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文类 (四部丛刊本)/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国朝文类 序
元 苏天爵 编 景上海涵芬楼藏元刊本
目录

皇帝圣旨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至元二年

    二月初六日承奉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扌⿱彐𧰨 -- 掾史崔适承行札

    付准

    中书省咨礼部呈奉省判翰林国史院

    呈据待制谢端修撰王文烨应奉黄清

    老编修吕思诚王沂杨俊民等呈窃惟

    一代之兴斯有一代之制作然文字虽

    出于众手而纂述当备于一家故秦汉

    魏𣈆之文则有文选㧞其萃而李唐赵

    宋之作则有文粹文鉴掇其英矧在

  国朝文章尤盛宜有纂述以传于时于以敷

    宣治政之宏休辅翼史官之放失其于

    典𠕋不为无补伏睹

  奎章阁授经郞苏天爵自为国子诸生历官

    翰林僚属前后搜辑殆二十年今已成

    书为七十卷凡歌诗赋颂铭赞序记奏

    议杂著书说议论铭志碑传其文各以

    类分号曰

  国朝文类虽文字固富于网罗而去取多关

    于政治若于江南学校钱粮内刊板印

    行岂惟四方之士广其见闻实使一代

    之文焕然可述矣具呈照详得此本院

    看详授经郞苏天爵所纂文类去取精

    详有裨治道如准所言移咨江南行省

    于赡学钱粮内锓梓印行相应具呈照

    详奉此本部议得翰林待制谢端等官

    建言一代之兴斯有一代之制作参详

    上项

  国朝文类七十卷以一人之力捜访固甚久

    而天下之广著述方无穷虽非大成可

    为张本(⿱艹石)准所言锓梓刊行以广其传

    不唯黼黻太平有禆于

  昭代抑亦铅椠相继可望于后人如蒙准呈

    宜从都省移咨江浙行省于钱粮众多

    学校内委官提调刊勒流布相应具呈

    照详得此都省今将文类检草令收管

   赍咨顺带前去咨请依上施行准此省

    府今将上项文类随此发去合下仰照

   验依准

    都省咨文内事理施行奉此及申奉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书吏冯谅承

    行旨挥看详上项文类纪录著述实关

    治体既巳委自西湖书院山长计料工

    物价钱所需赡学钱遵依

    省准明文巳行分𣲖各处除巳移牒福

    建江东两道廉访司催促疾早支拨起

    发外其于刊雕誊写之时(⿱艹石)有差讹恐

    悮文献之考宪司合下仰照验委自本

    司副提举陈登仕不妨本职校勘缮写

    施行奉此又奉

    省府札付仰委自本司副提举陈登仕

    不妨本职校勘缮写监督刊雕疾早印

    造完备更为催取各各工物价钞就便

    从实销用具实用过数目开申奉此至

    元四年八月十八日承奉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札付准

    中书省咨礼部及太常礼仪院书籍损

    缺差太祝陈承事赍咨到来于江南行

    省所辖学校书院有板籍去处印造装

    禙起解以备检㝷无复阙文之意数内

    坐到

  国朝文类二部仰依上施行奉此照得

    西湖书院申交割到

  国朝文类书板于本院安顿点视得内有补

    嵌板靣虑恐日后板木干燥脱落卒难

    修理有妨印造况中间文字刊写差讹

    如𫎇规划刊修可以传久不悮观览申

    乞施行续奉

    省府札付照勘到西湖书院典故书籍

    数内

  国朝文类见行修补拟合委令师儒之官较

    勘明白事为便益奉此除巳委令本院

    山长方贠同儒士叶森将刊写差讹字

    様比对较勘明白修理完备印造起解

    外至正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准本司

    提举黄奉政关伏见仐

    中书省苏参议昨任

  奎章阁授经郎编集

  国朝文类一部已蒙

    中书省移咨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札付本司刊板印

    行当职近在大都于苏参议家𫉬睹元

    编集检草较正得所刊板本第四十一

    卷内缺少下半卷计一十八板九千三

    百九十馀字不曽刊雕又于目录及各

    卷内较正得中间九十三板脱漏差误

    计一百三十馀字盖是当间较正之际

    失于卤莾以致如此宜从本司刊𥙷改

