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弘斋全书/卷百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百一 弘斋全书
卷百二
作者:李算
1814年
卷百三

经史讲义三十九○易

[编辑]

先儒言畜有三义。以蕴畜言之者畜德也。以畜养言之者畜贤也。以畜止言之者畜健也。刚健笃实。蕴畜之大者也。尚贤畜养之大者也。止健畜止之大者也。考之彖传。其义较如。然传义诸说。只从蕴畜畜止上发挥。而却于畜养之义。稍似略之何也。且就六爻观之。则惟是畜止之象。而未有蕴畜之义。此亦岂非可疑之一端欤。

翼晋对。卦之为畜。以象言则天在山中。为所畜至大之义。以德言则能止至健。为所畜至正之义。是故分而言之则有畜养畜止蕴畜之目。而合以言之则夫所谓尚贤养贤。无非畜德中一事。而蕴德畜德。又从畜止中出来。畜有三义云者。郑氏注说。虽本于彖传条释之意。而其实一畜字而已。所以传义之或详或略。卦爻之随时立义。只取其明且近者。以显其至大至蕴之妙而已。易之为书。本不可典要看。岂可以此便作起疑之端乎。且以乾卦文言之例推之则止畜。畜之时也。蕴畜。畜之义也。畜养。畜之用也。爻以时为本。则诸爻之辞。皆言畜止之象者。岂非用畜之时欤。

畜有受畜而自止者。有畜彼而不使进者。有不相畜而俱进者。皆可历指而明言欤。九二之舆说輹。九三之良马逐。童牛之牿也。豮豕之牙也。象各有义。义各有取。舆何以属二。马何以属三。制初之物。奚独童牿之为然也。畜恶之要。岂必豮豕之可譬也。宜有所以。愿得其详。

行恁对。受畜而自止者。初九之于六四也。畜彼而不使进者。六五之于九二也。不相畜而俱进者。九三之于上九也。盖初九虽应于四。四乃抑畜于己。故曰畜而自止者初九也。五居上位。不使二进。故曰畜彼而不使进者六五也。三处刚极。上处畜终。不相畜而志同。故曰不相畜而俱进者九三也。而统以言之则上三爻即艮。为畜者也。下三爻即干。受畜者也。二为五所畜而不能进则若舆之说輹而不可行也。三为上所求而欲上进则若马之驰逐而不可遏也。牛之刚在角而取童牛者。盖言初阳之易养也。豕之猛在牙而取豮豕者。盖谓二刚之难制也。九二之取象于舆者。以木为舆。木是刚物。故阳爻以车为喩者。如小畜九三之舆说辐。大有九二之大车以载。贲初九之舍车而徒。困九四之困于金车。既济初九之曳其轮。未济九二之曳其轮。而然而坤为大舆。故阴阳相应。必言舆者是耳。九三之取象于马者。干为良马。马是健行。故必譬之于马。若夫童牛豮豕之取喩者。虽是阴物。而以角与牙之刚。故取譬于阳者欤。以上大畜

观我朵颐。传义皆以为初九。而项氏则以朵颐为上九之象。颠颐拂经。传义皆以为一事。而黄氏则以求养于下为颠。求养于上为拂。观颐口实。传义分以为养德养身之事。而陆氏则以为考其善不善。于己取之而已矣。易义固当以传义为主。而诸说亦不可尽废耶。

翼晋对。易中取象。或多并引他爻之事。以明本爻之义。如大畜之豮牙。中孚之鹤鸣。以相应而言也。如屯二之乘刚。比四之从上。以承乘而言也。不然则如泰之三阳并进。小畜之同力畜健。以同体而言也。曷尝有居初位而以上爻为义者乎。九居颐初。与四为应。曰尔曰我。谅不外于初四之间。而拟于上九之象则既非承乘之地。又无同体之义。尔初我上。可谓不相及之甚矣。至若六二之象。传义训释。皆以颠颐丘颐。分属上下。而黄说之以养于上为拂。虽或少异于程朱之释。大体则固已得之。字训之参差。恐不必多辨。又若观颐口实之训则傅义之释。皆以观其所养及所以自养为说。要其归则必以得正为吉。陆说所谓考其善不善者。盖亦得之。虽有不同。恐不害于诸家之一义。又何必费辞而论辨乎。

颐之为卦。有养身养德养人养于人之义。就六爻及彖象而言之。何者为养身。何者为养德。孰为养人。孰为养于人也。以灵龟之明智。而反有凶兆。以虎视之耽欲。而乃为无咎何欤。

崑秀对。颐之道善养而已。人之所养有二。一是养德。一是养身。养德养身而至于养人而养于人。如所养者德乎则当求其养德之道。如所养者身乎则当求其养身之道。以至养人养于人。皆莫不有当养之道。若夫清心寡欲。志于圣学。则所以养德者正矣。慎起居节饮食。不以声色臭味易之。则所以养身者正矣。夫养人者阳也。养于人者阴也。君子在上则足以养人。小人在下则其势养于人。养人养于人。舍一正字则俱失善养之道矣。今以六爻彖象。分属养身养德养人养于人。则下体三爻。皆是自养。如养德养身是也。上体三爻。皆是养人。彖象则包言自养养人之道。至于灵龟之有凶兆。虎视之为无咎。槩自养于内者莫如龟。求养于外者莫如虎。有灵而不自保。有贵而不自珍则龟虽明智。宜其有凶也。养其威严重其体貌则虎虽耽视。宜其无咎也。二爻取象。不难知矣。以上颐

彖曰栋桡本末弱也。观其意。似以中四爻为栋。而指初上二爻为本末也。然就爻辞观之则以三四二爻为栋。而二五二爻则为枯杨。固已异于彖传之说。而又其所桡者。只九三之栋。而九四之栋则隆而非桡也。且念本即下也。末即上也。栋之为物。下之所承者弱则固桡矣。未有上之所载者弱而桡之之理。此李氏所以分三四二栋而各属于内外二卦。三之栋则上实而下弱。故曰桡凶。言下弱而无助也。四之栋则上弱而下实。故曰隆吉。言下实而不桡也。此说似本于象传所谓不可辅不桡下之言。而传义之所以解象传则却又不然何也。

馥对。大凡彖传与爻辞。取义自别。以一卦之象而言则中四爻为栋。以六爻之义而言则三四二爻为栋。而枯杨亦木也。虽不直谓之栋。而其取象于木。盖有以也。龟山尝言闻之蜀僧曰四爻之刚。虽同为木。或为栋或为杨。杨木之弱者也。此卦本末皆弱。二近于本。五近于末。故均为木之弱也。理或然也。至于三之栋下弱而桡。四之栋下实而隆。卦之体皆有桡之象。而其有桡而有隆者。即彖传爻辞之取义不同处也。李氏之说。岂无所见而然乎。至若圣教有曰栋之为物。下之所承者弱则固桡矣。未有上之所载者弱而桡之之理。此恐不然。夫末弱云者。非谓上之所载者弱也。盖言阴柔无力。栋无所附也。于此有栋焉。必上下维持。结构砻密而后。栋有所附。不然将摧折颓压之不暇矣。彖传之取象于栋桡者盖此意也。而李氏之分三四二栋而言者。只是随爻义而立说耳。非谓卦象之非栋桡也。如是看则传义之训。自不矛盾矣。

