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平寰宇记 (四库全书本)/卷06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十一 太平寰宇记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二
  宋 乐史 撰
  河北道十一
  定州
  定州博陵郡今理安喜郡禹贡冀州之域虞舜肇十有二州盖并州之域周之九州亦并州之域不改帝尧始封唐之地春秋为白狄之地战国时为中山国后为魏所并亦属晋卒为赵所并焉战国策云常荘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君何不请公子倾封中山是中山复立也俄而中山武公之后复立与国并称王五叶专行仁义贵儒学贱壮士不教人战赵武灵王袭而灭之中山之地方五百里卒为赵并矣秦并天下为赵郡钜鹿二郡之地按张擢中山记云郡理中山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汉靖王受封始移郡出山居卢奴按隋图经云中山城在今唐昌县东北三十一里中山故城是也至景帝改为中山国后汉因之魏晋不改后燕慕容垂都之仍置尹焉十六国春秋慕容垂燕元二年十二月垂定都中山以右司马封衡为中山尹至慕容实为后魏所陷魏于此又置安州至道武末改为定州以定安天下为名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隋初废郡为州大业三年改博陵郡九年改为高阳郡唐武德四年平窦建德移置定州领安喜义丰北平深泽毋极唐昌新乐恒阳行唐望都等十县置总管府领定恒井满廉五州六年改为大总管府管定洺相慈黎冀深蠡沧瀛魏贝景博赵宗观廉恒升邢峦德卫满幽易燕檀平营等三十二州七年改为都督府督定恒井满赵濓栾蠡等八州贞观元年以废廉州之鼓城来属五年废都督府十七年以废深州之安平来属先天二年以安平还深州天宝元年改为博陵郡乾元元年复为定州大历三年以鼓城隶恒州曲阳县隶洹州九年废洹州曲阳复来属贞元十三年复为大都督府十四年废府依旧为定州按北齐鼓城王浟为定州刺史有善绩人吏送别悲号满路有父老数百具馔饯浟浟不能违其意各食一口以领之皇朝为定武军节度
  元领县十一 今八
  安喜 蒲阴 唐县 陉邑 北平 望都 新乐曲阳
  三县割出
  毋极入祁州 深泽入祁州 博雅建宁边军州境
  东西二百三十里 南北二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东京一千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长安二千八十五里 东至瀛州二百八里 南至赵州三百一十七里 西南取稿城县至赵州一百九十里 西至镇州一百二十四里 北至蔚州四百九十里 东南至深州一百七十三里 西南至镇州一百七十三里 西北至镇州行唐县七十三里 东北至莫州二百五十里
  
  唐开元户二万五千四百六十皇朝户主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客一千八百九十四
  风俗
  与镇州同
  人物
  刘琨字越石为太尉 张忠中山人苻坚征之不仕殁于西岳谥曰安道先生 李百药安平人 崔元𬀩安平人诛张易之封博陵郡王 崔宁安平人检校司空 郭正一定州人相则天
  土产
  两窠纹绫 槾藜 罗绮贡 恒山 人参 磁器
  安喜县旧十八鄊今十鄊古中山鲜虞地史记云鲜虞白狄之种最大国在汉为卢奴县属中山国按县界有黒水故池深而不流俗谓黒水曰卢不流曰奴因为邑名蜀志先主尝为安喜尉即此邑也后燕慕容垂都中山因改卢奴为弗违县属中山郡后魏平燕改弗违复为卢奴县高齐文宣帝改卢奴复为安喜县隋文帝改安喜为鲜卢县唐武德四年复为安喜县舆地志云卢奴城北临滱水南面𣲖河杜预谓管仲城是也 𣸦水亦名唐河在县北八里西北自唐县界流入水经云滱水又东经京邱北对君子岸岸上有哀王灵王陵次下有泉源积水亦曰泉上岸又东经白土北即靖王子康王陵又东至乐羊城 长星川在县西八里今名七里沟水经云长星水东南经卢奴城南 天井泽在县东南四十七里周𮞉六十二里水经注泒水历天井泽南水流所播为泽俗名天井淀 中山故城水经黒山东北有汉中山王城中有钓台戏马观尚存遗址中山者城内有小山侧而欲上若委粟焉城因号中山 前王陵按隋图经云中有赵惠文王陵汉中山怀王陵简王哀王顺王夷王等数陵也 安喜故城在县东三十里本汉安险县后汉改为安喜蜀先主尝为尉 太妃殿汉成帝冯昭仪子中山王就国乃起此殿为太妃蒲阴县东六十里旧十鄊今八鄊本汉安国县之地属中山国魏志后妃传曰明帝追封后父毛嘉为安国侯隋开皇六年自鄢陵城移安国县于郑德堡属定州今县是也其年仍改安国县为义丰县唐神功元年改为立节县神龙初复为丰义县皇朝改为蒲阴县 唐河在县北五里隋图经云唐河即滱河是苻秦建元元年高岸崩頺若城角下有大积水交横如梁柱莫知所来派水在县西二十五里 解滨故城在县东北九里本
