黎港在县南七十里石门港在吴川县

   西南八十里自石城县流入又东南入海阔二十馀里为海滨大港东岸有麻斜炮台西岸属遂溪

   县有海头炮台俱分兵防守零绿港在石城县西即古零烈水寰宇记零烈水在废零绿

   县南三十里源从廉江流入大海通志零绿水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源出廉州东南流入海又佛子

   港在县西百里流合零绿港官寨港在石城县西一百三十里源出县西界六牛山下南

   流二十里入永安大海以近官寨场故名与廉州府合浦县接界东属石城西属合浦五级

   滩在化州北通志自温汤而上四十里有钩滩箆滩潇滩缑滩望滩皆奇险总名五级滩

   洲在茂名县南寰宇记雾岭冈下有湖水方广二里唐天宝二年因大风雨湖心忽涌出小洲至

   今生草木舆地纪胜谓之南洲县令许仲温建小亭谓之小瀛洲𥐻洲在吴川县南一百里

   𥐻一作𥒚当海中南北道乃雷化犬牙相错处寰宇记化州东南至𥐻洲镇大海二百二十里又有

   孱洲在海中续通鉴纲目景炎二年帝欲往居占城不果遂驻𥐻洲麻练沙在吴川县南十

   五里东南可望限门两岸各有炮台分兵防守南为五里港又南为新场海去县四十里芷𦫼

   沙在吴川县西南十里温泉有四在信宜者二化州一石城一信冝县志县境温泉二一在

   县南半里一在县西北潭峩乡化州志州城北一百三十里有泉热如汤流合陵水石城县志县东

   北八十里石洞山北有泉冬夏如沸龙泓泉在化州东北十里望仙岭傍泉孔尺许涌出不

   思干井在茂名县东一里寰宇记潘真人炼丹之水味甚香美煎茶试之与诸水异高

   力士尝秦取其水归朝龙湾井在茂名县东北舆地纪胜在电白县东八十里昔有龙蟠

   于此因名流连井在茂名县东北宝山凤井在化州西一里阔三尺深一丈泉从石岀

   久旱不竭龙母井在吴川县北二里祷雨辄应松明井在石城县西南零绿海岛

   中潮来则没潮退则甘冽如故

 ︹古迹︺海昌废郡在电白县境宋书州郡志有海昌郡元嘉十六年立治寕化县齐因之隋

  平陈废入电白县废潘州今茂名县治隋置茂名县唐贞观八年改南宕州置潘州移治

  于此旧唐书地理志潘州东至高州九十里西至辩州一百二十里南至大海一百五十里北至窦

  州一百五十里本古西瓯骆越之地寰宇记潘州治茂名县皆以古道士潘茂名为称开宝五年

  废县属高州通志元大德八年移高州治茂名至今因之废窦州在信冝县南旧唐书地理

  武德四年分泷州置南扶州贞观六年改为窦州取罗窦洞为名治信义县寰宇记窦州东南至

  高州一百里九域志熙寕四年废在高州北五十六里县志废窦州在县南二里教场左南巴

  废县在茂名县东南梁置南巴郡隋平陈废为南巴县大业初省入连江唐武德五年复置属

  高州永徽元年改属潘州寰宇记开宝五年省入茂名在县东一百里潘水废县

  名县南旧唐书地理志潘水县以潘水为名武德五年分茂名置新唐书地理志贞观二十三年

   潘水置毛山县以毛山为名其后省潘水入毛山开元二年又改毛山曰潘水寰宇记开宝五年

   入茂名县志废县在县南一百里良德废县在茂名县东北本汉合浦郡地隋书地理

   志永熙郡领良德县陈置曰务德后改名唐书地理志高州本治高凉贞观二十三年徙治良德寰

   宇记唐大历十一年以良德川原险隘不通舟楫又移州治电白以县属之宋开宝五年省入电白

   在州西北三十七里县志在县东七十里怀德乡电白废县在茂名县东北梁置电白

   郡隋平陈废为电白县属高凉郡唐初属高州大历十一年为高州治寰宇记州西南至化州一百

   五十里西北至窦州一百里九域志景德元年废县属窦州三年复故元大德中移州治茂名以

   县属之旧志县在万山中逼近云𬬻大桂等贼巢成化四年佥事陶鲁以山寇云扰始移县治神

   电卫废旧县为堡在县东北四十里保安废县在电白县东本汉高凉县地梁置连江郡

   隋平陈废郡为连江县属高凉郡唐开元五年连江曰保安至徳二载又改曰保寕属高州寰宇

  记在旧高州东南二百二十五里九域志开宝五年省入电白县志今上保安乡在县东北下保安

  乡在县东南潭峩废县在信冝县西旧唐书地理志窦州潭峩县武德四年分怀德县

  置寰宇记在窦州西南八十里开宝中废入信义舆地纪胜在县西南二十里县志潭峩乡在县西

  北二十里有旧县村特亮废县在信宜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窦州特亮县武德四年

  怀德县置寰宇记在窦州西北七十里有特亮山在河洞水北昔有白牛夜出光影照村村人以牛

  光影为特亮故名开宝中废入信义舆地纪胜在县西北一百十里旧志有徳亮乡在县北一百二

  十里盖即特亮之讹也怀德废县在信宜县东北梁置梁徳县为梁德郡治隋平陈郡

  废改县曰怀德属永熙郡唐属窦州寰宇记开宝中废入信义在县东六十里九域志县有怀德锡

  场县志废怀德县在县东北五十里威化乡中道巡司之左罗州废县在化州西北宋

  书州郡志高凉郡领罗州县齐因之梁时废寰宇记宋元嘉三年檀道济于陵罗江口筑石城因置

   罗州县以江为名 按此县本置于陵罗江口今州西北五十里有石城山一名古城山盖因故县

   为名或谓即今之石城县误石城县志故罗州县在化州西北一百里青湖村是也慈廉废

   县在化州西北旧唐书地理志罗州领慈廉罗肥二县武德六年割慈廉属南石州贞观元年

   新唐志二县俱省入石龙 按通志州西北有罗肥乡盖即罗肥故址慈廉与罗肥同省亦应在州

   西北界又旧志有罗辩废县唐时与慈廉罗肥同置文献通考云开宝五年并入北流应载广西郁

   陵罗废县在化州北旧唐书地理志辩州陵罗武德五年置寰宇记本汉高凉县

   太平兴国五年废入石龙州志陵罗乡在州北故县在州北一百二十里石龙废县

   在化州东北梁陈时置为石龙郡治陈书冯仆传太建中自阳春太守转石龙太守母洗氏为石龙

   郡太夫人是也隋属高凉郡唐为辩州治宋改辩州为化州明洪武八年省县入之州志旧址在州

   东北 按寰宇记石龙冈在州西南三里今冈在州治北则旧城当在今州东北三里翔龙

  废县在吴川县南海中𥐻洲上宋景炎二年端宗崩于𥐻洲陆秀夫张世杰等复立帝弟卫王

  昺为帝是月黄龙见海上诏改元祥兴升𥐻洲为翔龙县元废干水废县在石城县西唐

  书地理志武德五年析石龙吴川置招义县属罗天宝元年更名干水寰宇记在废罗州西七十

  三里本汉高凉县地沈怀远南越志云招义县昔为流人营义熙元年立为县后废唐复置改曰干

  太平兴国五年废入吴川 按此县在罗州西境自宋南渡复置石城县应割属石城旧志仍在

  吴川县西误零绿废县在石城县西旧唐书地理志罗州领零绿县武德五年置新唐

  志以零绿水名寰宇记在废罗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本汉高凉县地五代改属常乐州太平兴国五

  年废入吴川九域志吴川县有零绿镇即此乾道后割属石城县廉江废县在石城县

  北旧唐书地理志罗州领石城县武德六年移州来治东至大海一百三十九里西南至大海一百

  二十里新唐志罗州治廉江县本名石城以石城水名天宝元年更名寰宇记太平兴国五年州县

   俱废入吴川舆地纪胜乾道三年广东西路诸司言吴川县地广民众乞将所隶西乡置县以石城

   为名诏从之在化州西南一百三十里县志宋县治在县北江头铺西砖石尚存元皇庆八年迁于

   东黄村大历元年又移于新和驿即今治又唐罗州在县东北三十里龙湖城址犹半亘山麓

   电废卫今电白县治隋电白县在今茂名县境明洪武二十七年分置神电卫治上保安乡

   白石坡在故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成化四年佥事陶鲁始移电白县来治冯家村在电白县

   境以冯盎家于此因名观风楼在化州北城上州志旧名清风堂元天历间改为观风楼

   归鸿亭在化州南舆地纪胜在龙母山巅淳熙辛丑寇平后建取归民安集之义极浦

   亭在吴川县南河畔宋邑人李凌云隐处陵水台在化州治唐时州为陵水郡因名

   水月台舆地纪胜在吴川县西北五里高力士宅在茂名县寰宇记在县西二百

   四十步府志力士为冯盎曾孙

 ︹关隘︺小函谷关在茂名县北一里上官湾明嘉靖中建路通信冝罗定为郡北路咽喉又

  有怀柔关一名天关在桃峒隘今皆废立石关在电白县西北五十里归善乡赤水

  巡司在茂名县南电白县西界宋置那黎寨元置巡检司在县南一百十里下博乡明洪武二

  十七年以那黎地僻移治于此 本朝因之平山巡司在茂名县东北四十里电白堡

  明洪武中置巡检司在县东南红花堡后移治于此 本朝因之沙琅巡司在电白县

  西北七十里 本雍正元年怀乡巡司在信冝县东北 本雍正十一年置属

  西寕县乾隆二十年改隶梁家沙巡司在化州北九十里陵水东控北流交界之要明

  置后废 本朝康熙中复置硇洲镇巡司𥓁一作𥐻在吴川县南一百里𥐻洲上明

  初置巡检司于海滨正统中移此后废 本朝雍正八年复置凌绿镇巡司凌绿一作

  零绿在石城县西一百二十里即旧零绿县宋废为镇明洪武初置关并置巡检司今因之

   道镇在信宜县东北明置巡司今废安村镇在吴川县西南明初置巡司在县北十里

   川窖万历九年移治于芷𦫼口今废高州所在府城内北隅明洪武十四年置隶神雷卫

   安川所在吴川县东南明洪武二十七年置隶神电卫博茂营在茂名县西南唐书

   地理志潘水县有博畔镇旧志有博茂盐场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县志明初置盐场崇祯中革改