龟山所引蜀僧之说。有曰栋为强木。杨为弱木。二五之皆谓杨者。为其二近于本。五近于末。均有弱木之象。此卦本末皆弱故也。此言似矣。而至于杨之所以必言其枯者。又何意也。凡草木之为物。阳至则生意嫩软而为柔。阳过则枯槁干涩而为强。卦本名以大过。而中四爻又皆阳刚。则谓枯杨为强木。亦不为不可矣。由前之说则杨为弱木。由后之说则杨为强木。于强于弱。孰是孰非。

行恁对。四阳在中。本末皆弱。故有栋强杨弱之别。而大抵巽为木。故巽上震下为益。而圣人取其象而为耒耜。巽上坎下为涣。而圣人取其象而作舟楫。巽下兑上为大过。而曰栋曰杨。以木为喩。夫杨者水畔之木。二与五皆近阴。故变栋谓杨。当过之时。有枯老之象。而犹生稊生华者。过而不至于极也。则二近本五近末之说。果得精新。盖本体则刚而以其比于初比于上之故。言杨而又言枯。杨以取弱。枯以取刚。则此所谓刚以济弱者矣。以上大过

习坎之习。是重习之习耶。抑学习之习耶。传义之并训重习者。盖原于彖传之说。而平庵项氏之说曰离震艮兑巽。皆当以重习起义。而坎在六十四卦之先。故特加习字。以起后例。乾坤六爻只一爻。故不加习字。此言似矣。而亦有不然者。夫既训习为重。则重干重坤之加之以习字。独何不可之有也。盖坎险也。险难之事。非经便习。不可以行。必当预积习之然后。可济险阻。水虽至险而习乎水者不能溺。故圣人特加习字。此孔颖达以下诸儒所以取义于便习之习也。两说皆通。从何说耶。

翼晋对。八卦之因而重之。为六十四也。其纯而重者有八。而独于此一卦加一习字。其他则阙如也。若乾坤二卦则不但纯阳纯阴之为也。观于大象传天行地势之文。其不当言重习之义。可知已矣。离巽以下五卦则加之以习。或无不可。而坎于序卦。适为六子之先。故名以习坎。以发他卦之例。项氏胡氏之说是也。坎为险陷之事。非经便习。不可以行。故取便习之义。名曰习坎。古注王弼孔颖达之说是也。凡此二说亦皆有理。重习之说。本乎彖传重险之义。便习之说。本乎大象传习教事之义。而传义之并主重习之训者。诚以习有二义。而重习之义较深故也。大抵习之为字。从羽从白。取象乎鸟数飞之义。重习所以为学习。学习实本于重习。在物为重习。在事为学习。坎者物也。故以重习为名。而用坎之道则以学习为义。程传卦序亦尝以学习温习之习。继之于后。其意槩可见矣。

一阳陷于二阴之中。阴之缺处。有似窞穴。此坎之所以为陷溺之象也。然物之陷溺者。固所自取。而元非窞穴之罪。则陷溺者当凶。而陷溺之者宜无与于吉凶之故也。今其卦象则却有不然。初六与六三上六。皆所谓陷溺之者。而凶且勿用。九二九五。即所谓陷溺者。而无咎小得何也。

世纶对。一阳在二阴之中而为坎。则阳固陷溺者。阴固陷溺之者。然以一卦言之。都是坎险之体。故以六爻观之。皆有陷溺之象。于此无自取陷溺者使之陷溺者之别矣。吴临川之以柔画之耦。为水旁两岸之象。以阴爻之缺。为岸下窞穴之象者。其说太涉奇巧。坎之为坎。岂其然哉。上下皆阴。中有一阳。阴阳失道。刚柔失宜。而于是乎为坎。则在坎之卦居坎之体者。其阴也其阳也。陷溺则一也。然坎有上下浅深之别。爻有刚柔虚实之分。故其象也其占也。亦各异义。初六也六三也上六也。均是柔弱之质。而初则处坎之下。故其陷也深而入于窞。三则处下坎之上。居上坎之下。前后皆险。进退俱陷。故其陷也益深而又入于窞。上则处险之极。居坎之终。其陷也又深而有似乎牢狱。其出也无期而如系以徽𬙊。则其兆之凶。其占之不可用。从可以知矣。九二也九五也。等是阳刚之才。俱处坎险之中。然而二则以居坎之下。故终未能出险。而其占也小得矣。五则以居坎之上。故将抵于出险。而其占也无咎矣。若不以自陷者陷之者分看。而只就当爻之义言之。其象之如彼。其占之如此。似不难晓矣。以上坎

或言离之初为日出。离之二为日中。离之三为日昃。此由九三而得之也。然则日出之初。即吾人动作之初也。应物之初也。欲图厥终。罔不在初。是故初九之君子。当其履舃错然之际而必敬之。当其事物错然之始而必敬之。盖以其吉凶悔吝之几。于斯而分也。如此解之。未知如何。

馥对。离为日初者。日之始生也。比之初六。师之初六。皆以始起义则离初之释之以日之始生。亦何不可之有哉。初九居下而丽上。故有履错之象。细究传义。只以初九自作一爻之事。而固未尝取义于日之初生也。然而易道无穷。传义所训。亦举其一事而言耳。引而伸之则一爻皆兼众义。不可以传义之无此义而遽非之也。欲图厥终。罔不在初。是固君子之至论。而在离之初。能敬谨恐惧。则处离之善者也。以此言之。虽不尽合于传义。而亦可备一说也。

九三爻辞之释以怛化。传义同然。而或者以非菽则麦。非成则璜之文解之曰。三处日之夕。而过刚不中。其志荒矣。故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其歌也乐之失常也。其嗟也哀之失常也。哀乐失常。能无凶乎。此说极有理。史汉中多有此等文法。如不仰视天而俯划地是也。从之无妨耶。

行恁对。以今我不乐逝者其耋释之者。吕蓝田之说也。以年在桑楡丝竹陶写解之者。赵庸斋之论也。而皆从传义中出来。李氏观彖则以为非鼓歌以娱乐。即叹老而悲伤。哀乐无常。向昏之验。若从是说则恐失本旨。以上离

彖传曰咸感也。程子曰感者人之动也。彖传又极言天地万物圣人感通之理。则咸之一卦。专主乎感也动也。而第观六爻爻辞。皆宜静而不宜动何也。传义曰九四在中而居上。当心之位而有心之象。此则指兑之下爻而言也。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程子云中虚则能受。朱子谓艮下二阴画中虚。有渗水之象。张氏又双纽为说曰土之中虚。于润无所不受。心之中虚。于人何所不容。此则又若以艮下二画为心之象何也。

煕朝对。咸者感也。而感不自感。必待动然后感。故天地动而一理相感。万物动而二气交感。圣人动而黎民孚感。其所感之也。安往而非动也。今夫六爻爻辞之似若宜静不宜动者。盖兑性说而错以为震则其进又速。所动者易以过中。所感者难以得正。故圣人为此之虑。特以居吉往吝等语。警戒夫轻动而已。卦爻本旨则何尝宜静而不宜动哉。且夫九四一爻。居股之上脢之下。以位则心之位也。以象则心之象也。传义所释。既皆如此。而但观大象虚受人之训则又却不同。如张氏双纽之见。姑勿论其如何。朱子所谓虚有渗水之象云者。盖以艮下二画为心。此所以为后儒起疑处。而以臣言之。艮下二阴自坎来。而说卦曰坎为亟心为坚心。然则朱子之又以艮下二画为心之象者。似由此也。

