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梵网经菩萨戒本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心识入佛性戒。受持佛戒即入佛位,位同大觉真是佛子。梵网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清静本源,一切菩萨成佛种子。释迦文佛,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说心地中卢舍那佛初发心时,常所诵持大乘性戒:
一, 佛子,菩萨慈悲为怀,方便救护一切众生,凡有命者不得故杀。若图快意,起心杀害,准备用具,付诸行动,令他命断;若教他杀,怂恿赞叹,提供方便,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二, 佛子,菩萨应生佛性,公正仁义,助一切人生福生乐。他人财物,乃至鬼神、劫贼之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若起盗心,暗中算计,动手窃取,物离原处;若教人盗,或他盗取,提供方便,乃至咒盗;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三, 佛子,菩萨清心寡欲,教化救度一切众生,自修梵行与人净法。鬼神天人,一切女性,乃至畜生,不得故淫;且亦禁止非道行淫;若起淫心,顾视恋念,挑逗触摸,导致淫行;若教他人,纵欲行淫;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四, 佛子,菩萨正语正见,亦令众生正语正见。若起诓心,假现威德,谎称证果,令他相信;若教人诓,方便妄语,不见言见,见言不见,口言体示,令他生起邪语邪见,乃至邪业;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五, 佛子,菩萨教令众生明达聪慧。因酒乱性为罪助缘,故诸酒类不得经销。若起酤意,安置设施,接洽购入,转售与人;若教人贩,提供方便,致令众生心神颠倒;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六, 佛子,菩萨护持出家、在家菩萨、比丘僧尼;若闻外道邪见恶人,言佛法中非法非律,应生慈心实施教化,令其产生大乘善信。若自言说、教人宣说四众过失;生起此念,组织言词,发出声音,令他领解;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七, 佛子,菩萨应代众生受他毁辱,好事与人,恶事归己。菩萨不得自赞毁他,自扬己德,隐他善事,令他受毁。倘起此心,形成言辞,声出于口,使人领解;若或教人自赞毁他;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八, 佛子,菩萨慷慨施舍,见来乞求诸贫穷人,随其所需一切给与。若起悭心,吝物吝法,身口不施,形成悭业;若教人悭,见求物者,乃至不施一针一线,对求法者,乃至不说一偈一句,反而更加污辱谩骂;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九, 佛子,菩萨慈爱宽恕,劝诸众生无诤向善。若起瞋心,恼怒愤恨,溢于言表,发泄于人;若教人瞋,于诸众生,乃至非众,辱骂殴打,施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瞋犹不解;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十, 佛子,菩萨竭力护持三宝。若闻恶人一言谤佛,犹如百矛刺穿身心,岂能忍心自加毁辱。若起谤心,编造言辞,口宣笔著,蛊惑他人;若教人谤,助他诽谤;此等心行,结获重罪。
善学佛子,菩萨重罪应当明了,于中不应犯微尘许,岂能具足犯十条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菩萨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两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故不应犯。汝等一切菩萨大众,已学、今学、未来当学,如是十戒,应当明了,敬心奉持。八万仪品当广明解。
释迦文佛告诸菩萨:十条重戒如上所述,四十八轻今当宣讲。
一, 佛子,菩萨欲受轮王、国王、百官位时,应当先受菩萨戒律。受戒王官,鬼神护持,诸佛欢喜。既得戒已,当生恭敬赡养之心。若见方丈、教戒法师、上座大德、同学同修,应起承迎,礼拜问讯;当以七宝、百物供养,乃至卖身、国城男女。若不起立承迎礼拜,反生骄慢、瞋痴之心,不能如法供给所需,犯轻垢罪。
