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慕山遗稿/书后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 慕山遗稿
书后
作者:柳一春

一春年十五六。受句读之学于外大父屏谷先生。时慕山权公立雪丸窝。质疑请益。丸窝之于慕山。相距数里。必早食而来侍。危坐竟夕。㗳然无语。时有教诏。则辄微俯而听受。非接宾作客之时。未尝一日废也。一春时尚幼。虽不省其问难之为何语。而观其周旋动止之际。气象肃雍。自觉有敬畏之心。到今思之。宛然若昨日事。其亲的之诀。可传于后者。不其伙乎。而今不能举其一言半辞。然观于所著琐录一篇。有以验夫发挥当日之训旨矣。复以平日耳目之所尝及者而推惟之。其入而为家政也。蔬粝不继而处之夷如。导率有常而绳墨不差。里习为之感化。发而为文词也。清健博雅。无所粉绘。大为师门奖许。出而行之乡邦也。不求知而望归。年不高而德卲。前辈长德。乐与之折年推。而与众群居也。未尝攲侧。望之俨然。虽在纷哗急遽中。和平简静。操持如一。苟非存省有素。外累不能乱其中。何以如此。内舅树谷公高见博识。见推于世。而与公相从最久。尝叹曰吾平生不见斯人之疾言而遽色。放笑而惰容。于此尤可以见内修心学之工。而不但为仪容色辞之可敬而已也。噫其见而知之者。皆已卒逝。遗文之收录者又不多。无以阐发公德宇行迹。殊甚可恨。然一脔之肉。足以知满鼎。尺锦之美。可以辨七襄。则后之善观者。固可以得其文章之盛。学道之功矣。又何事乎多乎哉。遗孙檖氏痛文籍之断烂。伤记德之无人。谬谓一春亦尝逮及于夫子之世。不以其蒙无识而请记其一二。既屡辞而不获。则又恐其不能善言德行。无望于立言者之采取焉。丰山后人柳一春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