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愧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一百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一百二 攻愧集 卷第一百三
宋 楼钥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武英殿聚珍本
卷第一百四

攻愧集卷一百三

     宋   楼   钥   撰

 志铭

  高端叔墓志铭

余与端叔游旧矣宦游契阔而情好愈笃盖其清苦勤

敏皆余所畏而与人薫然又不得而疏也投闲来归携

变离骚一轴遗余曰试读之当相与论其当余退而读

之击叹其精深而悲其志方将与之痛饮而极论之而

端叔已病病久而不可为精爽犹前日也一日遣女奴

来手札炳然以所藏欧阳公为进士时白襕及其史稿

诗章见遗且曰吾将亡以此为永好辞之又至未几而

亡矣寔庆元三年九月癸丑也往而哭之哀将葬其门

人来告曰先生葬有日愿得铭其墓余为之泣曰向固

尝状其先君之行今又忍铭端叔耶卒叙而铭之君姓

高氏讳元之端叔其字也韩国武烈王曾孙曰士㧛朝

议大夫是为君之曾祖祖公仔右宣教郎燕山府路宣

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考世埴修职郎致仕母洪氏封

孺人高氏家蓟门五代之乱徙濠梁又徙亳是为蒙城

高氏后居京师建炎衣冠南渡修职始寓明州今曰庆

元府著籍于鄞安贫而喜教子君性颖悟绝人勤笃亦

绝人居近市独处赭山萧寺顾无书得易一编昼夜诵


不辍遂晓大旨邻士异焉稍借以书君下意质疑谨听

强记执礼甚恭人亦乐告之饥寒寥落辛苦万状人或

厌且怒至排摈不容濒死者屡矣而志愈厉夜依佛灯

寒拥败楮或数月不盥栉由是博通经史诸子百家之

书少未知名屯田郎三山郑公锷一见竒之俾训其子

郑公为鄞士师表人以此加敬始寖得束修以奉亲旦

力于学今漳州使君傅公伯成为教授折节定交不以

诸生遇之由是门人益众殆数百人少读襄陵许公翰

书及从沙随程公迥故尤邃于春秋博采诸儒所长搜

抉无遗闻人有书曾不惮远裹粮徒步而求之前后凡

三百馀家订其指归删其不合者会稡为一书间出己

意号义宗盖十馀年而后成晚多所更定专务明经自

三传而下不尽以为可吾乡及旁郡之为春秋者多出

君之门或其门人之弟子也尝病学者不务下学上达

骤而求之太高故自天文地理稗官小说阴阳方技种

艺之书靡不究极虽庸人一技可取亦尽礼问焉佛氏


大藏经五千卷读之再过他可知也含英咀华以昌其

文困厄多故其思苦愤悱极故其得深真有刿目𬬸心

穿天出月之工既乃日造平淡以几于古作诗数万存

不能什一自谓乐府不愧前作尝谓离骚之学几亡矣

为之九篇曰愍畸志曰臣薄才曰惜来日曰感囘波曰

力敶曰危衷曰悲婵娟曰古诵曰绎思深得三闾大夫

旨意且曰变离骚者沿流于千载之后而探端于千载

之前非变而求异于骚所以极其志之所归引而达于

理义之衷以障堤于𬯎波之不反者也又日班固扬雄

王逸刘勰颜之推扬之者或过其实抑之者多损其真

宋玉贾谊东方朔严忌淮南小山王褒刘向之徒皆悲

原意各有纂著大抵䌷续绪言相与詹咏而已原之微

旨不能有所建明噫君以为骚人之本意将亡君之意

