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承政院日记/显宗/十五年/八月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七月 八月

8月1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端锡陈疏。右承旨李柙。左副承旨金锡胄。右副承旨郑维岳。同副承旨李堂揆。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申㶅。事变假注书李弘迪。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敬思殿朔祭后,大王大妃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嫔宫,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大殿、中殿、世子宫,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罔极。

○药房启曰,夜气凄清,伏未审,圣体调摄,若何?腹痛一样差减否乎?水剌厌进之候,亦复何如?臣等不任区区忧虑,敢来问安。

○大王大妃殿,改成服后,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忠清监司书目,忠州呈,以知事闵鼎基[闵鼎重]上疏上送事。又书目,科日已迫,新都事前头差出事,及殿最窠阙,与瓜满守令,旷官已久,合有变通之道,令该曹禀处事。

○答药房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

○假注书朴征[朴瀓]书启,臣承命往谕于左议政金寿恒,则以为,姑待前疏批下之后,当以疏章陈情,今无可达之辞云矣,敢启。传曰,知道。

○答左议政金寿恒疏曰,省疏具悉卿恳。宾厅之启,卿不参,末终之启,强为引嫌,若是不已,假使私相可否于一国之人,则一国之人,其将曰,厌然自揜乎?况忘先王附他论之教,在于卿不参之启,则卿之固辞,不亦异乎?客使渡江,只隔数日,凡干酬应,一日为急,卿其安心勿辞,从速察职。

○答右议政郑知和箚曰,省箚具悉。卿其安心勿辞,更加调理。

○答判尹金宇亨疏曰,省疏具悉。卿之随人纷拏,予心不快,更勿为如此举措,勿辞察职。

○答文学李宇鼎疏曰,省疏具悉。尔其勿辞,救护母病。

○答副修撰姜硕昌疏曰,省疏具悉。尔其勿辞察职。

○答左承旨李端锡疏曰,递差。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答曰,不允。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答曰,不允。谏院朝报

8月2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维岳。右承旨李堂揆。同副承旨李溟翼。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申㶅。事变假注书李弘迪。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护军柳重起。

○禁府,洪柱国、南澳拿囚。启。

○正言权瑎初度呈辞。给由。

○左参赞李尚真箚子。入启。

○药房启曰,伏未审夜间,圣体调摄,若何?腹痛之症,已尽差减乎?水剌厌进之候,比前亦复何如?臣等忧虑未弛,敢来问安。答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

○京畿监司书目,衿川呈,以持平李沃病重,上去不得事。启递差。

○庆尚监司书目,庆州等官,人物渰死者,至于七名之多,极为惊惨事。又书目,奉化县监柳宜河,遭父丧。其代令该曹择差下送事。

○以政官书启,传曰,守令先为差出事,传教之后,尚未差出,殊未妥当。今日政,判书牌招,使之举行。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

○政院启曰,吏曹判书洪处亮,承牌来诣阙外,陈疏不捧,还为退去矣,敢启。传曰,再到阙外,又为退去,偃蹇自重之状,殊极可骇,从重推考。

○修撰姜硕昌,牌不进。推考传旨,下禁府。

○禁府,姜硕昌拿囚。启。

○吏曹启目,粘连忠清监司状启之殿最窠阙及瓜满守令,例于都目政差出,而虽有都目前变通之举,许多窠阙,必须待判书开政后,可以塡差。状启内辞缘,今姑置之,都事代则既有差出,以此回移,何如?启,虽判书不参,今政差出。

○政院启曰,新除授同副承旨郑朴,以定州迎慰使下去,斯速乘驲上来事,下谕,何如?传曰,然则改差,以在京人差出。

○答府院曰,不允。

○谢恩,右承旨金锡胄,右副承旨李堂揆,同副承旨李溟翼。谏院朝报

○有政。以宋最为持平,韩相夔为奉化县监,郑朴为承旨,权修为兵曹正郞,元振泽为正言,李堥为执义,吴始大为稷山县监,朴宾为永同县监,李光夏为牙山县监,宋奎明为新昌县监,申以华为鸿山县监,李溟翼为承旨,柳瑞煇为蓝浦县监。政事轴

8月3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事变假注书李弘迪。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清风府使柳椐。

○谢恩,左副承旨郑维岳,兵曹佐郞权修,鸿山县监申以华。

○药房启曰,伏未审夜来,圣体调摄,若何?腹痛之候,比前益有差愈之效乎?水剌厌进,尚尔一样耶?臣等区区忧虑,敢来问安。答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

○平安监司书目,成川、熙川、宣川呈,以人物压死者,至于四名之多,被伤折骨者,亦至三名事。又书目,道内江西等三十八邑,本月初二日、初三日、十二日、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大风暴雨交作,早谷之方成熟者,及晩谷之才为发穗者,并皆损伤。人物沙汰压死者二名,被伤折骨者三名,民家家产及家舍漂失者亦多,民事委属可虑事。

○以沈檀为假注书。

○京畿监司书目,果川呈,以左议政金寿恒辞职上疏上送事。

○传曰,备局行公堂上牌招。

○传曰,护军兪㻛,使之来待。

○传曰,备局堂上引见。

○禁府照本,前在德万户李载来矣,金逸贵之入属本堡,已至四十年之久,森森坡,必欲还夺,则所当报兵使处置,而涂擦成册,追录其名,罪决杖一百,徒三年,尽夺告身,启依允。又照本,前抱川县监李泰祺矣,下玄宫时刻申初一刻乙,申正一刻换书,莫重传语,未免差误,罪杖六十,赎,尽夺告身,启依允。又照本,前渭原郡守车宪矣,壬子还上,不能准成式毕捧,以牛马衣服等杂物,折价代捧,欲免虚录之罪,不报上司,擅自代捧之状,极为可骇。罪从重决杖一百,徒三年,尽夺告身,启依允。又照本,前突山岛监牧官柳苾矣,本场猝然火发,延烧于养松处,身为看检之人,致有此患。罪决杖八十,徒二年,徒段,公罪以赎,启依允。又照本,前郡守尹弼殷矣,滥施刑杖,罪决杖一百,永不叙用,尽夺告身,私罪。启功议,各减一等。

○以两司来诣事,传曰,非宾厅日次之比,两司勿为入侍,只玉堂入侍。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新除授正言元振泽,时在原襄道原州地,请斯速乘驲上来事下谕。如有引见之举,则豫备史官之来待政院,例也。今日两司之臣,早诣台厅,而豫备史官,终不入来,以致传启之迟暮,其怠慢之习,殊甚可骇。请当该史官从重推考。答曰,不允。推考下谕事,依启。

○答府曰,不允。

○备局堂上引见时,右承旨金锡胄所启,今后大臣,虽皆有故,备局行公堂上,间日开坐,如有时急公事,使之划即禀议举行,何如?上曰,依为之。

○引见时,礼曹判书张善瀓所启,宁陵参奉有阙,而初入仕,无判书则不得差出,故尚今未差矣。上曰,参议,后日政,差出,可也。

○引见时,以吏曹参议李端夏所启,蓝浦县监柳瑞辉改差事,捧承传。谏院朝报

○摠府启曰,今日入直军士,中日习射,请出标信。传曰,知道。《摠戎誊录》

○备局堂上引见时,知事柳赫然所启,营将之设立,意非偶然,而近因凶年,操炼巡历等事,废阁已久,军政极虚疏。守令视营将,有同剩官,非但营将号令,不为举行,甚至于称以有弊,或报营司,或飞书所知,使不得措手足,殊无别为设立营将之本意。今年虽有水旱之灾,巡历操炼等事,使备局别为申饬,守令之不遵号令者,依事目处置之意,分付营将等处,何如?上曰,依为之。不但守令之不遵号令者,处置而已,营将之因循不能举职者,亦为摘发科罪,可也。《备局誊录》又所启,臣之新募之卒,三南则使营将专掌整顿矣。原襄道铁原、三陟,已设营将,本道所在别队团束,依三南例,使营将等举行,何如?上曰,依为之。又所启。臣之新募之卒,射手居多,弓矢今方措备,而全漆留节,贸用不易,工曹全漆二斗取用,何如?上曰,依为之。《训局誊录》

8月4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自辰时至酉时,日晕。夜一更,流星出箕星上,入坤方天际,状如拳,尾长三四尺许,色赤。

