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悦庵文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悦庵文集

1836年
卷一

悦庵集序[编辑]

自守笃者。外物轻。饫于藜羹。则淳熟不能动其心。况有蒭豢之悦者乎。悦庵夏翁。居于岭之达城。绩学砥行。不求闻达。有一方伯闻其贤。欲为荐剡。而谓其嫌名之触讳。使人讽其改之。翁谢之曰。名者。亲之所命也。改名邀荐。吾不能为也。此岂非笃于自守者乎。充其操。将以千锺之富。不易其一邱一壑矣。余始未识夏翁。徐洗马锡汝。端饬士也。其儿时。延翁于西席。曾受大学章句。知翁㝡详。为余道其言行。且以其遗稿示余。虽寂寥数卷。而皆鞭辟近里之言也。余尝谓世可无撑眉努目贪荣冒进之人。而不可无矩步规行固穷读书之人。人可无抽青媲白栀蜡粉泽之言。而不可无依仁据义朴实敦厚之言。夏翁以不可无之人。有不可无之言。虽少。亦可以传后也。噫。士生斯世。𠅩不欲得志行道。而是有命焉。竆而在下。暗然自修。犹足以矜式乡里。裨补风教。今于百家之聚。十室之邑。得如夏翁者。棋置星罗。落落相望。则为益于世道。岂浅鲜也哉。余于是。抚卷而增叹。遂书此而归之。

资宪大夫行司宪府大司宪兼知经筵春秋馆事弘文馆提学世孙右副宾客李翊会书。

悦庵集序[编辑]

士之守身。如室女之处闺。跬步不可逾闲。苟可逾也。其异乎涂泽而倚市门者几希。以故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遵晦物表。介然离俗。枯死嵁岩。不见知而不悔。乃为能守其身。以余观之。若悦庵夏处士时赞。其无愧于是欤。处士世居达城之晩村。蚤悦圣贤之学。从宋心斋,李镜湖两贤游。与闻名理。晩拟毕命松楸。筑丙舍而处焉。即所云独茂岩栖也。冥心万缘。不出山扃。享年七十九而终。处士身以介子无嗣。临终遗书侄孙。俾之体祔于墓。神祔于庙。祭止兄孙。措置后事。凿凿中礼。如素日之持守。生死岂二揆哉。不佞常恨幷世而不识其面。及觐达府。要处士一顾。处士引不入偃室之义而辞焉。弥服其自重。不以不既觏为憾也。处士常耻声誉。屡避方伯荐引。有欲举剡。而嫌其名同先讳。要亟改者。处士曰。礼孤子不改名。遂辞。其轨于正义者乃尔。苟不固不更所守者。亦何能与此哉。士之回面污行。不知失身之为辱者。视处士之为。能不颜厚忸怩乎。处士从孙正益,正昌。抱公遗稿。千里入京师。要一言弁卷。知其声气之感。不可以亲踈限也。顾此窽见。徒能博观其外而未窥阃域。秪用影响。语潦率应副。亦曷足以轻重处士哉。且修辞须要立诚。立诚而可处。是实居业。论处士以修辞精粗者。浅之知处士者也。以故特举其守身大致而告之曰。无所求有素守。如悦庵处士。方许其为守经之士也。

崇祯四甲午寒露节。唐城洪直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