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好古窝先生文集/卷八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七 好古窝先生文集
卷八
作者:柳徽文
1896年
卷九

[编辑]

答族叔子强丁巳

[编辑]

下示文字。考据周详。议论精切。有非浅劣所复措辞者。然比来鄙见。却与初不同。故更以陈说而求教焉。窃观莽荡无交涉。认物为己此二句。皆出于朱书。满腔子恻隐之心一段。而元来只是一串病痛。故朱子既说莽荡无交涉下。引程子答陈经正及胡氏知言中所说认物为己之弊。而以为说破此病。此病即上文所谓却去腔子外寻云云也。盖所谓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是兼理一分殊而带得西铭一篇意思。就人身上。指出此理最为亲切者。所谓分殊也。见得万物一体。更无内外之别者。所谓理一也。退溪先生于西铭图下。亦发此意。若不见得此理。泛以天地万物一体为仁。则有莽荡无交涉之病矣。莽荡无交涉。是都忘了身己上。求之虚空。认物为己。是强把捉虚空底。付之吾身。统而言之。则只是去一个腔子外寻。是都不知理一分殊也。然认物为己之云。有著意占取底气像。其于莽荡无交涉。下语却深一截。故本文分作两项说而无重复之嫌。至于讲义。以认物为己。证莽荡无交涉。又与朱子此段。语势正相类矣。向者岩亭讲会时。鄙说只为见二句对举说。而又赚却上文分言为我兼爱一条。亦未免分配说去。后来稍觉未稳。今承来诲。三复叹仰。警发多矣。然但认物为己。谓求仁于吾心。则亦所未喩。恐不如只以求仁于腔子外幷案也。比之吃饭。阙却自己口腹而求之在外。虽有这饭。何关于我。此莽荡无交涉之谓也。以他人吃饭。便为己饱。虽欲无馁。何益于我。此认物为己之谓也。然二者皆不著于自己口腹一也。当时先生于此数说。各赐肯可。然其在得失精微处。未及说与。容俟精思自得之后。为一番印正之计。而毕竟未果焉。承谕至此。只切哽怆耳。区区鄙说。不敢自信。如有未当。伏愿更加镌切。以求至当之归。幸甚。

答族叔子强

[编辑]

岐斋数日陪晤。幸叙积年离索之苦。而珍重惠墨。复坠于寂寞之滨。满纸滚滚。深荷不鄙之盛意。其后岁籥忽改。更伏惟棣履启居清裕。玩索体验之工。日有佳趣。仰慰仰慰。徽文以合下顿根。重以泛滥不切之病。年前虽被先生长者启发之力。自失依归。更无鞭策之加。遂成闲坐打閴之学问。每有亲胜己资警益之怀。未尝不瞻仰高风。而恨不得源源相聚也。今见来书。所忧正道区区之所悼叹。而刊落培壅之方。尤是愚者之所当自勉者。大抵视听言动。居处恭执事敬。正衣冠整思虑。是工夫最初下手处。而朱书二十篇宗旨。不外乎此。若舍是而别求此心之卓然。则终无所据依。不免乎若存若亡而不济事矣。自顾前日全欠此个工夫。了无分寸所得。惟是愧惧而已。溪湖学的。幸荷寄示。窃见用意之勤。而在下学切近之工。尤有力焉。如使浅劣与闻次辑之意。则固所愿也。而至于勘订补删。徽也何敢当。若其裒稡去取。则向日鄙意。亦非以删节为未安。盖谓区区前日就陶山书。亦尝经营此事。聊作日用家计。而姑未及删节者。方有意遍读程张全书。冀其有少进然后。深究朱先生当日采摭之微意而去取之。故有是难慎之意。然鄙录尚未汗青。而今执事已先之。正不须重劳。当俟书成之日而坐收其派及。私窃自幸其省力。且况自家根本未固。多费心力于编摩雠校之役。恐未免无事生事耳。书末俯询古人庙制及侠拜等节。略以愚见别纸呈似。中庸不睹不闻诸说。亦蒙及。三复擎翫。诚有所警发。而亦不无疑难之在中。玆敢𫌨缕别纸仰禀。乞赐反复。

庙制

古人庙皆五架。中脊之架曰栋。次外前后曰楣。其外接檐曰庋。后楣以北。是四分之一为房室。西室东房。室之南壁东户西牖。牖内为奥。是神之位。房则无北壁。前有户亦近东。房中是主妇之位。天子诸矦又有西房。是后夫人之位。后楣以南。是四分之三为堂。堂前楣下有两楹。堂东西墙为序。序外有夹室。夹室前为东西厢。两楹外近序为两阶。东阶上是主人之位。西阶上是宾位。东西北面俱有阶。主人升东阶。宾升西阶。主妇内宾升东西侧阶。庭三倍。堂深三分。庭一在北设碑。所以识日景知阴阳。前有内门。左右有闱门。妇人所出入。内门外曲而西至居寝。内门之外有大门。庙后有寝。藏遗衣服。寝无东西厢夹室。后世惟唐杜岐公,宋文潞公得用古制立庙。在长安与洛阳。其馀则只为祠堂。无东房及侧阶。又无闱门。故温公以西阶上为主妇之位。又古者惟诸矦以上。有男东女西之礼。如礼器君在阼夫人在西房是也。至温公时。始为上下通用之礼。

侠拜

书仪见庙及男女相答拜。定以男再拜女四拜。谓之侠拜。家礼引之未改。然尝遍考仪礼通解。独男女相答拜时有侠拜。妇人拜一在前一在后。男拜侠在其中。故拜神无答拜。而未有侠拜之名。且侠者只是夹持之意。非倍数之意。故男女皆止一拜再拜。而未有女子四拜之文。今温公之意。盖以侠字只作倍数看。故见庙时亦言侠拜。又以女子四拜为率。斯二者恐无经据。今当以朱子通解中所载为定论。

