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 (三十六卷)/15
卷第十四 ◄ | 大般涅槃经 卷第十五 |
► 卷第十六 |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编辑]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
梵行品之二
[编辑]“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之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极爱,复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视诸众生同于一子,见修善者生大欢喜。是故,此地名曰极爱。
“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愍之愁毒,初无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为烦恼病之所缠切,心生愁恼,忧念如子,身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为一子。
“善男子!如人小时拾取土块、粪秽、瓦石、枯骨、木枝置于口中。父母见已,恐为其患,左手捉头、右手挑出。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法身未增,或行身、口、意业不善,菩萨见已则以智手拔之令出,不欲令彼流转生死、受诸苦恼。是故,此地复名一子。
“善男子!譬如父母所爱之子舍而终亡,父母愁恼,愿与并命。菩萨亦尔,见一阐提堕于地狱,亦愿与俱生地狱中。何以故?是一阐提若受苦时,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当为说种种法,令彼得生一念善根。是故,此地复名一子。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其子睡、寤、行、住、坐、卧,心常念之。若有罪咎,善言诱谕,不加其恶。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若堕地狱、畜生、饿鬼、或人天中造作善恶,心常念之,初不放舍。若行诸恶,终不生瞋、以恶加之。是故,此地复名一子。”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其言秘密,我今智浅,云何能解?若诸菩萨住一子地能如是者,云何如来昔为国王行菩萨道时,断绝尔所婆罗门命?若得此地则应护念;若不得者,复何因缘不堕地狱?若使等视一切众生同于子想,如罗睺罗,何故复向提婆达多说如是言:‘痴人无羞,食人涕唾。’令彼闻已生于瞋恨,起不善心,出佛身血。提婆达多造是恶已,如来复记当堕地狱一劫受罪。世尊!如是之言云何于义不相违背?世尊!须菩提者住虚空地,凡欲入城求乞饮食要先观人。若有于己生嫌嫉心则止不行,乃至极饥犹不行乞。何以故?是须菩提常作是念:‘我忆往昔于福田所生一恶念,由是因缘堕大地狱受种种苦。我今宁饥终日不食,终不令彼于我起嫌,堕于地狱受苦恼也。’复作是念:‘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若有众生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行、卧亦尔。’是须菩提护众生故尚起是心,何况菩萨?菩萨若得一子地者,何缘如来出是麁言使诸众生起重恶心?”
“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难,言:‘佛如来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善男子!假使蚊嘴能尽海底,如来终不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
“善男子!假令大地悉为非色、水为干相、火为冷相、风为住相、三宝佛性及以虚空作无常相,如来终不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
“善男子!假使毁犯四重禁罪及一阐提谤正法者,现身得成十力、无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来终不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
“善男子!假使声闻、辟支佛等常住不变,如来终不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
“善男子!假使十住诸菩萨等犯四重禁、作一阐提诽谤正法,如来终不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
