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云山房文稿 (四部丛刊本)/二集卷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二集卷三 大云山房文稿 二集卷四
清 恽敬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同治刊本
言事目录

吴城万夀宫碑铭

符录之法盛行于南北朝道家之支骈溢于神仙神仙之

旁剧纷于符录符录之用充志壹神以通驭万灵禁劾百

物是故道足者气胜道歉者气败圣人用之而周万世贤

人用之而行一方一州庸人用之而囿一术纤人用之而

灾其躯邪人用之而乱及天下夫黄帝教熊罴𧴀貅䝙虎

禹驱蛇龙周公驱虎豹犀象射妖鸟杀水神与后世幻人

诡士所行其得失岂不迳庭哉然所以能通驭禁劾之故

于理无二制焉惟道大则所成者峻博道久则所流者充

长不可诬也

吴城万寿宫者祀

敕封灵感普济之神许真君之庙也真君遗迹遍岭北而

在新建者生米游帷观为真君旧宅大中祥符中赐号玉

隆改观为宫政和中加号万夀故凡祀真君之庙皆号万

夀宫吴城处新建之东北陬北临宫亭湖其东赣江挟馀

鄱二水入之西附山为修水宫亭赣江修水之问有大州

隶建昌相传为真君斩蜀精之地宫亭之东为鄱阳湖北

为浔阳江真君分遣弟子斩蛟之地也其地势悉与吴城

相附注是以真君于吴城功最著其食于吴城为最宜先

是来苏后显二坊之间为万夀宫祀真君甚庳陋乾隆八

年改作之加侈嘉庆十一年复斥而大之为日计八年费

钱至八百万有畸而后竣事盖江西之人欣戴歌抃愿副

崇高以为非是不足以饰后观彰美报也敬权官吴城朔

望祇谒殿下仰眙俯惕有以见真君之得于斯民者于是

进缙绅先生而告之曰真君之功赫矣自晋至今垂一千

五百馀年自大庾岭至浔阳江及二千里自楚塞至闽岭

及七八百里缙绅大僚牛童马走妇人稚子无不如亲事

真君燠其寒饫其嗛又况自今以至千万年自江西以至

薄海振振阗阗日盛日远此何故也天下万世之功气制

之天下万世之气道贯之道大者德大故肫然而敦溥然

而远及道久者业久故优然而裕绵然而不穷黄帝禹周


公之峻博充长如彼真君之峻博充长如此敬常意真君


之于道必有望圣人而未及其量率贤人而大得通者故


能涵衍古今廓穹天地考真君事不见于正史其杂见晋


唐小说者皆琐异神灵之说而忠孝之事则以设教之名


附益焉然未有不忠孝而能馀于道不馀于道而能务于


功不务于功而神于术而无害于人者至于寇谦之杜光


庭之徒依附朝廷惊骇愚贱张角宋子贤刘鸿儒妄作訞

讹毒流无既有斯世之责者方将搔其芽而揠其心窒其


源而障其溃岂可随俗接踵陷于厄阱哉既以语于众遂

书而碑之庭铭曰

我来斯宫当岁之更天开地除广场千㝷连翰重墙中周

四隅耽耽翼翼扶日掖月上凭天虚之而为禽鄂不为华

凿坚雕疏旌旄委蛇帷帟跐豸连璧环琚投体崩角肩摩

跖错以劬为愉如核而坼如抱而啄如蛰而苏神威恪俨

德意洽浃不鞭而驱大矣圣人天覆地持不异智愚真君

得之一体具体合性之初若执不祥变怪之端乃为其馀

赫赫明明翼我赤苍渐𣸣被嵎

天子之命为群祀神品其牢菹岂如历朝仍不经言妄附

宝书噫嘻后人率土之臣勿诞而诬

光孝寺碑铭

光孝寺在广州府治迤西北一里所于晋曰王园于唐曰

法性于宋曰乾明于明曰光孝

本朝顺治十三年东莞长者蔡元真重建其时靖南王平

南王剿李定国驻师粤中主其事后碑文以违

诏格毁废垂一百五十七年今

皇帝嘉庆二十年阳湖恽敬至广州沙门齐方曁诸檀那

咸以为请敬以光孝寺为粤中大道场多天竺及支那应

化之节而大鉴禅师于寺下发秉戒开最初法浮图之教

大鉴有功力焉可以发明本末分析源流使后世无所倚

惑于是为之铭使碑于庭盖自菩提达摩尊者航海居嵩

岳二传得大祖而始尊五传得大满而始著六传得大鉴

而始大入传至大寂无际而始变十一传至临济洞仙仰

山而始分十三十四传至云门法眼而始极大鉴之前皆

精微简直而大鉴有以昌导之大鉴之后皆超峻奥衍而

大鉴有以孕括之故敬尝谓大鉴之于浮图如孔子之教

之有孟子盖谓此也大抵西域君与师分治主教者不治

事故浮图之教引之而愈高推之而愈征由律而教由教

而宗宗之始至中国也求道之人皆坚持戒律博涉经论

然后竭生平之力归心正法其意识之障积渐销除故一

言指示即契大恉如琴动而弦应山颓而锺鸣以顺得顺

者也其后江西湖南元风大行人人求一日之悟东西推

测皆意识为用故广设门庭抑之使不得出截之使不得

行庶几塞极而通闭极而剖如鳞羽之化者必蛰其体草

木之坼者必固其孚以逆得顺者也至于大鉴遇言则铲

遇见则拔纵横无碍浩汗无极以缚为解以相为空如火

之燎不可近如海之泛不可御兼用顺逆者也后世学浮

图之人上下根皆接大小乘俱圆权实皆汇于大鉴此唐

宋元明以来其徒所不能易也中国则君与师兼治故孔

子之教以下该高以显该微其传之后世也战国诸子乱

其绪两汉诸儒拾其肤宋元人以浮图之实言附孔子而

讳其名明人以浮图之元言攻宋人而紊其次合之圣人

遗经各有得失是故战国之言通达通达久则生厌而浮

图之律乘得行两汉之言滞执滞执久亦生厌而浮图之

宗乘得入宋元明之言往复变动往复变动则生疑而浮

图之教乘得以游衍附托此则阴阳之屈伸人心之往来

其互相乘除者也其间有大力者于后世儒者之言必求

之孟子之书以定其归浮图之言必求之大鉴之书以要

其会然后本末可明源流可见夫元魏灭沙门而菩提达

摩来李唐立南北宗而韩退之李习之出万物散殊百为

并起庸人逐其迹圣人明其端庸人争其小圣人立其大


庸人排其虚圣人修其实孔子之教明人伦定家国天下


虽五大州各师其师各弟其弟岂能在范围之外哉虽中


国自汉以来代有浮图之教愚者逐其粗智者溺其精又


