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后村先生大全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一百五十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一百五十三 后村先生大全集 卷第一百五十四
宋 刘克庄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赐砚堂钞本
卷第一百五十五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 --卷(⿵龹⿱一龴)一百五十四

 墓志铭

   阮安人

始余执亲丧既禫矣王君仲初墨衰越邑踵门而来

曰吾母待君铭而葬词极悲苦余谢曰君请勤矣如

余哀未释何少需即吉为之既而仲初过傍郡余造

朝数走仆责前诺词益悲苦余不𫉬以老悖辞按王

阮温福旧旋也世姻也王居长溪阮居平阳安人迪

功郎延年之孙女承奉郎世全之配廸功郎前拟差

荆湖北路制置大使司凖偹差遣复之母复仲初也

安人幼知孝敬渉图史始嫁夫家窭承奉公又倾赀

助叔婚学聘师教子之费尤厚不足则取诸奁妆安

人不少靳仲初少游四方诲以择交故仲初多闻诸

前之言又勉以行好事做好人故仲初早有朋友之

誉仲初未仕客罗浮郡斋积敩学金航栗饱亲至邑

饥民掠之家人欲讼于官安人不可而止仲初擢戊

戌第为华亭尉岁荒被檄劝分安人曰苟可活民吾

箧笥所有汝悉持去乐善好施天性然也承奉公贫

而好礼戸外常有不速之賔觞豆不精洁则诃谴妾

滕安人常以微词觧纷顺适其意宗戚邻里部曲舆

隶皆诵其贤仲初迎二老人就养华亭岁馀不幸承

奉公郎世母子质鬻扶SKchar仅能返乡安人自是家事

一不挂口禀实而气和至老未尝择饮食近药饵淳

祐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微疾逝年八十二孙男

一人徳之未冠㧞胄觧孙女一人某年月日葬于浑

江之原仲初赴荆门军长林县主簿时余以书荐于

大使秋壑贾公安人览之曰他日吾松槚间得若人

数语足矣嗟夫吾衰也久矣血指之笑覆瓿之讥每

引笔行墨辄面污心愧安人何爱于是文乎铭曰

昔从夫今从子善可书铭不诬

   超师

师名宗超俗姓郑世为莆人曾大父爕潮州判官大

父伟严州通守父昌母苏氏礼侍孙女也幼为浮屠

学宝庆初元祝发以嚢山闻为师后淂法于黄檗有

住莆之国欢院六年光孝八年俄主妙寂拂衣去最

后坐嚢山道埸淳祐壬子(⿱艹石)知将终者语其徒曰

吾八年于此蛊敞稍餙逋负渐轻安得一住衲传吾

心灯乎时师年五十三闻者未信九月甲申果示寂

僧腊二十七苏母尚存师乌捕之念至老不衰预为

规告兆且曰他日拊吾骨焉座下弟子二十馀人