○下直,北评事申翼相。

○谢恩,持平宋最,司成李夏镇,牙山县监李光夏,稷山县监吴始大,新昌县监宋奎明,永同县监朴

○药房启曰,伏未审夜来,圣体调摄,若何?昨日引接臣僚,酬酢移时,不瑕有添伤之患乎?水剌厌进之候,亦复何如?臣等不任区区忧虑,敢来问安。

○司宪府照本,司䆃主簿李时钦矣,大殿水剌粳米,以有臭不合者,苟充进排,罪杖六十,赎,夺告身,一等私罪,启功减一等。又照本,兵使柳炳然矣,状启外面,不书臣谨封,又不署名,故推考矣。缄辞中极其称冤,有若政院白地构诬,勒请推考者然,欺罔之罪,自有其律,罪决杖八十,徒二年,尽夺告身,私罪,启功减一等,徒段赎。又照本,兵曹参议朴世坚矣,彼推之后,初不赴召,张皇病状,偃然呈辞,罪杖八十,赎,夺告身,三等私罪,启功减一等。

○以金涑为假注书。

○庆尚监司书目,善山人南威命等三名渰死事。

○答药房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

○全罗道海南居幼学尹尔厚上疏。大槪,今因大王大妃,为仁宣王后服制改定之举,有臣祖故参议臣尹善道疏本觅入之教,而政院以其时已焚疏本,不得觅入之意,启达云。臣适来京邸,得闻此说,敢将臣祖论礼疏及所著礼说二篇,缮写以进,冀蒙睿览,少伸臣祖当日未暴之冤事。呈政院。政院启曰,前日尹善道庚子疏觅入事下教之时,以当初已令政院焚之之意,仰达矣。即者尹善道之孙尔厚为名者,誊写其祖疏本一道,礼说二篇,有疏来呈,而今则服制既已改定,朝家更无考论丧服之举,此疏似当还给,而亦不得不禀,敢启。传曰,今日查考,不可以私藏文书为之事,业已下教,则虽有可考之事,岂可以其纳之私自誊草之文考之乎?事甚猥越,即为退斥。

○答左议政金寿恒疏曰,省疏具悉卿恳。已悉予意于前后之批矣,更何多诰?客使未渡江前,节目间多有议定举行之事,而卿未肃谢,其可推移于他人乎?卿若熟思,万无如是文具之事,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副予意。仍传曰,遣史官传谕。

○吏曹启曰,台谏有阙,政事,取禀。

○传曰,政事明日为之。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兴阳流寓士人李诚立,身死之后,其妾守寡,寄眈于诚立嫡子时栽之家矣。前县监尹震望在任时,闻有姿色,遽生图夺之计,囚其次知,公然掠入于衙内,仍以率畜,诚立之子时栽,不胜愤惋,逐日呈诉,则震望,严饬下人,驱逐时栽,使不得接迹。其循欲蔑法,纵恣无忌之状,殊极痛骇。请前兴阳县尹震望拿问定罪,当该注书推考事。入启。答曰,不允。末端两件事。依启。谏院朝报

○答备边司启目曰,既是船材长养之地,则宫家设庄,先为革罢为乎矣,他屯田换给为旀,只罢宫庄,事未着实。今番御史下去时,船材近处,勿论士夫农庄,一倂摘奸启闻,以为处置之地。内下记草

8月5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奉化县监韩相夔。

○药房启曰,夜来伏未审,玉体调摄,若何?水剌厌进之候,亦复何如?臣等忧虑未弛,敢来问安。

○禁府启目,前礼曹判书赵珩,参判金益炅,参议洪柱国,正郞任以道等元情云云。既已迟晩,并只照律施行,何如?启。期年已磨勘之服制,缘何事故,遽以大功请改耶?此一款,更出问目,捧招以启。又启目,长兴讨捕使金世器议处云云。其矣自明之辞,有难取信,上裁何如?启削职放送。又启目,群山万户韩泰兴,忠清水虞候南澳等元情云云。韩泰兴,既已迟晩,照律施行,南澳承服不冬刑推得情,何如?启依允,停刑推议处。又启目,前郡守任暎、李郁等元情云云。问目内辞缘,泛称迟晩,并只刑推得情,何如?启姑停刑推议处。

○禁府,车宪,瑞兴龙泉驿,徒三年定配。启。

○忠清监司书目,臣病势渐入危境,决无自力之望,亟递臣职名,以便公私事。又书目,自初十日至十二日,连三日又为大雨,水边田畓,累次沈垫之馀,被灾形止,比前尤酷。畓谷段,互有得失,而田谷举皆不实是如,各邑所报,大都同然事。

○全罗监司书目,道内农事形止,及自前月大雨之馀,急雨暴注,川反复沙浦落之灾,沉没腐朽漂流之患,及恶风之伤,虫损之害,罔有纪极,民事可虑事。

○传曰,当初礼曹大功服改磨炼文书所付日记觅入。

○答药房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

○政院启曰,近来朝家百为,无不停阁,有阙守令边将,则以政官不出,虽不得差出,而至于已差之全罗都事除授,在于五月,而因谏院之官不备,尚未署经,事甚未安。今日政差出谏院官员,即为牌招,使之署经,何如?传曰,允。又启曰,在前都目大政,虽有故退行,未尝有至于八月而不为之时,即今两铨之长,引入逾月,杳无开政之期,事之未安,莫此为甚,何可一任其停滞,终莫为之乎?吏、兵曹判书,并即牌招,使之刻日开政,何如?传曰,允。

○谢恩,正言申琓,兵曹参议闵宗道。

○吏曹判书洪处亮上疏。再呈,入启。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答曰,不允。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答曰,不允。谏院朝报

○训炼都监启曰,训炼别队右部属全罗道全州军三百三十八名,金堤军一百十二名,泰仁军一百十一名,井邑军十三名,合一司军兵,来九月二十五日,京中逢点之意,全罗监、兵使及当该营将处,行移何如?传曰,允。《训局誊录》

○有政。以李国华为兵曹佐郞,尹谧为禁府都事,李行登为蓝浦县监,李夏镇为修撰,崔世荣为司圃别提,徐文尚为兵曹参议,金益华为监察,黄晖为司仆主簿,沈极为忠清都事,郑洙观为宁陵参奉,申琓为正言。政事轴

8月6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参知徐文尚,蓝浦县监李行登,司仆主簿黄晖,禁府都事尹谧。

○以忠清监司孟胄瑞辞状,传曰,勿辞。调理察职事回谕。

○药房启曰,伏未审夜来,圣体调摄,若何?水剌厌进之候,尚无差胜之渐乎?臣等无任忧虑之至,敢来问安。答曰,知道。与昨无异,而但腹部牵痛差减之后,困恼之症,近日转甚,以此为苦矣。

○京畿监司书目,果川呈,以左议政金寿恒辞职上疏上送事。

○禁府都事许壕,杀主罪人法玄拿来。

○以李纶为假注书。

○政院启曰,左承旨李柙呈辞,既有还出给之教,而连日不为仕进,所患固非大段,引嫌亦为太过,出纳之地,不可久旷,即为牌招,使之察任,何如?传曰,允。

○谢恩,左承旨李柙。谏院朝报

○摠府启曰,今日入直军士,当为中日习射,而社稷大祭斋戒相值,不得为之之意,敢启。传曰,知道。《摠府誊录》

8月7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曹佐郞李国华,司圃别提崔□□,修撰李夏镇。

○护军吴始寿,金吾堂上辞免上疏。入启。

○药房启曰,夜来伏未审,圣体调摄,若何?昨承问安之批,以困恼之症,近日转甚为教,此由于脾胃虚弱之致,加味人参茶,连次剂入,其已进御否乎?臣等伏切忧闷之至,敢来问安。

○传曰,行公备局堂上,使之来待。

○答药房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

○义禁府启曰,杀主罪人僧法玄,既已拿来,系是纲常,依法例三省推鞫,何如?传曰,允。

○咸镜监司书目,七月鲢鱼未及封进,待罪事。传曰,勿待罪事回谕。

○药房启曰,即伏闻入侍医官所传之言,自上寝睡之后,困恼颇甚,气不舒畅,□□焦热,支节沉重云,臣等不胜惊虑之至。即与诸医入诊后,议定当进之药宜当。敢来问安,并此仰禀。答曰,知道。

