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寒冈先生文集/卷十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四 寒冈先生文集
卷十五
作者:郑逑
1680年

年谱

[编辑]

寒暄堂金先生年谱

[编辑]

皇明恭宗景皇帝景泰五年我鲁山二年甲戌五月二十五日乙亥戊寅时。先生生于汉京贞陵洞之私第。小字孝童。与先生同乳而生。先男子一人不育。先生同产凡十二。而唯先生成长云。

六年我世祖惠庄大王元年乙亥先生二岁

七年我世祖二年丙子先生三岁

英宗睿皇帝天顺元年我世祖三年丁丑先生四岁

二年我世祖四年戊寅先生五岁

三年我世祖五年己卯先生六岁

四年我世祖六年庚辰。先生七岁先生六七岁时。豪迈跌宕。英气发越。游嬉市街。群儿畏避。见有无礼嘲傲者。辄用捶楚。鞭扑其所售鱼泡之类。人用恐怖。闻先生之至。各自藏匿其物。人颇异之。

五年我世祖七年辛巳先生八岁

六年我世祖八年壬午先生九岁

七年我世祖九年癸未先生十岁

八年我世祖十年甲申先生十一岁

宪宗纯皇帝成化元年我世祖十一年乙酉先生十二岁

二年我世祖十二年丙戌先生十三岁

三年我世祖十三年丁亥先生十四岁

四年我世祖十四年戊子先生十五岁

五年我睿宗襄悼大王元年己丑先生十六岁

六年我成宗康靖大王元年庚寅先生十七岁

七年我成宗二年辛卯先生十八岁

八年我成宗三年壬辰。先生十九岁是岁。先生聘于陜川郡冶炉县末谷蓝桥洞居顺天朴氏之家。○先生外舅司猛朴府君。节制柳星之子。检判尹可权之孙。世居星州伽川。夫人亦生长于其家。故先生时或往来。与止止堂先生之居。相与接邻。○先生既娶。未归之前。筑小斋于朴氏家傍隔溪小岩岩名地东之下。寓以寒暄堂之号。先生诗所谓数顷烟波数叠山者。盖此也。既栖遁于斯。而又往来读书于伽耶山。在内院寺最久。金慕斋诗所谓闻说金公栖筑处。倻山应是武夷山者。真不诬矣。堂后为回禄所毁

九年我成宗四年癸巳。先生二十岁是岁。女子子生。长适南部参奉晋州河珀。无子

十年我成宗五年甲午。先生二十一岁是岁暮春间。占毕斋有答金,郭二秀才诗。金即先生郭名承华有曰穷荒何幸遇斯人云。则盖是先生初就毕斋之门也。

十一年我成宗六年乙未。先生二十二岁是岁。女子子生。长适训炼院正星州李长培。先生执友承彦之子。生子男云南。女适由顺美。○暮春间。占毕斋有赠无比师诗序云。师年七十有五。与吾党金大猷申挺之。共登头流。宿天王峯。脚力甚壮。挺之等亦不及焉云。其后丁未。南秋江智异录。天王峯堂内。友人金大猷等名字。书在板上云。

十二年我成宗七年丙申先生二十三岁

十三年我成宗八年丁酉。先生二十四岁是岁仲夏间。先生与李生员承彦元,参奉槩,李生员铁均,郭进士承华,周秀才允昌。会于善山乡校。讨论坟典。时占毕斋金先生宰善山。时就问辨者数月。当罢。占毕斋有诗。七月间作也。

十四年我成宗九年戊戌。先生二十五岁十二月。子彦塾生。字士训补展力副尉。生子男曰岱。东部参奉。女适权绩。○有呈止止堂两绝句。盖先生诗文之幸存者。皆少作也。晩年德立之后。则其不复致意于文章之作乎。

十五年我成宗十年己亥先生二十六岁

十六年我成宗十一年庚子。先生二十七岁是岁。生员试三等。第三十二人入格。○是岁。圆觉寺僧。潜转佛像。谓佛自回立。士女奔波。台谏交章请罪。不许。先生上疏乞穷核奸状。肆诸市朝。是六月十六日也。竟不报。○子彦庠生。生员。荫补官至司宪府监察。生子立。生员。荫补官至缮工监副正。后以老加阶通政。寿至八十七。