岂能在范围之外哉故曰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


帱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敬故因论大鉴而详


述之焉铭曰

有大菩萨来四天力破迷执无重坚巨象行地龙行天有


大䕶法居人王为

国驱逆如棰羊划金银地还道场有大长者开宝宫浮云

 翼霞摇虚空上继无始垂无终顾山居士目云汉转一藏

 经止转半以铭为筏筏登岸大道无界住色位大法无著

 住道位大人无私住法位

潮州韩文公庙碑文

潮州韩文公庙有二其一在城南宋元祐中知军州王涤

始建苏文忠铭之今城南书院是也其一湻熙中知军州

丁允元迁城南庙于城西即忠祐庙也自前明至

本朝春秋祀事皆行于城西嘉庆二年知海阳县韩君异

葺治之阳湖恽敬为碑文邮之潮州与潮之贤士大夫商

公之故且告后世焉公以谏迎佛骨贬潮州去菩提达摩

入中国二百八十馀年矣其时关东西则有丹霞然圭峯

密河北则有赵州谂临济元江表则有百丈海沩山祐药

山俨岭外则有灵山巓其师友几遍天下皆以超世之才

智绝人之功力津梁后起以合于菩提达摩之传而公之

生也与之同时公之仕也与之同地呜呼于此而言不惑

不其难欤且其时上无孔子之师下无七十子之友老庄

之所流别管墨之所出入马郑之所未攻孔贾之所未辩

呜呼于此而言不惑不其难欤是故公之辟佛辟于极盛

之时宋人之辟佛辟于既衰之后宋人之辟佛以千万人

攻佛之一人公之辟佛以一人攻为佛之千万人故不易

也虽然公之辟佛至矣而佛之教至今存焉何也盖圣贤

之于天下去其甚而已禹抑洪水而水之泛滥仍世有之

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夷狄猛兽之侵暴亦仍世有之孔

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矣然不避于当时不绝于后世孟

子距杨墨杨墨息矣然人或窃其行家或传其书若是者

皆然矣然而孔子孟子之功终天地尽日月不可没者以

人人知其为乱臣为贼子人人知其为杨墨也今天下三

尺童子抱书入塾即有公辟佛之说据于胸中甲胄之士

耒耜之夫行商坐贾皆习其说其宦成名立才行出人而

沈溺教乘者朋友子孙门弟子皆能别择于其后愚夫愚

妇膜手梵呗随众经行其心皆知有孔子之教是故公之

德揆之孔子孟子有大小纯杂之殊公之功揆之孔子孟

子有平颇公私之异而得坠绪于前世收明效于后来未

尝不如一也且夫天地之道一而已矣而人事自二三以

及千万焉行之于行见之于言施之于教皆人事也惟圣

人与道同其馀皆有出入多寡申不害韩非一术也则传

李悝商鞅一术也则传孙武吴起一术也则传王诩一术

也则传张鲁鬼道也而亦传宼谦之杜光庭鬼道之下也

而亦传佛者如中国百家之一耳其徒推演师说下者可

以囿凡愚高者可以超形气故其传较百家愈远而愈大

屡灭而屡复盖将与天地终焉是故世有孔子之教则佛

之教亦必行此天道之所以为大也世有佛之教则公辟

佛之功亦益见此人事之所以为久也自公斥为子焉而

不父其父而为佛者知养其亲自公斥为臣焉而不君其

君而为佛者知拜其君供赋税应力役未尝不事其事世

之儒者知中国之变而为佛不知佛之变而为中国知士

大夫之遁于佛而不知为佛者自托于士大夫人理所同

岂能外哉自公之后儒者好为微言𣺌论或由孔子之书

失其恉而反堕于偏或由佛之书得其会而忽反于正是

又在乎善学者焉失者不得妄附圣人之遗经得者亦不

必讳言佛乘也嘉庆二十年十月恽敬谨记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

闽南为儒者世服朱子绪言虽亲受业阳明先生之门如

薛行人中离于朱子不敢悖

本朝安溪李文贞公漳浦蔡文勤公益推而明之文勤授

甯化副都御史雷公雷公授同县光禄寺卿伊公其为学

以慎独为本其推行始于固穷成于成仁取义故其道近

而难至其事质重而光明嘉庆十有九年公之子前扬州

府知府秉绶为祠堂于学宫之里以祀公门塾堂室皆备

诹日升主于室公之配罗夫人祔焉而寓书于阳湖恽敬

请铭古者士大夫立家庙祀曾祖以下有功德则专立祠

堂于礼甚宜其丽牲之石刻之铭亦应古义惟是敬以后

学操𥳑毕与庙廷之事惧勿任为罪于后世而秉绶请勿

暇遂不敢辞公讳朝栋字用侯姓伊氏先世自河南迁福

建之甯化县世为甯化人曾祖应聚官顺昌学训导

赠儒林郞祖为皋父经邦

赠中议大夫公县学拔贡生乾隆二十四年乡试中式三

十四年会试中式

殿试

赐进士出身历官刑部安徽司主事河南司员外郞湖广

司郞中掌浙江道监察御史戸科给事中擢光禄寺少卿

通政司参议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卿积阶中议

大夫加封资政大夫

予告后就子秉绶养于惠州及扬州卒年七十有九公久

官刑曹持法平素不近要人故无推荐公者以小心供职

高宗纯皇帝不及三年即拔置九列常

召见

谕曰福建理学之邦汝谨厚守绳尺朕所知也会得末疾

未竟其用天下惜焉居家循循然造次必以礼文勤之从

子文恭公新常曰居贫实乐居丧实忧吾于伊比部见之

罗夫人同县人有懿行例

封淑人

加封夫人卒年八十一子二秉绶其长也次秉徽国子监

生古者铭庙之辞多纪勲伐至北宋以后始有推本所学

为后世经程者今公之学既远有统宗遇

圣天子激扬表暴之诚信不欺如右所纪敬虽浅瞀谨于

铭著古今为儒之所以然秉绶谨下丹加额如碑法以告

天下后世之有志于学者其辞曰

圣贯天地宙合百家虫人万千内外精粗如左右腓相互

而前汉守秦烬负器抱经垒高而坚性天之说波涩澜渟

纎流涓涓人心蓄灵有𨻶必通汊为清言剖精析微冲虚

南华意同语元达摩乘之提第一机无圣廓然曹溪始大