不睹不闻

不睹不闻。前日看来。只谓凡有睹闻了这事。固当戒惧。而自其未及睹未及闻时。已先戒惧。如下文喜怒哀乐未发之意云尔。近来细究朱张旨诀。有云照管不到。念虑所不及。有云此心之所存。非耳目之所可闻见。盖其防于未然。则鄙见亦不外是。但所谓睹闻了这事者。只指应接事物。而阙却念虑照管底意。遂不敢自信。而复就中庸首末两章。求观子思本旨。盖一念方动。是子思所谓人之所不见。而其曰显见隐微。曰潜伏孔昭。曰暗然日章者。与此寂然而无形声者。语意相因。而为睹不睹闻不闻之别。未尝以外物言之。且自家之才喜才怒才动才言。便是可睹可闻底。无是则便是不睹不闻底。其曰无言。曰不显。曰不大声色。曰无声无臭者。与此寂然而无形声者。语意相贯。而为耳目闻见之所不及。亦未尝以外物言之。实与前日所见自不同。今承俯示。窃叹其剖析会通。精密悫实。而区区鄙见。亦有所出入乎其间。敢此陈说而求正焉。盖此数书所论肯綮。在有睹闻无睹闻两端。而所谓无睹闻。鄙见实与涧亭所云里面心体寂然不动。无可睹无可闻者不异。而所谓有睹闻。却与盛论所云耳目聪明常自若者相似。然无睹闻之只言静中未有兆眹。正释中庸本旨。有睹闻则却言静中须有知觉。所以辨吕子约外面声色都无见闻之病。子约既以祭祀旒纩等为说。故朱子深明其不睹不闻。非指外物之不闻见者。而遂发心有知耳有闻目有见及赞引古语能知能觉。纯坤不为无阳等语。大山亦有知觉不眛及外面见闻精明等语。是与无睹闻之说。固是一时事。但静中知觉之说。比子思语意。其议论却深似一截。见闻字毕竟向他外面去。故朱子复斥子约转向见闻上去。而深辨程门记录之误。大山亦曰初不干外面声色之有无。又何尝指外面声色而为言哉。又曰非有外面声色之接乎耳目。又曰后儒不察。以为只是事物未接时。非指此心至静境界。凡此诸条。与知觉精明之说。各有所当。实未尝有矛盾与差别也。先师说亦曰不睹不闻。已说心体寂然不动。其可曰身未与物接之时乎云云。然则方论不睹不闻。其外物之有睹无睹有闻无闻。论之亦可。不论亦可。故先儒虽有时不得已。而双举说出。而毕竟皆单说心体之寂然。无可睹闻。今此专论无睹闻。则睹闻字固因声色而得名。然天下之至静而无形声之可征者。无如此心之寂然。外此则无非声色之至著。夫见闻云者。有就外面说底。有就里面说底。事物云者。有指外面说底。有指里面说底。方其一念未萌。不问声色之接不接。而此心固非耳目之所及。一念才动。无论外物之到不到。而心中已有事机之呈露。则上文虽不言未发之体。而只说不睹不闻。便见心中之无一事。有如易道之未形于爻象。且其体二字。亦不必深看。若作见闻此体段云尔。则又非先生本意也。又见先生所引或问中论慎独处曰。隐微之间。他人之所不见而己所独见。细微之事。他人之所不闻而己所独闻云云者。便以一念之方萌。谓之所睹闻。则子思本旨。便见乎此。而向日鄙见以为语意相因者。庶不至大悖。又朱子所言未有兆眹。无可睹闻。及万事皆未萌芽。全然无形迹。暗昧不可得知。与其所证不见是图。视于无形。听于无声等说。恐亦皆就里面说。其兆眹与萌芽。皆是从中发见底意。不见是图。集传以事机未形言之。无声无形。或问却以不待征于色发于声言之。则其曰征曰形曰发。似只与兆眹萌芽同义。故大山谓借引以喩性之体段。浑然在中。无形声之可见闻。且其所谓不呼唤时者。恐亦是己之不呼唤。盖当时方言有如此者。如句语中转动处。亦曰呼唤字是已。似只与不动不言同义。至于大山答川沙书中。思虑未萌一段。恐亦非谓耳目之及于外物。只与他书所言一串说。故其下以程朱门下之言外面声色接于耳目者为非。且其所谓岂舍耳目而别有所谓睹闻哉者。与盛论所谓不应舍耳目声色言睹闻者。语同而旨异也。妄言及此。尤极悚息。幸赐一一勘过。以开迷滞如何。

所得之理云云

所得之理既尽。则是物亦尽之义。来教甚当。不须改评。然若泛论物理。则凡有始终。与无始终相须而始备矣。山河大地都陷了。此理亦在。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是一理之都无始终也。大春冥灵之寿。亦理也。朝菌蟪蛄之夭。亦理也。所赋之理不齐。故其尽也亦不齐。是万物之各有始终也。是与太极之统体各具。人物之赋性同异可参看。如何。

答族叔子强别纸

[编辑]

承示川沙学问宗旨。专以容貌辞气视听言动居处恭执事敬为入头处。盖湖门晩来。力为学者。表章而警勉之者。尤在于此。深叹前贤旨诀之有自。而亦仰座下之真善读也。学的窃拟讨得闲静时日。一番看过。而卒业犹未易。况敢以雠校补删之役。率尔自当耶。居寝同于庙制。本见仪礼。而大全释宫。皆是采摭仪礼中。冠昏丧祭。在庙行礼时。名物制度。往往因事以见者。而注疏家。旁引曲证。靡不收辑。则是篇所载。本以庙制为主。而居寝之制。因以附见耳。其零星凑合。汇为一通。而若其全文则经传无传焉。家礼注所言古之庙制。不见于经者。盖以此也。又仪礼通解。最是先生晩岁编辑。距家礼既成后殆三十年。则释宫之后于家礼。亦可见矣。

盛诲曰方论不睹不闻。不可搀入于外物为说。子思之意。本自如此。但大山所谓不干外面声色之有无者。恐似说得太快。止。朱子论未发。亦以事物未接。思虑未萌两下立说。而非以外物搀入于未发之体也。

妄谓今日所论宗旨。不出乎朱子事物未接思虑未萌两句语。而子思之言不睹不闻。亦岂可外此而求之哉。然须就睹闻字。说破分明。然后事物思虑之单言合言。可得而言。今就喜怒哀乐易见处言之。如见亲而喜。临丧而哀。亲也丧也。固属外面事物。而窃尝以此章语意。反复䌷绎。恐不当以见亲之见临丧之临。贴睹闻字。盖指己之喜与哀已形。而始可睹闻。是因事物之接而后形者也。且或不待见亲临丧。而吾之喜与哀。有可睹而可闻。是则思虑之动于中。方释睹闻字。其外面之亲与丧。有不须言。又自其未然而言。则中心寂然。未有喜与哀之所可睹闻。即是事物未接而思虑未萌也。况才言思虑未萌。则事物未接。已在其中。又事物未接之接。非外面声色之谓也。大山谓不干外面声色之有无。而其于晩谷书。亦曰事物未接而思虑未萌。泯然无声形之验。非睹闻之所及。其下又以事物既接思虑已萌言之。则亦非只言思虑而截去事物一边也。以此言之。甲乙之说。其兼思虑与事物则一也。而其释睹闻之义。相去悬绝。不但事物未接处。说得不同。虽思虑未萌处。其说睹闻字。大故相殊。鄙书非疑盛论以外物搀入于未发之体。只谓睹闻字。无睹外物闻外事之意。与莫显莫见无言不显等语。皆指里面说者。相因而相贯也。且不但相因而相贯。盖于心中寂然无喜怒哀乐之形见处。先加防限之工。却于存之之道。似尤亲切。恐不但文义所系。朱子所谓万事皆未萌芽。南轩所谓此心所存。非耳目之所可闻见者。正说得此意也。

