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四个规划办公室第二次工作座谈会情况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四个规划办公室第二次工作座谈会情况报告的通知 国办发〔1986〕84号 1986年10月30日 发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
关于四个规划办公室第二次工作
座谈会情况报告的通知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东北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
国务院原则同意国家计委《关于四个规划办公室第二次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现转发给你们。
国务院各规划办公室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区域性规划机构,其中心任务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根据地区特点,搞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如何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横向经济联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探索经济管理的新路子。各规划办公室在进行规划和推动联合过程中,要很好地协调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和部门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把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全国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支持规划办的工作,加强联系,通力合作,提高区域经济的规划水平,充分发挥各经济区的优势,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
一九八六年十月三十日
关于四个规划办公室
第二次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
国务院:
一九八六年七月二日至五日,宋平同志主持召开了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东北经济区规划办、能源基地规划办、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第二次工作座谈会。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国防科工委、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也派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工作情况,对“七五”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着重研究了如何进一步搞好区域经济规划工作问题。现报告如下:
自去年十月份四个规划办第一次工作座谈会以来,各规划办按照座谈会《纪要》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根据各自的特点,做了大量工作。
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编制了经济区煤炭产、供、运和集资办电、邮电通信及服装、陶瓷、自行车、罐头四种轻工出口产品技术改造专项规划;召开了二十六个城市的横向联合座谈会;在组织二十七个行业联席会议的基础上,经济区范围内又建立了银行、商业、外贸行业的厅局长联席会议;进行了经济区内河航运的系统调查;对纳入国家“七五”计划的太湖治理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多方面的协调工作。
东北经济区规划办公室重点抓了能源、交通和老企业技术改造规划;继组织东北电气集团之后,又发展了新技术开发、一汽、铁合金、碳素等一些新的大型工业集团和企业群体;对区内十四个重大联合项目开展了工作;建立了农村发展、轻工、纺织、冶金、外贸、科技、统计等部门和行业的联席会议制度;围绕落实“七五”计划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计划安排上某些不衔接、不配套、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调整和改进的建议。
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研究提出了基地后十年建设的若干设想,对基地的煤炭开发和外运,以及高耗能工业发展作了通盘研究;推动了有关地区对乡镇煤矿的调查研究和整顿;开展了晋东南—焦作、神木—东胜、准格尔等小区规划;对综合开发晋东南、焦作地区的集团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协调。
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重点组织了三线企业调整方案的实施,抓了一批搬迁企业和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对攀西钢铁基地的建设方案和军民结合生产新型纺织机械等进行规划、论证;继续组织一、三线企业,在共同开发资源、联合开发重点产品、合作增产名优和出口创汇产品、促进电子元器件国产化、共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横向经济联合。
此外,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和能源基地的规划办,还进行了经济区发展战略等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
总之,各规划办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规划、联合和协调工作,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国家和计划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实践证明,国务院决定成立四个规划办是正确的,开展区域经济规划工作,积极探索经济管理的新路子是十分必要的,其意义和作用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横向经济联系的发展,日益显示出来。
一、各规划办是改革的产物,在实践中又推动改革。各经济区域内在历史上就存在着比较密切的经济联系;但在旧体制下,人为地割裂或削弱了这种联系,严重妨碍了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和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产业与地区之间也需要统筹安排,协同动作。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冲破条块分割封锁,发展横向经济联系。各规划办的建立,正是适应了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这一客观要求。
各规划办不行使行政权,不受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局限,比较超脱,按改革的精神制定规划,在规划中体现改革。他们所作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题性的,都能打破条块分割的格局,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根据经济区的特点,按照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联系进行,因而解决了一些按旧体制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上海经济区规划办通过太湖治理规划工作,解决了有关省、市争论了二十多年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形成了各方面能够接受的综合治理方案。东北经济区规划办通过能源交通建设规划,对黑龙江东部、内蒙东部、吉林珲春、辽宁中部等小区煤、电、运建设的衔接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案。能源基地规划办在进行基地规划过程中,开展了小区规划,特别对晋东南—焦作地区的煤、电、水及高耗能工业的综合开发建设提出了规划方案,为国家在这一地区建立“集团项目”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改革按条条块块安排项目、分投资的旧体制开拓了新思路。三线地区企业调整改造方案的实施和一、三线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的广泛深入发展,将促进军民结合,逐步改善生产力布局,形成新的综合优势。
二、各规划办的区域经济规划充实了国家计划。过去编制全国计划是以省级行政区划和部门的计划为基础,并以部门为主来进行的,计划安排下去往往七长八短,不够协调,既不利于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又割裂了国民经济的横向联系。各规划办比较接近省、市和基层,对经济区的情况摸得比较清楚,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立场上,深入调查研究地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本地区经济发展上带有战略性和方针性的重大建议,并通过规划,协调国家与地方、条条与块块之间的关系。他们前一段所提出的规划和建议,已为国家计划编制和经济决策提供了许多重要依据和参考。在国家计划下达实施过程中,各规划办通过规划和协调工作,发现国家粗线条计划安排上的不足,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调整和改进的建议,帮助国家、部门、省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计划。今后随着区域规划工作的继续超前进行,对经济区中长期规划以及一些重大项目的深入调查研究和论证,各规划办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为国家提供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提出重大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提供准确重要的信息,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计划更加充实、合理。
三、各规划办的规划可以引导地区经济的合理发展。各规划办成立以来,广泛地组织有关地区、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经济区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地区优势和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多方收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开展了向有关地方和部门提供规划方面的咨询服务。随着工作的深入和中长期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科学性的提高,这种咨询将对地方、部门制定计划,进行经济决策,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旧的经济和计划体制的一种改革。在目前新旧体制交替的情况下,开展区域规划需要各有关部门、地方与各规划办同心协力,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规划水平。
大家认为,四个规划办第一次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提出的各项任务是适宜的,是符合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各规划办要进行规划、联合、协调工作的指示精神的。在各项任务中,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关键,要集中力量抓好。为了使各规划办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会议商定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各规划办搞中长期区域经济规划,要有重点地超前进行,规划要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强求一律,不面面俱到。要着眼于国家制定中长期计划所急需和各省(区、市)共同关心而又为一个部门或一个省(区、市)解决不了的重大课题。规划要以二○○○年为时限,其中“八五”计划部分要细一点。规划的内容要反映区域特点,突出科技进步,并要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各规划办规划范围内特别是三线地区,拥有一大批军工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支强大力量,各规划办要把军转民、军民结合问题列入工作日程,在区域规划中通盘考虑,提出建议方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省(区、市)要把如何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纳入各自的计划。
二、各规划办的区域经济规划要纳入国家计划工作程序。在全国计划确定之前,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听取各规划办的意见。对某些重要的区域性规划草案,国家计委要认真组织讨论,对于重大建设项目,要请有关规划办参与论证和审议。
三、各规划办要继续推动横向经济联合,着重研究跨行业、跨地区的经济联合中的政策性问题。
四、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要积极参加和支持各规划办的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各规划办提出的规划建议,并体现在计划中。各规划办在规划过程中,要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主动联系,经常沟通信息。
五、对各经济区“七五”计划落实中存在的外贸发展规划和利用国内军工技术力量与技术装备生产民品等问题,准备在适当时机,由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牵头,有关规划办、省(区、市)和部门参加,专门研究,加以协调。
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各规划办的领导力量要适当加强,机构要逐步充实,增加一些有能力有经验的年轻业务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一些经费,逐步改善办公和生活条件。请有关部门和省(区、市)给予支持。
以上妥否,请示。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二日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