“善男子!假使一切无量众生丧灭佛性、如来究竟入般涅槃,如来终不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
“善男子!假使掷羂能系缚风、齿能破铁、爪坏须弥,如来终不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
“宁与毒蛇同共一处、内其两手饿师子口、佉陀罗炭用洗浴身,不应发言:‘如来世尊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
“善男子!如来真实,能为众生断除烦恼,终不为作烦恼因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往昔杀婆罗门。’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乃至蚁子尚不故杀,况婆罗门?菩萨常作种种方便,惠施众生无量寿命。
“善男子!夫施食者则为施命。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时,常施众生无量寿命。
“善男子!修不杀戒得寿命长。菩萨摩诃萨行尸波罗蜜时,则为施与一切众生无量寿命。善男子!慎口无过,得寿命长。菩萨摩诃萨行羼提波罗蜜时,常劝众生莫生怨想,推直于人,引曲向己,无所诤讼,得寿命长。是故,菩萨行羼提波罗蜜时,已施众生无量寿命。
“善男子!精勤修善得寿命长。菩萨摩诃萨行毘梨耶波罗蜜时,常劝众生勤修善法;众生行已,得无量寿命。是故,菩萨行毘梨耶波罗蜜时,已施众生无量寿命。
“善男子!修摄心者得寿命长。菩萨摩诃萨行禅波罗蜜时,劝诸众生修平等心;众生行已,得寿命长。是故,菩萨行禅波罗蜜时,已施众生无量寿命。
“善男子!于诸善法不放逸者得寿命长。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劝诸众生于诸善法不生放逸;众生行已,以是因缘得寿命长。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已施众生无量寿命。善男子!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终无夺命。
“善男子!汝向所问:‘杀婆罗门时得是地不?’善男子!时我已得;以爱念故断其命根,非恶心也。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爱之甚重,犯官宪制。是时父母以怖畏故,若摈,若杀。虽有摈杀,无有恶心。菩萨摩诃萨为护正法亦复如是,若有众生谤大乘者,即以鞭挞苦加治之、或夺其命,欲令改往遵修善法。菩萨常当作是思惟:‘以何因缘能令众生发起信心?随其方便,要当为之。’
“诸婆罗门命终之后生阿鼻地狱,则有三念:一者、自念:‘我从何处而来生此?’即自知从人道中来;二者、自念:‘我今所生为是何处?’即便自知是阿鼻狱;三者、自念:‘乘何业缘而来生此?’即便自知乘谤方等大乘经典、不信因缘,为国主所杀而来生此。念是事已,即于大乘方等经典生信敬心。寻时命终,生甘露鼓如来世界,于彼寿命具足十劫。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于往昔乃与是人十劫寿命。
“云何名杀?善男子!有人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尸、骂詈、鞭挞,以是业缘堕地狱不?”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应堕地狱。何以故?如佛昔为声闻说法:‘汝诸比丘于诸草木莫生恶心。何以故?一切众生因恶心故堕于地狱。’”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如汝所说,应善受持。善男子!若因恶心堕地狱者,菩萨尔时实无恶心。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乃至虫、蚁,悉生怜愍利益心故。所以者何?善知因缘诸方便故,以方便力欲令众生种诸善根。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于尔时以善方便虽夺其命而非恶心。
“善男子!婆罗门法,若杀蚁子满足十车,无有罪报;蚊、虻、蚤、虱、猫、狸、师子、虎、狼、熊、罴、诸恶虫兽,及馀能为众生害者,杀满十车;鬼、神、罗刹、拘槃茶、迦罗富单那、颠狂、干枯诸鬼神等,能为众生作娆害者,有夺其命悉无罪报。若杀恶人则有罪报,杀已不悔则堕饿鬼;若能忏悔,三日断食,其罪消灭,无有遗馀。若杀和上、害其父母、女人及牛,无数千年在地狱中。
“善男子!佛及菩萨知杀有三,谓下、中、上。下者,蚁子乃至一切畜生,唯除菩萨示现生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愿因缘示受畜生,是名下杀。
以下杀因缘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具受下苦。何以故?是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是名下杀。