将以是月戊戌用其法荼毗竟归于新邱师所得于

闻与有者其徒能言之余不能言也至于将灭度而

尚忧其寺已髠缁而不忘其母余能知之其徒未必

知之也铭曰昔桞子厚善言浮屠其说精诣以释贯

儒嗟乎佛性与人不远桞言其深余言其浅

   聂令人

聂氏望于晋江令人讳柔中鲁祖崇武翼郎祖𥙿武

显大夫父逖武功大夫知和州管内安抚母恭人蔡

氏既笄为开国陈公之配相賔敬四十九年开国卒

嫠居十年从其长子官宗邸始不欲仕既而曰吾去

父母家久矣遂行至则借居聂氏聚族戚甥侄楽饮

俄而属疾以淳祐辛亥闰十月辛已卒于安抚公之

堂寝昔诞育地也年七十九二子增朝奉郎主管南

外睦宗院壁故从事郎漳州龙溪丞二女长适故吏

部郎官郑逢辰次适通判广州宋应先皆前卒有二

孙琰廸功郎新英徳府真阳尉岩拟将仕郎曾孙女

一人增奉輀车返新第丧祭皆用家礼明年十月辛

未合葬于开国公之阡自余大父与正献公善通家

今四世矣令人不逮事丞相奉魏国聂夫人甚谨

如子事母不由侄从姑也虽席贵盛衣常澣濯食或

馁败顺其夫然不废儆戒慈其子然不使过于温饱

闺门之内动中礼法旁通老释往往成诵卒以中夕

露香肃拜至耄愈勤子(⿱艹石)孙皆敬恭候令人竣事廼

敢退増自解怀安丞不忍离亲徘⿰彳囬 -- 徊膝下二十馀年

不调令人安之不以仕进督责其子视犹子圭及郑

债内为郎外为监牧略无歆羡意门户或为人侵侮

亦夷然不校余观令人持家诲子大意合于诗书之

俭易之谦九今人之所朴野而无华者古之所谓俭

也退懦而无能者古之所谓谦也此固人道之所宝

神理之所福欤铭曰 守之勿使隳也陪之勿使亏

也呜呼正献之家未可几也

   赵安人

安人名汝偕系出汉郡南渡徙晋江太师和义郡王

谥忠靖士珸之曽孙武功大夫不猜之孙武莭大夫

主管台州崇道观善兰恭人聂氏之女朝奉郎主管

南外睦宗院壁陈増之室自丞相至开国皆娶于聂安

人聂出也幼慧悟长端恪伯祖父知宗不懬爱之女

子及归宗院丞相家法素严安人事舅姑谨以孝称

处妯娌和拊儿女慈待妾媵恕以贤闻素羸多疾崇

道久官浙江甫还里而安人伏枕语其夫曰聂恭人

未葬吾⿰日𡨋 -- 暝矣亟贻书吾翁勿泥风水家说遂卒淳祐

已酉正月某日也年五十一二男长名琰廸功郎新

英徳府真阳尉次辛孙二女辛孙与二女前夭孙女

一人尚幼后于四年壬子腊月某日葬于南山之原

初宗院以二亲年高由岊江丞归飬不参选于堂者

二十一年盖学士大夫之意有非妇人女子所能喻

者御寇辞粟家人拊膺夷甫清谈郭氏赎货谢公高

卧夫人托讽(⿱艹石)夫同嗜好通肝鬲以靖退为饴密利

逹为桎梏此儒仲徳公夫妇之事也宗院以贵介宗

安人以宗姫行之不亦竒特而可录乎铭曰 古者

妇徳不出中闺斯铭孰徴余女琰妻逝者无还来者

有稽

   太学博士吴公

莆小邦而多贤牧以余耳目所暏记六七公其人皆

儒者不䏻俯仰追时好钩距探物情击㫁希名誉专

以理胜𫝑诚服谲仁化暴而已郡人爱之有百年之