九四云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夫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一往一来。皆感应之常理。则人心之亦不能无往来也明矣。然而朱子谓因占设戒者何也。有自然底往来。有不好底往来。感应亦然。有私感应。有合当底感应。有内感者有外感者。有对应而言者。有专于感而言者。可一一剖析言之否。

行恁对。往来即感应之理。而日往月来。那个是自然底往来。而著一憧憧底。便是不好底往来。故本义有因占设戒之训。而初六之应九四。夫所谓专于感者也。六二之应九五。夫所谓对应而感者也。九五之应六二。九四之憧憧。夫所谓私感应者也。卦之下体之感。夫所谓内感者也。卦之上体之感。夫所谓外感者也。山泽通气。男女相应者。夫所谓合当底感应也。故天地之化育万物。君臣之共理天职。夫妇之和谐。日月之代照。不过曰一感字而已。咸之义大矣哉。无容更议。以上咸

先儒言乾坤气化之始。咸恒形化之始。所以为气化形化之义。可得闻欤。又言形化即气化也。使形化或息则气化复作。此开辟之说也。然苟知形化之即气化。则气化未息之前。形化之或息。吾未之信也。使形化之或息。则气化之复作。又从何而验诸。

馥对。上经首乾坤者。天地气化之妙也。下经首咸恒者。男女形化之道也。二五交感。万物资始。则玆岂非天地之气化者乎。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则玆岂非男女之形化者乎。大抵气无形者也。形有形者也。无形故所以为天地之气化。而此正太极图所谓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也。有形故所以为男女之形化。而此正太极图所谓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者也。要之气化形化。自是一原。初无二致。此则先儒固言之矣。至若有形者有时而息。无形者无时而息。夫天地间有形之物何限。而固有澌尽而泯灭者矣。然其气化则未尝息也。自其息者而观之则虫鱼鸟兽草木。皆有时而息。自其不息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先儒此论。盖亦有见于此矣。

王弼曰静为躁君。安为动主。故安者上之所处也。静者可久之道也。处卦之上。居动之极。以此为恒。无施而得也。此所谓以老解易者。然其言亦殊有理。宋臣苏轼操舟奕碁之喩。实本于此。而如汉之文帝。宋之仁宗。皆御静而处安者。故其治有可久之效。似不当以老易而一例诃斥之也。如何。

世纶对。静为躁君。安为动主。以其制之之方而言也。然一动一静。天地间自然之理也。一于静则委靡而止耳。一于动则偾败而止耳。有天之动而无地之静则天几于坠矣。有地之静而无天之动则地几乎陷矣。天地之道。所以恒久而不已者。以其有动静之理也。以恒之一卦言之。长男在上。长女在下。男阳也女阴也。阳动物也阴静物也。阴阳相须。动静相仍。然后乃为恒久之道。以至天下之万事万物。莫不皆然。则岂可以安静二字。为可久之道哉。此老子清净之学。所以见斥于吾儒者也。何必舍传义而取正于王苏哉。至于汉文与宋仁。俱以安静为治。则犹有愈于躁进而妄动者。故不害为后世之中主。而汉文之学。主于黄老。故其流也有武帝求仙之弊。宋仁之治。却欠振刷。故其末也有徽钦陷虏之祸。则以静为治者。乌可为可久之道哉。以上恒

遁卦之义。传义详矣。然以六爻观之。均是遁也。上三爻则曰好曰嘉曰肥。有勇退歆艳之意。下三爻则曰尾厉曰执之用革曰系遁。有留恋不决之意何也。岂以上下二体。乾健而艮止。健者易决。止者难动而然耶。二阴浸长而四阳方退。浸长者为主。方退者为宾而然耶。抑亦君子阳类也。难进而易退。故白驹空谷。可引而遐举矣。小人阴类也。乐势而耽利。故驽马栈豆。系恋而莫能决也。此所以彼有嘉好之称。而此有系执之事也欤。

煕朝对。遁则一也。而上三爻有勇退底意。下三爻有留恋不决底意。此圣问所以反复推解。而其一乾健易决。艮止难动也。其二阴长为主。阳退为宾也。其三君子阳类而易退。小人阴类而难退也。凡此数段。实得卦爻之妙旨。如臣颛蒙。无容更议。而第以卦象言之。乾健在上。故曰好曰嘉之称。多在上爻。艮止在下。故曰执曰系之称。多在下爻。大体然矣。而又若逐爻分言之。白驹空谷。飘然遐举者。上九之肥遁似之。驽马栈豆。低回眷恋者。九三之系遁似之。至于初六之阴。九四之阳。果可谓浸长者为主。方退者为宾。而惟此六二一爻。可以贴看于时义矣。夫九五之君。以中正亲合。极其坚固。则六二之将欲遁往者。顾何异于君奭之告老于成王耶。然则吴氏所谓不当遁三字。正为此爻之时而然也。如是说去。遁之六爻之义。庶无遗蕴矣。

象曰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远字极好看。惟其远也。故严生焉。严故不恶而自远。天之穆然。何尝有意于人之严畏。而人自严畏者。以其至险之不可升。日月之无得逾也。故曰不大声以色。若至于形色之发见。则其于远小人之道亦末矣。此论得无与经旨剌谬否。

崑秀对。山不绝人而高不能跻。君子不绝小人而严不可犯者。此非大象之义乎。今夫有二人于此。一是君子也。一是小人也。则为君子者固当绝之斥之。而其所以绝之之道。岂有他哉。不过矜其容止。庄其辞令。望之若秋霜烈日。确乎有不可拔之威。凝然有不可犯之象。则彼小人者。必将不期远而自远矣。岂若悻悻小丈夫哉。苟不能以严见惮。而徒以恶言厉色。为远佞人之道。则适足以召其怨嫉。岂夫子言逊之训哉。夫天无声臭之可寻。而下民瞻敬者。以其不威而自威也。君子无喜怒之可见。而小人远绝者。以其敬而远之也。严与远。相为本末。则经旨不恶之义。可以跃如。以上遁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此正与遁之君子好遁。小人否也。同一文势。其意若曰小人则矜用强壮。而君子则不然也。盖大壮之为卦。四阳方壮。二阴敛退。以干之刚而承震之动。咆哮决裂之势。方进而未已。可谓壮矣。然壮非君子之所喜。而忧在刚强之太过。故以羝羊之触藩而拟九三之过刚。乃曰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则明示君子之不然而抑之之辞也。先儒或以为网罗之网。固已失之远矣。而传义则又看作蔑视之意。未敢知其必然也。惟郭氏之说与此合。果不悖于经旨也欤。