○传曰,备局行公堂上,欲为引见矣,气适不平,后日更为来待。

○药房再启曰,即者入诊时,李东馨等,皆以为,自上脉度洪数,肌肤烘热,且有腰痛之候,明是外感。人参败毒散,加干葛、黄芩酒洗,苏叶各一钱,连进二贴,趁速解□为当云。此药一贴,为先煎入之意,敢启。答曰,知道。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答曰,不允。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都摠都事郑东龙,顷日入直时,酗酒府中,捉致下吏,鞭扑狼藉,至于高声大唱,侵辱堂上,多有可骇可愕之事。虽在常时,宿卫近密之地,固非酣飮之所,而当此国恤之时,其使酒公衙,纵恣无忌之罪,不可不惩。请都摠都事郑东龙罢职不叙。都摠都事郑东龙,酗酒府中,侵辱堂上,其时入直堂上,以汰去之意,有呈草记于政院。其日即国忌斋戒,故政院,使之过国忌后来呈,而其后淹过累日,终无更呈之举,使东龙无酗酒之实状,而构成草记,则难免爽实之归,听其请托,牵于颜情,遂寝不呈,则亦难免循私蔑公之失。请都摠府当该堂上,从重推考。答曰,不允。末端两件事,依启。谏院朝报

○御营厅启曰,本厅五番左部右后司属庆尚右道二哨,全罗左道八哨,合十哨军兵,来九月二十五日,京中逢点,十月初一日,与四番军兵,当为替代立番各道监、兵使处,以此依前知会纳送之意,敢启。传曰,知道。《御营誊录》

○政院启曰,即者守御厅兵房军官李克和,来言于臣等曰,以摠戎从事官状启,敕使回还时军威军,守御厅所属广州营当次之意,启下本厅,而主将未差,中军从事官,亦无见存之员,不得举行云。本厅之事,已极可虑,而束伍军调用,不可无变通之道。自本司当为分付本道监司,使之举行,而广州营则曾无用于军威军之时矣。杨州军兵,依前例出用,何如?答曰,允。《备局誊录》

○答左捕厅草记曰,事极可骇,该官先罢后推,下人令攸司科罪。大倘逸失事内下记草

8月8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东莱府使鱼震翼。

○远接使书目,敕行初六七日间,当到凤城云云,渡江之期,似在初九日事。朝报

○答药房问安启辞曰,知道。上候未宁,故入诊议药事

○答院曰,不允。

○答府曰,不允。前启及金堤郡守蔡之沇,顺天府使南天泽,光阳县监梁嶷,并罢职事内下记草

8月9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忠清都事沈极。

○大殿、世子宫,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

○中殿,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世子宫,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药房启曰,雨后阴凉,伏未审夜间,圣体调摄,若何?烦热之候,困恼之症,比昨加减何如?今日受鍼,不可不趁早为之,时刻定以卯正宜当。臣等通宵忧虑,敢此问安,并为仰禀。答曰,知道。

○大殿受鍼后,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

○备边司启曰,即闻敕使,又为出来于吊祭,敕使未及渡江之前,虽未知所干何事,而接待等事,万分可虑。远接使则即为差出下送,而问礼官与各处迎慰使,则以已差送人员,使之仍留。迎接后敕之行,馆伴,依榻前定夺加出,而迎接都监提调,依前启禀,令次官仍为代察,郞厅则以前启下三员,分付兼察,何如?传曰,允。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金堤郡守蔡之沇,性本昏庸,年且衰老,到任以后,抛弃职事,政令颠倒,纪纲解弛,吏缘为奸,民受其害,官中凡事,紊乱涣散,莫可收拾。顺天物众地广,为湖南之巨邑,而近来以土疾,人皆厌避,差出之际,不能择人,府使南天泽,徒知肥己,不恤官事,剥割征敛,罔有纪极。下吏助虐,小民偏苦,流散相望,村闾萧条。光阳县监梁嶷,本以贪鄙之人,遽授字牧之任,除拜之初,已有物议,及其到任之后,官事民瘼,视若秦瘠,日用政令,莫非虐民肥己之事,一邑之人,如在水火。国家根本,惟在湖南,而民生困苦,此时方急,不可使此辈,滥居莅民之职,重为敛怨之地。请金堤郡守蔡之沇,顺天府使南天泽,光阳县监梁嶷并罢职。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

○大殿,政院、玉堂,夕问安。答曰,知道。

○答府曰,不允。末端事,更加详察处之。

○答院曰,不允。谏院朝报

○摠府启曰,今日入直军,中日习射,请出标信。传曰,知道。《摠府誊录》

○政院启曰,今此追来敕使应行仪注,今方令承文院缮写,依前例令兵曹别定禁军,仪注缮写后,拨马罔夜下送于问礼官处,何如?传曰,允。《备局誊录》

8月10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右议政郑知和。

○药房启曰,夜气凄凛,伏未审夜来,圣体调摄,若何?寒热之候,幸得良已,而水剌厌进,困恼诸症,亦复何如?臣等忧虑之至,通宵耿耿,敢此问安。

○大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勿为问安。

○左承旨李柙辞职上疏。入启。

○忠清监司书目,温阳呈,以牛马疫猝发,事极可虑事。

○原襄监司书目,道内农事,既已失稔,救荒之举,不可不前期料理。淮阳、高城两官守令瓜满代,以勤干有声绩人差出,伊川新县监韩泰东,并以催促下送事。江陵呈,以流来人郑孝生妻,及狼川呈,以流来人安春世,及郑居士妻李太终等四名,为虎囕死,极可惊惨事。三陟呈,以境内农牛不意致毙者,已至八首,方痛之牛,处处有之,民事可虑事。

○大殿,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世子宫,药房,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

○答药房曰,知道。困恼之候,水剌厌苦,一样矣。

○原襄道今春夏等褒贬,歙谷县监赵重素,中,麟蹄县监金韶夏,平陵察访金庭谨,下。

○持平宋最启曰,臣以无似忝居台职,妄意生民休戚,系于守令,随其治不治,而有所劝惩,乃为有国之急务。故再昨,以湖南守令或褒或罚之意,构草诣阙,旋闻请褒,有非台规,则亦不必胶守己见,故此一款既为停止矣。今闻物议,又以还推已传之启,而不即引避为罪云。臣新进台阁,未谙体例,处事率尔,致有人言,何敢晏然仍冒?请命递斥臣职。答曰,勿辞,退待物论。

○药房启曰,即伏闻入侍医官所传之言,自上水剌厌进,困恼之候,一样无减,而口舌燥渴,腹部虚胀,大便滑数,小便不利云。臣等不胜忧闷之至,诸医皆以为,此是心小肠馀热,犹未尽祛之致,苦口汤剂,虽不可强进,分利单方之药,似不可已。车前子茶,调琥珀末一钱,连进三贴,辰砂益元散,连续进御,梅花茶,亦于渴时进御宜当云,此药并为剂入之意,敢启。答曰,知道。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庚、辛两年之后,列邑之军簿,逃故殆半,而朝家特垂矜恤之仁,使之过三年后,始充其阙,则其所以虑民者,至矣尽矣,而目今饥馑之馀,存者无几。数年之间,生齿未蕃,年例岁抄之闲丁,尚患难得,至以数三岁之婴孩,苟充军保,督捧身布者,比比有之,则民生之困悴,职由于此,而况此累年逃故,一时充定之际,朝家若无别样变通,则守令将无措手之处,而民间之愁怨,必倍于前矣。臣等窃闻,民丁之托名上司,无役闲游者尚多,而其中无据之甚者,巡营匠人也。游衣游食之徒,只为谋避军役之计,常时不以工匠为业者,碎首投属,手持营帖,则本官莫敢谁何?故厥数滥觞,遍满列邑,而其所征布,只为监营之用,而无补军国之需,则岂可使此类,安坐无事,而独使军民,偏受其苦也?请令庙堂,行会于诸道监司处,各其营案置簿,匠人无遗成册上送,详知实数,然后仍令充补军兵阙额,以除残民一分之弊。答曰,不允。末端事,令庙堂指挥分付。