又将谁明之耶性嗜书家藏数千卷手自点勘宝之如

珠玉遇所未见解衣辍餐不计其直又好周人之急有

古人内沟之心田不满半顷或割十亩以遗亲党事父

母尽孝浣濯炊爨必身亲之初入郡庠一羮胾必以奉

甘旨而食淡自如人设异馔不敢尝必归以遗亲平居

无疾言遽色彊力而忍訽薄之以患难而不可夺教导

生徒勤悫尽诚如训己子贫者致货财则却之而训愈

力有念其孤苦衣食教诲卒名于乡君无德色也婺士

柳义老于逆旅君哀其穷率乡人供给之死为之棺敛

至殡于家皆人所难乾道四年荐于乡淳熙改元又为

第一凡五上春官卒不第仅得因庆霈以荣其亲去年

当受特恩不就年才五十有六而卒疾既革不食者月

馀自分必死却药屏医而处之怡然区处身后事纤悉

无遗独以不得终养母氏为痛修职葬奉化之察廉冈

力疾作书以母氏他日事属其门人屠君槐以其居近

察廉也且为书以别亲旧君子曰终岂不信哉岂不哀

哉娶朱氏里士友闻之女先三年卒子男三人子高子

亯子文一女淑尚幼家贫无以葬门人相与经纪其家

以十二月甲申葬君于桃源乡蒋山新盛隩之原始修

职生名门实为殿撰睢阳刘公棐之甥君学问固有自

来蚤受知于殿撰从子侍郎孝韪周公侍郎绾周公年

八十有二为君记谦斋称君之刻苦虽聚萤积雪和胆

刺股不能过也属文赡蔚咄咄逼人学益富文益进行

益修此其志欲立于万人之上而以谦名斋可谓有志

之士矣客游括苍吏部何公偁风裁最高爱君之才教

以诗律其子参政公遇君尤厚至今不衰也礼部会稽

陆公游文章少所许可以诗人称君君又好前辈遗墨

故物对之则起敬如见其人得之则喜而不寐以遗余

者一二也老校退卒与之语中原及兵家事抵掌忼慨

有封狼居胥之志故论兵法尤精或得其一䇿以干时

宰诸公为之惊叹使得少分自见且将著于事业而坎

𡒄终身不得一官以死岂非命耶义宗百五十卷又有

易论诗说论语传后汉历志解各一卷扬子发挥三卷

诗三千杂著五百号荼甘甲乙稿藏于家尝结庐察廉

在大小万竹之间著万竹先生传自言为人达生任性

不拘拘儒者之节好学而未至于道好文而不中绳墨

好闲而刳心干古澹苦吟而不能自已乡评亦谓君有

不可晓者三贫而疏财貎古气严而乐易已甚衣冠垢

敝望之如木鸡而胸次洒落绰有晋韵知君者以为然

铭曰

君之生兮何为君之往兮何之学穷百氏兮五上而空

归蓄书万卷兮竟死而何裨天不可问兮吾将谁诉君

视如归兮吾又何悲志在乎鲁史之义宗文存乎楚人

之骚词噫后有欲知万竹先生者其视诸斯

  工部郎中曹公墓志铭代汪尚书

公讳耜字仲本姓曹氏世为开封府祥符县人曾祖之

器宣义郎祖组由太学登宣和三年进士第晚因郊祀

进祥光赋徽宗称赏召试中书省换授武阶兼阁职仍

给事殿中仕至道州刺史有箕颍集参政谢公克家为

之序父勋得世父官历事四朝为昭信军节度使开府

仪同三司累赠太师谥忠靖三代皆赠至太师宣义为

嘉国公道州为魏国公忠靖之亡也高宗皇帝在德寿

宫悼念平昔赐以宸翰具言其尝从徽庙北狩亲被密

旨持御札御衣以归俾予继统且达二后书信请梓宫

太后之还盟乌珠而却其师案乌珠旧作兀术今改后同使逆亮而

得其情且曰终始一节夷险不渝厚其赙赠之礼因疏

行事大概赐其后且见予不忘之怀搢绅读之无不感

叹以为君臣之际古所未有也公为忠靖仲子幼而敏

慧孝谨好学属文忠靖尤爱之绍兴十九年忠靖为保


信军承宣使以郊恩奏补成忠郎二十六年添差干办

翰林司二十九年忠靖北使适当危疑之时高宗念其

