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60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二广观障治下。疏中有二。先总明来意。于中有二。先明观故。论云。复观察障对治不善业道及果。善业道及果。及上上清净后起增上心。求学下即标举行心。全是论文。
疏。若直就下释文。先顺经则先明观要心摄善是行。今论既通属佛善。即佛善通于观行。则前四善但明于观。以前三善菩萨不行。其菩萨善先已行故。疏且分为二。先观不善等者。此中总有四门。一障治分别。不善为所治故。二凡圣分别。天人为凡三乘为圣。三大小分别。二乘为小故。四因果分别。菩萨为因佛为果故。四重之中料拣。五重十善不善唯属所治。是故别为一段。
疏。以顺理益物正反恶故者。明善是能治。故缨络云。顺理生心名善乖背为恶。又益物为善损物为恶。故云正反恶故。
疏。或由三时之心等者。略举四重。一约时。如欲行善时。正行善时。行善已时。三时俱重为上善。随一二轻为中三时俱轻为下。二约境者。如一不杀。不杀蚊蚋为上。不杀畜生为中。不杀人为下善。杀即反此。三约心轻重者。随于一境。如杀一畜。猛利重心。处中心。不获己而杀心。为上中下三品之恶。三重不杀即三品之善。四约自作教他者。具自他为上。唯自非他为中。自虽不作而教他作为下。
疏。细论其义多品不同者。将上四事交络相望。则成多品。如约杀境。境是一重。更以重心则为二重。复三时重即为三重。更教人杀为其四重。馀例可思。言为不善者反此。可知者此有二意。一者通相前但约不杀。今约杀等。二者如一杀境前来不杀蚊蚋为上善等。今杀蚊蚋为下恶。杀畜为中恶。杀人为上恶等。引瑜伽六十释为不善。至下当明。
疏。初标所修善同者。下四十善唯佛一善独云上上。前三但云又此上品十善故。云三乘善同者。若准论经菩萨亦云上上。然云上者。即前人天善中三品之上故。五净居是色界善为上。而圣依此修故。就上善论其差别。
疏。次显所用功异者。此语即借庄子第一逍遥篇言也。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硕。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而无所容。非不咢然大也。吾为其无用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其药令人手不拘折故常漂絮于水中也)客闻之曰。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煮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以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硕之瓠。何不摅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也。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蓬非直达者也此章言物各有所宜苟得其宜安往而不逍遥哉)今借此言。一种十善犹不龟手之药也。凡夫用之处乎生死。二乘用之才能自免。则犹漂絮也。菩萨用之兼济无外。则裂地而封矣。
疏。于中初句对前彰胜者。三乘皆有胜劣分别。然前劣亦名所观境界。后胜即是能观之行。言以实相智修者。以经云以智慧修习。论经云。与智慧观和合修行。论云。智慧观者。观实相观故。释曰。谓实相者。即四谛理。双照事理实也。四谛之义下当结示。即以智慧心中修十善故。
疏。一因集者。昔集小因今成小行。依之集道故名为集。二畏苦者。厌当苦故。三舍心者。即唯求自度。下二兼劣缘觉者。四不及自悟。五不及观缘。彼经云闻声。论云观者。念音声故。何者音声。我人众生等但有名故。释曰。此中论意言声闻者。谓众生我人但有名故。名为念声。义说闻声非要耳闻应具二义故。瑜伽八十二云。从他听闻正法音声。又令他闻正法涅槃。故曰声闻。即声闻声闻。又瑜伽八十四说四种声闻。今是趣寂四声闻义。玄中已明。疏。结成自乘者。论云。如是彼音声解入故。众生无我非法无我。意云。唯生无故。但成声闻乘。
疏。然能治下结成四谛为声闻乘恶因恶果二体俱亡。善体不亡。故上为道迷胜义愚等起于十善。此便顺灭。灭此异于人天言成声闻乘义含道灭者。道即因乘。灭即果乘。
疏。第三缘觉善者。然缘觉声闻各有二类。总相而说。声闻观谛。缘觉观缘。声闻依声。缘觉依现事。而各成二者。一声闻声闻。谓本求声闻。亦观四谛。于最后身值佛成果。二缘觉声闻谓昔求缘觉观十二缘。于最后身值佛为说十二因缘教。依声悟故名缘觉声闻。言缘觉二者。一缘觉缘觉。谓本求缘觉。于最后身不值佛世。自藉现事因缘得道。二声闻缘觉。谓先求声闻悟得初果。未现涅槃人天七返。七返满已值无佛世。藉现事缘而得道果。今此就其缘觉缘觉以明善法。此人胜故。