“中杀者,从凡夫人至阿那含,是名为中。以是业因,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具受中苦,是名中杀。
“上杀者,父母乃至阿罗汉、辟支佛、毕定菩萨,是名为上。以是业因缘故,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上苦,是名上杀。
“善男子!若有能杀一阐提者,则不堕此三种杀中。善男子!彼诸婆罗门等一切皆是一阐提也。譬如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尸、骂詈、鞭挞,无有罪报;杀一阐提亦复如是,无有罪报。何以故?诸婆罗门乃至无有信等五法,是故,虽杀不堕地狱。
“善男子!汝先所言:‘如来何故骂提婆达多痴人食唾?’汝亦不应作如是问。何以故?诸佛世尊凡所发言不可思议。善男子!或有实语为世所爱,非时、非法、不为利益,如是之言我终不说。善男子!或复有言麁犷、虚妄、非时、非法、闻者不爱,不能利益,我亦不说。善男子!若有语言虽复麁犷、真实不虚,是时是法能为一切众生利益,闻虽不悦,我要说之。何以故?诸佛世尊、应、正遍知知方便故。
“善男子!如我一时游彼圹野聚落丛树。在其林下有一鬼神即名圹野,纯食肉血,多杀众生,复于其聚日食一人。善男子!我于尔时为彼鬼神广说法要。然彼暴恶愚痴无智,不受教法。我即化身为大力鬼,动其宫殿,令不安所。彼鬼于时将其眷属出其宫殿,欲来拒逆。鬼见我时即失心念,惶怖躄地,迷闷断绝,犹如死人。我以慈愍手摩其身,即还起坐,作如是言:‘快哉,今日还得身命。是大神王具大威德、有慈愍心,赦我愆咎。’即于我所生善信心。我即还复如来之身,复更为说种种法要,令彼鬼神受不杀戒。
“即于是日,圹野村中有一长者次应当死。村人已送付彼鬼神。鬼神得已,即以施我。我既受已,便为长者更立名字,名手长者。尔时,彼鬼即白我言:‘世尊!我及眷属唯仰血肉以自存活。今以戒故,当云何活?’我即答言:‘从今当敕声闻弟子,随有修行佛法之处,悉当令其施汝饮食。’
“善男子!以是因缘,为诸比丘制如是戒:‘汝等从今常当施彼圹野鬼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当知是辈非我弟子,即是天魔徒党眷属。’
“善男子!如来为欲调伏众生故,示如是种种方便,非故令彼生怖畏也。
“善男子!我亦以木打护法鬼。又于一时在一山上,推羊头鬼令堕山下。复于树头扑护猕猴鬼,令护财象见五师子,使金刚神怖萨遮尼犍。亦以针刺箭毛鬼身。虽作如是,亦不令彼诸鬼神等有灭没者,直欲令彼安住正法故,示如是种种方便。
“善男子!我于尔时实不骂辱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亦不愚痴、食人涕唾,亦不生于恶趣之中、阿鼻地狱受罪一劫,亦不坏僧、出佛身血,亦不违犯四重之罪、诽谤正法、大乘经典、非一阐提,亦非声闻、辟支佛也。善男子!提婆达多者实非声闻、缘觉境界,唯是诸佛之所知见。善男子!是故,汝今不应难言:‘如来何缘呵啧骂辱提婆达多?’汝于诸佛所有境界,不应如是生于疑网。”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甘蔗,数数煎煮得种种味。我亦如是,从佛数闻,多得法味,所谓出家味、离欲味、寂灭味、道味。世尊!譬如真金,数数烧打、融消、炼冶,转更明净、调和、柔软,光色微妙,其价难量,然后乃为人天宝重。世尊!如来亦尔,郑重谘问则得闻见甚深之义,令深行者受持奉修、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为诸人天所宗恭敬供养。”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众生故,谘启如来如是深义。善男子!以是义故,我随汝意说于大乘方等甚深秘密之法,所谓极爱如一子地。”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修慈、悲、喜得一子地者,修舍心时复得何地?”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善知时,知我欲说,汝则谘问。菩萨摩诃萨修舍心时,则得住于空平等地,如须菩提。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空平等地,则不见有父母、兄弟、姊妹、儿息、亲族、知识、怨憎、中人,乃至不见阴界诸入、众生、寿命。
“善男子!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何以故?善能修习诸空法故。”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
“善男子!空者,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