忠勤无以示宠遇之意乃召公赴中书后省试䇿深喜

其才特改授右承奉郎差充奉使大金国信所亲属十


月充显仁皇后𣪁宫总䕶使司干办公事三十年干办

行在诸司审计司三十二年除军器监主簿隆兴元年

知大宗正丞二年迁宗正丞乾道二年以便亲主管台

州崇道观四年差通判绍兴府五年除太府寺丞俱不

赴添差通判明州公未尝历州县而晓畅吏事通练人

情如素宦者时嗣秀王出镇多以郡事委之公亦尽心

禆赞相得甚欢八年太上皇帝时以皇太子尹京妙选

寮宷除公临安府推官尤被眷奖未几随府罢出知严

州年未四十初试畿辅为治得宽严之中吏民安之尚

书张公枃亦以妙年为别驾俱敏于政庭无留事至今

相与如兄弟然钱塘江岸为风涛所坏大兴工役公进

钱万缗石版五千片以佐其费朝廷嘉其不扰而事办

特转一官以宠之淳熙元年秋丁忠靖忧执丧尽礼号

慕毁瘠闻者称美始忠靖既奉梓宫太后以归功高眷

渥见忌于权臣因丐外祠卜居天台至是奉丧归葬遂

为台人四年起知徽州到官尤笃意民事剖决滞讼皆

得其平山城民生甚艰下至薪炭微物必竭力而后得

之公知其然因细民负重至城而不能售遂以官钱居

之以俟严冬用元价以应民之须初非有规利之心故

人皆感其惠因此乃反致繁言江东大饥公拊摩如不

及荒政备举而百姓终以艰食未免流移孝宗皇帝深

轸疲甿令言者以徽饶二州流民独多谓不峻其罚则

无以励方国遂与饶守俱镌三秩停任于是列郡耸然

民益受赐公退而安之不敢自辩寻主管建宁府武夷

山冲佑观十三年差知衡州十六年冬陛辞奏事太上

一见曰此吾尹京时贤寮也问劳甚宠留为尚书司封

郎官以职兼司勲避父嫌名改工部郎中既出亲擢朝

士不知所自或告之故且曰曹工部宦逹最久今日卿

相在小官或布衣时已尝丞宗正矣公以故家子雍容

省戸言议文采丰蔚可观人始翕然称之谓其宜有以

得此也绍熙改元夏上章求外补差知常州未赴以论

罢明年复任冲佑庆元元年差知蕲州待次里第三年

闰六月乙未卒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一积官至中奉大

夫祥符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服四品娶洪氏吏部尚

书拟之孙通判明州光祖之女封令人子男二人恕承

奉郎志忠翊郎改奏授迪功郎处州松阳县主簿俱先


卒孙一人复将以遗泽补官是岁八月丙申葬公于临

海县靖安乡小石保之原忠靖奉佛老甚谨即小石建


精舍以延往来公奉先志又加葺焉先一年自营夀藏

于其侧从新卜也公生长富贵而以儒素自将幼少无

骄矜之色忠靖出入禁中手擅笔墨而谨畏无比有万


石君之风避远权势辞谢宠荣高宗知公为爱子又阅

其诗文故擢之朝列后受知于太上进登郎省然三十


年更历内外才不见于施用迄止于此非命也耶忠靖

乐桐柏山水筑庵于西偏高宗书冲啬二字榜之傍有

云壑尤胜公闲居日久增饰其旧徜徉于中意度萧散


不复婴拂世故独好以馀财为乡曲义事为邑中建西


桥甃通途榖贵则损其直以平市价雪寒则散所积以

赈贫民死丧者助以棺敛逆旅者济其空乏野有暴骸

为之焚瘗建佑圣殿于松隐山为一方祈福之地水旱

为沴必斋戒躬祷多获嘉应自邑入郛有三渡之险为

置大舟以济不通民户无扰邑人德之故死之日士夫

相率致祭历言其事乡闾无不嗟痛尝过越上见茶园

路僻雨泞则不可行又天姥一岭尤巉岩难进皆捐金