西江八十眩地熏天帝王民氓至智极愚𩑦身重渊韩公

举幡哄市之中一喙独拳致彼饰词淡泊儒门弃为蹄筌

北宋中叶大儒之生浑浑桓桓就彼所言推之吾书极天

地先尧舜开明递及子舆旁薄绵延性天之说此挈其总

彼掎其偏如失盗家复已劫资𬻻绥室田如逋讼人直

折辞𥻦窜顽奸虽其所言有过不及轨辙无愆朱子懃懃

江汇于海杓携于𨇠入圣之要下学上达宣尼所传存之

存之隐微持之功该本原传录渐多遂涉支离溺于言诠

阳明闲气振臂一呼力破挛牵此如夏冬以反为成六气

乃宣此如吸呼以断为续百骸以安上五千载下五千载

抑高转圜新故所代如南北陆如上下弦圣人无我贤者

迭胜以扶其颠其中轩轻得失多寡尚可㝷沿朱子之弊

极于拘曲不溢他端阳明之弊颠倒狂圣反复坤乾故为

儒者必始朱子勿怠而迁

资政大夫叶公祠堂铭

南海叶氏迁自福建之同安同安迁自福清其迁南海者

曰振德

诰封资政大夫

钦赐盐运使衔廷勲之曾祖也资政公命其子姓为祠堂

推振德为始迁祖配王氏祔祭第二世曰兴邦

貤赠资政大夫配陈夫人第三世曰长青

晋赠资政大夫配邱夫人第四世即资政公也配颜夫人

嘉庆二十年二月乙亥祠堂成整幄升主如公式阳湖恽

敬推明古今之礼而铭之于庭古者别子有二诸侯之庶

子别于为君之冡子其后世祖之一也始来此国别于本

国之宗子其后世亦祖之二也此立宗法也大夫始祖之

庙有三诸侯之庶子始爵为大夫一也始来此国又始爵

为大夫二也别子之后起士庶为大夫三也此立庙法也

自封建废而天下无诸侯庶子之宗于是始迁祖之礼起

自田邑废而天下无大夫始祖之庙于是祠堂之礼行资

政公世济其勤黾勉于孝弟以昌大其家克襄于军旅力

役之事

天子嘉之锡爵进阶显于祖父施于子孙其得为祠堂以

祀其先宜矣自宋以后在朝列者祠堂皆祀及四世资政

公祠堂之制如之允孚于今之人勿违替于古昔礼之盛

也自资政以后传之永永则始迁祖之祀宜勿暇益䖍盖

古者诸侯与王国之大夫侯国之大夫皆有始祖之庙后

世八品即当古之再命而祠堂之祭杀于三庙焉是故聚

族而祭始迁祖者议礼之君子许之资政公子三长梦麟

刑部郞中次梦龙戸部员外郞次梦鲲光禄寺署正孙十

有五人铭曰

池东流术环之卜其南㙩为祠翼如堂赫如墀严豆笾肃

尊罍介尔福无不宜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

自古高望华阀品升于朝门地著于天下振振绳绳世服

厥家者其始皆以功德拯其民辅其世以功者多享社茅

庙鼎崇高焜燿之奉以德者必有贤者为之子孙显扬中

外不坠其前光今

皇帝嘉庆四年

高宗升祔礼成

覃恩海内于是前

赐同赐士出身

诰封中宪大夫浙江分巡金衢严道陈公

加赠光禄大夫工部右侍郞礼得刻铭于神道敬交公之

季子守誉因交公之孙椿冠曾孙效曾敬曾于用光希祖

希曾皆有雅故遂不敢以不文辞公讳道字绍洙世称为

凝斋先生江西新城人也江西自邹东廓聂双江诸先正

主阳明之学末流放失罗念葊起而正救之为功于王门

者甚巨公始学于广昌黄静山永年静山力主念葊而公

之友如雷翠庭𬭎祝人斋洤皆主朱子故公之学自阳明

入朱子力行以几于成公之成进士也为乾隆十三年

四十二孙文定公嘉淦欲以庶吉士荐公公辞让于同岁

生之年少者后其人以文章名公当选于吏部以养亲辞

诏举经学亦固辞其在家雍雍如也教子孙甚严皆以诚

感之不加诃谯在乡党于所乏无不给也朋友之急难无

不赴也死生贵贱如一静山官常州为人所排去官旋卒

于苏州公以师礼丧之归其丧于所籍人斋无子以注礼

在公家十馀年生具皆资之有子六岁而人斋始卒其处

事远睹近瞩无不周也既成无矜容其言学能别是非而

未尝党也公年五十有四卒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已亥也

配杨夫人副室雷太恭人子五守诚守诒守中杨夫人出

守训守誉雷太恭人出公

始封以子守诚官

加赠以曾孙希曾官公之先世在宋自江州义门迁新城


二十馀传至县学生讳一翰为公之曾祖县学生

貤赠奉直大夫讳以汧为公之祖州同知

貤赠资政大夫讳世爵为公之父始迁县西之锺溪自迁


锺溪而有家之业始大公以为儒显于世而名始盛公卒


后数十年子孙守家法言儒言行儒行各以其列服勤于

皇家自立于士大夫且数十人故海内言大家在江西必

日新城锺溪陈氏敬推其所致皆自于公昔汉世碑阴止

书立碑姓名而柳子厚为侍御史府君神道并记先友今

公之子孙房次科第阶职不胜书于碑之体又不应详书

谨记之碑阴以见公之遗泽且为当世劝法而于碑记公

之大行因系之以铭铭曰

仲尼之道八儒歧之去圣益遐道尊人卑千差万别迭为

盈亏延及有明遂扰而漓公起峤西肫然其心得师求友

馨我兰襟油油春陔穆穆秋琴家征人瑞

国贡天琛既对

大廷群公拭目翩然南返衣缝冠木我息我游我磨我错

是非之公昔言是服轨物者义及物者仁蔚然其施逮乎

疏亲我怀如昼物气如春百年慕泽千室归湻明明天道

厥后大昌五子登

朝孙曾雁行外分绛节内服朱裳训承柳郢德绍王祥欺

者丧名矫者败节拘者性梏肆者情裂勤勤躬行以刻为

平哓晓立说以混为别是皆饰已无德于人勉世而已不

及后昆惟公和正所蓄有馀一身觚𥳑奕世簪𥚑凡百君

子视此刻书各敬尔仪毋怠毋渝

新城锺溪陈氏房次科第阶职记

光禄房

守诚浙江分巡金衢严道 诰授资政大夫 晋赠光禄

大夫

 子四人长元次奉宽次允恭次观元子三人长希祖次

 希曾次希孟奉宽子五人长希贤次希濂次希宋次希

 轼次希辙允恭子二人长希范次希岱观子三人长希

 哲次希颜次希榕希祖子一人纪儒希曾子一人𫄧儒

 希贤子一人绂儒

 元光禄寺典簿 诰授资政大夫 晋赠光禄大夫

  奉宽 貤赠奉政大夫

  允恭附贡生 貤赠奉直大夫

  观乾隆庚子科举人甲辰科进士工部郞中洊擢江甯