“菩萨摩诃萨云何观于内空?是菩萨摩诃萨观内法空。是内法空,谓无父母、怨亲、中人、众生、寿命、常、乐、我、净、如来、法、僧、所有财物。是内法中虽有佛性,而是佛性非内、非外。所以者何?佛性常住,无变易故。是名菩萨摩诃萨观于内空。
“外空者亦复如是,无有内法。内外空者亦复如是。
“善男子!唯有如来、法、僧、佛性不在二空。何以故?如是四法常、乐、我、净。是故,四法不名为空。是名内外俱空。
“善男子!有为空者,有为之法悉皆是空,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常乐我净空、众生、寿命、如来、法、僧、第一义空。是中,佛性非有为法。是故,佛性非有为法空。是名有为空。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观无为空?是无为法悉皆是空,所谓无无常、苦、不净、无我、阴界、入、众生、寿命相、有为、有漏、内法、外法。无为法中,佛等四法非有为、非无为。性是善故,非无为;性常住故,非有为。是名菩萨观无为空。
“云何菩萨摩诃萨观无始空?是菩萨摩诃萨见生死无始,皆悉空寂。所谓空者,常、乐、我、净——皆悉空寂,无有变易——众生、寿命、三宝佛性及无为法。是名菩萨观无始空。
“云何菩萨观于性空?是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本性皆空,谓阴界入,常、无常,苦、乐,净、不净,我、无我。观如是等一切诸法不见本性,是名菩萨摩诃萨观于性空。
“云何菩萨摩诃萨观无所有空?如人无子,言舍宅空。毕竟观空无有亲爱。愚痴之人言诸方空、贫穷之人言一切空,如是所计或空、或非空,菩萨观时如贫穷人一切皆空。是名菩萨摩诃萨观无所有空。
“云何菩萨摩诃萨观第一义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第一义时,是眼生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去无所至,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推其实性无眼、无主;如眼,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何等名为第一义空?有业、有报、不见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义空。是名菩萨摩诃萨观第一义空。
“云何菩萨摩诃萨观于空空?是空空中乃是声闻、辟支佛等所迷没处。善男子!是有、是无,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善男子!十住菩萨尚于是中通达少分,犹如微尘,况复馀人?善男子!如是空空亦不同于声闻所得空空三昧,是名菩萨观于空空。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观于大空?善男子!言大空者,谓般若波罗蜜,是名大空。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是空门,则得住于虚空等地。善男子!我今于是大众之中说如是等诸空义时,有十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即得住于虚空等地。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是地已,于一切法中无有滞碍、系缚、拘执,心无迷闷。以是义故,名虚空等地。
“善男子!譬如虚空,于可爱色不生贪著、不爱色中不生瞋恚。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于好、恶色,心无贪、恚。善男子!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以是义故,复得名为虚空等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于一切法亦见、亦知。若行、若缘、若性、若相、若因、若缘、若众生心、若根、若禅定、若乘、若善知识、若持禁戒、若所施,如是等法一切知见。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知而不见。云何为知?知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常翘一脚、五热炙身;常卧灰土、棘刺编椽、树叶、恶草、牛粪之上;衣麁麻衣、冢间所弃、粪扫氀褐、钦婆罗衣、麞鹿皮革、刍草衣裳;茹菜、啖食藕根、油滓、牛粪、根果;若行乞食限从一家,主若言无即便舍去,设复还唤终不回顾;不食盐肉、五种牛味,常所饮服糠汁、沸汤;受持牛戒、狗、鸡、雉戒,以灰涂身、长发为相;以羊祠时,先咒后杀;四月事火,七日服风;百千亿花供养诸天,诸所欲愿因此成就。如是等法能为无上解脱因者,无有是处。是名为知。云何不见?菩萨摩诃萨不见一人行如是法得正解脱,是名不见。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见、亦知。