平治加之以石为利大矣官至六品赏延未及其子先

以奏弟之子怤今为奉化县尉宗族亲党倚以自给者

甚众风谊出于天性非勉强为之者达于时变自以再

世由文华际遇累朝亦欲以此自见既不得与寒畯争

执每遇吏事必疚心图之观其所已见者如此使得尽


其才设施必有过人者既感疾却药弗进嘿无一语及


家事恬然而化又可知其所存矣修谨洁廉仕途略无


玷阙新安虽坐严谴无有为之明白者及得毘陵言者


止谓引疾丐去不应治剧当别与闲地然其中却称在


徽之政救荒自有条理而人或咎其有膏粱之习夷考


其迹乃大不然罢非其罪人多冤之由是知人有善可


称者公论自不能掩也噫公今亦可以无恨矣女弟


为洪文宪公孙妇与公有连又素相好也公之将葬复

在龆龀奉祖母洪氏之命求铭余既哀公之不究于用

子皆蚤世不得详载行事姑掇其家所录参以平日见


闻者为叙而铭之铭曰

有周振铎始封于曹参起相汉至当涂高中更累代达

者盖鲜惟我国初武惠最显猗欤太皇门多侯王公家


晚著奋于颍昌曰文曰章名驰宣政忠靖继起阀阅益

盛公实钟爱克世其家蚤登三丞荏苒岁华受知太上

始在郎列卒不得施兰摧玉折二州遗爱一乡阴功孤


孙秀颍其报必丰天台赤城父子仙去我惟铭之以诏

不腐


  孺人俞氏墓志铭

绍熙四年余为殿庐诸位官胪唱之日掌以甲乙科号


名奏御时前五名婺人居其四君相以下皆动色以为


一郡之盛乔君行简则第五人也余从父弟镛尝与乔

君兄弟同研席又与行简为同年生同以表笺事人期


集所时相与见过故与乔君尤稔庆元改元余既丐外

得婺而归乔君有书介镛以来则知去载季冬之癸酉


遭其母太孺人俞氏之艰矣未几又以教授李君诚之

所为太孺人行状至且曰行简不孝不得以一日之禄

奉吾母菽水愿求铭以贲九京余哀其言又知李君非

溢美者遂摭其实而书之太孺人世家东阳曾大父羲

大父咨益父嗣囘年二十嫁同邑乔居士森时舅姑已

殁恨不逮事事其神主于正寝如生问其平生所嗜如

古人所谓昌歜羊枣者岁时祭祀必供焉见亲党之事

舅姑者每加羡慕且曰宜善事之吾不及尽此礼矣治

家严整内外肃然自奉甚薄时储酒肴以待居士之须

宾至则奔走治具晤言燕语必以善道有犯者谕居士

以不争居士深于黄帝岐伯之书乡有病者多即之颇

厌其繁必勉之曰是可以济人不务规利何厌也由是


所活滋多比邻以室庐求售成劵已久忽欲复取人皆


难之则赞其夫曰法不可复取矣然彼恋故栖而我必

取之则非所安也居士即还之其人感悦终身居士忧

二妹之嫠而贫孺人慨然曰吾未有以报舅姑况君之

同气忍坐观其失所耶并其子挈以归抚养皆有恩意


有子不责以营生惟勉之学里巷旧无学者乔氏独辟


家塾延师儒以为之倡远来者馆榖之弦诵日相闻助

成居士之美皆此类也寡居之后身任家事一毫不以

累诸子子尝手揣轻重曰是犹足存耶既不得求师四

方则合乡之秀士相励以学业当论文时往往立屏间

倾听记其要处退必询究之不会于中不已也故士亦

乐与其子游升堂进拜礼如家人春秋寖高子屡举不

得志念无以慰母心则谕之曰吾欲汝为善士岂求必

于进取乎行简以上第归乡曲歆艳孺人视之淡然徐

省其私持身益谨不以骄人始为之喜及属疾既革则

又曰吾生于宣和之三年至此不为不寿汝曹第求自

见于世以显其亲禄养不及吾无憾焉人以是知孺人

之教子真有义方非夫慕富贵以为悦者也子三人长

德佐先三年卒次子骧业儒幼即行简也从事郎饶州

