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先生文集 (李承煕)/续卷五
杂著
[编辑]云山说李斗勋所居云山精舍○甲戌
[编辑]行于天亦云也。居于山亦云也。而山而居。云之藏也。天而行。云之用也。藏主静故畜之以山。用主不滞故变乎天。方其天也。括山泽行神龙。声为雷光为电。雨下土润。泽施无疆。仰而象之。莫有测其神者。斯壮矣。而非云之所性也。至若栖巉岩寄林樾。夜与鹿宿。昼与鸟游。浮于是非之表。处于有无之间。即寻常一物耳。而亦非云之失也。其于天与山也有时也。昔朱文公作云谷诗。言其无霖雨之姿。得以自媚于幽独。夫文公以天海之胸。抱云窗枕泉之思。不能见御天之龙。作施雨之云。而顾乃散漫山谷。得四时之闲。则云之不能于天亦久矣。不能天则斯山矣。此云所以多山居也。世之人稍有才气。沾沾自喜。便欲一步天衢。骞翥云路。如弱云狼藉。随风摆乱。非惟不能于天。亦不能于山矣。多见其贻笑于山云也。余谓云与山二形而气一。故春山如云。夏云如山。云山之气也而山云之根也。嘘吸聚散。一于是资焉。无山殆不能云也。然云动物而少干。引之而易妄。山之畜云也。畜乎其止而不能畜其妄也。故畜之欲愈深也。云之在山。又不若山而遂谷矣。愿与子寻云谷之源。讲云山之说。
张龙远大卿字说
[编辑]易以龙为大人之象。大人者何。孟子曰养其大軆为大人。养其小軆为小人。夫耳目口鼻四軆之于声色臭味。安富尊荣。形气也私也。心之于仁义礼智。理也公也。苟形气而私也。旷聪娄明牙味倕巧。陶猗之富。仪秦之贵。不害为小人。苟理而公也。缊袍而佩玉。箪瓢而五鼎。衡宇而广居。侧陋而正位。亦大人而已。世之人。力求其小而犹患其不能。舍其大且易者而犹恐其害于小。至语之以小人则耻之。何异鱼身而求龙名哉。如耻之。盍求诸我。其大固在矣。大卿有所养乎。其养者小欤大欤。大则斯大人矣。大哉大哉。
金养直字说
[编辑]孟子论刚大之气而必曰集义所生者。言其养之之方则曰以直。余尝推之而为说曰义之于德。犹人身之有骨干。骨干直则竖立而不倚。四軆自然强大。不直则屈曲而自小。此义之所以为直而能大者也。夫气大者为物大而做事亦大。人之能大其业者。皆气为之也。然有生而大者。有养之而乃大者。自大圣以下。皆待乎养也。老氏养之以专。佛氏养之以啬。世之人又或弩目张拳使气。以为养者。其所养乎气者。非不力矣。而比诸孟子所谓直养者。皆欿然而见其小也。盖气只是物也。其为主乎内生此气者。乃理也。故欲养其气以求大者。卒不能大其气。惟能养其理义者始能之。此孟子之说也。吾友约泉翁名其子曰大洵。字之以养直。翁尝谒吾先子。深有契于主理之旨。是知所以养之矣。养直苟从事于此而讲究乎亭亭当当之理。必求其所谓义者而保持之推扩之。以培养其本然之直。则其气之根而日生者。将浩浩乎不穷。及其充之之极。亦将见其刚大而塞乎天地者矣。
沈建七字说
[编辑]甘石家占斗七星之所建。定天地之位。步四时之运。吾儒占一心之所建。定百軆之则。审万事之几。心其人之北斗乎。夫建者能自立不徇物而枉。其动有常。可指以为标极者也。圣人建人极。以正己以及四方。其极维何。即人之心也。曰仁曰义曰礼曰智四德而已。其建之也何。即心之主宰也。曰敬曰义。直内而方外者也。四德者其四时乎。敬其斗之魁乎。义其杓乎。建七乎。勿徇物而枉。勿逾常而动。主乎敬宰乎义。建此斗于心。可以建德。可以建事矣。吾其占之。
赵仲温字说
[编辑]赵君显瑢。大笑轩先生之裔。质美而志端。其妇翁约轩河令。请余字而说之。
温然者玉之容耶。是有其质焉。不琢不成质。不磋不成章也。人亦可以琢之乎。精其义以制其欲。可琢也。可磨之乎。敬而勿怠。可磨也。显瑢乎。无以容。反尔质。惟义惟敬。温其如玉。
金锺震省哉字说
[编辑]天地震而万物作。人震于衷则万事兴。震之义大矣。然以震处震则又失之震矣。易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君子无时乎不戒惧也。尤于震加省焉。今君其亦有震乎。勿震以震。惟度尔心励尔行。恐恐然如有失焉。慥慥乎如不及焉。迺曰予丕克有省。是知震义。亦可以震矣。
成甥乐圣学夫字说
[编辑]圣不可学乎。圣人曰可学也。学之者亦多矣。卒不能圣。抑气质乎。颜子春生。孟子幷秋杀。皆圣也。抑才智乎。曾子鲁焉亦圣也。水之浊。胶而清。铁之柔。锻而刚。骥一日千里焉。驽之进亦千里。然非积累而不息不能也。尧勤舜孶。禹惜阴汤待朝。文王不遑。周公无逸。孔子忘食。圣人犹然。人欲学须勤。一朝奋发。励尔精硬尔脊。勤尔思勤尔身。日勤又勤。亦圣之徒也。
黄复性乃初字说