十七年我成宗十二年辛丑先生二十八岁

十八年我成宗十三年壬寅。先生二十九岁占毕斋有和先生诗五首。是年四月也。○九月。女子子生。长归我先祖考司宪府监察赠承政院左承旨讳应祥。生子男二人。长我先君讳思中。次思诚。次思敬

十九年我成宗十四年癸卯。先生三十岁先生自受小学书于占毕斋之门。一以律身。未尝释手。人问国家事。必曰小学童子。何知大义。年三十岁后。始读他书。训后进不倦。执洒扫之礼。修六艺之学者。满于前后。见冷话,师友录

二十年我成宗十五年甲辰。先生三十一岁子彦序生。端秀清敏。早卒。

二十一年我成宗十六年乙巳。先生三十二岁是岁四月。南秋江游金刚山。有录曰。松萝庵壁上。有故人大猷名字及绝句一首云。盖先生已于前此游历金刚矣。○秋江又于九月游松都灵鹫山玄化寺前有石塔塔有故人大猷德优名云。先生松都之游。亦已在此岁前矣。

二十二年我成宗十七年丙午先生三十三岁占毕斋为吏曹参判。亦无建立事。先生上诗讽之。毕斋不悦。其和诗颇不平。自是贰于毕斋

二十三年我成宗十八年丁未先生三十四岁十一月女子子生长适士人晋州姜文叔。先生门人进士诉之子也。未几而寡。懿德淑行。满于家庭。人谓妇人而传先生之风者也。寿八十六。有遗腹子漑。业儒未成。○十二月十二日。先生丁司勇府君忧。𫗴粥哭泣。绝而复苏。躬卜地于乌舌里甫老洞之原葬焉。庐于墓次。一遵家礼。孝诚纯至。感化乡闾。

孝宗敬皇帝弘治元年我成宗十九年戊申先生三十五岁

二年我成宗二十年己酉。先生三十六岁先生服阕。事大夫人。每鸡鸣。必栉盥整衣冠。先拜家庙。次省大夫人。出就书斋。危坐如泥塑人。讲论不怠。及昏定如仪。夜深。讲论而罢。

三年我成宗二十一年庚戌。先生三十七岁奉大夫人入京。当在此年。

四年我成宗二十二年辛亥先生三十八岁六月。子彦学生。有子二人。曰翊曰昱。○朱溪君与南秋江访先生。读书城南别墅。当在此年。

五年我成宗二十三年壬子。先生三十九岁曾与秋江绝交。及闻其病重。驰往问之。秋江拒不欲见。先生即排门直入其卧内。秋江转身向壁。则先生手自开衾。抚其肌肤。羸败已甚。先生深加嗟惜。从容告诀而退。秋江终无一语酬答。未几。秋江下世。

六年我成宗二十四年癸丑。先生四十岁成庙命举遗逸。○女子子生。长适忠义卫东莱郑成璘。生四女。长适李让。次适河仁范。次适宋瓘。次适河启沃。○鸣阳副正贤孙送先生奉大夫人归玄风诗。有曰醒狂老丘壑。秋江长已矣。先生奉还玄风。当在此年。

七年我成宗二十五年甲寅先生四十一岁夏。庆尚监司上先生行义。授南部参奉。○是年十二月。成庙宾天。○郑文献公之为安阴。在是年非。汝川之相会。亦当在此年以后。而此时先生方在玄风。则其自玄风来会两半之地也欤。