   建博茂营黄竹营在化州东又有东岸营在州东大路都和营龙山营镇安营在州西大路

   石滩营在州南黄姜营在州西南牛栏闩营在州西北诸营皆 本朝康熙间增建吴川营

   在吴川县南二里明万历二十九年置设把总防守又长坡营在县北道通塘㙍梅菉大坡营在县

   东北接茂名界硇洲营在吴川县南一百里海中宋置硇洲寨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置营

   设守备防守雍正十年改设都司两家滩营在石城县东南五十里海澳通大海为石

   城遂溪两𬓛莲头寨在电白县南明万历中置又有北额寨在上保安乡限门

   寨在吴川县南五里航海必由之道向拨莲头寨官兵防守明万历二十九年以倭警置寨 本

   顺治四年设游击驻此又设守备驻吴川营九年改设参将驻城中守备驻芷𦫼为诸水入海之

   总口十五年设水师参将驻芷𦫼康熙二年迁界裁三桥堡在电白县西七十里三桥河北

   明宏治十年置有城周三百六十丈狮子堡在电白县西北七十里德善乡明时为阳春泷

   水盗贼之冲嘉靖五年置堡后废岭底堡在信宜县东六十里有官军防怀德乡圣峒六

   豪等猺又忠堂堡在县东九十里有官军防坡头竹云等猺钱石堡在化州西北石城陆

   川二县之界山岭丛错路多险阻平定堡在化州西北八十里州志陵水之西大山自陆

   川来数十馀里为州中路之脊其东水入陵水其西水出石城界入石门河一带皆高山深水旧于

   分界处设堡以资守御横山堡在石城县西南六十里府志明初设青头堡在县西八十

   里正统中移置横山下改今名扼遂溪要路又息安堡在县西九十里嘉靖四十二年设 本朝康

  熙初迁置县志县境诸堡惟横山息安二处接壤雷廉最为扼要三合堡在石城县东北

  五十里明成化七年建有官兵防守茂晖盐场在吴川县西南四十里明洪武二年

  本朝康熙六年裁今复又新场在县西南七十里官寨盐场在石城县西一百三十里

  接合浦县界大陵驿在茂名县城内又有古潘驿在县城西明初置今省立石驿

  在电白县西明置今省陵水驿在化州宝山侧今省息安驿旧在石城县西九十

  里今移城内又旧有新和驿在县治东三合驿在县东北六十里今俱省梅菉墟在茂名县

  南接吴川县界为雷琼通衢商旅极盛 本朝乾隆元年移通判驻此

 ︹津梁︺雅德桥在茂名县东二里宋建又南桥在县南二里即太平通津庄峒桥

  白县东三里柳公桥在化州东南通街延华桥在吴川县治前通驷桥

  在吴川县北四里水自横山村来清榕桥一名大桥在石城县东五里跨罗江又响水桥

  在县东二十二里夹村渡在电白县东麻水西又东有五蓝渡砦头渡在电白县

  西又西有那河石塔赤水三桥等渡川𣽸渡一名合江渡在吴川县北十里

 ︹堤堰︺新村堤在吴川县北二都又三江堤在北四都三柏黄陂二堤俱在北十一都

  户陂在电白县下保安乡又新陂大陂木帘河陂徐纶陂亦在下保安郷通江陂大洋陂俱在

  下博冷水塘在信宜县并罗黄大蓬栗木路倒流川为五塘陂七圣垌八场阴沉水榕

  梧桐垌六堰张横共灌田三百馀顷庙底塘在吴川县并神塘罗山村那葛占村杨梅归唐

  禄架山圩为九塘灌田三百馀顷

 ︹陵墓︺︹隋︺洗氏墓在电白县境︹唐︺冯盎墓在茂名县南寰宇记在旧潘水县东

  南十五里冯士岁墓在吴川县西特思山明统志士岁唐罗州刺史与妻吴川郡夫人俱

  葬于︹宋︺杨廷裕墓在电白县东下保安乡官承务郎又杨应辰墓在县东北上保

  安乡官廉访范祖禹墓在化州舆地纪胜⿱穴之 -- 窆于南山在化州南二里 按府志杂录祖

  禹殡于化州城外寺中宾州人李宝善地理指示北山一穴谓祖禹子冲曰此可殡岁馀必得归遂

  改殡次年归葬如其言则此特其殡所也今姑存之︹明︺黄子平墓在电白县西南下保

  安乡洪武进士官御史

 ︹祠庙︺昭忠祠在府城内 本嘉庆八年四贤祠在化州城南宝岭下祀宋范祖

  禹梁焘龚夬莫汲表忠祠在石城县治西明嘉靖中建祀吏目邹智诚敬夫人

  庙在茂名县东门外祀隋谯国夫人洗氏又县东北宝山下亦有庙

 ︹寺观︺白莲寺在茂名县东三十里发祥寺在茂名县宝光塔侧观山寺

  名县西河岸光孝寺在化州南宋绍兴中建昇真观在茂名县西半里仙山上

  有宋太宗御书藏焉

 ︹名宦︺︹隋︺柳旦解人开皇中为罗州刺史有能名︹唐︺韦觐京兆人宣宗时以太仆卿

  谪潘州司马安辑抚息民皆服焉刘昌鲁彭城人唐末为高州刺史黄巢宼岭南昌鲁率

  诸蛮据险拒之贼不敢入境民赖以安及刘隐据广南昌鲁不从谓其下曰我唐臣也惟知事唐而

  己后为隐弟䶮所害众共哀之︹五代︺︹南汉︺谢杰高州刺史境多虎夜入郭中为暴杰

  诚心捍御祷于神独宿庙庭夜深忍有声如雷毙数虎由是患绝︹宋︺郎简临安人真宗时

  知窦州县吏死子幼赘婿伪为券冒有其资及子长屡诉不得直乃讼于朝下简劾治简示以旧牍

  曰此尔𦐈书耶曰然取伪券示之弗类始伏罪张夔海阳人政和中知茂名县律己清严辨民

  𡨚狱诸司荐南中清介第一人毛士毅富川人自吴川丞擢知石城县李接攻城士毅语尉

  曹曰吾与若受民社之寄当以死䘙之遂力战尉死于兵士SKchar2亦骂贼遇害事闻赠承事郎

  时乐安人以朝奉郎谪吴川司户景炎中海上与元将刘深力战却之︹元︺游宏道

   人至正间为化州通判海宼犯合浦会诸郡兵进讨相持于澄迈石港寇食尽且降宏道请坚壁以

   俟主帅不从督战于石𥗫贼殊死战海南兵先走师遂溃宏道与石龙簿木蘖飞廉州同知罗武徳

   先锋张友明俱死之︹明︺王名善义乌人洪武初为高州府通判海贼潜入城执名善欲降

   之不屈遇害董子庄乐安人洪武中茂名知县有循吏风张景愚浙江人洪武初

   知信宜县爱民若子尤有清操客有获鱼以献者遣人投之江中倪望吉安人洪武𥘉为石

   城县丞当兵燹之后劳来安集民免流离邑旧无城乃率民筑土城计二百五十丈遂藉以捍卫

   吴春湖广人天顺𥘉知化州广西流贼竖二楼于城外俯瞰攻城春募敢死士奋勇出城钩焚

   其楼力战破走之孔镛长洲人成化初知高州府先是乡民避猺贼趋城知府刘海不纳镛

   至开门纳来者加意抚循流亡日至又招降剧贼数千人境内大定寻擢按察副使分巡高雷二府

   招徕剧贼梁定等分田与耕遂为官备他盗广西贼犯信宜岑溪诸县皆击败之治绩闻赐诰命旌

   滕汉兴州人由广东都指挥同知守备高州兼摄参将巡哨高雷廉三郡成化三年西贼

   掠石康遂犯灵山汉追之夺回石康县印乘胜穷追误陷泥淖伏宼群聚汉大呼跃岀单骑力战创

   重犹以三矢毙三酋而死贼亦惊畏遁去李时敏乐平人成化中知信冝县有才武从孔镛

   共平猺贼以功迁知化州粤人并称孔李云陈纲潮阳人成化初知石城县时民苦猺贼多

   他徙纲劳来安集流亡复归请于上官奏减逃绝渔课米七百馀石总督韩雍荐为本府通判从副

   使孔镛抚治SKchar2民不惮瘴厉险阻绥怀远迩猺俱向化邹智合州人宏治中以庶吉士上疏

   劾内阁万安刘吉谪石城所吏目总督秦纮檄召修书乃居会城吴国伦兴国人嘉靖中

   以给事中谪外历知高州府倭宼逼城势甚猖獗国伦谨烽堠遣士卒岀战斩首数十级倭惧而退

   一郡获安李渭思南人嘉靖间为高州府同知却猺贼拒属邑馈遗行一条鞭法剂量多寡官

   为主办悉放民归耕程文德永康人嘉靖中由编修谪信宜典史总督陶谐延主苍梧书院

  寻还信宜创丽泽书院以教学者复至高州主高明书院其教专主立志士多信从王许之

  高安人万历初知电白县值倭宼之扰招徕抚绥百废具举平积宼四百馀党境内晏然祝简

  衡阳人万历初知化州履亩清丈捐浮粮五百馀石有富民杀人夜持千金求免却之在州数年吏

  治称

 ︹本朝︺罗丽宸奉天人顺治十一年知高州府英敏廉干心存抚字尝属疾不视事闻堂下有

  呼冤声力疾出问白其冤时兵燹后富民苦重役多用贿免丽宸即以所贿助役而均其徭藩下悍

  将以客兵驻府白昼攫于市丽宸驰说其将下令约束民乃安堵后以赴省疾卒民甚哀之

  训河南人顺治中知石城县时城市荒芜训多方招徕流亡始集总兵镇邑增筑城壕动多征索

  训调剂有方民得不扰卒于官囊槖萧然沈弼普安人康熙三十八年知高州府除陋规清盗

  源加意拊循治尚安静寻以公务卒于阳春士民哀之祀名宦吴存义汉军正黄旗人康熙

  年间任高州府倅清操自矢督捕有方萑苻屏迹祀名宦李廷枢无锡人康熙进士任信宜

  令正身率物约己裕民革私征省差役绝请托杜苞苴民甚德之在任甫六月卒于官远近奔赴号

  泣四十三年祀名宦邱崇文奉天人康熙二年知化州加意安辑凡兵丁所至供亿之费十

  减五六化人祠祀之秦松无锡人康熙十九年令吴川招降土宼豁免荒粮修葺学校卒祀名

  

