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录辑要 (四库全书本)/卷0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 思辨录辑要 卷四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思辨录辑要卷四
  太仓陆世仪撰
  格致类
  学字虽兼知行然毕竟知一边多观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及仕而优则学句可见阳明良知之说胜至有训学为觉者良可叹也
  读书不费精神且能长精神凡言费精神者皆不善学者也程子则老而衰斯言大有味在
  读书当思致远若不知致远便为一二项书所缚假如史书一项若欲廿一史俱淹贯则一生头白矣诗文之类俱然岂不可惜但智小谋大力小任重则又往往博而无成当如胡文定教学之法经义之外视己才力所近专习一事似为易造其有才力者自当务为全学
  求放心然后可以读书读书正所以求放心盖交相养互相发
  凡看书须句句就自己身心上体贴又要就依书上说话做去待做得有些滋味便觉得书上说话句句亲切看书愈加明白矣即如学而一节如何是学如何是时习如何是时习便悦体贴之后便把来一一躬行自然书与身一圣贤言语句句不错不然只就今日看去读书是最苦事了如何圣人反说时习而说
  凡读书能开辟只是信得过
  问朱子有言读书须是遍布周满四字请下注脚曰遍布周满只是无渗漏曰如何便无渗漏曰学问思辨行步步着力便无渗漏
  凡案头必不可无古人书如言行录伊洛渊源之类使心目常常与古人相接自然意思不同如止看诗文恐溺于世俗
  人有以讲学为苦者予曰讲学未有所得是最苦事既有所得则讲学之乐其味无穷人不肯苦中下手何由得乐处
  读书不绝干禄念头终无得处亦终无乐处
  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如四书五经性理纲目此所当终身诵读者也水利农政天文兵法诸书亦要一一寻究得其要领其于子史百家不过观其大意而已如欲一一记诵便是玩物丧志
  谢上蔡见明道举史书成诵明道以为玩物丧志及明道看史又逐行看过不差一字谢甚不服后却有悟却将此事作话头接引博学之士愚谓上蔡不服固非即以此作话头接引博学之士亦非也凡读书皆不可稍有忽易之心亦不可徒存记诵之念有忽易之心则掩卷茫然事理俱无所得有记诵之念则随人可否事虽察而理或遗故上蔡记诵而明道以为玩物丧志者惧其详于事而略于理也明道看史却又逐行看过不差一字者求详其事将以深察其理也凡读书之人皆当以此为法奈何独以接引博学之士哉
  玩物丧志四字今人最易犯假如一部通鉴只平平看去依旧鉴断是曰是非曰非矮人观场随人笑骂绝无一些心得尽有多少大事被前人瞒杀如此虽记得一部廿一史只是死书有何益处
  读书不能穷理俱是玩物丧志若能穷理即记诵亦不妨愈熟愈妙
  记诵之功读史不必用若五经四书太极西铭之类必不可不成诵不成诵则义理不出也
  古之学圣贤易今之学圣贤难只如读书一节书籍之多千倍于古学者茍欲学为圣贤非博学不可然茍欲博学则此汗牛充栋者将何如耶偶思得一读书法欲将所读之书分为三节自五岁至十五为一节十年诵读自十五岁至二十五为一节十年讲贯自二十五至三十五为一节十年涉猎使学有渐次书分缓急则庶几学者可由此而程功朝廷亦可因之而试士矣所当读之书约略开后
  十年诵读
  小学文公小学颇繁愚欲另编节韵㓜仪语见前卷
  四书先读正文后读注
  五经先读正文
  周礼柯尚迁者佳
  太极通书西铭
  纲目先读纲又有历世统谱秋檠录等书载古今兴亡大槩俱编有歌括宜先讲读古文宜先读左传其国䇿史汉八大家文理易晓易于记诵俟十五岁后可也 予近有书鉴一编专取古文中之有关于兴亡治乱者后各为论使学者读之可知古今似可备览
  古诗离骚经陶诗冝先读 予近有诗鉴一编专取汉唐以后诗之有合于兴观群怨者后各
  为论似可备览

  各家歌诀此天文地理水利算学诸家俱有歌诀取其切于日用者暇时记诵
  十年讲贯
  四书冝看大全
  五经冝看大全
  周礼柯尚迁注近有集说亦好
  性理尚冝重辑内如洪范皇极律吕新书易学启蒙皇极经世等书俱冝各自为书不必入集纲目冝与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二书同看仍以纲目为主