翼晋对。此罔字以小象传文势观之。则不害以不然之意为释。而细观经文中下字之意。则以君子用罔。对小人用壮。以罔字为田地边。以用字为下手边。盖言小人则用其壮。而君子则用其罔也。若曰小人则用壮。而君子则不然。则亦当如象传之文。只言君子罔也而已。又何必添得一用字。以对用壮之文耶。只缘象传省文。蒙上用壮之文而不言用罔。故诸儒因此便生许多支节。而其于经文之旨。岂不疏乎。象传中此等文势。固多有之。如涣之上九曰涣其血去。而传则只言涣其血。似此义例。岂非省文之体乎。且以爻辞中下段文势观之。直以贞厉二字。系之于君子用罔之下。言君子小人均之为固守则厉也。诚如或者之说。使君子不用壮。则其终有何贞厉之戒乎。大抵九三一爻。以重刚不中。居大壮之时。君子志刚。小人尚力。故有羸角贞厉之象。传义之训。明白无疑。恐不可别求他说。而至如古注网罗之说。先儒固已不取。何必多辨。

壮之与羊。其音相近。而卦之互体为兑。兑亦羊也。此大壮所以必取羝羊之象也欤。本义以三前有四。为有藩之象。四前二阴。为藩决之象。以此推之。六五之丧羊。又似藩决而逸出之象。然至于上六则藩既决矣。又何以云触藩。

启洛对。此卦之取羊。其与夬之取比于牵羊。同一义也。而盖卦之为体。四阳并进。而四五二爻。为一卦之主。以刚决柔。有不极其刚之象。故四有藩决之吉。而若六五之丧羊。既有逸出之象。则其于上六藩既决矣。似不宜更言触藩。而观于传义所训则六五以柔居中。失其壮而有不能抵触之象。上六则壮终动极而有不能退不能遂之象。盖羊之触也以角。而上六适当角位。故虽是阴爻。亦云触藩者。此与晋其角姤其角之象。有可以参看。则其所取戒于触藩者。从可知矣。以上大壮

彖辞云康侯。用锡马蕃庶。画日三接。今以六爻考之。则何者为康侯之象。何者为锡马蕃庶之象。何者为昼日三接之象也。或者以九四之近君为康侯。而晋如鼫鼠则不可谓治安之侯也。又以六五之柔中当康侯。而五乃君位则不可谓受宠之臣也。又或以为马与昼日。乃离午之象。蕃庶三接。即坤为众为文之象。胡氏则曰坤有土有民。有安侯之象。坤为牝马为众。有锡马蕃庶之象。离为日为中虚。有昼日三接之象。此言最为近之。然以象传所称柔进而上行之辞观之。则又若以六五为康侯之象。毕竟何义为长欤。

翼晋对。易中取象。本无一定之例。卦有卦中之象。爻有爻中之象。如坤有牝马之象而六爻不言马。离有牝牛之象而六爻不言牛。卦不必泥于爻。爻不必泥于卦也明矣。此卦康侯锡马。昼日之象。想是卦中自有是象。故圣人偶然见得出。不免说得来。如先儒所谓坤为牝马象。有土有民为侯象。离为昼日象等说。亦恐为取象之一段。而今若以某爻当某象。某位当某事。则不但为穿凿傅会之病。将见一卦只当得一件事。六爻只当得六件事而已。是岂作易之意乎。又若引彖传中文有所云云。则是亦有不然者。此一章。似当分三节看。明出地上。始言治化休明之时也。顺而丽乎大明。言其恪修侯度。顺承天子之为也。柔进上行。即是虚中礼下。进居天位之谓也。实六五之象。大明之君也。所以治安之侯。必也际是时修是德遇是君而方得是宠也。彖传之义。恐必如是。岂宜截去上二段。只取下一段。以证康侯之事耶。

晋进也。诸爻皆以进为义。初二三五。柔之进也。四与上。刚之进也。然而阴多吉而阳多厉者何也。或言晋好柔而恶刚。四进而非其道。故为鼫鼠。上已穷而犹进。故为晋其角。惟五以柔明居尊位。故吉无不利也。晋之所以好柔而恶刚者何也。虽以彖传观之。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云者。专主乎柔进而言。其详可得闻欤。

行恁对。明出地上为晋。明之大而为离。地之顺而为坤。如坤顺之臣。事离明之君。锡马蕃庶。上所以待其下也。昼日三接。下所以得其上也。然在下之道。以柔为主。虽在吁咈之地。而诚意之蔼然流通也。虽有从违之事。而情志之吻然孚感也。故晋之一卦。好柔而恶刚。以示为人臣者事君之道。九四则志在上进而有鼠贪之欲。故比之以鼫鼠。上九则以刚居极而有角胜之意。故喩之以晋角。不夺不餍。邹圣有戒。而即九四如之堕费堕郈。鲁强有罪。而即上九似之。是以圣人赞易。在九四则曰贞厉。在上九则曰贞吝。以开自善之路。若久于九四与上九则非人臣事君之道也。虽以彖传所训观之。专言卦体及卦德。至云柔进而上行。则一卦之断。从可知矣。此所以为千古人臣之所炯鉴欤。以上晋

说者因彖传爻辞文王箕子之文。遂析六爻而分属之曰初则伯夷也。二则文王也。三则武王也。四则微子也。五则箕子也。上则殷纣也。大抵君子于行。有似乎避东海之风。南狩得首。有似乎会孟津之事。于出门庭。似行遁之迹。不明入地。似彼昏之象。至于夷股之拟诸羑里。亦未尝不仿佛。而六五之为父师。经固言之矣。如是为说则岂不略绰可通。而但未知周公本意果如此否。彖言内明外顺。文王以之。则是以离坤二体。释文王之事。而不止于六二一爻而已也。又言内难正志。箕子以之者。所以释卦辞之艰贞二字。而卦辞例总一卦之义。则是箕子之事。又不止于六五一爻。而虽以全卦属之可也。圣人本意。岂故欲以明夷一卦。纪商周之事哉。若因其偶然之一象。而随文生解。逐爻硬定。则先儒所谓六十四卦。只载六十四事者。不几近乎。

馥对。大凡卦义。不可执一而言。而先儒之以某爻为某事者。亦自后世观之。而举其一事而言耳。升之六四曰王用亨于岐山。小畜之彖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而朱子谓文王道在小畜。此岂为大王文王而发哉。盖自后世观之。而某事适类于某爻某卦。故有此说耳。然则明夷之卦。指以为某事某事者。亦岂为纪商周之事而然哉。以六爻言之。君子于行。其伯夷之东海乎。夷于左股。其文王之羑里乎。南狩之事。武王似之。出门之义。微子以之。艰贞之为箕子。入地之为商纣。此不过指而名之耳。周公系辞之本意。岂如是哉。干之五爻。程传皆以舜当之。朱子固尝非之。而若曰此爻如舜某事则亦何不可之有哉。然而易中诸爻。固不可以一事当之。此在善观易者触类而长之耳。若逐爻硬定而曰某爻独为箕子之事。某爻独为文王之事。则诚非知易之本旨也。

丰与明夷。下体皆离。而彼则云折其右肱。此则曰夷于左股。左右股肱之间。抑有意义之可言欤。涣与明夷。皆云拯马。而或取九二之刚而为马。或不取九三之刚而为马。九二九三之际。亦有取舍之可论欤。