州学教授女二人长适王元谕次适杜之琮孙男三人

从龙次龙元龙女六人尚幼先是长子既丧孺人于妇

孙慈爱有加至是冡妇郑氏以毁卒亦可以知妇姑之

间矣十一月丙申将合葬孺人于居士之墓孺人尝该

慈福庆寿恩故得封云铭曰

柔而寡识闺门则均爱而失教妇人之仁猗欤夫人乃

异于是以义相夫以学教子子登甲科喜犹未深察其

所安始慰于心壸彝之懿莫此为盛我铭诸幽尚笃馀

  赵明道墓志铭

庆元二年赵共甫自丹丘来主鄞簿粹然佳士也已而

其长兄见过晜仲俱贤意源流必有自一日共甫为余

雪涕言曰先君之葬三十馀年矣既不及铭愿有以表

墓道庶几有传焉以赎不孝之罪且以行实来余悲其

意矧共甫之言笃实必无溢美为次而书之昌陵皇子

燕懿王德昭生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惟忠舒国生定

州观察使博陵侯从实博陵生保康军节度使开府仪


同三司房国公世彊是为公之曾祖房国生皇兄昭庆


军节度使安康郡公令䃅是为祖武德郎子祐公之父

也武德南渡转徙久之始寓于台公讳伯直字明道建

炎二年三月诏宗室群试于有司特授承节郎累转至


训武郎初监南剑州沙县盐税历台州黄岩县酒税明

州奉化县税婺州兵马监押以亲老不赴三任岳祠再


调赣州兴化军兵马监押明州兵马都监又以外艰不

赴遂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三年八月辛丑以疾终于

家享年六十有五十有一月丙寅葬于临海县大固乡

蔡岭之原去武德墓西少南三十步娶程氏以绍兴二

十一年五月庚子朔卒殡于白龙潭之精舍至是合焉

四男子师纮今为忠训郎添差充潭州排岸次师泉亡

矣次师绛保义郎添差监婺州都税务次师䢼修职郎

共甫也各以科目进二女长适修武郎李蒙次适成忠

郎张万孙男九人希鱼希珉希贺希渊希鲁希瑀希韺

希韶希梴女十人公生承平时习见富贵而天资端静

庄谨自将长好儒学善属文治尚书博观史传尤习知

国朝宪章性至孝兵毁流离事亲就养无阙武德晚婴


末疾药必先尝而进十馀年如一日居丧毁瘠兄弟和

乐无间言介不绝物和不同流闻善则勇于必为见恶


则避之若将浼焉居无縁饰动有典刑虽退然若不胜

衣言如不出诸口至是非利害剖决明辨人以为不可

及横逆或加未尝校也盖其质本夙成而历世故蹈艰

险困心衡虑多识前言往行故能躬行如此居官廉恪

御下多得其心在章贡日群卒忽拥门告曰军且变恐

并害公尽徙公家出城而后去公始谕之不从乃微服

间道以入迨群集郡庭则公从中出众愕相顾因开譬

祸福罗拜听命事遂息公虽不自言而郡人甚德之自

奉虽薄而丰于祭祀教子严笃观其义方之训可知仲

弟早世公善抚其孤卒使有成有子师酂今为承节郎

公恬于利禄北客之同寓居者如参政贺公钱公皆欲

力挽其进公谢曰国家多难大父而上陪葬山陵悉沦

异域痛心北望不如无生禄仕实非素志家贫亲老无

以为养故未能自已而暇求荣耶二公皆怆其言不欲

强也晚号老圃每爱欧阳公吾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

日不花开之句负郭卜居手种花卉时节互秀无日不

徜徉其中带月荷锄临风曵杖微吟舒啸自适其适既

不事生产禄又不足代耕因以别畦蓺蔬日鬻以助用

安分自足与物无竞超然独乐以终此生呜呼贤哉使

其得试于用其志决不在富贵而已惜其终不少见于