    正庶成完书今将缺少板数漏误字様

   录连在前阕请施行准此儒司今将上

    项文类板本刊𥙷改正一切完备随此

   发去合下仰照验收管施行须至指挥



      右下杭州路西湖书院准此



 至正二年二月  曰

    施渊

国朝文类序

庀文统事太史之职也史官放失而文学之士得

以备其辞焉古者自䇿书简牍下及星历⺊祝之

事属于太史故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在焉书与易

皆是也而春秋出焉教于国都州里者诗礼乐而

巳矣观民风者采诗谣以知俗观礼乐以知政亦

集于太史后之学者考六艺之辞发而为文章是

故文章称西汉记事宗左氏司马子长与丗与变

其间必有名者出焉

国初学士大夫祖述金人江左馀风车书大同风

气为一至元大德之间庠序兴礼乐成迄于延祐

以来极盛矣大凡

国朝文类合金人江左以考 国𥘉之作述至元大

德以观其成定延祐以来以彰其盛斯著矣网罗

放失采拾名家最以载事为首文章次之华习又

次之表事称辞者则读而知之者存焉伯修于是

亦勤矣哉固忠厚之道也文章之体备矣因类物

以知好尚本敷丽以知倩性辞赋第一备六

百代萃稡其言乐章古今诗第二本誓命䌷训诰

申重其辞以宪式天下万世则之

诏册制命第三人臣告猷日月献纳有奏有諌有

庆有谢奏议表笺第四物有体体以生义以寓劝

戒褒述箴铭颂赞第五圣贤之生必有功德事业

立于天下后世法𧰼之古今圣哲碑第六核诸实

显诸华合斯二者不诞不俚记序第七𠂻蕴之发

油然恢彻其辨不动者鲜矣书启第八物触则感

感则思思则郁郁则不可遏有禆于道杂说题䟦

第九有事有训有言有假有类不名一体杂著第

十朝廷以群造士先生以导学者徴诸古䇿问第

十一尔雅其言烨烨然归其辞其事宣焉诸杂文

第十二累其行事不憗遗之意其辞悫哀辞谥议

第十三其为人也没而不存矣备述之始终之行

状第十四其为人也没而不存矣志其大者远者

将相大臣有彝鼎之铭大夫士庶人及妇人女子

亦得以没而不朽者因其可褒而褒焉以为戒劝

焉墓志碑碣表传第十五緫七十卷出入名家緫

(⿱艹石)干人是则史官之职也夫必有取于是也夫自

孔子删定六艺书与春秋守在儒者自史官不丗

其业而一代之载往往散于人间士之生有幸不

幸其学有传不传日迁月化简札堙没是可叹也

伯修三为史氏而官守格限遂以私力为之苏君

天爵伯修其字也丗为真定人先丗咸以儒名威

如先生尤邃历学著大明历筭法篇以稽其缪失

焉郎中府君以材显至伯修而益启之伯修博学

而文于书无所不读讨求国朝故实及近代逸事

最详定著名臣事略(⿱艹石)干卷辽金纪年(⿱艹石)干卷并

为是书书非有补益子丗道者不为也自翰林修

撰为南行台御史今为监察御史元统二年夏四

月戊午朔文林郎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

南郑王理序

国朝文类序

元气流行乎宇宙之间其精华之在人有不能不

著者发而为文章焉然则文章者固元气之为也

徒审前人制作之工拙而不知其出于天地气运

之盛衰岂知言者哉盖尝考之三代以降惟汉唐

宋之文为特盛就其丗而论之其特盛者又何其

不能多也千数百年之久天地气运难盛而易衰

(⿱艹石)此斯人之荣悴㮣可知矣先民有言曰三光

五岳之气分大音不完必混一而后大振美哉乎

其言之也昔者北南断裂之馀非无能言之人驰

骋于一时顾往往固于是气之衰其言荒粗萎冗

无足起发人意其中有(⿱艹石)不为是气所囿者则振

古之豪桀非可以丗论也我 国家奄有六合自

称混一者未有如今日之无所不一则天地气

运之盛无有盛于今日者矣建国以来

列圣継作以忠厚之泽涵育万物鸿生隽老出于

其间作为文章厖蔚光杜前丗陋靡之风于是乎

尽变矣孰谓斯文之兴不有关于天地国家者乎

翰林待制赵郡苏天爵伯修慨然有志于此以为

秦汉魏𣈆之文则收于文选唐宋之文则载于文

粹文鉴 国家文章之盛不采而彚之将遂散轶

沉泯赫然休光弗耀于将来非当务之大缺者欤

乃蒐摭 国𥘉至今名人所作若歌诗赋颂铭赞

序记奏议杂著书说议论铭志碑传皆类而聚之

积二十年凡得(⿱艹石)干首为七十卷名曰

国朝文𢾗百年文物之英尽在是矣然所取者必

其有系于政治有𥙷于丗教或取其雅制之足以

范俗或取其论述之足以辅翼史氏凡非此者虽

好弗取也夫人莫不有所为于丗顾其用心何如

耳彼为身谋者穷昼夜所为将无一事岀于其私

心之外至有为人子孙于其先丗所可传者漠然

曾不加意遑及它人之文与天下之事哉览是编

者不惟有以见斯文之所以盛亦足以见伯修平

日之用心矣伯修学博而识正自为成均诸生以

至历官翰𫟍凡前言往行与当丗之所可述者无

不笔之简册有 国朝名臣事略与是编并著

廷论以文类犹未流布于四方也移文江浙行省

锓诸梓伯修使旅书所以纂辑之意于编端庶几

同志之士尚相与博采而嗣录之元统二年五月

五日将仕佐郎国子助教陈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