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家州集/年谱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家州集
年谱
作者:李尚质
1718年
卷一

家州年谱[编辑]

公姓李。讳尚质。字子文。号家州。尝梦苏东坡书家州二字示公。因以为号。系出璿源。五世祖讳𢢝。封完原君。即我成宗大王第三嗣也。高祖讳寿刚。封伊城君。曾祖讳仁。封义泉君。祖讳梦禹。封顺兴君。考讳瑱。擢文科。未几卒。赠吏曹判书。妣咸安李氏。生员讳晟之女。赠贞夫人。

丁酉万历二十五年宣祖三十一年

三月初二日壬辰甲辰时。公生子仁川朱岸面庄舍。

戊戌万历二十六年宣祖三十二年

公年二岁○时判书公避倭寇。寓居关西宁边。

己亥万历二十七年宣祖三十三年

公年三岁

庚子万历二十八年宣祖三十四年

公年四岁

辛丑万历二十九年宣祖三十五年

公年五岁

壬寅万历三十年宣祖三十六年

公年六岁○颖悟超凡。始学书。

癸卯万历三十一年宣祖三十七年

公年七岁

甲辰万历三十二年宣祖三十八年

公年八岁○是年。判书公宰同福。公随往任所。

乙巳万历三十三年宣祖三十九年

公年九岁○是年。判书公擢文科。

丙午万历三十四年宣祖四十年

公年十岁○是年。判书公递任还京。

丁未万历三十五年宣祖四十一年

公年十一岁○是岁三月。判书公捐世。公随伯氏受吊宾客。累然悲咷。礼同成人。见者皆咨嗟。

戊申万历三十六年宣祖四十二年

公年十二岁

己酉万历三十七年光海元年

公年十三岁○夏服阕。公自此长于外家。受业于权石洲韠。石洲即公外王母之弟也。问学孜孜。藻思日进。石洲大奇之。尝赴学堂课制。端坐属草。顷刻书下累十句如宿槁。侪友色沮阁笔。

庚戌万历三十八年光海二年

公年十四岁○尝赋鸡声茅店月诗。押店没韵。石洲,东岳,五山诸公大加称赏。遂脍炙一时。诗逸不录。

辛亥万历三十九年光海三年

公年十五岁○是年二月。大夫人捐世。

壬子万历四十年光海四年

公年十六岁○遍观诸子书。大肆力于文章。不屑于俗儒科业。

癸丑万历四十一年光海五年

公年十七岁○夏服阕。行冠礼。○聘草溪郑氏。守梦公讳晔官至左参赞之第四女也。公受儒家诸书于守梦公。皆通奥义。守梦公甚重之。

甲寅万历四十二年光海六年

公年十八岁○所与游。皆当世知名士。华闻已藉甚。

乙卯万历四十三年光海七年

公年十九岁

丙辰万历四十四年光海八年

公年二十岁○秋。中进士二等第十八名。

丁巳万历四十五年光海九年

公年二十一岁

戊午万历四十六年光海十年

公年二十二岁○夏。守梦公出宰襄阳。公往从之。游枫岳。有壮游序及酬唱诗。

己未万历四十七年光海十一年

公年二十三岁○时光海政乱。彝伦斁塞。公慨然无意于当世。寓居沔川山阴之庄舍。徜徉山海之间。日以文酒自娱。

庚申泰昌元年光海十二年

公年二十四岁

辛酉天启元年光海十三年

公年二十五岁○挈家眷入春川地深峡中。构茅屋买石田以居。有永矢考槃之志。

壬戌天启二年光海十四年

公年二十六岁○时外王母春秋八秩馀。渭阳早卒无嗣。奉养之托。唯在于公。不得专意隐居。或在乡或在京矣。○秋七月既望。与亲朋泛舟东湖。和苏子瞻赤壁赋。

癸亥天启三年仁祖元年

公年二十七岁○时太学久为凶党之薮。逮鼎革初。公入泮宫为斋任。改录青衿。士论韪之。

甲子天启四年仁祖二年

公年二十八岁○春。李适称乱。公避贼于水原地。○秋。省外王母于兴海郡。洪公靌宰兴海时也。

乙丑天启五年仁祖三年

公年二十九岁○公擅声场屋。屡居多士之右。辄不利于殿试。人皆惜之。拜义禁府都事。不仕。○四月。守梦公捐世。

丙寅天启六年仁祖四年公年三十岁○春。拜翊卫司洗马。

丁卯天启七年仁祖五年

公年三十一岁○春。虏骑猝至。世子分朝南下。以陪从太多。落点以遣。公不与焉。乃上疏曰。为人臣子。平时护卫。临乱落后。义所不忍。乞赐随驾之命。上批依允其行也。世子待公特厚。颇有异数也。世子驻全州时。公上疏痛斥航海及讲和之议。世子优答以嘉之。虏退。公随驾入京。○秋。迁侍直副率。

