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揅经室集 (四部丛刊本)/二集卷第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二集目录 揅经室集 二集卷第一
清 阮元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二集卷第二

揅经室二集卷一

皇上八旬万寿宗经征寿说

闻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孔孟之说帝王稽古同天圣德僃焉钦惟乾隆五十

五年

皇上八旬万寿万万寿仰思

盛德大业非三代以下史册所可拟万一惟宗诸经

传以征

圣寿或管窥而得其词焉谨案尚书洪范九五福

一曰寿寿者福之初诂福者德所致也恭读

五福颂以为寿富诸事皆受于天惟好德修于人五

皇极曰予攸好德女则锡之福皆五福主德之证至

圣人之德即福之基

圣人之所以寿也

帝王之寿必本于

天书曰天寿平格孔安国传曰言天寿有平至之君

礼记中庸谓大德必得其寿征诸诗曰𠈃右命之自

天申之我

皇上昭事惟敬书曰敇天之命惟时惟几恭绎

读召诰篇一言以蔽之曰曷其奈何弗敬以𫍯民为

祈天之本以敬德为𫍯民之本其理益明焉大戴礼

曰戒慎必恭恭则寿又引丹书曰敬胜怠者吉亦其

义也

皇上躬亲

郊坛大祀极致精䖍其在周礼曰大司乐冬日至地

上圜丘夏日至泽中方丘祭法燔柴于太坛祭天也

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又以正月上辛

祈谷孟夏

常雩者公羊春秋曰郊用正月上辛月令天子乃以

元日祈谷于上帝左氏春秋曰龙见而雩月令大雩

帝用盛乐是也

社稷坛加玉者祈农事也周礼小宗伯掌建国之神

位右社稷春秋外传曰玉足以庇荫嘉谷

朝日

夕月诸中祀兹复

躬亲一周及于

渎咸

命使祭告礼记祭义曰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

内周礼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

司命飌师雨师公羊春秋曰祭大山河海山川有能

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

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矦是也

庙祭器者周礼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礼记郊特

牲曰鼎俎奇而笾豆偶法古制也我

圣相承重熙累洽百有馀年

皇上寅承丕基无事不敬法

列祖诗曰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国家创业东土缔造维勤

皇上编开国方略以阐

功德书曰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太

王肇基王迹

书萨尔浒战事者仁者无敌受

命伊始书曰壹戎衣天下大定

谕立卧碑述

太宗训守冠服骑射者遵

成宪也诗曰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又曰率

由旧章

作纪

恩堂前后记

敬诵

实录者逮事

圣祖不忘

恩教也皇矣之诗述文王逮事大王大王受天命及

王季文王其诗曰维此王季帝度其心又曰克顺克

比比于文王

四巡

盛京

亲制诗赋以彰

谟烈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又

曰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祐

皇上上绳

祖武下诒孙谋

五代一堂古今未见复致

玉牒十一世之庆尔雅曰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

孙曾孙之子为元孙元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

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皇上明俊德以亲九族

恩泽深厚礼记大传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诗

序曰行苇忠厚也

皇上勤于庶政

睿思所周事立必豫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书曰一日二日万几

御书无逸篇揭为座铭伏读

经筵御论君子所其无逸训所为处与召诰王敬作

所相发明

圣人之言经训所折衷也

法宫

行在皆秉烛待章左氏春秋曰夙兴夜寐朝夕临政

视事移晷传餐向午书曰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

食内外奏章皆

丹毫亲批日数十事周礼内史凡四方之事书内史

读之

皇上犹无须内史之读也内外臣工日有

召对下至一命亦无遗焉周礼小臣掌三公及孤卿

之复逆大仆掌诸矦之复逆宰夫叙群吏之治以待

诸臣之复万民之逆是也法

祖六巡江浙观民察吏不自暇逸岱岳五台豫河皆

亲驻跸易曰省方观民设教孟子曰天子适诸矦曰

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礼记礼器曰因名山升中于

天诗般序曰巡狩而祀四岳河海也天下庶狱事必

亲览兹复

恩诏减等王制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

变故君子尽心焉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耕耤之礼必

躬亲者礼记月令天子乃择元辰躬耕帝籍春秋外

传曰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食为民

天民为国本

皇上爱民重农民数谷数要会时

闻周礼小司宼大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

礼记王制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周礼天府若祭天

之司民司禄而献民数谷数则受而藏之至于

祈谢雨泽驿

询天下雨旸收获毎霑足丰稔必

诗以志喜尔雅曰四时和谓之玉烛甘雨时降万物

以嘉谓之醴泉穀梁春秋曰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又

曰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正

赋漕运岁千万计

皇上临御以来免赋者三免漕者再兹复

恩蠲天下正供谨案周礼小司徒乡师遂人遂师

遂大夫皆有辨其施舍之事郑康成读施为弛盖周

时什一虽轻皆无普免之事岂(⿱艹石)

皇上蠲贷至二千万万乎伏读

经筵御论有孚惠我德以九五君位惠即我德当置

惠心于勿问

圣谟洋洋所以损上益下有孚元吉而说无疆也偏

隅偶歉

恩加蠲赈截漕平粜以剂盈虚恤民也周礼司稼以

年之上下出敛法均万民之食而赒其急平其兴河

防者民生所关

皇上命濬陶庄六塘伊家诸河清黄交汇志水宣泄

海塘建石重堤𠈃障书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

距川考工记曰以防止水礼记月令曰完堤防春秋

外传曰陂障九泽民闲五世同堂二百馀家寿逾百

龄同居十世皆

寿世人瑞也尔雅曰子子孙孙引无极也礼记曲礼

曰百年曰期颐孝经曰示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命重举千叟宴者皇建有极敛福以锡庶民也礼记