盛诲曰于慎独处。或可单言思虑。至论戒惧。则必须兼言思虑与事物。

妄谓慎独正是睹闻处。何尝不兼乎事物与思虑。而戒惧之兼言事物思虑。岂有异同于慎独哉。但睹闻之义。就其物接思萌之际。此心之端倪呈露。是为所睹所闻。非谓睹闻此所接之物。况物未接时。此心亦有先动者乎。盖显见字。实承上文睹闻而发。今观或问论慎独处。有曰其事纤悉。无不显著。当随其念之方萌而致察焉。其事之纤悉。正是兼言事物。则念之方萌。岂可谓单言思虑也。有曰幽隐之间。他人所不见而己所独见。细微之事。他人所不闻而己所独闻。其言幽隐细微。正是兼言事物。则独见独闻。岂可谓单言思虑也。但一念未萌。己与他人俱不见俱不闻。必著其字。明己之不睹不闻。犹言虽吾亦不知云尔。是兼事物之未接而思虑之未萌也。朱子尝云不睹不闻。不惟人所不知。自家亦有所不知。若所谓独。即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又云静无而动有。以其可见而谓之有。此可见戒惧谨独之睹不睹闻不闻。可相须而互证也。

盛诲曰愚未知朱子所斥子约。果以赚连外面声色而病之乎。抑以物接于前。目无睹耳无闻而病之乎。今以答子约书考之。其言升降馈奠赞引告语。及许渤不闻其子读书声之类。非外面声色而何。有睹闻无睹闻。只是一等时节。初非两项地头。则于有睹闻处。岂可带言声色。而于无睹闻处。独不可带言声色乎。

妄谓此处看得最易差失。朱子论辨。正与扶醉人相似。盖有睹闻。非子思本文之旨。而朱子言之者。中庸以不睹不闻为未发。而子约遂以无见无闻为未发。故不得不就声色上。以耳须闻目须见辨之。又升降赞引。非未发时事。而朱子言之者。程门记录。有祭祀时前旒后纩等语。而子约遂以祭祀旒纩为不见闻之证。故不得不就应事上。以升降赞引都无见闻斥之。是因子约之失而转辗说去。今直说中庸睹闻之义。恐不可援彼而证此也。又观语类。论耳目见闻。则以著衣吃饭属已发。是有睹闻之专言声色也。论不睹不闻。以坐阁隔壁睹不睹之问为非。是不睹闻之不可带言声色也。大山以不睹闻为不干外面声色。而川沙问书。遂不欲以耳目说睹闻。故又以睹闻字从耳从目。而里面无形声之可寻者。亦不害为目无睹耳无闻者言之。且大山尝以不睹闻与有睹闻。双举说出。以为一时事。而今若以有睹闻之睹闻。为不睹闻之睹闻。则恐非朱子论有睹闻之本意也。

盛诲曰朱子所谓人生无不睹不闻时节者。正谓耳目之聪明。不以事物既接而有。不以事物未接而无云尔。何尝谓不睹不闻。非指外物之不睹不闻乎。果如是说。则所谓不睹者。果谓不睹何物。所谓不闻者。果谓不闻何物。切愿于此下一转语。

妄谓朱子与子约往复。其起端在或问不睹闻之说。而此书中方力攻子约之谬。不复申说或问所言者。盖有睹闻公案决时。不睹闻之旨。自可彰明。然则子约病源非他。不知或问所说不睹不闻之旨。别向外面见闻上去。故说得睹闻字。只消如此。而朱子以外物之不见不闻。为人生不容暂时之或有者。正盛论所谓耳目聪明常自若。而章句或问言外之意。乃所以见中庸不睹不闻。不可向外面见闻上去也。今承不睹何物不闻何物之喩。正今日讲质之一机轴也。窃观所谓不睹者。盖谓念虑未起。非吾目之所及睹。所谓不闻者。盖谓喜怒未发。非吾耳之所及闻。只观朱子所谓独字有个形迹在这里。可见不见不闻。全然无形迹。暗昧不可知。只于此时。便戒谨了。此一转语。已是说得无馀蕴。

盛诲曰以不睹不闻。只属事物未接者。果甚未安。而愚所以兼事物未接而言者。与此自别。止。恐不可分思虑与事物。一是而一非也。

妄谓大山斥后儒只属事物未接之病。可见先生之意。不只属事物未接。已自思虑未萌上说也。盖只言念虑则兼得事物之接。而只言事物则遗却思虑之萌。故朱子谓自其思虑未起之时。蚤已戒惧者。亦非分思虑与事物。一是而一非也。

盛诲曰睹闻字。既不属声色。则无所著落。故疑其属之于体段。

妄谓大山所谓未发时体段。谓之不睹不闻时体段则可。谓之睹闻时体段则大失本旨。

答族叔子强

[编辑]

顷者两日陪晤。承闻緖论。盖近年所愿言而未获者。继以珍重手帖。足破当日未罄之怀。感佩何量。伏惟闲中棣履益清裕。仰慰仰慰。徽文数月内。忧病匝袭。实无暇于数计行墨。况俯赐往复。是执事积久硏精。精造独进者。尤何敢草草与论。第盛问不可不复。所疑不可不质。玆敢略陈一二。更以请教焉。大略古今之论不睹闻。有三种说。一则子约说也。一则盛论也。一则鄙说也。子约所论。只如下节人之所不睹闻。初不以此分属未发。若其所论无见闻。乃别欲状出喜怒哀乐未发地头。而亦是上两节。滚作一段底意见。故虽曰未发。而实不知有子思朱子所言未发境界。每就当应事上。强以无见无闻。贴未发字。则其言视听。非有未发时聪明之自在。其言思虑。非有未发时知觉之自在也。若盛论。亦指耳目视听为说。耳目视听。果是知觉聪明之发。而诚有未发已发分界。非如子约就当应事上说。但其亦向见闻上去。则恐未免沿袭旧套。而以此直作睹闻则亦子约之所不能也。若鄙说。乃指思虑喜怒之未形。为耳目之所不及者。这睹闻字。非自有知觉聪明之体。其思虑喜怒。乃是知觉聪明之发。而视听包在思虑喜怒之中。不可析出视听。自作睹闻也。盖自朱子以前。诸家之言不睹闻。多如子约滚作谨独说。大山以前。诸家之言不睹闻。多如盛论声色视听说。但盛论则因子约见闻说。合朱子知觉聪明之语。打成一片。又因向来诸家视听说。合大山思虑喜怒之语。打成一片。有如武矦营垒钩边隅落。未易以肤浅窥其罅缝也。但区区所致疑焉者。又有三段。一则以知觉聪明。论睹闻之体也。一则以知觉之发。加乎思虑也。一则以睹闻字看得太重。为声色应接也。夫思虑喜怒视听。浑是知觉聪明之发。以其思虑喜怒之形见而曰睹曰闻者。其主意专在思虑喜怒形见者。而不在睹闻。则睹闻字非如视听之自有体用。故章句只曰虽不见闻。亦不敢忽。而未尝言所以见闻之体。或问论不睹闻处亦然。今盛论以思虑喜怒所由发之知觉聪明。把作睹闻所由发之体。此愚之所未解也。夫知觉聪明发而为思虑喜怒视听。即是思虑喜怒与视听一也。故朱子以心知目见耳闻及心思目视耳听。各为一等时节。不可以视听加乎思虑也。大学以忿懥好乐恐惧忧患及视听食相贯说。则不可以视听加乎喜怒也。今盛论以知觉聪明发出之视听。加乎知觉聪明发出之思虑喜怒。此愚之所未解也。夫思虑喜怒视听。俱是应接事物。而其事物未接。思虑未萌。非目之所及见。耳之所及闻。故朱子以未萌芽未兆眹无形迹不可测知为说。以形容其里面冥漠底时节。是所谓不睹闻。非睹闻字。应接事物。乃应接之形见于睹闻。而盛论所言视听自在应接之中。初未尝截去事物应接。而亦非著意于睹闻。今盛论看得睹闻字太重。以视听之酬应外物者解睹闻。此愚之所未解也。此其大纲说。而其议论曲折。具于别纸。更赐订正。端的示破。虽此胶固之极。亦岂无乳入薰炙底时节。且书末戒惧一言。一生用之不尽。及万金良药之喩。使人三复感叹。今上党之紫团。嵩山之九节。调之以岐轩之方。只是赞叹而已。论量而已。则其不为千钱药弃之笆篱者之所笑也难矣。然其古方之一字错会。调之或失于锱铢。而曰无害也。则其流亦必曰导引修炼。良药为无关。是讲论不可已也。愚蒙之渴于求教亦以此。幸有以谅之否。