世然胸次夷旷无毫发怨尤形于词色识者可以见其

所存矣余以淳熙五年赘倅丹丘一介之善多与之接

闻公之风已后之矣幸因其子之请得为公铭姑以致

尊慕之意云铭曰

王孙翩翩旧闻其贤笃学自立词采灿然孝以事亲钦

以奉先半生漫仕乐以穷年教子义方科目相传定交

令子获聆绪言老圃之适吾将学焉为发幽光见此铭

  奉议郎黄君墓志铭

君讳仁俭字约之姓黄氏本出建宁浦城谿东之族庆

历皇祐间高祖银青仕于中原因家于陈之宛丘曾祖

好谦朝散郎知颍州赠通议大夫祖宰承事郎特赠直

秘阁累赠金紫光禄大夫父子游朝请大夫以君升朝

赠奉直大夫母武氏赠恭人绍兴初奉直自度支郎出

守台州遂居明之奉化县十三年之任补将仕郎次年

监潭州南岳庙次调严州淳安县主簿秩满以奉直年

高不敢去左右再奉祠未几遭外艰服除监台州支盐

仓历处州青田县绍兴府馀姚县丞纲赏循从政郎孝

宗覃恩循文林郎高宗庆典循儒林郎引年致仕授通

直郎赐绯衣银鱼今上登极转奉议郎庆元二年四月

丙子卒于黄岩长子官舍享年八十有三娶高氏建昌

军通判公惕之女后族也先四十一年卒再娶陆氏处


州通判康民之女实左丞诸孙先八年卒皆赠孺人子

三人直行迪功郎监台州黄岩县盐监管押袋盐次直


古早卒次直义女二人长未行而亡次适进士陈经孙

男三人正蒙正需正师女四人长许适进士郑枢君先


葬高氏于县之宝化山又自卜寿藏于禽孝乡车盘隩


之原既葬陆氏今诸孤以十二月庚申奉君之丧合陆


氏之墓君家世多名德性警悟长于记问史记两汉杜

诗韩文默诵连数百言无遗忘及见前辈逮事直阁公

典刑具存多记承平旧事谈之纚纚不倦内明而行以

至诚不事外饰居家孝友端愿绝口不言人过有德于

人亦不道也确守官箴廉勤自将不为矫激沽名事韬

晦恬淡不与物竞人莫窥其际淳安俗犷悍竞渡多致

杀伤尉惧而在告君摄事处之以术帖然不哗邑人谓

未有也严岁取米数万斛于婺多不得全数君被漕檄

受米于兰溪去取以公吏不能欺婺既如约严乃得实

用焉在台摄郡幕给军衣有纰薄者群卒掉臂忿怨坐

上仓惶失措君徐呼其长谕以祸福罗拜曰黄佛子有

言安敢不听汔事肃然邑隶纵榷货受赇不盈尺而法

当流君摄法官曰法重情轻可从轻乎吏以为不可君

曰法本忠恕非尔所知请于守詹公仪之卒如君议赴

青田日道由缙云今枢密叶公自户簉居丧一见道旧

久之且曰青田铁坑钱多以促办害民今得长者为丞

民其少苏乎君期会宽而信课反盈于旧永嘉遣海舟

诣军前既籍篙师为兵乞取家属枢密院下其事帅司

檄君核实小人凭势妄指怨家妻女以为其家人君悉

究其实吏曰此军事恐有不可测者君曰如此何名核

实彼岂不能径取之不为动人多怀其德始奉直公间

关南渡聚族颇众身任其责君又从旁经纪之宦既不


达家道益困未尝问也先世与二苏公为同年且通婚

姻书尺甚多兵火之后所存无几君力贫悉刻之石君

书法甚精源流二王而遒劲似欧率更至老不衰在黄

岩年馀真草行书几满屋壁见者惊叹临终初无疾苦

对客歌笑如平时少焉就寝则已逝矣岂非善人君子


之报乎钥妻祖尚书王公旧居宛丘娶君之祖姑奉川


又为同郡识君诸父及昆仲甚稔二子求铭铭曰

中原故家存者无几典刑尚在言议可纪惟君寿考厐

眉儿齿上接前辈终殿馀子旧事历历及闻正始灵光

独存今焉已矣吉德之报手足为启后其昌兮勒铭千

  周伯济墓志铭

周氏为鄞闻族始庆历中殿中丞造以进士起家是生