王制曰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周礼伊耆氏其王之齿

杖尔雅曰黄发𫠜齿鲐背夀也

皇上典学高深

文德淳懋毎岁必

御经筵宣讲书曰念终始兴于学抑戒之诗曰抑抑

威仪维德之隅

临雍讲学

释奠

幸鲁崇儒重道也礼记王制曰天子曰辟廱诗曰于

论鼓锺于乐辟廱文王世子曰天子视学大昕鼓征

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

御制三老五更说证以左氏孟子其义乃明

重排石鼓文者存周法物用光我

文治

武功也诗车攻序曰宣王复古也吉日序曰美宣王

田也

御制诗五万馀篇

文千馀篇尚书帝庸作歌易伏羲画卦文王作卦辞

大戴礼曰武王作机鉴楹带十七铭庶足拟焉

御书宝绘咸臻极诣论语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

亲定祭祀朝飨乐章及诗经乐谱其在周礼大司乐

大吕应锺小吕夹锺皆歌以祀享诗鹿鸣以燕群臣

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即其义也镈钟

特磬列于大乐

御制笙诗依义补辞其在尔雅曰大磬谓之毊大钟

谓之镛仪礼乡饮酒燕礼诸仪皆笙南陔华黍白华

由庚诸篇即其义也河源淮济泾渭诸水

考厥源委其在尔雅曰河出昆仑虚书曰导淮自桐

柏导沇水东流为济诗曰泾以渭浊即其义也

诏收天下遗书分为四库储以七阁其在周礼外史

掌三皇五帝之书郑注所谓三坟五典也

皇上辟门吁俊正科之外六开

恩㮄再举

制科书洪范曰俊民用章诗卷阿序曰言求贤用吉

士也

皇上神武迈伦尝发廿矢中十九周礼射人王以六

耦射三矦三𫉬三容也每岁秋

行围木兰蒙古进宴所以诘武绥远也穀梁春秋曰

因蒐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诗时迈曰薄言震

之莫不震叠

皇上奋武开疆勘㬥柔远荡伊犂平回部收金川定

台湾为亘古未有之功业书序称汤伐三朡成王践

奄皆不足比数左氏春秋以禁㬥戢兵𠈃大定功安

民和众丰财为七德惟

皇上武功僃焉至于先征而后归服者谓之归降回

部缅甸是也书曰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

旬有苗格也不加征而自来归者谓之归顺土尔扈

特拔达山安集延痕都斯坦布鲁特哈萨克巴勒布

是也书序曰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巢远国自来

也迩者安南王阮光平八

觐祝

釐则我

皇上推亡固存承

天时行之道大戴礼曰重华南抚交阯中庸曰栽者

培之倾者覆之海外远国若高丽暹罗琉球南掌皆

入贡

寿宇不可缕计尔雅曰距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

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出为太平西至日所入为

大蒙大戴礼曰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是也

是惟我

皇上大圣大仁允文允武用是承

天纯佑盛德日新

登八衍范

念用庶征向用五福仰见庶征之应本于

五事

寅恭对越为寿之基此貌之恭作肃也

惠泽优渥是可征曰肃时雨若矣

王言作则臣下禀令此言之从作乂也

当阳用命是可征曰乂时旸若矣

克知灼见照詧几先此视之明作哲也

德化如春是可征曰哲时燠(⿱艹石)