○大殿,药房、玉堂夕问安。答曰,知道。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请金堤郡守蔡之沇,顺天府使南天泽,光阳县监梁嶷等亟命罢职。措辞见上臣等,伏见尚州幼学朴昇等二百十七人联名呈状,以为九代祖高丽侍中朴得中墓,在骊州金沙面,其后子孙,世世入葬,香火不绝,已至三百年之久矣。今者益平尉丧家,谋占侍中坟山白虎至近之地,既已权葬,将欲永窆,而威势所在,本官报禀失实,监司受理安徐云。此果士大夫坟山火巢之内,法典当禁之地,而益平尉丧家,占夺设计,则朴昇等称冤,诚不为诬,而监司本官,亦难免屈法之责。请其时京畿监司及本官,为先推考,更令详查处决,俾无呼冤之弊。引嫌而退,随事陈启,固无所妨,已传还推,有何可嫌?请持平宋最出仕。答曰,不允。益平君山所相争处,令本道都事,驰往骊州,步数远近,香火不绝之迹,虚实,即为查决启闻。出仕事,依启。谏院朝报

○答刑曹草记曰,虽无长官,紧急事,趁即举行。内下记草

8月11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全罗都事任弘亮,宜宁县监李琨。

○谢恩,宁陵参奉郑洙观。

○大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中殿、世子宫问安。答曰,知道。

○政院启曰,纲常罪人全石、法玄等推鞫事,命下已久,而大臣俱未行公,故无委官,不得开三省之坐矣。今则右相既已出仕,推鞫似当趁即开坐,敢禀。传曰,知道。又启曰,三省推鞠事,今方仰禀,而禁府堂上四员内,知事张善瀓,以内局提调入直,金宇亨,以远接使出去,同知事吴始寿,疏批未下,只有判义禁权大运,无以备员开坐。莫重推鞫,大臣既出之后,不可拘于堂上之未备,而一向稽滞,合有变通之道,何以为之?敢禀。传曰,金宇亨改差,口传差出,使之进参,可也。

○兵曹参议闵宗道上疏。大槪,母病甚重,身在直所,末由出省,乞递职名,俾得将护事。入启。

○药房启曰,伏未审夜间,圣体调摄,若何?水剌厌进,困恼之候,及烦渴泄泻等症加减,何如?自上脾胃积伤,元气虚弱诸症,一样弥留,臣等忧遑煎悯,罔知攸出,即今热势虚实,必从审辨,然后清补之剂,可以议定,臣等请与诸御医及昌城君佖,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维岳等入诊,详察症情,以为议药之地,何如?敢此问安,并为仰禀。

○答副护军吴始寿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察职。

○政院启曰,三省推鞫事,既已命下矣。委官则右相当为进去,同知事吴始寿,疏批已下,与今日口传政差出之员,并即牌招,而两司城上所,亦为依例牌招,言送之意,敢启。传曰,知道。

○远接使、平安监司书目,吊祭敕行,初七日已到凤城,初九日定为渡江事。

○答兵曹参议闵宗道疏曰,省疏具悉。尔其勿辞,救护母病。

○说书南益熏上疏。大槪,所患疥疮,尚未疹可,今日书筵,终不敢入侍,恳乞亟赐镌免,以幸公私事。入启。

○答药房曰,知道。症候详言于医官,以此议药以启。

○吏曹口传政事,知义禁洪处大。

○咸镜监司吕圣齐上疏。大槪,乞蒙恩暇,往省父母坟事。入启。

○谢恩,同义禁吴始寿、洪处大。

○药房再启曰,伏承问安之批,以症候详言于医官,以此议药以启事下教矣。臣等,即与昌城君佖,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维岳及诸御医商议,则皆以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此是上候即今主症也。虽有烦热口渴之候,苦寒汤剂,不可轻易投进,参苓芍药汤,调砂糖屑,宜于补脾止泄云。此药三贴,即为剂入之意,敢启。答曰,知道。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请金堤郡守蔡之沇,顺天府使南天泽,光阳县监梁嶷并亟命罢职。措辞见上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

○禁府,三省问事郞厅崔后尚代。朴泰尚,启下。

○大殿,药房、政院、玉堂夕问安。答曰,知道。

○答府、院曰,不允。谏院朝报

8月12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维岳。右副承旨李堂揆。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二更,黑云一道如气,起自坤方,直指东方,长竟天,广尺许,良久乃灭。

○谢恩,监察金益华。

○大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中殿、东宫,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远接使、义州府尹书目,敕行初九日渡江事,后来敕使,今月卄日,当为渡江云,臣行亦当从容及期事。

○弑主罪人全石、法玄等,元情承服。

○药房启曰,夜来伏未审,圣体调摄,若何?昨剂入参苓芍药汤,果然进御否乎?伏闻前夕医官所传之言,中焦痞滞之气,殊甚作苦云,晓来其已消下耶?烦渴泄泻等症,亦复何如?不胜忧闷煎灼之至,敢此问安。

○忠清监司书目,忠州呈,以领议政许积上疏上送事。

○庆尚监司书目,道内农事,早移秧畓库段,今方发穗,而蹲缩处,十居三四。最晩移秧处段,无意发穗,而虽或有发穗者,举皆不实。豆太段置,尤甚无形,无望秋收,民事极可虑事。

○政院启曰,左副承旨郑维岳,右副承旨李堂揆,敕使渡江之后,皆有不得供职之情势,陈疏,本以国忌斋戒,不得捧入,而出纳之地,不可久旷,合有变通之道,何以为之?敢禀。传曰,并改差。

○政院启曰,来十五日儒生殿讲日次,取禀。传曰,停。

○答药房曰,知道。症候已言于医官矣。

○大殿,药房、政院、玉堂夕问安。答曰,知道。

○药房口传启曰,上候累日未宁,而臣等不得瞻望玉色,只以医官所传之言,未能详知症候之如何?下情不胜闷郁,即与右承旨金锡胄,前承旨郑维岳入诊,何如?答曰,金锡胄、郑维岳及常时入侍,医官四人入侍。谏院朝报

○摠府启曰,今日入直军士,当为中日习射,而国忌斋戒相值,不得为之之意,敢启。传曰,知道。《摠府誊录》

8月13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大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药房启曰,即因入侍医官,伏闻夜来,烦热泄泻之候,小无所减云,臣等不胜忧遑煎迫之至。今此自上病患,累日弥留,实非轻细之虑,去夜煎入柴参汤,虽已进御,不可以一贴之药,望其收效。伏愿勉强连进,以副区区下情,且念常见者,不觉症变,医官每每入侍,或不无不能审察加减之患。臣等,请与昨日入侍诸臣,更为入诊,何如?敢此问安,并为仰禀。答曰,知道。

○答左承旨李柙疏曰,省疏具悉。尔其勿辞察职。

○传曰,左承旨李柙牌招。

○今日药房提调入诊时,上召承旨李柙,进前下教曰,往领相处传谕,卿之疏辞,则既已省览,而予之疾病如此,不能以文字为批,故玆遣承旨谕之矣。即今予之所患,实非轻细,卿方带内局都提调之任,岂可只计一身之利害,而不为上来乎?须体此意。今去承旨,一时上来。

○政院启曰,前承旨郑维岳,有药房直宿之命,而时无职名,令兵曹付军职,冠带常仕,何如?传曰,允。

○远接使书目,敕行初十日,良策止宿事。

○兵曹口传政事,副司直郑维岳。

○大殿,药房、政院、玉堂,夕问安。答曰,知道。

○政院启曰,圣候方在调摄之中,来十五日敬思殿望祭,以摄行,分付于各该司之意,敢启。传曰,知道。

○药房口传启曰,朝者才已入诊,而日晩后症候,不得详知,臣等,请与朝者入侍诸臣,更为入诊,而自上当此未宁之时,必着冠带,则困恼必加,至为未安。今则不必冠服,一如医官进见时为之宜当。且入侍之人太多,则有壅郁之患,医官先为入诊而出后,只留一人,而臣等追后入侍,史官亦令一人入侍,何如?且昌城君佖,亦令入直,而自上症候,实为非轻,以都提调不在之故,不敢启请矣。即今一向弥留,臣等不可远在药房,侍药厅,排设,何如?答曰,日势已暮,气甚困恼,入诊姑待明早为之,昌城君入直事,依启。侍药厅,勿为排设。谏院朝报