[编辑]朱子题小学书曰德崇业广。乃复其初。德如仁义礼智信之得于天而具于性。阙一理非人也。业如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本乎性而备乎身。阙一事则亦不能为人也。崇之极其高。广之尽其博。然后乃可以无阙。夫人之复其性。如周宣汉光之复王业。阙一典寸土非复也。朱子于此。下一乃字尽之矣。复之尽然后曰乃矣。不至乎乃而可已乎。
金士一哀辞
[编辑]金君士一世于我旧。素业商贩。今年丁未。本郡人士设国债报偿义务会。推为任员。君即辟其室处事务。弃其商业。早夜筹会务。有热血在心。忽一夜无疾而化。余悲其志。为一哭于其室。其十月以葬告。其弟有继而事者。谒余泣。痛其迹之湮没也。辞以哀之。
人生义愤。得之天些。不干人不系地。惟性之然些。新安市上义务室外。国旗垂垂带暮烟些。呜乎士一死而视。曷忍去埋山之巓些。
慕渊书堂通一乡文
[编辑]右以通一乡事。伏以吾乡之有文献古矣。况被两冈先生陶铸振作之化。礼俗之美。文学之盛。著于一邦。不幸乡论中歧而世教日下。俗尚渐变而士趍风颓。以至俎豆撤而寓慕无地。弦诵绝而劝奖无方。中间前辈之苦心导率。必欲保合而勉励之者。亦既至矣。如学契之倡。育英之设。养老之行。乡约之立。皆所以绍儒贤之泽而为后生之法者。但其规模未克大同而节目未尽修举。因循变迁。渐至弛缓。此今日吾辈之所大惧者。今幸大议峻发。舆询悉同。思所以通融消释。举未遑之仪。立后辈之程。一则曰两地山堂堂宇改观。寔吾乡尊师卫道之一大机。则因之以修沧洲纸牌之礼。以寓高景之慕焉。一则曰各所物力头项稍成。亦吾乡劝学兴礼之一好会。则因之以修蓝乡鹅湖之规。以尽导迪之方。且夫吾乡之各自南北。要之非一乡之好事。而不能軆两先生之至意者也。今于时移事往之后。中间形迹。即一水云之流空。而今适有事于两先生之堂。而讲两先生所讲之道。念两先生当日之情。宁不惕然动怀。吻然无彼此之间乎。从玆以往。期欲扫去旧迹。通调共济。以为偕之大道。永敦前谊之地。玆敢历陈而悉暴之。其节目则敬具左方。伏惟佥君子留心而俯采焉。千万幸甚。
节目
[编辑]一。两先生俎豆之阙。今有年矣。吾辈之彷徨而永叹者。既各有不能已之思。此纸牌议之所由起也。不惟沧洲之仪在古可据。近日诸乡亦或有不约而兴行者。今拟略设奠需。以二笾二豆一俎一爵为定。其礼数则一依朱子故事。以少寓羹墙之慕事。
一。牌仪当设于两本所之书堂。而考槃武屹。适当重新之会。于此地讲此礼。亦为允合。故姑因来岁契会日字。以为先创两本所。则待再回圆议。岁一定行。以重事軆事。
一。献官以山长带行。而礼祝诸执事。若参事诸员。山长议于都约正。前期抄请事。
一。吾乡之有学契。亶出于前辈奖学之至意。而两所育英。亦以养士而设者也。今拟学契置一讲长。通主一乡学事。兼管两所育英。要以讲学兴礼。奖进后生为务。而各处书堂但置堂长。掌本所诸务。不别立讲长事。
一。讲长必极择一乡之德望文学足为乡内一时之表率者。要以久任责成。非大故不许轻递事。
一。讲规切不可依样挨过。苟取好名目而已。今拟四十岁以下儒生。各以所读书。自愿一帙。抽栍背讲。质问疑义。考其勤慢。以为奖罚之地。参讲诸员。又或别持一书。互相辨难。务归实地事。
一。每岁讲会。直月前期禀于都约正。抄请参讲诸员。申董赴讲儒生。专达于讲长。以敦讲事之地事。
一。今此南北通同之论。乃所以軆二先生之意。而为保合一乡之地者也。此会之议。既已圆满。而其未与此席者。待月川会烂熟通议。务归大同之地事。
以国债义务事通本乡文
[编辑]呜乎。我星一郡人民。亦皆我列圣朝五百年仁涵义育之遗黎。我圣上五十年恩勤于惠之民也。亦粤我仁贤所化。父兄所教。忠君爱国之遗裔后生也。呜乎。今日天下。强呑弱肉。乃四千年初有之变局也。我国家今日。又五百年宗社存亡之会。二千万生灵死生之辰也。今万事去矣。万命尽矣。万亡中最急其亡者。即一千三百万圆国债也。此债不报则土地非我土地。躯命非我躯命。能于此万亡中侥幸于一存者。其不在于报债之道耶。然今国库已枵腹矣。庙堂尽缚手矣。我圣上乙夜热泪。无谁与语。惟有几个人民。尚妻其妻子其子。将衣掩肌。将食救命于我圣上疆域之内。独不可思所以合涓埃之积。补溟岱之缺。以为万分一图存之地乎。呜乎。忠义之性。有生所同。躯命之计。常情无异。见今禁烟报债之议。创自莱港。起于达府。而关西义务之会。适与同时。京城绅士既设所而组织之。至于妇女童稚。亦皆奔趋。义捐云集。新纸飚飏。未知上天尚眷顾我东韩。庶几为支保之会耶。我星虽僻弊。亦同此义理也。同此躯命也。顾今虽欲自外而岸观。有不可得。况此义理。岂可待人指挥而强趋之哉。今自邑治会中发议。定以来月初六日。定会于邑场。克敦事务。呜乎。古之为国也。或国亡而民存。今之为国也。国亡则民与亡。古之为民也。不能于国则尚足以家。今之为民也。不能于国则无以为家。即此三千里封域。存则俱存。亡则俱亡。只是一家而已。一身而已。夫生得天地之气。秉纲常之性。虽亡家而存国。尚可为也。虽灭身而保国。尚可为也。况今存国即所以存家。保国即所以保身。虽至愚极劣。犹尚有身有家矣。安得不同此义务乎。伏惟我人民大小佥位。各自奋发。趁右日济济来临。听此论说。为此大同义务之地。千万幸甚。