疏。方便不具力不堪说者。缘觉出世无九部经。故此无所依。故不能说。非是智慧劣于声闻。馀可准知。广如瑜伽。本地分中者。有十七地。声闻地当第十三从二十一论至三十四。即此卷中明缘觉地。第十四终此卷。建立缘觉有五种相。一种性。二道。三习。四住。五行。言种性者。谓由三相应正了知一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尘性。由此不乐愦闹深乐寂静。二有薄悲性。于利生事不乐三有中根性。是慢行希愿。无师无敌而证二道亦有三。一百劫亲承佛修蕴善巧等。二值佛世近善士闻法未得煖等。三已得沙门果未究竟。三习者。依其三种习菩提分。四住者。初名麟角。乐寂静处。后二名部行。亦乐部众等五行。谓依村落等守根正念。神通化物不言说法。又云。一切本来一向趣寂。释曰。今经论中通三种性。总句修习显己有习亦有道。初自觉者。即是麟角。二不能说。即是彼行。亦是前明薄悲种性。三观少境界有二意。前意由有道故。后意通相而明。馀多大同。
疏。第四菩萨十善疏文有三。初举论四名。次四中下料拣。后言因集下依论牒释。
疏。二具足悲愍是菩萨用者。论云。见诸众生习行苦因及受苦时。起悲愍心。意云。见行苦因愍其当苦。见已受苦果悲欲拔之。
疏。一观求行证智度满者。论云。三者受大位地。是故求证佛广大智。二尽净诸障断二十二愚。已断二十。唯如来地。亦有二愚。一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著愚。二极微细碍愚。佛善方断。论云。此中但说菩萨地广成便足。何故复说地净波罗蜜净。释曰。此意云第十地净。但用初句即显智地已满。何用后二论。答意云。以下二句显成初句深广之行。谓一从初地来。展转净障至此究竟。故论云。有上上清净故。二者一地一度净故。论云。第一法清净故。第一法者。即波罗蜜义。第五佛善。
疏。前三属佛者。是显佛德。唯明观门。后一思齐乃有二意。一约所求德。二地思齐。即是行门。二显佛法殊胜。亦是观门四中。一对凡彰净。二对小彰舍。三通观诸菩萨明方便。四以自对佛明求。
疏。一者灭者。谓不善业道。此是止恶。止恶对习故有共言。
疏。二者舍者。谓十力等自在成就。十力降魔所作增上。二乘所无。故名为舍。
疏。三方便者。通举菩萨善巧修习。令佛十善得圆满故。
疏。四菩萨求无厌足。疏文有四。一举经明求。二上虽下拣所行善。三佛善望已下举论意帖。论云。馀残无厌足故。四一切智下释经应令具足清净之言。第三摄众生戒。
疏。前中显此戒增上者。即论初生起。云已上依大悲利益众生戒增上。上但自善。今悲兼济故云增上。
疏。论名时差别者。论就智中云有三种相。一者时差别。二者报差别。三者习气差别。今以后二在知果中。知因是时差别。
疏。尽寿作等者。尽寿为上品。多时为中。少时为下。而言等者。此是瑜伽五十三明于百行。亦名百非。十善用之名为百行。十恶用之即是百非。等者等取少分杀多分杀全分杀。自作教人。以无量门称扬赞述。见杀生等深生庆悦。生大欢喜历于十恶。即为百非。
疏。馀有三品如上十善者。上十善中释三品竟。反例云为不善者。反此可知。瑜伽六十广显差别。今指三品者。彼略有四。一约三时。今已明竟。二约境有胜劣。三约心有轻重。四约自作教他。前十善中胜境不杀善则为下。不伤蚊蚋是上品善。今即反此。如前已明。三约心有轻重者。初义约三时轻重。今约一时即有轻重。故经说言重心杀蚁过于轻心杀人等轻心中容重心以为三品。此心轻重。亦约能起烦恼。有上中下。故瑜伽第八云。软谓不善者。为软品贪瞋痴所起等三品。自作教他。轻重如前善中。故瑜伽六十广说者。正说于恶。论云。杀生所引恶业有其四句。一有作而非增长。为愚童及不思已悔等。二不作而增长。谓思欲杀等事。三俱四俱非。可知馀业亦尔。意三业中无第二句。于初句中无不思而作他逼令作。释曰。即上四句。第一为中品。第二为下品。俱为上品。俱非或误杀等。并非三品。上皆瑜伽意。若准如来秘密藏经。大迦叶问佛十恶何者最重。佛答言。杀及邪见。释曰。此即十恶互望。次又云。十恶等乃至小罪坚执名犯。若不坚执乃至无间。不名为犯。释曰。此即约心意明邪见执著为重。言不犯者。意是轻微。故下文中初云。盗塔寺物不名为犯。后言此人因此坠堕。因此解脱。如人自天坠地亦因地起。次经又云。父得缘觉道。子断父命。名杀中重。夺三宝物。名盗中重。母若出家得阿罗汉。共为不净。是淫中重。若以不实语谤佛。是妄语中重。若两舌语坏贤圣僧。是两舌中重。若骂圣人。是恶口中重。言说坏乱求法之人。是绮语中重。若五逆初业。是瞋恚中重。欲劫夺持戒人物。是贪中重。邪见中重。谓之边见。结云此为十恶中重。释曰。此即约境胜劣。但举其重。中下可知。又云。迦叶若有众生具斯十恶。解知如来说因缘法无我无人无法本性常净。不说此人趣向恶道。何以故。无积集故。释曰。此即净名理观忏意。亦是上来无执著心。不名为犯。亦同如来为阇王说。无能杀等非今正要。义便故来令人解灭。疏。依正法念经三途之中各有边正者可知。