  布政使 诰授资政大夫

   希祖乾隆丙午科举人庚戌科进士刑部主事擢员

   外郞 诰授奉直大夫

   希曾乾隆已酉 恩科第一名举人癸丑 恩科第

  三名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洊擢工部右侍郞 诰

  授资政大夫

  希孟乾隆辛酉科拔贡生即用知县候选同知

   希贤候选主簿

   希濂国子监生

   希宋县学生

   希轼

   希辙国子监生

   希范县学生

   希岱国子监生

   希哲嘉庆甲子科举人

   希颜县学生

   希榕

   纪儒

   𫄧儒

   绂儒

陈州中宪房

守诒兵部郞中历官河南陈州府知府 诰授中宪大夫

 子三人长煦次继光次用光煦子二人长兰祥次兰森

 继光子一人兰畦用光子二人长兰瑞次佛喜

 煦 钦赐丙午科举人候选光禄寺署正

 继光甘肃甯州知州 诰授奉政大夫

 用光乾隆庚申 恩科举人辛酉 恩科进士翰林院

 编修

  兰祥嘉庆癸酉科拔贡生

  兰森县学生

  兰畦国子监生

  兰瑞国子监生

  佛喜

内阁中宪房

守中乾隆乙酉科拔贡生庚寅 恩科举人候选内阁中

书 貤封中宪大夫

 子十二人长应泰次铣次旭次燿次湻次彪次沅次炳

 次炕次魁次汾燿子三人长星纬次廷赐次八官湻子

 三人长四官次六官次七官彪子二人长庆官次九官

 应泰岁贡生候选训导

 铣国子监生

 燿附贡生

 湻廪(“㐭”换为“面”)贡生

 彪国子监生

 沅嘉庆戊午科举人

 炳廪贡生候选训导

 沆

  魁国子监生

  纪国子监生

  汾国子监生

   星纬府学生

   廷锡县学生

   八官

   四官

   六官

   七官

   庆官

  九官

通议房

守训刑部郞中历官江苏按察使 诰授中宪大夫 晋

 授通议大夫子三人长文冕次云冕次玉冕

  文冕候选布政使经历 诰封奉政大夫

  云冕候选县丞

  玉冕候选县丞

直

守誉乾隆辛卯举人候选内阁中书 诰封奉直大夫

 子一人吉冠吉冠子二人进福增福

 吉冠乾隆己酉 恩科举人候选都察院都事 诰授

 奉直大夫

  进福

  增福

 右据杨太夫人行述开载皆乾隆五十五年前所增子

 姓也今奉直房共子六人孙三人曾孙八人矣宜并五

 房嘉庆二十年前所增子姓统开载列于碑阴

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

嘉庆十有七年十一月辛亥刑部尚书金公卒于位明年

正月乙亥公之讣至南昌五月壬午公之孤勇以状来请

铭先见公为郞中时敬之弟敷试礼部以荐与弟子籍公

巡抚江西敬为县瑞金以计吏出公门是以敬于公之事

最习于公之心推测之最详谨惟苏子瞻氏受知于张安

道为之铭韩退之氏在袁州为属于王鸿中亦碑其墓于

是不敢辞公讳光悌字汝恭姓金氏世为英山县人十世

祖国宝明太常卿曾祖天爵祖绍伟父序珽进士候选知

县三世皆

赠如公官妣闻氏

赠一品夫人公年十六补县学生二十二乡试中式旋官

内阁中书三十四会试中式

殿试

赐进士出身历宗人府主事刑部浙江司员外郞四川司

郞中以事降官复起为浙江广东司员外郞升陜西司郞

中奉满奉

旨以京堂官用有吏人坐赃败妄引公

皇上命待质事白益向用升光禄寺少卿内阁侍读学士

外转山东按察使升布政使即升刑部侍郞巡抚江西升

刑部尚书卒年六十有六

本朝刑部尚书用人最慎部中司官明慎者方总办秋审

其尚书多取历总办并践中外习故事者擢之公性精敏

自为总办时一部之事必关公及为尚书益自力无所阿

徇而天下谳狱者承

列祖覆育之后以宽厚为福多稍稍减罪状上之公以为

不可悬千里推鞫苟引律当毋更议其直下刑部及法司

会议者公必持律不得减于是部中多以公为严于用法

焉然岁断狱大小以千百计自同官至群执事无有能执

公所具改从轻比者呜呼可以观公矣旧例监守自盗限

内完赃者减等乾隆二十六年改重不减等公主稿奏复

旧例后阿克苏钱局章京盗官钱计赃五百两以上主者

引平人窃盗律当章京绞情实公曰盗官钱当拟斩监追

不决绞情实则决矣不得引窃盗律奏平之

皇上览奏曰官盗罪较私盗反薄耶公免冠谢曰与其有

聚敛之臣甯有盗臣律意如是也呜呼此可以观公矣公

为按察布政巡抚皆如是刑部核名实别功过釐市井饬

军伍多以一人智断行之盖公仕宦数十年计必达乎至

微力必摧乎至巨持成格以绳崎岖数变之情援古义以

削浮沉苟安之习自谓卑独此心可奉

圣主故崭然有以自见如此公性好士闻之如恐不见既

见如恐不得当尝一为江西副考官广东正考官两为会

试同考官得士为盛多才望大僚而公言门下士必首及

故编修张惠言天下之士皆以为然公疾恶甚不能忍少

时游江南总督幕府有华士负重名公语总督绝之曰名

教外人不可使污阶前地也在江西有兵官素澜浪而无

迹可劾求见公公切齿投其谒于地后公旋去官终不见

呜呼此可以观公矣公娶怀甯丁夫人子三长宗邵内阁

中书协办侍读次嘉国子监生宗邵嘉皆先公卒次勇举

人女一适山阴李氏孙三震谦泰皆宗邵出公师文成公

阿桂文成奇赏公公常语敬曰欲知文成之为人乎敬起

立拱而俟公久之曰心地厚复久之曰魄力大十八年九

月乙亥勇葬公于祖茔铭曰

湛卢之锷孰咎其铦靴之𦟝孰尤其坚如吴育刚如姚

崇警淬沼飞云俯鞍蹑景觥觥我公文成之士宿将沈机

重臣引体我公得之大水破沙力刷其阻气吞其涯

殊恩特简拔之庶僚方晋列卿随𢌿麾旄听天下成执宪

最久束吏循文治奸敛手好无尔我恶不比人天性所行

理无逡巡好者晨星各守一隅光不相及累累可吁恶者

震霆耳之皆应山通谷合走吿相证幸遇

至仁保全终始生安其位死归其里兹原之山其石峩峩