二, 佛子,菩萨不饮一切酒类,亦不教他沾染酒瘾,因酒能生无量过失。传递酒器与人饮酒,获五百世无手报应。若故意饮,若教人饮,犯轻垢罪。
三, 佛子,菩萨不食众生之肉,夫食肉者,断绝佛性慈悲种子,得无量罪,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故诸肉类不得飡食。若故意食,犯轻垢罪。
四, 佛子,菩萨不食五种辛物:大蒜、小蒜、青葱、韭菜、兴蕖。五种辛物,一切食中,不宜掺入。若故意食,犯轻垢罪。
五, 佛子,菩萨若见众生触犯五戒、八戒、十戒,造作七逆,堕入八难,应教忏悔。不教忏悔,而与共住,同分利养,共同诵戒,犯轻垢罪。
六, 佛子,菩萨若见大乘法师、同学同修,自百里外,来到城邑、僧坊、舍宅,应当起立迎来送去,日日三时礼拜供养,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一切所需全部供给。请法不懈为法灭身,不生恼害及瞋恚心。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七, 佛子,菩萨若知山林树下、僧地房舍,某一处所,有师说法,或者讲戒,初学菩萨,应持经律,至法师所,聆听谘问。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八, 佛子,菩萨若舍大乘经律,言非佛说,因而受持二乘经典,或者外道邪见典籍,犯轻垢罪。
九, 佛子,菩萨见诸病人,应常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探病乃为第一福田。若父若母师僧弟子,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身患疾病百般痛苦,皆应医养令其痊愈。若怀瞋恨而不照看,山林旷野、市镇僧房,或路途中见病不救,犯轻垢罪。
十, 佛子,菩萨不蓄刀杖、弓箭、矛斧斗战武器,及诸罗网杀生用具。菩萨对于杀父母者,尚不加报,何况伤害其馀众生!若故保存杀生器具,犯轻垢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习,敬心奉持。六度品中当广明解。
十一, 佛子,菩萨禁为利乐充任国使,合会军阵,兴师相伐,杀无量众。菩萨尚忌军中往来,岂能履行杀伐使命!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十二, 佛子,菩萨不贩良民、奴婢、六畜,亦不倒卖棺木、殓具。自尚不贩,何况教人。若故自作,若教人作,犯轻垢罪。
十三, 佛子,菩萨不得心怀恶意,无事生非,诽谤国王、宰官、法师、戒师、僧人、贤善良民,言他犯有七逆十重。对于父母、兄妹、六亲,应生恭敬、爱护之心。若不敬爱,反为逆害,使他堕入忧惧境地,犯轻垢罪。
十四, 佛子,菩萨不得恶意焚烧山林旷野,四至九月烧罪尤重。不得焚烧城郭僧房、他人田宅或鬼神物。一切生物禁止故烧。若故意烧,犯轻垢罪。
十五, 佛子,菩萨应教六亲、朋友、弟子,及诸外道邪见恶人,读诵受持大乘经律,使解义理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逐条解释三十种心次第法用。若怀恶意或瞋恚心,故教二乘声闻经律,或者外道邪见谬论,犯轻垢罪。
十六, 佛子,菩萨先学大乘威仪、经论戒律,广开义解。尔后若见初学菩萨,远道来求大乘经律,应当如法说诸苦行,譬如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焚烧身或臂指供养诸佛,即非真正出家菩萨。若遇饥饿虎狼狮子以及饿鬼,悉应舍弃身肉手足而为供养,尔后次第为说正法,使其终获心开意解。如若菩萨,利令智昏,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无前无后,有辱三宝,犯轻垢罪。
十七, 佛子,菩萨若贪饮食、名闻利养,亲近王室大臣百官,依仗威势勒索钱物,此则名为恶求、多求、教唆人求;若失怜愍与恭敬心,仗势索取,犯轻垢罪。
十八, 佛子,菩萨应学十二部经,诵持戒者,日夜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真如佛性。如若不解一偈一句戒律因缘,诈言能解,即为自欺,亦欺他人。不解戒律,不懂佛法,反为他人作师授戒,犯轻垢罪。
十九, 佛子,菩萨遇见持戒比丘僧、尼,手持香炉行菩萨道,若怀恶意,无故挑拨,引发争斗,欺谤贤人,无恶不做,犯轻垢罪。
二十, 佛子,菩萨应怀孝慈,广行放生。一切男子曾为我父,一切女人当过我母,我常轮回悉缘彼体,故六道众皆我父母。若杀食之,即杀父母及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乃我本体。故常放生亦教人放,乃久受生常住之法。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行救护解其苦难。应当常讲菩萨戒律,教化救度一切众生。父母、兄弟往生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以此福德资助亡者,使之见佛生天、人中。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习,敬心奉持。灭罪品中当广明释各条戒相。