疏。即人中残报者。天中亦有残报。人中重故多故。所以偏说。疏。杂集瑜伽等论。开习气果以之为二者。即杂集第七故论云。又十不善业道异熟果者。于三恶道中随下中上。受傍生饿鬼捺落迦异熟。等流果者。各随其相感得自身众具衰损。所谓寿命短促常贫穷等。如其所应。增上果者各随其相感得所有外事衰损。所谓外具乏少光泽是杀生增上果。下引经列释。而等流但举其一。多同此经正恶等流其增上果。亦唯举一。唯邪淫果。但言尘坌妄语。则云多诸臭秽。馀并大同。然十善亦有三果等流但云谓即于彼处各随其相感得自身众具兴盛。增上果者。谓即于彼各随其相感得外事兴盛。更不别说。亦应例恶得长寿无病等。以经及论不别显故。
疏。亦不明差别馀报。瑜伽第九大同此说。若准俱舍论云。何缘此十各招三果。答此令他受苦断命坏灭故。且初杀生令他受苦受异熟果。断他命故受等流果。令他失减受增上果。馀恶例知。显宗四十四中义亦同此。而以受苦为其加行。堕于地狱。根本断命感于等流。又一师云。先受异熟。后受近增上及远增上。与今大同。则加行根本俱招三果。
疏。多是前重后轻者。以瞋恚等流前轻后重。故云多也。
疏。若水之流湿者。周易乾卦云。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疏。护众生命如护己命下。亦即是前对治离也。
疏。依增上悲念众生故者。正释集字。依前摄善起悲摄生。名戒增上。今依上悲欲拔众生。悲心能起利众生事。故名为集。
疏。论就别相为八种众生者。此之十心与离瞋中六心有同有异。故论解释亦小不同。前六心者。一慈心。二利益心。三哀愍心。四欢喜心。五利润心。六摄受心。望此十心有四差别。一离合不同。前恶行众生此分为二。所谓恶行及外道故。前摄菩提愿众生。此分为二。谓同行众生。及摄菩提愿众生故同。二通别不同。前于贫乏及苦众生。共起二心。所谓怜愍及与乐心。今此别与。谓于苦众生生安乐心。于贫生悲。三起心不同。前于贫所起怜愍。怜贫苦故。今于非贫所起于悲心。欲拔苦故。又复前者。于乐众生起利润心。令舍放逸住善法故。今起怜愍心。念其当受众苦报故。四前后不同。前第二恶行众生。此为第一。彼第四苦恼众生。此为第三。彼前第一怨仇众生。此为第三。彼前第三贫穷众生此为第四。除此四异馀皆相似。疏。于贫苦众生者。前但言苦即违缘逼迫。今言贫苦者。顺缘不足。言愍其放逸者。当受苦故。故经云。福德力故生多放逸。生放逸故即无持戒心。以是因缘故堕地狱。然十句为八者。后三通为菩提。有下中上。下劣于己者。摄如己心。等于己者。推如师心。胜于己者。同于佛也。
疏。恶慧恶欲者。论云。恶意恶心。梵云末那。此翻为意。梵云末底。此翻为慧也。声势相近。译者之误。今经为正。
疏。我净等者。然其四倒因计五阴依法计我谓想行蕴依身计净。谓依色蕴取像。思虑任运计我。薄皮所覆任运计净。故不假专念。若计心为常。多由思度计受为乐。要对境忘念。则我净如俱生常乐。如分别故有难易。远公以我为常。本净是乐原。便以本末释难易。因说有九种本末。一如起信真如为本无明为末。依于真如有无明故。二无明为本三倒为末。三三倒之中见倒为本想心为末。四三倒为本四倒为末。五四倒之中我净为本常乐为末。六四倒为本生恶道稠林为末。七即此为本起现行惑为末。八诸惑为本诸业为末。九诸业为本苦果为末。今但举第五耳。此之九重于斯非要。亦有少理故复录之。
疏。由计等者。计我多欲名计净多欲色。如涅槃者。发心品已引。
疏。行于实道者。论释正念。正念即四念。治四倒故。
疏。二对怨于心中者。以文不次故举帖之。疏。结上三业者。邪语邪业皆属邪命故。谓宝翫受用者。宝翫即贪。受用即瞋。烦恼所烧通三毒说。
疏。然痴有二下别明痴相。疏亦复不知下成上迷。前贪瞋之二即法华意。彼经云。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著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然彼经火通因果。故彼经云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三毒之火。今此正明三毒之火。宝翫受用亦即果火。故彼经云。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失谓不知失于法身。亦是不知苦集过失。此中正明起惑故。疏不引。何者为舍。舍即五蕴。次文用之。
疏。二无求出意者。即迷灭道。即是不知何者为舍。是故疏云迷火宅之为乐。是不识灭不解修道。以求出离为无求出意疏。一愚痴者。然其四过皆是集。恶行过痴是根本。谓为现小乐造于罪行。招当大苦故为愚痴。重暗下六字别明三过二字为一。其之所覆障通上二义。
疏。二入阴翳下开此过名以为二义。初增恶中阴翳是痴。稠林喻使。使即随眠。由愚痴心与使为因。以因依果为阴翳林故。疏云增长结使。增长结使即是增恶。此增恶事即业之过。此明远善者。论云远离无漏智慧。无漏智慧即是善也。亦由于痴为此善障。