大浦义社条约
[编辑]一。立社之意。将以奉公恤私。劝善惩恶。利用厚生。兴礼惇俗。凡我同约大小老少。务自惕念。一心一力。痛抑己私。恢拓公议。慎始图终。永归于好。
一。极选德学俱优地望通隆一人。为都约正。次二人为副约正。专掌教戒。彰善瘅恶。凡系社事。大者禀正焉。择廉公有威能干事务二人为都监。专掌钱糓出纳。次二人为书记掌文书。差下有司四人。以备使唤。约正非大故限八十不改。馀亦视其能否。勿许轻改。
一。立社之始。必须出义以鸠财。勿立限格。随户低昂。稍免艰窭者。从优出本。下者以二百钱补本。幷从自愿许入。但饶者反以小本求利己则勿许。窭者欲入而不能纳本者。姑先题案。待次会带息纳本。又患不敷者。待再次。新入洞与新析户。待次会分等纳本。移去与黜案者。待一年给本。新入不知踪迹者。待详知后纳本。逋亡出洞者。后虽来索勿给本。未纳本者凡系贡纳。依户例别付。庆吊不相通。
一。会社之期。每岁以四月初一日腊月二十三日。前一日。都监二人入会所。检簿书办会事。当日早食。约正以下赴座。约正堂中坐。副正分左右坐。约正南。都监书记以次南。班首二人分坐约正左右。馀皆以年次一左一右。两下曲折序坐。小民亦以年次分东西坐堂下讫。考视文案。校其虚实。因裁定应行事目。乃进酒一巡。〈不敢复请〉命都监退坐别处。干当钱糓。大者禀定。馀则任处。班首以下共举善恶之著者。命书记书付案中名下。以为劝惩。恶之愈甚者黜案。善之益著者随宜施赏。乃罢。〈约正以下及班首二人午供。自社中办下。事未有刷则都监因宿留。〉
一。社中钱糓。必须子母。以资用下视久远。每一会取息十一。春夏秋三次卧母纳子。若自愿纳母及不可仍置者。幷纳其母。岁末则一切都纳。契中同议出纳而听决于都监。出债者虽饶。非纳券则必立保券以田垡之共知者。过期则虽报勿退券。非共知者则纳券。又须立保以征其虚实。饶而不报则收其物斥卖以还。若无实则征于保者。契内出债者。于立本数内。不须券保。或钱本多而出债者。少则当日公议买糓物。待时卖用。用敷则随衍买田。待糓敷可须幷钱本买田。以为永图。
一。待财本稍敷。各样公纳以户出秩者。自契中通同划纳。凡有本排户者。一齐纳其本于契中。收子划纳。惟结钱则自办。稍有剩馀。凡冠婚科寿丧葬水火。量宜划助。如凶荒赈救。盗贼警备则临时裁定。以为上下。
一。洞内社祭。先自契中立定一规。以为致虔之地。
万国大同议院私议
[编辑]今天下轮航相交。万国分争。相夺相灭而莫之止。其故何哉。呜乎。仁义之教不行。天下只知有功利。而人类将尽刘矣。仁者以天下为一軆。故于天下之人。无所不爱。义者以天下万民为一法。故于天下之人。无所不宜。夫自一身而言则百骸四肢。皆吾一体也。自一家而言则父子夫妇。皆吾一軆也。自一国而言则君民师友。皆吾一軆也。自天下而言则凡父天母地。同此形于两间者。皆吾一軆也。我人也。人人也。天下万国之人皆人也。既同一人矣。则宜同一法矣。今有人于斯。骋头目之智而欺其肢軆。用手足之强而打其腹腰。又有人焉。为父而欺幼子之愚。为夫而凌其妻之弱则可谓仁且义乎。今也欲人之爱其国宜其家。初若无异于仁义之实。至于天下之各国其国者。忽然去却一爱字。却曰弱肉强呑。天之理也。夺之杀之。亦其义务也。何其相反也。是其当初智见。为功利所痼。其所谓爱其家者。非爱其家也。只以其家之利于身也。其所谓爱其国者。非爱其国也。只以其国之利于家也。所谓治家之义务者。非为家也。实为身也。所谓治国之义务者。非为国也。实为家也。只于国与国之交涉则只见其夺之灭之之为利于其国。而更不见仁义之为可利。则傀儡手脚。当场绽露。遂甘心于不仁不义之举而忍为此灭人夺人之事者也。在昔中华盛时。惟仁义是行。揖逊雍煕。或累世不识兵革。周道之衰。天下以功利相争。名曰战国。后更数千馀年。大抵一辙。或能假借仁义。以致少康。然其战途风雨。未尝有长久之晴景也。西欧之俗。素以战争相雄。屡经大戮。转至近日。器械日毒。忿争日剧。红种黑奴之蠢蚩自泯。尚或矜悯。彼埃及波兰之民。亦复何辜。其祸之发。如火燎原。西欧将烬。东陆复燃。越南触而为糜。日本化而为伥。弱者为蛙。瞬目而入呑。大者如鲸。偻背而受斲。其冲激之势。必将流血为海。呜呼。是独不可以已乎。且夫鹬之所持者蚌而渔人收其功。雀之所目者蝉而弹者在其后。未知天下善灭人国者。能终保其功利耶。夫以智力之优劣而必期乎相呑则毕竟一智之外。皆可愚也。一强之外。皆可弱也。其势必至于嬴秦之幷呑六国。不尽则不止。是岂独东洋之祸哉。将见西欧名都巨港。在在于荒烟败叶之中矣。昔吾圣贤忧功利之害世教也。