思焉吴公济之其一也公讳炎其先避五季乱自苏

迁樵居于城东八十里之固住高祖惟复赠朝议大

夫曽祖仁祖祐皆隐君子父衍赠朝奉郎母危安人

少以文鸣乡校入太学益知名尤长于䇿士争诵习

绍熙初元郑公侨典举得公卷击莭擢第十廷试中乙

科授从事郎教授桂阳军学环郡皆徭也公不鄙夷

其人讲切磨濯弦诵彬彬旁境有来学者地远士贫或

不能偕计吏西上公积馀廪(“㐭”换为“面”)裒众力置贡士之田焉

秩满径参侍郎选授南丰丞会故相余公端礼判潭

州与湖南诸司合荐檄公源明拜冬卿荐语尤力诏

与掌故丁危安人忧嘉㤗二年除戸部架阁为侍郎

王公违所知四年除武学谕开禧改元迁太学博士

改宣教郎时权臣擅朝公不楽官京师因悼亡请外

添差通判建寕府前王公适出守举郡以聼诏选禁

卒待调发旧比有犒吏不即白卒谇语廷中众皆失

色公登时按籍散给皆肃然无哗岁旱民相剽𭣭台

府檄公抚谕周行境内冨者发廪(“㐭”换为“面”)贫者觧力郡以无

事垂满请台州崇道观以归初公与章卿良肱同在

故府相善至是其弟良能拜中司上公自代俄参政

事问公所欲公曰食议幕之禄足矣章公曰吾有何

辞以白吾兄遂需次江阴军嘉定二年也五年陛辞

时更楮法吏奉新书甚峻公极论之曰民心向背社

稷存亡繋焉开边桃虏𭧽尝失其心矣柰何更持不

恤之论行一切之政稽令者斥干令者诛大吏倡之

小吏之迎合者和之臣恐人心徭而国随之矣别䟽

言士风饕墨冝复祖宗治𧷢吏旧法又举公仪休毛

玠事以讽当轴之贪公素有美誉众谓必擢馆阁既

对不复留矣所亲任公希夷时在词掖先和对语公

拒不答奏篇出始大愧伏江阴以邑为郡岁入尤狭

赖舶税支吾后改隶嘉兴公请复之宽征啬用以其

馀力茸郡学贡闱缮黄田闸溉田甚广民欲建祠立

石下教禁止诏行殿最法而公为浙西郡之最七年

除知温州公喜治剧固请小垒改兴化军先教化崇

礼逊賔兴命乐工按古鹿鸣音谱以燕之创郡学曝

书会士之隶上庠者公视如同舍修芦浦斗门终更

乞主管建康府崇禧观祠满改绍兴府千秋鸿禧观

虽老岁时家𥙊盥奠必躬与亲朋为贞率集以觞咏

琴奕自娱六月朔谒郡得疾舆归夕终于寝年六十

九十四年也官至朝散郎娶同郡澹轩李先生吕之

女事姑谨持家肃前卒二子长垠通直郎知建寕府

瓯寕县次壮二孤以明年六月十三日葬公于固住

东临江之原公清介恬静出于天性少敩学长官游

所入皆以奉尊老均兄弟身无私藏宅一区田一㕓

足以具𫗴粥庇风雨家无留资色晬而荘言简而远

若甚和易而有毅然不可犯者终其身不汲汲进取

历二郡自下车一奏记时宰外比去不再通名自谓

平生无一毫侥幸之心亦无一毫侥幸之𫉬常以此

训其子公之殁也李公方子状其行后三十年垠诒

书史官刘某曰诸老尽矣君盍铭吾先人乎盖樵有

古君子二人焉吴也叶也余昔受㕓于吴纳交于叶

今皆亡矣叶公名武子字诚之与吴公出处大致略

同立朝申公辕固也故时莫能好治郡阳城元结也

故久而见思叶公及见端平絫召不至亦稍褒崇矣