 ︹人物︺︹汉︺李进字子贤高兴人补郡功曹迁都尉永和二年荆蛮叛进为武陵太守帅兵破之

  在郡九年中平间代贾琮为交趾刺史奏请依中州例贡士后阮琴以茂才仕至司隶校尉交趾士

  人得与中州同选实自进始︹唐︺冯盎祖宝本龙城人梁大同中为高凉太守娶于高凉洗

  氏子孙遂为高凉人盎于隋末尽有番禺苍梧朱崖地自号总管或说盎曰公克平二十州地数千

  里名位未正请上南越王号盎曰吾居越五世矣常恐忝先业敢自大哉武德五年归附授上柱国

   高州总管封越国公子智戴勇而有谋能抚众得士死力入朝授卫尉少卿累迁左武卫将军︹宋︺

   鞠杲吴川人元祐初登进士第光符二年入京师上书数千言数章惇等妨贤误国之罪惇怒

   以呆隶党籍梁楚电白人绍兴中摄博白令交宼破城被执以火炙之骂不绝口而死诏赠

   礼部侍郎陈焘电白人事母至孝绍兴间母死卜葬焘盲目十年必欲临⿱穴之 -- 窆负土亲属止之不

   从索途一二里双目顿开人称为孝感潘惟贤茂名人宋末为本县尹元兵至被执愤骂

   不屈而死其子斗辅持剑驰敌寨报仇弟欲俱往曰汝宜存祀母俱殒独赴敌而死黄十九

   电白人为高州路巡检元兵追帝昺于庄山力战死之陈惟中字子敬吴川人宝祐进士

   任文昌县景炎中转饷艘至井澳元将刘深纵火焚舰惟中与司户何时被创力战值天反风饷艘

   乘上流亦纵火深兵始退陈子全惟中兄为庐陵丞景炎二年同主簿吴希奭尉王梦应勤

   王复袁州已而湘郡诸县陷没子全中流矢希奭力战俱殁梦应收残卒趋永新未几亦卒庐陵称

   为三︹元︺郭罗佐石城人元初以平海宼有功授朝列大夫化州路总管寻改广州路

   运粮至海北遇警骂贼而死长子震敦武校尉化州路把总同死难次子奇雷州府同知奉檄讨猺

   贼被害奇子元珪亦以救父死孙仕显袭武德将军廉州同知至正间以剿海宼战殁于石港一

   门相继死节粤人称为五节罗家张恒电白人泰定间为本邑千户猺贼逼城诸将皆怯恒

   独跃马出战竟以无援死邑人祀之张友明吴川人至正九年从游宏道为先锋讨海宼力

   战而吴世绍吴川人母病瞽行𡘜求医时以舌餂遂复明一日樵于隔江闻母暴病不

   暇待舟乘筏而渡竟溺死︹明︺陈思贤化州人洪武间举人为漳州教授成祖继统诏至恸

   哭集诸生伍佐原陈应宗吕贤林珏邹君默曾廷瑞设旧君位于明伦堂哭临如礼郡人执送京师

   俱死之嘉靖中立祠祀焉蒋资化州人洪武进士官𭅺中成祖时以諌下狱谪戍寻召还为济

   寕知州廉能简易教行惠孚民甚德之林雄茂名人成化初流贼四起雄与电白人符琼倡

   义保障乡里从知府刘海防城贼不敢近后知府孔镛荐之督抚授以冠带从破诸贼奋力先登并

   以战死后人立义壮祠祀之黎磐电白人宏治举人任两浙运判刘瑾勒索重贿磐曰判虽

   微亦天子吏岂能依阿阘茸抗执不从竟为所中瑾败补上思知州改横州时称循吏李学

   曽字宗鲁茂名人宏治进士由县令擢吏科给事中嘉靖初以议大礼违旨遂乞归张韬

   电白人为神电卫指挥佥事隆庆五年倭宼电白城将破守者皆遁韬独拒之倭众夹攻呼援不至

   力战而死姚岳祥字于定化州人万历进士选庶吉士时邹元标以劾张居正夺职下狱居

   正命吏守狱门凡访元标者书名以报岳祥独往慰问弗顾既而叹曰权臣当国尚可行吾志耶遂

   谢病李彭年电白人性至孝父被倭伤百方疗治得愈及父殁以过哀死其女兄适吴

   者及妻黄氏俱以死节著邵梦何电白人由选贡为吉安府通判署安福县崇祯十六年

   献忠攻安福以印付仆逃去率众死守城陷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

 ︹本朝︺黄胜任电白人官把总康熙二十一年海宼犯境胜任领哨船奋击阵亡奉   旨

  黎日昇电白人康熙进士任建德令有政声廉洁自矢告归宦囊空匮绝迹公门卒祀

  黎式仪电白举人知大名县清夙弊革陋规岁饥煮粥赈济存活甚众修学宫创书院

  置田养士民爱戴之卒祀名宦李乾德信宜岁贡任三水司训庶弟幼孤抚之成立岁大饥

  且疫煮粥散药全活以万计卒祀乡贤梁雍郎茂名举人雍正间授国子监学正少孤

  继母孝友爱同堂兄弟周恤族里贫之嗜学博览至老不疲卒祀乡贤马仲辉电白贡生

  乾隆元年授新寕教谕邑滨大河堤堰屡修屡坏仲辉督修不辞劳瘁民赖安堵卒祀名官

  应邲电白人乾隆武进士官云南提标游击会讨缅甸请为前导以巡营中鸟枪死   予

  祀昭忠祠王德屏吴川拔贡知贵州平远州值苗匪侣乱单骑深入反复开导酋长感化缚

  其渠魁以献得胁从名册焚之存活甚众后以诖误降补南汇丞调常熟职小而节弥厉民皆悦服

  卒于任民醵钱乃成殓祀常熟名宦苏蘅疆茂名人嘉庆六年以把总随军川陜剿匪阵亡

  同邑张禄冯连亦以把总战死俱祀昭忠祠易树邦吴川人官把总嘉庆元年随征湖广

  以功擢千总深入贼阵战死祀昭忠祠房士升吴川人嘉庆六年把总防守麻斜汛海

  宼突击慷慨誓众且敌且守贼潜遣人登岸杂村民中从后猝刺之解其尸汛兵张天德亦𬒳难均

  祀昭忠祠

 ︹流寓︺︹宋︺种世衡洛阳人通判凤州州将王𫎇正章献后姻家尝干世衡以私不听坐流窦

  范祖禹华阳人绍圣中贬昭州别驾化州安置梁焘须城人绍圣中以司马光

  党三贬电州别驾化州安置龚夬瀛州人徽宗时以殿中侍御史抗疏论章惇蔡京之奸削

  籍编管化州徒步适贬所持扇乞钱以自给逢赦得归莫汲湖州人绍兴间为国子监正秦

  桧恶其主张善类谪戍化川郡士之秀者多从之学

 ︹列女︺︹隋︺谯国夫人洗氏高凉人幼晓兵略萧梁时罗州刺史冯融闻其䝨为子宝

  求娶焉侯景反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橰遣使召实宝欲住洗止之曰此欲邀君共反耳愿勿往以

  观其变既而迁仕果反洗自将千馀人步担杂物倡言输赋袭击迁仕大破之及宝卒岭表大扰洗

  怀集百越数州晏如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遣首领入朝拜阳春郡守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