八年我燕山元年乙卯。先生四十二岁十月。移拜典牲署参奉。未几。吏曹上禀。特叙六品。

九年我燕山二年丙辰。先生四十三岁春。拜军资监主簿。俄迁司宪府监察。冬。金浦县有狱。奉命往鞫。

十年我燕山三年丁巳。先生四十四岁春。移拜刑曹佐郞。剖决狱讼。一出至诚。咸服公正。进退周旋。动中规炬。判簿升堂。举止有法。虽甚匆遽。未尝少违。

十一年我燕山四年戊午。先生四十五岁七月。史狱起。谓先生以占毕斋门徒。结为朋党。互相称誉。或讥议国政。谤讪时事。决杖八十。熙川郡付处。○修成庙实录时。李克墩为堂上。尝于金濯缨之为献纳。重被论劾。及见史草。书已恶甚悉。又见书光庙朝事。载占毕斋吊义帝文。遂谟于柳子光。以为祸胎。时宰亦有相应者。从差备门告之。燕山常愤为文士所拘。不能纵恶。欲一施快。而未得其衅。闻子光等所启大喜。锻炼成狱。占毕论以大逆。即令剖棺。金驲孙,权景裕。以党恶相济寘极刑。李穆,许磐,姜谦。以传相告语按律。表沿沫洪瀚,郑汝昌宗室揔。罪犯乱言。姜景叙,李守恭,郑希良,郑承祖。知而不告。并论决远配。李宗准,崔溥,李鼋,李胄,朴汉柱,任熙载康伯珍,李继孟,姜浑与先生。俱以朋党谤讪。分轻重论决。或极边或远方付处。并定烽燧庭炉干之役。

十二年我燕山五年己未先生四十六岁

十三年我燕山六年庚申。先生四十七岁夏。无雨而雷震人于阙门。命决冤狱。又命移配平安道付处朝士于两南。先生量移顺天府。侨寓北门外。时祸机叵测。先生处之晏如。不变常操。

十四年我燕山七年辛酉先生四十八岁

十五年我燕山八年壬戌。先生四十九岁府之西有溪。名玉川。水石清奇。老树槎牙。曹梅溪伟亦与同谪。就其岸。累石为台。往来为诗酒之适。先生亦时时独往徘徊。不事吟咏。

十六年我燕山九年癸亥。先生五十岁冬。曹梅溪下世。先生为治其丧。又为文祭之。

十七年我燕山十年甲子。先生五十一岁九月。缙绅祸再起。命加罪戊午党人。十月初一日。祸及谪所。是日。先生闻有命。即沐浴冠带而出。神色不变。偶屦脱还著。以手理其须衔之口。从容而就。年五十一。子彦塾,彦庠,彦学。婿河珀,李长培,郑应祥等奉柩。葬于玄风乌舌里甫老洞先茔东距一里许之冈卯向之原。家被籍没。诸子皆分配。彦塾河东。彦庠泗川。彦学以幼免。丙寅靖国。皆放还。

武宗毅皇帝正德元年我中宗恭僖大王元年丙寅。中庙即位靖国。○是岁九月初七日。先生母夫人韩氏下世。

二年我中宗二年丁卯。追雪被罪诸人之冤。赠先生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兼经筵参赞官尚瑞院正。

十二年我中宗十二年丁丑八月十二日。领议政郑光弼等议例赠未足表异。请加赠其爵。廪其妻。搜访其子孙。录用。○同日。弘文馆副提学金净等请隆爵尊谥。从祀文庙。以明士趋。○是月。馆学儒生上疏请郑梦周,金某并从祀文庙。二十一日。议政府议郑梦周升于从祀之列。金某就平日讲道之所。置立祀宇。列于群祀。官为致祭何如。启依允。○二十六日。郑光弼等议请依前议施行。于是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事。○礼曹以所居乡讲道之处。置立祠宇。春秋仲月。官为致祭事。报议政府。○十月二十八日。议政府启未有聚弟子讲道之所。令于家庙春秋仲月。官为致祭何如。同副承旨柳云次知启。依允。穆宗皇帝隆庆二年我今上元年戊辰。馆学诸生上疏请金某,郑汝昌,赵光祖,李彦迪从祀文庙。累月陈请。自是之后。每年陈疏。或新榜入泮之后。率新生员陈疏。逐榜吁恳。以为常规。