侧行危立有高可歌兹原之水其流泯泯湍旋濑折有澄

可咏兹原之⿱穴之 -- 窆凿之深深我公于宅前道后林兹原之铭

故吏所勒日月可移是非不没

汉中府知府护汉兴道邓公墓志铭

嘉庆十有三年十一月庚辰前汉中府知府邓公卒于福

建罗源县之署舍时子传安知罗源公就传安养也年八

十有六十四年八月乙𫑗公之丧至本贯浮梁十九年十

月丙寅传安卜地葬公于浮梁青峯之原公之配陈恭人

合葬焉先是公以耆德奉

命重赴甲子科鹿鸣宴来南昌敬介公之姻江训导幼光

谒公传安又与敬同出戴文端公衢亨之门至是以铭请

敬不敢辞敬观班孟坚范蔚宗传循吏皆推本儒术或列

所治经举其科可谓知为政之要矣然所载多郡国二千

石县令惟蔚宗传王涣一人任峻附见传中且以明发奸

伏为未充德礼之教夫德礼苟不相应则奸伏之心侈矣

何明发之功可纪哉县令官卑其权不足摄下故为县令

视二千石为难而德礼之效则以能明发奸伏为治县符

验能如是未有不为良二千石者也公讳梦琴字虞挥姓

邓氏曾祖国挺自南城迁浮梁祖文谏

貤赠朝议大夫父以忠

赠朝议大夫母石氏

赠恭人继母吴氏公年十八补县学附生二十一为廪膳

生二十二乡试中式三十会试中式以进士候选吏部授

四川綦江县知县县人相沿呼大府胥吏为老上司横甚

公察其尤者先予杖后申请治罪遂俱敛贵州遵义有巨

盗亡命过县公遣捕人迹至二千里外之万县获之以能

署江津江津民宋志聪者与杨在位争博负在位殴之仆

死置尸黄君相之门江津前政比君相杀人罪已庾死矣

公钩距得狱情谳之前政因推事官巧请于按察使掎其

狱公力争按察使遂怒此初狱也而前政在江津事多率

尔民周景康盗树为树主斫颅左旋以他事与周秉鲁争

伤腹下乃死前政以比树主公请复诊之腹下伤重罪当

比周秉鲁而按察使挟前怒欲如前政比以倾公此继狱

也当是时前政已因宋志聪狱去官公复持此狱甚急于

是诸党按察使有气力者为蜚语以为公好排人人已坠


坑陷尚下石按察使虽知公直而必泄前怒幸其言公势

危甚会公还綦江定远民谭学海被杀不得主名县摄民

六人笞服之至府皆不承公奉府檄廉知诸偷邓理瑶等


实杀人一讯狱具此最后狱也公白府分功定远定远得


免议诸大府益信公非排人者适按察使权布政使周景


康狱乃如公谳焉丁吴太恭人艰服阕以

赠朝议年老请养家居十二年后服阕选授陜西洵阳县


洵阳处万山中流民赁山种稞自立下手书曰稞莂取木

石耳曰耳莂烧炭曰炭莂黠者不立期遂多讼公令种稞

期五年耳炭期三年民安之山南州县地日垦大府岁檄

升科公言流民开荒食数年之利不可使失所他徙

国家赋额已定徒饱吏胥耳终公去洵阳不报升科旋署

岐山调宝鸡宝鸡临栈道辖陈仓东河二驿冠盖旁午驿

马多疲损前政以给里民需其值曰领马有急复搂私马

应官曰里马公令领马皆交见马驿遂充非大差不拨里

马逆回田五作乱陷通渭公断仙灵谷石道为守计后马

文熹屯底店公料丁壮登陴贼未至而罢旋擢商州知州

署西安府擢汉中府知府护汉兴道因事镌级大府以教

匪方炽奏留公后病湿累上记乞休年七十五矣始公家

居时知浮梁黄君泌治颇办而性卞急请益于公公曰听

讼末也虽然有本焉古之人先治已之好恶矣至听讼则

察人之好恶为好恶焉夫天下固有得其辞而失其意者

岂有舍其辞而得其意者哉当官难于慎守官难于和缓

求其难焉可也自公为州为府所属皆喻以此意而公持

大纲不苛察故皆治公年二十四陈恭人来归孝谨守妇

道年七十有二先公十一年卒子一传安进士福建罗源

县知县女一适国子监生吴笃照孙二世畴世畬皆县学

生公为学自少时以小学近思录洛学编为宗后从座主

蔡文恭公新游窥闽中道学源流终身守师说所著有楙

亭文稿十六卷诗稿八卷铭曰

养鱼勿烦治民勿残勿烦者清其池勿残者察其辞池浊

而沤浮鱼之仇也辞差而听惑民之贼也登山不可趋学

道不可愚如公者儒术之所与也

国子监生钱君墓志铭

君讳伯坰字鲁思自号仆射山人曾祖安世南和县知县

祖枝起岁贡生工部营缮司行走父勲著国子监生母庄

氏继母高氏君未成童即孤露力学以至于有成敬幼闻

君名后游京师与张惠言皋文交始见君之书若诗书学

颜平原李北海诗学杜陵兼学诚斋石湖有传君捐馆者

张皋文曰鲁思必不死何也鲁思事继母孝今中岁未有

子天岂使之长往伤孝子心哉已而果不死敬再娶于高

君之继母为敬妻之祖姑敬妻尝言祖姑之来君扶舆行

祖姑下舆则执盖随之嘤嘤如孺子语尝日坐卧抑搔之

必得喜语方止弟辛才感末疾君在吴中闻之一夕须发

尽白辛才卒大恸曰吾何以慰吾母乎后庄太孺人以九

十五卒君年逾七十举三子矣君性迈往多饮酒高步雄

视知交遍天下不问贤不肖皆交之然有为非礼者未尝

与君从叔父文敏公维城享大名呼吸可致人青云君自

少依之歉然自退终于国子监生嘉庆十七年六月十七

日卒年七十五娶庄氏无出子三山简小晋又男侧室潘

氏出铭曰

醇行其陈仲弓乎何气之不可压也隐节其梁伯鸾乎何

与世之狎也书人欤诗人欤何言之狭也

孙九成墓志铭

君讳韶字九成自号莲水居士先世浙江馀姚人曾祖父

光官庐凤兵备道始迁江苏上元祖必荣官终广信府知

府父蒲上元县学生妣徐氏君年十八补县学生为人和

易喜交游所交皆名公卿而能自矜重无诡随之习为诗

以清雅有蕴蓄为宗嘉庆十六年十月二十日卒于江西

巡抚先福公署中年六十公自守黄州即与君交至是殓

君助使归葬君娶杨氏子若霖江甯府学生君少时尝及

钱塘袁枚子才之门子才以巧丽宏诞之词动天下贵游

及豪富少年乐其无检靡然从之其时老师宿儒与为往

复而才辨悬绝皆为所摧败不能出气且数十年敬游京

师时子才巳年老颓退矣而天下士人名子才弟子大者

规上第冒膴仕下者亦可奔走形势为囊橐酒食声色之

资及子才捐馆舍遂反唇睽目深诋曲毁以立门戸声气

盛衰至于如此亦可叹也子才久寓白门君生长其地垂

髫束紒即以诗名不能不为子才所鉴识君为诗不学子