达聪兼听发虑出谋此听之聪作谋也

凝成万物是可征曰谋时寒若矣

精一执中广渊齐圣此思之睿作圣也

从欲风动是可征曰圣时风若矣

皇上临御五十五年庆

寿八旬由是推之万万年为

万万旬易策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

五十有五经卦皆八因而重之爻在其中二篇之策

万有一千五百二十自然之数也又

万寿年干在庚尔雅曰太岁在庚曰上章庚犹坚强

也章明也月𨇠在酉酉为寿星之次尔雅曰寿星角

亢也是生成推衍皆与苞符象曜相应故曰

圣人之寿皆本于

天锡羡延⿰氵𠔏惟亿万年天𠈃之诗臣下归美崇尊颂

福禄也曰诒尔多福曰受天百禄曰万寿无疆猗欤

盛哉

圣寿之征诸经者盖远迈皇王哉翰林编修阮元

恭纪

御试拟刘向请封甘延寿陈汤疏并陈今日同不同

臣向疏郅支单于兼并外国日益强大数辱汉使者

在廷诸臣未有为陛下画一策者都护延寿副校尉

汤远戍西域特发符节勒师旅直逼康居破其重城

馘名王斩阏支氏请县首稿街夷邸以威远服是沈

谋重虑制胜万里师徒不劳兵矢未折功莫伟焉而

议者徒以汤矫制不论其功反欲文致之是臣所未

喻也夫将在外有可以振国威制敌命者专之可也

今延寿汤不避死难为国雪耻而竟无尺寸之封其

何以劝帅兵绝域者昔李广利之于大宛旷日持久

靡敝师旅仅𫉬数马功不敌罪孝武犹且侯之今郅

支之功当十倍于大宛竟使致身之臣未得封爵且

不免吏议臣窃惜之宜请释其矫制之罪赏其克敌

之功加以高爵惟陛下察之此刘向之疏意也

见我

皇上奋武开疆平定西域拓地二万馀里凡汉唐以

来羁縻未服之地尽入版图开屯置驿中外一家岂

如郅支呼韩叛服靡常杀辱汉使哉此其不同一也

皇上自用武以来出力大臣无不加赏高爵或有微

罪断不使揜其大功下至末弁微劳亦无遗焉绝未

有若延寿等之有功而不封者此其不同二也我

皇上运筹九重之上决胜万里之外领兵大臣莫不

仰禀

圣谟指授机宜有战必克闲有偶违

庙算者即不能速藏丰功又孰能于

睿虑所未及之处自出奇谋徼幸立功者𫆀此其不

同者三也

诰授昭勇将军广东钦州营游击

诰赠资政大夫晋光禄大夫尸部侍郞王考琢庵太

  府君行状    年家子胡长龄塡讳

太府君讳玉堂字履庭号琢庵始祖讳岩当明神宗

时由江南淮安山阳迁扬州江都明末迁居城北四

十里湖中公道桥二世祖讳国祥

例赠明威将军高祖讳文广任榆林卫正兵千戸曾

祖讳秉谦以孙讳匡衡公官

貤赠武德将军祖讳枢良

晋赠昭勇将军父讳时衡

诰封奉政大夫

晋赠昭勇将军凡五世皆有隐德至 太府君生而

倜傥有志槪长身健臂行止伟岸与中人立顶仅及

𮌎少能挽强驰射矢无虚发尢喜读书为古文词诗

歌援笔立就康熙五十年辛卯占籍仪征乡试中式

武举人主试者为江苏巡抚仪封张清恪公伯行会

劾奏本科文乡试交通关节事总督反奏解巡抚职

迁之扬州馆舍 太府君于是佩刀挟矢护左右同

寝食数月及奉

旨昭雪复巡抚职清恪公极感 太府君之义而

太府君读书励行一生清介所以深得清恪公教者

亦多在此时矣五十四年乙未武会试中式 殿试

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分镶蓝旗教习五十六年五十七年

圣祖仁皇帝驾幸𤍠河两次随扈五十八年

授蓝翎侍卫雍正元年二月蒙

世宗宪皇帝赏縀三疋三月送

圣祖仁皇帝梓宫赏银四十两八月送

太皇太后梓宫加一级本年癸卯科 殿试武进士

诏举技勇马箭步箭皆称

旨赏縀三疋银五十两十二月十三日奉

旨授三等侍卫赏戴花翎三年五月十八日引

见外放湖北抚标中军游击兵部给都司签书管湖

北抚标中军游击兼管左营事及莅任兼署右营驭

士严整有律五年八月遭父丧遵例在任奉讳服除

十年三月部议改设抚标中军游击员缺为参将经

大将军岳锺琪以军前才能之员拣补仍留军前效

力 太府君署理参将印务十月军政卓异十一年

六月引

见𫯠

旨准其卓异交部照例升用钦此四月以都司衔陞

衔调补广东提标后营游击时巡抚德龄奏请以陞

衔仍留湖北署抚标中军印务奉

旨著照该抚所请行钦此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恭逢

恩诏加一级乾隆元年正月兼署右营游击三月中

军参将到任交印卸事旋署兴国营参将七月改署

苗疆九谿营游击二年奉

旨谕督抚各据所知之人秉公保举湖广总督史贻

直𠈃举阮某才守兼优奏

准纪录一次注册五年五月湖南城步绥寕两县山

内苗民数万人盘踞山谷接辰州数百里杀伤官兵

肆出劫掠道路不通奉檄领九谿澧州洞庭常德共

四协营官兵随镇筸镇总兵刘策名夤夜掩剿兵驻

三界溪苗悉精锐屯山口因即相度地势侦探贼情

六月六日进攻薄贼寨 太府君身先士卒远施枪

礟近接刀矢毙贼甚多贼大溃遂乘胜奋杀焚烧山

寨夺𫉬粮草器械三界溪为贼门戸贼屯此为最勍

自官兵大捷后贼退保各寨其势遂分提督军门杜

凯报捷奉

朱批这所奏欣悦览之将士奋勇争先甚为可嘉俟

事竣之日从优议叙钦此闰六月初四日攻八树寨

克之追杀数里巢穴焚毁殆尽七月二十二日攻长

安盐井口客寨飞毛坪龙家溪竹林各寨皆次弟克

之此五寨地势险隘林箐深密 太府君步行率士

卒冒矢石败其伏兵鼓锐力战遂于一日中连克之

贼势已大溃因驻兵搜捕山箐逸伏焚毁茅蓬发𫉬

粮米甚多是时

上虑兵权未一

命贵州总督张广泗来湖南总制全军甫到城步即

察知谋勇最著赉縀二联劳奖极力南山大箐屯贼

正多屡攻未克张公令督各营兵进剿贼积木石断

山路兵不能入 太府君日率兵佯攻正道探知闲