启洛对。丰之折右肱。明夷之夷左股。盖取其左弱右强。左阴右阳之义。而手足之用。皆以右为便。则丰之言右。以其伤之切而不可用也。明夷之言左。以其伤之未切而犹可用也。明夷则伤在下。故言股。丰则伤在上。故言肱。此所以有左右股肱之分也。至于涣之初六则以阴柔之质。非济艰之才。故必取九二之刚。然后有拯马之吉焉。明夷之六二则以柔居中。顺而有则。故不待九三之刚。而亦自有拯马之壮。此皆据爻而取象者。则九二九三之或取或舍。恐不难辨矣。以上明夷

家人之言吉者多矣。曰贞吉也曰悔厉吉也。曰勿恤吉也。独于六四当家之下。继以大吉者何也。居家之道。固贵乎保有其富。而男女正位。各循其轨。则家人之吉。于斯为大。而富与不富。非所论也。且以阴居阴。何以为富有之象也欤。

煕朝对。家人一卦。言吉者固非一二。而独于六四富家之下。特加一大字。以著吉象之最大。其言诚是矣。谨按书之洪范曰二曰富。诗之鲁颂曰俾尔寿而富。居家之道。孰有加于富裕哉。然仓廪玉帛。非不富裕。而若使家道不正。则彼仓廪玉帛。虽欲保有得乎。必也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蔼然和吉之意。充满室家。然后方可以保有其富。而六四一爻。最得家道之正焉。圣人之特下一大字。以表此爻之吉。加于悔厉之吉。又加于勿恤之吉者。正为是也。且按礼曰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此一说亦可为富家大吉之证左。而至若富字之独于此爻中拈出者。巽为近利市三倍。富之象也。巽下画变干。而干为金玉。亦富之象也。爻辞所言。亦以此欤。

勿恤吉。程传则曰不忧劳而天下治。本义则曰勿用忧恤而吉可必矣。或曰若忧其不顺而治之过刚则至于嗃嗃矣。从传义之说则为无忧而治。无忧而吉也。从或者之说则勿过为忧而后吉也。何说为得欤。

勉兢对。圣人恭己齐家。而有假王之道。则初无可忧矣。家人不顺不正。而有忧虑之事。则不可不治矣。盖此九五之王假有家勿恤吉。极言圣王刑家之效也。苟非文王之圣。不足以当之。夫文王为君。大姒为妃。以王季为父。以大任为母。以武王为子。以邑姜为妇。交相爱而以御于家。所谓无忧者。其惟文王。夫岂有嗃嗃嘻嘻之可言乎。是以传义皆释以不忧劳无忧恤。若曰勿过为忧而后吉云尔。则忧虽勿过。初未免有忧耳。此岂圣王之假家也耶。且九五刚健中正。夫岂有过刚之虑。而为过刚之戒耶。恐当从传义为是。以上家人

上火下泽。何以为同而异之象也。物之相睽者。莫水火若也。而五行之生也。理未尝不同。则此所以为异而同也。是故彖言天地睽而其事同。男女睽而其志通。万物睽而其事类。此皆以异中之同处而言也。何独于大象而言其同中之异也欤。

馥对。彖言合睽之道。故自异而为同。象言处世之道。故自同而为异。此在取义之如何耳。物之相睽。莫如水火。火动而上。泽动而下。无相得之义。而语其初则皆一理也。若终于睽而已则天地化育之功。何从而施乎。天尊地卑。尊卑睽矣。而阳降阴升。天地同矣。男阳女阴。阴阳睽矣。而夫唱妇随。男女同矣。此则圣人合睽之道然也。至若同而不异则泾渭混矣。合而不分则玉石杂矣。语其小者则君子小人同类也。而君子异于小人。中女少女同居也。而其志则不同行。语其大者则禹稷颜子同道而异趣。伯夷下惠同圣而异行。此则君子处世之道然也。不有一原之理则异何以为同。不有二体之睽则同何以为异。苟能体彖传之义。而求合天下之睽。观象传之象而不为苟合之行。则岂非处睽之至善者乎。

汉上朱氏曰遇主于巷者。委蛇曲折而后达也。睽而欲合。故如是之难。白云郭氏曰巷里中道也。里中之道。出门则遇之。言遇主之易也。同是遇巷则何如而言难。何如而言易也。

行恁对。昔范雎入秦王之永巷。乃遇秦王。为秦之相。范雎魏人也。魏人之于秦王。截然难合。不翅若火泽相睽之时也。然遇主于永巷之途。则彼永巷即范雎遇主之地也。今夫睽之九二曰遇主于巷。何其异也。盖巷者委曲之道也。在上下睽贰之际。若不能委曲于际遇之时。则堂陛至远。无以自进。故取象于巷。以言其难。则朱说得之。郭氏云云。恐似未稳。以上睽

大象所云反身修德之义。诸家之论备矣。今于或人之说曰德谓恩德。不因其害。宁显其恩。若或刚强击讨。难转深矣。此德字与诸家所释之德字。同欤异欤。彼以修于己而言。此以施于人而言。则有不可引而同之也。然则经之本旨。果何居欤。

煕朝对。反身修德之义。程传所释。可谓至矣尽矣。而但以或人之言观之。精神归趣。有若屯之九五小贞吉大贞凶之义。其说亦不为无见矣。然古昔圣人之处难者。未尝不自反于己。故先儒释坎维心亨之义曰虽处坎险。而终必大亨。以其自修也。然则经文本旨。果如程传所释。而彼或人之言。不过为一说之备矣。

二虽中正。才不足以济蹇。故所以蹇于蹇者。程子之说也。尽瘁正邦。事不一涂。故曰蹇蹇者。薛氏之说也。二五中正相与。修德于此而难解于彼者。王氏之说也。然则事非一涂。非蹇于蹇之蹇也。修德解难。又非事非一涂之蹇也。然以小象终无尤之文观之。则王说较有味。未知如何。

晴对。捐躯而济难。臣之职也。才短而未济。非其罪也。二与五相应。志在于济蹇。则宜无所不济。而才本阴柔。时极蹇难。故不足以有济。此所谓蹇于蹇也。然而其才则虽短。其志则可嘉。故虽未得成功。而终无所过尤也。此乃嘉其志而恕其才者也。程子之释爻象者。正是此意。而至若薛氏所谓事不一涂者。只是时事之多蹇。而不言其才之阴柔。王氏所谓修德难解者。较诸薛氏之论。似尤有味。而其于正其谊不谋利。明其道不计功之义。犹未分晓。恐不若程传之为完备矣。以上蹇

获三狐得黄矢之义。可得详言欤。本义则断之以未详。然或人之说及程氏之传。皆以去邪媚得中直释之。故胡氏亦以一卦六爻。去小人者居其五为言。而终未见其为必然也。今按陆氏之言曰获三狐。难解而去众疑也。二虽性险而得中道。用此解难。必得其直。王氏亦曰九二虽不得位。刚中而应。故能大有为。得群疑而顺服也。如此看得则辞顺意明。未知外此而亦有可以参互之说否。

馥对。晋四之小人而比之于鼫鼠。噬嗑之中直而比之于金矢。易固有如此者矣。以解二言之。时当屯蹇之后。方解天下之难。而卦有三阴则是三狐之象也。居中得正则是黄矢之义也。本义虽断之以未详。而其下继之曰亦为去邪媚而得中直之象。是朱子未尝以程传为非也。凡看易经。当以传义为正。而陆氏何从而有此说耶。若如陆氏之说。是以三狐之狐。看作狐疑之疑矣。其说虽巧。而迂回不明甚矣。恐不足准信也。