  洗发兵拒之纥徒溃散仆以母功封信都侯转石龙太守及仆卒陈亡隋高祖遣总管韦洸安抚岭

  外令陈主遗之书谕以归化洗乃集首领遣其孙暄帅众迎洸未几番禺人王仲宣反围洸于广州

  洗遣孙暄帅师救洸暄迟留不进洗怒下暄于狱又遣孙盎进兵攻破仲宣洗自披甲领彀骑巡抚

  诸州苍梧以西首领皆归附高祖嘉之拜盎为高州刺史追赠宝高州总管谯国公册洗为谯国夫

  人仍开幕府置官属给印章便冝行事仁夀初年八十卒赙物一千段谥诚敬夫人︹明︺周书

  妻某氏茂名人景泰中随书赴琼州训导任舟次西江遇寇书匿去氏抱幼子投水死长洲

   吴宽有诗纪其事王氏女电白人年十六正德中为猺贼所掠女以头触地流血被面及

   渡江投水死次日父母得其尸颜色如生董祐妻李氏电白人年十九夫亡无子事祖

   姑及姑甚谨二姑念其年少欲令改适李矢志不从守节四十五年嘉靖五年旌同邑朱绍周妻郑

   氏嫁旬日夫死自缢婢救而甦家人视甚谨俄闻翁将抵家乃曰吾当少尽妇礼耳谒翁后夫将葬

   竟缢死又杨国柱妻蔡氏夫死亦自缢董廷玉妻潘氏电白人廷玉由神电指挥

   转浔梧参将潘随行至英德廷玉病卒潘结发经死舟中范徳荣妾陈氏电白人隆

   庆初倭宼破城陈抱幼子匿复壁中倭搜得引刀自刎吴士仪妻李氏电白人年

   十九夫病嘱令他适氏以死誓夫死自缢家人救之不言不食三日啮舌流血满面而死知府吴国

   伦为诗吊之又李彭年妻黄氏彭年痛父成疾死乃曰夫为父亡我当为夫死自缢以殉林彦

   翰妻李氏吴川人隆庆初与女玉爱俱为贼执厉声叱贼贼并杀之林懋植妻

  陈氏吴川人海宼突至陈与姑俱𬒳𮜿贼欲杀其姑陈请以身代且曰释姑先归则赎全至贼

  从之陈乃翦发付苍头寄夫自沈于海龙昇妻李氏石城人值宼乱昇于合江被害

  氏亦为贼执至合江过其渡乃曰吾夫死于此可勿殉乎抱其穉子投水死

 ︹本朝︺余麟正妻黄氏茂名人顺治七年与其二子被掳于贼刃其二子以威之黄骂

  不绝口遂遇害周士吉妻邱氏茂名人夫误中草蔴子毒死仰天号哭自缢殉之

  李氏婢茂名人主早亡遗一孤子主母他适家贫甚婢为主营葬三丧抱遗孤就食于戚属

  稍长遣就塾涕泣教以自立纺织佐食执婢礼甚恭终身犹处子卒年九十馀李上兰妻

  吴氏信宜人顺治八年山宼陷城以刃胁之吴𢹂二子投水死同邑王肇命妻黄氏避难山中

  遇贼欲杀其夫黄以手捍之断臂不退贼义而释之王永衡妻韦氏信冝人永衡力

  学致瘵比剧韦亦瘁毁无生意翁慰且责之曰无虑重困而夫耶乃稍进饮食夫卒自缢死诸姒入

  室见其经画后事皆有条理莫不悲叹谭烈女吴川人年十七未字顺治五年为贼所掠

  抗节不屈贼剖其胸同邑吴萃奇妻舒氏吴亮妻钱氏均以遇贼不屈被害林其菁妻

  李氏吴川人康熙初为海宼所执不从遇害时年二十一梁辉祖妻程氏

  人遇强暴守正捐躯雍正十一年 旌梁现麟妻黄氏电白人夫亡守节雍正十

  三年 旌李廷班妻吴氏吴川人夫亡守节雍正九年 旌李伸妻彭

  氏石城人夫亡守节同邑李恒郁妻伍氏均雍正年间 旌邹瑞熊妻梁氏

  人夫亡守节乾隆五十三年 旌同邑陈裔韶妻李氏梁允常妻陈氏陈蔼韶妻曽氏张清瑞妻李

  氏刘纯妻梁氏李翘生妻梁氏陈允诚妻黄氏黄甲标妻刘氏黄赞烈妻吴氏陈孟浩妻何氏黎宪

  恪妻张氏李信凝妻杨氏潘良学妻刘氏烈妇林任冨妻梁氏曽清从妻黄氏贞女李颐世聘妻曽

  氏均乾隆年间 旌杨君植妻黎氏电白人夫亡守节乾隆十年 旌同邑邵秉孝

  妻李氏陈国卿妻张氏贞女关忠义聘妻区氏均乾隆年间 旌陆履宏妻黎氏

  信宜人夫亡守节乾隆元年 旌同邑余奎捷妻陈氏妾张氏余廷相妻辛氏何国光妻麦氏张洛

  妻周氏李乾清继妻陈氏蔡仕良妻张氏谭敏继妻张氏陈伯纲妻杨氏林枚才妻陈氏陆琦妻欧

  氏周圣伯妻张氏烈妇李宜璋妻刘氏陈奇贵妻李氏均乾隆年间 旌匡馀年妻窦

  氏信宜人夫遭重负系于官窦鬻身脱之买者促登舟夫送至河畔仍解身所馀钱付夫解缆后

  投水极深处买者惧祸发舟不顾漂流十馀里遇救不死后与夫同归买者知之给还其券

  高栋妻黄氏化州人夫亡守节乾隆三年 旌同州陈继先妻杨氏杨愤行妻陈氏李

  廷授妻陈氏杨敏行妻李氏厐大成妻罗氏李尚志妻何氏颜为鉴妻朱氏李凤书妻黄氏颜为镔

  妻黄氏子妇张氏黄君显妻李氏冯绍洙妻陈氏黄中达妻董氏黄屏藩妻李氏谢珙妻李氏谢圣

  绩妻陈氏刘傅玚妻李氏黄麟誉妻李氏龚德昭妻李氏李斐小妻张氏烈妇李际灏妻傅氏李斯

   炜妻洪氏尤显贵妻李氏贞女李桂嵩聘妻杨氏均乾隆年间 旌林其芹妻李氏

   吴川人夫亡守节乾隆二年 旌同邑易朝翰妻黄氏陈其珩妻李氏陈模妻林氏陈伟纪妻李氏

   陈绍琦妻林氏李凤韬妻锺氏陈秋润妻李氏詹周盛妻梁氏李永蔼妻招氏李玫妻黄氏蔡桢周

   妻洪氏贞女李树秀聘妻陈氏梁尚殿聘妻吴氏寗慇圣聘妻梁氏烈女李润畅聘妻王氏赵允秀

   聘妻曽氏均干隆年间 旌黄云肇妻莫氏石城人夫亡守节乾隆九年 旌同

   邑陈尧思妻曹氏曹石芝妻陈氏吴捷春妻黄氏罗天辅妻谢氏均乾隆年间 旌江涛妻

   陈氏茂名人嘉庆二年涛为贵州长坝营守备死于苗难陈偕其子六人女闰成婢萧氏殉焉

   事   闻旌表入祀节孝祠同邑节妇古正已妻李氏郑希荣妻许氏张乾元妻赖氏张艮元妻

   温氏谢廷现妻邹氏林咏茂妻陈氏梁正宇妻江氏吴尚礼妻梁氏汪印垣妻梁氏洗翰仰妻揭氏

   庄择嵩妻朱氏何多益妻范氏均嘉庆年间 旌黄华妻蔡氏电白人夫亡守节嘉

   庆七年 旌同邑赖端才妻梁氏黄廷抡妻吴氏叶葳妻麦氏李仁本继妻罗氏贞女蔡杰奇聘妻

   许氏烈女梁阿一均嘉庆年间 旌颜釭妻张氏信冝人夫亡守节嘉庆十年 旌同

   邑林凤麒妻梁氏李忎孙妻吴氏莫廷化妻黎氏李献时妻何氏赖文祥妻李氏张元谈妻王氏均

   嘉庆年间 旌刘传鈊妻梁氏化州人夫亡守节嘉庆元年 旌同州杨朝政妻陈

   氏陈效妻杨氏黄翰中妻陈氏李仙树妻洪氏陈易义妻朱氏陈远韬妻颜氏赖元蕙妻庄氏莫伟

   传妻陈氏董三俊妻黄氏麦训妻杨氏李美章妻赖氏谭尔忠妻宋氏曽省中妻吴氏曾会圣妻吴

   氏麦育嵘妻李氏谭启仁妻赖氏麦育峋妻李氏董廷纲妻陈氏厐文高妻黄氏梁璋妻蒋氏陈文

   英妻李氏均嘉庆年间 旌陈彩龙妻李氏吴川人夫亡守节嘉庆六年 旌同

   邑林绣蕴妻易氏李堂妻姚氏陈虞庆妻李氏莫春华妻邓氏张宏韬妻吴氏郑之元妻袁氏张洪

   焰妻吴氏贞女锺迪德聘妻吴氏均嘉庆年间 旌洗天潢妻李氏吴川人夫亡守

  嘉庆十五年海宼劫其村李与子荣珠渡𥓁洲被掳勒赎李誓不生还骂贼死焉寻 旌

  钦虞妻李氏石城人夫亡守节嘉庆十八年 旌同邑陈琩妻黄氏罗集成妻林氏厐

  振坡妻郑氏文为光妻吴氏廖开先妻罗氏黄士元妻梁氏胡𢡟仁妻陈氏贞女黄熙正聘妻黎氏

  均嘉庆年间 旌

 ︹仙释︺︹晋︺潘茂名潘州人永嘉中入山逢二道士奕道士顾谓曰子亦识此否答曰入犹蛇

  窦岀似雁行道士笑可其说因语之曰子顶骨贯于生门命轮齐于日月𮌎血未减心影不偏修炼

  则可轻举授以服食之法仙去

 ︹土产︺银唐书地理志高州潘州窦州辩州罗州皆贡银明统志化州电白信宜石城县出银

  寰宇记化州产珠寰宇记化州产煎盐又曰石龙吴川二县煎盐纳本州其废廉江干水零

  绿三县人户煎盐输廉州牛马寰宇记高州产果下牛高二尺又产牸马牛尾蚺蛇胆

   唐书地理志高州贡明统志茂名电白信宜三县俱出治大风孔雀唐书地理志罗州贡寰宇

   记高州贡明统志石城县出鹦鹉唐书地理志罗州贡明绕志吴川石城县出

   记窦州贡苔香树生冬时采叶煎之气甚芳泽尤宜洗卑衣明统志化州出白香株𠏉差大以斧

   㔉之名曰斧口而香气始聚焉寰宇记高州产高良姜益智子又廉水吴川中多益智子明统

   志化州出高良姜橘红 按化州橘红以州宅苏泽堂所产为佳竹鞋唐书地理志辩州贡

   树石屏宋洪迈记祁阳石藉人力琢磨惟高凉树石屏浑然天成无斧凿痕



                协修官许应藻恭纂

                总纂官廖鸿藻恭覆辑

                校对官曾资见恭校

廉州府表                 

                     

大清一统志

 廉州府在广东省治西南一千四百九十里东西距七百八十五里南北距三百九十里东至高

  州府石城县界一百八十五里西至广西南寕府上思州界六百里南至大海八十里北至广西南

  寕府横州界三百一十里东南至雷州府遂溪县界二百六十里西南至交阯界四百二十里东北

  至广西郁林州兴业县南寕府横州夹界二百四十里西北至广西南寕府宣化县上思州夹界二

  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九千六十五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南境秦为象郡地汉为合浦郡

  之合浦县郡治徐闻后汉为合浦郡治三国吴改为珠

  官郡寻复故宋书州郡志合浦太守汉武帝立吴黄武七年更名珠宫孙亮复旧寰宇

  记以晋复为合浦者误晋因之宋泰始七年分置越州治临漳仍

  领合浦郡齐梁因之隋平陈郡废大业初改州曰禄州

  寻复为合浦郡唐武德五年复曰越州贞观八年

  改曰廉州天宝初曰合浦郡乾元初复曰廉州属

 岭南道五代属南汉宋太平兴国八年废州置太

  平军咸平初复置廉州合浦郡属广南西路元至

  元十七年置廉州路总管府属海北海南道明洪

  武二年改廉州府寻降为州属雷州府十四年复

  为府属广东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广东省领州一县二

   合浦县附郭东西距二百三十五 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东至高州府石城 县界一百八十

   三里西至钦州界五十二里南至海岸八十里北至灵山县界一百九十里东南至雷州府遂溪县

   界二百六十里西南至钦州界九十里东北至广西郁林州博白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灵山县

   界一百十里汉置合浦县属合浦郡后汉为合浦郡治晋宋因之齐移郡治徐闻以县属焉梁陈复

   为郡治隋平陈郡废大业初仍为郡治唐为廉州治五代因之宋太平兴国八年废入石康县咸平

   元年复置仍为州治元为廉州路治明为廉州府治 本朝因之钦州在府西少北一百八

   十里东西距三百五十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灵山县界三十里西至广西南寕府上思州界三百

   二十里南至大海六十五里北至灵山县界一百三十五里东南至合浦县界九十里西南至交阯

   界二百四十里东北至灵山县界一百里西北至上思州界二百里汉合浦郡合浦县地刘宋分置

   宋夀郡属越州齐建元二年割属交州梁武帝于郡置安州隋开皇中平陈郡废十八年改州曰钦

   州治钦江县大业初改州为寕越郡唐武德四年复置钦州兼置总管府贞观元年府罢天宝初复

   曰寕越郡乾元初复曰钦州属岭南道五代属南汉宋䦕宝五年省钦江县天圣元年徙州治灵山

   南宋复移州治安远属广南西路元至元十五年置钦州安抚司十七年改钦州路总管府属海北

   海南道明洪武二年置钦州府七年降为州以州治安远县省入属廉州府 本朝因之灵山

   县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四百五十里南北距二百一十五里东至合浦县界九十里西

   至广西南寕府宣化县界三百六十里南至合浦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广西南寕府横州界五十

   五里东南至合浦县界七十里西南至钦州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广西郁林州兴业县界七十里

   西北至横州界四十里汉合浦县地隋䦕皇十八年分置南宾县属寕越郡唐属钦州天宝元年

   曰灵山五代因之宋初徙钦州寕越郡来治属广南西路南宋仍属钦州元属钦州路明洪武十四

   年属廉州府 本朝因之

 ︹形势︺穿山为城门南齐书州郡志大廉镇其东北巨海环于

  西南南滨大海西距交阯为两粤之藩篱

 ︹风俗︺土地硗确无有田农晋陶璜疏夷人多采珠及甲香

  为业亲戚宴会以匏笙铜鼓为乐寰宇俗以亥日

  聚市黎蜑壮稚以荷叶包饭而往谓之趁墟病不

  求医惟事巫祝宋图俗有四民一曰客户居城郭

  解汉音业商贾一曰东人杂居乡村解闽语业耕

  种一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垦为活一

  曰蜑户舟居穴处亦能汉音以采海为生宋图

  性俭朴词讼简稀

 ︹城池︺廉州府城周一千六百七十丈门四有池宋元祐中土筑明洪武三年增筑西城宣

  德中甃东城石成化二年增甃 本朝顺治十八年修康熙雍正中重修 合浦县附郭钦州

  城周六百丈门三有池宋天圣元年建明洪武中增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乾隆八年十六

  年重灵山县城周六百四十丈门四有池明正统五年建成化中增建 本朝康熙

  六年修二十年雍正六年乾隆八年三十四年重修

 ︹学校︺廉州府学在府治南明嘉靖十七年建 本朝康熙十三年修五十九年乾隆四年

  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三名合浦县学在县治南明嘉靖十五年建崇祯中

  圯附于府学 本朝康熙四十年改建旧所嘉庆二十二年修入学额数八名钦州学

  治西明成化五年建宏治后屡迁天启五年复建旧所 本朝康熙元年修五十六年乾隆三十七

  年五十八年嘉庆二十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灵山县学在县治西旧在西门外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迁建四十五年修五十五年雍正六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了斋书