  汉解渎亭灵帝袭爵解渎侯帝崩无子窦武定册迎立即灵帝也 长淋沟今名木刁沟在县南三十三里唐县西北五十里旧十八鄊今十鄊本尧为唐侯国于此至春秋为鲜虞邑汉为唐邑地应劭地理记云中山城西北四十里有左人亭鲜虞故地按左人亭即今县城是按地理志属中山国高齐省入安喜县隋开皇十六年重置属定州又九州要记唐县本白狄种最为夷狄大国梁开平三年改为中山县后唐同光初复旧晋改为博陵县汉初复旧 孤山在县东北五十四里望都山也皇甫谧帝王记云望都山尧母庆都之所居张晏云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在南每登尧山见庆都山是此鹿灵岩仙人岩皆邑山之名也 八度故关在县西北二十里有水屈曲八度流水之上置关因名之盖汉戍也 鸿山关今名鸿城郦元注水经云滱水东流入鸿山俗谓其处为鸿头即晋地道记所谓鸿上关是也按九州要记云中山有鸿山关者昔项羽于此山见群鸿乃誓众曰我当南面则中其一引满射之莫有中者乃折弓投地而去时知项羽终不能济 鸿郎城九州记云鸿城俗呼为鸿郎城帝尧时丹朱所居即此城也灵井隋图经云唐县中山城西北隅有一大井俗名
  赵母井昔云醇酎千日即是此井所醖后以石盖之人不敢开齐刺史博陵王济欲开之即有云雾惧不敢开唐池水经云唐水所积俗谓之莲荷陂亦曰莲堰
  寡妇故城在县北九里后汉贾复追铜马五幡贼于此筑城后人语讹传呼寡妇 倒马故关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滱水东经倒马关山路险峭马为之倒因名汉置关戍于此
  陉邑县南五十里旧十一鄊今六乡本七国时中山国之苦陉邑汉苦陉县也史记李克为中山相苦陉之吏上计入多于前李克曰苦陉上无山林之饶下无薮泽牛马之息而入多于前是扰乱吾人也于是免之汉属中山国后汉章帝改苦陉为汉昌魏文帝改曰魏昌隋文仍于其城置隋昌县属定州唐武德四年改为唐昌天宝元年改为陉邑县 灵沼滋泊皆邑之洿泽民有蒲鱼之利焉 石臼河 故关邑城汉为关邑县属中山后废故城在今县西南 廉颇台在县西南十九里慕容恪与冉闵战于魏昌廉颇台闵大败即此地 木刁沟在县南一里
  北平县东北八十里旧十一乡今六鄊本秦曲逆县之地属中山国隋图经云汉高祖北征还至此大会酒酣叹曰吾周行天下多矣唯见此地与洛阳因封陈平于此十三州志云后汉章帝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改为蒲阴县后魏孝昌中于今县东北二十里北平城置北平郡割中山国之蒲阴望都北平三县置之高齐省北平郡及蒲阴县以博平县属中山郡隋开皇三年属定州唐万岁通天二年契丹攻围七旬不下敕改为徇忠县神龙元年复为北平后唐长兴三年改为燕平县今复为北平 蒲阳山汉书地理志云曲逆县有蒲阳山蒲水所出谓此也兼汉有蒲阴故城在今县西北四十里 濡水县西五里 安阳故城关县西北二十五里望都县东北五十里旧十三鄊今四鄊本县旧县属中山国尧始受封于此张晏注云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望都为名今邑有尧祠并后汉光武祠甚灵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又置 唐水县西南四十二里 都山一名豆山尧母望之故有望都之号伊祁山尧住此山后因作姓 倒马关在邑界 中
  人亭即今县是也 桞宿城在县东四十二里汉宣帝母王夫人微时与父母别处本汉桞宿侯国汉书王子侯表曰元翔元年三月癸酉封中山靖王子盖为桞宿侯是此 张行成坟唐左仆射 刘伯威坟汉太尉已上二坟在邑界 阳城淀在县东南七里周𮞉三十里莞蒲菱芡靡所不生 尧祠在县南四十里
  新乐县西南五十里旧八鄊今五鄊本春秋鲜虞国汉为新市县之地隋开皇十六年置新乐县属定州取新乐故城为名也新乐者汉成帝时中山孝王母马昭仪随王就国王为建宫于乐里在西鄊呼为西乐城时人讹呼西为新故为新乐 义台县西南十三里后燕馀曰慕容麟与道武战于义台燕师败绩 黄山隋图经云新乐县黄山有细耎白石可为器物土人攻之 长淋沟在县东南二十四里亦呼为水刁沟 廉颇墓在界
  曲阳县西北二十里旧十三鄊今六鄊本上曲阳县也属常山郡后汉属中山国高齐天保七年除上字但为曲阳县属中山郡隋开皇六年改曲阳为石邑县其年移石邑于井陉县属恒州七年于此置恒阳县隶定州在恒山之阳唐改为曲阳县避庙讳 北岳恒山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孔安国注云二山连延至碣石也尔雅恒山为北岳郭璞注今常山也避文帝讳改为常山也周礼正北曰并山其山镇曰恒山郑注恒山在上曲阳县春秋元命苞昴毕间为天街散为冀州分为赵国立为常山其山有祠曰安天王按山记云高三千九百丈上方三十里周𮞉三千里上有大元之神泉神草十九种道者服之神仙太史公北岳有五名一曰兰台府二曰列女宫三曰华阳台四曰紫微宫五曰太乙宫或曰大茂山山北四百馀里号飞狐之口有卒然𧉮孙吴以喻兵势 鸣石溪水侧有石若扣之即鸣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