二十一, 佛子,菩萨不得以瞋报瞋、以打报打、以骂还骂。父母、兄弟、六亲被害,不得报雠。国主被杀亦不得报。报复杀生违背圣道。为免打骂造身、口业,尚能自律不蓄奴婢,岂能故造杀伐重罪!出家菩萨若失慈悲,自为六亲报雠雪恨,犯轻垢罪。
二十二, 佛子,菩萨初始出家未有所解,不得自恃显门大姓、位高年长、聪明伶俐、富饶财宝,以此骄慢,不从法师受学经律。若或法师,卑门小姓、贫贱年少、诸根不具,而实有德,尽解经律,初学菩萨,应当前往,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二十三, 佛子,菩萨于佛般涅槃后,诚心欲受菩萨戒律,若千里内无授戒师,可在佛像、菩萨像前自誓受戒。当此之时,须在像前七日忏悔,得见好相便得灭罪,乃为得戒。所谓好相,佛来摩顶,见光见花,种种异相。不得好相,应当二七、三七忏悔,乃至一年,至见好相。菩萨戒师亲为授戒,则不需要见诸好相,兹因法师递相传承,生恭敬心故此得戒。如若法师,自倚能解大乘经律,结交国王、太子、百官,见初学者来问经律,却怀恶意及轻慢心,不为逐一认真作答,犯轻垢罪。
二十四, 佛子,菩萨应当勤习大乘经律、正见正性正等法身。若舍七宝,反学二乘外道俗典、杂论书籍,为断佛性障道因缘,而非修行菩萨道法。若故做者,犯轻垢罪。
二十五, 佛子,菩萨于佛灭后,身为住持、监院、法师、律师、禅师,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尽心守护三宝财物,勿如己有无度利用。倘若故意挑拨乱众,恣心利用三宝财物,犯轻垢罪。
二十六, 佛子,菩萨若住城邑、王宫、僧房、结夏处所或大会中,见客菩萨、比丘到来,应当如法迎来送去,供养饮食、房舍卧具。若无钱物,应卖自身乃至己肉,供给所需。若有施主来请众僧,客僧有权接受供养,直院理应次第差僧。若遣主僧不派客僧,获罪无量,非真沙门,非释种姓。若故做者,犯轻垢罪。
二十七, 佛子,菩萨忌别受请、独享利养,此等利养属十方僧。若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归己,犹如利用八福田中诸佛圣人、师僧父母、病人之物。故别受请,犯轻垢罪。
二十八, 佛子,菩萨无论出家在家,欲作施主请僧修福,应入僧房禀告知事:今欲请僧祈福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之僧,别请五百菩萨、罗汉,不如循次请一凡僧。七佛皆无别请之法。若别请僧,属外道法,不符圣道。故别请僧,犯轻垢罪。
二十九, 佛子,菩萨不得心怀恶意,贪图利养,失慈悯心,亲手做食,自磨自舂,贩卖淫色,介绍婚姻,占胎性别,解梦吉凶,使用咒术,卖弄技巧,调练鹰隼,配制毒药,蛇毒、蛊毒、生金、银毒。若故做者,犯轻垢罪。
三十, 佛子,菩萨不得怀诸恶意,自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上谈空,行在有中,摆布俗众,撮合男女,使恋淫色、陷诸缚著,于六斋日、三长斋月,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若故做者,犯轻垢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习,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当广明解。
三十一, 佛子,菩萨于佛般涅槃后,处恶世中,若见劫贼、外道恶人,卖佛菩萨、父母形像、经律论典,贩卖僧尼、发菩提心菩萨道人,使彼沦为官私奴婢,应生慈悲,方便救护,四处游化,募捐款物,赎佛菩萨形像、经典、比丘僧尼、发菩提心菩萨道人。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三十二, 佛子,菩萨不得贩卖刀杖、弓箭,不得蓄藏轻秤、小斗;不依威势取他财物,捆缚肢体,破坏产业;不得饲养猪、狗、猫、狸。若故做者,犯轻垢罪。
三十三, 佛子,菩萨不得心怀恶意,观看军兵、劫贼厮杀,市井里巷男女斗殴。不得听闻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唱、伎乐之声。不得赌博:围棋、象棋、弹棋、踢球、掷石、投壶。不得卜筮:爪镜、蓍草、钵盂、髑髅;亦不得作盗贼使命。若故做者,犯轻垢罪。