疏。三行旷野险道者。疏取论意。按经以释然。此二句论经不同故。彼经云。堕大黑暗处。堕其所见。到种种险道。论释云。受至大对过患。如经堕大黑暗处故。是中对者。黑暗示现。如暗中行处处障碍。如是相似法故受大对。事成至诸恶趣。是故名堕。此释上句多作罪因。于临终时见恶报相。心生悔见过如经随其所见到种种险道故。见险道者。悔见故见本罪相。不能集彼对治正见随其所见者。于死时故。释曰。二经文异。皆上句明果。下句明因。而论经险道在因。今经险道在果。今经旷野即大黑暗处。行即堕义。今疏解释亦不违论。但略受生至大对之言。为受苦报过耳。大即旷野对即障碍。故疏云生死长广即旷野名大。多难障碍即是对字。论语小僻。故按经释耳。经云起诸恶见。即论经随其所见对种种险道。恶见是能对。故论释下句但云多作罪因。于临终时见恶报相。意明。下句是因。所到险道即上句之果。故释上句云受大对事成至诸恶趣。是故名堕。由此今经善得论意译回险道在于上句刊定。不知此意。便合此经二句释论随其所见到种种险道。复将前远善失智慧光明。为论初句。受至大对。或言。今经阙论上句堕。大黑暗处俱不晓也。
疏。或悔先所修者。谓解追悔不能修习观行对治。但生追悔以扰于心。故净名令慰喻有疾菩萨云。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二疏或起恶见者。谓或平生曾修少善。造罪至多。临终恶报拨善无益。名为恶见。
疏。一见如实相者。通于事理。事实明信因果。理实不取诸相。故论经云。得不随他一切如实无障碍智故。疏初句自体者。此句亦总亦别。别即所随生死自体。总即能在。谓修善人也。总疏已明。疏佛虽出世者。具七难故除佛前后。
疏。乃至等者。以论云谓梵天等梵世间等以为出世正见故。释曰。梵天是正。梵世间是依。
疏。初句依止者。以论经有三句。论云离善导师依不善地。如经远善巧导师故。二者依止怨地。如经入魔意稠林故。三者远离作善知识地。如经远离佛意故。今经以初似三故略无初句。
疏。尽论意。合初二句释经一句。依止怨故。是第二句失离恶法。即第一句。以依止怨必失远于离恶之师。此二相成。故得合一也。
疏。初一道差别者。然道约轮转故喻河流。界约难出故比牢狱。皆增苦过下明外道小乘多乖道过。
疏。求有没中者。造善等业求于有果。名为没中。
疏。然其总中者。总以六道为河。今取赖耶恒转也。七识波浪并如前说。
疏。故此苦果者。相续义故。如河虽深若无流续则易枯涸。
疏。于此生死者。瑜伽八十六明由五种相当知顺流而被漂溺。一若于此漂溺。二由此漂溺。三依此漂溺。四如此漂溺。五漂溺时。
疏。已具注于文之下兼解释本论。以经别加四流异于爱故。合四与五以为一漂。
疏。由此漂溺者。即瑜伽第二由爱故漂。如河有大名其必深广如恒河等。
疏。一显河急者。即瑜伽第五漂溺时也。缓水易度。生死若缓圣道可生。壮色不停刹那迁变。才欲修道三昧已无。此即约果。
疏。随欲等者。五尘之境皆有顺违。故生三觉。亦兼八觉。如发心品。此即约因故云依此漂溺。若无恶觉即无漂故。即瑜伽论五中第二。
疏。涅槃则以欲等者。即第二经纯陀。反教文殊令显佛无为。喻云。譬如贫女止他客舍寄生一子。是客舍主驱逐令去。携抱是儿欲至他国。于其中路遇恶风雨寒苦并至。为诸蚊虻蜂螫毒虫之所唼食。僧宗曰。为其邪学之所抗折。譬之风雨。未免烦恼吞噬善根。譬如毒蛇虫。今疏意云。经以六道喻河流等。即是果河。应以欲等譬于毒虫。例如宗释。论无别释故引异释耳。
疏。第二起难有四者。初一见。次二爱。后一慢。由身见执者。亦即俱舍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释曰。此即五顺下分结。由二不超欲者。即欲贪及瞋。由三复还下者。即身见戒禁取疑。经唯身见。故前行疏云执取之言亦含戒取。是同还欲界之惑。略无疑耳。故贪瞋二如守狱卒。身见等三如防逻人。
疏。若准涅槃下欲会论经。先引涅槃。爱见罗刹皆乞浮囊义。如前引回文不尽正会论文。若尽应云水中爱见罗刹故。于中执取正于水即果流故。
疏。配蕴窟疏求欲等乐著者。此是论文。初求五欲得己乐楚。众生处处著。故有等言。疏受用事时中我慢大慢㤭慢者。多恃才能云受用事。大慢等即三地有文。我慢于等自大故云大慢。于上不恭说为㤭慢。自高[夌*欠]物总显慢义。而云原阜者。尔雅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
疏。四滞枯洲者。论经云我慢陆地之所燋枯。论云。一执。二转还。三中著。四者洲故。
疏。皆翻上三段者。谓一自体。二起难。三明失也。六中如一与善因即离自体。既无自体。即无难及失。馀五亦然。故云皆翻也。
疏。一苦事等者。一鞭杖楚挞故。二费用资财。三亲属分张。四枷锁著体。五垣墙防逻法说五中前三苦者。一病苦。二求不得苦。三爱别离苦。四戒难者。谓后二是业。初犯戒业。上二界离无惭愧故不起犯戒。五见难。当邪见业痴为本故。
疏。无始发方便者。则显二是中间所趣不真。三是终造即行不真。此三失道翻有妄集。后三失灭翻有妄苦。前二内苦。一四大即老病苦。二五盛阴苦。三总馀五苦。人皆厌苦。由著我故不能得出。