吴公卒于嘉定之季墓上之题仅曰宋博士示尔

悲夫铭曰 即之如春叩之造微徳人之容吉人之

辞及勇于善贲育莫支堂堂二䟽落落两麾儒林循

吏皆公SKchar为今无班马笔之者谁苏溪之东墓槚蔽

𧇊孝哉垠乎霜露之思守余三年其请余悲公不喜

谀余肯传疑咨尔后人勿毁兹碑

   林贡士

林氏旧居朱紫坊先世仕当靖康炎绍间有抗莭死

虏庭者有骂贼死兵变者有为柱史而不屈于时宰

者至长楽通守雩始居北郭君曽祖也祖天觉父瓘

皆隐君子君名时字徳成少善为赋与訔齐名十九

亚秋荐后一举兄⿰纟⿱𢆶匹 -- 继之人谓二林如机云入洛矣既

而君五上春官辄不利兄三荐六上始擢丙戌第君

至老不屑就南廊试卒以淳祐辛丑九月五日年五

十八遗言⿱穴之 -- 窆我于城西北南丰院侧母厚䘮高家葬

以明年腊月二十二日君场屋顿挫闭关萧然配陈

孺人正献公侄孙女也与君相安于隐约君每语家

人吾家世三积善后必有兴者姑待之既卒孺人勤

苦持家言不出梱而烝尝伏腊男女婚嫁皆有伦绪

卒以辛亥二月四日年六十合祔以壬子腊月二十

二日子一人庆龙女一人适宣教郎郑垉孙男女各

一人余幼与君俱从乡先生方泽孺小君三岁相亲

狎也每叹君一辈行才名将君者贵显为侍从或起

家至二千石虽素出君下者往往皆擢科第致宦逹亦

有怠于自守而善于自营遂以资雄者犹之诡遇各

有𫉬焉君艺高而不成一名行洁而不谋近利坐一

室书围之枕籍萤𥦗间以死正射正御而终身无

𫉬焉悲夫命也夫铭曰 君之才兮轶牧之与相如

今无人兮诵阿房与子虚题其马鬣曰贡士之墟噫

此志士所以有眊矂之恨而主司不得而辞冬烘之

贵欤

   胡藤川

公胡氏讳余潜字叔昭世为台州临海人上世讳南

仲者居太平乡之黄奢倾家集众捍盗吕师嚢之

锋以身死难里人哀思之共⿱穴之 -- 窆于治平寺公曽大父

也姚方氏大父讳彦直妣吴氏任氏父讳绶累赠宣

教郎妣安人叶氏公襁褓而孤随母随余氏束发以

行艺推于乡前一辈皆愿交钱相弟兄尤噐重迎

致家塾最久既而席下弟子益众然应举犹用余姓

耆旧或告公所自出公矍然即日返本宗而更今名

示不忘长育恩也俄首乡荐登辛未苐为铅山主簿

守章公良朋罗致之幕玉山久不治俾摄令丞通赋

滞讼刄觧冰泮夏潦夜至公避之驿楼向晨盛服精

祷水去楼板仅寸许家人皆泣公不顾有縁栋攀木

号呼者命纳之曰何忍视其先毙水退全活者多郡

走书慰劳趣还邑人泣随数里后公道玉山送迎皆

然丁公黼檄公商义役先授荐书公自言未有尺

寸劳且永丰任尉贤又迫满巽与之丁公寻亦荐分

去为会稽丞诸暨阙令章公已持仓莭与帅吴公格

宪汪公网皆曰无如胡君者至则其邑大治寓公

或强市卑幼产夺还之秩且满宪巳兼帅仓辟庆元

府长山盐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实留幕中余公铸⿰纟⿱𢆶匹 -- 继至以公廉勤𩔗已

