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
《人民日报》通讯员
1972年1月29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在兰州市东方红被服厂,提起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赵志毅同志,工人们都说她保持了“五·七”战士的好思想、好作风,称赞她是“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一心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带头人”。 赵志毅同志参加革命近三十年了。在民主革命时期,她打过日本鬼子,做过地方工作,参加过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等伟大斗争。那时候,她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和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战斗,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可是进城以后,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长期坐机关,脱离了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疏远了,在工作中也就不能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群众帮助她改正错误,她一时还想不通,甚至产生了“从此不再担任领导工作”的消极念头。

遵照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伟大指示,赵志毅来到兰州市“五·七”干校。在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真是事事触灵魂,处处受教育。在农村插队的时候,贫下中农深厚的阶级感情,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一心为革命的先进思想,使她深受感动。例如,五十多岁的贫农女队长张秀英,在受到群众批评之后,毫无怨言,为人民坚持好的,为革命改正错的,继续朝气蓬勃地带领广大贫下中农战天斗地。她爽朗地说:“贫下中农批评我们,是要我们改正缺点,更好地干革命,怎么能听到批评就躺倒不干呢!”对照贫农队长的榜样,检查自己想撂挑子的思想,赵志毅深切地感到自己缺乏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通过学习,她又从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认识了自己过去的缺点、错误。她更加自觉地认真读书,刻苦实践,在下放劳动过程中焕发了革命精神。

离开干校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赵志毅决心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刚到东方红被服厂的时候,她发现领导班子内资产阶级派性还没有完全消除,革命和生产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赵志毅认真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一方面在处理问题时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反对资产阶级派性,一方面深入调查研究,过细地做思想政治工作。有两个革委会成员对立情绪比较严重,经过调查,原来有阶级敌人利用资产阶级派性进行挑拨离间。她便和这两个同志促膝谈心,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帮助他们提高执行党的“九大”路线的自觉性,使他们在毛泽东思想原则基础上团结起来。从此,领导、群众一条心,狠抓了革命大批判,打击了一小撮阶级敌人,全厂呈现出一派团结战斗的革命景象。

赵志毅同志在干校学习后,加强了群众观点,到被服厂以后注意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有一次,她听到有的群众反映,做衣服要排队很不方便。她经过调查以后,在厂革委会里提出了组织服装加工流动收货组的建议。在她的带动下,流动收货组深入工厂、农村,为工人、贫下中农裁剪衣服,接收零星活儿,衣服做好之后,又挨门逐户地送到顾客手里。这一做法,深受工农兵的欢迎。

赵志毅同志在下放劳动的过程中,对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指示有了深切体会。她到被服厂以后,把参加劳动作为打掉官气,反对资产阶级腐蚀,进一步改造世界观的重要一环。她虽然体弱多病,在劳动中还是抢在先,干在前。有一次,她和工人一起在滨河马路参加社会劳动。晚上九点多了,下起了大雨,工人们为她的风湿性关节炎担心,劝她回去休息,并说:“你走吧,这点活儿我们代你干了。”她回答说:“同志们能代替我劳动,却不能代替我改造思想。多劳动一个钟头,多流一身汗水,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就增加一分,继续革命的觉悟就提高一步。”那天晚上,她和大伙一起冒雨劳动到十一点多钟。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2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