疏。唯大涅槃者。翻前失灭得如实法。翻前失道三种如实。前二事实。后一理实。
疏。馀如涅槃二十一说者。即南经也。北经当二十三。皆高贵德王菩萨品。经中广说三恶觉过。令起六念善觉。后有此喻。经云。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瞻养餧饲卧起摩洗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尔时其人闻王切令心生惶怖舍箧逃走。王时复遣五旃陀罗。拔刀随后。其人回顾见后五人遂疾舍去。是时五人以恶方便藏所持刀。密遣一人诈为亲善而语之言。汝可还来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隐匿。既入聚中。窥看诸舍都不见人。执诸坯器悉空无物。既不见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闻空中声。咄哉男子。此聚空旷无有居民。今夜当有六大贼来。汝设遇者命将不全。汝当云何而得免之。尔时其人恐怖遂增复舍而去。路值一河。其河漂急无有船筏。以怖畏故。即取种种草木为筏。复更思惟。我设住此当为四大毒蛇五旃陀罗一诈亲者及六大贼之所危害。若渡此河筏不可依。当没水死。宁没水死。终不为彼蛇贼损害。即推草筏置之水中。身倚其上。手抱脚蹋截流而去。既达彼岸安隐无患。心意泰然恐怖消除。释曰。上具引经在文可知。下合文广。今当撮略云菩萨摩诃萨得闻受持大涅槃经。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蛇有四毒。见毒触毒气毒啮毒。常伺人便性各别异。敬养无益。四大亦尔。又蛇以咒药可治。四大亦尔。应远离之趣八圣道。五旃陀罗。即是五阴。彼旃陀罗令人恩爱别离怨憎集会。又严器仗则能害人。常有害意。遍害一切人无手足刀仗侍从则为其害。五阴亦尔。令人远善近恶。烦恼自严器仗常言一切。若无戒定慧刀善知识侍则为其害阴又过彼。彼害不能令堕地狱。但害有罪。亦不自害。财货可脱。不必常害。唯在一处杀己不堕五阴。反此有智之人。应当远离依八正道六度万行。令心如虚空。身如金刚。一诈亲善以喻于爱。常伺人便令人轮转。但见身口不见其心。爱但虚妄无有真实。爱又过彼。无始终故。难知故。难远故。若有智慧不为其害。空聚落者。即是六入。无人人空器等空者。以明法空。凡夫远望生不空想。菩萨知空。六大贼者。即是六尘。劫人善法不择好恶。令贫孤露作一阐提。无善防卫则为其劫又遇大贼贼劫现在唯劫欲界尘劫三世亦劫三界。唯菩萨勇健有善仆从。不为其劫。直去不回。河喻烦恼。犹如驶流深难得底。堕未至底即便命终。众生亦尔。未至空底即便轮回二十五有。河唯没身不没善法。烦恼反此。故应勤修六度万行。以为船筏至涅槃岸。馀如彼经。
疏。不定聚众生实有大乘等者。然三聚皆有。且约长时入正定聚动经多劫。故唯不定则可回也。
疏。广大佛法者。亦是教道。智慧即是证道。二地竟。第三发光地。
疏。所以来者。来意中三。初正明。二引证。三会释。今初有二意。一就三学。二地是戒。三地是定。四地已上皆属于慧。故为次第。则令初地亦属戒收。
疏。又前三下二约寄位。谓初地为施。二地为戒。三地为修。此三所以名世间者。世间有情多分行故。故俱舍云。契经说有三福业事。一施类福业事。二戒类福业事。三修类福业事。此云何立福业事名。颂云。施戒修三类。各随其所应。受福业事名。差别如业道。释曰。类谓性类。此三各别。一类性故。定名修者。颂云等引善名修。极能熏心故。谓离沈掉名之为等引生功德名之为引。此定地善。极能熏心令成德类。故独名修。
疏。故深密下引经证。
疏。此则具前下三会释也。谓一前位持戒未得等持。即三学意。二既言未得世间等持。即寄位意。在文可知。
疏。言发光下二释名。于中三。一叙异名。二申正解。三总结拣定。初中金光者。即第三经。经云。无量智慧光明三昧不可倾动。无能摧伏。闻持陀罗尼为作本故。是故三地说名明地。言十住论。即十住毘婆沙。当第一仁王下当释之。
疏。今统收下第二正释。后故瑜伽下引证。于中四。一正证闻持等而为所发。二由内心净下证明三学三既言下疏指后义释成能发四摄。论下引例释成。摄论即当第七。论云。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名发光地。世亲释云。由此地中与三摩地三摩钵底常不相离无退转故。于大乘法能作光明。名发光地。无性释曰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者。谓此地中证希有定。能发智光。明了诸法故名发光。得已不失名无退转。诸静虑定名为等持。诸无色定名为等至。等持者。心一境性。等至者正受现前。大法光明所依止者。谓此地中与定相应无退转故。于诸大乘契经等法得智光明。此地是彼所依因故。名为发光。释曰。此二释论皆当第七。大同小异故。
疏。略指同于瑜伽。次云金光明者。如前已引。