尤见委任在仓幕七年多所𥙷益如社仓惠民局积

蠧实惠见之罢行于是京状尚久合颕盐司援増羡

常乞为减一削有司沮格公亦不愿受径注馀杭酒

库尹𡊮公韶谓人曰当为胡君了兹事遂班改知平阳

县以亲嫌改金溪闽江盗作金溪为盗区矣所亲多

劝勿往公疋马疾驰求兵与食于郡守愧谢曰郡不

自谋如邑何邑宿兵千六百馀人日费不赀常赋巳

预借至再岁公慨然告谕诸大家曰留货以资寇不

若瞻兵以御寇然令不敢科抑也暂贷以纾急可乎

众皆楽输又请本钱于郡权㩁监酒以佐军费内平

闘讼外接事机躬视诸隘激励隅㧾有邓富两社团

结义兵共数万皆精悍公抽还官军以其廪(“㐭”换为“面”)与义兵

分布防守遇贼追剿所向辄捷招抚流移以渐复业始

至时红巾满野未两考田菜辟桴鼓稀撤戍罢摧还

本钱于郡贷于民者理为新赋他人寸功必力言于

上丞黄必大尉曽勲改秩将校邓克济冨梯等初授

者数十人而绝口不自伐帅李公夀朋漕赵公彦覃

宪陈公恺仓黄公炳合辞论公桑洲飞鸢沙溪暖水

剿贼之功暴露经理之劳不报夏旱公祷雨于仁政

堂芝产堂梁吏民惊异甘澍果应士民歌之北去赢

钱尚数百万且储粟三千石偹赈荒公书生不能折

利素清俭无锱铢妄费而已丁公守庐陵熟公邑最

会擢桂帅约诸司同以挂倅碎弗就复以帅司干办

公事辟或谓中书堂记公姓字久矣奚以南为公不

荅至桂海南𥠖寇冝州罗蛮弗靖筹画尤审既荡定

以次受赏公亦不预诸司委摄外郡则辞谓其子曰

吾起寒畯仕至外郎望不及此将寻松菊盟矣端平

𥘉元辟知藤州命未下起居如常然(⿱艹石)忽忽不楽者

一夕端坐奄然而逝六月辛邜也年六十有九阶朝

散郎以子陞朝累赠某官娶盛氏赠安人⿰纟⿱𢆶匹 -- 继林氏封

大宜人子二人太𥘉朝请郎秘书郎兼景献府教授

从龙某官女三人长适某官傅自朴次适韩辙次适

公有至性内行事母极孝既归宗余氏子止一

女公欲为命⿰纟⿱𢆶匹 -- 继倩弗楽公输以秋毫无侵自买田以

𦔳择余宗尝立者后之钟爱女弟一食必剖方岩至

公居安当荐公云孝友闻于乡闾人谓实录公少负

俊声长有美誉宜速成蚤逹然登第已四十馀通籍

已六十馀学高辈流而不得预于礼楽文字之选材

周世务而仅施于簿书米盐之间白首一麾假使临

郡其惠不过及于古藤斗垒而止然天于是区区者

犹不公畀谓之何哉八历六任十四五考贫不能归

仕越偶市屋小因居焉其逝也秘书君适归应试讣

闻跣足万里哀动行路将母䕶柩反葬于山阴县承

务乡谢墅之原乙未十月庚申也后十有九年淳祐

辛亥余典册府与秘书同舍一日过余曰先墓之碣

未立非缓也有待也敢以累君言发涕下昔文中子

叙铜山府君以下桞子厚志其先君先夫人六一公

表泷冈皆不属笔于人秘书顾谦巽而诿诸僚友乎

铭曰 仕勿速化不可以久禄勿多取留畀尔后贤

哉胡公有徳之言不于其躬于其后昆英英秘郎进擢

未已匪天胜人廼父遗子

   大理卿丘公

丘氏之先仕齐永明中为显族五季自湖之乌程从

泉之永春又徒安溪公讳廸嚞字惠叔少与弟秉嚞

受春秋学于乡先生余公克济见推高第遂冠乡试

登壬戍第调永福尉激赏酒库皆未上改武康尉先

世松楸在焉公清谨至不敢与宗人往还教授潮州

蠲学𠫊杂费之敛于士者去教授融州芮提刑及言

异兴𥙊酒子既以职剡荐尚未深知公后闻其莭守

喜吾得人矣改知候官县治尚清严吏搅皆不使公

又邑人梁成大在台诛贿不𫉬嗾同列诬公镌罢

知増城县捍寇保境去见思秩满入京要路或有教

公介医僧可留中公谢不能部差通判循州以俸金

