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0607
文部二十二 ◄ | 太平御览 卷六百七.学部一 |
► 学部二 |
叙学
[编辑]《易·文言》曰: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白虎通》曰:学以言觉也,觉悟所不知也。
《论语·为政》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又曰:卫灵公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
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礼记·学记》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又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又曰:学,不学操缦,〈操缦,杂弄。〉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文譬喻也。〉
又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又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又曰:善待问者如撞锺,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又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教学为先也。
《国语》曰:文公问元帅于赵衰,曰:“郗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学,先王之法,义之府也。”
又曰:范献子聘于鲁,问具、敖山,鲁人以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遍戒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焉。惟不学也。人之有学,犹木之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乎?”
《家语》曰: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御狂马者,不得释策也。〉操弓不反檠。〈弓不反檠,然后可持。〉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又曰:孔子谓伯鱼曰:“吾闻可以与人而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然而以显闻四方,流声后世者,非学之效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池也,水潦注焉,苇生焉,虽观之,孰知其不源乎!”〈源,众流也。言益者虽从外入,及其用之,谁知其非从已出也。〉
又曰:孔子兄子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问孔蔑曰:“女之仕,何得何亡?”对曰:“所亡者三:王事若聋,〈若聋,宜为聋相因聋之也。〉学焉得习,是学不得明也;奉禄少,饣亶粥不及亲戚,是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问疾,是朋友道阙也。”孔子不悦。往过子贱而问之,对曰:“自来仕,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行之,是学益明也;奉禄被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兼之以吊死问疾,是朋友信笃也。”孔子曰:“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斯焉取斯!”
《大戴礼》曰:学不可以已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其曲中规,揉使之然也。是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不闻先王之道,不知学问之大也。孔子曰:“吾终日思之,不如须臾之所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升高之博见也。升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川,蛟龙生焉。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庄子》曰:人而不学谓之视肉,学而不行命之撮囊。〈撮系者也。〉
又曰:叔文相莒三年,归,其母自绩,谓母曰:“文相莒三年,有马千驷,今母犹绩,文之所得事皆将弃之已。”母曰:“吾闻君子不学诗书射御,必有博塞之心;小人不好田作,必有窃盗之心;妇人不好纺绩织,必有淫�之行。好学为福也,犹飞鸟之有羽翼也。”
又曰: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惟不知务而轻用吾生,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足尊者存焉。吾是以务全之也。”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其前行之恶,况全德之人乎?”
《韩子》曰:如脂粉,则嫫母进御;家不洁,则西施弃野。学之为脂粉亦厚矣。
又《桓范世要》云︰学者,人之脂粉也。
又曰: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可得而富之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谈论,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
《管子》曰: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其学,故能成其身也。
《曾子》曰:君子爱人以学,及时而行,难者弗避,易者弗从。年四十无艺,则无艺矣;五十不以善闻,则无闻矣。
《墨子》曰:墨子谓门人曰:“汝何不学?”对曰:“吾族无学者。”墨子曰:“不然。岂有好美者而曰吾族无此,不欲耶;富贵者而曰吾族无此,不用也。”
《新序》曰:齐王问墨子曰:“古之学者何如?”对曰:“古之学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学得一善言务以说人也。”
《尸子》曰: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
又曰:今人皆知砥砺其剑,而弗知砥砺其身。夫学,身之砥砺也。
又曰:水积则生吞舟之鱼,土积则生�便楠豫樟,学积亦有生焉。
《慎子》曰:孔子曰:“丘少而好学,晚而闻道。此以博矣。”
《孙卿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又曰:君子之学,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支,形乎动静;小人之学,出乎口,入乎耳。口耳之间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
又曰:不学不成。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
《文子》曰: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耳听者学在皮肤,心听者学在肌肉,神听者学在骨髓。
《吕氏春秋》曰:善学者若齐王善鶏,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跖,鶏踵也。喻学者如食多而后方足也。〉学不辨义,如被褐而出,锦衣而入。〈被褐在外,衣锦在内,故不可也。〉戎人生乎戎而戎言,楚人生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也。今使戎人长呼楚,楚人长呼戎,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也。
又曰:圣人生于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闻也。
又曰:善学者,假人道之长以补其短,故假而又假,遂有天下。
《苏子》曰:不食八珍,何以知味之奇?不为文学,何以知世之资?