高墉之隼。非上六则终莫能射之欤。二有获狐之象。四得解拇之义。则二四亦可使也。初居无咎之地。五当释险之责。则初五亦可任也。何待上六之极而后始可射之也欤。大抵二阳所以争而不已者。以六三之不去也。将使二与四乎则二与四同欲得之。将任初与五乎则初与五二阳之配。三之所疑也。夫欲毙所争而解交斗。则惟不涉党者能之。故惟上六为能射而获之也。此论未知如何。而传义之意。未必如是否。

行恁对。荀九家易有震为鹄之文。鹄与隼皆羽族也。雉化为蜃。鹰化为鸠。则以鹄变隼。理所固然。而卦体内外之限。若丘陵墙壁之阻。故如乘其高陵之类。往往有之。解之卦德。即君子祛小人之卦也。卦中六三一爻。为阴邪之小人。如狐如蜮。鸷悍无比。故上六居尊高之位。必欲祛小人而有射隼之象。虽非上六。在诸爻皆有攘除之意。故建安丘氏曰二在三下而言获狐者。获三也。四处三上而言解拇者。解三也。五解之主而言有孚于小人者。退三也。唯初六曰无咎者。解六爻之大旨也。然则上六不涉党之说。无已近于偏看欤。以上解

损疾之疾。其说最多。曰疾病之疾也。曰阴柔之疾也。曰勤望之疾也。曰上之所疑。初四之疾也。曰初以益四为任。四能应而受之。则是损初之疾也。传义之释。固为平顺。而所谓损初之疾者。意亦明畅。盖初与四应。一心相求。悯彼之柔而思有以益之也。履我之刚而思有以损之也。不啻若疾病之在己。则四之应受。岂不为损初之疾也欤。

馥对。损疾之义。看作损初之疾者。太欠明畅。夫四阴柔也。初刚阳也。阴柔为疾而刚阳为贤。求助者为疾而助之者非疾。此疾字即四之疾也。何可谓初之疾乎。且四以阴柔之质。处当损之时。方且自损其疾之不暇。何暇损人之疾乎。或人所谓初以不益四为疾。而四能应受。是为损初之疾云者。迂回曲折。不成文理。何足取也。传义之训。固自平顺。而后之儒者。务立己见。节上生节。殊不可晓也。

本义曰两龟为朋。十朋之龟大宝也。尔雅云十朋之龟。谓神灵摄宝文筮山泽水火。其义可得详言欤。

勉兢对。尔雅释鱼篇序。列十龟而无十朋二字。其曰神曰灵曰摄曰宝曰文曰筮曰山曰泽曰水曰火。乃龟之别名而异称者。邢昺疏以为损之十朋。马郑皆取此文解之。则此经十龟。所以释易也。马郑之必以尔雅十龟为十朋之龟者。未可考。抑以龟有十类。而龟贝必以朋故耶。班固食货志有元龟公龟侯龟子龟之名。大贝壮贝幺贝小贝之分。而皆以十朋称之。不盈寸二分漏贝。不得为朋云。本义十朋之龟大宝云者。抑亦摠言龟贝之为大宝也耶。以上损

风得雷而威益彰。雷得风而声益远。此风雷为益之义也。然则风也雷也交相为益。有何先后内外之可言欤。子夏传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万物皆益。二月启蛰之后。风以长物。八月收声之后。风以残物。以此论之。则风之为益。在于雷后。而经旨益明。未知如何。

世纶对。风雷之为益。其义固大矣。阴阳相薄。雷乃发焉。阴阳相遇。风始和焉。其雷有殷而句者萌甲者拆。其风肆好而萌者茁拆者长。雷主乎鼓动。风主乎发扬。而阴阳化育之妙。天地生成之功。于是乎可见。则风雷相益之义有如是矣。若夫风威之得雷而益彰。雷声之因风而益远。乃其相益之末也。然而雷之益。在乎鼓动。风之益。在乎发扬。则先有鼓动之化。然后可施发扬之功矣。萌之拆之。雷使之然。茁之长之。风为之助。则风雷之相益。固有先后之别矣。故说卦传曰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此以其先后而言也。以益之为卦看之。巽居外卦。震居内卦。外卦之体本干。内卦之体本坤。而损干之下爻。益坤之下爻。外卦之阳变为阴。内卦之阴变为阳。则是为损上益下之义。而其卦为益。此则震巽之益。有内外之异矣。苟以雷专属于长物。风专属于残物。以二月八月。分其先后。则大非天地造化之妙。雷风相益之义。其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者。岂谓是哉。动之则物萌。散之则物具。此亦总言生物之功也。信乎风雷二物并行而为益也。若雷有其时。风有其时。或以长物。或以残物。则乌得为相益之道哉。

上九莫益之文。程传本义。皆以求益不已众无益之者释之。然益之一卦。大体是益人之义也。上九虽处其极。亦岂至于求益于人之不已耶。意者益过而更行之。则惠偏而谤兴焉。故曰莫益之。谤兴则怨聚。攻者非一。故曰或击之。盖所以明损益之象在。夫权衡也。过则损之。不及则益之。用在变通。不可固滞于一方也。故曰守恒则凶。如此看解。意味颇长。古无此论否耶。

馥对。益卦内三爻。以受益于人而言。外三爻以损己益人而言。则传义之以上九一爻。谓之求益不已者。诚为可疑。然而细详文义。盖上九居无位之地。无位则不可以益人也。以刚处益之极。益极则求益而不已也。己既无可以益人。而犹复以刚而处益之极。则是不过求益于人而止耳。夫欲利于己。必害于人。专欲求益。其凶可知。谿壑之欲未满。而锋镝之患四集。此所以高明之室。鬼瞰其户。而向魋,董卓不免于诛戮也。传义之训。岂无所据而然乎。至以莫益之益字。看作益人之益字而谓之惠偏而谤兴。则固与传义之释有间矣。然而易不可执一而言。古人云恩竭则慢。且如宋之华元以一杯羊羹而不免于羊斟之难。亦岂非君子可戒之一端乎。损极则吉。益过则凶。理之常也。此义亦可备一说也。以上益

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以莫夜为句则何如耶。大抵上六戎也。即先儒所谓被决者之诬也。是故君子当夬之九二之时。持之以兢惕。申之以号令。至于莫夜。小心翼翼。则设有外至之患。可以无忧。此所以为中正之道也。苏氏曰惕号莫夜警也。有戎勿恤静也。得中道矣。其斯之谓也耶。

崑秀对。可戒之事莫如戎。而莫夜之戎为尤甚。重门击柝。先王所以待莫夜之暴客也。夬之九二。以阳刚之道。居中处柔。忧惕号呼。以自戒。故虽有莫夜之戎。亦不足恤也。以此释之。其义甚长。恐不可以惕号莫夜为句也。且夫夬之为卦。以五阳决一阴。所指以为戒者即此上六之一阴也。阳者朝也昼也。阴者莫也夜也。上六者一卦之终也。以阴处终。有莫夜之象。则莫夜之戎。岂非上六之阴也欤。如是看之。则尤不可以惕号莫夜为句也。