其论平天下之道。首发絜矩之义。其言曰所恶于上。无以使下。所恶于下。无以事上。其于前后左右。无不皆然。要使天下皆得其平。其论交邻国之道。只曰讲信修睦。救灾恤患而已。于诸侯则曰怀之而已。远人则曰柔之而已。其有昏弱无道之甚而民不能堪其命者。亦不过曰诛其君吊其民而已。未尝使之欺其孤弱。幸其昏乱而诱之以利。胁之以威。夺其权而灭其类耳。今天下有所谓平和会者。虽未知其所讲者何策。然其名已美矣。其施设又有所矣。或者天心将悔祸而人情有转移之机欤。窃以为宜因此会。刱立一所。名曰万国大同议院。推选万国理学政治家名士。随邦国人民之众寡。排定议员。如共和诸国议会之规。大讲天下义理。必求万国第一程式。定作万国公法。编立规则。布告天下万国。次第通行之。以一天下之政教。如有一国狃于积习。执迷不化。以私虐于其人民者。自议院爬定人员。使之审喩于其国。期得通晓。劝告其政府而革新之。又有顽然不服。以逆万国之命者。于是乎万国共讨之。慰谕其人民。改善其政治。俾得均霑其德化。庶几天下万国。皆入于仁义之域。上天所生之人命。永蒙寿康之福。泰平万世矣。
事例
[编辑]一。通考万国文字。音读而参订之。选其最精最粹者。以同天下之文。以分教万国贤俊。其各国国文国语之宜于国音习于国谚者。姑各自便其俗。而其交涉于各国者。只以天下所同之文。不得以方音乱公际。
二。通考万国伦理德行而参究之。取其大中至正合于人性者。以同天下之道。以分教万国之人民。其各人所学之殊涂异趋者。姑各自由其教。而其通行于万国者。必以天下所同之道。毋得以私教乱公德。
三。通考万国宪法典章而参采之。取其至公无私。合于人情者。以同天下之制。以分教万国之政府。其各国身章仪物之通乎国俗者。姑各因其旧贯而其通行于万国者。必以天下所同之制。毋得以私俗害公法。
四。通考万国兵戎战争之由而参察之。取其至仁至义完保民命者。以同天下之约。以节制万国之兵事。其各国所用讨乱戢暴之随时制权者。姑各因其自制。而其通行于万国者则必以天下所同之约。毋敢以私怨害公义。
五。通考万国工作器械之度而参试之。取其至便至要而利于民事者。以同天下之用。以分教万国之工匠。其各国所需礼器燕什之随形异宜者。姑各因其旧俗。而其通行于万国者则必以天下所同之度。毋得以私便妨公用。
六。通考万国商贾钱货之式而参定之。取其至信至简而通于世交者。以同天下之利。以分教万国之商。其各国所行泉货市廛之随物异例者。姑各因其所惯。而其通行于万国者。必以天下所同之程。毋得以私利妨公约。
蜜山府鲜人居留民约
[编辑]民约大义
[编辑]一曰德业相劝。
德谓孝悌忠烈信睦姻恤之类。
业谓士农工商之类。
二曰过恶相纠。
恶谓不孝不悌无义无别。老少无分。侪类诟打。骗财背信。凭权侵弱。匿迹造诬。酗酒赌技之类。
过谓违背约规。慢失约务之类。
三曰事役相助。
事谓冠婚葬祭庆寿之类。
役谓新居建筑。新移搬运之类。
四曰患难相救。
患谓死亡疾病冻馁孤弱之类。
难谓水火盗贼伤害枉屈之类。
规则
[编辑]一。立约案。〈只身客留者。别录付下。〉
一。(案式)姓名〈字▣▣贯韩国郡名。生甲▣居道名郡名。〉时居府名里名。
凡追后入约者。约员保证。先通知约规后。呈请愿书。因会议入录。〈约员子弟追入。不须保证请愿。〉
(书式)仰渎佥鉴。本人窃因本约员某。获睹良规。猥有末附之愿。敢呈贱名。伏惟鉴裁。年月日姓名上。
一。凡约员皆有约标。
一。凡约员皆纳入约金一元。
一。定约所。
一。今定鲜人居留元兴洞。〈待约事稍完。别建约堂。〉
一。约员多则随在添定。
一。选立约任。分掌职务。
约正一人。摠理约务。
副约正一人。佐约正。〈约正有故则代摄。〉
总务一人。遵约正指挥。董约中事务。
事务员二人。掌周旋内外事务。
财务员二人。掌约中财政。
书记二人。掌约中文簿。
评议长一人。掌约中事务议案。考收善恶之迹。评定赏罚以赞约事。
评议员。〈随便选定〉佐约中议案。采询善恶。以赞赏罚。
学务员一人。专掌学中事务。
救济员一人。专掌约中患难救济之方。
纠察员一人。掌约中纠察善恶之务。及会时仪节。禁止违犯。
赞成员。〈随便荐定〉掌赞成约中事务。劝导入约人员。
一。荐约正开座。推首班三人。临时书记二人。首班呼荐约正三望。以年次公布会中。使各圈点。取圈多为定。次者为副正。
一。选任员。使会员呼荐。得再荐者。约正公布会中。无异辞则定。
一。约正以下皆有任帖。又合录为任案。
(帖式)民约任名姓名年月日。民约会中。〈约正则三班首联名着署。诸任则约正着署。〉
一。约中有图章。约正掌之。
(图章式)民约之章。
一。任期以半年。堪事者再荐。有故当径递者。呈请愿书。〈不许则还〉
(书式)仰渎尊鉴。本人有某事。不能忝本约某任之务。乞赐递免。〈下同〉