  本朝事实
  本朝典礼
  本朝律令按此三书最为知今之要而今之学者至有终其身未之闻者盖国家既不以
  入功令而又无钦定之成书无怪乎学者之不读也

  文献通考此书与纲目相表里不可不讲
  大学衍义衍义补理学经济类书之简明者不可不讲
  天文书冝专学历数
  地理书冝详险要
  水利农田书有新刊水利全书农政全书
  兵法书孙子 吴子 司马法 武备志 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俱冝讲究 按以上四
  家茍非全才或专习一家亦可

  古文左国史汉八大家
  古诗李杜冝全阅
  十年渉猎
  四书
  五经
  周礼以上参看注疏及诸家之说
  诸儒语录
  二十一史或旁及野史
  本朝实录及典礼律令诸书
  诸家经济类书
  诸家天文
  诸家地理各省舆地志或旁及堪舆家
  诸家水利农田书
  诸家兵法
  诸家古文
  诸家诗
  已上诸书力能兼者兼之力不能兼则略其涉猎而专其讲贯又不然则去其诗文其于经济中或专习一家其馀则断断在所必读庶学者俱为有体有用之士今天下之精神皆耗于帖括矣谁肯为真读书人而国家又安得收读书之益哉
  自汉唐以来皆以五经为圣人所定尊经之士率取五经而表章之或添注疏或增论觧无虑数千百家五经而外则以为非圣人所定而忽之其有拟经续经者咸共非笑诋排以为得罪圣人莫此为甚此世儒尊经之过而未知经之所以为经也惟易具天人之理完完全全无少欠缺为不可拟亦不必拟其若书与春秋即后世之史也春秋专记事实书则兼载文章亦即后世古文之类诗即后世之诗也礼则纪三代之典礼后世帝王代起有一代则有一代之制作礼未常无也故愚以为五经之中惟易在所不必续其如诗书礼春秋皆在所必续今惟纲目一书为继春秋而作其馀三经则皆无敢继者一则怵于王通拟经之说一则泥于邵子删后无诗之言也世儒之言曰后世之诗文岂能如三代之诗文后世之礼岂能如三代之礼此言诚然然即三代之典礼文章亦非言言可为法则者如书之吕刑文侯之命诗之郑卫诸篇礼则三代互有得失此世运升降使然三代自不如唐虞汉唐宋自不如三代圣人删定笔削亦但取其文字之有关系者存之以待后世读者自辨其得失耳岂以为此五书者自经吾删定笔削而外遂无一言一字可复继五书而起乎王通续经之谬在续之而不得其正传非经不当续也余不自揣有诗鉴书鉴二集书鉴取古今文字之有关于兴衰治乱者诗鉴取古今诗歌之有合于兴观群怨者后各为论以窃附于孔氏诗书之义虽识见浅陋意议庸鄙所不免于君子之讥然其心其志则固愿为圣人之徒而无可罪也未识后世其能谅我否
  太玄潜虚洪范皇极此皆拟易之书其精微既不能如前圣而又无补于后学殊为无谓学者不惟不敢议之又从而尊之乃专罪王通不惟有耳无目亦可谓势利矣
  礼者天理之节文故有一代则有一代之制作皆有意义不必是古而非今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则知生百代之后者其礼必将损益百代乃秦汉以来其制作礼乐者多非明理之儒而明理之儒则又多是古非今动辄有碍其原多由误认非天子不议礼之语盖中庸所谓不议礼者谓不敢轻议而改时王之制也若私居议论考订折衷此正儒者之事亦何罪之有焉孔子答为邦之问是一证也朱子仪礼经传集觧亦是此意而此书成于门人未及折𠂻亦且多泥古礼而不能揆之于今使后世无所遵守愚意欲一依朱子集觧所分之目如家礼国礼王朝礼之类自三代以至近代一一类载其礼而后以己意为文以折𠂻之名曰典礼折衷庶几议礼之家有所考据
  议礼在朝廷甚难盖既有拘忌又有掣肘意见分争私心角立从来议礼之家毎称聚讼良有故也即如近代兴献皇帝之事张桂始议远胜杨石斋诸君子然诸君子之心无私而张桂之心则有私设以身处其时欲从诸君子则于礼不可欲从张桂则迹类乎私而必为诸君子所掊撃遂一无可置喙矣时礼臣席书阳明之高足也以大礼事质之阳明阳明不答为诗曰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俗尘盖深见诸君子争礼之非而又不敢倡议随张桂之后也故愚谓此等大礼儒者皆当于平居无事时考订折衷著为定说则后人可引以为断不至有临事分争之患矣
  礼记中如曾子问檀弓最好所谓儒者平居议礼而考订折衷也不如此不足以尽礼之变吾欲于典礼折衷之后更为或问以发明之