何等为见?见诸众生行是邪法必堕地狱,是名为见。云何为知?知诸众生从地狱出生于人中,若能修行檀波罗蜜,乃至具足诸波罗蜜,是人必得入正解脱,是名为知。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亦见、亦知。云何为见?见常、无常,苦、乐,净、不净,我、无我,是名为见。云何为知?知诸如来定不毕竟入于涅槃,知如来身金刚无坏,非是烦恼所成就身、又非臭秽腐败之身,亦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名为知。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亦知、亦见。云何为知?知是众生信心成就、知是众生求于大乘、是人顺流、是人逆流、是人正住、知是众生已到彼岸。顺流者,谓凡夫人;逆流者,从须陀洹乃至缘觉;正住者,谓菩萨等;到彼岸者,所谓如来、应、正遍知。是名为知。云何为见?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涅槃典,修梵行心,以净天眼见诸众生造身、口、意三业不善,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见诸众生修善业者命终当生天上人中。见诸众生从暗入暗、有诸众生从暗入明、有诸众生从明入暗、有诸众生从明入明,是名为见。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亦知、亦见。菩萨摩诃萨知诸众生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愚痴,是业必应地狱受报;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现世轻受,不堕地狱。云何是业能得现报?忏悔发露所有诸恶,既悔之后更不敢作。惭愧成就故、供养三宝故、常自呵责故,是人以是善业因缘不堕地狱;现世受报,所谓头痛、目痛、腹痛、背痛、横罗死殃、呵责、骂辱、鞭杖、闭系、饥饿、困苦,受如是等现世轻报。是名为知。云何为见?菩萨摩诃萨见如是人不能修习身、戒、心、慧,造少恶业,此业因缘应现受报。是人少恶不能忏悔、不自呵责、不生惭愧、无有怖惧,是业增长,地狱受报,是名为见。
“复有知而不见。云何知而不见?知诸众生皆有佛性,为诸烦恼之所覆蔽不能得见,是名知而不见。
“复有知而少见。十住菩萨摩诃萨等知诸众生皆有佛性,见不明了,犹如暗夜所见不了。
“复有亦见亦知,所谓诸佛如来亦见亦知。
“复有亦见亦知、不见不知。亦见亦知者,所谓世间文字、言语、男女、车乘、瓶瓫、舍宅、城邑、衣裳、饮食、山河、园林、众生、寿命,是名亦知亦见。
“云何不见不知?圣人所有微密之语,无有男女乃至园林,是名不见不知。
“复有知而不见。知所惠施、知所供处、知于受者、知因果报,是名为知。云何不见?不见所施、供处、受者及以果报,是名不见。
“菩萨摩诃萨知有八种,即是如来五眼所知。”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何等利?”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法无碍者,知一切法及法名字。义无碍者,知一切法所有诸义,能随诸法所立名字而为作义。辞无碍者,随字论正音、论阐陀、论世辩论。乐说无碍者,所谓菩萨摩诃萨凡所演说无有障碍、不可动转、无所畏省、难可摧伏。善男子!是名菩萨能如是见知即得如是四无碍智。
“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遍知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之法。义无碍者,乘虽有三,知其归一,终不谓有差别之相。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于一法中作种种名,经无量劫说不可尽。声闻、缘觉能作是说,无有是处。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为诸众生演说诸法——若名、若义——种种异说不可穷尽。
“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诸法而不取著。义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诸义而亦不著。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名字亦不取著。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乐说如是最上而亦不著。何以故?善男子!若取著者,不名菩萨。”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不取著则不知法、若知法者则是取著、若知不著则无所知,云何如来说言知法而不取著?”
