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一年/十二月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十一月 十二月

12月1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辰时,日有两珥。巳时,日晕两珥,晕上有背,色内赤外青。午时,日晕。

12月2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申时,日晕两珥。初更下雪。内下日记

12月3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有政。内下日记

12月4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12月5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巳时,洒雪。夜五更,月晕。内下日记

12月6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有雾气。内下日记

12月7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自昧爽至辰时,有雾气。夜二三更,月晕。内下日记

12月8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下雪。内下日记

12月9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自辰时至巳时,日晕左珥。午未时,日晕。夜自一更至三更,月晕。夜下雪。内下日记

○有政。吏批,任絖为校理,崔葕为执义。《玉堂日记》

12月10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12月11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申时,日晕两珥。夜一二更,月晕。内下日记

○谢恩,校理任絖。《玉堂日记》

12月12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庆尚监司洪命耉。内下日记

12月13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12月14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一更,白云一道如气,起自坤方,直指巽方,长竟天,广尺许,良久乃灭。四五更,月晕。内下日记

○有政。吏批,以李尚质为副校理。《玉堂日记》

12月15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自一更至四。内下日记

○谢恩,应教金槃。《玉堂日记》

12月16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有政。内下日记

○义禁府启曰,稳城府使李祯庆,身为土主,不能禁断采参人,致有越江被掳之患,拿来,咸镜监司启本,备边司公事,凭阅推鞫罪事传旨据,李祯庆原情捧招次,咸镜监司启本凭考,则稳城土兵李梦达,奴有点等招内,府使,矣身及奴注叱同、亿卜、吉生等五名,越江山行事定送云云而已。采参一款,启本内,全不举论。传旨与启本内,辞缘不同,凭阅无据,似当改奉传旨,敢禀。传曰,依启。《禁府誊录》

12月17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义禁府启曰,伏见绫城副正僖上疏,极为惊愕。锦原令倬,及在坐参听,李馨益、李𦨙、韩佥知称名人,裵命纯等,并为拿来推鞫,何如?传曰,李馨益,姑勿拿来。

○政院启曰,推鞫为之事,命下矣。推鞫,何处为之乎?敢禀。传曰,明日,本府为之。

○义禁府启曰,罪人中韩佥知称名人,跟寻捕得于锦原令倬家行廊,则自称非韩姓人也,乃沈应泽云,而问于李馨益,则此乃韩佥知称名者云。故拿囚之意,敢启。传曰,知道。

○又启曰,凡上变人狱事,归一间,囚禁,例也。绫城副正僖,依例拿囚,何如?传曰,勿为拿囚。《禁府誊录》

12月18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自三更至五更,月晕。内下日记

12月19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夜自三更至五更,月晕。内下日记

○义禁府启曰,本府郞厅鞫厅任事,及出仕外方,当直入番外,只馀四员。罪人受刑之际,或不无辞连逮捕之举,假都事,令吏曹,依列差出,何如?传曰,依启。

○问事郞厅以推鞫厅意启曰,李航原情招内,有倬家老婢子,居在邻家者,言其兄李𦨙被拿之事,渠因此得知云,李𦨙拿命,在于未设鞫厅之前,禁府不能严密所致,请当该郞厅推考。传曰,拿推。《禁府誊录》

12月20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判事李弘胄,同知事金庆征、南以恭,吕尔征,待罪诣阙。启曰,昨日李航原情,鞫厅,请治本府,不能严密之罪,郞厅方被拿囚。臣等,不胜惶恐之至。今此上变,出于倬之一家,元疏未下之前,倬预为待命。密疏中曲折,及举名之人,倬似已知之。李𦨙之事,虽未知何时从何漏泄,而臣等均是按狱之官,不密之罪,亦所难免。昨因日暮,今始来诣,不胜惶恐,伏地待罪。答曰,知道。勿待罪。《禁府誊录》

12月21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问事郞厅,以大臣意启曰,自前推鞫时,两司长官,有故,则次官参鞫,例也。今日政院,趁不启请,使莫重推鞫,以致日晩,不得开坐,极为未安,请该房承旨推考。传曰,依启。

○义禁府启曰,罪人,沈应泽,全家徙边,照律启下,依例令兵曹,家口推刷定配之意,敢启。传曰,依启。

○又启曰,吴尚宽分拣事,判下矣。放送之意,敢启。传曰,知道。

○持平沈𪗆,正言李起浡来启曰,昨承圣批,臣等,窃以为未安。大臣虽有未及致察之处,自上直为开示,责其失而正其事,可也,岂宜下不平之教,而不即夬决,以误事机乎?请𦨙、航,急速严鞫,以重讨逆之意。传曰,依启。《禁府誊录》

12月22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副校理李尚质。《玉堂日记》

○备忘记,江华围篱内所在本邑官婢,不无与其族属,潜为相通之理。禁府都事明朝下送,他婢子换入,俾无内外相通之患。《禁府誊录》

12月23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政院以推鞫厅意启曰,今日国忌斋戒,明日国忌,明明日腊享大祭。今日推鞫,何以为之?传曰,勿为。《禁府誊录》

12月24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副修撰姜大遂。《玉堂日记》

12月25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禁府郞厅以大臣意启曰,以倬议启之辞,依启事,传教矣。以妖言惑众之律,照断乎?令禁府照律施行,何如?传曰,依启。

○政院启曰,禁府郞厅以大臣意来言,今日已为罢斋,似当推鞫,而自上受鍼,何以为之?传曰,受鍼后,为之。《禁府誊录》

12月26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有政。吏批,以金槃为典翰。《玉堂日记》

○备边司郞厅以都体察使意启曰,全罗道下去从事官李景义牒呈内,道内全州等三十官守令,一时牒呈内,今年岁抄,虚位充定事,因备局启辞,许令姑停,则式年炮手,似当并在其中。而训监公事内,炮手五十户,令各官,一时充定,而一人充定,举族逃移,此为道内难支之弊。依岁抄,军士例,姑停一年,以除民冤云,此系大叚民情,不无变通,而从事官还朝之期,尚远,故为先牒呈云。窃念今年凶稔,各道同然,当初备局,因本道监司状启,虚位充定一事,姑为停寝,则式年炮手,似不必独为责定。依从事官牒呈之意,今式年则姑勿充定,以示恤荒除弊之意,似当。敢此仰禀。传曰,令本都监议处云云事,传教矣。不小辇下扈卫之兵,已减庚午式年,今癸酉式年,又为不定,则非但事体未安,他道则已为尽数定送,本道亦有上送之邑,而从此许减以致定军不均之叹,尤涉未妥,况备局公事内,虚位则许减,而逃故则仍为充定,都监已减庚午式年,则今此充定,不但为逃故之类,决难又减之意,敢启。传曰,知道。《训局誊录》

12月27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12月28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

○义禁府启曰,义州前府尹徐佑申,交代后拿来事,曾已下教矣。新府尹黄珀,自龟城,今将除朝辞赴任,徐佑申拿来事,府书吏发遣之意,敢启。传曰,知道。《禁府誊录》

12月29日[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庆宫。停常参、经筵。日记厅郞厅李益普书。具允明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