○礼曹启曰,迎接都监启辞,即接移文,则湾上迎敕时,依例用乐云,西路迎敕时,虽依此用乐,入京之日□殿应行礼时,则彼既以吊祭出来,而依例用乐,未为妥当,依礼文,以陈而不作之意,远接使处,豫为知悉,使之言及于通官辈宜当,令礼官禀处,何如?传曰,允事,传教矣。当初议注磨炼时,亦遵前例,殿庭受敕时,殿轩悬于庭南,陈而不作,磨炼,启下之后,仪注下送于问礼官矣,虽湾上迎敕,所当不为用乐,而观此傧臣移文,则业已用之,一路迎敕时,虽难及改,至于入京之日,殿庭行礼时,则彼既吊祭出来,决不用乐,矧且己丑、己亥已行之礼文,李一善等,亦已目睹而知之,彼虽有言,我有所执,一从前例,陈而不作之意,行会远接使处,而前仪注中受敕一款,付标以入,更令承文院,急速改书,拨上下送,何如?传曰,允。《备局誊录》

8月14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二更至五更,月晕。

○大殿,东宫,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中殿,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东宫,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药房启曰,伏未审夜来,圣体调摄与寝睡,若何?昨夕煎入柴苓汤,其已进御否乎?烦热泄泻等症加减,亦复何如?今日已有入诊之命,臣等进见之时,愿依昨日启请,勿加冠服,安卧接见,以便静摄,不胜幸甚。臣等终夜煎虑,敢此问安。

○忠清监司书目,黄涧定配罪人张应一,自谓蒙放,往来本家与否查启事。又书目,臣之病势,有加无减,旷废职事,为日已久,不得不更陈危迫之悃,冀蒙镌免事。

○远接使书目,敕行本月十一日,林畔止宿事。

○答药房曰,知道。

○政院启曰,宗庙朔望祭时,非亲祭则例无斋戒,敬思殿三年内朔望,若值摄行,则亦无斋戒,故曾前六月二十九日政事命下之后,不为頉禀,仍为开政,而前月晦日两司启辞,皆以朔祭斋戒,姑停。臣等方欲禀旨定式,以为从一施行之地矣。昨者又有政事,遇国忌后为之之命矣,明日乃是望祭前一日也,斋戒当行与否,不可不更为明白定夺,敢此仰禀。传曰,取考己丑、己亥为之。

○今日入诊时,今春夏等褒贬居下守令五处,及以原襄监司状启,个满守令二处,并七邑,今日政为先差出事,今日政差右承旨,即为牌招察任事,榻前定夺。

○政院启曰,以敬思殿朔望祭,前一日斋戒定夺启辞,取考己丑、己亥为之事命下矣。臣等取考己丑、庚寅日记事,三年朔望,皆无斋戒,政事台启,循常为之,而己亥卒哭之后,十一月、十二月朔望,则连行亲祭,至庚子正月十四日,二月初一日,又复与国忌相值,自无出纳公事矣。二月三十日,政院始以朔祭斋戒,有禀入大臣箚子之事,遂成流例,此盖其时承旨,错认误考,以创新规之致。今则遵用己丑已行之例,似合事理,敢此更禀。

○药房提调以下入侍时,上曰,以己丑例用之,可也。

○谢恩,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

○药房再启曰,即伏闻入侍医官之言,柴苓汤,不无差胜之效,此正病势回头之几,而泻热止泄之剂,莫逾于此。若或少缓,则前功尽废,后患可畏,既见其效之端,而徒以厌苦,便欲中止,臣等待罪尝药之列,忧遑闷迫,罔知攸措,区区下情,不得不尽。伏愿今朝煎入之药,从速勉强进御,以为终始责效之地,不胜幸甚,敢启。答曰,知道。今已进服矣。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𱚔之命。请金堤郡守蔡之沇,顺天府使南天泽,光阳县监梁嶷并亟命罢职。措辞见上奉使出疆,所关非细,一意齐心,可尽其责,顷者告讣之行,使臣书状,俱以公干,反成私嫌,万里同行,两不相释,无可否共济之义,有听闻可骇之事。请告讣使兪㻛,书状官权瑎,并命罢职。赵根事,停启。

○答府曰,不允。末端事,依启。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𱚔之命。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见上答曰,不允。谏院朝报

○摠府启曰,都摠管赵珩,以礼曹堂上,方在拿推中,灵慎君滢,奉使远出,副摠管申伉,父在丧,当此敕行迫近之日,所当变通出代,以备宿卫,而兵曹判书,时无出仕之期,势难等待。依近例令佐贰之官,开政时,并为禀旨差出,何如?传曰,允。《摠府誊录》

○兵曹启曰,云云事命下矣。都摠管灵慎君,奉使出疆,辞状启下本曹,而以判书未出仕之故,时未回启。赵珩,方在拿推中,当此敕使迫近之时,不可无变通之道,都摠管赵珩及灵慎君滢,并为改差。副摠管申伉在丧之代,后日政,一时差出,何如?传曰,允。《摠府誊录》

○有政。以睦林儒为禁府都事,康邃学为高城郡守,李达龙为端川郡守,郑勔为定平府使,丁昌焘为淮阳府使,南垕为兵曹佐郞,尹𧂍为礼曹佐郞,金世行为兵曹正郞,李达龙为军资主簿,闵昫为南原府使,以郑载禧、李东溟为承旨,朴时珉为兴阳县监,李沃为司书,李文著为归厚别提,李喜龙为兵曹佐郞,郑正阳为麟蹄县监。政事轴

8月15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伊川县监韩泰东,高灵县监安汝器。

○谢恩,兵曹佐郞李喜龙。

○望祭后,大殿,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勿为问安。大王大妃殿、中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嫔宫,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

○世子宫诞日,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

○嫔宫,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备边司启目,粘连户曹判书闵维重上疏云云。迎接都监提调之任,以次官代察事,已为禀定举行。敕使酬应间紧重之事,随敕入京,方可为之,亦不可代以新年。此时度支之任,有难轻递,其他兼带,尤无可递之事。疏内辞缘勿施,何如?启依允。

○禁府,尹震望拿囚。启。

○政院启曰,新除授左副承旨郑载禧,时在京畿果川地,斯速乘驲上来事,下谕,何如?传曰,允。

○药房启曰,伏未审夜来,圣体调摄与寝睡,若何?烦渴泄泻等症,加减亦复何如?臣等今日,与昨日入侍诸臣入诊,详察症情宜当。臣等无任忧虑之至,敢此问安,并为仰禀。答曰,知道。

○远接使书目,敕行十二日,定州止宿事。

○副校理尹趾善上疏。大槪,敢陈三省狱情,冀蒙垂察事。入启。

○院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请还收前副校理赵根江西县令除授之命。措辞并见上答曰,不允。

○府启,请还收前领议政金寿兴中道付处之命。请还收前掌令李光迪,前持平柳之发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命。请还收前大司谏南二星绝岛远窜之命。措辞并见上守令匪人,民生受困,在官一日,贻害一日,臣等之论列已久,圣上之允兪尚靳,臣等窃未晓圣意之所在也。金堤郡守蔡之沇,性本昏庸,年且衰老,到任以后,抛弃职事,政令颠倒,纪纲解弛,吏缘为奸,民受其害,官事凡事莫可收拾。顺天物众地广,为湖南巨邑,而近以土疾,人皆厌避,差出之际,不能择人。府使南天泽,徒知肥己,不恤官事,剥割小民,征敛无艺,侵虐渔户,流散相继,阖境嗷嗷,怨讟朋兴。光阳县监梁嶷,曾任兴阳,已多贪鄙之诮,及授本职,益肆滥猾之手,日用政令之间,莫非虐民肥己之事,而家在不远,駄载络驿,一邑之人,如在水火,南来士夫,耳闻目击,莫不唾骂。此非泛然传说之比,有何更加详察之事乎?请金堤郡守蔡之沇,顺天府使南天泽,光阳县监梁嶷,并亟命罢职。南原地广俗悍,素称难治,曾前择差,意非偶然,近缘土疾,全不择送,南中雄府,将为废邑,苟非其人,莫可收拾,而新除授府使闵煦,本以贪鄙之人,曾典湖郡,无一善状,深惑女色,事多可骇,人皆嗤点,至今未已,除目之下,物议哗然。如此之人,决不可付诸苏残之责,请新除授南原府使闵煦递差。该省郞官,乃清选堦除,则不可人人冒居也决矣。新除授兵曹佐郞南垕,名称素轻,履历亦浅,遽授此任,物情骇惑,且顷拜马官之时,显有规避之迹,其后铨曹,久不任拟,亦循物议之所在,今此除拜,众论益激。请新除授兵曹佐郞南垕递差。