别纸

[编辑]

朱子答胡季随书云云。使其切紧要约。果如来喩之云。则朱子何以谓其无紧要也。

将言不睹闻。须以所睹闻形容之。所谓紧要。指所睹闻。非指不睹闻。惟其所睹闻为紧要。故不睹闻为没紧要。夫喜怒之发见。易流于欲。不容少缓者。斯非紧要乎。喜怒之未形。无欲可遏。如可忽忘者。斯非没紧要乎。盖不睹不闻。举全体而言。见显隐微。其中之一事。须臾二字。不专属未发。亦不专属已发。其须臾离不离。专在戒惧不戒惧。而其已发后可睹可闻。是工夫之紧要处。未发时不可睹闻。是工夫之无紧要处。然戒惧工夫。须自可见闻处。皆不敢忽。以至不可见闻处。亦不敢忽。乃是不使须臾离道。语类中金玉瓦砾之喩。亦紧要无紧要之意也。

知觉聦明。是睹闻所发之体。喜怒哀乐。即睹闻所加之用。未有舍知觉聪明而为睹闻者也。止。朱子何不一言及于睹闻之不同也。

朱子与子约书。知觉聪明等说。本具于或问所辨苏录诸条。盖或问说尽中和位育。然后别以馀意。论大人赤子发未发。以及耳目见闻知觉有无。语类中论此者。亦在中和之下。皆不曾撘入于戒惧睹闻说中。以论睹闻之体精明与否。则分明是中庸言外议论也。若论见闻精明之说。则或问曰未发时。但为未有喜怒哀乐之偏耳。若其目之有见耳之有闻。则当益精明而不可乱。其所谓但为未有喜怒哀乐之偏者。正释中庸未发本旨。只是如此。而上文不睹闻之义。亦是如此。其所谓若其目之有见耳之有闻。当益精明者。乃辨苏录中无见无闻之误。但其问者之义。本既如是。推广下节未发。而非论睹闻之义。则其答之引惹睹闻说。较量其异同。然观此语意。则睹闻之不同。自在其中矣。子约来书本意。亦非指不睹闻。故及其论不睹闻处。则与此大故相殊。却依诸家。只作谨独之解。今考大全。来书云谨独者。戒惧于不睹不闻之总名。未可分为二事。语类亦云吕子约书来。只解滚作一段。盖以此幷为人之所不睹闻。观此则夫以外物见闻。解睹闻者。乃子约之所不为。而出于饶氏以后。朱子尤何必豫辨睹闻之不同也。且子约后书。果改前日无见闻之说。以为只做未有闻未有见。又云若以为无所闻无所见。则诚近于异端云云。前者鄙书谓必子约屡被斤斸。稍变其说。偶与晩谷初年所解不睹闻者相似者。似亦不可深斥。然其未有闻见之说。终是以声色言之。却于未发一节。亦不近似。故答书深斥其转向见闻上去。况于上文不睹闻之义。有何交涉乎。故其答不睹闻之问。则却云戒惧乎不睹不闻。若曰自其思虑未起之时。早已戒惧。夫只以思虑之起。为所睹所闻。而意实自足。何尝添却外物见闻。如后儒所论乎。愚故曰以中庸本旨言之。则喜怒善恶之未形自为体。而及其形见为用。以或问馀意言之。则耳目见闻之精明自为体。而及乎外物为用。二者时分虽同。而决不可滚同说矣。若论知觉有无之说。则或问既辨无见无闻之语。其下又论能知觉所知觉者。乃因苏录以才有知觉为动处。而遽以才思即是已发为比。故朱子力辨其误。以明其但有能知觉未有所知觉。不害为未发。此一段。不惟与中庸不睹闻。各是一说。亦与上耳目精明之语。别是一条。其下所言礼容乐节一条亦然。须逐段各究其答问本意。不可遽通融为一项说话。向见盛论宗旨。以能知觉所知觉。分属耳目精明及中庸睹闻。以为能睹闻所睹闻。与能知觉所知觉。合而为一。已非朱子各条随问随辨之意。今且用意排比。则能知觉。即知觉不昧。固与耳目精明为一等时节。而若言中庸之旨。则不过曰思虑喜怒未发。而不可睹闻。是固不害能知觉之在中。而既无所发。亦非耳目之所及也。所知觉。即思虑喜怒。固与耳听目视。为一等时节。而若中庸之旨。则不过曰思虑喜怒已发。而可睹可闻。是则所知觉。方为睹闻之所及。非思虑之外。别有所知觉。偏属所睹闻。斯非所谓睹闻字看得太重乎。今又以知觉聪明为睹闻所发之体。喜怒善恶为睹闻所加之用。是能知觉之聪明发。而加乎所知觉之思虑也。夫或问之言耳闻目见与心之思虑喜怒。俱是知觉之加乎外物。而其未发之体。正所谓未有所知觉。即是一般物事。何可以吾心知觉之发。自加于思虑喜怒之发。如以心度心之为也。中庸之言睹闻。乃指思虑喜怒处言。非著意于睹闻也。若言其体用。则只喜怒未发之体。即睹闻之所不及。其发见即所睹所闻。不须别求睹闻之体。自有发未发也。虽同是见闻字。此则只当轻看。与耳目精明之说。判然不同。何嫌于舍知觉聪明而为睹闻乎。然则睹闻不必他求。与下文发字眼目相照。据喜怒而言则为发见。据戒惧而言则为不睹闻。下节发未发。便是申言上睹不睹闻不闻。只此发见字。可与睹闻字递换说去。又如萌芽兆眹字。与窥见测知字。虽若有主宾之别。而其指趣只是一般。故朱子亦多互换说。何必滚和他说。生出许多义理也。

只说喜怒哀乐发而中节。岂不是直截简径。而二十章却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言之云云。