  院在府治西宣化坊为宋陈瓘谪居读书之所明成化中建了斋祠嘉靖二年改为书院 本朝

  康熙四十二年重建天南书院在府城西康熙二十九年建大廉书院

  浦县大廉乡嘉庆二十年建六湖书院在合浦县六湖乡嘉庆二十年珠场

  书院在合浦县珠场乡嘉庆二十年钦江书院在钦州城内西南隅乾隆三十

  七年东坡书院在钦州城外上南关天涯亭后康熙三十四年鳌州书

  院在钦州鳌洲干隆十七年建西灵书院在灵山县治左康熙二十六年建

  门书院在灵山县城外砥柱矶旧为还珠书院康熙四十五年建乾隆十八年重建改今名

   按旧志载尚志书院在府城内嘉靖二十四年建今废谨附记

 ︹户口︺原额人丁二万三千四百四十三今滋生男妇大小共四十四万四千八百七十名口

  ︹田赋︺田地山塘共七千三百七十三顷四十九亩二分有奇额征地丁正杂银二万三千二百八十

   二两四钱九分二釐遇闰加征银五百九十八两九钱二分五厘米六百三十四石五斗三合五勺

  ︹山川︺冠盖山在合浦县东八里形如纱帽下有惠泽灵泉祷雨辄应夫人山

   浦县东寰宇记廉州有 殡山即宋陈伯绍殡妻之处故名舆地纪胜夫人 山在县东一百二十七里

    陈伯绍葬妻于此因名一名宾山明统志在县东一百二十里画山在合浦县东舆地纪胜在

    古县北五十七里其山百卉明艳四时新鲜其状如画明统志在府城东一百五十里峯峦秀丽如

    百良山舆地纪胜在合浦县东一百三十里山自白州来林木深广工匠求良材百不

   失一明统志在县东一百五十里通志在画山东十里北峩山在合浦县西北一百里高

    百馀丈以峯势嵳峩而名糠头山在合浦县西北元和志作粮头山寰宇记糠头山尉佗驻

    军处居人舂榖积糠成山山若鸣则风飇立至明统志在府城西北一百四十里今呼为狼头山又

   名军头山五黄山在合浦县西北一百七十里明统志相传昔有樵者迷路遇五人黄冠朱

   颜指示得归因名俗呼五皇岭旧志高五百馀丈连亘数十里登高山在合浦县东北三十

   里废石康县东通志重九士民登眺于此铜船湖出其阳白石山在合浦县东北六十里山

   石皆白又十里为三山三峯峭立 按九域志石康县有白石镇应在山下黄稻山

   浦县东北九十里州人多于山下种稻又北十里有箄竹山大廉山在合浦县东北元和

   志唐廉州取大廉洞为名舆地纪胜大廉县有大廉洞府志东汉时费贻为合浦太守有廉名去之

   日百姓追送至此遂以名山县志在县东北一百里山形秀拔盘礴数十里与博白县蟠鳞山相连

   大廉洞在其阳陆湖洞在其阴姜山在合浦县东北舆地纪胜大廉县有姜山在古县北三十

   里绕山居人皆姓姜明统志在府城东北一百四十里府志在东北一百二十里唐姜神翊曽家于

   大墓山在钦州东三十里脉自灵山县治山来明统志相传唐諌议大夫𡩋原悌墓在

   此故横山在钦州东南二十里脉自十二岭来其形延远横拥州治一名鸡鸣山又东十

   里曰鸡笼山牙山在钦州东南龙门外海之东去龙门六十里海中特起三峯广十里形如

   排牙州志距牙山二十里地名金鼓嘴迤东为乌雷港迤西为马鞍山皆海外扼吭之地文笔

   山在钦州南五里一名镇安峯又名尖山山峦峭拔状如文笔三山在钦州南舆地纪胜

   在安远县南五里又有孔雀山在州西南五里一名内三山其山三峯峙立出一郡众山之表中多

   孔雀陶弼创三山亭于其上明统志三山岭在州南五里一名孔雀山墨抹山在钦州西

   南一百里高百馀丈四时云气蒙罩如墨其水流为凤凰江 按舆地纪胜有青云山在安远西八

   十里疑即此招远山在钦州西南一百里旧名滩零山通志明宣德六年御史朱鉴陟其

   病招降叛民黄金广因改名焉西丫山在钦州西五十里永乐乡路经此社龙山

   在钦州西北四十里州墝之山惟此为高亦名天击山山巅石大如卵相传皆雷所击铜鱼

   山舆地纪胜在钦州西北八十里相传山下有巨石陂堤下铸大铜鱼以为水窦因名一名古窦

   罗浮山在钦州西北隋书地理志安京县有罗浮山元和志俗传似循州罗浮山因名

   舆地纪胜山在州西北六十五里即安京山州志在州西北九十里脉自铜鱼山来俗呼麓撒山

   十万山在钦州西北二百里与上思州接界脉自上思州羊岭来西抵思陵起伏蜿蜒有

   四百馀峯那浪江出其下又王光山在州西北一百七十里与十万山相连北浪山

   州北三十里一名百浪山自望火岭连延十里至此形如波起林箐茂密樵采资焉其北为那怀山

   又钓鞋山在州北五十里雁芦山在州东北八十里泗州山在灵山县东二十里旁为凤皇

   山多树木下有凤皇陂罗阳山舆地纪胜在灵山县东二十里通志在县东三十里日出

   则必先照故名府志脉自贵县来有一十九峯高千馀丈延亘百馀里南岸大江出焉百零

   山在灵山县东四十五里石隆狼猺必由之路又天堂山在县东五十里梁冠山

   山县东南二十里南接合浦县界下有马迹石又名大石岭水西南流为大潮江绿芦山

   明统志在灵山县南二十里其山多产芦竹新志谓之辘轳山在县南三十里脉自合浦县万安乡

   来多雾至秋尤甚林冶山在灵山县西南五十里脉自城隍岭来极高峻博岭山

   在灵山县西南五十里为辘轳支山山形广博故名龙门水出焉府志又名泽岭狼济山

   在灵山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脉自管根山来水流为水车江山有石壁外有石人夹峙名狼济石唐

   寗原悌读书于此博峩山在灵山县西少南二百四十里西去钦州八十里脉自林冶山

   来极深峻钦廉大道经其下一名那墓山石六峯山在灵山县西一里其峯有六因名县

   志石六峯西一里有独立峯挺然独立花石山在灵山县西二里石上有纹故名 按县

   志别有花石山在西南九十里大江西岸流峒山在灵山县西七十里旧州江出焉 按舆

   地纪胜有天井山在县西七十里疑即此管根山在灵山县西九十里脉自流峒山来山巅

   分界东为本县西为钦州古豆山在灵山县西二百里以产红豆得名那寕江出焉南合渔

   派浪山在灵山县西二百三十里一名那浪山脉自永淳县上洲山来西乡巡司路经

   其旁旁有茶山以产茶故名黄楼山在灵山县西北十五里昔有黄姜二姓居此又名黄

   姜岭俗名广屋岭龙牙山舆地纪胜在灵山县北二十馀里县志谓之龙池山在县北三

   十里山有数峯最高者曰龙牙其西为朝天岭以高峭得名红牙山舆地纪胜在灵山县

   北二十五里明统志谓之洪牙山通志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洪崖山又名分水岭与横州接界水

   流为南岸江县志山在洪崖都极高广大路所经旁曰大龙山重叠延长蜿蜒如龙水南流为乌江

   北流为浮龙江西灵山在灵山县北一名丰子岭 按元和志丰子岭在钦江县北一百二

   十里又曰贞观十年移南宾县于峯子岭峯子即丰子也九域志灵山县有丰子岭舆地纪胜峯子

   岭为县主山又曰西灵山在钦州西北一百馀里贞观十年移灵山县治此是西灵即丰子也明统

   志西灵山在县西一百馀里峯子岭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分为二山误诸志谓西灵在县西北百馀

   里疑即今流峒管根诸山新志以丰子近在县北又以石六峯为西灵皆误东山岭

   浦县东十里昔人题为海角第一峯县志岭南为草花岭圆峯三五叠起产异花不可移植又南为

   牛尾青山大岭在合浦县东二十里又东曰牛角岭一名望牛岭大湾江出焉又东

   曰倦人岭龙门岭在合浦县东八十里龙门水出焉府志郡人呼山之有林木者曰山无林

   木者曰岭独峯岭在合浦县南少东二十里平地突孤峯峻耸绝顶可见媚川珠池

   头岭在合浦县南十里脉自青山绕城东折而西抵廉江邱阜累累以千百计江行数之其头

   有九故名冠头岭在合浦县南八十里西南临江东北去干体营四十里脉自大廉由草花

   牛尾渐伏而西跃出海边亘三十里形势穹窿山石皆黒如冠南北皆澳海船舣焉府志俗传交阯

   黎王葬此交阯人每年望海祭之射马岭在合浦县北三十里由府达灵山官道经其下

   高耸多石行者至此必下马故亦名卸马岭鹦鹉岭在合浦县北三十里废石康县西思

   乡水出此环珠岭在合浦县东北二里旧有环珠亭故名双角岭在钦州东五里

   两峯对峙如角灵山大路经此又望州岭在州东十里入府大路经此十二岭在钦州东

   南十里脉自灵山县那墓山来盐场路经此风门岭在钦州东南海滨二山对峙若门常

   多风故名乌雷岭在钦州东南一名乌雷门突起海滨其地险要设兵防守州志脉自那墓

   山蜿蜒顿为十二岭亘出大海伏波庙前廉州水路经此分头岭在钦州西十五里有瀑布

   自石顶泻落深潭灌田百亩即瀑布湾也分茅岭在钦州西舆地纪胜与安南抵界明统志

   汉马援征交阯立铜柱其下与之分界山顶产茅草头南北异向至今犹然通志明宣德二年陷入

   交阯新安州嘉靖二十一年莫登庸降仍归版籍府志在州西南古森峒唐节度使马总立铜柱称

   伏波者误州志在州西南三百六十里望火岭在钦州北十里其上望见城郭烟火辛立

   路经望海岭在钦州北舆地纪胜在安远县北十里明统志在州北十五里可登以望

   马鞍岭府志在灵山县东四里又名天马山又射鹤岭在县东南十里脉自梁冠山来

   旁为射狼岭射狸岭又铜鼓岭亦在县东南十里又鹿嘶岭在县南十里双鹤岭在县西南二里

   六湟岭在灵山县西南一百里脉自安业乡之社峦山来乌家驿经其下又有五湟岭在县

   南十城隍岭在灵山县西三十里脉自辘轳山来钦州官路经其旁石龙峯

   在灵山县西二十里形如蟠龙下有石龙岩岩下有潭祷雨辄应三海岩舆地纪胜在灵

   山县西二里一曰月岩一曰龟岩一曰钱岩总名曰三海岩宋陶弼三海岩序治平三年春诏徙钦

   州灵山治于石六峯下余道由兹山命邑官除道刊木得三岩于蓁莽间其一呀然云际天光内通

   如月半破一若巨龟壳侧倚岩下又一中洼上隆前卑后昂状若覆鼎上有阴壑刀布藏焉下有盘

   石螺蚪负之疑古时海渐于此因名之曰三海岩县志县西一里为石六峯其西为三海岩旁曰穿

   铙岩与三海相接翠屏高耸中通一窍其中天日恍若穿镜又有独虎岩内有池宽七八丈不涸

   仙岩舆地纪胜在灵山县西八十里地名陁令村蔡龙洞在合浦县东北百馀里三

   山之北舆地纪胜唐置蔡龙县因蔡龙洞为名龙门在钦州南六十里府志钦州之山自东来

   者经佛子而黄坡头至海皆西向自西来者经天板口大小头口至海皆东向两山对峙若门中有

   石若砥柱内潴巨浸曰小海钦江渔洪二水会流于猫尾南流经此出注大海龙门之外群山错列

   海中有七十二水道随山而转彼此相通俗名为龙门七十二径自此东径牙山乌雷岭逹合浦县

   西径涌沦周墩达交趾永安州实一州要害之地府南境距海东接高州府石城县界西经

   合浦县南八十里又西经钦州南六十里曰龙门海又西接交趾界旧唐书地理志合浦县大海在

   西南一百六十里寰宇记太平军南至白沙枕大海十五里东南至陆州珠池极海岸与琼州相对

   处四十四里钦州南至大海一百三十里钦州志大海在州南一百馀里自此涉海至西南岸即交

   趾朝阳镇州西南有水口六处曰潭家黄标藏涌西阳大亭小亭并入海之路皆置卒戍守旧志合

   浦县入海水道有白龙港在县东南四十里相近有武刀港珠场港在县东南五十里大廉港一名

   川江港在县东南六十里榕根港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又东二十里为英罗港一名官砦港接高

   州府石城县界又三汉港在县西南三十里鲎港在县西南五十里钦州入海水道有南港在州南

   六十里牙山港在州东南七十里大观港一名大洸港在州东南九十里又渔州港一名那浪港在

   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其东为篷罗港又贴浪港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接交趾界白沙江