疏。二以闻持能发下即第二前所发以分能所。于中三。初正立。二以闻法竟下以闻释成。三故瑜伽下引证结成。
疏。三以胜定下第三会。取第一二种所发以为能发。于中分二。先正立。后故下论云下引证。于中四。一引本论。二引唯识。三谓由得下释唯识意。以成前义。四故上下引上本分成唯识义。
疏。馀诸经论下第三总结拣定上。恐学人欲见异释故委出之。实无异辙。馀论之言今当更出。显扬第三云。三发光地。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善修治第二地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地。证得极净三摩地。蕴大智光明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为发光。则亦不异前矣。又上言仁王名明慧地者。即下卷中明三贤十圣。各修一观门皆名法师故。故经云。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今言第三地者。彼经云。复次名明慧道人。常以无相忍中行三明观。知三世法无来无去亦无住处。心心寂灭尽灭三界痴烦恼故。证得三明。一切功德观故。释曰。立名小异义理同经。
疏。故十净心下此前总结。此下拣定也。
疏。若所离下第三离障。初举本分。其名委具。二引唯识立名。则总释义委具。于彼论中先释障。后释愚。障中忘失三慧故名暗钝。三慧别障如下愚中。今但总说后由斯已下释断二愚。一欲贪愚。但略举愚。应有问云。上标所知今何得举欲贪烦恼。答彼次论云。彼昔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今得胜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断。欲贪随伏。此无始来依彼转故。释曰。以欲贪故。多住散乱故。障定修慧。以此欲贪依障而转。障尽欲亡。
疏。二圆满陀罗尼下此持通四。一法持。二义持。三咒持。四能得忍持。以闻思慧与彼闻持极相近故。所以偏说非不障修。
疏。苦约所证唯就总持者。四证如以明所流是教法故。然所证如。论自释云。此有二意。一由得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教法根本真如。如即胜流故。论释云此如流教最为胜故。二若证此如。说法胜故。故疏结云。能舍身命求此善说。善说即胜。然舍此身下即无性菩萨释摄论言。谓此所流教法最胜。故舍身命求此善说不以为难。
疏。其所成行亦唯禅者。即下厌分及求法行。即方便摄行。庄严论云。第三住能生欲界。而不退禅。
疏。其所得果亦法及禅者。下引梁论证于得法。引金光明证于得禅。
疏。前中四分者。疏文分三。初总科。二此地修禅下解释。三亦可下对属三心疏则异前。二地下疏取彼经以拣今文言更以十心者。能念即此地初十心。于禅定中求欲深故。所念即是二地即十心。以欲求禅却念净戒。戒清净故乃得禅定。次引瑜伽证成上义。先明所念。后复由馀十下即是能念。起此十心在于地前修成下中。未入此地故成上品。方入三地。三地即是增上心住。
疏。初言净心者。然十皆清净。初句兼总偏得净名。
疏。依不舍自乘者。谓所住大乘之法坚心不动。此句是总。下及前十者。即前地十不舍净戒方得定故。
疏。若不胜进即名为退者。此未得不退故。论云。五依不舍自乘胜进。
疏。谓自他烦恼者。释云二地。二地有何烦恼。谓障三地者。是二地惑。今不现前。故云不坏。疏。等至八禅自在者。论云。三摩提自在。三摩提是古梵语。即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故。
疏。皆以有智故不染烦恼者。以有智故。庆快殊胜处染不染。
疏。此广大二心与前后有异者。诸处有智上求为大。有悲兼物为广。前地亦以不染为大。利他名胜。今以利他非小乘故亦得名大。智不求狭亦得称广。
疏。厌行分中二。先正科。后又此下摄位。前二自分。后一胜进自分。护小乘之过胜进依前进修。
疏。命行二字是所无常法者。即经有为字。此同涅槃我观诸行悉皆无常。疏云何此无常即前命行者。命行是论经即有为此问无常所以亦无常法。
疏。何者是无常即前不住者。不住是论经即无常字。此问无常体相故。下经云刹那等。故疏论云。依身转时力生三种苦者。内报迁移名身转时。从触生受从受生苦。已是无常况三苦更起。故是无常。由转生苦。故转为力。
疏。形色增损者。食为便利资内污秽垢污不净显现于外。故云不净。以增损故即是无常。
疏。依不护诸恶力等者。论经此句亦云无常。远公云。此以无常显于无常。以夭寿等麁相无常。显于有为法性是无常。无我理细不显无常。今经异论。云不安隐故。
疏。直释不配无常及与无我。而通两意作无常释。不异远公作无我者遇缘夭逝不自在故。下第五句正无我所。故彼疏云。不定我所反显我无。
疏。然无常有二种者。远公云。应有三种。一分段无常。分段两向用之。向前为无常所以。今此为无常体性。故此分段不出此二少时。亦名念念无常故。次经云。刹那生灭四相迁故。