才亦未得子才丝粟之力上阶云霄然君至江西发已斑

白常推子才为本师不背其初敬与君无间然每见君君

必先言子才之美以拄敬平日之论说呜呼此可以见君

之所守不以死生而易师门友席推之君父之事岂有异

耶敬前自江西归常州与君别于章江之滨后返江西过

上元闻疾甚恐有不幸至章江而君之丧已东下矣追惟

往昔深用恤然如君者亦吾同好中不数数然者也会若

霖以状来将卜葬爰为铭以诒若霖使纳君之扃焉铭曰

啬其遇昌其诗子居友子才师淄渑之别谁能之

庄经饶墓志铭

庄经饶名隽甲阳湖人曾祖柱浙江按察司副使祖存与

礼部侍郞父通敏左春坊中允母钱氏经饶以县学生干

隆五十一年乡试中式屡赴会试不第大挑一等试知县

不就改教谕选歙县教谕在官六年辞归归三年卒年四

十五嘉庆十三年十月乙亥也与同岁生张惠言皋文交

皋文言黄叔度汉末第一流在郭有道之右若经饶者可

以观古人之槪矣娶汪氏子𬙂济缤澍铭曰

其视端然其立颀然其行圈然其色夷然骨月毙于下阴

为野土魂气则无不之也万物之争百世之日积而成此

 经饶之所知也而又何所疵乎

林太孺人墓志铭

林太孺人讳桂福建闽县人祖及父母皆早世无兄弟幼

依族姑之寡者屡徙居稍长求其系姑老耋不复省记遂

亡之年十五为前恭城县知县陆君广霖侧室三十年而

恭城君即世又三十年而太孺人卒年七十五嘉庆十有

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也敬与太孺人之子继辂交继辂次

年谱请铭按谱恭城君以进士官福建广西屡起仆太孺

人所以事恭城君者甚敬恭城君劾官处患难甚勤长子

女甚爱理婚嫁丧葬甚肃祭祀甚诚教继辂甚严皆有事

实可纪继辂泣曰继辂无似无以显扬太孺人吾子之力

足以及百世者也愿备书之无遗敬谨对曰此太孺人之


常德也书之谱足矣若大节则请为太孺人大明之何也


太孺人归恭城君嫡正夫人庄宜人已没三年矣太孺人


六十年中未尝干嫡正之礼至属纩时尚以勿敛正寝为

命此始终于礼者也古者人君不再娶夫人卒娣升于嫡


其嫡死不更立者祭宗庙则摄焉夫先王之礼一而巳矣


何以或升于嫡或不升于嫡哉盖媵之末及事女君者得

为夫人如聘嫡未往而死媵继往是也白虎通所谓立其

娣尊大国也媵之及事女君者不得为夫人如元妃死次


妃称继室是也白虎通所谓明无二嫡防篡杀也太孺人

不及事女君矣殆可升于嫡者欤虽然太孺人非娣侄也

敬盖又质之于礼焉古者大夫士皆媵娣侄大夫为贵妾

缌此娣侄也士妾有子则为之缌此不必侄娣而视娣侄

也太孺人有子且贤殆可升于嫡者欤自春秋时以妾为

夫人皆其君夫人之然其端必由妾之自僭始太孺人之

志以为强附于礼之变而求荣不若退守乎礼之常而去

辱于以成恭城君之贤为子若孙之令望此闺门之理所

以正推之家国天下而皆顺者也太孺人生子继裴嗣恭

城君之弟广森次即继辂本省举人女三长未嫁卒次适

储次适黄恭城君初娶高宜人生子三继娶庄宜人生女

 三皆太孺人成立之铭曰

 治于让乱于僭中闱枢蠧不可㼭家如烂鱼腹中陷以礼

 已僭宜吉祥恭城之后今其昌

万孺人祔葬墓志铭

孺人姓万氏先世于宋政和中由进贤迁南城之青绥柳

塘遂世为南城人曾祖维淙祖国甯康熙五十一年武进

士仕终福州左营游击父选广西浔州府同知母崔氏孺

人年十七归同县建昌府学生邓君渶二十九邓君卒孺

人矢志抚诸孤成立嘉庆十六年九月丁丑卒年八十越

明年八月乙丑祔葬于洛硝石羊角山邓君之兆子三人

树槐国子监生树龄县学生树梅国子监生女三皆适名

族古者女史以成法书后夫人之行后世史家外戚传列

女传其遗意也周秦以来妇人有彝鼎之铭有箴有歌颂

其卒也有葬记有题墓有石阙而志铭之用最广宋人入

家事颇有巧纵不应程式者唐人用汉碑法以美言泛颂

之夫妇人教于父母无违于夫宜于家贞于一以顺成于

子孙言之从同同尔敬故次孺人家世生卒志之石而不

为溢辞焉树龄之子炽昌从敬游有才行因并以吿之铭

是维五十一年守节万孺人从夫之穴四正四维应之子

孙其有兴焉者乎

卜孺人墓志铭

孺人姓卜氏世为武进人曾祖一夔祖起凤父梦龄母贺

氏孺人年十九归同县郑旦兴敬舅氏清如先生之子也

旦兴负异才有大志举于顺天再会试不第单车出都欲

游天下厄塞访奇士遂不知所之时孺人之子国子监生

良弼甫六岁舅清如先生及姑朱孺人已老而家甚贫清

如先生为儒一钱不义不取其治家俭而急如吴康斋娄

一斋之为人孺人恒与婢仆之下者同甘苦有加甚焉方

暑炀于灶婢仆反得清甚寒扣冰涤器色怡然未尝使婢

仆以为舅姑之人也其顺于舅姑由于中之诚孺人亦不

自知为顺也自旦兴去家垂三十年未尝敢言其夫于舅

姑之前有吿以踪迹所在者色喜而中夜常与良弼饮泣

积久内伤晨起方舂目眩黑抱杵仆地遂失明尚时时舂

不止也与敬母太孺人相得太孺人尝慰之孺人曰命也

能与命争乎且性亦安之无苦也年六十卒嘉庆十五年

八月丁酉也清如先生前已捐馆舍惟朱孺人在堂哭之

恸复念旦兴亦失明是年十一月壬戌良弼葬孺人于河

北之祖茔铭曰

夫之生不可知夫之死不可知舅殁姑病不可死而竟死

吾之子孰恃之

黄太孺人墓表

番禺之有学行者推张维屏子树一日子树奉行状顿首

于当⿰木睂 -- 楣曰此家君所次先祖妣黄太孺人行状也家君主

讲新会道远不得遽至命维屏为谒以乞铭更月家君归

治祭事当谨持谒谢敬以子树贤不敢辞按状太孺人姓

黄氏钱塘人曾祖曙府学生祖锺官广州守备始籍番禺

父骐国子监生母陈氏太孺人生六年而孤二十四年归

张君元山阴人也张君始娶于王亦山阴人无子早卒张

君侍父载吕府君廷望客番禺后亦籍番禺太孺人归三

年而张君卒于潮州卒十日而讣至是时子炳文生十日

矣太孺人号踊绝而苏迨张君之丧至复号踊绝而苏始

终以载吕府君之命抚孤故不死后八年载吕府君卒期

功之戚无可倚遂携子居母家共室而自为爨母及兄轸