○大殿,药房、政院、玉堂夕问安。答曰,知道。

○药房口传启曰,朝虽入诊,而晩后症候,不能详知,即与朝者入侍诸臣,更为入诊,而诸医中常时入侍者外,亦不无术业精明者,使之迭为入诊宜当。且侍药厅,虽有勿为排设之教,而药房距大内稍远,或有不时入诊议药之事,则臣等,在此稍远之地,非但有窘急之患,事体亦甚未安。侍药厅则虽不排设,而臣等率诸医,移入于内班院,何如?答曰,医官则只以前日入侍医官入诊,药房移入事,依启。

○答府曰,不允。末端两件事,依启。

○今日入诊时,除十分紧急公事外,并皆留政院,其中可以口达,不烦诸文字者,或以承传色、承旨、史官,撮其要语口传,随时禀启,以为发落之地事,榻前定夺。

○药房再启曰,臣等退与昌城君佖,右承旨金锡胄,副司直郑维岳,及诸御医商议,则皆以为,连用凉剂,今至五贴,而热候不减,以脉度言之,则洪大与朝无异,而沈按则不足,至于口唇焦渴,困倦以睡,皆是元气虚弱,浮热用事之致。独参汤全贴,以黄土水,煎调牛黄末五分,进御宜当云。此药即为煎入之意,敢启。传曰,知道。谏院朝报

○摠府启曰,入直军士,当为中日习射,而王世子诞日相值,不得为之之意,敢启。传曰,此草记有误字,还出给。又启曰,今日入直军士,当为中日习射,而王世子生辰相值,不得为之之意,敢启。

○政院,以司谒口传启曰,都摠府草记,依流来誊录,以诞日书塡来呈,故本院以循例捧入矣,有还出给之命,都摠府前日誊录中,误以诞日书塡之故也。今以生辰,改书以入之意,敢启。《摠府誊录》

8月16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新昌县监宋奎明。

○谢恩,校理申厚载,修撰任奎,端川郡守李达意,兴阳县监朴时珉,执义李堥,高城郡守康邃学,左副承旨郑载禧。

○药房启曰,夜间医官,累次入侍,伏闻参茶,既已进御,而热势泄候,俱无所减,臣等不任焦煎之至,即与昨日入侍诸臣,趁早入诊,何如?

○京畿都事书目,益平君所葬之地,朴昇所争处,摘奸查决事。

○远接使书目,敕行十三日,嘉山止宿事。

○大殿、东宫,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知道。中殿,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东宫,药房问安。答曰,知道。

○答药房曰,知道。

○药房提调口传启曰,朝者,已有启请,午间症候未知何如,臣等与朝者入侍诸臣,即为入诊,何如?以司钥传曰,来待阁门外,仍为入诊。

○传曰,领议政上来时,曳船军定送事,京畿监司处,即为分付。

○大殿、中殿、东宫,政院、玉堂夕问安。答曰,知道。

○府前启,上候平复间姑停。

○院前启,上候平复间姑停。赵根事,停启。

○大殿,夕问安。答曰,知道。

○远接使书目,敕行十四日,安州止宿事。

○药房再启曰,即伏闻入侍医官所传之言,午后再度登厕,困恼颇甚,臣等不胜煎闷之至。即与商议,则以下缺答曰,知道。今夕勿为入诊。谏院朝报

8月17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下直,蓝浦县监李行登。

○谢恩,兼弼善崔后尚,兵曹正郞金世行,礼曹佐郞尹𧂍,禁府都事睦林儒,校理金万基。

○大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两司长官问安。答曰,知道。中殿,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两司长官问安。答曰,知道。

○药房口传启曰,前者臣等启请时,自上有只以常时入侍医官,入侍之教矣。症候尚此弥留,今日欲以近日未入诊□人,审察脉度,权愉、金万直,亦令入侍,何如?答曰,气甚困恼,入侍之人,不可烦多。权愉、金万直,则医官辈入诊时,入侍,可也。

○药房启曰,即伏闻入侍医官所传之言,夜来泄候度数渴困恼等候,亦未有差胜之势,臣等忧遑煎迫,罔知攸措。即与诸臣,趁早入诊,详察症情,何如?答曰,知道。

○今日药房提调入诊时,禁府三省罪人全石、法玄等行刑姑徐事,榻前定夺。

○庆尚监司书目,黄涧定配罪人张应一,擅离配所,借骑驿马,曲折查启事。

○大殿,药房昼问安。答曰,知道。

○远接使书目,敕行十五日,肃川止宿事。

○领议政许积,在外入来。

○未时,以司谒传于药房曰,入诊不必待晩,即刻为之。

○京畿监司书目,水原呈,以领府事宋时烈病患缘由事。

○政院启曰,领议政许积,即者入来,相职则有不敢承当,不得肃拜,而上候方此未宁,直诣药房云矣。传曰,命召即为传授。

○入诊时,上曰,疏辞,今予病患如此,不得为批矣。卿其速出察任事。入侍承旨,传谕于左相。

○大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两司长官夕问安。答曰,知道。

○中殿,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谢恩,左议政金寿恒。

○药房都提调口传启曰,上候若此非轻,药房请设侍药厅,而自上不为允许,今既移设于内医院,则虽与侍药厅无异,而但无名号,事体未安。廷议亦且如此。自今日侍药厅排设之意,敢启。答曰,药房既已移设近地,侍药厅不必为之矣。口传再启曰,如其可已之事,则何敢烦渎于调摄之中乎?药房虽已移设,而未有名号,揆以事体,殊甚未安。若虑有弊,则臣等自当量宜变通,不至有弊,自今日不可不排设之意,敢此更禀。答曰,依启。谏院朝报

8月18日[编辑]

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左参赞李尚真,军资主簿李□□。

○侍药厅启曰,伏闻入侍医官所传之言,水煮木香膏进御之后,泄泻度数,比前虽减,胸膈烦郁,呼吸促急等症,视昨有加云。臣等益不胜焦煎之至,即为入诊后,议定当进之药宜当,敢此仰禀。答曰,知道。

○大王大妃殿、大殿、中殿、世子宫,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两司长官问安。答曰,知道。

○大王大妃殿、中殿、东宫、嫔宫,侍药厅问安。答曰,知道。

○领、右相,以承言色口传,达于王世子曰,上候违豫,久未复常,凡在保护之道,宜无所不用其极。宗庙、社稷,遣大臣,山川三处,遣重臣,欲为祈祷,而自下不敢擅断,又不欲烦达于上前,敢此陈禀。答曰,上候久未复常,忧煎罔涯,不知所为,今闻达辞之意,我心稍豁,必于今日内,至诚祈祷,庶几乃瘳之效。

○大王大妃殿,下教于侍药厅曰,大殿患候,累日弥留,忧虑罔涯,移御他所之意,非不劝谕,而自上持难,药房以此意恳陈,期于今日内,移御他殿可也。侍药厅口传回启曰,当依下教上达矣。

○侍药厅口传启曰,即者大王大妃殿,以上候弥留,移御他殿之意,自药房恳陈,期于得请事,下教于臣等。大王大妃殿下教如此,今日内不可不移御他殿,惶恐,敢启。答曰,今日内移御处,修扫未易,姑待一两日,当移御矣。侍药厅口传回启曰,今日则事势果不及矣,而明日则不可不移御之意,敢启。答曰,明日得可□之处,当观势移御矣。

○侍药厅口传启曰,常时入诊医官之外,御医中术业精明者,亦令入侍,何如?答曰,入诊之人若多,则时刻差久,气甚困恼,常时入侍医官外,勿为入侍,可也。

○侍药厅入诊。

○今日迎敕再度习仪,以移御相值,退行。

○巳时,都提调、提调,及右承旨金锡胄,医官入诊。

○午时,都提调、提调、副提调尹深,右承旨金锡胄入诊。

○未时,侍药厅入诊。

○大殿,侍药厅书问安,答曰,知道。

○申时,侍药厅入诊。

○大殿、中殿、世子宫,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两司长官夕问安。答曰,知道。

○中殿、东宫,侍药厅问安。答曰,知道。

○中殿夕问安时,都提调许积,以承传色口传,启于中殿曰,上候尚此非轻,而侍者只是宦官,症候亦不得详知,清风府院君金佑明,礼曹判书张善瀓,清平尉沈益显,日使之侍疾于左右,何如?答曰,知道。侍疾事,依启辞为之。

