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乐改进社缘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国乐改进社缘起
作者:刘天华 中华民国
1927年6月
本作品收录于《新乐潮

  音乐对于人类有绝大的功用,这是无论什么人不能不承认的。我国近来最没长进的学问要算音乐了,虽然现在也有人在那里学著西人弹琴唱歌,大都还只是贵族式的,要说把音乐普及到一般民众,这真是一件万分渺远的事。而且一国的文化,也断然不是抄袭些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返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可以算数的,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两个字。

  我国音乐在历史上虽然有数千年可贵的事实,但因历经灾乱的破坏,贵族的蹂躏,加之以人材的缺乏,门户的隔阂,早已弄得零零碎碎,不成个样。近数十年来,政府既不提倡,学校又不列为正式科目,做子弟的要学习,还不免受父兄的呵斥与社会的蔑视,结果,所谓中国音乐,百分之九十九只能留在吹鼓手手里苟延残喘,这真是太不像话了。

  国乐之在今日,有如沙里面藏著的金,必须淘炼出来,才能有用。这淘炼的责任非我辈莫属,虽然严格说来,我辈也只是一知半解的人。

  现在可作模范的前辈大师一天少似一天,制造乐器的工人,只图渔利,一天随便一天;研究乐理的人更是晨星般的稀少,我们看了这种状况,心上不禁栗栗危惧,所以虽然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也要努力呼号一下──组织国乐改进社。

  我们的计画是如此:

  我们认这事为艺术界的大事,非少数人所能举办,必须要联络全国同志,一致进行;我们应该打消门户之见,大家合力工作,以救此国乐残生。

  我们应该调查现在各地所存在的可作模范的大师,以及现存的乐曲、乐谱、乐器,并人们对于何种乐曲的感情最浓厚。

  我们应就经济能力之所及,搜集关于国乐的图书,并古今各种乐器,组织图书馆及博物馆,应该设法刻印尚未出版的古今的乐谱;应当把无谱的乐曲记载下来;应当把音乐名奏用留声机收蓄,以期现有的国乐,不再渐渐地消失下去。

  我们想改良记谱法,使与世界音乐统一;想把各种的演奏法尽量写出,编成有统系的书籍,以便一般人的学习,我们想组织乐器厂,改良乐器的制造。

  我们想集合多数人的意见,判断乐曲乐器的优劣,以定取舍。

  我们想介绍西乐,以为改进的辅助;并想效法西乐,配合复音,并参用西洋乐器,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

  我们想从创造方面去求进步,表现我们这一代的艺术。

  至于发行刊物,创设学校,组织研究所等等,那是不消说,只要有经费,有人材,立即次第举办。

  我们发起人自知心长力拙,难胜重任,务望国内同志共起赐教,则国乐前途庶有一线之光。

  发起人:

     王同华 吴伯超 吴仲瓯 李淑清 李文淑

     李光涛 汪颐年 周 宜 金式斌 邵增昕

     林之棠 柯政和 徐季吾 徐义衡 张友鹤

     张凤昌 张粹如 曹安和 程朱溪 郭绍猷

     贺青莲 梅茂鼎 杨庆功 杨筱莲 廖书筠

     廖赞化 熊 泌 潘君方 郑 志 郑颖荪

     刘天华 谢兰郁 韩权华 萧从方 萧淑娴

(以姓氏笔画多寡为序)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2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8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