   在合浦县东一百二十里源出廉西博白县界荣草岸横江曰香草江南流至白沙塘又南流至榕

   根港入海又新寮江在县东六十里源出母鸡山压马江在县东十五里源出陆湖峒俱南流由大

   廉港入海又大河江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望牛岭西南流由武刀港入海廉江在合浦县

   东南旧唐志谓之合浦江九域志谓之宴水舆地纪胜宴水在合浦县北源出容川大容山明统志

   廉江在府城北三十里西南流至州江口分为五江曰州江陈屋江白沙塘江大桥江新村江环流

   郡西南入海旧志廉江至石康曰宴江至石湾渡曰石湾江分流为州江绕县西门外为第一渡陈

   屋江今呼为王屋屯江在县西五里为第二渡白沙塘江一召猛水江在县西十里为第三渡大桥

   江在县西二十里为上洋渡其新村江即州江正流实止分为四水皆由三汉港入海府志谓之南

   流江自博白县流入至合浦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合古榄水又六十里合张沐溪又三十里合武利

   江又西合乌木江至县西北二十里曰州江口分流环郡西至三村乡入海郡人呼水之通舟筏者

   曰江仅资灌溉曰水二水相通处曰𣽸水之入海处曰港武利江在合浦县北一百十里源

   有三一自归德乡小双山一自灵山县张濛山一自万安乡谢城岭会于武利埠南流经城西入海

   又北八十里有明月溪水至夜湛然如月乌木江在合浦县东北四十里源出大廉山西流

   经废石康县北一里入廉江又洪潮江在县西北四十里源出灵山县博峩山东南流入新村江

   钦江在钦州东元和志钦江源出遵化县东北阇博山去钦江县东二百步府志钦江自灵山

   县合旧州江入州界又至州东南三里分为小江又南入海其小江西南流与渔洪江合出龙门入

   平银江在钦州东三十里上流即灵山县之大洸江流经州东有平银渡与灵山县分

   界又南由大观港入海与合浦县分界又丹竹江在州东北三十里源出灵山县之杨梅洲南流合

   平银防城江在钦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十万山南流由渔洲港入海如洪

   江在钦州西九域志安远县有如洪江舆地纪胜如洪江在安远县西北南流入海府志谓之渔

   洪江在州西二十里亦曰东江源出灵山县古豆山南流合大寺涌沦凤皇三江又南合钦江出龙

   门入海其大寺江一名团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出上思州羊岭涌沦江一名西江在州西五

   十里源出涌沦村凤皇江中有凤皇洲一名长墩在州西南三十里源出墨抹山俱东南流合渔洪

   江又水车江在州北一百里源出灵山县狼济山西南流入州界经小董村一名小董江流合渔洪

   南岸江在灵山县东通志南岸江源有二一出罗阳山一出洪崖山皆流经县南会为

   钦江新志谓之南岸大江发源罗阳天堂二山流经县南二里又有南岸小江即县治前乌江源出

   大龙山流合丰子岭小水绕县治东南转西至三水口合大江旧州江在灵山县西七十里

   源出流峒山东南流四十里入南岸江又马槽江在县西北十五里源出广屋岭南流入大江又那

   良江在县西北源出黄楼山流经思安都南至水口村合南岸大江又有小水曰风带江又大潮江

   在县南十里源出梁冠山西流人南岸江又龙门江在县西南五十里源出博岭山西南流入南岸

   江又水车江在县西南一百七十里发源狼济山南入大江 那 安江在灵山县西一百里

   源出古豆山南流入钦州为渔洪江又黄橄江在县西一百六十里源出上安都古克村北流入广

   西宣化县界为八尺江又浮龙冮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洪崖山北流经蓝水铜鼓湾入横州界

   龙门水在合浦县东二里源岀龙门岭西流分为二支曰源头曰龙门环城北入州江

   鸡水在合浦县东明统志在废石康县东二十里昔有金鸡浴于水旁故名通志县东十五里

   有清水江一名金鸡水源出青山岭西北流绕城北入州江又有白鹅江在县东十里源亦出青山

   麓西北流入清水江思乡水在合浦县东北五里明统志发源石康思峒山流出武利江复

   回县界入宴江以其去而复还故名石栏水在钦州西五里水底有石栏横生旧志其水无

   源系小江汊随潮上下底有石栏一名石累槽南北湖在合浦县城中龙门水由龙津桥穴

   城而入汇为北湖南流出云龙桥复汇为南湖又穴南城出入江铜船湖在合浦县东北

   登高山之阳今堙交州记铜船湖去合浦县四十里每阴雨辄见铜船出水寰宇记马援制铜船五

   只一留北湖中四只将过海征林邑五湖舆地纪胜在钦州城外有东湖西湖南湖北湖中湖

   嘉祐八年开州志即今四面城濠张沐溪在合浦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源出县境东堂乡

   张濛屯曰张沐溪流经县东八十里曰张𪷟溪又南入廉江舆地纪胜昔有隐士张沐居此因召

   绿云溪舆地纪胜在合浦县东北一百八十里通志谓之古榄水源出县东北归德乡六渎

   村流经博白县界由永安乡入廉江钟湾在合浦县南七里有湾接江通海明统志宋政和间

   灵觉寺钟一夕飞去既明悬空而下钟犹湿湾旁居人言湾中每夜有钟声谓必与龙战寺僧凿去

   顶上龙角乃止至今湾中风起有一物大如车轮蓝色涌出波心淡水湾在钦州东南龙

   门之东七十里海滨东达乌雷西望牙山中有巨石淡水出焉舟楫往来常于此汲水瀑布

   湾在钦州西十里舆地纪胜在那容村巨石岸下其瀑自石顶飞激下成深湾岁旱乡人以石投

   之雨立至围洲一作涠洲在合浦县南珠母海中接雷州府界寰宇记引交州记云合浦十八

   里有围洲周围一百里其地产珠县志在县南冠头岭南大海中去海壖约二百里去永安所一日

   程明万历六年移雷州民耕住其地十八年设游击镇之二十八年移于永安所珠池

   浦县东南八十里海中旧唐书地理志廉州合浦县有珠母海郡人采珠之所寰宇记珠母海去石

  康县八十里即合浦也凡珠珰出于蚌蚌母广数寸长尺馀舆地纪胜引郡国志云合浦县海曲出

  珠号曰珠池人岭外代答云合浦产珠之地名曰断望池出岸数十里蜑人没而得蚌剖珠蜑家自

  云海中珠池若城郭然其中光怪不可向迩常有怪物䕶持县志最东曰乌泥池西十里曰海渚沙

  又西十里为平江池又西八里为独揽沙又西五十里为杨梅池又西十五里为青婴池又西五十

  里为断望也东西总计一百八十三里

 ︹古迹︺安昌故城在合浦县北南齐书州郡志越州刺史宋泰始七年始置安昌郡领武桑

  龙渊石秋三县旧唐书地理志越州领安昌县武德五年置贞观十二年废入合浦 按宋有安昌

  郡无安昌县唐所置县当即故郡地宋郡并三县盖皆废于梁陈时又案宋志越州领百梁郡南齐

  志郡领百梁始昌宋西三县盖亦废于梁陈时故址应皆在府境或曰在今县东百良山下

  州故城在合浦县东北宋书州郡志泰始七年领临漳郡南齐书州郡志越州镇临漳郡

   本合浦北界夷獠杂处隐伏岩障寇盗不宾略无编户宋泰始中西江都䕶陈伯绍猎其地见二青

   牛惊走入草逐之不得乃志其处云此地当有奇祥启立为越州元徽二年以伯绍为刺史始立州

   镇穿山为城门威服俚獠其临漳郡领漳平丹城劳石容城长石都井缓端七县后俱废元和志越

   州城在合浦县东十里即陈伯绍所理寰宇记宋置临漳郡以界内漳江为名俗号青牛城通志越

   州故城在县东北八十里旧廉州之东府志在城东十里合浦故城在合浦县东北汉置

   唐为廉州治寰宇记开宝五年自旧州移理西南四十里地名长沙置州太平兴国八年废州入石

   康县九域志咸平元年复置廉州仍置合浦县为治明统志府城东北七十五里蓬莱乡唐州治此

   通志今名旧州村又有故县在今县西北十五里多欢乡安远故城今钦州治旧志梁武

   帝分宋夀郡置安京郡隋平陈废郡为安京县属寕越郡唐属钦州至德二年改曰保京宋初复曰

   安京景德二年改曰安远县仍属钦州南渡后移州来治为倚郭县明洪武七年省入州钦江

   故城在钦州东北隋置钦江县为钦州治宋天圣元年移州治灵山省入明统志钦州故城在

   今州东三十里隋唐时州治此州志故州城在今州东北五十里地名高沙土城遗址尚存

   山故城在今灵山县西元和志钦州灵山县南至州九十六里水路一百二十里隋开皇中

   于州北四十八里置南宾县唐贞观十年移于峯子岭南天宝元年改为灵山今县南四十里谓之

   水步即是钦州人北来溯流舍舟登陆处寰宇记灵山县汉合浦县地旧在州北六十六里今为州

   所理宋陶弼三海岩叙略治平三年诏徙灵山县治于石六峯县志有旧州墟在今县西八十里下

   东乡唐自钦江徙州治于此宋徙州治南宋又徙州治于安远珠官废县在合浦县南三

   国吴置南齐废晋书地理志合浦郡领珠官荡昌二县宋书州郡志珠官作朱官吴立荡昌晋武分

   合浦立又领新安县江左立梁陈时皆废珠池废县在合浦县南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六

   年置属越州后属廉州十二年省入合浦封山废县在合浦县西北萧齐越州领封山郡

   郡领安金一县梁陈时废郡为封山县隋书地理志合浦郡领封山县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五年

   封山县置姜州并领东罗县贞观十年州废二县俱属廉州后又并东罗入封山寰宇记封山县在

   旧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本汉合浦县地开宝五年并入合浦蔡龙废县在合浦县北旧

   唐书地理志武德五年置属姜州贞观十年州废属廉州寰宇记县在旧州北一百五十里宋史地

   理志开宝五年废蔡龙县旧志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 按唐志武德五年越州领高城县贞观十

   二年并入蔡龙旧址亦应在今县北界石康废县在合浦县东北寰宇记常乐州元领

   石康博电零绿盐场四县开宝五年废州并博电零绿盐场三县为石康一县属太平军舆地纪胜

   常乐州及诸县皆南汉所立九域志县在廉州东北三十五里明统志石康县元属廉州路洪武初

   改属雷州十四年复故旧志明成化八年省入合浦今为石康墟 按南齐志越州有盐田郡领杜

   同一县疑即五代之盐场县当在今县东南界龙苏废县在合浦县东北宋书州郡志越

   州领陇苏郡新立南齐州郡志作龙苏郡领龙苏一县隋书地理志合浦郡领龙苏县旧置龙苏郡

   平陈郡废大业𥘉并大廉县人唐初废龙苏武德五年复置大廉县属越州寻属廉州寰宇记大廉

   县在旧州东南一百里本汉合浦县地开宝五年并入合浦通志今县北百里进诚乡有龙村苏村

   或曰即龙苏故县也乌雷废县在钦州西南元和志陆州有乌雷县本在州东水路三百

   总章元年置在海岛中因乌雷洲为名大历三年与州同移于海安县西北至州一里旧唐书地

   理志陆州治乌雷县西南至寕海县二百四十里五代时废旧志今州东南乌雷岭尚以故县为名

   华清废县在钦州西南隋书地理志海安旧有玉山县大业初省入元和志华清县本玉

   山县天宝元年改名本在乌雷县北四十里大历三年与州同移于海安县南枕大海西至州一里

   五代时废寕海废县在钦州西南徼外本汉交阯郡地萧梁置安平县兼置黄州及海寕

   郡隋开皇初平陈郡废十八年改州曰玉州大业初州废改县曰海安属寕越郡唐曰寕海县为陆

   州治元和志陆州治寕海县以在海南有陆路通海北因以为召旧唐书地理志高宗上元二年

   陆州天宝初改玉山郡乾元初复曰陆州东至廉州界三百里南至大海寰宇记钦州西南至陆州

   二百四十里舆地纪胜今在化外如和废县在钦州西北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五年

   安京置如和县属钦州后改属邕州又曰安京山下有如和岩县盖置于此遵化废县

   在灵山县西南惰书地理志寕越郡领遵化县开皇二十年置旧唐书地理志钦州领遵化县武德

   五年属南亭州贞观二年复来属元和志县西南至州一百八十里宋史地理志开宝五年省入灵

   山县志废县在县南十里西南去州一百五十里内亭废县在灵山县西方舆纪要刘

   宋置宋广县属合浦郡南齐书州郡志合浦郡宋广隋书地理志寕越郡领内亭县旧置宋广郡平

   陈废郡为县十七年改县曰新化十八年又改内亭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五年于内亭县置南亭州

