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常变通考/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礼总论 常变通考

作者:柳致明
1830年
后序

我曾叔祖东岩先生,从大山李先生于湖上,得心学之要,所著之大,有曰《纂注增补》,以羽翼四书者,为三十二卷,有曰《常变通考》,以发挥《家礼》者,为二十二卷。先生既殁,学者,谓《通考》一书,实有家日用之常,尤不可以缓也。议付剞劂氏,盖自冠昏丧祭,以及乡学国恤,无不标揭其节目而附其说,尽常变,适情文,其数既陈,其义又见,虽穷乡𫍲闻,按之若指掌,不患其不自致也。先生从子壶谷公,属先生门人,柳健休,柳徽文,俾考其丁乙,其间,盖亦有儧那删补,而要不失先生之旧。从孙鼎文及致明,亦与闻焉,既又对勘于李内舅秉远,十年而甫就,以旧本细密难看,大其字样,而釐之为三十卷,并总目为十六册,盖自周衰礼弊,千有馀年,历代修述,可谓备矣。然犹未经圣人,因时损益之制,人自为书驳而不醇,惟《家礼》之作,折衷斟酌,庶几以幸教天下后世矣。而惜其为童行所窃,犹有未勘,此千古之遗憾也。至若《经传通解》,修古经之残缺,为礼书之大全,而旨意深奥,篇简浩穰,未易究。观是书也,以《家礼》为主,而稽式于《通解》,旁通乎百家,酌古今之异宜,因得失之相形,参合取衷,皆有据依。虽谓之古今礼家之断例,可也。抑其中,有录之繁,悉不轻加去取者,又先生,所以益致难慎,而苟玩其指归,则亦可得其意之大略矣。致明,晩生执烛,陪侍笔硏之日,久矣。窃喜从诸贤后,幸是书之成而广其传也。工既告讫,略记颠末,俾后人,知先生嘉惠之意云尔。

庚寅寒蝉节从曾孙致明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