喜怒哀乐。何尝离了君臣父子。兀然独行于事物之外哉。且首章之只言喜怒哀乐发而中节。岂是少于二十章之君臣父子。二十章之详言君臣父子达道达德。岂是多于首章之喜怒哀乐也。盖以君臣父子许多应接。该在于喜怒哀乐之中也。喜怒哀乐随遇发见。不越乎君臣父子之间。然则首章喜怒哀乐之睹闻。是直截简径。而日用事物。无处非直截简径也。诸章达道达德。是无不周遍。而其睹闻之直截简径者自如也。向所谓所睹所闻者如是而已。非谓吾之耳目。不干于君臣父子。乃谓睹闻之义。初不干于君臣父子之声音颜色也。大山见当日议论。多遗却思虑。只言外面声色。故言其文义之不干乎外面有无。使之勿以外面声色说著睹闻。只以万事之萌未萌。喜怒之发未发。轻轻看了。何尝言吾之耳目。不干外物乎。故大山却于上文言事物未接思虑未萌。盖以事物有无。未尝不干乎睹闻。惟外面声色有无。不干乎睹闻。才言事物。则便是思虑喜怒发见而可睹可闻。若言外面声色。则子思睹闻本意。岂谓是哉。若盛论之兼思虑喜怒外面声色为言者。是合当日两说。打成一片。而其于两说之不相干涉何哉。又鄙说所谓直截简径者。亦以向来一二朋友遗却思虑。只言声色者观之。宜若太精深太新奇。今以盛论观之。其反己内省之义。已与我共之。独此不言外面声色者。又若欠却周遍。故来教有此经文及或问许多证援。然今只取首章看。则自上文道与非道离与不离。以至下文见显隐微喜怒哀乐发而中节。正是所睹所闻。则甚为直截简径。亦未始不为周遍。若必添却外面声色。以解睹闻。则还为剩语。还为太重。似非经文所指。又就全篇看。则自道不远人。以至达道达德。正是所睹所闻。而据所睹所闻。以论其极功。则如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戒惧之见于言行者如是。而其未言未行之戒惧。在其中矣。据不睹不闻。以论其极功。则如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𫓧钺。及笃恭而天下平。是敬信之不待言动者如是。而其已言已动之敬信。在其中矣。其曰动曰见曰言曰行曰赏曰怒曰恭。是皆喜怒之形见于睹闻。其一篇血脉。无非向里说。而无一毫欠却周遍。宁有一言单辞。就外面见闻上去者乎。夫睹闻之为字。固因声色而得名。然中庸之主言喜怒之发见。亦不可不谓之睹闻。若以心中之喜怒与外面之声色。合幷言之。一彼一此。判不相干。决非一睹字闻字所可兼得。而今经文只一个睹闻字。向外看则直是向外底。向里看则直是向里底。今盛论既主向外看。又自谓兼向里看。盖见朱子分明说思虑未起喜怒未发。终有不可违者。故不得已而兼包说去。比诸一种只言外物者。虽若全备。而其一说首尾横决。自相妨碍。反不如彼之只以睹闻思虑喜怒字。俱作向外应物说。而忌言睹闻了。喜怒思虑者之犹为直截专一也。且所睹所闻之为无所不周者。以其思虑喜怒之无时无处。随触发见。而谓之无所不周。岂以是睹闻字之兼触幷照。而谓之无所不周乎。

答族叔子强别纸

[编辑]

谨案中庸文字。无一字不相发明。不相照应。今承以上文勘下文之教。然后深有所警发。然不睹闻则以心中之万事未萌当之。所睹闻则以天下万事未接当之。不睹闻所睹闻。不免为两截。且区区尝致疑者。饶氏须臾目无睹耳无闻之说。而盛论归宿。似与之相近。此今日议论之所由分。又鄙书虽说离道不离道。而不曾从头说过。今此通融上下文以论之。盖此章道不可须臾离者。承首节天命率性。以见其实体之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戒惧于不睹不闻之地者。就道之不可离者而统论所见闻。思虑喜怒之已发。以至不见闻。思虑喜怒之未萌。复言谨独于莫见莫显之地者。据道之不可离者而提说己独见闻。思虑喜怒之方动。其睹与闻不在于他。只在己之离与不离道与非道。道即天理当存。非道即人欲当遏。朱子所谓仁不仁义不义。公私善利皆是也。斯非指言喜怒思虑之发见处乎。大凡酬应天下事物。而自家方寸之万事。无所不有于其间。而其可睹可闻。何可胜言。喜怒之离道不离道。如肆欲妄行。胡叫乱唤。皆是所睹所闻者。或有事物未来。自家方寸之万事。已兆眹乎其中。而其可睹可闻者。亦何可胜言。思虑之离道不离道。如潜滋暗长。火热冰寒。皆是可睹可闻。此其所以著戒惧字于可离非道之下。是所以存其道防其非道。而所睹闻不睹闻。专在于此。则睹闻二字。未尝不包思虑事物。而亦未尝指言外面声色也。下见显二字。亦只如此。是两节眼目。只在离道不离道。遏人欲存天理。而上文下文。珠贯绳连。该备周匝。故或问曰所谓道者率性而已。取诸至近则常不外乎吾之一心。止。所谓不可离者。虽未尝不在我。而人欲间之。则亦判然二物而不相管矣。故君子戒惧乎其目之所不及见。恐惧乎其耳之所不及闻。了然心目之间。常若见其不可离者。盖其耳目所及。正指不可离者在我。而人欲之间与不间。故其了然若常见者。亦是道之不可离者。朱子此段。固已承上文而亲切提示。又曰不睹不闻于幽隐之间者。乃欲使人戒惧乎此。而不使人物之私萌动乎其间。其间者。正指欲萌动处。斯非念虑喜怒之在己者。而朱子所言睹闻。不出乎此。恐不可与外物睹闻之说互看而可通也。

寂然不动之际。忽见孺子入井。恻隐之心。不待安排思虑而介然呈露。此固善念之动。然先有见而后。念从而萌。则岂非耳目睹闻之先于思虑者乎。

鄙意谓忽见孺子入井。善念呈露。便是可睹可闻。不待别有安排思虑而后。可以睹闻。即朱子所谓蔼然四端。随感而见。或问所谓事物之来。此心发见。恐不可以见孺子之见。贴经文睹闻字。此愚所谓睹闻。不曾先于思虑也。

盖此所论。幸赖执事者闷其愚滞。至诚教告。开发多矣。第念屡次往复。其两边证候。犹未能相悉。往往与言者之意相反。实由遣辞之际。俱欠别白。而却又添枝接叶。又成一场别酬酢。夫以朱张两夫子之卓识高见。其往复切磨。屡变其说。或有甲占乙之前说。乙占甲之初说。互相博易。而犹互相规正之不已。其勇于舍己。乐于精核。槩可想见已。况此肤末。本无定见。苟有犂然相契处。岂不懽喜自庆。而乃敢甘于株守。故作小儿迷藏之态。左右赶逐。惟恐其撞著耶。以此为案。渠正不服。惟更赐勘核。以启此蒙蔀。实所望幸。

答族叔子强玄冠疑辨

[编辑]

广四寸五辟积。固为缁冠之定制。而何以必知其殷制也。

缁冠四寸五辟。诚未的知其昉于何代。然谓是夏制欤。则冠颂疏。但言以白布为丧冠。当自夏禹以下。恐夏禹所变。只在吉凶缁白之色。其于唐虞二寸三梁之制。未必遽有所加。且四寸之冠。至宋犹传。则分明是最后之制。今遽以此疑夏禹为之。则尤似未安。谓是周制欤。则缁冠之制。殷后无改。玄冠之制。周后无改。周之改缁冠。只是别为玄冠而已。则缁冠之只用于周之冠礼者。乃是殷冠。今以最后之制。当之于后出之代者非殷欤。然犹未敢直云殷制四寸。圈外只云恐是周因殷制者如此。若其制度之详。俱载于周冠条者。亦非谓必知其如是也。今承牵强之示。始知其辞语有未该备也。