(还书式)〈头辞同〉窃惟某事未害某任之务。乞仍察任。〈下同〉
一。约正不协众望。评议长以物议进告约正。呈请愿书。〈书如上只称病〉
一。任员有过当径递。评议员禀约中。议决递差。
一。立约法。
一。约中公行事务。皆恪遵大清宪俗。私传规范。毋忘大韩礼教。一心遵约。
一。约中公私大事大役大患难。皆进告约正。稍远者以书。
(书式)〈头尾同上〉某地某人。〈公事则不书某人。〉有某事专告。
一。约中田宅经划。道路桥梁修立。皆听约正议决指挥。
一。约中公益建设。如学堂事役。一听议决。待生业稍完。第次合立农工商业医局等所及婚葬大具。豫先开议讲究。
一。学堂教科。本之以先王纲常德艺之教。兼习当世农工兵商之业。此邦文字言语之俗。俾有所开发。
一。约中诸户铳刀防守之具。尤当恪遵官旨。急速措置。待生业稍立。议决指挥。有警则刻期赴防。
一。约中事役患难助救之方。以至本国常礼常俗疑难等事。亦皆议决指挥。
一。官府令甲。皆录置会中。因会时对众读谕。俾无违犯。
一。约中有争讼。告该近评议员参证。达于约正议决。约正不能私决者。具由禀官司。
一。约员有横罹诬枉者。约正询考公议。合辞辨明。
一。约中有客员来留者。皆录报约所。
(帖式)〈头尾同上〉某日辰某地某人。有某事来留。专告。
一。韩人客死无亲戚者。自约中合资具衣衾厚埋。录其姓名贯居年甲。容貌事状。书记掌之。
一。定会规。
一。通常会以每月十五日上午十点。待约员半数开会。
一。评议会以十四日下午六点。惟评议员会。
一。有特别事。约正通帖开会。评议员亦有特会。
(帖式)〈头尾同前〉有某事。以某日特会。乞赐齐临。
一。任员有故不参。呈请愿书。
(书式)〈头尾同前〉本人有某事。不克赴本约会期。专告。
一。会时书记录会员。以年次导之。升席毕。布告元数。后入者无席次无寒暄。
一。凡开座。评议一员进席南。读五伦六行八刑毕。纠察员进前。读会中禁令曰。吸烟行酒。私谈乱言径出。〈有犯者。纠察告会中。犯者退座。〉
凡会员有故出入。必告纠察员得请。
一。凡约中事务及赏罚议案。评议员起身进前。说明一场毕。约正起身。向会中公布。请议决。
学制规则
[编辑]十户为一统。有家塾。百户为一里。有书堂。堂傍有下舍。以处童蒙。舍傍有医局一。工肆匠冶各一。商廛食货各一。千户为坊。有书院。或祀其所尊之先贤。院傍有外舍一。又有医局一。工肆匠冶各一。商廛食货各一。演武场一。万户为郡。有乡校。外舍曰乐农译。又有医局一。工厂随宜。演武场一。各府则别立府学。其外舍曰乐兵农译算。又有医局一。工厂随宜。国则有太学。外舍曰礼乐兵农天文地理筮算译。又有医局一。工厂随宜。演武场一。汉城视诸道。其分部视郡。分坊分里。视外郡坊里。
家塾里堂坊院。皆有训长。皆圈点荐定。坊院则先使各里圈点。复使坊院生圈点荐定。郡校曰教授。合坊院圈点。府学曰教官。合各郡圈点。皆作初仕之窠。道臣启闻点下。除肃拜赴职。凡公事不参。迎送不出学外。无故不递。其有升迁及他罪故则别用圈点。视此例。凡训长非四十以上不圈。里下舍有蒙学之师。坊外舍有农师兼训农之职。郡校则乐农译。府学则乐兵农算译医工。太学则礼乐兵农天文地理筮算译医工商。〈译每坊一师。工每厂一师。〉亦皆自学生圈点。学长保明然后定。太学曰教官。府学曰教员。皆作初仕之窠。启闻点下。
人生七岁。始入家塾。八岁则皆入之。九岁始升下舍。十岁毕升之。十一岁以上。选每统一人。升之书堂。其十五岁未升者退学。里学生十三岁以上升坊院。限每里二人。十五岁以上曰学生。其二十岁未升者退学。坊院生十五岁以上升郡校。每坊四人。其二十五岁未升者退。郡校曰儒生。十七岁以上升府学。限每郡几人。三十岁未升者退。府学曰选士。十九岁以上升太学。限每府几人。三十五岁未升者退。凡退学者。皆从自愿籍农工兵商。或自愿入专门学者听。太学曰进士。二十一岁以上通仕籍。或依古湖堂之规。今列国师范大学校之例。更愿展三年之暇。究自由理学者听。其四十岁未升仕者退。仕于该府。随窠调用。里学生以上除丁役。坊学生分四番。其赴课试者。自坊有日料。郡校生分四番。其上番及赴课试者官有料。下番者自愿留学则听。府学太学皆有常料。岁给暇三朔。使从自愿习专门之课。外舍生坊院不限数。郡校曰某学生。一师二人分番。府学曰某学选士。一师四人。国学曰某学进士。一师六人。皆有料。其选升皆如内舍。其自愿入者无定数。又无料。
规则表
[编辑]国 | 府〈汉城府同〉 | 郡〈汉城分部视此〉 | 坊 | 里 | 统 |
太学 | 府学〈今拟〉 | 乡校 | 书院 | 书堂 | 家塾 |
馆长〈自有官制〉 | 教官〈今拟〉 | 教授〈复旧制〉 | 训长 | 训长 | 训长 |