六年我今上五年壬申。自是岁以后。请拜李滉五贤从祀。每榜陈疏。

今皇帝万历三年我今上八年乙亥。赐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监春秋馆事金宏弼谥文敬公。道德博闻曰文。夙夜警戒曰敬。

四年我今上九年丙子秋七月日。吏曹正郞金诚一奉谥宣赐本家。

寒暄堂金先生师友门人录

[编辑]

占毕斋金先生讳宗直。字季昷。善山人也。宣德辛亥生。景泰癸酉。鲁山元年进士。天顺己卯。世祖四年登第。官至刑曹判书。弘治壬子卒。年六十二。谥文简公。○隆庆丁卯。许,魏两天使求本国传孔孟心学者。朝廷书示若干。人有曰金某学问精深。文章高古。为一代儒宗。诲人不倦。前后名士。多出其门。称为占毕斋先生。

按秋江师友录云。先生受业于占毕斋之门。李公𪟝所撰行状。则以为先生之学。得不传之学。盖于毕斋之门。虽尝受业。又受小学之授。而其成德凝道。远绍往哲。则专是体贴自得之功。不可诬也。

止止堂金先生讳孟性。字善源。海平人也。正统丁巳生。长先生十七载。而先生待之甚敬。其所上诸诗可见。且必自称训下。则其尊之者至矣。○曹梅溪序先生诗集曰。家于星山之伽川。好读书。喜著述。尤嗜于诗。日以吟讽为事。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性不能饮。而客至喜置酒。辄醉醺然。不问有无。于富贵荣利。泊如也。善源先于阀阅。故宰相靖肃公安纯之外孙。文肃公崇善之甥。内外孙亲党满朝。或劝以仕。不屑也。早有重名。慨然有志于世。既屡屈科第。则筑室伽川上。扁以止止。诗酒自娱。将有终焉之志。成庙践祚之初。命有司举遗逸。超为中部参奉。后擢丙申科。历谏省。跻禁从。华问益远。俄坐事贬高灵。高灵距伽川十馀里。三年一不往其庐。人皆以为难。久之还朝。入吏曹为正郞。丁未春。卒于京师。年才五十馀。家甚贫。赖僚友郑子健极力经纪。乃克以丧还乡。○余幼时得见寒暄金先生上先生诗亲笔。其下云训下金某再拜。敬谨之意。尚见于笔画之间。世说寒暄先生师事之。今以往复诗文而窃思之。虽未必专奉以师道。而盖亦师友之也。以寒暄先生而师友之。则先生之所存。亦可想已。敢不敬欤。

已上两先生。皆先生之所尊师。故皆不敢名而以号。其朋友以下。则难于尽号。皆直书姓名。

郑汝昌字伯勖。河东人。成化庚子。成宗十一年成庙命成均馆举经明行修。公为第一。癸卯。进士。弘治庚戌。登第。官至安阴县监。隆庆丁卯。许,魏两天使求本国心学者姓名实行。以若干人书示。谓公信古好义。学务践履。与金某志同道合。时人称为金,郑。自号一蠧。卒赠右议政。乡人立书院以祀之。○任虎臣所撰行状曰。公与金斯文某。游占毕斋门下。日讲说道义。以相磨砻。又曰。公性端重沈静。不喜交游。独以金先生大猷。许以为知己。论道讲书。未尝相离。尝为近侍。出家辄遣乘迎致。告以所奏于上者何如。每引古今商确。以至达曙。

南孝温字伯恭。宜宁人。自号秋江居士。早丧父。事母以孝闻。为人冲澹而弘毅。踈旷而典雅。胸次洒落。无一点尘气。尝受业于占毕斋。占毕公不敢名。必曰吾秋江。其见敬礼如此。与金某,郑某金时习,安应世诸贤。相推重若弟兄然。在成庙朝。上疏请复昭陵。不听。遂绝意于斯世。以散漫为事。凡称名胜之地。足迹殆将遍焉。以正统甲戌生。没于成化壬子。年三十九。至燕山甲子。追罪昭陵之疏。祸及泉壤。兪泓跋秋江集