之以为言则涕泣曰吾母子依吾母吾兄惟母兄保䕶之

然苟不自食此髫龄者长无立志矣且张氏之祖宗子孙

何以为门戸乎如是者十二年始异居呜呼可谓知大体

矣太孺人卒于嘉庆十有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年八十有

五奉

圣旨旌表节孝建坊于门子一炳文嘉庆六年举人孙二

长即维屏嘉庆九年举人次维翰国子监生敬又按状太

孺人卒之年十有一月葬于番禺柯木朗之原讫今四年

矣礼不可埋铭世有刻铭于祠堂者非古也妇人无外事

又无表墓之法然古列女之贤者天下皆绘画之镌于庙

垣刻于墓阙凡以风示后世而已碑碣之礼取可风示后

世者表之今太孺人不使其子食于外氏以长以成使张

氏至今有卓然之气此可为不幸依外氏之式矣能自太

孺人之意推之凡行于乡党交于公卿立于

朝廷其不可苟然而食者皆自此始故特表之以吿后世

之有志者嘉庆二十年十月壬子朔阳湖恽敬谨表

南仪所监掣同知署扬州府知府䕶两淮盐运使李公墓

阙铭

高宗纯皇帝御极之初年大臣以清直重者在山右曰孙

文定公嘉淦其在

圣祖朝曰于清端公成龙文定起家侍从天下知其清而

诵言其直清端以外吏显天下知其直而诵言其清皆

朝廷伟人也文定同年生而为婚姻者曰南仪所监掣同

知李公暲李公之孙曰今广东按察使銮宣按察亦以清

直闻于时惧同知之事勿永述于后之人且没勿章具状

请敬铭之墓阙敬不敢辞按状公讳暲字暗成姓李氏明

洪武中始祖茂钦自南直隶凤阳迁山西静乐县遂世为

静乐人曾祖耀然祖室明光禄寺署丞父之檀高邮州知

州崇祀名宦乡贤母刘恭人生母杨恭人公幼有至性长

益以孝友自力年二十六乡试中式三十七以例授汀州

府同知旋以采买洋铜轻重不如格吏议革职

世宗知公清参本上即日

特旨授太平府知府榷芜湖关调池州改调淮安府河决

复革职

高宗亦知公清发江南以同知用补扬州水利同知调南

仪所监掣同知署扬州府知府旋护两淮盐运使乞长假

归二年卒年六十有九公为监掣及榷芜湖关人皆视为

脂膏之地公岁嬴悉归之官前后且数十万无入巳者湖

北解京木出芜湖夹私木公如令式税之其人饰辞愬于

湖北巡抚遂劾公奉

旨置对欲以侵课罪公使健吏求之无所得后数年公复

榷芜湖关大府令求前事侵课状公力白之其廉而不刻

皆如此守太平时所属于岁终持金来谒出之槖其封皆

布政司印也曰此县中养廉非取之民者愿酬知我公笑

朝廷以此养公廉今馈我是养吾之贪也饮之酒而归之

太平治当涂官中谓之首县尝朝夕见后其令调含山为


舍山民所愬公奉台檄治其事令以旧属遗家奴为公女


治奁公曰汝主货我巧矣吾发之则含山事虽虚亦实吾

不为也速持去无污我呜呼人之能保其节岂易言哉自


有史传以来凡以贿始终者馈者必饰其辞为可馈之说


受者亦必饰其辞为可受之计是故位可以日增罪可以


日脱使权可以日巧取货可以日工若号于人曰吾行贿


曰吾受贿此行道之人所不为也如公者可以为居官之

法矣敬闻清端暮年馈人参少许者必受公有故人子馈


之公辞焉盖清端

天子大臣宜通下情且数十年取大信于天下无敢干以


私者公则自守峻绝不可弛即谓之善学清端可也公娶

阎恭人继娶孟恭人子三长翼偗次念祖皆陈孺人出冀


偗副贡生嗣公之兄长杨君恂念祖候选州同知娶于孙

为文定公女次学夫沈太恭人出候选司务司务亦娶于


孙为文定公之弟国子监丞扬淦之女是生按察故按察


尝私淑文定焉铭曰

府于县如家人近则习习则亲涅不缁磨不磷宜民人昌


子孙

浙江提督李公墓阙铭

嘉庆十有二年十二月壬辰浙江提督李公剿洋匪蔡牵

于广东潮州之黑水洋卒于行间

皇上轸悼封三等壮烈伯谥忠毅予祭葬十四年公旧部

王得禄邱良功歼蔡牵于浙江温州之黑水洋洋匪平二

十年前扬州府知府甯化伊君秉绶以公之事请敬铭之

墓阙公讳长庚字西岩福建同安人也曾祖思拔祖崇德

父希岸皆

赠建威将军母王氏

赠一品夫人公乾隆三十六年武进士由蓝翎侍卫补衢

州都司升提标前营游击太平参将乐清副将因剿林爽

文入福建䕶海坛总兵缘事革职公罄家财募精勇捕洋

匪𫉬戕参将张殿魁之林明灼陈礼礼以游击起用署铜

山参将丁父忧去官服满补海坛左营游击时浙江福建

洋匪北接山东西通广东西三面数千里皆盗出没其内

地曰洋匪蔡牵最大朱𣸣次之外地曰夷匪多中国人挟

安南人为之凤尾最大一艇载数百人洋匪曰匪艇夷匪

曰夷艇夷艇至辄数十艇蔡牵百数十艇朱𣸣亦数十艇

其大较也五十九年夷艇始入福建之三澎公败之嘉庆

二年升澎湖副将浙江定海总兵三年击洋匪于衢港及

普陀败之四年凤尾引夷艇入温州洋败之

赐花翎五年浙江巡抚阮公元以公可任奏请总统浙江

福建水师得

俞旨公申号令严标识束部伍信赏罚自偏裨至队长柁

工水手耳目皆一于是水师皆可用能立功凤尾引夷艇

入台州松门遇飓风覆溺几尽登岸者悉就俘获安南伪

侯伦贵利磔之自后夷艇不敢至凤尾不知所终是年升

福建水师提督调浙江提督先是匪艇皆高大我军仰攻

殊失势而匪艇用晋石及蜂脂浴帆御火箭帆下渴乌车

发水及数丈灭馀火其舷以𩛿傅之不能伤故不易败公

与阮公议造大艇凌匪艇上至是成名曰霆船连败蔡牵

于岐头东霍𫉬匪目张如茂徐业兵威大振其明年以霆

船大败蔡牵于定海牵南走福建乞降是时牵已穷蹙粮

尽艇亦朽坏公穷追不日可捦而总督以令箭止公兵牵

得以其间修艇扬帆去是役也功垂成而中废天下皆惜

焉蔡牵畏霆船厚赂福建商人造大艇高于霆船出洋以

被劫归报牵得之大喜渡横洋劫台湾米数千石分饷朱

𣸣遂与𣸣合九年戕温州总兵胡振声公追之及于马迹

败之至尽山复败之牵以大艇得遁去委败于朱𣸣𣸣怒

于是复分公与阮公议禁商人造大艇牵计不行是年败

朱𣸣于全厦调福建提督十年败蔡牵于龙湾复调浙江

提督十一年蔡牵合大队攻台湾别部屯仔尾州沈舟鹿