戊辰崇祯元年仁祖六年

公年三十二岁○春。拜翊卫司卫率。寻弃官。○公多举子女。皆夭。是年九月初二日。生子萱。○九月十三日。遭叩盆之恸。

己巳崇祯二年仁祖七年

公年三十三岁○冬。往临陂聘晋州姜氏。郡守渭载之女也。时姜公知临陂县。○十一月十一日。庭试擢状元。试题平蚩尤颂。文甚奇壮。人谓与其题相埒。十七日新恩政。拜礼曹佐郞。二十五日。拜司谏院正言。

庚午崇祯三年仁祖八年

公年三十四岁○正月。拜司谏院正言。递拜成均馆典籍。首荐拟兵曹佐郞。拜礼曹佐郞兼春秋馆记事官。○三月。司谏院正言。○四月。拜兵曹佐郞。论军机事陈疏。文逸不录。○六月。以事罢。○七月。礼曹佐郞。○八月。工曹佐郞。迁司谏院正言。受由往谒于坡州先茔。○十月。入玉堂为副修撰。兼知制教。○十一月。侍讲院司书。○十二月。司谏院正言。

辛未崇祯四年仁祖九年

公年三十五岁○正月。司谏院正言。论追崇事。特递。○二月。兵曹佐郞。○夏。弘文馆修撰司谏院正言。时元宗大王追崇之论大起。延平府院君李公贵主之。公唱同僚论启。极言其非。仍请罢职不叙。○秋。公被延平攻斥。出住龙山江舍。○十二月。兵曹佐郞。

壬申崇祯五年仁祖十年

公年三十六岁○三月。兵曹佐郞。○夏。弘文馆校理。○八月。兵曹正郞。○冬。阶通训。○十二月。弘文馆副校理。

癸酉崇祯六年仁祖十一年

公年三十七岁○春。弘文馆副校理。有一宰臣李公圣求也戚联宫禁者。升拜西铨之长。公上箚劾之。○以京试官。往湖南。○三月。拜司谏院献纳。乃铨郞阶也。时登贼满海。边虞孔殷。自上有宫阙修理之命。公乃论启力争。○七月。拜成均馆直讲。○拜弘文馆校理。○八月。因雷震之变。箚陈立心之说。又以大君第宅过制。上箚论之。○受由省扫于坡山先茔。○九月。以暗行御史。按北关。○冬。弘文馆副校理。○赐暇湖堂。

甲戌崇祯七年仁祖十二年

公年三十八岁○春。弘文馆校理。○五月。在玉堂。因灾异上箚。极言宫闱不严之失。○七月。司谏院献纳。○兵曹正郞。○八月拜弘文馆校理。时元宗大王将入宗庙。公上箚极谏。箚入。上震怒。特配北边远地。命下。政院封还传旨。三司请还收。诸大臣皆上箚力争。天怒竟不霁。公素多疾病。遽谪塞外。亲旧握别路左无不流涕。而公自若。无几微形于色。谒外王母宽慰。拜辞而行。○十月。到锺城配所。

乙亥崇祯八年仁祖十三年

公年三十九岁○公在配所。唯以探赜书籍为事。引乡中诸生。授以四子书。提诲谆谆。锺人皆知挟䇲。傍郡学子闻风坌集者。踵相接。○秋。赐环。即离配所向京。受学诸生追至数日程。皆泣辞。公赠诗以别。○公在配所时。已得胀症。发行后渐剧。十月。逾铁岭到淮阳郡。病亟。初五日。卒于旅馆。讣闻。上特命复官爵。令沿路各邑护丧。其月。奉輀车至京城之东。亲旧及搢绅名公。皆操文以哭。○十二月。葬于坡州高灵山下夕阳谷先茔内卯坐酉向之原。公于前夫人之丧。新卜于砥平龙门山中元洞艮坐坤向之原。逮公之丧。术者曰。坡山优于龙门。故从其言。虚公之墓左。将为迁厝前夫人之计也。后夫人姜氏。自遭公丧。以死自誓。不食期年而卒。葬于公墓之右。

公之所著述甚多。而不肖孤失怙时年才八岁。又经丙子之乱。太半閪失。有诗文若干首分为五卷。而一册藏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