道夜率健卒五百攀藤越岭而入误坠坑伤膝流血

满足以布缚膝进益力夜半及正道彻开木石是时

贼数千人已觉来拒鸟枪绳火纷如乱萤 太府君

命兵负嵎偃伏藤牌护前贼至枪齐发我兵寂不动

贼易之久乃鸣一大礟鼓兵直下如建瓴贼众败散

而正道兵无木石阻亦大进合剿杀𫉬甚多及晓搜

获龙裤刀𣗋刀标枪等器械及粮草无算及捜得前

被贼杀之巡检官印一颗贼馀党共八百戸退据南

岭粮尽不支闲出数十人近营跪哭乞降 太府君

察其诚为请于张公张公云设贼诈汝当此咎𫆀

太府君以死任之次日率贼众近大营跪乞降张公

云发三礟不畔去乃真降耳即对众发三大礟毙数

十人馀众股栗莫敢转侧盖感 太府君拯护之恩

忍死无负如此张公于是始受降是时各山贼寨

亦并破老幼退保入横坡八月二十二日奉令领各

营官兵相机督剿张公又令游击区明李登华带兵

随 太府君进剿横坡山梁险隘正路不能攻九月

二十八日率官兵由左路奋登夺杀前进遂入寨中

枪礟齐发贼精锐殆尽遂大败焚毁居室一空生擒

男妇子女二千馀人贼寨尽平十月初三初四日复

亲督各营官兵于横坡各山箐四面搜捕生擒男妇

子女千馀人又搜𫉬窟室男妇数百人刀杖银帛无

算皆亲解赴张公所张公欲尽诛其生口 太府君

再四諌阻不从不得巳乃请曰壮夫能执兵抗师者

当杀之其妇女及男子十六岁以下者必宜赦免张

公始如所请 太府君出营分别男女年岁苗人环

跪哭声震山谷先择壮年有须者斩之其馀全活薙

发给以口粮张公雅知贤能不深求仍奖励有逾诸

将 太府君奉令所剿之贼寨前后十馀战皆谋勇

并著兵无少挫功为诸将最攻战少暇即赋诗校射

以为乐各寨平后彻兵回九谿营总督班第具题奉

旨分别等次交部议叙十一年兵部议叙头等军功

加衔一等随带军功纪录二次八月为苗彊事宜保

举十三年推陞河南卫辉营参将九月莅任 太府

君之在九谿也训练勤而兵无虚额赏重而罚严故

湖南劲旅以九谿为最城绥之役有兄弟皆为兵因

母老例汰一人兄弟争出母亦请二人皆从而自役

于署中其有勇知方如此及至卫辉营务废坏已极

兵贫而惰弓矢朽折不可用 太府君莅事限期操

练兵本市中无赖子素不习武诧步伐为怪事十四

年十月相率辞粮罢去大吏以操兵过严举劾奉

旨交部议处部议革职回籍家无一亩田萧然僦居

郡城而湖山寄兴诗酒颇自娱也十六年

圣驾南巡跪迎于高明寺甫奏名

上在舟中问曰可是鄂容安所参者谨对曰是旋奉

旨以都司录用以微臣姓名

圣心不忘于数年之后由此见

皇上爱惜人材神虑周密纤细不遗 太府君每言

之未尝不感

恩泣下也十七年四月补放广东罗定协都司二十

一年升广东钦州营游击 太府君之往岭南也以

卑湿故未奉母周太淑人之任及至钦州多受嶂气

病足梦寐中语多念慈闱屡欲吿养归周太淑人谕

止之未果于二十四年十月十六日卒于任所兵民

哭之失声 太府君性刚介接奉各督抚尊卑尽礼

之外言语辞色无少附屈于僚属事多为保全不以

吿人受者久而知感所至凡盐榷一切陋习皆裁泰

怀金者不敢造门 太府君未第时家素裕僃宿卫

后将十年田舍鬻尽及外迁愈廉介自矢家无一日

储不计也九谿城有北山周数十里兵民皆仰给此

山有明季指挥豪姓之子孙讼言山本指挥旧地总

督委官勘审将为所夺矣公慨然入省申辨过洞庭

湖舟覆赖商船救得出至省力言地即豪姓地亦明

代事且绝数万家之葬窆樵苏刍牧而以资豪姓为

利薮大不便总督即违前议从 太府君议九谿兵

民大感悦偶骑而岀见木石委积询知将谋建生祠

太府君立斥彻之兵民不得已家祀一主书长生等

字乾隆四十三四年闲元父客汉上遇九谿老兵为

言 太府君去后此祠旋立岁时祝之不衰所著有

珠湖草堂诗集三卷琢庵词一卷箭谱一卷阵法二

卷 太府君生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初五日距卒得

年六十有五康熙六十一年

覃恩授阶奉政大夫乾隆元年

覃恩授阶昭勇将军卒后榇归自钦州入城治丧干

隆二十五年葬于扬州府城北中雷塘以元配汪淑

人继配江淑人合祔嘉庆元年以孙元官

诰赠资政大夫嘉庆四年赠光禄大夫汪宜人赠淑

人一品夫人候选州同知讳浩公女生于康熙三十

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卒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十一

日江宜人封淑人一品夫人歙县

诰赠资政大夫讳承瑞公女生于康熙三十二年

月八日卒于乾隆二十一年九月四日子四长为元

伯父承德汪太夫人出娶李氏次伯父承义以元官

貤赠儒林郞翰林院庶吉士娶江氏貤封孺人次伯

父承仁未娶卒并庶祖妣吉孺人出又次即元父承

信江太夫人出

敕封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

诰封资政大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郞晋封光禄大

夫戸部侍郎配妣林夫人

敕赠安人晋赠夫人晋赠一品夫人女三长适太医

院吏目江都鲍云书次适江都耿鹤龄次适仪征生

质贾天凝孙三人长兆麟长伯父生原官扬州高邮

营汛千总次元乾隆已酉

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

授职编修补詹事府少詹事正詹事 南书房行走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郞授兵部礼部戸部侍郞