决去小人之道。而至于无号。则不独在君子为吉。虽以小人言之。值阴消之会。得维新之几。濯其污染。偕底中正。则流放窜殛。不害为凶中之吉也。又况君子之于小人。未必歼尽其类。而所欲决去者。只是小人之道也耶。若如本义所云道亡乃其凶也。则彼小人者。惟知其道消亡之为凶。而不知变革旧染之为吉也。乌乎可也。先儒之论上九曰小人乘尊位。不承号令而致凶。此则于有凶之义几矣。无号之为不承号令。义亦未畅。何如看得为可耶。

种仁对。泰卦只曰小人道消。而不曰道消则凶。否卦包承之下。继之曰小人吉。盖君子之意。只在于消其道。而若或小人而承顺君子。则不害为小人之吉。是盖许其自新之路。而非欲绝其类也。然则今此道亡乃凶之说。似与否泰立言之意不类。若然则惟知道亡之为凶。而不知革旧之为吉者。诚如圣询。实多可疑。虽然以岂必尽诛。使之变革之语看之。则其本意亦带变恶为善底意。至于道亡之说则不以君子之处小人者为言。而直以小人之自处者言之。若曰小人之自谓吉者。在于其道之常存。而今乃道亡则斯所以凶云尔。此乃辞若未畅。而意实可见。臣恐此等处。不以辞害义可也。第无号之号。不能无疑。夫孚号惕号之号。俱是号令诰戒之意。则独于无号。看作号咷者。求之类例。实相矛盾。故先儒遂以不承号令释之。此非但吻合于有凶之义。而三号字眽络。到此分明。但无是禁戒之辞。则不承二字。亦难讨得。是将从何而得其本旨也。先儒或云刚道虽长。小人易乘。若无警号于其终。则易以致凶。此说与传义孚号之释相近。抑不害为备一说也。以上夬

姤之九三。为臀无肤行次且。夬之九四。亦为臀无肤行次且。其象则同。而彼居其三。此居其四何也。夬之初爻则曰壮于趾。姤之上爻则曰姤其角。彼此首尾之倒置亦何也。至若益之六二。损之六五。既济之九三初九上六。未济之九四初六上九。象则互发而爻则互换。一如姤夬之例。皆可一一历论之欤。

行恁对。姤之下体即巽。而巽为股。故九三在巽体之终。而取譬于股上之臀。夬卦则倒看有巽体。故九四一爻亦以臀喩之。夬之初九壮于趾。姤之上九姤其角。亦皆近取诸之意。而姤之九三。以说初之姿。有比二之意。夬之九四。以阳刚之质。居阴柔之位。故有无肤次且之象。即彼此三四之殊也。夬之初九。居初而躁于动。姤之上九。在上而无其遇。故有壮趾姤角之象。即彼此初上之异也。损与益。为离之互体而离为龟。故必取龟象。而益之六二。损之六五。体则虚中。位则中正。即彼此二五之分也。既济与未济。内外卦皆以坎成体。而坎为轮故必取轮象。而既济之初九。未济之九二。能止其进。戒用刚过。即彼此初二之判也。荀九家易坎为狐象。故既济之初。未济之初。幷有狐濡尾之象。若以两卦三四爻论之。既济之三。以刚居刚。故曰高宗伐鬼方。未济之四。以刚居柔。故曰震用伐鬼方。若以两卦上爻论之。既济之濡首。濡于水也。未济之濡首。濡于酒也。象虽互发。爻则互换。此所以为错综之义也欤。

姤之九五。得位而无应。正如杞梓之美。包于瓜蔓。有才而未用。有唱而无和。故劳心焦思。以求天下之贤。其意若曰天若陨坠我命则已。若未坠其命则必生贤臣。以为己辅云尔。此言有理。而传义之不取何欤。

煕朝对。臣闻朱子之言曰经义须从平易处看。不必穿凿说了。然则有陨自天一句语。亦岂不从平易处见义哉。若以为九五有位无应。故劳心焦思。旁求贤者。而乃曰陨坠我命则已。不然天必生贤。以为己辅云尔。遣辞之际。隐然带得周雅之维岳降神。商颂之降及卿士底意。不害为一说之备。而犹不若本义之释以本无倏有之为愈也。夫周亚夫之击鼓雒阳也。敌人谓之从天下。彼亚夫者。岂真自天而来乎。诚以忽焉倏焉之间。有若天使之降也。今此九五之君。果能含章积诚。屈己求贤。而于焉之顷。乃能致之如轩后之得风牧。高宗之得傅说。文王之得吕尚。则有陨自天。正谓是也。传义之取此不取彼之意。槩可想得矣。以上姤

三十七卦繇辞有亨者三十六。而惟萃有二亨。象中又无相关之意。此程子所以断以羡文也。陆氏云诸家本无。惟王肃本为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亨字宜属上句。而王弼云通聚以正。以亨字连下句非也。盖陆氏则致疑于彖辞中亨字。而非指萃亨之亨也。程子之以萃亨作羡文。未知有何所受欤。

世纶对。萃亨之亨字。以彖辞观之。其为衍文无疑矣。盖彖辞所以彖其繇辞也。其例也先释其卦义卦名。次释其卦德卦辞。而于繇辞之中无一字遗阙底义。观于三十七卦繇辞之有亨字者。未尝不彖其所以亨之意。而推之他卦。莫不皆然。故萃卦之彖。无不备释其繇辞。而独不及萃亨之亨。则程传本义之以亨为羡。盖从彖辞之通例也。更何待诸家之是非耶。至于利见大人之亨。陆氏之说。果得经文之旨。盖人心之有万。而聚之则易乱。事物之不齐。而会焉则易争。必也大人之有德者莅而治之。然后其萃以正而萃之道乃亨矣。故九五之君六二之臣。萃以中正之德。以治天下之萃。而吉而悔亡。则其曰利见大人亨者。其二五之谓乎。若以亨字属之下句而曰通聚以正云则语势牵强。全不成文理。陆氏之斥。信有见矣。

泽上于地。程传只言其萃聚之象。而或曰泽上于地。水潦聚也。张氏亦曰水聚而不防则溃。审如是也。取象于泽者。果由于水潦之聚欤。水潦既盛则伤物大矣。物安得聚乎。大抵泽之为功。膏润万物。惟其膏润也。故其流普博而物益广聚。大象取义。岂不在是欤。古人已有言之者。以为如何。

种仁对。水潦萃聚之说。臣亦疑之。夫既曰水潦则有横决之势。而无萃聚之理。奔迸㵎谷。既异于地泽临之以地为岸。横溢阡陌。何殊乎风水涣之因风散流哉。况适足以害稼伤物。则萃聚之象。臣实未见也。然则注说决非本旨。而张氏但言水聚。此则与注说少异矣。若膏润万物之说则其于萃聚之义。不啻吻然。而但与除戎器戒不虞者。语意不属。盖滋润渗漉。是何等雍容气象。而𥳑治戎政。乃所以防患意思。则君子之观象以之者。胡若是相反也。由是言之则膏润之说。亦恐非正义矣。盖程传只言泽上于地。而不言所以萃之义。本义则全然无释。是固无以折衷。而第臣迷见则水之止者为泽。而既有堤岸。自当渟滀。故因渟滀之象而得萃聚之义。虽云萃聚。而旧坊一坏。不可复聚。故以濡袽之义而修兵戎之器。如是看则或似粗通矣。以上萃

