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批复 国函〔2003〕5号 2003年1月11日 发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国函〔2003〕5号
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环保总局、林业局、旅游局、开发银行:
环保总局、国家计委《关于请批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请示》(环发〔2002〕61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到2005年底前,在保证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生态流量的情况下,确保淮河干流水质进一步好转,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削减25%—40%。
二、《计划》是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淮河流域的经济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计划》的要求。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省(以下统称四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计划》要求,抓紧制定本行政区域和本部门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按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程序列入地方、部门和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逐项落实,认真组织实施。
三、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主要责任在四省人民政府。四省人民政府要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和措施纳入省、市、县长目标责任制,建立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度,切实加强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要适应防治水污染的需要,实施截污、减排、引水、节流、生态等有效措施,对制浆造纸和酿造、制革等行业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要加强对《计划》实施的指导和监督,做到资金到位,措施落实,任务具体,责任明确,确保《计划》按期完成。四省人民政府每年要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对逾期未能完成任务的,要查明原因,认真整改。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加强对《计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计划》中提出的一些需国家支持的项目,请国家计委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年度投资计划的指导和督促,会同财政部落实补助资金后按程序报批。有关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工作,请国家经贸委指导和检查。有关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用水等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的研究和建设,请科技部予以支持。有关城镇污水处理厂(含配套管网建设)、城镇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和城市节水工作的实施等,请建设部加强指导和监督。有关土地利用和土地使用管理,请国土资源部加强指导和监督。有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统一调度和生态用水以及调水、清淤、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请水利部加强指导和监督。有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生态农业等农村环保项目,请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督。有关防护林带建设、湿地修复等工程的建设,请林业局加强指导和监督。
五、加强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执法检查。环保总局要加强环境执法统一监督。进一步发挥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的作用,督促四省人民政府落实好《计划》,对流域重大环境问题要加强组织协调,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六、要多方筹集水污染防治资金。“十五”期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筹集,国家适当给予支持。四省要建立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费的征管力度,逐步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增强水污染治理项目的融资能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水污染治理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在企业落实治理资金后,国家给予贴息补助。
七、四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协作,团结治污,确保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
二○○三年一月十一日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