佛言:“善男子!夫取著者,不名无碍;无所取著乃名无碍。善男子!是故,一切诸菩萨等有取著者则无无碍。若无无碍,不名菩萨,当知是人名为凡夫。何故取著名为凡夫?一切凡夫取著于色乃至著识。以著色故则生贪心,生贪心故为色系缚;乃至为识之所系缚。以系缚故,则不得免生、老、病、死、忧、悲、大苦、一切烦恼。是故,取著名为凡夫。以是义故,一切凡夫无四无碍。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已于无量阿僧祇劫知见法相,以知见故则知其义。以见法相及知义故,而于色中不生系著;乃至识中亦复如是。以不著故,菩萨于色不生贪心,乃至识中亦不生贪;以无贪故,则不为色之所系缚,乃至不为识之所缚。以不缚故,则得脱于生、老、病、死、忧、悲、大苦、一切烦恼。以是义故,一切菩萨得四无碍。
“善男子!以是因缘,我为弟子十二部中说系著者名为魔缚,若不著者则脱魔缚。譬如世间有罪之人为王所缚,无罪之人王不能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有系著者为魔所缚,无系著者魔不能缚。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而无所著。
“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善知字持而不忘失。所谓持者,如地、如山、如眼、如云、如人、如母。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义无碍者,菩萨虽知诸法名字而不知义,得义无碍则知于义。云何知义?谓地持者,如地普持一切众生及非众生。以是义故,名地为持。善男子!谓山持者,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何故名山而为持耶?山能持地,令无倾动,是故名持。何故复名眼为持耶?眼能持光,故名为持。何故复名云为持耶?云名龙气,龙气持水,故名云持。何故复名人为持耶?人能持法及以非法,故名人持。何故复名母为持耶?母能持子,故名母持。’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名字句义亦复如是。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以种种辞演说一义,亦无有义,犹如男女、舍宅、车乘、众生等名。何故无义?善男子!夫义者,乃是菩萨、诸佛境界;辞者,凡夫境界。以知义故,得辞无碍。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知辞知义,故于无量阿僧祇劫说辞、说义而不可尽,是名乐说无碍。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修行世谛,以修行故,知法无碍。复于无量阿僧祇劫修第一义谛故,得义无碍。亦于无量阿僧祇劫习毘伽罗那论故,得辞无碍。亦于无量阿僧祇劫修习说世谛论故,得乐说无碍。
“善男子!声闻、缘觉若有得是四无碍者,无有是处。善男子!九部经中,我说声闻、缘觉之人有四无碍;声闻、缘觉真实无有。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度众生故修如是四无碍智。缘觉之人修寂灭法,志乐独处。若化众生,但现神通。终日默然,无所宣说。云何当有四无碍智?何故默然而无所说?缘觉不能说法度人,使得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不能令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善男子!缘觉出世,世间无有九部经典。是故,缘觉无辞无碍、乐说无碍。
“善男子!缘觉之人虽知诸法,无法、无碍。何以故?法无碍者,名为知字。缘觉之人虽知文字,无字无碍。何以故?不知常住二字法故。是故,缘觉不得法无碍。虽知于义,无义、无碍。真知义者,知诸众生悉有佛性。佛性义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缘觉之人不得义无碍。是故,缘觉一切无有四无碍智。
“云何声闻无四无碍?声闻之人无有三种善巧方便。何等为三?一者、必须软语然后受法,二者、必须麁语然后受化,三者、不软不麁然后受化。声闻之人无此三故,无四无碍。
“复次,声闻、缘觉不能毕竟知辞、知义,无自在智知于境界,无有十力、四无所畏,不能毕竟渡于十二因缘大河,不能善知众生诸根利钝差别,未能永断二谛疑心,不知众生种种诸心所缘境界,不能善说第一义空。是故,二乘无四无碍。”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声闻、缘觉之人一切无有四无碍者,云何世尊说舍利弗智慧第一、大目犍连神通第一、摩诃拘𫄨罗四无碍第一?如其无者,如来何故作如是说?”