深源。秋江师友录。字伯渊。号醒狂。又号默斋。大平真逸。太宗之玄孙。与余同年生。月日后于余。经明有行。兼通医术。性忠孝。不喜巫佛。平居冠带。手不释卷。殿讲。通四书五经。进阶明善大夫行朱溪副正。年二十五。凡前后五上书论治道。或允或不允。又廷论叔母夫任士洪不道异心。失意于祖父。谪长湍。又谪伊川。上书请见病父母。言语恳至。得允。丁未年。宗亲科试讲经史。擢第一人。赐药赐酒赐阶二品而不封。以前有忤祖父之过也。成庙感悟。窜士洪于外。燕山乱政。诬构于公。倂其二子而杀之。用事十年。鱼肉士林。人皆服公先见。中庙特赠爵一品。仍旌其门。

辛永禧。师友录。字德优。灵山人。宰臣硕祖之孙。倜傥不羁。磊磊多大节。不喜科名。诗名播闻中外。成参议伣。以其诗为出入苏,黄。癸卯年。进士。自后不应举。○公号安亭。先生欲绝。事见上曹先生所录。

李承彦,字士雅。星州人。▣▣魁生员。与先生同游学占毕斋之门。沈洪有量。雄勇绝伦。淹贯经史。放意湖山。以遗逸荐。官至汉城府兼参军。子长吉,长坤。学于先生。长培聘于先生女。

元槩字▣▣。原州人。以高行荐授参奉。不赴。与先生同游学占毕斋之门。

李铁均字▣▣。星州人。景泰庚午生。乙酉。进士。丙辰。登第。官至大司成。与先生同游学于占毕斋之门。

郭承华字▣▣。玄风人。丁酉。进士。与先生同游学占毕斋之门。以清介为士友所推。知有士林之祸。沈冥乡曲间。不自表异于凡人。先生或相调戏。以为如此避祸。岂合道理。

周允昌字▣▣。尚州人。与先生同游学。

申挺之。先生与之同游头流之人也。挺之其字也。名则不传。

兪好仁。字克己。高灵人。正统乙丑生。壬午。生员进士。甲午。登第。官至陜川郡守。年五十卒。鱼得江铭墓碣。序略曰。忠孝清俭。沉重简严。诗文古高。笔力遒劲。人称三绝。家世清贫。又不营业。占毕公文行冠一世。公不让焉。呜呼。以德望遇知圣明。可试素蕴。而屡屈府檄。养又不终。止于知命。痛哉。临终语子瑍曰。君子要须不欺君。汝若得一官。当思我言。家于雷溪。因以为号。有稿数卷。

曹伟。与先生同年生。曹伸谀闻琐录。公字大虚。自童穉时。人皆期以远到。既筮仕。大被成庙之知。奖爱特甚。为亲乞郡。特赐一级陞四品。守咸阳。时下书褒谕曰。尔以文章致身。陪侍帷幄。为予所器者久矣。以亲老辞职求侍。得除近郡守令。以资奉养。盖出于不得已也。予以侍从之故。下谕监司令。略致饩于尔亲。使乡里知尔以稽古之力。荣及其亲。尔其知悉。公上笺陈谢。前此。上令岁抄所制诗称旨。命赐父母米豆。在郡秩满而丁忧。又赐赙祭米豆。外官赙典。前所无也。官至参判。燕山朝。以修撰占毕斋诗稿。定罪谪义州。移配顺天。弘治癸亥。感疾而卒。享年五十。所结交皆一时名流钜公。相与讲论朝典。切磨文史。亹亹不倦。虽以文事废谪。犹手不释卷。著述颇多。尝草梅溪丛话十馀。事未成稿而卒。