进士〈依旧制〉〈二百人。排各府几人选升。〉 | 选士〈今拟〉〈百人。各郡部几人选升。〉 | 儒生〈四十人。每坊四人选升。〉 | 学生〈二十人。每里二人选升。〉 | 学生〈十人。每统一人选升。〉 | 童蒙〈八岁皆入。无定数。〉 |
外舍〈礼乐兵〈(有场)〉农天文地理筮算〉 | 外舍〈乐兵〈(有场)〉农译医〈(有局)〉工〈(有厂)〉〉 | 外舍〈乐农译〈(邻国)〉医〈(有局)〉工〈(有厂)〉演武场〉 | 外舍〈农医局工肆商廛演武场〉 | 下舍〈医局工肆商廛〉 | |
教官〈今拟〉〈每舍一师译工随宜〉 | 教员〈今拟〉〈每舍一师译工随宜〉 | 教师〈每舍一师工随宜〉 | 农师〈兼掌训农○医工商无师〉 | 学师〈兼掌书画算○农工商无师〉 | |
外舍生〈一师六人自入者无定数〉 | 外舍生〈一师四人自入者无定数〉 | 外舍生〈一师二人自入者无定数〉 | 外舍生〈自愿无定数〉 | 下舍〈童蒙十岁皆入无定数〉 |
学案规则
[编辑]仁礼义智信。五常之性也。〈人禀木之气。其理曰仁。禀火之气。其理曰礼。禀金之气。其理曰义。禀水之气。其理曰智。禀土之气。其理曰信。〉仁〈此仁字。言人之能全此理者。〉恭勇知诚。五性之德也。〈木火土金水之气。有刚柔偏驳之异。而其理之发见者。有过不及之殊。惟圣人得中正和粹之气则有以全夫慈敬勇知诚之德。此则以气质之别也。〉仁以仁。礼以恭。义以勇。智以知。信以诚者。人心之全德也。〈心者此理之主宰者也。故能制其气质之偏而使合于中正之德。中庸所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者也。〉爱惧恶哀欲。五性之情也。〈西山蔡氏五行性情图。木喜火乐金怒水哀土欲。按惧亦火之情也。恶乃怒之本也。盖皆五性之所发也。〉和敬宜别公。五情之德也。〈人有爱惧恶哀欲之情。则形气之私。亦有以杂之。而声色臭味安佚之便利者。或不能顺其自然也。惟仁者能和。有礼者能敬。义者能宜。知者能别。诚者能公。此又贤知之异于凡庸者也。〉爱而节于和。惧而节于敬。恶而节于宜。哀而节于别。欲而节于公者。人心之中德也。〈舜之授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能制其形气之私而节之以仁义礼智信之用。则自然无失乎和敬宜别公之德矣。此所谓中节者也。〉故君子贵心学也。此五德者。学之本原也。
头容直。目容端。口容止。手容恭。足容重。身之则也。视思明。听思聪。言思从。貌思恭。思思睿。事之则也。君子之学。必先乎威仪动作之间。此二者。学之大则也。
父子君臣长幼夫妇朋友。人之五伦也。亲义序别信。五伦之道也。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三纲也。兄之于弟。师之于生。亦此类也。父止于慈。君止于义。兄止于友。夫止于正。上之道也。子止于孝。臣止于忠。弟止于悌。妻止于贞。下之道也。师友止于诚。此五伦九道者。学之大经也。
士农工兵商。五民之业也。农以厚生。工以利用。兵以防患。商以平施。士以立教。有国之大务也。惠之以仁。度之以礼。严之以义。权之以智。帅之以诚。所以道之也。此五者。学之大务也。
德行者。人之所以为人之道理也。其书为经子。政治者。国之所以为国之统纪也。其书为史传。名业者。人之所以通事物之理者也。各有其理。技艺者。人之所以成事物之用者也。各有其术。文学者。所以述德行政治名业技艺之理而施诸教者也。此五科者。学之大全也。
规则表
[编辑]学课规则
[编辑]凡诸学生。晨八锺。一鼓〈学必有鼓以警众。〉戒。二鼓作。三鼓入学。序齿北面立定。再拜师长唱万福。师长立揖。诸生又序齿分左右相揖毕。掌扫者〈凡学生皆有所掌。分录一案。以趋其事。无有违越。〉洒扫堂宇。掌设者铺席整案。仍分等排列〈如受一字课者同一列。受二字课三字课者。皆各一列。〉坐。掌笏者唱五德五容五思。诸生肃听。各省心整容厉精。既朝九锺一鼓。各掩册端坐。写呈旧课。通本国文者并写呈音义。师长考点。其有违者。使之更写。最下一等。先进受新课。家塾字书。〈如韵书之类。或类书一册。必楷字大书。使可暎写。旁用本国文。以方言写音义。又分注邻国文及诸大国文。〉次训蒙一书。下舍孝经曲礼内则弟子职小学等书。里堂大学语孟中庸诗书元文。坊院仪礼戴礼春秋易等经。郡校以上。轮课四书六经。〈大学止诵写。但课讲读。〉最下一人进受音义。馀人嘿听。有疑则问。退轮读以次。其上一等。以次进受课如上毕。起序齿立。掌笏者唱五伦五业。诸生肃听毕。唱喏揖退。
上午十锺。一鼓食。二鼓作。三鼓入序齿。北面揖师长。又分左右作揖。耦唱诗歌〈歌用俗语制成。道爱亲忠君隆师亲友之道。劝学尊教之意。〉舞蹈。童蒙徒歌手舞。十三岁以上文舞用帔。十五岁以上调琴瑟。〈今世乐教尤绝。最宜讲究。〉郡校以上合乐笙磬。舞用羽。分等揖就坐。写所课字。童蒙暎写。下舍以上移写受书诀。加本国文写所课音义一次。里堂以上加外国一文。写音义一次呈考。府学以上除写课。讲礼书讫揖退。