三十四, 佛子,菩萨必须护持戒律,日夜六时行住坐卧,读诵本戒犹如金刚,如持浮囊欲度大海,草系比丘因戒不动。心中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皆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退。若生一念趋外道心,犯轻垢罪。
三十五, 佛子,菩萨必须发弘誓愿:1恭敬、赡养父母、师僧,2愿得明师、3贤善知识,4彼常教我大乘经律、5十发趣心、6十长养心、7十金刚心、8菩萨十地,9使我理解如法修行,10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忆持不忘。如若菩萨不发是愿,犯轻垢罪。
三十六, 佛子,菩萨发此十大愿已,持佛禁戒,更作誓言:1宁以此身投入烈火、峡谷、刀山,终不毁犯三世佛戒,与诸女人作不净行;2宁以千重炽铁罗网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施主种种衣服;3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大流猛火,经千百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施主百味饮食;4宁以此身卧火焰网、灼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施主百种床座;5宁以此身受百矛刺经一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施主百味医药;6宁以此身投热铁锅经千百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施主田地园林、宅院房舍;7宁以铁锤砸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施主恭敬礼拜;8宁以千百热铁刀矛挑刺两目,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视美色;9宁以千百锋利针锥扎刺耳根经一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听乐音;10宁以千百利刃尖刀扎刺鼻根,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诸香;11宁以千百锐利刀矛穿刺舌根,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食百味;12宁以利斧粉碎此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著乐触;13愿诸众生悉得成佛。如若菩萨不发是愿,犯轻垢罪。
三十七, 佛子,菩萨应行二期头陀之行,冬季坐禅,结夏安居,常用1牙刷,2肥皂,3毛巾,4三衣,5瓶,6钵,7坐具,8锡杖,9香炉,10火柴,11甲钳,12镊子,13绳床,14纱囊,15经,16律,17佛像,18菩萨形像。菩萨苦行及游方时,游行百里、千里之外,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行者,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八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此二期中,十八种物,常随左右,如鸟二翼。值朔望日,新学菩萨,诵戒忏罪,于佛菩萨形像面前,诵十重四十八轻戒。一人习戒即一人诵。若二若三,乃至百千,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披九、七、五条袈裟。头陀行道、结夏安居,亦应如法,一切险处,悉不得入:王恶国乱,水火风难,土地起伏,草木深邃,虎狼出没,毒蛇濳藏,劫贼窥伺。若不如法,犯轻垢罪。
三十八, 佛子,菩萨理应如法而坐。先受戒者即在前坐,后受戒者则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僧尼、国王王子、达官贵人、黄门奴婢,皆应如法,次第而坐。莫如外道或兵奴法,混杂而坐。坐无次第,犯轻垢罪。
三十九, 佛子,菩萨应教众生建筑僧舍,山林田园竖立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诸行道处,皆应建立。菩萨应为一切众生,宣读讲解大乘经律:国难贼难、患病之时;和尚、戒师、父母、兄弟入灭之日,每逢七日至七七日。一切斋会祈福求愿,远处谋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船被黑风吹至远方,江河大海遭罗刹难,均应读诵、讲解本律。身受种种罪业果报,诸如三恶、七逆、八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痴、多病,皆应讲解菩萨戒律。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如是九戒,应当学习,敬心奉持。梵坛品中当广明解。