耳门阻官兵公至不得入谍知南汕北汕大港门可通小

舟遣金门总兵许松年澎湖副将王得禄乘澎船攻仔尾

州败之其明年复败之二月已卯朔松年夜率锐师跐海

水登仔尾州焚其寮牵反救公遣师出南汕自后焚其舟

松年出仔尾州㚒击大败之庚辰复㚒击大败之牵弃仔

尾州屯北汕以鹿耳门沈舟自塞走路也甲申潮骤涨沈

舟漂起牵夺鹿耳门遁去奉

旨革翎顶是役也许松年为军锋前后夺舟大小数十焚

寮及舟无算杀贼数万人尸横数十里台湾𫉬全公所将

止三千人耳是年蔡牵复合朱𣸣走福甯追败之

皇上知公台湾功复翎顶十二年败蔡牵于广东之大星

屿复败之于福建之浮鹰十二月率福建提督张见升追

牵是时朱𣸣已为许松年所击败死其弟渥降牵亦屡败

群党散没止三舟矣初公以谋勇耐辛苦受

皇上深知屡立功军事悉主阮公福建忌之故主招抚后

被绐益恚怒而阮公又以事去浙福建益挠阻公公以

皇上逮治总督代以阿林保公阿林保公初至福建劾公

逗挠

皇上以问浙江巡抚清安泰公公得直于是

皇上眷公益厚

敕福建不得挠阻责公专捦蔡牵与世职盖公天性忠勇

皇上拔之废弃之中推心委任不使节制大臣得掣其肘

至是而公不得不死矣蔡牵虽止三舟皆百战之馀合死

力拒公于黑水洋公自将亲军当蔡牵大艇公前后临阵

多亲搏战至是自攂鼓合战良久冒烟火麾火船挂蔡牵

大艇将焚之忽礟弹掠过伤公喉血涌出不可止遂仆而

张见升见中军舟乱引师退牵得走安南盖见升官福建

毎战必自全其师不敢纵也然公虽授命后卒遵公部勒

灭蔡牵故言水师良将皆推公第一既明日潮州知府至

舟敛公得载槥盖公之誓死非一日矣公无子嗣子廷钰

袭爵葬公于同安之祖茔铭曰

妖鲸叩天飞驳云长鼍大鼋纷轮囷刳匈剔腹搜其群手

提双桴桴不歇天狗奔空袭明月谁瓮贮之烈士血煌煌

前绩铭旗常五等之

邦家光子孙保之噫勿忘

朝议大夫董君华表铭

君讳大鲲字北溟姓董氏系出唐吏部侍郞甲子孙世居

银城自银城迁婺源者曰成祖至明而族始大曾祖世源

登仕郞祖起予拔贡生考授州同知父正台岁贡生

诰赠朝议大夫母祝氏

诰赠恭人君兄弟八人次居第三兄弟之子孙皆盛而君

之子孙取科第历中外者数十人居东门是为东门董氏

敬与君之孙潮青同举于乡后与炼金交因过婺源去君

之卒四十七年矣炼金以状请书君之行于华表敬作而

曰太史公为万石君传记一二小事耳其诸子乃记建之

误书庆之数马讫今盎然谆然之意尚见于数千年之后

盖孝谨之行累书之皆无奇者也要在得其意而止后人

反油然而动焉若后世史家别为孝义传事事实之则无

所馀矣敬观董氏群从皆恂恂如不胜衣于父执进退唯

诺必以礼犹可想见朝议之家法而门巷之外朝夕有言

朝议之德者董氏之盛不其宜乎且敬行天下故家未有

不以浮薄败而以质行兴者则请条朝议为人之大纲而

详书子孙名爵于左方以实朝议之所以能裕其后亦古

者表墓劝善之遗意也按状君少补县学生自祖父为素

封家君择人任时而赀益息凡长者之事皆力为之以行

其德有天幸终不至损其赀赀且至逾万而德益行事亲

定省之节中衣厕牏之役数十年如一日兄弟至老相爱

如幼稚时娣似皆能喻其意抚幼弟及孤兄弟子尤有恩

遇性喜下士同县汪君绂江君永为儒有盛名皆折节交

之所著有十三经音画辨讹二卷春秋四传合编三十卷

丧服图考一卷二十一史编年十卷卒年七十八乾隆三

十五年也

例授朝议大夫候选知府配戴氏

封恭人子三兆熊县学生候选卫千总兆凤附贡生兆谦

例贡生铭曰

双桓之间朝议之阡也知其德者过而下之其孝谨可贤

 兆熊房孙四人邦超候选布政司理问炼金举人授太

 常寺博士邦和国子监生朝伟附贡生曾孙十六人桂

 秋候选从九品桂山举人拣选知县桂中桂先皆县学

 生桂丹国子监生桂洲优贡生候补训导桂标国子监

 生桂庄附贡生桂时桂文桂堂桂海皆国子监生元孙

 二十三人来孙五人

 兆凤房孙五人国英县增生邦直国子监主潮青举人

拣选知县朝绂廪贡生铜陵县教谕朝勲县增生曾孙

 十四人桂森举人拣选知县桂林拔贡生镶黄旗教习

 分发山西知县桂台县增生桂敷翰林院编修桂新翰

 林院庶吉士桂科县廪生桂开候选从九品桂春桂荣

 皆县学生元孙二十二人惠笙产彬皆县学生来孙七

 人

 兆谦房孙二人之屏例贡生朝端县学生曾孙十一人

 桂攀桂煌皆县学生元孙六人

翰林院庶吉士金君华表铭

君讳式玉字朗甫姓金氏世为歙人曾祖茂宣候选州同

知祖长溥吏部主事以君从兄应琦官巡抚

赠荣禄大夫父杲国子监生以君官庶吉士

封文林郞以君之仲兄应城官礼部主事

封朝议大夫前母黄氏母郑氏皆

赠恭人君以国子监生应嘉庆五年顺天乡试中式考取

景山宫官学教习明年会试中式

殿试

赐进士出身改庶吉士是年六月三日卒年二十有八配

黄氏子二长让恩县学生次书恩金氏自同知公徒步万

里辇亲骨于甘肃之兰州遂以孝闻于时吏部公与其兄

直公长洪孝而甚友用闳济其宗盖有至性而兼能取

富贵者也君之伯父养泉先生云槐以侍从起家檠斋先

生榜继冠多士推文附质引义合礼而君之尊甫朝议公

墍茨丹艧赞佑华盛盖不忘其祖而能庇其子孙者也自

君之群从外陟方面内奉省闼玉珂金车照耀门第而君

独单衣陋食訚訚粥粥从事于灶觚蠧简之间乃未遂其

志而君竟死矣君美风仪善谈咏其学悉宗本师张惠言

皋文君之子书恩为敬弟敷之子婿敬久交于皋文及君

于养泉檠斋两先生皆有渊源之谊今过君之里而君之

卒十五年矣朝议公尚康甯君之伯兄应瑔叔兄应珪已

前卒仲兄官京师弟日莹日琎应玕黾勉侍养敬心为恤

然爰作铭于华表铭曰

朗甫其有知乎朗甫其有知乎铭君者阳湖恽子居也是

亦君魂魄之所期而凡亲君者之所悲也



            无锡宣颕达丽中

            吴县徐敦仁爱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