疏。二自性不成实下疏文有四。一总释名。二即下三句下别释经文。三约三世迁灭下结示文意。经从前际生即是生义。今非从故名为不生。向后际去即是灭义。今非向故名为不灭。亦应不住。不住通于无生无灭。为对生灭是无常义显不生灭是无常义。顺净名故。四此中三世约相续门下拣门不同。谓诸经论中辨法有二。一相续门者。约就三时以辨一法。当知是法从于过去来向于后世。如人说言。我从生来向于老去。今是此门故云非从前际生等。二以三时对别诸法。名生灭门。是则一法随时为三。三法相望。过去已去。当者方来。现者今住。故引有部。从未来藏入现在等。则谢往名过。过往背今称之为去。在当名未。当起之法。趣现名来。亦可来者是其现义。当法未现名为未来。今名现法。住现相故名为现在。依此门辨无生灭义故。今依前门故。于未来义则可具言。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无住。故无生灭。今依前门故。于未来却名不去。是故结云二门不同。
疏。第二至无救者。无常理定非物能裁。故云无救。如四方山来。即涅槃文。如四谛品。
疏。别中九高约生老病死者。科文即为四段。初四约死。次二约资生。第七约老。后二约病。而生过不约人所爱故略而无之。就总相言约生老病死。又生一种。含在资生等中。以诸增长位总名生故。又此四段亦摄八苦。二即求不得苦。死兼爱别离苦。病中有怨憎会苦。五盛阴苦通在于四。今初死苦望之远近。故有四句。初言未至者。自少及长皆归死门。一息尚还。假言未至。临风微烛何所依凭。文殊云。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净名答云。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凡夫无此故无所依。二死时将临名为既至。故无常经云。云何保形命不觉死来侵。三死相现前者。诸识昏昧六腑空虚。馀息淹淹心魂悄悄。或随业报中阴现前。内识外身皆有死相。阴转死相即曰中间。难向死门故多涕泗。四正舍命风刀解体。故曰分散。气绝神逝名舍命时。故无常经云。命根气欲尽。支节悉分离。众苦与死俱。此时徒叹恨两目俱翻上。死刀随业下。意想并慞惶。无能相救济。五根已苦不能安排。将前忧悲随逐于苦。增心热恼。言同住者。即是与心相应义也。明此死人但与忧悲苦恼同住故。六地云。死时别离。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若准涅槃。直观于死自有十义。云夫死者于险难处无有资粮。去处悬远无有伴侣。昼夜常行不知边际。深邃幽暗无有灯明。入无门户而有处所。虽无痛处不可疗治。往无遮止到不得脱。无所破坏见者愁毒。虽非恶色而令人怖。致在身边不可觉知。
疏。次二约资生者。非唯不知追求受用皆悉是苦。亦不知前皆悉是苦。亦不知前皆归于死。而初追求爱顺憎违。求顺不得即求不得苦。憎违而至即怨憎会苦。
疏。六苦多乐少者。且顺妄乐名为乐少。积而祸集已是苦矣。散而贪恋斯苦更多。亦爱别离苦也。
疏。七于身老时者。第三约老明无救也。壮色不停犹如奔马。西日黯黯熟能驻之。
疏。后二约病者。初一少时病。后一老时病。言病因者。乐受生贪。则房色竭其骨髓。滋味煎其肠藏。安得不病苦受生瞋。则愤恚填于心胸。不思危难安不病哉。痴则愚暗不识是非。动皆颠坠安不病哉。九中然老亦病因。而不云因者。老亦即病。谓年耆根熟形变色衰。饮食不能气力虚微。坐起苦极馀命无几。岂非病哉。况加客病难复再康枯柳遭霜生茂无日。随风坠叶归树何期。
疏。论云后三句皆明身患事何故不在初说者。问意云何。谓前四后三是老病死同身患事。何不一处并而说之。而于中间间以追求。答云示身数数患事者。为欲彰身患事非一。遍于老少故分两处。言可卒加者。病之与死皆可卒至。故复应问言。既云患事非一。何不前明老病相耶。则应答云。死过重故。故前疏云此相显故。
疏。菩提菩提断等者。如前已引智相智性即法华意。
疏。上二妙用自在者。结上句当体显用。下句寄对显胜。然此五句皆有摄功德大。疏文从略下清净亦然皆带总句。疏三大义下三句。亦前二正明德行圆满。后一寄对显胜。不杂外道故。言大义者义即义利。利他德广故名为大。疏四无讥嫌者。净德殊胜故。无杂者。论名不同摄功德大前云寄对名为无比显胜逾越二乘今云不杂。即胜过外道。
疏。一无恼即离惑习无明不杂故者。四住之结名之为惑。四住种子名之为习及无明住地三类皆惑故并不杂。杂即恼故。
疏。若依根本亡故忧悲随尽者。身受名苦。心受曰忧。先由身苦后起心忧。是故说苦以为根本忧为涅槃巨害。故偏言之。若据根本应言无苦。
疏。一得体等者。无忧即无上苦。无畏即无于惑。惑苦双亡名为无馀。
疏。二得用者。对上体言无住涅槃。即体用双具。即具大智故不住生死。具大悲故不住涅槃。
疏。由俱不住下疏释论也。论云菩萨至涅槃城不复退还。而能利益众生。得世间出世间胜事。疏释意云。由不住涅槃能入世间。由不住生死能出世间。此二无碍即是胜事。胜事即无住涅槃故。无住涅槃唯佛方得名为胜事。