诰授光禄大夫次亨元次伯父承义子曾孙一人常

生元之子二品荫生按吾阮氏世以武起家自元之

生独弱习驰射力辄不支父固怜之命改就经业暇

时为元述 太府君平苗之捷曰是役也奇绩闻当

世然妣江太夫人寝食不安者十阅月故予弛骑射

不事今命汝读书成江太夫人志也比元入翰林充

国史馆纂修官检阅长编 太府君官阶战绩稍具

其略乾隆乙卯嘉庆已未间复以趋庭之训比次追

述用纪梗槪托立言之君子图不朽焉孙元谨状

    此乃嘉庆五年所撰二十五年晋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两广总督

             次曾孙福谨识

诰封光禄大夫戸部左侍郞显考湘圃府君显妣一

  品夫人林夫人行状

呜呼痛哉不孝罪衅至重奉职无状于嘉庆十年

六月十五日酉时 府君考终于浙江抚署正寝由

四百里驰驿奏

闻即于十五日交代巡抚曁南北关关防七月初二

日奉柩登舟候

旨初三日由四百里驿奉

上谕阮元现丁父忧所遗浙江巡抚员缺著清安泰

调补钦此不孝即于是日解维归里入城治丧不孝

伏念 府君仁厚孝慈懿行直节彰著人耳目无待

不孝阐扬而后显然不孝负慝深重䩄然苫凷之闲

仰呼高天此恸何极若不亟以状呈当代公卿史职

通儒文人以乞表章则罪戾滋重矣 府君讳承信

字得中号湘圃雍正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生于

太府君琢庵公湖北抚标中营参将官署乾隆元年

府君年三岁随 太府君移任湖南澧州之九谿营

乾隆五年时 太府君有征苗之捷戮逆受降多所

全活 府君年七岁每言凯旋之日迎 太府君于

十里外遥见旗纛甲骑飞扬迤逦过山而来光景犹

能记忆十一年 太府君以 母周太夫人春秋高

不宜居谿山深湿地命世父健斋公偕 府君奉

周太夫人归扬州谕以毋出游毋就试俾壹意侍奉

周太夫人 府君事祖母尽孝日定省问寝膳跬步

不少离十三年祖母 江太夫人卒于扬州 府君

柴毁骨立致疾经年十四年 太府君自河南卫辉

营参将罢归扬州二十一年复任广东钦州营游击

时 府君年二十三仍侍 周太夫人居扬州二十

二年 周太夫人命 府君赴广东见 太府君计

家事二十四年 府君年二十六 太府君谕令归

娶且曰吾亦即欲告归耳 府君乃归娶先妣 林

夫人于扬州是年冬 太府君以疾终于钦州明年

春 府君闻讣恸不欲生亟欲戴星奔时 周太夫

人悲甚伯父健斋公曰吾必当赴粤扶柩归若弟亦

往孰安祖母 府君乃留扬州是年五月 周太夫

人以寿终秋 太府君柩归 府君遭重丧哀恸擗

踊与伯父竭力尽心附身附棺无少悔二十九年甲

申 府君年三十一正月二十日生不孝元于西门

白瓦巷旧第之南宅即今所建之海岱庵也自后十

馀年 府君皆在扬州 府君幼读书治左氏春秋

为古文辞生长行闲娴习骑射毎较射挽强洞坚善

射者皆谢不及喜乘马善相马法驰千里不以为劳

以侍养未与试及是年逾三十决意不求仕进补国

子生闭戸守贫家无儋石储澹如也尝暮行蹴得囊

金数镒坐其地至夜半果有返而求者立付之教不

孝读书训诲谆切 府君熟于司马公资治通鉴于

成败治乱战阵谋略辄纵横辨论随方指授期不孝

以有成不孝侍立倾听警心壹志实从此始尝以欧

阳文忠纵囚论苏文忠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等篇口

讲指画次第授不孝曰读书当明体达用徒钻时艺

无益也又尝教不孝射曰射须沈其气气不沈志不

能正体不能直杜诗云顾视清高气深稳乃射之秘

诀家虽贫为不孝择师敬礼僃至不孝就小试时

府君亲挈行不孝幼弱试毕出 府君一手障丛人

一手挈不孝出阈外四十四年 府君年四十六从

舅氏江橙里先生客汉阳 先妣林太夫人检治家

事并督不孝诵读慈以兼严四十六年秋八月 先

妣以疾终 府君自汉阳扁舟冒风波十日达扬州

伤悼甚挚葬毕客游宣城贫民有除夕不戒于火者

数十家 府君往视之罄所蓄资给之使结舍四十

八年 府君年五十季冬命元娶妇江氏四十九年

不孝入学补附生五十年不孝补廪生五十一年

府君复从舅氏江橙里先生客汉阳秋不孝江南乡

试中式举人会试未第 府君命留京师五十四年

府君年五十六归自汉阳不孝中式进士改翰林院

庶吉士五十五年恭遇

万寿覃恩 府君得

敕封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是年不孝散馆一等第

一名授编修五十六年不孝乞归省掌院大学士阿

文成公不允所请二月恭遇

大考阅卷大臣置元文一等第二名

高宗纯皇帝亲览嘉奖曰此卷诗文皆佳擢置一等

第一名补少詹事

命在南书房行走五月 府君挈不孝妇江氏至京

师是日不孝自

御园回城得羽扇香葛之

赐迎奉膝前 府君被

恩感遇喜动颜色元尝

召对及迎养事

纯皇帝问曰汝父多少年纪元对曰臣父年五十八

纯皇帝曰年纪甚小时

圣寿八十馀故云然归为 府君敬述之感甚懽甚

呜呼恸哉此不孝在京迎养之始如在目前而 府

君今竟弃不孝而长逝也𫆀十月 府君由京师归

扬州不孝陞掌詹事五十七年冬不孝妇江氏卒于

京邸幼女荃亦殇五十八年春 府君年六十复至

京师五月出京师复归扬州六月不孝蒙

简放山东学政十一月试沂州府毕 府君方自南

来不孝出迎沂州南门之外琅邪古道八驺安缓不

孝先马入城呜呼恸哉此不孝山东迎养之事如在

目前而 府君今竟弃不孝而长逝也𫆀六十年不

孝蒙

恩陞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郞调任浙江学政不孝奉