程子曰南征前进也。大凡面前曰南。南征之释以前进固也。然卦辞本意。岂不以阳气左行而南。巽顺阳气而发生。故南征为吉也耶。是故文王以柔时升。而武王终获南狩之志。汤亦伐桀升自陑。陑南也。以此看解。未为不可耶。

世纶对。升之为言。下升于上也。阴趋乎阳也。升之为道。进于前则为升。退于后则为降。人之所向。必面乎南。柔而方升。必贵乎阳。则其征之必南。谓进乎面前也。向乎阳方也。南征之释。可谓深得时升之义。然而升之为卦。巽下坤上。有地中生木之象。木者阳也。木之方生。阳气之始发也。阳气之行。自左而南者。诚如圣教。且以伏羲文王方位之图观之。先天之位。巽居于西南。则自巽至坤为南行也。后天之位。巽处于东南。则自巽至坤。亦为南行也。文王之亨于岐山。武王之获于南狩。成汤之始载自南。亦不无偶合于南征之义。则如是说去。可谓发程子之所未发。然南征之南。不可以一槩论也。南之为言。盖谓升进之得其方也。以人事推之。时可以进于北则北征亦南征也。事可以行乎东则东征亦南征也。纵使岐山在于雍州之西。文王居之则西亦南也。陑邑在有夏之北。成汤升焉则北亦南也。武王之获首若在于东。则东狩亦南狩也。然则南征之南字。有似乎中之无定体。而元无一定之方矣。此岂非随时变易。以从其道之义耶。

初之柔巽。信二同升。乃所以允升大吉也。一说曰处升之初。为巽之主。无应于上。进不在私。四亦无应。与己合志。为众所信。故升而大吉。何为而谓进不在私。何为而谓与己合志。何为而谓为众所信欤。信二同升之意。不包于其中欤。

翼晋对。初以阴柔居下。上无正应。实无自升之道。故笃信于二。从而升之。传义已详。无容更说。而下款云云。盖取乎巽顺相与之义。进不在私云者。刚柔相应。固理之常。而如咸之九四。有朋从之戒。同人之二。有于宗之吝。此则以阴阳之应。反为系恋之私。而处升之初。上无正应。则其进不以私也。初为柔巽之主。四居坤顺之初。我既无应于彼。彼亦无应于我。而特以巽顺之志。不求合而自合。且以虚心无我。人不相疑。故有与己合志。为众所信之象。其视信二同升之义。虽不无人信我我信人之殊。与四合与二合之分。而其无应于上。巽以时升之义则固未见其大相崖异处。恐不害为爻中之一义矣。以上升

九二金车之象。终有所不可晓者。盖程传之意。专就其阻于二而言之。则车者所以载也所以行也。其于阻物之象。岂不远欤。第念四处泽底。刚而能载。水又金之所生。则称以金车者。毋或取譬于泽之载水也耶。然则泽之无水。如车之无载。在物则为有器而无用。在人则为有德而无施。此所以为困于金车也。其曰有终者。以其下之应我。而且有润己之意也。如是说去。能不穿凿否。

世纶对。九二之为金车。盖取九之有刚德而曰金。坎之有舆象而曰车。且车是载物者。而四载于二。故指二而谓金车也。如是取象。似无难晓之义。且困者困于彼之谓也。九四为九二之所困而曰困于金车。则二之为金车又无疑矣。车虽非阻物之象。而四在于车上。初处于车下。初四之间。大车间之。则又非相阻之义乎。四居兑之体。初居坎之下。以阳而应阴。以泽而求水。阴润其阳。水润其泽。则其曰有终。以其有润己之意者。诚如圣教。然若以四为金车之象。而谓泽能载水。故取之于车。金生于水。故称之以金。则其说终有不可通者。在上之泽。无可载之水。无水之泽。非金生之地。则金车之象。已不衬于九四。且九四之困。以其九二之阻也。是所以金车之属于二。而今以四为金车。则更无与于九二之阻初矣。有何困于彼之义乎。由前之说则有违于象。由后之说则恐失于义。似不若程传之分解明白也。

上六之困。谋全之过也。盖其意惟知动且有悔。而不知其不动乃有悔也。上无揜我者则吉莫如征也。而不征何哉。以柔用刚则乘之者至以为蒺蔾。以刚用刚则乘之者以为臲卼而已矣。此虽与传义有异。亦可备一说欤。

煕朝对。来知德释上六之义曰居乎九五之上。危惧而不自安。由是说观之。处上六者。非不知往征之乃为吉也。亦非不知不动之反为凶也。而困于葛藟。卒莫之征者何也。盖其阴柔之质。既不能振作。处乎困极之地。又无异缚束。然则不征者。非不为也。乃不能也。宜乎初六之过。在于谋全也。至若六三之据蒺蔾。上六之于臲卼。又何为而言也。下体为坎而有丛棘蒺蔾之象。上兑错艮而有危动臲卼之象。乃知蒺蔾也。臲卼也。非由于以柔用刚以刚用刚之别也。特其所取之象。逐爻不同而然也。然此等所论。皆非传义正释。则虽废之可也。以为一说之备亦可也。以上困

荀子曰不足者。天下之公患也。苟知劳民劝相之道。而以不足为患者未之有也。大抵君子之取象于井者。将以法井之德行井之施也。井之为德也为施也。果莫大于足其不足。而先王所以观井足民之政。皆可历言欤。

煕朝对。井之象。岂徒然哉。圣王则之。以利天下。则夏禹氏之疏导九潦。去吾民其鱼之患者。盖取诸九三之井渫。殷成汤之拯济水火。慰黎民如渴之望者。盖取诸六四之井甃。至于文王之视民。不啻如赤子之匍匐入井。故画田九区。名之曰井田。使彼如水趋之民。于斯耕焉于斯凿焉。是以江沱之间。汝汉之傍。举皆沐深仁而饮至泽。财用无竭涸之叹。歌颂有洋溢之美。若是者。盖亦取九五井洌寒泉食之象也。古圣王观井足民之政。其在斯欤。

井渫不食之象。求之殷周之际。谁可当之欤。说者曰当周之世。殷之诸侯。独守汤法。而不见任用。盖亦微箕之伦。而为人所伤悼。爻辞托意。其在于斯。又曰周德来被。故曰求王明受福。此言何所据欤。

世纶对。井渫不食。为人伤悼。正是微箕之谓。而当周之时。微箕之不见任用者。非王之不用也。乃微箕之不为用也。有冔其冠。不变殷家之制。亦白其马。来作周庙之客。则岂王之不欲臣之也。即微箕之不肯为臣也。然而微子之受其封而宗祀不绝则殷家之福也。箕子之传其道而彝伦攸叙则周家之福也。此可谓得王之明而并受其福也。岂但周德之来被也。抑亦箕子之德及于周也。然而圣人之因爻取象。因象设占。盖有所偶合者而然也。岂故有意于殷周之世。而托之于九三之爻辞耶。是则臣不敢为然也。以上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