四十, 佛子,菩萨与他传授戒律,不得拣择授戒对象。十八梵天,六欲天子,一切鬼神,比丘僧尼,国王王子、大臣百官,善男信女,淫男淫女,无根二根,黄门奴婢,懂法师语,尽得受戒。受戒之人,身著袈裟、衣服、卧具,皆应依律染成坏色,避正红黄蓝黑紫色,混杂之色与道相应。比丘之衣应当异于各国俗服。授戒之时,师应问言:汝身无犯七逆罪耶?法师禁为犯逆之人当生授戒。何谓七逆?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指导师、杀戒律师、杀弘法师,及杀圣人。若具七逆不能得戒,其馀有情尽可得戒。有千百里来求戒者,懂法师语,如若法师以瞋恶心,不为传授菩萨戒律,犯轻垢罪。
四十一, 佛子,菩萨若作教诫法师,教人起信授戒之时,应教他请和尚、戒师。师应问他有无七逆,若犯七逆不与授戒。若犯十戒,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面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直至礼拜三世千佛,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至见好相。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不能得戒,祇作来生受戒圣因。若犯轻戒一条、多条,对僧忏悔罪便得灭。教诫法师,应对本戒逐条详解。如若不解大乘经律,何重何轻是非之相,不解何为第一义谛、熏习种性、长养善性、觉性种性、不可坏性、中道种性、至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种禅支,一切行法,皆为不得法中义理。菩萨若为名闻利养,贪利弟子,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无解授戒,犯轻垢罪。
四十二, 佛子,菩萨不得贪图利养,与未受持菩萨戒者、外道恶人、持邪见人,宣讲佛戒。惟除国王馀不得说。因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所生之处,不见三宝。持邪见人,若石无心,名为外道。若对外人,盲目宣说七佛大戒,犯轻垢罪。
四十三, 佛子,菩萨依信出家修行,受佛正戒,若起邪心故毁圣戒,不得接受施主供养,不得行走国王地上,亦不得饮国王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皆呼他破戒恶人。若入城郭、宅院房舍,鬼则常扫其人足迹,人亦骂他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无异畜生,形同木石。故毁圣戒,犯轻垢罪。
四十四, 佛子,菩萨常应受持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汲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悉书写。常以七宝、诸种杂宝、无价香花严饰香囊,盛放经律。若不如法供养经卷,犯轻垢罪。
四十五, 佛子,菩萨行至一切处所,皆劝众生发菩提心。若入城市村庄宅舍,遇见众人应当劝言:汝等大众,尽应受持三归十戒。若入山林、旷野、河流,见马、牛、羊、一切畜生,应高声言:汝等畜生,发菩提心!若不如是教化众生,犯轻垢罪。
四十六, 佛子,菩萨常怀慈悲,四处教化。若入显贵、施主之家,或大众中,应当如法高坐上座,不得站立为彼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坐,香花供养。听者下坐,如孝父母尊敬师长,犹如事火婆罗门法。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持身说法,若不如法,比丘地立,白衣高坐,为官役使,如奴事主,犯轻垢罪。
四十七, 佛子,菩萨满怀信心受佛教戒,应当接受众人供养。若有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佛戒律,明作禁令,阻四部众出家修道;不许建塔、雕绘形像、抄印经律;设官管辖,立簿记僧;目无戒律,广行非法,如是做者,犯轻垢罪。
四十八, 佛子,菩萨起信出家修行,若仍贪图名闻利养,于王官前说佛戒时,捆缚僧尼、受戒菩萨,如待囚犯,似虐战俘。彼犹狮子身中之虫,自食狮肉非馀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天魔外道皆莫能破。受佛戒者必须护戒,犹事父母,如念独子,不得故犯。菩萨若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语诽谤佛戒,犹矛刺心刀杖击身,宁入地狱经历百劫,不愿听闻谤戒一声,岂能忍心自加毁辱!若教他人破法因缘,必失恭敬三宝之心。若故做者,犯轻垢罪。
