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荔支谱/卷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四 岭南荔支谱
卷五
卷六 

岭南荔支谱卷之五

    鹤山 吴应逵 鸿来撰

杂事上[编辑]

  南越王佗献高帝鲛鱼、荔支,帝报以葡萄、锦四匹。《西京杂记》

  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荔支自交趾移植百株,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偶一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十人,遂不复莳矣,其实则岁贡焉。《三辅黄图》

《丹铅总录》曰:“汉武帝破南越,建扶荔宫,以荔支得名也,此荔骈生,若十八娘之类。曰扶荔者,亦若扶竹、扶桑云。”愚谓升庵何从知之,此老说典每穿凿傅会,即此可发一粲。

  永元十五年,岭南旧贡生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堠,昼夜传送。唐羌上书曰:伏见交趾七郡献生荔支、龙眼等,触犯死亡之害,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帝下诏敕大官勿复受献。谢承《后汉书》

  广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贡荔支。《唐书.地理志》

  帝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支,因名曰荔支香。《唐书.礼乐志》

  贵妃欲得生荔支,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通鉴》

  唐鲍防,襄州人。天宝末举进士,时明皇诏马递进南海荔支,七日七夜达京师。防作杂感诗云:五月荔支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皆从林邑山。是知贵妃所食荔支,实出南海,已见刘昫《唐书》,并防诗。蔡君谟谓爱嗜涪州荔支,岁命驿致,罗景伦以为一骑红尘乃泸戎之产,恐误矣。 《徐氏笔精》

  《浪斋便录》曰:唐世进荔支,贡自南方。《杨妃外传》云:贡自南海。杜诗亦云:南海及炎方。惟张君房以为忠州。东坡以为涪州。未得其真,近阅《涪州图经》及询土人,云涪州有妃子园荔支,故君谟谱曰:“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又曰:“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于巴蜀。”此实录,后人不复置喙矣。徐𤊹《荔支谱》

阮福曰:考新旧唐书地理志,东西川土贡无荔支,而独著其名于岭南。又《唐书.礼乐志》载南方进荔支事。若是蜀产,当曰西方,然则开元所贡者为岭南所产无疑矣。又杜子美诗曰:忆昔南海使,奔腾进荔支。又云:炎方每续朱樱献。皆是岭南贡荔支,子美亲见,其事更为确实。
又曰:昔人有七日至长安之说,殆妄也。白居易〈荔支图序〉云:其实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此果三日后色香俱变,岂有七昼夜汗马之上,而尚可食者。况自广州至关中数千里,即飞骑置堠亦不能七日即至也。当如汉武移植扶荔宫故事,以连根之荔,栽于器中,由楚南至楚北襄阳丹河运至商州,秦岭不通舟楫之处,而果正熟,乃摘取过岭,飞骑至华清宫,则一日可达耳。
愚意闽与蜀俱有贡,特贵妃嗜南海佳种,故驿递尤速耳。《灯影记》云:天宝中正月十五夜,元宗于常春殿撒闽江红锦荔支,令宫人拾之。则闽亦有贡,但非鲜荔尔。

  罗浮先生轩辕集,年过数百而颜色不老。宣宗召入内庭,因语京师无豆蔻、荔支花,俄顷进二花,皆连枝叶,各数百,鲜明芳洁,如才折下。苏鹗《杜阳杂编》

  刘崇龟为清海军节度使,亲友或干以财,率不答,但画荔支图与之。《唐书.本传》

  荔支洲在番禺县,南汉刘氏创昌华苑于其上。《海录碎事》引《图经》

  荔支湾在郡城西五里,伪南汉昌华故苑。《广语》

  甘泉苑在城北,其桥曰流花,𬬮与女侍中卢琼仙、黄琼芝、李蟾妃,女巫樊胡子及波斯女为红云宴于此。同上。

  刘𬬮每年设红云宴,正荔支熟时。陶谷《清异录》

  陵山,南汉刘氏之墓也,在广州郡城东北二十里,漫山皆荔支树。方信孺《南海百咏》

  海山楼,建于嘉祐中,今在市舶亭前。唐子西有登楼怀古诗,宋时经略安抚于五月五日阅水军,教习于其上尝新荔。同上。

  藏荔支法:就树摘完好者,留蒂寸许,蜡封之。乃翦去蒂,复以蜡封翦口,以𧖅水满浸,经数月味色不变。《广语》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郡人谓之将军树。今岁大熟,尝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苏轼食荔支诗序。


岭南荔支谱卷之五    谭莹玉生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