三礼图广四寸。固为诸贤所取。而高五寸则无取焉。又安知其必为周制也。

温公谓道士冠。本中国之士服。与三礼图相髣髴。故取之。取之既端的。则今不可以五寸字小异。而不载之以备参考。可不属诸最后之姬周乎。夫道士冠之无缺无缨。有窍有笄。俱违古法。而温公取之。犹不害为复故之渐。况五寸之高。亦无必误之明证耶。

三礼图寸数。皆袭舆服志。今既不取舆服志。而独取此者何也。

礼图汉志。俱言寸与梁。特以阮谌兼明古法。故载之周冠条。而第其梁数太小。及言其所用。杂以周汉官名。故其全文特载汉冠条。又范晔只明汉制。而文与礼图大同。故圈外只曰后汉舆服志与此同。初非舍汉志而独取礼图也。

阮氏诚有权衡。而谓有所本。则愚未敢信也。

诗缁撮传曰其制小。仅可撮䯻。冠颂疏曰庶人犹著之。笼其发。彼大白二寸。缁冠四寸。俱不免撮䯻笼发。故士则冠而敝之。若其常服则有加于此数。较然明甚矣。若谓加之何必倍数欤。则是有说焉。夫不加则已。苟加之。岂徒然而为之哉。必须足与人首相等。其围如古缺项之固冠者。然后可免撮䯻笼发之名。而又合辟积无数之文。苟非八寸许而能如是乎。此则只以事理文义推之。而且观缁冠四寸。倍于大白。进贤八寸。倍于缁冠。周冕十六寸。倍于进贤。其来历因革。井井可考。有若迫不得已者然。正似文质三正之有待后人。则阮图之中其梁数。虽不敢尽从。而其大軆之八寸。诚有所契合。况阮范俱言进贤古缁布冠。则其为缁冠之屡变。亦可知矣。此则又以证左。参诸事理文义。知其必有所本也。若谓周冠只四寸。而至汉始加欤。则是玄冠始为四寸。而缁冠只如大白之二寸。书仪冠礼用四寸。乃玄冠而非缁冠。是亦安知其必然也。第四寸之冠。依旧不免撮䯻。而古冠之冠而敝之。周冠之辟积无数者。皆无所当矣。

郑氏之所未闻。而阮氏果何所考也。

郑氏所疑。盖在夏殷之无征。如所谓牟追之形。章甫之形。而今亦不能质言。只据温公所取及士冠所载。而若周玄冠。则郑氏言今时郡国乡饮酒。亦用玄冠。岂有身亲用之而不知其制也。又言今冠辟积多。岂有知其辟积而不知其制也。今谓三礼图。多后人所作。全无可信。则三礼图诚有未尽善者。而先儒之考据征信。每在此书。如温公所取四寸之制。独非三礼图。而郑氏之所不言耶。抑四寸之制。则方外之家。阴相符受。足以征之。而容或郑氏之所不见汉时小吏冠。只认作遗像而已耶。若尔则八寸之制。独据三礼图。而无此可征。为有异。然倍二寸之制。既有可征。则次次相倍者。亦可因此推知。而却与郑氏所言之辟积多者。正相参合矣。丧服图式素委貌。取舆服志委貌之文。而不曾致疑于后人所作。则愚何敢不从。而特以其缁布冠之外。又别有章甫委貌。又都无辟积等法者。为不可从也。然亦不敢断然谓舆服志一书。全不可信。

前高七寸。而后高三寸则倍之。

古者吉凶冠皆前高。微加于后。然后屈处在项后。为极高处。假令前高八寸。则后高合为七寸许。前高一尺。则后高合为九寸许。今前高既七寸。则后高不得为六寸许。然此比冠軆。犹是太低矣。若必守三寸之文。则屈处当脑后。已过极高而欲屈不得。更无前后之可分。执事若经历一过。则当知其必然矣。以故谨依沙溪大带采绦三寸当作三分之例。谓须倍其数。然教意若是郑重。此则刊去。以待制作者之斟酌。亦无妨。

武之长短。

武之长短。随头大小。足以围发际。虽是同身寸二尺四寸。而亦非局定说。只如缁冠缺项长短。必取固冠而已。夫温公冠之武。亦非三礼图之所言也。况玄冠之武。只以人首为准。加减数寸。不得以天下之首同也。

梁之多小。

二寸为三梁。四寸为五梁。而其数几倍。则八寸之冠。又当几倍其数。故云九梁以上。谓或十或十一十二。过此则太细而难成。疏所谓辟积无数。谓其无定数也。而作图之时。不得不有其数。苟欲为无数之图。则亦行不得矣。

两旁四寸。

前后虽广。而两旁不可太虚。故周围三八二十四寸。而前后两个八寸。其广与人首相等。幷两旁一个八寸。其围与人首相称矣。若大白缁冠。元不嫌其前后之太狭。而缁冠两旁。犹微减于前后。独大白两旁有绦属。不得不稍广。然今之丧冠。却因布巾在内。故前后加高尺馀。两旁亦广尺许。乃与玄冠之围无异。殊失古法。此亦不可不知。故亦谩及之。

自以己意推之。恐不免手分世界中化现出来。而以为得古制。则无或招夫子家奴冢中起之讥乎。

古来礼冠大体。不过曰有辟有武。有縪有缨。上屈而旁虚。其博之转辗相加。以至辟积无数者。亦有明文。其中细节。虽有说不及者。而大体既得。馀可类推。非如深衣方领曲袪之深奥难晓。一字误释。易陷于诡异不经之科者也。惟其如是。故温公之冠。虽有窍䈂之创新。缨缺之不备。朱子亦不以傅会穿凿。从手分中幻出。峻文深诋。而反取为燕居之服。盖前辈力量阔大。取其大体。而不复屑屑于零琐去处。今此玄冠则其冠体多辟。自不得不广。而缨緌武縪等大体已备。又无道士冠之创开别法。则设使比周人所著。有分数加减。要之虽不中不远矣。虽然此是千古未遑之事。区区浅劣。妄自担当。正犯不韪之大者。而今承诲谕。宽其僭易之诛。反与之考订得失。犹恐其失之太恕也。

冠巾之制。不必一一师古。程子有程子之冠。东坡有东坡之冠。渊明有渊明之巾。创出己意。以为便身之服。何所不可。而必欲摸拟古制也。古制诚有明的可据。则仿而为之。岂不是信古传述之一事。而傅会穿凿。如上所论。则愚恐徒有仿古之名。而无仿古之实也。