疏。以斯为业则翻有为之业者。以前菩提涅槃但无惑苦。不言无业者。以有利乐之业不与惑苦共俱故。翻有为之业耳。上来亦即净乐我常。
疏。谓见佛智胜利者牒前护小有为下牒前护烦恼行所以不次者。为顺生后悲心便故。
疏。今众生上远慈尊下。此有两重父子。一约人。上远慈尊是孤。不化众生是独。二约法。又无方便为孤。方便以为父故。又阙善心为独。善心成实男故。疏次三依有求。由迷四谛故。前二有障后一无治。故不证灭。
疏。空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者。即法华经文大意。未得究竟。谓为究竟故。然此上文多同二地。彼以广解。
疏。又上总别下上依论文此直就经耳。
疏。第二决志救度中。疏文有二。先依论释。后申别理。前中云初三何处救度等者。论为三段。此是第一。次五度行。论云。以何救度后一度果。论云。云何救度。成疏文皆具。然初度处三道。论主皆有妄想之言。谓皆妄想因果可除断故。
疏。定慧合说者。问此非慧也。慧合定中亦非戒地。戒何别说。前戒已成不依定故。此中之慧是定中慧故。疏灭除沈掉故云调伏者。沈是昏沈。是定顺障。是慧违障。掉即掉举。是慧顺障。是定违障。定多易沈。慧多易掉。故名顺障。沈不明了。掉不寂静。故名违障。论云灭除沈掉随烦恼使者。沈掉即是随惑使即随眠种现俱亡故。
疏。更有一理者。第二申别理也。于中初附论申。次然三学下通不次妨。后若直就经下一向别说。
疏。第三修行方便摄行中又二先释行名。后文分下科释。今初就方便摄行之相。
疏。文已具今先略示。谓菩萨因前三种观故。知生死多过众生未出。佛智大利众生未得。便念众生堕在众苦。何方拔之令得涅槃。即知不离无障碍智。乃至不离善巧多闻。遂求正法。得已思修入禅无色。依定观法得无生慧。依无生慧。生如实觉。依如实觉得无碍智。便能拔众生出生死苦。得涅槃乐。摄相如是。疏。牒前二行为三因者。二行即护烦恼及护小乘。护小行中有狭及小。故有三因。
疏。护烦恼行为离妄想因者。谓三杂染皆为妄想故。疏前释三种杂染皆名妄想。二由念众生常在世间不舍离故。三知一切智智下名精进因者。非勇猛求不能证故。问上文先求佛智后念众生。今何在后牒佛智耶。答前由先念众生处有为过佛智胜利不能得之。故起悲心悲其处过。后求佛智拯此沈溺。
疏。论经具有者。彼云。此诸众生堕在大苦烦恼业中。疏第三思得方便于中五。一总举文理。二言有五者下列其名位。三然此五下总显文意。四此五之中下举论总释。五正释文。四中又二。一出经意成论为三之由。二论依此义下正举论释。而论总云是中方便摄行有三种。问前来岂非方便摄行。何以至此始云摄行。答上之二段牒前起后。方欲傍求未得名为方便摄行。今此求得摄生方便。方得其名。证中最极名毕竟尽起中渐增名为上上。第三可知。疏释如实觉云随顺如实觉者。论总云彼尽。以如来所说一切法随顺如实觉起故疏分论文两段释之。先释一切法。而远公云。如来所说一切法略有二种。一三地中从佛所闻之法。二当地中诸佛七劝所说之法。今于此二起如实觉。如实觉者。随顺相应故。一顺三地所闻法。起得无生忍及深行等。疏依此义云因音声忍得无生忍。然无生忍从四地起。亦证三地之中所闻法故。成于顺忍。顺忍之力得于无生故。以顺忍释。论随顺三地所闻即音声忍。二对七劝得如实觉。即八地中得无量身及净佛土。十自在等得劝之后方成此故。今约展转故略不明。
疏。三此觉不离无生慧下。第三方便无自相行及共相生为慧行故。疏文委具。
疏。得三地满胜进分禅者。净禅有四。一退分。二住分。三胜进分。四决定分。今即第三四。即下于四地决定能发。
疏。谓即三地禅中之智者。即修慧也。是下经中观于诸法不生不灭。明是三地自智慧观。
疏。彼四地之慧下拣今修慧。但是四地证前相故。寻求趣本。故名彼慧以为光明。由此三地得名明地。
疏。此中修慧由闻慧故者。论云。此是彼起依止行。闻慧方便是起所依。是故修行名彼起依止行。意云。由闻解修故。修求闻之行。
疏。三节皆慧者。一四地证慧。二三地修慧。三求法闻慧。瑜伽八十三云。慧有多种。言慧光者。即闻思慧。言慧耀者。即修所成慧。然此第五即是闻慧。
疏。初结前标后者。标云正法通于教义。五重方便本由求法。故于正法倍复增求。疏。初文有十下分之为二。先释后料拣。今初。十句即是三慧。而有四节。初三唯闻。第四五六通闻思慧。第七唯思。后三唯修。
疏。无慢心故者。有慢则不求。二不妒他解故生喜悦。乐法故问。无折伏他心。好心好法名之为喜。终时爱味说以为乐。疏八到法下于后三中初一是定。后二是慧。若随位分到法初地。住法即是四地已上。行法即当八地已上。
疏。九住出世间智故者。即释经住法。而论经云。归依法。论释云。依出世间智故。谓四地证智是所归依。疏若望后厌分下第二料拣。于中三。初慧行料拣。二于中初日夜下。能所求料拣。以显勤行者。此即三地能求法行下九皆是所求修行之法。三又此十句下能所受分别。言思通教义者。始依教思。终则依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