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林通喜古厝 大潭村88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朴素宁静的大潭小聚落有一座目前新港地区保存最完整且具规模的古宅,是早年新港富豪林通喜的故居。

古厝建于昭和元年(1926),占地约800坪,三合院格局,正身面宽达七开间,护龙较一般民宅为长,内外护龙面宽达六开间,内埕相当宽敞辽阔。由此宏伟规模,足见其格局之恢宏与居住人口之多。

林通喜生于明治38年(1905),古厝兴建当时的建筑经费即高达35甲地价格,由此可见其财力之雄厚。林通喜在日治时担任保正,光复后当过嘉义县议员,拥有新港乡第一部机车。在保守的年代,林通喜改信天主教,被视为新港天主教传播史上的一大盛事,这些均可看出他对流行时尚的好奇与喜爱,也间接影响了古厝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古厝围墙采45°角退凹形式,与门楼山墙搭接,火形的马背山墙前后各开有一员光门,前员光门柱受大正年间流行的英国维多利亚风格影响,外观十分华丽,红砖墙、白色横带装饰,与完成于1919年的总督府(今总统府)、1913年的专卖局、1917年的台中火车站之洋式风格近似。

门楼两侧立面之裙堵以彩瓷贴面,风华绚丽,这种彩瓷装饰,乃是 1910年代以后,日人受西方影响开始使用。门楼正门楣上横额书有“西河衍派”的林氏堂号,古宅的正厅也是古朴质实的传统风格,均透露著林通喜家族的传统思维仍是根深柢固。

屋顶脊带上均是小巧精致的花草剪黏,历时久远却毫不褪色。屋檐下的斗拱与垂花,雕工细致,线条柔和。

正厅的板壁上书绘挂轴形式书法及文人画,柱上书有浑厚苍劲的书法,是前清秀才林维朝所撰。这种正厅内壁书绘的方式,是大户人家才有的作法。林通喜与林维朝交情甚笃,由古宅门楼上的“西河衍派”,及正厅门楣上悬挂的“天锡纯嘏”,均与林维朝故居相雷同,足见林通喜对忘年之交维朝先生的景仰与有意仿效。

古厝邻近的精忠庙是村民的信仰中心,台湾主祀岳武穆王的庙宇仅有7座,大潭精忠庙的岳王神像,是明万历年间自福建漳州分灵奉祀至今,已三百馀年,是全台最早的岳王庙。

关于两林之间的情谊,当地有一则传说。精忠庙内悬挂一方“精忠贯日”匾额,相传就是1927年林维朝所敬赠。传说林维朝某次病势不轻,林通喜特别恭请岳王公神像至林府看病,岳武穆王起辇开了一帖极其散气的药单,连林维朝家族旗下的广生药种商号的先生均不敢抓药。然而岳王坚不退辇,直至药煎好了,家人端至林维朝跟前,林维朝颇懂药理,正犹豫是否喝下时,岳王又突然起辇,撞翻了药碗,氤氲的热气吸入林维朝的心肺,沉滞已久的胸闷气喘竟神奇地好了起来。这段传说久远难征,然而林维朝一生罕见赠匾寺庙,此匾几乎是目前仅见的特例。

古厝目前仍有林氏后代居住其间,属于私人住宅,并不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