康节当服今服之说。温公非不善之。而季世冠服。华夷混殽。及后愈降而愈变。明兴而宋服无征。到今明制失传。其创出新制。名为华制者。与夷服之创于金元者。其无中国旧物则均矣。古来先辈慨然有意于复故。盖以此也。如朱先生常以缁冠深衣。晨谒祠堂及先圣。谓古人冠服仅存而未泯者。独有此尔。又谓吉服依玄端之制。却于凶服。亦仿为之宜矣。此非师古之意乎。又君臣服议。斥上领公服。为夷狄之戎服。而群臣丧冠。以本品进贤冠为等。其丧服取诸三礼图。有未尽合古制。此则师古之中。要存其大軆。亦不可谓徒有仿古之名而无仿古之实也。寒冈欲去妇服胡制。陶庵欲制妇人褖衣者。无非所以摸拟古制。而独恨褖衣同今男子袍者。为大体已失也。夫往极必反。惟此时为然。若自上一洗近代之陋。岂不快哉。而今唱为不必师古之论。恐与先辈苦心所在不同。若夫古冠之外。历代所尚者。皆是巾帻之馀。夫巾古人用以裹苽果之属。如罪人黑幪。庖人绿帻。所以去冠而裹首也。至汉末。士大夫始以巾加首。而后代因之。如渊明巾程子冠是已。今世亦多仿而为之。而视诸古冠。其咈时则一也。有不必舍此而取彼明矣。况无文而取形。其不失制也尤难乎。且三才图会东坡冠。与二程遗像所著。无毫发之殊。盖亦一时所尚。渊明之巾。盖亦渊明之时所尚而裁酌之者。今无先贤力量。而欲刱出己意。以为便身之服。不几近于朱先生所谓服妖乎。夫冠服之刱新。有关于时运之升降。若使人人而刱出。恣为一己之所便适。所以启无检防之一端。可不惧哉。至若区区所辑冠服考证。只以明古人冠服制度。如大全冠服图及家礼深衣制度之例。今曰不必摸拟古制。似与此篇本领命意不相值。如何。

深衣法象。只取一深衣。神主法象。只取一神主。此为可贵。今乃以大白之二寸。缁冠之四寸。进贤冠之八寸。周冕之十六寸。为得加倍之数而取象。则乃是四冠之法象。而非一冠之法象也。乌在其为玄冠之有法象也。

深衣之幅象十二月。在一深衣而其象自足。神主之博象月之日。在一神主而其象自足。玄冠之长象八卦。在一玄冠而其象自足。岂因他冠之俱有法象。而玄冠反无法象乎。大白之象两仪。缁冠之象四象。周冕之象十六皆然。然前后诸冠。各有法象。而其文章制度所益之来历。正与先天加倍生出之妙相合。则今此幷举者。所以兼明群圣之制俱有法象。不但至玄冠而独然也。今此八寸。加一非无太阳之象。减四非无五行之象。而观其来历。不可以他数相错。如夏阶一尺。每三倍而为极阳之九数。若幷举三代。则有范数相乘之象。又连衣裳。象乎一德。而上衣下裳。取诸乾坤。若幷举二衣。则有太一判为乾坤之象。岂以幷举三代之故。而九尺却失太阳之象乎。幷举二衣之故。而衣裳却晦乾坤之象乎。虽然历言不如单说。则或可刊去诸冠。而独存玄冠之象八卦。如何。

答族叔子强

[编辑]

高五寸。不为温公所取者。独不得为必误之明证耶。

书仪只言髣髴三礼图而取之。不言高广。则温公本意。未知以何者为必是而独取。何者为必误而不取。但家礼所载。必是取则于画像。而八寸之条。高当四寸许者。亦可谓之温公之取舍。然年少之人。仅笼䯻之上半。无由著笄于䯻下。是则名为笼发而不能笼发。愚未见古人本制之如是而后为必是也。今必以温公所取。为必是之明证。与温公微异者。为必误之明证。夫士冠礼经文。亦不止微异。而如是一笔句断。恐涉疏阔矣。昨见执事近日所辑。亦载三礼图说。而不没高五寸之文。一面峻斥。一面效尤。若非偶失照管。则必是改其前说。是与鄙书之入于周制条下者有间。而苟知其必误。则不问某代。其不可取而为法则一也。

左传疏五冕长短广狭。经传无文。止。古礼残缺。未知孰是。据此则缁冠四寸。进贤八寸。周冕十六寸。皆出于三礼图。而未的其是否也。此说既破。则高明所论取象。阮氏诚有是见。而安得谓古制有取于斯耶。

士冠礼疏言冕长尺六寸广八寸。阮谌三礼图及汉礼器制度。通典大唐依周制者皆然。则天子尺六寸之冕。前后无异辞。若左传疏言未知孰是者。是指诸矦以下之制有异同也。礼图则云天子以下皆同。沈氏则云天子广八寸长尺六寸。诸矦广七寸长尺二寸。指蕫巴舆服志。大夫广七寸长八寸。指应劭汉官仪。其言汉官。亦见其只指大夫而言。此所以备载两说而不决。如论语佾数之诸矦以下。亦载两说者。本非于尺六寸尺二寸八寸三说。未决其孰是也。且郑注周礼夷盘长广。引汉礼器制度疏言。叔孙通作汉礼器制度。多得古之周制。故郑君依而用之。盖古经残缺。犹有鲁诸生承袭传述。而冠冕又制度之所当先。则其尺六寸之制。似出端的。其可谓三礼图独然。而遽言此说之既破。遂延及缁冠玄冠乎。夫缁冠四寸。虽不见于经。而士丧礼笄四寸纋中。疏言安发之笄。不唯四寸之长。而此四寸仅取入笄而已。盖䯻广必以四寸为率。则缁冠撮䯻之长四寸。亦有明证。玄冠之广。一征于东汉之进贤。一征于檀弓之横缝多辟。又司服疏爵弁广八寸长尺六寸。则诸矦以下之冕。不下于爵弁。亦明矣。且礼图诚有不可一一准信者。而朱子论冠服器物之制。所以考信此图者。不啻斑斑。则到今乃独全置之不信之科。如子华子麻衣易赝书之例。窃以为过矣。至于先天生出之数。自汉以来。但为修炼家阴相付受。非诸儒所得预闻。而独此冠制之来历有如此。即朱子所谓直是好笑者。若叔孙,阮谌。则元无是见。虽欲刱出傅会而为之。亦不可得矣。

采绦三寸。家礼定为三分。沙溪据此而有当作分之说。不然则何据为无稽之言耶。

采绦三寸之为三分。家礼直改。而沙溪云寸当作分。今所窃取者沙溪。而不敢拟于家礼也。然今谓沙溪据家礼而得免无稽。则家礼之无所据者。谓如何。苟于事理。有不得不然者。古人皆为之。恐不可一向目之以无稽也。夫礼图缁冠五寸之高。犹不足于少年之䯻。今于倍缁冠之进贤。其高反减半于缁冠。何以异于约纽之广。加半于带绅也。然前书既因盛诲而欲刊去。以待制作者斟酌。今于三处垂问。不能每每供对。幸赐俯谅。