府君由扬州至杭州 府君念不孝妇江氏无子以

族孙常生为元子明年入国学补六品荫生嘉庆元

年 府君年六十三恭遇

覃恩加一级

诰封资政大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郞嘉庆元年

府君为不孝聘妇于曲阜孔氏五月于归杭州嘉庆

三年八月不孝陞兵部右侍郞转礼部右侍郞九月

不孝任满奉 府君入京师嘉庆四年正月

高宗纯皇帝龙驭上宾 府君跪哭甚恸勖元在礼

部敬襄

大礼

皇上亲政伊始

命元仍在南书房行走旋补

经筵讲官调补戸部左侍郞兼署礼部兵部侍郞总

裁会试

恩遇稠叠 府君语不孝曰汝受知

先皇复受

今上重恩如此矢勤矢慎庶可报效万一不孝谨识

严命凡

内廷禁近之事加意慎密各部筹兵饷算军需奏

宗庙

山陵诸事日不暇给未申时始退直 府君必曰尔

少息毋侍我前也四月

覃恩 府君得

诰封荣禄大夫戸部左侍郞加一级冬十月不孝奉

署理浙江巡抚之

命 府君瞿然谓封疆重任惧不孝不能胜辜负

圣恩元于

召对时叩头固辞

上不允乃就道是年秋

高宗纯皇帝诸大礼成元以兼礼部奉

特恩加随带二级 府君受

诰封光禄大夫

制曰华胄清资佑启必原于严父令仪硕望蕃昌聿

振于名门爰涣国恩用彰家训尔阮承信乃经筵讲

官戸部左侍郞加三级今授浙江巡抚阮元之父操

修醇粹启迪勤劬儒席传珍琢就珪璋之器良材肯

构蔚为台阁之英门祚方新宠章洊被兹以覃恩封

尔为光禄大夫戸部左侍郞加三级锡之诰命於戏

承家有子聿昭孝治之风被命自天用作义方之训

式承茂奖勉副休光五年 府君年六十七正月元

奉实受浙江巡抚之

命 府君至浙江不孝率两军擐甲奉舆于武林门

外慈颜怡悦士民具瞻呜呼恸哉此不孝复在浙迎

养之事更在目前而 府君今竟弃不孝而长逝也

𫆀是时闽浙海盗有凤尾箬横水澳蔡牵四帮各五

六十船安南夷盗三十馀船船高礟大为患尤剧肆

劫商船掳略子女不孝奏置巨舰大礟增兵设防寕

台温分设船厂檄道府董之杭州铸礟局则中军参

将等主其事 府君曰冒暑赴礟局督促速成俾济

军前之用且随时寄示不孝指画机宜不孝在台州

得有所禀受六月二十二日盗在台州松门时三镇

总兵皆到将进击之是夜海上大风雨安南凤尾盗

船荡覆数千人不孝檄水陆各路兵赴海山𫉬数百

人追剿馀盗并𫉬伪安南大统兵进禄侯伦贵利自

夷匪入浙五六年至是败(⿰血刄)始不敢复入浙海 府

君先忧后喜曰  神风助顺乃

天子威灵非尔及将士力也故不孝报折敬陈风雨

破贼事

皇上有诚感神祐之谕此后水澳箬横两帮亦疉被

浙师剿灭惟蔡牵今尚窜于闽浙闲冬 府君聚同

族谋曰我阮氏明季自淮安迁扬州聚族于城北之

公道桥甲科世衍世系日繁今无祭祠非礼也乃独

捐俸购地建阮氏宗祠于公道桥镇之南购田为祭

产俾族姓春秋祀焉更延名师在祠侧设塾教族中

子弟之能读书者又于 太府君雷塘墓侧建墓庐

十馀楹每展墓止宿深寓哀慕八年二月为 府君

七十寿辰不孝偁觞上寿时

恩赐寿字玉如意适至不孝铸镈锺以蕲睂寿歙程

易畴孝廉考之中二月夹锺之律以为奇应不孝又

与诸友选商周十三吉金酒器酌酒上寿各赋诗一

篇门下士陈寿祺吴鼒姚文田鲍桂星查揆顾廷纶

等以诗文介寿者甚多名篇钜制传诵一时 府君

感诸君子之懽心顾而乐之九年春二月不孝复集

诸友别选商周十三酒器赋诗为寿 府君呼元语

曰筑园池美居室吾不为也孝经谓守其宗庙为卿

大夫之孝礼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居室为后故

卿大夫士皆有庙以祭其先祖此古礼也我

大清会典载品官皆有家庙一品庙五闲两室阶五

级两庑三门以朝服少牢俎豆铏爵祀高曾祖祢四

世祧者藏夹室此今制也今吾家惟公道桥有族祠

在城无家庙非礼制也卿大夫受禄于

恩及先世至正一品乃犹若庶人祭于寝可乎今年

京察

谕旨谓汝有守有为清俭持躬汝奉职无微劳何能

当此顾俭于躬勿俭于 先祖其遵会典立阮氏家

庙吾将敬奉祀事元受命卜地于扬州府旧城文选

楼北兴仁街即随曹宪文选巷故址鸠工庀材秋庙

成祭服祭器咸僃 府君喜遂素志将择日归扬州

奉 栗主入庙矣八月二十六日 府君晨兴将就

盥盘忽头眩目昏弃水倾仆不孝时祭吴山神祠亟

归省知左股外之筋络有阻不便行步即延吴下各

良医内外调治入冬渐愈犹不良于行 府君自五

十岁后患湿𤍠之疾六十以后加重肤肌时作癣瘢

或侵脾胃则食减神疲然尚能骑马至是湿病与左

股筋络为痼闲形痛楚今年入春犹未愈 府君念

家庙既成必欲亲奉 栗主入庙兼以夏初往可避

杭州霉湿且吴下名医不能弃其恒业久客杭州拟

于途次就之乃挈孙辈及家属奉 庙主自杭登舟

道出姑苏僦屋暂居为就医计本意实在奉 庙主

至扬州也夏至后服药无大效不孝请 府君勿往

扬州归杭州 府君凄然泪下曰吾竟不能奉 神

主入庙𫆀大暑时天气畅晴服参术复少差医者犹

谓脉甚健可待秋凉归杭州继复𩩋腹浮肿夜眠不

安 府君始决计归杭州矣不孝遣长子常生代奉

栗主由苏归扬入庙不孝在嘉兴查灾赈迎于平望

拜见舟中悲喜交集 府君神明不衰历问海洋盗

船浙西赈济川米平粜诸事皆尽委曲犹以不克亲

奉 庙主归扬州为憾迨抵署以病久气虚参桂不

能见功又忽腹泻不可止闰六月十五日不能食饮

气息渐微以酉时遽尔弃养春秋七十有二呜呼恸

哉不孝侍奉无状且以未谙医理调治失宜负罪深

重百身莫赎今而后长为失怙人矣终天抱恸尚何

言𫆀 府君性正直刚毅心事光明复忠厚仁慈生

平不为欺人之语不为刻核之事凡年家子门下士