上午十一锺。一鼓入。分等序齿。各面册坐。每等最下一人。先就师长前读一次。馀人静听。有误则师长为正句读。退以次传读。限二十遍。最下一人说义。馀人静听。其不合者。师长提谕之。并起身揖退。
上午十二锺。一鼓入。分等序齿就坐。受新课如朝仪。家塾本国文。次邻国文。下舍邻国文。次远国一文。书堂本国史。坊院中国史。次各国史。郡校以上不受课。课讲读。郡校周程张邵朱诸子书。府学乐农工商等书。太学轮读诸史。受毕揖退。
下午一锺。一鼓食。二鼓作。三鼓入序齿。北面揖师长。又分左右作揖。耦唱军歌〈如出军行凯歌之类。或以俗语道自主自强卫国御侮之意。〉舞蹈。童蒙徒歌手舞。十三岁以上武舞用釰讫。分等就列。童蒙投壶一次。〈只用矢耦投。不必罚饮庆爵。〉下舍加投石一次。里堂十五岁以上习射炮。坊院兼习骑步。郡校兼习坐作旗鼓。府学以上炮射一次。迭讲兵书讫揖退。
下午二锺一鼓入。分等序齿。揖就座。习文艺写所课字。童蒙暎写。下舍以上移写受书诀。次画名物。童蒙暎画。下舍以上移画。里堂以上暎图山川。坊院移图。次习算。童蒙手算。〈只屈指计一二〉下舍以上以筹。里堂以上加笔算。渐进六法。各呈考能否。郡校以上止文艺。讲读本国宪章法律。府学考证各国典章法律。太学讲说时务国典各一次。揖退。
下午三锺一鼓入。分等序齿。揖就坐。读习所课书。如上午十一锺。里堂坊院先经次史。郡校以上止读习考证地志物理。府学加化学。太学讲说物理化学各一次讫。揖退。〈立冬以后立春以前。此一分入夜学。〉
夜四锺。一鼓食。二鼓作。三鼓入序齿。北面揖师长。又分左右相揖。分等就坐温习。家塾以上轮读几次讫。释义一次。如上午读习。又习本国文一次。下舍加各国文。里堂以上加史书讫。箚记日事。郡校以上加讲说所课义理一次讫。序齿立唱安置。揖退。
朔望上下弦为休学日。晨三鼓入。拜揖就坐如仪讫。师长就诸生一休间所课中抽栍占一段。命各掩册坐。具音义写呈。以次考审音义。俱合格者下二圈。惟义合格者下一圈。惟音合格者下一点。音义俱失下二点。命二点者进前。详告以音义。当人拜受讫。贴其圈点于各人案下讫揖退。上下弦则仍各任便。朔望上午十锺三鼓入。揖进如仪讫。命题试制。童蒙则题即事。或三言五言三两句。或文二三行随宜。里堂所课疑义。或即事古诗古赋。坊院疑义史论。郡校加时务策。府学太学普试各軆呈考。合格者就券头下圈。不合者下点。亦贴圈点表于各人案下。望日则仍占便。朔日下午一锺三鼓入。揖进序立。师长陞座。为说学纲音义一通。又推说一段义理。诸生恭听拜讫。一列立。师长下座。起身肃立。命掌笏者中立抗声读律文。〈时颁律令〉各恭听讫。皆北向再拜退。
每岁时放学。太学限岁除前后各十五日。各府限一旬。各郡前五日后一旬。各坊前三日后七日。各里前二日后五日。其日诸生三鼓入学。礼谒如仪讫。师长陞座。说学纲一通。又推说当时一副义理。诸生恭听拜退。上午十锺食罢。诸生分等序齿立。耦唱诗歌一阕。〈或别作诗。叙惜年进学之意。〉仍散去。
孔子降生日。〈庚戌十一月二十四日。〉放学唱赞扬孔教歌。祀先圣先贤。〈其堂所祀〉放学二日。唱笏习仪。我太祖登极日。〈壬申七月十六日。〉放学唱爱国歌。皇帝乾元日。放学唱爱君歌。师长生辰。放学唱劝学歌。
每日师长考察诸生言行。以为劝戒。其显著者因诸生课退时。使之整列。为说一通。其未然者许诸生辨明。其无异辞者。善则复奖说一过。仍书贴其实于案中而圈之。恶则招立面责。其甚者及三责不悛者。书贴于案中而点之。
师长每日所试文艺武技。亦有记籍。以考进止能否。
每晦日。师长通考一朔德行课制技艺圈点之表。列录一副。定其等第。夜四锺。诸生将退。命一列坐。使之轮览。将恶籍之著者面责之。其不肯悛改者及三点不悛者。命退学。其改过有实。得诸生保明者。别有表识。待三次保明始解点。
每朔日上午十锺。诸生揖进。师长陞座。命揭前朔贤能圈等第表于堂楣。分等行赏毕。命题试制。外舍专门教师。亦通录每日诸生善恶著者。课试学艺皆如仪。每朔早晨。报于本学。使之一同行赏。
每岁终。师长考阅一岁圈点之数。定其等第。里报于坊。坊报于郡。郡报于府。府报于太学。凡有阙员。必按其阙员所在之府若郡若坊若里而第次升补。凡以德行有罚未解者。虽业艺高等。不许录选升之案。
每三年孟春一日。坊训长大比坊里士。试课制及文武技艺。通考德行善恶之籍。升其贤能。郡校则通坊士。府学则通郡士。太学则通府士而大比之亦如仪。仲春一日。行饮礼而宾之。
规则表
[编辑]晨〈八锺〉 | 朝〈九锺〉 | 上午〈十锺〉 | 上午〈十一锺〉 | 上午〈十二锺〉 | 下午〈一锺〉 | 下午〈二锺〉 | 下午〈三锺〉 | 夜〈四锺〉 | |