○申正侍药厅入侍时,因下教受灸五壮。

○大殿受灸后,大殿、东宫,侍药厅、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两司长官问安。答曰,知道。

○酉时,三公入侍。

○亥正四刻,上升遐于斋殿。谏院朝报

○摠府启曰,今日入直军士,当为中日习射,而上候未宁,限平复姑停之意,敢启,政院以司谒微禀。《摠府誊录》

8月19日[编辑]

院相领议政许积。左议政金寿恒。右议政郑知和。行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大行大王初丧。

○吏曹,摠护使左议政金寿恒,殡殿都监堂上张善瀓、李殷相、吴始寿,郞厅赵嘉锡、李选、尹𧂍、柳以升、闵毅重、许□、赵昌汉、黄晖,国葬都监提调闵维重、闵熙、洪处大,郞厅朴世堂、金光瑨、成瑨、柳命天、柳沆□、李蕃,山陵都监提调李正英、李元祯,郞厅李萱、任奎、南宫楀、金声久、姜寿楠、李文著、尹梅、李沆,铭旌书写官李正英,豫差吕圣齐,梓宫上字书写官福昌君桢,豫差沈益显,守陵官福昌君㮒[福昌君桢],代奠官福善君柟。

○以吏曹福昌君㮒[福昌君桢]守陵官望单子,中殿下教曰,此人等,多有看检事,以他人差出。

○吏曹,守陵官瀛昌君沈。

○政院达曰,大行初丧,则首相称以院相,参坐本院,凡大小事,裁处禀达矣。今亦依例为之之意,敢达。

○礼曹达曰,自十九日至成服日,敬思殿、山陵朝夕上食,昼茶礼,并姑停之意,敢达。

○全罗监司书目,全州呈,以良人文礼等四名,渔采事出海,逢风致败溺死。李彦吉,七月十一日,雷震致死。宋仁立,大川水涨时,渡涉为如可,渰死事。又书目,道内见阙守令,边将斯速差出,催促下送事。

○远接使书目,敕行十六日,顺安止宿事。

○京畿监司书目,旱涝虫损风灾,前头民事,罔知攸为事。

○全罗监司书目,珍岛呈,以罪人南二星到配事。

○远接使书目,敕行十七日,平壤止宿事。谏院朝报

8月20日[编辑]

院相领议政许积。左议政金寿恒。右议政郑知和。行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大行大王初丧。

○自辰时至未时,日晕。夜五更,月晕。

○朝哭后,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罔极。嫔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罔极。

○礼曹达曰,取考己亥誊录,则储君嗣位之意,涓吉告于社稷、永宁殿、宗庙,即今亦依前例,将于二十四日告文,而敬思殿,亦为一体举行之意,敢达。

○以袭奠奠需,王世子下令曰,袭奠饼果,高排参差,又有煎炸不精,或白或黑者,事甚不谨,另为检饬,可也。

○政院达曰,今承下令,该寺官员,不谨甚矣。即为分付都监,使之各别检饬,而当该掌祀官,请从重推考,以警将来。答曰,知道。

○又达曰,饭含所用糯米,司䆃寺官员,所当亲传于领议政,而进排之后,还为退去,再三催督,始为来到,怠慢之失,不可不惩。当该官员,请从重推考。答曰,知道。

○院相许积达曰,从前国恤时,诸大臣共为院相,例也,今亦依前例,与左、右相,同议凡事宜敢达。答曰,知道。

○远接使书目,敕行十八日,中和止宿事。

○小敛后,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罔极。嫔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罔极。

○院相许积、金寿恒、郑知和达曰,礼曹、工曹,即今多有紧急责应之事,而礼曹正郞任以道,时在拿囚中,工曹正郞二员及佐郞一员,有阙未差。礼曹正郞,则以前郡守田权差,工曹正郞则以司宪府监察尹松,前郡守李柔权差,佐郞则以义禁府都事徐文虎权差,使之察任,何如?答曰,依达。

○又达曰,臣等伏见下政院之令,小敛奠果器,有南草液涂秽之处,莫重奠物,不谨如此,事极惊骇。当该内赡寺官员拿推,色吏令攸司囚禁重治,监膳本寺提调及殡殿都监堂上,郞厅亦难免不能详察之失,亦推考何如?答曰,依达。

○夕哭后,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罔极。嫔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罔极。

○禀处现告,内赡奉事赵尔重。

○以司谒下令曰,小敛奠中朴桂一坐围里柱上,有南草液狼藉涂秽,莫重奠具,不得陈设,还为出给之意,政院知悉。

○院相达曰,凡仪物定用吉色之意,朝既仰达矣。三司之议,皆以纯吉为未安,灵寝衾枕则用素色,其馀则用吉色似当,此意敢达。答曰,依为之。

○又达曰,奉审内梓宫板材,木品极美,诚为多幸,即为治用之意,敢达。答曰,知道。

○又达曰,初丧所用床卓等物,皆用素色,于礼为宜,故定用素色矣,臣等更思则今姑用素,发靷时凡干仪物,当用吉色。谏院朝报

8月21日[编辑]

院相领议政许积。左议政金寿恒。右议政郑知和。行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大行大王初丧。

○自辰时至午时,日晕。夜三更,白云一道如气,起自东方,直指南方,长竟天,广尺许,良久乃灭。

○朝哭后,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罔极。嫔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罔极。

○以嗣位节目,下令曰,天崩罔极之痛,又闻此言,五内如焚,不能自定矣,节目还下。

○政院达曰,臣等伏承下令,聚首哽咽,心肝摧裂,第窃念今此该曹所达节目,实是古今帝王继序之常节,我朝列圣已行之典礼。虽于孝思罔极之中,有所不忍,至有还给之命,而此不可以一循哀痛之情,罔念投遗之重,节目单子,即为还入之意,敢达。答曰,哀痛罔极之中,连闻此言,心肠摧裂,罔知所以为之矣,节目还下。

○政院达曰,领府事宋时烈,来哭阙下云,系是大臣之事,敢达。

○远接使书目,敕行十九日,黄州止宿事。

○礼曹达曰,取考己亥誊录,则储君嗣位之意,涓吉告于社稷,永宁殿、宗庙矣。今亦依前例,将于二十四日告文,而敬思殿,亦为一体举行之意,敢达。

○王世子下令于侍讲院曰,闻宋领府事入来云,虽罔极之中,慰怀良多。宫官一人,进去存问。

○院相以下达曰,臣等伏见再下政院之令,哽咽摧裂之馀,益不胜闷郁之至。继序之君,必于成服日嗣位,自是古今帝王不易之常典,诚以天位,不可一日暂旷也。决不宜徒循罔极之情,不遵应行之礼。该曹节目单子,又敢还入之意,敢达。答曰,嗣位之举,在于成服之日,人子情理,岂忍为哉?决不可行,令礼官更为议定。

○侍讲院弼善安垕达曰,臣承令往议于领中枢府事宋时烈,则以为,崩陨昏迷,病且垂死,罔知攸对,只自抆血而已云矣,敢达。答曰,知道。

○院相以下再达曰,臣等以成服日,不可不嗣位之意,敢有所达矣,伏承令礼官更为议定之令,此虽出于罔极情理之有所不忍,帝王之孝,异于匹夫,惟以继序为重。我朝列圣,亦莫不嗣位于成服之日,则应行典礼,到今有何更议之事乎?伏愿勉抑至情,亟允所请,宗社幸甚,臣民幸甚。该曹节目,更为还入之意敢达。答曰,礼虽为重,情不能废,卿等,何以不顾呱呱罔极情理,徒以勉抑之说,强请此举乎?宜遵前令,礼官更议处之。

○合司达曰,臣等即伏见下政院之令,奉读未了,哽塞摧裂,涕泪先零,伏想邸下,以纯至之孝,当此皇皇哭擗之中,方切代亲之痛,践位行礼,固有所不忍,而第念继序之常节,古今帝王,我朝列圣,所常通行之礼。诚以大位,不可一日暂旷,宗社不可一日无主也。固不可以径情直行罔念付托之重,益勉帝王之孝,亟从有司之请。答曰,呱呱罔极情礼,已谕于院相矣,更勿烦渎。