  议礼中格致工夫最多今人久不讲此殊为学问欠事致知工夫莫备于六书盖天地间一物必有一字而圣贤制字一字必具一理能即字以观理则格物之道存焉矣许氏说文虽略存古人之意而理有未偹吾友王子石隐作六书正论毎字必据理精思直穷原本其精确处竟可作尔雅读为格致之学者不可不知也
  读史当以朱子纲目为主参之资治通鉴以观其得失益之纪事本末以求其淹贯广之二十一史以博其记览然约礼之功一纲目足矣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犹不可不读二十一史虽不读可也备查足矣
  二十一史列传甚冗乱其诸志却不可不读盖一代之礼乐刑政存焉未可忽也予尝欲去二十一史纪传别取诸志合为一书天文地理各从其类是诚大观文献通考亦仿佛其意但终不若独观一代为睹一代之全耳
  读史有必不可少诸书如历代地图建置沿革历代官制建置沿革年号考甲子考帝王世系帝王授受建都考历世统谱秋檠录等书俱不可少欲彚为一集名曰读史要览亦是便学者之事
  读书一顿工夫最难人一岁中毎多事务担阁能读书时不过三之二耳纲目一书合前编及宋元不下万馀纸应务之暇日读五十馀纸亦须得二百日况又有考试杂书间之是一岁工夫止堪读一部纲目何以卒事愚意学者有意读书决当离家入山谢绝世事分年读书毎一项书作一年读如通鉴纲目纪事三书便可作一年读过亦快事也
  读史须一气看过一气看过则前后事连贯易于记忆读书连早起夜坐穷日之力性敏者可得二百叶评点考索之功俱在内更多则不能精察矣纲目通鉴纪事三书不下四万馀纸值二百日其馀日以当反复玩味优㳺涵泳之功是三书者亦可以无憾矣
  看二十一史只当在长夏不用评点只约略揭过其志书另作一项看
  薛文清云凡国家礼文制度法律条例之类皆当熟读深考愚谓孔子动称周家法度虽周公制作之善亦从周故也予毎怪后儒学孔子亦动称周家法度而于昭代之制则废而不讲亦不善学孔子者矣
  居官而读律令所谓入国问禁也昔陆文量公尝言国家当设宰相及读律令有以后官员人等有妄言设立宰相者满朝文武大臣一时执奏将本犯凌迟处死不觉失色因叹居官不可不读律令今学者奈何忽诸
  文献通考与纲目相表里纲目详历代之事实通考详历代之典礼皆学问之所在也今纲目颁于学宫载在功令而文献通考独否此世所以鲜实学之士也
  邓元锡函史下编朱健治平略二书宜与通考参看修己治人之道莫备于大学西山衍义琼山衍义补则旁通而曲畅之者也学者能熟读深考则于修己治人之道其庶几乎
  能读衍义衍义补二书则知天下无一书不可入大学其不可入大学者皆无用之书皆无益于修己治人者也
  或问天文书系国家禁书不冝读者非也国家所禁在占验之书恐其妄言祸福耳若历数则人人当知亦国家所急赖自立法以来从未闻有以天文历数犯禁者如徐光启邢云路诸公则又明明以天文历数建明于时何可不学也
  历数或可不必学而天文日月五星运行薄蚀之理必不可不知此儒者之事非一艺之司也观古诸大儒可见
  地理书冝详险要一统志所载多泛记山川人物名胜而于险要独略或亦朝廷秘慎之意然学者必不可不知也予尝取二十一史战争之事其有关于险要者分省分郡各以类注颇有关学问以未得其暇属虞九长源圣传而两兄亦未暇圣传竟续成之大有禆益
  水利农田是一事两书可互相发能知水利则农田思过半矣
  兵法儒者不可不习此虽毒天下之事而实仁天下之事儒者不习而顾使强武之人习之得以肆行其不义此天下之所以常乱而不治也
  看书不可看重叠书徒费心目如唐荆川左编李卓吾藏书邓元锡函史上编不过摘史中诸人分门别类不用更看
  凡读书分类不惟有益且兼省心目如纲目等三书所载大约相同若纲目用心看过则此二书不必更用细阅但点过便是譬如复读极省工夫然湏一齐看去不可看完一部再看一部久则记忆生疏也其馀若理学书如先儒语录之类作一项看经济书如文献通考函史下编治平略大学衍义补经济类编之类作一项看天文兵法地利河渠乐律之类皆然成就自不可量也
  问孔子教人先以博文后以约礼朱子亦使人先博而后求之约故程子为学泛滥于释老者数年然后反而求之今吾軰为学如释老之类亦当博渉否曰若论泛滥释老岂特程子即朱子未见李延平时亦尝学禅于开谦王阳明罗整庵少年皆曾学禅只是各人力量不同有与之出入泛滥而不为之惑者大程子是也有学而后知其非者朱子与罗整庵是也有始而学焉而弃焉而终未免稍涉其馀习者阳明是也吾軰欲为大儒欲任斯道之责二氏之书岂得闭而不窥然须各人自审力量何如若力量不足不如且守先儒淫声美色之训盖先儒决不作欺人语决不误人不可厌常喜新贪多务博遂至坠坑落堑也

  思辨录辑要卷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