见者蔼然如坐春风中每于戚䣊故友无不加意惠

爱礼曰孝友睦姻任恤 府君实当之无愧此桑梓

之公论也且智识明决每论人料事纤悉不爽早年

往来楚粤江湖间帆背惊风篷窗夜雨与榜人舟子

共之性喜游览尝侵晓登庐山徘徊移日京师之凉

水河飞放泊山东之泰岱大明湖䧿华佛峪龙洞灵

岩浙江之桐庐九里洲半山西湖灵隐龙井诸山寺

莫不棹舟䇿骑减仆从探幽胜留连忘返或为图画

属诸友门下士题咏之不孝视学政时每教曰取士

当先器识取文亦当无所不收若以一隅之见为去

取必有弃材矣及不孝为巡抚 府君于兵刑之事

时切于怀每盗艘往来兵船追𫉬必一一记之闽盗

黄葵等全帮投降放出难民 府君深喜曰此活数

百人胜于礟火中擒获者远矣每秋谳及审重囚时

府君每于屏后坐听冀得其情有所平反不孝兼司

杭州关榷 府君曰吾早岁涉历江湖深恶关吏苛

横尔可使行旅受困𫆀宽以惠商严以御下治榷之

道也有司关人入署者 府君诘之对曰惟闻司关

人斥行旅行旅不敢忤者今乃行旅斥司关人司关

人不敢忤之矣 府君𥬇而颔之曰可矣武林门普

济堂不孝所创建严冬赈粥 府君亲视颁粥归而

喜曰吾见老稚贫民可以卒岁即小人亦有聊赖矣

府君治家事性俭约嘉庆六年诸曁县水灾 府君

出银四千两助赈九年浙西水灾复出银一万两助

赈曰此吾为汝俭省廉俸而积之者今用以账饥民

得用之之道矣不孝整饬育婴堂收养弃孩较前倍

增禁金华府溺女赏喜银籍存之贡院号舍素泥泞

全甃石版亦皆 府君教也 府君惟不孝一子未

冠失母 府君严慈交至鞠育训诲迄于成人爱子

之心无所不至 府君蒙 太府君清白之业秉孝

慈之德具文武之材弢光积善以贻于不孝之身不

孝僃位卿贰 府君每勖以矢清矢忠勤职业毋失

祖志今年夏初浙西复灾犹训不孝亟请赈恤以仰

皇上子惠元元之意嘉兴归途见领赈者舟载而归

络绎不绝心乃喜不孝德薄材短𫉬从君子之后罔

致失坠皆 府君所以策励而董教之者不少疏也

禄养未久遽遘惨酷不可以为子不可以为人又何

以偷生视息为哉呜呼恸哉吾阮氏系出陈留南宋

以后迁江西之清江县元未以武功显明初徙豪杰

实江南乃居于淮安府明神宗时小槐公讳岩自淮

迁扬为迁扬始祖崇祯时迁居城北四十里公道桥

二世祖讳国祥例

赠明威将军官榆林卫正兵千戸三世祖讳文广四

世祖为 府君之高祖讳秉谦以孙匡衡公官貤

赠武德将军高祖妣厉恭人貤

封恭人节著扬州府志曾祖讳枢良

赠昭勇将军曾祖妣蒋淑人

诰赠淑人祖讳时衡

封奉政大夫晋

赠昭勇将军累

赠荣禄大夫光禄大夫祖妣周夫人

诰封宜人晋

封太淑人

赠一品夫人父讳王堂号琢庵迁居扬州府城仪征

县籍康熙乙未科武进士三等侍卫

赏戴花翎历官参将

诰授昭勇将军议叙头等军功

赠资政大夫累

赠荣禄大夫光禄大夫事见元所撰行状琢庵公元

配汪淑人

赠一品夫人候选州同知江都浩公女继配江淑人

赠一品夫人歙县

诰赠资政大夫承瑞公女侧室吉氏以元官貤

赠夫人 府君兄弟四人长伯父讳承德汪太夫人

以侄为已子次伯父讳承义早卒以元官貤

赠儒林郞翰林院庶吉士 府君以族侄亨为之后

娶于松江王氏生子禄次伯父讳承仁为长殇并侧

室吉夫人出次 府君江太夫人出 府君配先妣

林夫人

敕赠安人

诰赠夫人一品夫人不孝元林夫人出娶江氏歙县

候选州同知振箕公女即 祖妣之孙侄也继娶孔

氏曲阜衍圣公昭焕公孙女

诰封衍圣公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宪增公女不孝

四子长子常生聘宝应刘氏原任丹徒县教谕台拱

公女次子福妾谢氏出先是 府君于五十二岁时

纳侧室张氏及福生抚育于襁褓中甚慈爱不孝命

福事之为慈祖母如祖母次子祜妾刘氏出次子孔

厚孔氏出女一亦孔氏出不孝素有记册复举大略

命子弟执笔为状伏冀当代公卿史职通儒文人锡

之传志诔词藉以不朽不孝世世子孙感且不朽

先妣林太夫人系出闽之莆田明天启中避倭迁江

南凤阳复迁扬州甘泉县西山陈家集祖得斋公讳

文连积学有德望于乡里不仕父梅谿公讳廷和干

隆癸酉举人福建大田县知县以不孝官

貤赠荣禄大夫戸部侍郞 先妣通书史明古今大

谊闲为韵语辄焚不存稿年二十五于归于府城西

门旧第逮事祖姑克尽孝养举止言论必以礼法戚

党有识者咸嗟敬焉丁 太府君弃世 祖姑周太

夫人亦继弃世 先妣操持阃内礼无不举独不令

释道治忏醮或曰 太夫人不受一卷经𫆀 先妣

曰吾阮氏林氏皆儒家无庸此 太府君清宦归无

产可析且食指多 先妣曰不及早汰冗食者后此

更不支矣乃裁减仆婢若干人自取翦刀翦指爪亲

浣濯为诸人先 府君同产妹许于贾及嫁 先妣

力治奁具曰当无减于 先姑江太夫人在日也干

隆岁甲申不孝元生 先妣自乳之五岁教识字六

岁就外傅不孝口吃读孟子孟施舍守气等章期期

不能上口从塾归自愤泣 先妣置低几于檐前教

不孝曰尔坐母急遽尔枯从我口缓缓读之一夕得

其理迺背诵如流水尝以外曾祖所选王维孟浩然

高适岑参四家诗付不孝读之 先妣又手写白居

易燕诗示刘叟等篇授读之并教以四声属对之法

故不孝八九岁即能作诗非塾师教也不孝十五六

岁与考试渐有交游每从外归 先妣必反复诘问

今日见何人言何事不孝具以对 先妣曰某之言

益者也某之言损者也尔某言是也某言非也是以

不孝虽有交游无损友铅山蒋心馀编修奉其太夫

人居扬州安定书院太夫人与 先妣常过从 先

妣语不孝曰读书做官当为翰林若蒋太夫人教子

乃可矣不孝谨识之未敢忘不孝年十七 府君客

汉阳 先妣曰尔学识日加益当求名师之更能扩

充尔学识者遂访于外祖梅溪公之执友胡西棽先

生先生言进士李晴山先生可从游 先妣趣命执