   贞观二年州废属钦州元和志县东南至州一百里因内亭水为名宋史地理志开宝五年废入灵

  山县志废县在县西南九十里西南去州六十里废太平军在合浦县西南寰宇记太

  平兴国八年废廉州移就龙门三十里建太平军咸平元年废军复置廉州 按舆地纪胜龙门镇

  在廉州西南三十五里即军治媚川都在合浦县南舆地纪胜引通略云初刘𬬮在广南置

  媚川都令人入海采珠溺死者众开宝五年废之今合浦县尚有媚川馆府志在郡城南

  柱五钦州西分茅岭晋书地理志日南郡象林有铜柱汉置此为界水经注建武十九年马援树

  两铜柱于象林南界隋书杨方传方进迳马援铜柱南行八日至林邑国都刻石纪功而还唐书南

  蛮传明皇诏特进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境复立马援铜柱舆地纪胜钦州古森峒与安南抵界有马

  援铜柱安南人过其下人以一石培之遂成邱陵其说曰援有誓云铜柱岀交趾㓕培之惧其出也

  通志明崇祯九年参议张国经访铜柱远近得贴浪老叟黄朝会云万历二十四年曾至其地见之

  茅果分垂两边岭去铜柱尚远其道里所经则自贴浪扶隆至板蒙一日板蒙至那蒙那来一日那

  来至观狼动罗一日动罗至江那一日江那至北揽一日北揽至北癸一日北癸至新安一日新安

  至八尺石桥再行八日方见分茅铜柱府志马援铜柱在林邑其在钦江者唐节度使马总立

  丰堂在钦州治内其旁又有简静堂俱宋建还珠亭在合浦县东汉孟尝守合浦去

  珠复还后人建亭以表之明李骏记亭在今府治东北还珠岭下屡经兵火漫不可识景泰五年

  守李逊复构此亭海角亭旧在合浦县西南半里明隆庆中迁于廉江西天涯亭

  舆地纪胜在钦州东门北畔临水五湖亭在钦州东江岸上宋建三山亭

  州南孔雀山上宋建直钩轩在钦州城东北舆地纪胜昔余靖守钦为直钩轩于天涯亭之

  钓石在钦州城外天妃庙前江中宋知州陶弼尝钓于其上又有吟石在东门外江中下

  有石窟为弼吟诗处又有醉石在振民桥下江中弼每酌酒于其上

 ︹关隘︺条风关在合浦县东北旧名东关明嘉靖间重修改名长墩关在钦州西南三

   十里凤凰江口渔洪关在钦州西二十里即如洪镇宋史地理志钦州安远有如洪砦即此

   天板关在钦州西六十馀里又有茶陵关在州东灵山县界新寮隘在合浦县东五

   十里路通广西云芦六湖蕉林等处明成化间建堡城今改为新寮营那苏隘在钦州西

   南如昔都明宣德中交趾置金勒千户于此又稔均隘在那苏东南七里那隆隘在那苏东十馀里

   外即交趾界珠场巡司在合浦县东南六十里旧为采珠之所明洪武中置驻白龙城

   后移此 本朝康熙四年裁八年复高仰巡司在合浦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明初置驻县

   北一百二十里马栏墟后移此永平巡司在合浦县东北永平村明初置后废嘉靖十三

   年复防城巡司在钦州西南七十里明洪武五年置驻州西北一百八十里之永乐

   村曰管界巡司 本朝雍正十二年移驻龙门干隆十二年又移于此改今名旧志明万历三十四

   年兵备伍袁萃副总兵杨应春筑城以制贴浪时罗及海上诸贼如昔镇巡司

   州西南明洪武中置九域志安远县有如昔镇宋史地理志安远有如昔砦舆地纪胜如昔砦在州

   西一百六十里距交趾永安州二十里据大山之巅势甚险阻旧置砦管辖如昔等七峒通志州西

   有如昔了葛贴浪澌廪古森时罗七峒宋时皆设立峒长明洪武初设巡司于如昔以统之其地北

   连东西两江南接交趾永乐十四年又于西境增置佛淘巡司宣德二年交趾黎利作乱澌廪时罗

   古森了葛等峒叛附黎氏嘉靖十九年交趾纳款归四峒侵地二十一年知州林希元画定疆界然

   仅存贴浪时罗二峒而巳州志如昔司旧在州西南一百七十里那苏村今迁西江北历村

   墩巡司在钦州西九十里大寺墟明洪武十年驻长墩关 本朝乾隆四年移此仍旧名

   那陈巡司在钦州西北 本乾隆三年沿海巡司在钦州北七十五里

   小董村明洪武五年置林墟巡司在灵山县南一百四十里博峩郷明洪武四年

   西乡巡司在灵山县西一百四十里明洪武八年廉州卫在府治东明洪武二

   十八年置 本顺治十年永安所在合浦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明洪武初置千户所在

   县东北石康县二十七年移此筑城周四百六十丈门四环以濠 本朝顺治十年裁所仍留守备

   防守雍正九年移县丞驻此干体营在合浦县南二十里干体海口 本朝康熙元年

   界将珠场八寨改为水师营设游击镇此十九年裁止设千总防守防城营在钦州西南二

   百里时罗都明初置后省万历三十四年兵备伍袁萃复置城周三百馀丈为州西门户那线

   营在灵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上安乡又团河营那峯营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中安下安二乡

   又那务祥营在县西北一百九十里本朝康熙十一年设千总控制三安乡山口营

   山县东北二十里猺出没处与洪崖堡互相守望相近有风水营明崇祯九年置与横州八寨接界

   又丹竹营在县南一百里明嘉靖十五年知府张岳置又格木营在县西南一百里那暮营在县西

   南一百四十里俱明天顺中佥事林锦置白龙寨在合浦县东南五十里明洪武中设八寨

   防倭此居其中筑城周三百七十丈旧志县境诸寨东南自高州府石城县凌绿乌兔二寨迤西则

   有英罗寨萧村寨井村寨对达寨丰城寨黄泥寨皆南至海猪沙十馀里又西有川江寨陇村寨调

   埠寨珠场寨皆南至平江池十馀里又西有白沙寨武刀寨皆南至杨梅池十馀里又西有龙潭寨

   古里寨皆南至青婴池十馀里又西为西场寨接钦州境皆明崇祯中置鹿井寨在合浦县

   西南寰宇记太平军西南至鹿井与钦州乌土镇接界九域志合浦县有鹿井三村二寨府志鹿井

   寨在合浦县西南接钦州界控象鼻沙大水口入海通交州水路三村寨亦在县西南控宝蛤湾至

   海口水路东南转海至雷州递角场县志有三村乡在县西南十里廉江所经龙门城

   州西南海口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设副将防守乾隆十四年以防城同知移驻于此洪崖

   堡在灵山县东北三十里明初置今改为营又石唐堡在县东北四十里石隆堡在县东北七十

   西零戍在钦州东元和志在钦江县南三里海北盐场在合浦县东明统志

  旧在雷州府洪武初迁于石康县西领白沙等十五盐课司县志白沙场在县东南八十里白石场

  在县东南九十里又东有官寨丹兜二场皆明洪武中建 本朝并为白石一场又有西盐场在县

  西南一百里钦州界亦洪武中建白皮盐场在钦州东南陆栏岭之外明初置久废有

  官署遗址相传林墟巡司旧置于此还珠驿在合浦县东又白石驿在县东南永安城乌家

  驿在县西北六十里天涯驿在钦州东明初置又有防城驿在州南佛洵驿在州西南如昔

  西太平驿在灵山县西明置东兴街在钦州西南二百馀里近交趾界 本朝

  乾隆四年移龙门协右营守备防守八年复移州判驻此

 ︹津梁︺龙津桥在合浦县东跨龙门水白石桥在合浦县东北故石康县东

  仁桥在钦州东门外大庵桥在钦州东北四里龙门桥在灵山县西南六十

  

 ︹堤堰︺平乐陂在合浦县平乐乡明洪武初筑又大浪陂在县东二十里坝三十丈灌溉甚溥

  凤凰陂在灵山县东六十里又樟木陂高桥陂俱在县南十里东平都马槽陂在县西四十

  蛟龙塘在合浦县北二十里源自武利江南流入于大江民筑坝截流溉田数百亩

  龙滚塘在钦州城东五里民资灌溉又白水塘在州东十里中和坊民引溉白沙上下村田

  新塘在灵山县东八里上五乡

 ︹陵墓︺︹唐︺姜公辅墓在灵山县南旧遵化乡甯原悌墓在钦州东三十里大

  ︹宋︺邓大周墓在灵山县东五十里东山巅︹明︺施敦墓在合浦县东南

  永安城东二里

 ︹祠庙︺昭忠祠在府城城隍庙本朝嘉庆八年孟太守祠在合浦县东祀汉太

  守孟孝子祠在合浦县西明万历中建祀孝子郑韺陈王祠元和志在合浦

  县东北三十里宋刺史陈伯绍有恩恵于民殁于岭表所在立祠忠孝祠在合浦县东北

  石康废县南 本朝乾隆十八年建祀明天顺中石康知县罗绅父子惠泽庙在合浦县

  东龙门水上岁旱取其水祷雨多应平江庙在合浦县东南七十五里明洪武中建

  雷庙在钦州南五里自唐以来碑记尚存谏议庙在钦州东北二里祀唐谏议大夫𡩋

  

 ︹寺观︺东山寺在合浦县东北元互正间建龙兴寺在合浦县东北旧石康县西明

  洪武中建崇安寺在钦州东门外明永乐中嘉靖二年改为社学元妙观

  浦县治东宋元祐间建浄行院在合浦县南宋苏轼自雷适廉宿此有诗

 ︹名宦︺︹汉︺费贻犍为人光武闻其贤下诏征为合浦太守莅政清简民怀其德世传合浦江山

  皆以廉名者由贻廉故孟尝会稽上虞人顺帝时历合浦太守郡少产榖民以采珠为活先

  是守𫳐多贪秽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民无所资尝至求民利病痛革前弊未逾岁而珠复还百姓