如是九戒,应当学习,敬心奉持。
汝等佛子,十条重戒四十八轻,悉应受持。过去菩萨昔曾诵持,现今菩萨正在诵持,未来菩萨将要诵持。诸位佛子凝心谛听:十条重戒四十八轻,三世诸佛往昔曾诵,现今正诵,未来当诵,我今亦然如是而诵。汝等一切虔诚信众,如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僧尼,善男信女,凡已接受菩萨戒者,尽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本,流通三世一切众生,使广传播代代不绝,得见千佛递相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天上或人道中。我于今日在此树下,简略开示七佛戒法,汝等应当一心学戒,欢喜奉行。无相天王劝学章中当广明解。
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注释:
三长斋月:正月、五月、九月,是北天王巡游南赡部洲之月。
六斋戒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小月二十八、二十九。此六斋日,诸天鬼神巡视人间,考察善恶。初八、廿三,四天王使游行人间;十四、廿九,天王太子游行人间;十五、三十,天王亲自巡视人间。于此六日,持斋行善,福胜余时;如若作恶,罪报加倍,于此六日,止恶修斋,名敬好时。所谓斋者,过午不食。
六时:分昼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与夜三时: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昼夜六时,持菩萨戒,直至业障消除,六根清净,大开圆解,解第一义实相妙理,亦即通达真如佛性。
七佛:1毗婆尸佛;2尸弃佛;3毗舍浮佛;4拘留孙佛;5拘那含牟尼佛;6迦叶波佛;7释迦牟尼佛。
八福田者:1佛、2圣人、3和尚、4阿阇黎、5僧、6父、7母、8病人。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最为广大,因病痛为苦中之苦,故探病乃福中之福。
十发趣心:名初十心,即十住位:1舍心,2戒心,3忍心,4进心,5定心,6慧心,7愿心,8护心,9喜心,10顶心。
十长养心:名中十心,即十行位:1慈心,2悲心,3喜心,4舍心,5施心,6好语心,7益心,8同心,9定心,10慧心。
十金刚心:名后十心,即回向位:1坚信心,2正念心,3回向心,4通达心,5正直心,6不退心,7大乘心,8无相心,9智慧心,10不坏心。
十发趣心:空一切空,法入心内无不是空,此属空观。十长养心:心内流出一切诸法,无论念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都如幻化,此属假观。十金刚心:不出不入,又出又入,即不生不灭真如法界,坚如金刚,此属中观。菩萨教人先修空观,次修假观,后修中观。三谛理显,是为次第法用。
菩萨十地: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十种禅支:即为十种所观处所:1青、2黄、3赤、4白、5地、6水、7火、8风、9空、10识。
世间禅定包括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离生喜乐地,具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二禅定生喜乐地,具有四支:内净、喜、 乐、一心。三禅离喜妙乐地,具有五支:舍、念、慧、乐、一心。四禅舍念清净地,具有四支:不苦不乐、舍、念、一心。四禅不离十支功德。
十二部经:1契经,2重诵,3授记,4讽诵,5自说,6因缘,7 譬喻,8本事,9本生,10方广,11稀法,12论议。
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
八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香饰花及观舞听歌,7不睡高广华丽之床,8过午不食。
十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香饰花,7不歌舞亦不观听, 8不卧高广大床,9过午不食,10不持金银财宝。
八难:1地狱,2饿鬼,3畜生,4郁单越(北俱卢洲无苦无佛法处),5长寿天(色界、无色界天),6盲聋喑哑,7世智辩聪,8佛前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