尔时,世尊赞迦叶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譬如恒河有无量水、辛头大河水亦无量、博叉大河水亦无量、悉陀大河水亦无量、阿耨达池水亦无量、大海之中水亦无量,如是诸水虽同无量,然其多少其实不等。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四无碍智亦复如是。善男子!若说等者,无有是处。善男子!我为凡夫说摩诃拘𫄨罗四无碍智为最第一。汝所问者,其义如是。善男子!声闻之人或有得一、或有得二,若具足四,无有是处。”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说〈梵行品〉中菩萨知见得四无碍者,菩萨知见则无所得、亦无有心言无所得。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若使菩萨心有得者,则非菩萨,名为凡夫。云何如来说言菩萨而有所得?”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我将欲说而汝复问。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无所得者,名四无碍。善男子!以何义故,无所得者名为无碍?若有得者则名为碍;有障碍者,名四颠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四倒故,故得无碍。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则名为慧。菩萨摩诃萨得是慧,故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无明。菩萨永断无明暗故,故无所得。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见一切诸法性相。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萨永断二十五有,得大涅槃。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为大乘。菩萨摩诃萨不住诸法,故得大乘。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声闻、辟支佛道。菩萨永断二乘道故,得于佛道。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方等经。菩萨读诵如是经故,得大涅槃。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十一部经。菩萨所修纯说方等大乘经典,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有者,名为虚空。世间无物,名为虚空。菩萨得是虚空三昧无所见故,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所得者,名常、乐、我、净。菩萨摩诃萨见佛性故,得常、乐、我、净。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菩萨摩诃萨断是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第一义空。菩萨摩诃萨观第一义空悉无所见,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五见。菩萨永断是五见故,得第一义空。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悉无所见,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声闻、缘觉菩提。菩萨永断二乘菩提,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善男子!汝之所问亦无所得,我之所说亦无所得。若说有得,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为我说是菩萨无所得时,无量众生断有相心。以是事故,我敢谘启无所得义,令如是等无量众生离魔眷属,为佛弟子。”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先于娑罗双树间为纯陀说偈:
「『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世尊!是义云何?”
佛言:“善男子!我为化度诸众生故而作是说,亦为声闻、辟支佛故而作是说,亦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故而作是说,不但正为纯陀一人说是偈也。时文殊师利将欲问我,我知其心而为说之。我既说已,文殊师利即得解了。”
迦叶菩萨言:“世尊!如文殊等,讵有几人能了是义?惟愿如来更为大众广分别说。”
“善男子!谛听谛听,今当为汝重敷演之。言本有者,我昔本有无量烦恼;以烦恼故,现在无有大般涅槃。言本无者,本无般若波罗蜜;以无般若波罗蜜故,现在具有诸烦恼结。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有烦恼。’者,无有是处。
“复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本有父母和合之身,是故,现在无有金刚微妙法身。言本无者,我身本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本无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现在具有四百四病。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有病苦。’者,无有是处。
“复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昔本有无常、无我、无乐、无净;以有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故,现在无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本无者,本不见佛性;以不见故,无常、乐、我、净。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无常、乐、我、净。’者,无有是处。
“复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本有凡夫修苦行心,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事故,现在不能破坏四魔。言本无者,我本无有六波罗蜜;以本无有六波罗蜜故,修行凡夫苦行之心,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有苦行。’者,无有是处。
“复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昔本有杂食之身;以食身故,现在无有无边之身。言本无者,本无三十七助道法;以无三十七助道法故,现在具有杂食之身。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有杂食身。’者,无有是处。
“复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昔本有一切法中取著之心;以是事故,现在无有毕竟空定。言本无者,我本无有中道实义;以无中道真实义故,于一切法则有著心。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说一切法是有相。’者,无有是处。
“复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有诸钝根声闻弟子;以有钝根声闻弟子故,不得演说一乘之实。言本无者,本无利根人中象王迦叶菩萨等;以无利根迦叶等故,随宜方便开示三乘。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毕竟演说三乘法。’者,无有是处。
“复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本说言却后三月于娑罗双树当般涅槃,是故现在不得演说大方等典《大般涅槃》。言本无者,本昔无有文殊师利大菩萨等;以无有故,现在说言如来无常。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说言:‘如来去、来、现在是无常。’者,无有是处。
“善男子!如来普为诸众生故,虽知诸法说言不知,虽见诸法说言不见;有相之法说言无相,无相之法说言有相;实有无常说言有常,实有有常说言无常;我、乐、净等亦复如是;三乘之法说言一乘,一乘之法随宜说三;略相说广,广相说略;四重之法说偷兰遮,偷兰遮法说为四重;犯说非犯,非犯说犯;轻罪说重,重罪说轻。何以故?如来明见众生根故。
“善男子!如来虽作是说,终无虚妄。何以故?虚妄之语即是罪过。如来悉断一切罪过,云何当有虚妄语耶?善男子!如来虽无虚妄之言,若知众生因虚妄说得法利者,随宜方便则为说之。
“善男子!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何以故?诸佛世尊为第一义故说于世谛,亦令众生得第一义谛。若使众生不得如是第一义者,诸佛终不宣说世谛。
“善男子!如来有时演说世谛,众生谓佛说第一义谛;有时演说第一义谛,众生谓佛说于世谛。是则诸佛甚深境界,非是声闻、缘觉所知。善男子!是故,汝先不应难言:‘菩萨摩诃萨无所得也。’菩萨常得第一义谛,云何难言:‘无所得。’耶?”