丧冠之高广。诸儒不复著为成法。人人得以增减。宁可以不识其制而不著乎。若玄冠则不得其制。阙之可也。

丧冠高围。诸儒虽无著为成法。而其高则丧冠传疏。既言落顶前后。恐不可过于缁冠之言跨顶前后者。其围则须与人首相称。亦当如缁冠缺项之言足围发际。及鄙说所言玄冠之武。盖以丧冠别有绦属之缨。异于缁冠之由其围小而缀武于缺项以固之也。恐不可谓不识其制而人人得以增减也。然若只数寸加减。则固不必屑屑拘泥。而今人因其所无之巾在内。而殆三倍其高。至不成冠軆。是为可慨也已。故向因言端而旁及之。今乃于玄冠则必欲阙之。丧制则太用活法。朱门人尝言丧礼温公用古法之非宜。朱子曰。后世有愿治君臣。或可因此举而行之。若一向废了。恐后来者愈不复识矣。窃恐于吉服亦然。如何。

当时道士冠。自有制度可据。而无待于推说也。

按朱子言士宜三梁。庶人以白巾裹䯻。如今道人。据此道人有似无梁。其或有之。亦见其大煞草略。恐无制度之足言。如三礼图及家礼之详细。然则温公所取。无或取其形軆之髣髴礼图而知有所本欤。若尔则其高广固可取准。而谓之无待于推说则恐未也。

温公之失。在轻取道士冠。而谓之刱新则非其实也。朱子之从之者。或在通解未修之前。止。断以为不屑屑于零琐去处可乎。

窍笄之刱新。本非温公之刱出。乃指道士冠之刱新也。非论道士刱新之罪。只举其中古人冠法之所无而刱有也。非取温公之不泥于古为可法。将言玄冠之无一物增加于冠法之所无。有若冠之著笄衣之续衽之类也。虽然道士之为此者。不过厌缺项之繁。而从其简捷而已。今若幷与温公而诋其轻取道士。则恐使古制置之束阁。无乃太过乎。今人之讲古冠形制。犹是温公取道士之功及朱子从书仪之力也。朱子尝言书仪诚有未尽合古制。然兼而存之。自可考见得失也。且如冠须于祭祀当如何。军旅如何。平居如何。见长上如何。朝廷治事如何。天子诸矦卿大夫士庶人当如何。这许多冠。都定了理会。衣服上衣下裳。佩玉之类。五服各用上衣下裳。如上纽衫一等纰缪。鄙陋服色都除了。如此便得大纲。正今若只去零零琐琐。理会些少不济事。今若考究礼经。须是自著考究。教此于古制。亦取大体。而不屑屑于零碎去处也。又云绞带大小。此等小节。且以意定而徐考之可也。此虽不得已之辞。而亦见大体皆定。亦未尝一向废之也。

一梁二梁三梁。转为九梁。旁四寸武二尺四寸。专出于刱智。

窃谓古书断烂不备之中。亦有作骨子者。有可反隅者。有可旁照者。有可裁择者。苟数者备矣。则阙漏者或自见。无文者或可征。如缁撮太小冠而敝之者。是玄冠之可反隅也。辟积无数。只用横缝者。是玄冠之作骨子也。进贤是古缁冠。而其博八寸及前后既八寸。要与人首相称。不问可知为两旁四寸。又缁冠缺项。亦与人首相称。为围二尺四寸者。皆玄冠之可旁照也。冠体之大。既取其多辟。又加于缁冠。则不得一从进贤冠之一二三梁者。是就其中裁择也。恐不可以一二三梁作骨子。而辟积之多。为翻转化现旁四寸围二尺四寸。为率意刱出也。此朱子所谓诸经散失。错综参究者也。又辟积者。必得其广之半。沙溪于缁冠著为分寸分排之法。用布八寸。以六寸六釐有奇及屈折八分。相间为图。今此玄冠用帛尺六寸。辟积为八寸。亦如是求之。正得九梁十梁等数。又愚尝得绕手量寸之法。人人各随其手之围。为二尺四寸。正合屈指伸指之法。而尤更亲切。今此两旁过于四寸。则如朱子所谓甚大而不安。不及四寸。则又甚少而难著。又两旁之虚。亦有一证。蔡邕独断曰元帝颇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夫使人见发者。与今朝服梁之塞其两旁者不同。且执事所辑缺项𦁐中。必曰寸半向内者。虽是细节。非由古据则他可反隅。如何。

名为古制而不得古制。宁依程子冠东坡冠之各自为制。不至于变乱古制。

程子冠东坡冠之各自为制。朱子岂不知其优于以制作自期者。而必曰使郑康成之徒制作。须略成个模样如冠制。如今天子二十四梁。如何安顿。所以甚大而不宜要行。天子以十二。一品以九。升朝七选人五。庶人只用纱帛裹䯻。如今道人。这自有些意思。君臣服议。天子通天冠二十四梁。去其半为十二梁。群臣则如其本品进贤冠之数以为等。其以上领服为非先王法服。而特取此冠。则以此为先王法服可知。又以三梁为士服。而加之至七至九。又三倍进贤冠之等数。而亦称本品进贤冠。则其广当依进贤八寸。而用此多辟无数之制可知。又以二十四梁为甚大而不得安顿。则其必裁减。与人首相称。而其围当不下于二尺四寸可知。此制非全出古经。则其因丧冠缁冠进贤等法而推得之可知。天子冠减。其失于太大。不免刱新之嫌。则宁从周武帝幞头之各自为制可也。而礼部符下之幞头。今皆革而去之。吉服亦不举论。则梁冠之外。为其非冠而不取。诸冠高广。既自与鄙说相会。而又冠颂所谓冠而敝之者。自诸矦至士皆然。则今此三梁五梁。虽无异于丧冠缁冠。而高广皆如进贤然后。不与庶人之缁撮相混可知。独其梁降杀者。盖参用古弁绖之法。然不可以一梁二梁三梁。转而为九梁小之。又不可以不从程苏。而变乱古制疑之。前日鄙说虽极僭妄。而皆不出此说范围之内也。独其横缝多辟。至士无别。既有檀弓之可据。则两说亦可相须而互备也。

幅巾何尝推而上之三代之前。而谓得古制耶。

朱子与颜鲁子书。言深衣幅巾大带黑履。而谓去古益远。冠服之仅存而可考者。独有此耳。此是大贤乐于从人之意。而先生亦尝曰古人戴冠。郭林宗时戴巾。温公幅巾。是其类也。此当为定论也。

朱子每论复故。必以冠制为先。而未尝以平日所著之缁冠为已足。则区区编辑。首之以冠制。似亦不可已之一事。而但古经断烂。冠制尤略。无一通见成文字。如深衣之详备。然今以经传注疏诸说。参互错综。固皆有一定可据之实。不敢一毫增加于古人法意之外。然若非执事。则此等法言。于何得闻。且其援据之的确。辨难之精切。决非今世所耳目。此前辈所尝求闻而不获者。乃浅劣安坐而得之。荷幸荷幸。第于迷遰之见。尚有未能言下领会者。更此提禀而请教焉。若其中时代之变。法象之论。非关受用则姑阙之。亦不妨矣。夫以温公蜀公之忠厚谦和。独于锺律之论。一生不合。而朱先生惜其于通典一书。亦未之深考。亦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玆敢以此自警。而幷此尾陈。伏愿亟加烂商。开示至当之归。不胜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