《孔丛子》曰:人之进退,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山溜至软,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夫溜非石之凿,蝎非木之凿,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非积渐之致乎?故学者所以饰百行也。
《说苑》曰: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对曰:“暮,何不炳烛乎?臣闻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夜行?”公曰:“善哉。”
又曰:子贡谓子石曰:“汝不学诗?”子石曰:“父母求吾孝,兄弟求吾悌,朋友求吾信,吾暇乎哉?”子贡曰:“请捐吾诗以学诗于子。”
又曰: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学书。曾子曰:“汝居参门三年不学,何也?”对曰:“安敢不学乎?”见夫子居家庭,亲在,叱咤之声未至于犬马,宣说之。见夫子应宾客,恭俭而不懈,宣说之。见夫子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说之。此三者,学之而未能。安敢不学乎?”曾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也。”
《贾谊书》曰:汤曰:“学圣王之道,譬其如日;静居而独思,譬其若火。”夫舍圣王之道而静居,而独思,譬其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
《淮南子》曰:夫明镜之始不形也,朦然未见形容也。及其�乞以玄锡,摩以砥旃,鬓眉微毛可得而察也。夫学亦人之砥砺也。
又曰:夫心暗于道而强学不已者,譬聋者之歌,无以自乐。
又曰: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之也。人皆多以无用害有用。以弋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则识必博矣。故不学之与学,犹喑聋之比于人也。
《法言》曰: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又曰: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
又曰:大人之学,为道;小人之学,为利。子为道乎?为利乎?或曰:“耕不获,猎不飨,耕猎乎?”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也。
又曰:百川学海而归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乎山,是故恶夫画者也。
《抱朴子》曰:人知药理病,不知学理身。
又曰:夫学者,所以澄清性理,簸扬埃秽,启导聪明,饰染质素,察往知来,博涉劝戒,仰观俯察,于是乎在。虽云色白,匪染不丽;虽云味甘,匪和弗美。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青不治,则纯钅句之劲不就。故质虽在我,而成之由彼。登阆风,扪辰极,然后知井谷之闭隘;披七经,玩百氏,然后觉面墙之至困。粉黛至则西施以加丽,而宿瘤以饰丑;经术深则高才者洞逸,而鲁钝者醒悟。文梓干�,而不可名之为台榭者,未知班输之结构也;天然爽朗,而不可谓之为君子者,未知大伦之臧否也。
《盐铁论》曰: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论衡》曰:人生怀五常之性,好道乐学,故别于物。今饱食快饮,腹为饭坑,肠为酒囊,是则物也,与三百倮虫何以异乎?
又曰:手无钱而之市决货,货主必不与也。夫胸中无学,亦犹手中无钱。
《潜夫论》曰: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知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才,不生而能;由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是以人之学也,犹物之有治也。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及正之以绳墨,制之以机杼,则皆成宗庙之器,黼黻之章,可羞于鬼神,可御于王公。而君子以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文之以《礼》、《乐》,导之以《诗》《书》,幽赞之以《春秋》,其有不济乎?
又曰:人之性情,未能相百,其明智有相万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夫道之于心,犹火之于目也。深室幽黑无见,乃设燎盛烛,则百物彰矣。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明矣。天地之道,神明之为不可见也,学问圣典,心思道术则皆睹矣。此则非心之明,而人假之则为己知。
《汉书·儒林传》曰: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馀年,书积如丘山,传业浸盛,枝叶繁滋,一经说百万言,盖禄利之路然也。
徐伟长《中论》曰:学者,疏神、达思、治情、理性也。初学则如夜在玄室,所求不得。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孤居而愿知,不如务学之必达。
蒋子《万机论》曰:谚曰:“学如牛毛,成如麟角。”言其少也。
谯周《法训》曰:为国者不患学之害农,患治民者之不学。
《玄晏春秋》曰:十七年,予长七尺四寸,未通史书;与从姑子梁柳等或编荆为楯,执杖为戈,分陈相刺,有若习兵。母数谴予。予出得瓜果,归以进母,母投诸地,曰:“《孝经》称‘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何?孝者,莫大于欣亲。今尔年近乎二十,志不存教,心不入道,曾无怵惕,少慰我心。修身笃学,尔自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予流涕,予心少感,遂伏书史。
王粲《荆州文学官志》曰:有汉荆州牧刘君,稽古若时,将绍厥绩,乃曰:“先王之为世也,则象天地,轨仪宪极,设教导化,叙经志业,明达雍泮,作为礼乐,表陈载籍,以持其德。上知所以临下,下知所以事上,官不失守,民听无悖,然后太阶平焉。故曰:物生而蒙,事屯而养,造造昧利有攸�,犹金之消炉,水之从器也。是以圣人实之于文,铸之于学。夫文学也者,人伦之首,大教之本也。”
赵子声《书诣郑康成学》曰:夫学之于人,犹土地之有山川也,珍宝于是乎出;犹树木之有枝叶也,本根于是乎庇也。
虞傅《厉学篇》曰: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也,不见久而渝于学也。
《傅子》曰:人之学者,犹渴而饮河海也,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江表传》曰:孙权谓吕蒙及蒋钦曰:“卿今幷当途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军中常苦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令涉猎见往事耳。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宜急读《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及史。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蒙等感悟,遂学,所博览,儒者不胜。鲁肃见吕蒙,谓曰:“今者见卿,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
《世说》曰:褚褒字季野。语孙盛曰:“北人学问,渊总博赡。”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支道林闻之,曰:“馀谓北人看书,如显处见月;南人学闻,如牖中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