家塾 | 礼谒〈拜师长〉 | 受课〈字书〉 | 文艺〈诗歌舞蹈写所课字一次〉 | 读习〈所课书限二十遍〉 | 受课〈本国文次邻国文〉 | 武技〈军歌舞蹈投壶一次〉 | 文艺〈写字一次画名物一次手筭一次〉 | 读习〈所课字书〉 | 温习〈轮读一次释义一次本国文一次〉 |
休日〈朔望二弦〉 | 礼谒〈同上〉 | 试课〈七日所课〉 | 〈朔望〉试制〈或句或行〉 | 休 | 休 | 〈朔〉听讲〈讲说学纲〉 | 休 | 休 | 休 |
下舍 | 礼谒〈同上〉 | 受课〈孝经曲礼内则弟子职小学之类〉 | 文艺〈同上加谚书所课一次十三岁以上文舞用帔〉 | 读习〈同上〉 | 受课〈邻国文次远国一文〉 | 武技〈同上十三岁以上武舞用釰投石之类〉 | 文艺〈同上筭以筹〉 | 读习〈所课经书〉 | 温习〈先经次史加各国文一次〉 |
休日 | 礼谒〈同上〉 | 试课〈同上〉 | 〈朔望〉试制〈同上〉 | 休 | 休 | 〈朔〉听讲〈同上〉 | 休 | 休 | 休 |
书堂 | 礼谒〈同上〉 | 受课〈大学语孟中庸诗书以次〉 | 文艺〈同上加外国文写字一次十五岁以上琴瑟〉 | 读习〈同上〉 | 受课〈本国史〉 | 武技〈同上十五岁以上加射炮〉 | 文艺〈同上筭以笔图山川〉 | 读习〈先经次史〉 | 温习〈先经次史加箚记日事〉 |
休日 | 礼谒〈同上〉 | 试课〈同上〉 | 〈朔望〉试制〈所课疑义或古诗古赋〉 | 休 | 休 | 〈朔〉听讲〈律令〉 | 休 | 休 | 休 |
书院 | 礼谒〈同上〉 | 受课〈礼春秋易等经〉 | 文艺〈同上〉 | 读习〈同上〉 | 受课〈中国史次各国史〉 | 武技〈同上兼习骑步〉 | 文艺〈同上〉 | 读习〈同上〉 | 温习〈同上〉 |
休日 | 礼谒〈先拜所奉先贤〉 | 试课〈同上〉 | 〈朔望〉试制〈疑义史论〉 | 休 | 休 | 〈朔〉听讲〈读律〉 | 休 | 休 | 休 |
郡校 | 礼谒〈拜师长〉 | 受课〈轮读六经四书〉 | 文艺〈同上合乐笙磬舞干羽〉 | 读习〈同上〉 | 讲读〈周程张邵朱诸贤书〉 | 武技〈同上兼习坐作旗鼓〉 | 讲读〈本国宪章法律〉 | 考证〈地志物理〉 | 讲说〈所课义理箚记同上〉 |
休日 | 礼谒〈先诣圣庙焚香礼拜〉 | 试课〈同上〉 | 〈朔望〉试制〈疑论策〉 | 休 | 休 | 〈朔〉听讲〈读律〉 | 休 | 休 | 休 |
府学 | 礼谒〈拜师长〉 | 受课〈同上〉 | 讲礼〈弦歌一次迭讲礼书〉 | 读习〈同上〉 | 讲读〈乐农工商等书之类〉 | 讲武〈炮射一次迭讲兵书〉 | 考证〈万国典章法律〉 | 考证〈地志物理化学以次〉 | 讲说〈箚记并同〉 |
休日 | 礼谒〈先揭先圣像礼拜〉 | 试课〈同上〉 | 〈朔望〉试制〈各体以次〉 | 休 | 休 | 〈朔〉听讲〈读律〉 | 休 | 休 | 休 |
太学 | 礼谒〈拜师长〉 | 讲读〈书同上〉 | 讲礼〈同上〉 | 读习〈同上〉 | 讲读〈轮读诸史〉 | 讲武〈同上〉 | 讲说〈时务国典〉 | 讲说〈物理化学〉 | 讲说〈箚记同上〉 |
休日 | 礼谒〈先拜先圣庙〉 | 试讲〈质辨所讲〉 | 〈朔望〉试制〈各軆以次〉 | 休 | 休 | 〈朔〉听讲〈读律〉 | 休 | 休 | 休 |
学则
[编辑]一曰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父母立身。为吾生立道。为生民立极。为万世立范。其事明人伦。践人形。修人职。达人事。成人德。所以为学也。
二曰致知。原乎天道。本乎物性。究乎吾心。推乎人情。参乎世教。其事博古训。尊师教。逊友志。察迩言。验即事。所以择善也。
三曰正心。爱而止于仁。恶而止于义。惧而止于礼。哀而止于顺。欲而止于公。其事头容直。目容端。口容止。手容恭。足容重。所以居敬也。
四曰修身。视曰明。听曰聪。言曰从。貌曰恭。思曰睿。其事勤行业。谨威仪。廉嗜欲。俭衣食。公物我。所以正己也。
五曰齐家。事父母以孝。处兄弟以友。率妻子以正。恤奴婢以恩。奉祭宾以诚。其事勤作业。谨礼法。廉货利。俭用度。同心力。所以行己也。
六曰处世。事君忠。事长恭。取友端。御下宽。处众谦。其事勤职任。谨宪章。绝势利。量出处。公议论。所以推行也。
七曰治国。制众命以仁。化众性以礼。齐众情以义。通众业以智。合众心以信。其事正经界。兴学校。慎兵刑。通工商。立纪纲。所以益推也。
八曰平天下。軆天地以仁。治神人以礼。平邦国以义。开民物以智。公天下以信。其事一道德。因水土。讨逆乱。通伎业。明约信。所以推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