贤孙。师友录。字世昌。神尧之后。官至鸣阳副正。年后余十三岁。动以法律身。笃行亚于大猷。尝欲行冠礼。大猷止之。丁母忧。一从家礼。

洪贵孙。字宠叟。南阳人。以生员荐为义禁府都事。官至石城县监。年未及四十而卒。先生约与同卜迷原。

成某。生员成慱之祖父也。先生约与同卜迷原。

李长吉。字子贺。仲氏问曰。谨按李长吉。先生同门友李承彦之子。世家昌宁。距先生居。才半日程。与其弟长坤。执弟子礼甚谨。为人俊迈多材干。少以学行闻。秋江录。至以坚贞不杂称之。其有时誉可知。然后极狼狈。竟以弓马发身。缔结燕山嬖姬。事多麤鄙。又附权奸。悖戾无状。以是为士林所摈。有后黩之讥云。当长吉以儒为业。时秋江著师友录。故云非别有他人也。如何如何。李先生曰。李长吉前后如二人如此。岂独程门有邢恕邪。可叹可畏。○亦见曹先生所录。

李𪟝。师友录。字仲栗。工于诗。后攻庸学。味其道。自是不专攻诗道。志尚高远。不事窠臼中事。尚友古人。平居冠带。澹澹如也。师事大猷伯渊。

崔忠成。师友录。字弼卿。

朴汉参。顺天人。先生妇弟。

尹信。师友录。字任之。坡州之世家。文肃公之后。行同世昌。而深沈和缓过之。师事大猷。世昌。鸣阳副正贤孙字

李坋。师友录。字子野。居长安。好贤乐善。恬于势利。诗学甚富。大猷服其机轴远。

卢祖同。师友录。字公緖。好读小学。不喜躐等之学。嘲弄之文。科举之才。持身守法。略与大猷同。居父丧。庐墓三年。一依家礼。与时叔同学于占毕斋之门。先生敬之。时叔,安遇字○金慕斋访卢处士诗序曰。卢公有高行。不求闻达。少与金先生某同游学。其诗曰。人间轩冕自殊途。颜巷穷居味道腴。眼底牢笼闲宇宙。胸中蕴蓄一唐虞。学追濂洛渊源正。行笃曾莱践履俱。为访林丘应有意。欲将高范表南隅。○摭言云。卢逸士㻶。固城人。按公改名㻶。不知何时缘何而改。○己卯补录。遗逸卢某。别科荐目。友爱著于乡党。学识醇正。且有才行。落第。累转为庆尚都事。递拜正郞。十二月。言官以为别无操行。不可初授参上职。请降资。遂还田里而终。

许磐。师友录。字文炳。癸卯年。进士。志于性学。恬于进取。欲事事师古。师友大猷。大猷服其端雅。出于天性。荫补调社稷参奉。时左相洪应为提调。文炳说之曰。王世子。国之储君也。他日东方万姓之所仰赖者。今与䆠寺居处。进见书筵之时少。游玩狎昵之时多。请云云。○戊午。登第。权知承文院副正字。是年士祸起。被杀。

闵龟孙。师友录。字瑞卿。骊州人。故佥正粹之子。子挺妇弟。尝学诗于子挺。少焉即工。又从正中贞之仲栗游。师事大猷。为人端雅无累。

姜䜣。师友录。字时可。晋州人。观察使子平之末子。始从馀庆于密阳。受杜诗于占毕斋。次从德优学诗。次从大猷攻小学。次从时叔公緖。读诗于兪克已庐幕。后中进士。

赵光祖。字孝直。自号静庵。正德庚午。中宗五年魁进士。乙亥。以孝廉拜司纸。是秋。登乙科第一人。官至大司宪。己卯十一月十五日。狱作决配绫城。十二月二十日。后命至。仁庙初。命复职秩如初。隆庆己巳。今上二年赐谥文正公。道德博闻曰文。以正服人曰正。隆庆初。许,魏两使问传孔孟心学之人。答以公天资异甚。绝出等夷。师金宏弼。笃信力学。志在明道术。淑人心一世。不幸早卒。○退溪李先生撰行状曰。公天分异甚。绝出等夷。鸾停而鹄峙也。玉润而金精也。又如猗籣播芬而皓月扬辉也。年十七八。慨然有求道之志。时参判公为鱼川察访。而寒暄先生谪在熙川。公素闻寒暄学有渊源。因趋庭于彼。而往从之游。得闻为学之大方。盖我东国先正之于道学。虽有不待文王而兴者。然其归终在于节义章句文辞之间。求其专事为己。直以真践实履为学者。惟寒暄为然。公乃能当乱世。冒险难而师事之。虽其当日讲论授受之旨。有不可得而闻者。观公后来向道之诚。志业之卓如彼。其发端寔在于此矣。○卢苏斋守慎撰碑铭曰。戊午秋。寒暄先生谪熙川。先生既趋庭。遂往从之游。得闻为学大方。久而归。目送之曰。吾道东矣。自是笃信敏求。脱世习洒如也。