  复业商贾流通称为神明被征当还吏民攀留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南北朝︺︹宋︺

  陈伯绍吴兴人泰始中为江西督䕶以合浦蛮獠丛居启立越州元徽中为越州刺史始立

  州镇穿山为城门以保边境威服俚獠民甚德之︹唐︺颜游秦京兆万年人武德𥘉迁廉

  州刺史时天下初平人多暴梗游秦悉心抚恤礼让大行邑里歌之高祖下玺书慰劳︹宋︺徐

  的建安人为钦州军事推官欣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徙州濒水从之天监

  因奏留的使辧役的短衣持梃与役夫杂作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建置府舍仓库

  沟渠廛次之类民皆便之陶弼永州人知钦州抚绥安集同民所欲去之日民为塞巷截桥云

  陈永龄南昌人熙寕间知钦州交趾人寇城陷不屈死李英高要人为钦州推官以廉

  能称熙寕中交人陷城一家十有三人同死事闻赠比部𭅺中苏缄晋江人神宗时知廉州屋

  多茅竹戍卒杨禧醉焚营延烧民庐因乘以为𥨸缄戮之于市饬民陶瓦杨友晋江人绍兴初

  知钦州交趾与前守争盐利谋举兵友至遣与通好宴其使于天涯亭语及地界友植鐡怆视曰能

  鏖战耶使者惕息奸谋遂寝人呼为杨铁枪岳霖汤阴人飞次子淳熙三年知钦州交趾人

  贡使者毁驿舍霖封剑示其都监曰若不葺当以军法从事使者惧缮而后行马塈宕昌人咸

  淳中知钦州殚力抚绥蛮境安堵︹明︺罗绅宜春人天顺初知石康县广西蛮寇入境纣力

  战不支为贼所执奋骂而死百姓迎其䘮家祭巷哭子鉴会师博白道遇贼力战亦死饶秉

  鉴广昌人景泰间擢守廉州公廉有惠爱悉心保障时盗贼为梗秉鉴前后擒𫉬三千有奇民遂

  安堵都御史叶盛移檄旌之以为十郡之最后因奏劾采珠中官失权贵意禠职林锦

  人景泰初为合浦训导条上御寇方略都御史叶盛异之檄署灵山县时城毁于贼锦立栅设守贼

  不敢逼秩满当去民悉逃诏即为知县民复归县猺二十五部岁饥剽掠锦单骑造垒约降咸听命

  乃去栅筑城县境以安成化初擢知廉州府值岁大饥贼四岀锦诛顽抚顺绥辑流移境内悉定上

  官交荐以佥事专备钦廉进副使奏设团河新寮洪崖三营寇遂屏息刘烜安仁人成化中

  守廉州见罗江土沃地广江岸北高南下水难逆灌遂为坝横截江流开渠导水集民居之户口增

  广民至今尸祝张岳惠安人嘉靖中知廉州府教民为桔橰引水灌田廉民多盗珠池岳居四

  年不私一珠民遂无盗珠者时议欲讨安南岳极言用兵非计尚书毛伯温从之遂不烦兵而服

  祝国泰馀姚人管涠洲中军万历三十六年海寇掠钦州至龙门国泰曰龙门乃钦之咽喉

  不可退也与百户孔榕奋力迎敌会潮浅舟胶遂遇害剖腹焚尸孔榕亦死邑人皆立庙祀之

 ︹本朝︺杨模圣怀远人顺治八年知廉州府时土弁纵横闾井荒芜模圣竭力抚绥自𢹂蔬米

  不扰民间去之日士民泣送徐尚介德清人顺治十三年知灵山县寇乱后民皆离散岁

  复旱素服祷雨立应民感其诚稍复来集土贼夜陷城厉声曰我长官徐尚介也骂贼死子修及仆

  俱死之事   闻赠按察司佥事修妻陈氏守节人称一门忠孝节义云金世爵

  人康熙中知合浦县十四年高州总兵官祖泽清叛应吴逆世爵蒐军实捍边疆众寡不敌城陷死


  多宏安阜城人康熙二年知灵山县招抚流民创学宫缮𪠘宇葺城垣除盗贼政事修

  举士民勒石纪其劳冯可宗山阴人乾隆四十三年任灵山西乡巡检廉洁自持属有仙女

  岩山径崎岖捐廉甃以石磴修葺桥梁去之日士庶攀辕立碑志爱

 ︹人物︺︹汉︺张重字仲笃合浦人才敏嗜学为日南郡从事举计入洛明帝善其应对赐以金帛

  姚文式合浦人建安中举茂才任为交州治中时步隲为刺史欲建都会文式指画尉佗旧

  治因立城郭于番山之隅绥和百粤丁茂字仲虑合浦人少孤贫事母尽孝母卒负土成坟列

  植松柏白鹿驯游其下太守察其行举孝廉不受辟召︹三国︺︹吴︺李祖仁合浦人兄

  弟十人同居并孝慈廉让五凤初交州上其事诏爵三级复其家︹唐︺甯纯字如和钦江人

  世为俚帅父宣在隋为合浦太守武德中归附宣卒以纯为越州刺史善抚众能以诗书教其宗人

  蛮俗向化徙刺合州卒于官甯原悌纯从孙永昌进士授校书郎开元中以諌议大夫兼

  修国史元宗见直书隐巢事谕之以对忤旨去官卒葬大墓山诏发五府兵给葬姜公辅

  字德文钦州人应制䇿科高第授右拾遗迁翰林学士德宗器之朱滔叛公辅请帝诛其兄泚不从

  既而仓皇出幸公辅曰泚尝帅泾原得士心不如追令从驾若群凶得泚必贻国害帝又不从逮至

  奉天或言泚将奉迎乘舆乃诏诸道援兵距城一舍止公辅谏曰王者不严羽卫无以重威灵今禁

  军单弱有备无患若泚诚奉迎何惮兵多帝乃悉纳诸军擢公辅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

  安公主道薨诏厚葬公辅谏止之帝怒罢为左庶子再黜泉州别驾卒宪宗朝赠礼部尚书︹宋︺

  李元方石康人崇寕间上书论广西便民十事称旨累迁朝奉大夫知高贵二州有治行

  黄涣字彦舟灵山人元符中领乡荐累官至知梧州军事宣和五年以选次赴京会金人入寇

   涣率所部官连表留驾巳而奔南京奉表劝进高宗擢兵部侍郎建炎三年战没赠朝奉大夫秘阁

   修撰宫一子︹明︺陈善住钦州人洪武中贡入太学授山西平阳卫经历擢宰蒲县历任

   三十馀年妻子不入官舍劳心抚字吏民怀之韩珠字子琼石康人永乐进士授刑部主事寻

   升员外𭅺历山西右参政为政明恕甚得民心郑韺字汝明石康人天顺中母谢氏为流贼所

   掠时韺年十六挺身入贼垒绐以身代母归取金赎贼拘韺而释其母韺既脱母言𥬇自若贼杀之

   檀昭灵山人太学生有勇略景泰间盗起知府饶秉鉴令统民兵为保障与贼大小二十馀战

   馘斩六百馀级后广西龙山贼攻陷城邑战死林荣字仲仁合浦人成化进士历礼科给事中

   抗直敢言不避权贵时各省运粮入京中官多侵刻荣疏论之弊始革后满喇咖国请封以荣充正

   使泛海溺死诏赠礼科都给事中遣官谕祭䕃一子湛钺廉州人任本卫指挥升广州都指挥

   佥事宏治十四年儋州贼符南蛇与诸黎攻陷郡邑钺领兵渡海闻贼分兵攻临高由间道绕贼后

  𢭏其老营贼亟退而官军巳扼其归路因出其中横击之斩首七百馀级生擒贼首南蛇闻之遁去

  李国华灵山人嘉靖中山贼杀其父国华矢心复仇持刀赴斗为贼所害莫如勤

  灵山人少励志于独石峯绝险处构室读书嘉靖十二年贼越城劫库杀百户邵经时如勤方家居

  请兵蹑其后讯知首恶所居直捣其巢擒送幕府施敦合浦人事亲孝亲殁庐墓三年万历

  中诏旌其门

 ︹本朝︺戎士祥钦州人少孤事母孝服劳奉养务得欢心母病侍汤薬不离左右厕牏垢裳必

  亲浣涤乡人称之章宪钦州人四川督标左营守备嘉庆元年随剿湖北教匪阵亡奉

   旨赐恤王瑞凤钦州人龙门协标把总嘉庆五年洋缉捕追贼𬒳伤落水卒八年奉

    旨赐恤冯敏昌钦州人乾隆戊戌进士由翰林编修改刑部主事丁父忧既葬庐墓

  旁三年母殁亦如之笃学敦行谊以家产析与诸弟毫无所取自为诸生时已以诗名晚尤深造教

   授于乡必举立身行巳之大节为训亹亹不倦著有师友渊源集孟县志华山小志河阳金石录小

   罗浮草堂诗集行于世嘉庆十三年祀乡贤祠

  ︹流寓︺︹汉︺母将隆兰陵人王莽少慕与交不肯附及秉政孔光奏隆前治中山冯太后狱不

   平免官徙合浦︹唐︺张说洛阳人武后时张易之诬害魏元忠引说为助后亲临问说言臣实

   未闻易之教臣耳后怒流说钦州︹宋︺苏轼眉山人绍圣中以元祐党谪居海外徽宗立移

   陈瓘沙县人徽宗时以左司谏贬袁州移廉州杜门谢客自署其居曰了斋魏安

   行乐平人大观中为京西转运副使梓行程瑀论语解秦桧疑其议已编管钦州吕祖泰

   河南人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周筠而逐陈自强杖配钦州牢城

  ︹列女︺︹明︺李清女名兰香合浦人指挥张某聘为子妇张后以女贫别议婚女誓不再适父

   母强之女乃书张氏子姓名置怀中自缢翁天经妾荀氏合浦人事嫡甚谨天经与

  妻相继殁荀竭力殡葬服除有谋夺其志者翦发以誓寻哀毁而死倪聪女钦州人许字李

  时芳未嫁夫卒有议婚者辄不食人莫睹其面父凡殁依嫂守节年七十五万历十二年旌

 ︹本朝︺厐玉振妻范氏合浦人年二十二夫亡守康熙四十三年 旌李氏

  女名琼娘合浦人许字孔宗周未归而夫夭欲赴䘮不许遂在母家守志年七十五岁而终

  氏女合浦人许字黄士熙士熙远游以寇乱不相闻有黄某欲强娶之女投缳死何广

  珍妻蒙氏灵山人性端庄不苟言笑里中有恶少挟刃潜入其室大呼力拒连被数刀死

  康熙四十七年 旌李元章妻陈氏灵山人年十九而寡守节三十五年同邑李铉

  璋妻陈氏均雍正六年 旌王廷献妻熊氏合浦人夫死一子始周岁以舅姑老

  拮据营甘旨奉之苦节四十三年乾隆十三年 旌何世灿妻施氏灵山人年二十

  而寡家贫守节养姑采野菜至樟木江边遇贼挟刃胁之将自投于江为所持乃以头击石面目尽

  裂贼杀之乾隆十年 旌同邑节妇黄世庄妻陈氏𡩋浚昌妻赵氏均乾隆年间 旌陈相

  度妻徐氏合浦人夫亡守节嘉庆七年 旌同邑谭超渊妻冯氏黎凤岐妻姚氏均嘉庆

  年间 旌李超伋妻冯氏钦州人夫亡守节嘉庆二十三年 旌同州黄洲海妻吴

  氏方定绳妻曽氏郭寓邦妻孙氏刘文缙妻钱氏彭敦本妻潘氏均嘉庆年间 旌叶乘桂

  妻何氏灵山人夫亡守节嘉庆四年 旌同邑仇汝康妻容氏伍之逹妻利氏子允宽妻李

  氏陈居达妻林氏烈妇李某妻黄氏均嘉庆年间 旌

 ︹土产︺金元和志钦州贡唐书地理志廉州钦州陆州贡寰宇记廉州产珠蚌翠羽

  府志钦州陆州贡玳瑁唐书地理志陆州贡明统志州县俱岀鼊皮唐书地理

  志陆州贡甲香唐书地理志陆州贡馀甘子寰宇记钦州岀一名庵罗果高良

  姜唐书地理志钦州贡孔雀明统志钦州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