筑城西堤二千馀尺沮洳患息循人名曰丘公堤帅

檄摄惠州积弊苏醒知新州郡亦大治除提举广东

市舶兼常平舶司例卷取诸畨商者公痛革去崔丞

相喜之欲刻诸石公力辞崔公益喜甚除提举常平茶

塩事以方严为人所惮罢主𬋩崇禧观待次漳州侍

徒竹湖李公荐公廉直不畏强御召除大理丞迁驾

部郎官进对言立治之本不离乎身心次论士风上

问何以革𧷢吏公徐曰以身帅之无不可者复罢为

崇禧观俄以屯田召䟽八事而尤谆谆于畏天命固

人心振纪网重节义改兵部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

院检讨官擢军噐监大理少卿复罢为冲佑𮗚起家

直秘阁广东运判公历琛庾两台南人素重公清德

喜曰贤监司至矣惟吏属之寡谨者豪右之有过者

畏公风棱𬒳旨摄帅清远县徒寇以入省地拒官军

为常一日猝至杀县令其锋剽锐四出前不楽公者

因哗言红巾满山海广左皆盗区欲以撼公去之公

不为动益明赏罚审布置虑上下罗峒𫝑合则未易

平廼厚抚上罗以绝下罗之援擒首恶俘同党馀相

⿰纟⿱𢆶匹 -- 继败降尽纵其胁从者𥘉清远戍卒劵食苦主将接

克公今月就州同摧锋诸军支给以绝祸根遂条上

山前官军民兵劳苦有差捷书闻朝廷嘉欢或者又

谓徭非大寇公所杀多平民上独知之召对劝上修

身正心辨天理人欲界限时议者欲罢广郡客丁钱

公曰湖广诸屯兵饷系焉罢之则不可郡矣上顾问

慰劳甚宠每奏称善语及财赋公奏郡计素狭臣以

俭为之未见其窘及徭寇公奏平寇皆陛下威徳臣

何力焉因言浮论谤伤状上札付大臣曰丘某对朕

询广寇其言皆有始末寇作之𥘉或者张皇以重

其事及其平定又云多杀(⿱艹石)以浮议抑之缓急何以

使人宜以大卿处之大臣乞宣忖史馆翌日上御经

筵以告侍读赵公以夫赵公贺曰圣天子明月万里

之外矣除大理卿淳祐庚戍春也为省试参详官公

晚入朝积中外之望又有主相之知少郤当列法从

而谈者妄疑公必居风宪竟以此不容罢以旧职提

举崇禧观辛亥十月丁未以疾卒于寝年七十三积

阶中奉大夫安溪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戸赐紫金鱼袋

娶杨氏柯氏赠令人男二人汲古从事郎平江军节

度推官学古登仕郎女一人后公期年卒承直郎辟

差两淮制置司干办公事翁官婿也孙男二人孟崈

登仕郎仲崈该致仕恩二孤以宝祐初元二月某日

葬公于南安县嘉禾里蔡岭之丘山公无恙时过而乐

焉曰他日吾归于此矣公少清羸尚书杨公炳一见

竒之有宅相之议或疑其寒杨公卒与女性刚峭寡

合不蕲人知人亦鲜能知公者持身如玉雪𦲷官居

乡无秋毫点黦时有贾胡铜臭埓国遍交贵仕公独

拒其谒苞篚亦不敢及门温陵大都会朱门华屋钿

车宝马相望公未为广漕前仅有弊庐在委巷出则

徒步一童负衣笈见者不知其尝为郎官使者也盖

他人仕宦巧者速化贪者悖入公自一尉至九卿铢

积寸累无劵外之𫉬自初筮至监牧方面冰清蘗苦

无俸外之偿虽甚惎公毁公者不过病其太刚劲尔

至于清白吏之称则怨𬽦不能改也呜呼功名之际

其难久矣营平破羌宣帝知之魏相主之也新息失

侯世祖抑之梁松毁之也陛下于公奎画昭囬布之天

下方之赵马有玺书之奨而无珠犀之疑矣然毁公

者岂止一松哉卒于天子深知之而不果用大臣

力主之而不庇不亦重可悲慨乎余⿰纟⿱𢆶匹 -- 继公为琛庾者

览公遗迹敬公雅操二十年间每以告郑乔李范游