柳藕。字养清。号西峯。成化癸巳生。嘉靖丁酉终。年六十五。○其门人成东洲悌元撰墓表曰。先生始学于金先生宏弼。励志勤苦。燕山朝史祸作。害延先正。心丧三年。自是玩心性命之学。穷探六籍。溯沿濂洛。蹈实地而避虚名。人无知者。及其学益老而德逾高。俯仰今古。啸咏乾坤。明天运之变化。察世道之推移。浩然嘉遁。翛然自乐。虽优游城市中。岩壑之士所不可及也。早孤贫。僦屋而居。躬㸑而养母。裕如也。母有宿痾。推究医术。手自剂药。供奉不怠。讲学于家。未尝强以语人。就问则答之。虽髫穉之学。必亲自句释以教之。先生德器纯粹。人无贤不肖。望之知尊敬焉。然不事表襮。清夷庄重。不甚取异。乐道人之善。而恶未尝出诸口。实于己而及人。人亦乐从。妻子不免饥寒。处之怡然。净扫端坐。唯以训诲后生为务。培植人材。功实多焉。天文卜筮音律书画。亦各极其妙。是则游艺之一事。东方自箕子后。虽粗识文字。于圣人心法。若蒙瞽。然丽季牧隐,圃隐。出入中朝。闻濂洛之学于殚残之馀。来倡于东。然得其门者盖寡。况后二百馀年。师道寥寥。知学者鲜。而学之者。又莫知其从来。独先生之学。得之于金先生。为有渊源。然先正遇害之年。先生才弱冠。则大经大法。虽有所传。其精微要妙。未及得闻。槩可见矣。而先生从事于博文约礼之诲。竟有所就。其所自悟者多矣。

李长坤。字希刚。号琴轩。乙卯。魁生员。壬戌。登第。官至右赞成兼兵曹判书。星州人。甲午生也。○公少与兄长吉。俱受学于先生之门。○己卯补录。公状貌魁伟。才兼文武。燕山朝。以弘文校理谪巨济。惧燕山疑己。逃窜至咸兴。托迹于水尺。闻反正始出。豪迈清介。备尝疾苦。出入将相。咸称其职。己卯冬十一月十五日夕。南衮驰书曰。国有大事。走马入来。时公以兵判兼判义禁。将举事。不可无兵判也。公苍黄驰到。衮曰。有密旨。洪判书待命神武门外。先时。衮使景舟潜启曰。欲上变告。近侍之臣。皆其腹心。事机急迫。请开神武门。乘夜入对。盖不欲政院知也。与景舟,金诠,高荆山。会于神武门外。衮则退坐不入诸宰既入阙。都摠管沈贞参知成云亦自直所来会。共坐于阁门外。请上御便殿。景舟奉书启入对。乃赵光祖等罪目。且令内库戎器。陈列陛前。盖为拿致格杀计也景舟入启曰。事急。请速命囚入直近侍。于是。政院始觉之。直宿承旨尹自任等。诣阁门外。进问曰。宰相入阙。不使政院知。果是何事。左右相目不语。公独且立且坐。欲言而不敢发。俄而。内䆠申顺刚出召成云。云辄佩剑趋入。未几还出。以袖中小纸授公曰。御笔也。此人等亟下狱。以公判义禁也公以授都事黄世献送狱。承旨尹自任,孔瑞麟注书安挺,检阅李构应教奇遵,修撰沈达源皆下狱。漏鼓三下矣。于是。阁门外诸宰皆入侍。以可怖可愕之事。大恐动之。劝上速令宣传官金吾郞。逮捕党人。拿致阙下以诛之。公始知当夜格杀之议。愕然进启曰。人君不可以行盗贼之谋。亦不可讳首相而行国家大事。与大臣共议罪之。犹未晩矣。反复极谏。景舟欲启。事请上速决或作起动之势。公辄挥手却之曰。公何为若是。使不得离席以售其奸谋。天威少霁。乃命招领议政郑光弼。由是。事得宽缓。领相请推鞫定罪。公与金铨,洪淑台谏,承旨。同推入启。命以时推照律。赵光祖,金净,金湜,金球四人。拟死律。尹自任,奇遵,朴世熹,朴薰四人。杖流为奴。柳仁淑,孔瑞麟,洪彦弼,沈达源,安挺,李构,李耔七人。以参议以上多官。教先放。领相与右相安瑭。面对极谏。乃命减死杖配。未几。公辞递禁府。台谏论公前日推鞫时。不严正鞫问。致罪人呼字呼名。请罢。退寓昌宁而终。