○玉堂上书。大槪,请勉抑至情,亟从群下之请事。入达。答曰,呱呱哀疚罔极之情,已谕于院相之批矣,更勿烦渎。

○合司再达曰,臣等即伏承下答之令,益不胜哽塞煎迫之至。凡帝王继序之道,必于成服日践祚,乃历代通行之规。古昔哲后,我朝列圣,孰无罔极之情,不忍之心,而莫不勉抑而从之者,诚以上焉宗社之重,不可一日无托,下焉臣民之众,不可一日无主。帝王达孝,自与匹夫有异,岂可徒循匹夫号擗之节,罔念帝王承统之义乎?应行之典,决不容小缓,伏愿邸下,亟从有司之请,以副群下之望。答曰,每闻此言,五内如割,未定心怀,卿等何不谅乎?勿烦。

○院相达曰,领中枢府事宋时烈,既已上来矣。在前国恤时,原任大臣中有德望之人,则同为院相,既有前例,今亦依此为之,何如?答曰,依为之。

○又达曰,即接远接使闵维重驰报,则敕行二十日在黄州,闻国恤之报,以中路迟滞为未安,必欲趁二十五日入京云,既在成服之后。依其言以二十五日入京无妨,以此意分付远接使、迎候都监,何如?答曰,依为之。

○又达曰,敕使致祭时议注,问礼官既已往传于敕使前,而今则事势与前有异,多有删改之处。臣等相议改定,该曹差出问礼官,急急驰送,以为停当之地宜当,敢达。答曰,依为之。

○吏曹,问礼官姜硕昌。

○礼曹,今八月二十二日大行大王大敛正时,巳午间丙时,奉移于宣政殿吉时,巳时,二十三日成服正时,卯时,推择达下。

○夕哭后,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大司谏问安、答曰,罔极。嫔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罔极。

○吏曹,魂殿参奉二单,金盛达、柳命雄,山陵参奉二单,权德润、高嶰。

○三公率百官达曰,臣等,伏见嗣位节目,屡度还下,诸臣陈请,一向坚拒,臣等于罔极之中,益复遑遑,不得不咸造大庭,齐声呼吁焉。成服日嗣位,乃是百王不易之制,列圣已行之礼,而今我邸下,徒以痛迫之怀,有此更议之教,以邸下之睿圣,岂不知践位行礼之为大孝,而不能自抑其不忍之心哉?天位不可一日暂旷,众情不可留时违逆。伏愿还入节目,亟循群下之请。答曰,今观所达,卿等之请虽恳,决不可忍情而为之,卿等何以不谅乎?断不可许从矣。谏院朝报

8月22日[编辑]

院相领议政许积。左议政金寿恒。右议政郑知和。行都承旨尹深。左承旨李柙。右承旨金锡胄。左副承旨郑载禧。右副承旨李溟翼。同副承旨李东溟。注书二员未差。假注书沈檀李纶。事变假注书金涑。

○大行大王初丧。

○朝哭后,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两司长官问安。答曰,罔极。嫔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罔极。

○假注书李弘迪书达,臣承令往谕于领中枢府事宋时烈,则以为,臣非但病㞃垂死,亦有所不忍承命者,臣负犯至重,待罪于上畿者,将至一月矣。今玆仙寝未冷,何以遽以无罪自处,而出入于宸极之下乎?以此不敢冒副,只自陨痛而已云矣,敢达。达下。

○陈慰兼进香使书目,十八日辰时,渡江入往事。

○远接使、平安监司书目,敕行十八日到凤城,二十日当为越江事。

○大臣率百官达曰,今日臣等之所颙望者,唯在于邸下,早正大位,以慰朝野之心。三司齐吁,百僚咸造,而邸下一向牢拒,至以断不许从为令,臣等相顾罔措,益不胜忧遑痛迫之至。窃念帝王之孝,异于匹夫,继序之礼,至严且重,自古嗣服之君,莫不释衰践祚于成服之日者,诚以大宝之位,不可暂旷也。此是三代以后不易之定制,我朝列圣通行之常典,臣等不暇远引前代,虽以近事言之,孝宗大王曁大行大王诚孝,夐出前古,而犹不能独守私情,抑而行礼,岂非邸下所当法者哉?以邸下罔极之痛,虽有所不忍于心者,独不念祖宗付畀之重乎?伏愿邸下,勉抑至情,亟从群请,宗社幸甚,生民幸甚。答曰,决不可勉抑而从之,勿烦。

○领、左相,率百官口传启于中殿曰,成服日嗣位,不但自古帝王通行之典也。我朝列圣,亦莫不然,而世子不忍罔极之情,尚无勉从之意,群情不胜闷郁。臣等今方更请,而自内亦为劝谕,何如?答曰,罔极之情,虽有所不忍,而当以不可不从之意,为之开谕矣。大王大妃殿,口传启曰,成服日嗣位,自是古今通行之典,而世子徒循罔极之情,尚不勉从,群情闷郁,臣等今方更请,而自内亦为劝谕,何如?答曰,自内亦为劝谕矣。中殿,药房问安。仍口传启曰,世子气候,夜来平复否?臣等不任区区忧虑,并此仰禀。答曰,罔极。

○玉堂上书。大槪,亟从廷议,以副群下之望事。入达。答曰,勿烦。

○合司达曰,臣等以明日嗣位之请,累度陈达,而邸下一向坚执,尚靳勉许,而哀痛罔极之意,溢于辞表。臣等每奉下令,益复哽咽,诚不知所以为言。成服日嗣位,乃是帝王不易之常典,而决不可留时引日,则何敢以烦渎为惧,而不以得请为期乎?传曰,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虽寻常制度之末,但当率由旧章,况此继序承统,何等重礼,而只以私情之有所不忍,不举应行之典乎?惟我孝宗大王曁我大行大王,孝思之纯至,卓越千古,而皆于成服之日,遵行旧礼,而不敢违焉,则今日邸下之所当法者,其不在此乎?三百年宗社之重,不可一日无托,亿万姓生灵之众,不可一日无主,邸下虽欲径情直行,有所不可得也,请强抑至情,亟从有司之请。答曰,勿烦。

○合辞四达曰,百僚齐吁,已至两日,臣等之请,亦已三矣。仰惟邸下出天之孝,遭此罔极之痛,才绞散经,遽御冕服,诚有所不忍,而第念天位,不可一日暂旷,自古昔帝王曁我朝列圣,莫不勉抑而行之者。诚以帝王之孝,异于匹夫,继统之礼,不容小缓,请抑情节哀,亟遵百王不易之典?答曰,更勿烦渎。

○大敛后,大王大妃殿、中殿、世子宫,药房、政院、玉堂,百官奉慰问安。答曰,罔极。嫔宫,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罔极。

○百官再达曰,三司连章,百僚造庭,竭诚呼吁,已至两日,而邸下徒怀罔极之情,不念继序之重,一向牢拒,至以决不可勉从为答,臣等摧陨之中,益增煎迫,不得不更渎焉。成服而嗣位,乃是有国通行之常典,自古贤圣之君,莫之或违,哀痛之诚,岂皆有所不足而然哉?诚以宗社之重,臣民之众,不可一日而无主也。释衰具冕,虽有不忍于心,践位行礼,自是帝王之孝。今我邸下,上有两慈圣之敦劝,下有亿兆人之颙望,虽欲坚执而不从,其可得乎?伏愿邸下,强抑至情,亟赐兪音。答曰,不欲忍情而从之,上奉慈旨,俯循群情,强抑崩天罔极之怀,以副公卿之请,不忍如割之痛矣。

○世子有外感之候,药房都提调以下,入熙政堂前庭列坐,以承传色口传达曰,日势已晩,症候加减,未知如何。方与右承旨金锡胄,御医权愉、金万直来待,即为入诊乎?姑待差晩乎?敢此禀达。答曰,所患不为大段,过奉移后入诊。

○院相达曰,明日嗣位时,侍卫不可不备员,而摠管有阙未差,至于三窠之多,以议政府右参赞权大运,汉城府左尹沈之溟,行副护军金镜,权差何如?答曰,依达。

○兵曹,都摠管权大运,副摠管沈之溟,金镜。谏院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