贽焉 府君性正直待人不逆诈 先妣毎问外事

测情伪如目见婉致言说 府君𫉬益亦多治家事

不动声色 府君或量计家事曰如何 先妣必曰

无虑此巳办矣以故 府君无内顾忧西棽先生深

于学问佐大府幕阅历老矣每闻 先妣辨论事理

叹曰真女中丈夫且世之丈夫亦不及也 先妣性

嗜图籍亦爱山林早岁从外祖之官福建曾揽西湖

严濑仙霞岭诸胜历黯淡滩之险尢喜西湖南屏山

园幽静常常言之故不孝在杭州九年不忍履小有

天园之山径乾隆辛丑不孝同学友天津张赐凝善

画 先妣曰曷为吾绘石室藏书图赐凝升堂拜母

申纸䑛笔并绘不孝侍读于侧七月 先妣以徙宅

劳苦猝中重暑以八月初二日遽弃世呜呼恸哉

先妣生于雍正十三年二月初四日得年厪四十有

七葬于扬州城北中雷塘 祖墓之侧乾隆五十五

敕赠安人嘉庆元年

赠夫人嘉庆四年四月晋

赠一品夫人九月

覃恩累

赠一品夫人

制曰推恩溯本爰赐庆于亲闱禀训入官并归功于

母教式颁渥典用播嘉声尔林氏乃经筵讲官戸部

左侍郎加三级今授浙江巡抚阮元之母顺以承夫

勤于课子宅能三徙夙成俎豆之容织就七襄早振

文章之绪徽音久著宠命宜加兹以覃恩赠尔为一

品夫人於戏鸿章叠布尚伸慈孝之思闿泽长流弥

笃令共之谊广宣休问远树芳仪 先妣四奉

恩纶未受一日之禄养呜呼恸哉 先妣弃不孝而

逝者二十四年于兹矣不孝尚未以生平懿行告诸

当世不孝罪也顾 府君每言及 先妣辄泪下不

孝亦不敢频言及之今 府君亦永逝矣而今而后

不孝长为失父母之人矣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

之德昊天罔极斯之谓矣不孝遗恨终天惧湮 母

德用是追忆生平粗陈梗槩呈之

立言君子冀并传焉

赐进士及第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门下晩生王引

之塡讳

  案古者子不自状其亲状者自元郝文忠始国朝之制大臣卒后

国史馆行文取其家状于其子孙故不能尽拘古制  也

  又案此乃嘉庆十年所撰二十五年晋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两广总督

              次孙福谨识

诰赠昭勇将军高祖孚循太府君行述

高祖孚循公之丧叔高祖讳枢忠者为之行述刊本

厪有存者元求得之删节之为述曰

公讳枢良字孚循祖讳文广明神宗时官榆林卫正

兵千戸父讳秉谦母厉氏生子四伯枢敬叔枢忠季

枢恭公其仲也公幼孤崇祯末年兵乱厉太恭人率

四子避兵于北湖之公道桥因家焉公随伯兄治田

宅致富事节母以孝闻敬兄友弟闾党称之读书过

目辄识大意性恬退不乐仕进督叔弟习武成武进

士伯兄殁公总家事不析产不异㸑以俭治家以丰

蓄德一丝半粟不为已私坦白之怀无惭衾影抚兄

弟子如已子凡兄弟之子孙女子子等婚嫁皆自经

画之兄弟间情性甚笃出必刻期入必握手数十年

如一日门内外无间言公好施予尝置义冢数十亩

以济贫者镇南石桥长数里久圯民病涉公欲新之

而力不给乃造舟以济往来乡人贫病者施以粥食

衣药殁为之棺每歉岁行之益力公为人和平乐易

与世无忤其持已也廉谨不肆其接人也无长幼贵

贱咸以诚色温气和蔼然如春风下至奴仆亦不加

以疾言遽色故知与不知人皆称为长者一朝投合

此肺腑也十年重见此面目也乡人事有未平皆就

公决公从容出一言莫不释然邑行乡饮酒礼众皆

举公为大宾公避不之应殁之日乡人多为之泣下

者公生于明天启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卒于康熙四

十二年五月十二日以孙官赠昭勇将军娶蒋氏赠

淑人子二长讳时衡字宗尹次藻衡宗尹公元曾祖

也忠厚仁谨好善乐施一秉父教无少异孚循公兄

弟四房未分㸑而家事一秉于孚循公公殁宗尹公

从兄弟九房家事亦皆秉于公公亦无一丝一粟之

私兄弟娣姒无间言公殁乃析产公教子成进士以

子官

诰封奉政大夫

诰赠昭勇将军侍卫参将以曾孙官

诰赠光禄大夫戸部侍郞娶周氏

诰封淑人

诰赠一品夫人公生于康熙七年九月初五日卒于

雍正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子二长讳玉堂元祖也次

锦堂其先世世族诸语详元所撰厉太恭人传曁祖

昭勇将军行状   门下士乌程张鉴塡讳

  四世祖妣厉太恭人传

恭人姓厉氏江都人吾阮氏自淮安迁扬州三世祖

讳文广当明万历时官榆林卫正兵千戸罢官归居

郡城今旧城阮千戸巷是也生四世祖讳秉谦娶恭

人生四子伯枢敬仲即元高祖讳枢良叔枢忠季枢

恭皆幼四世祖早卒恭人守其节上孝于翁下慈于

子崇祯末黄得功驻仪征高杰驻扬州城外两镇构

兵之后城危民惧恭人请于翁曰兵事如此诸子皆

幼不可居宜早避之乃怀白金五十两随翁挈四子

出北门四十里止于北湖之僧道桥居焉路遇乱兵

身卫翁子面被刀伤卒逃免三世祖卒后

国朝收扬州恭人以勤俭治家教四子成立治田宅

致富枢忠中康熙庚戌科武进士得

诰赠为太恭人枢忠子匡衡武德将军及元祖昭勇

将军亦皆以武进士起家孙曾中式武举人者六人

太恭人生于明神宗三十三年卒于康熙六年节行

载扬州府志栗主祀江都县节孝祠家藏遗像鼻左

刀痕尚红色夫事衰翁以礼孝也抚幼子有成慈也

守贞三十年节也知变避兵保其宗今北湖阮氏成

大族智也汉刘向传古列女有贤明智节之目若太

恭人者比于诸传无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