迦叶复言:“世尊!第一义谛亦名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若有菩萨言有得道,菩提、涅槃即是无常。何以故?法若常者,则不可得。犹如虚空,谁有得者?世尊!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名为无常。道亦如是,道若可得则名无常。法若常者,无得、无生,犹如佛性,无得、无生。世尊!夫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长、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灭,非赤、非白、非青、非黄,非有、非无。云何如来说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道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菩提之相亦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涅槃亦尔。外道道者名为无常,内道道者名之为常;声闻、缘觉所有菩提名为无常,菩萨、诸佛所有菩提名之为常;外解脱者名为无常,内解脱者名之为常。善男子!道与菩提及以涅槃悉名为常。一切众生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无慧眼故,不能得见。而诸众生为欲见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见道、菩提及以涅槃。
“是名菩萨得道、菩提及涅槃也。
“道之性相实不生、灭。以是义故,不可捉持。
“善男子!道者,虽无色像可见、称量可知,而实有用。善男子!如众生心,虽非是色,非长、非短,非麁、非细,非缚、非解,非是见法、而亦是有。以是义故,我为须达说言:‘长者!心为城主。长者!若不护心,则不护身、口;若护心者,则护身、口。以不善护是身、口故,令诸众生到三恶趣;护身、口者,则令众生得人天涅槃。得,名真实;其不得者,名不真实。’
“善男子!道与菩提及以涅槃亦复如是,亦有、亦常。如其无者,云何能断一切烦恼?以其有故,一切菩萨了了见知。
“善男子!见有二种:一、相貌见,二、了了见。云何相貌见?如远见烟名为见火,实不见火,虽不见火亦非虚妄。见空中鹤便言见水,虽不见水亦非虚妄。如见花、叶,便言见根,虽不见根亦非虚妄。如人遥见篱间牛角便言见牛,虽不见牛亦非虚妄。如见女人怀妊便言见欲,虽不见欲亦非虚妄。如见树生叶便言见水,虽不见水亦非虚妄。又如见云便言见雨,虽不见雨亦非虚妄。如见身业及以口业便言见心,虽不见心亦非虚妄。是名相貌见。
“云何了了见?如眼见色。善男子!如人眼根清净不坏,自观掌中阿摩勒菓。菩萨摩诃萨了了见道、菩提、涅槃亦复如是,虽如是见,初无见相。
“善男子!以是因缘,我于往昔告舍利弗:‘一切世间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人,所不知、不见、不觉,惟有如来悉知、见、觉;及诸菩萨亦复如是。舍利弗!若诸世间所知、见、觉,我与菩萨亦知、见、觉。世间众生之所不知、不见、不觉,亦不自知不知、见、觉。世间众生所知、见、觉,便自说言:“我知、见、觉。”舍利弗!如来一切悉知、见、觉,亦不自言:“我知、见、觉。”一切菩萨亦复如是。何以故?若使如来作知、见、觉相,当知是则非佛世尊,名为凡夫;菩萨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