郑应祥。字公瑞。清州人。我先祖考世居京都好贤坊。少学于先生。端饬志学。先生爱之。遂以女归之。

金正国。字国弼。义城人。号思斋。正德丁卯。生员进士。己巳。擢壮元第。官至兵曹参判。嘉靖辛丑卒。寿五十七。慕斋安国其伯氏也。志墓曰。吾弟生禀既异。少受学金先生宏弼。有师友渊源。学问超诣。绝于俗儒。善属文。赡敏敷畅。晩学诗能。操笔立就。亦清逸不俗。才尤长于政事。随事酬应。动合机宜。时望甚远。及殁。闻者识与不识。无不恸惜。讣闻。上深用惊悼。吾弟孝悌天至。清简澹泊。不以外物累其怀。忠以事君。信以交友。爱睦宗族。操履修洁。一世莫不重之。

成世昌。辛丑生。字蕃仲。昌宁人。号遁斋。受业于先生之门。中辛酉司马试。丁卯。及第。即授弘文正字。以直提学拜承旨。是时。上雅尚儒术。登进名贤。旧臣侧目傍伺。公见几忧危。尝与冲庵,阴崖最相善。每以锋颕太锐为戒。己卯春。调疾于坡州别业。乃欲避其祸也。及庚辰。以散班家居。沈贞意其与清流异趣。造公第㗖拟谏长。公恐其浼己。乃曰。庸驽岂堪其职。但前日国家罪白面书生。实涉暗昧。而北门密启者。不正之甚。有言责者虽在已往。当直谏以纠其失也。贞色变遽起。以是大忤时宰。及南衮死。郑文翼公复相。戊子。有调停己卯人之议。亚判铨曹。是后。金安老倡辅东宫。假抑沈贞。实济其奸。而人莫敢议之。公以副提学。乃奋然曰。安老之为人。余所深知。今若得志。必将误国。率同僚劾之。大谏权𫐐,大宪金谨思。听安老阴嘱。反诬公党附沈贞。构陷非情。请寘重典。命鞫问。公怵于殒命。竟就诬服。遂窜平海。及安老伏辜。乃昭还。乙巳。拜右相。奉使如京。李芑等又深疾之。诬与柳灌等谋不轨。俟事未还。窜长渊。寻卒。尝在谪所。闻阴崖下世。怀慕不已。乃题诗曰。百疾千愁摠到身。存亡感慨亦相因。遥闻云路多新辈。每见秋山葬故人。无复旧交思道义。敢期前席为敷陈。虽存人世终何益。泉路皆归昔日亲。今上丁卯。追雪复官职。孙子济。官至司艺。曾孙惇。亦登文科。行状曰。天资英伟。不拘营生。学识超迈。文章典雅。久在词苑及掌文衡。为多士所矜式。音律书画。莫不精晓。笔法亦妙。时称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