数丞相曰求竒才则愚不知求廉吏丘某其人也二

孤来徴铭余病且髦气力不足以伸公之屈文字不

足以垂公之名姑抚其寔而铭之曽大公某妣某氏

大父某妣某氏父某以公故赠中散大夫妣林氏赠

令人铭曰 甚哉世论之险巇也没其善之大而抚

其瑕之微也惎其事之济而幸其人之危也然昔也

惟败事者蒙诋讥也今也虽成功者亦洗吹也哀哉

丘公之滞且畸也公性迕俗余文皆时呜呼千载而

下览之者无私爱憎则有公是非矣悲夫

   郑徳言

莆郑氏居后埭者皆祖侍御史伯玉德言讳偘侍御

第五子承议郎叔侨之后于隐君良为曽大父囿为

大父赠承事郎詧为父孺人许氏为母初受学于兄

庆长出语同学儿退三舍入试诸老生避一头始以

潜甫名取闽广漕荐后易今名贡于浙遂擢端平乙

未第历庆元府昌国监豪右朴酒坊十五所有不酤

饮于坊者辄困苦之徳言白府毁诸坊聼民自醒使

县郭有物力家各以高下岁认诸坊息钱有差无物

力而开酤者日认有差昌国行万户酒自徳言始

也邸第为豪右奥主欲沮其议徳言毅然不变至

今行之辟沿海制置司犒赏酒库陈公嵦赵公以夫

罗致阃幕城中贵寓能荣辱祸福人者非一族德言

临事问理不问𫝑未尝曲笔以徇人始若忤拂终皆

惬服改秩知古田县未上赵公建㳂江制阃辟主管

机宜文字治法征谋悉谋而行军府称治除戸部架

阁数月以风闻去差通判泉州俄以太学博士召迁

国子博士兼沂靖王府教授权枢密院编修官向用

矣会试发䇿论师道大司成疑其侵已又以风闻去

起瑞州蒐军寔修大政餙先贤祠缮使客馆溪贯郡

市旧为浮梁稍霖潦则病渉议改造石桥或曰郡去

石远徳言卒为之郡人名曰惠政桥在郡年馀帑有

羡财朔望诣州学书院必进诸生讲说然其为政常

痛绳豪猾郡有大冶积为奸利徳言急捕治则又

以风闻去主管成都府玉局观淳祐辛亥闰十月辛

已卒于家年五十六阶止承议郎前配赵氏宗姫⿰纟⿱𢆶匹 -- 继

黄氏舶使非熊女皆封孺人男子䇿未冠歌鹿鸣于

乡初徳言葬赵氏于兴教里径岭之原为三冗至是

子䇿母子以宝祐初元二月已未奉徳言合拊距赵

葬七年矣徳言少苦贫万里客游寄食于人及稍有

俸禄则又踈重义嫁孤女恤穷姻交道尤笃其徇友

之急而危身靡顾脱人于难而绝口不言有可书者

性踈直闻善则服有过必规知徳言者爱之亦以此多

迕未第时安晚郑公一见噐重遂客光范及官甬东

郑公方幅巾第门下客皆散去惟徳言过从益密

论文联句宫动商应郑公每曰从我于寂寞者惟徳

言一人耳及再相皆谓徳言必有大遇合郑公亦以文

字官拟之而内仅为博士外亦仅持一麾以终其年悲

夫余晚贰奉常语议郎汪君之林曰吾欲有言于丞

相如不揖客何汪怅然曰使徳言(⿱艹石)在必能入卧内

以告余以是知郑公之亲徳言也又知徳言之忠郑

公也然士欲进说于相亦岂易哉自平甫子开皆不

能以颊舌挽廽其兄况賔客乎使徳言不去语及时

政得失人物否臧未知郑公之楽闻否也未知徳言

之终合否也悲夫余与徳言居同村里人既号余后

村徳言又筑室治圃自号村边后徳言罢郡余去国

喜曰归有以娱老矣孰谓徳言小余九龄而以宰上

之题累皤然之叟乎铭曰 士有抱负患相未知相

知之矣廼揠弗施社登庸而沧浪摈冨遭遇而徂徕

危匪今独然从昔有之嗟哉徳言吾将尤谁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五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