三子曰处厚温厚师厚伯季俱蹑世科仲亦以特恩入

官父子兄弟皆以儒奋家声卓然伯知建州永州季为

荆湖两路转运判官终左朝散郎累赠银青光禄大夫

娶范氏文正公之女二子皆有俊声锷登元丰二年


以宏才直节有志当世坐党籍仕至左中大夫知南雄

州而止公论叹息铢登崇宁二年第仕为邑令小不合

弃官而归乡里尤高之中大夫长子冲任右迪功郎监

潭州南岳庙忧患之馀又更建炎兵毁慕叔父之节不

复仕进优游终身盖自崇宁至淳煕相去八十有七年

岁在屠维作噩有𤍞荐于乡焯荐于漕台绍熙改元焯


遂登第钥时待罪朝行问之乡人曰此周伯济之二子

监岳之孙也淮周氏名士继出仕不甚达而多以退为

高中大夫望最伟而不究于用伯济守家法有隐德不

务进取乡人亦罕识其靣故其二子能振发如许钥晚

出及拜监岳下风而随侍游宦在都下尝见其二子而

闻伯济之贤独未之识既而奉祠里居庆元四年二月

壬申闻伯济之亡因往吊之二子一日率诸季泣以请

曰先君虽不及定交而托契已数世先君尝卜通远乡

金谷里银山之原去祖茔二里而近将以九月丙午襄

大事愿有以铭君讳楫伯济其字也庄重刚简幼不喜

嬉戏从济南刘寿夫学凛如成人扃户诵书率至夜分

家人不得而入抄书用楷法既冠一举不售即弃举子

业而耽翫书史以诗自娱好读杜工部韦苏州诗至忘

寝食故下笔有二公之风对客清谈无一语及名利事

监岳燕居好客日与贤士夫从容觞豆君无兼侍奉承

惟谨朝廷搜访党籍之后欲加录用清敏丰公少尹夏

公之家皆以此登仕版君为中大夫适长孙郡上于朝

未报连遭内外艰遂不以介意又不事生产奉祀之馀

仅取自给田有逋租未尝讼于官公赋则先期而输间

至质贷了无愠色寡言若讷不为谄谀克勤小物忧深

虑远举足如蹈规矩遇人无少长与之均礼真有不欺

暗室之意教子甚笃每以门户之重训饬之且曰吾家

以清白相传使汝辈能自奋励贫非所患也延礼师儒

意不少懈躬自督课始终如一乡校月书季考焯焯屡

占前列君曰吾方以此卜汝之进否投卷必以实年两

际庆霈㷆年不及或为惜之君更喜其不欺焯拜恩以

归贺客满门君以为幸不失旧物继此有望矣亦不见

其甚喜也焯之官请君御安舆以行曰吾方萧散物外

宁能闭置车中自为局促耶晚益杜门简出入绝嗜好

薄滋味康强少疾不近药石先一年忽以脾疾不喜食

他皆如平时岁除祀先不改其度正旦微觉困惫疾遽

侵矣诸子日奉毉禬不效竟卒于家享年七十善人云

亡识与不识相与嗟悼是宜铭矣娶林氏子男九人煇

𤍞焯焕㷆炤煜炜𬊤长子及炤煜早卒焯迪功郎台州

临海县尉女三人婿孙辀刘佃纪橒皆里士孙二人埙

坦女四人在室铭曰

周为名门中有人豪世以学为业而仕以退为高猗欤

夫君阅世滔滔哦诗拥书隐居以自遨有子克家为时

髦君则已矣后其有遭乎


  知江州汪公墓志铭

外祖少师生于熙宁十年后自太府少卿为两浙转运


副使年六十一季舅始生年丁巳时庚申皆与少师同

深异之母氏归宁亦以是年生钥又长于外家与季舅


丱角嬉戏少长同研席年十三同冠而公已受世赏周

旋二十馀年相与不翅如同气中虽游宦南北见辄倾


倒对酒剧谈几忘辈行不谓去岁一别遂成千古每拜

穗帷哭之未尝不尽哀也将葬内弟求铭何忍铭吾季

舅又何敢不铭公讳大定字季应世为鄞人曾祖元吉

有隐德于乡祖洙为乡先生以特恩补官赠正奉大夫

父思温左朝议大夫直显谟阁赠少师母王氏封恭人

赠越国夫人所生母沈氏赠宜人公性开爽宏达了无

城府十四岁遭越国忧伯仲二舅未及归吊客盈门公

哀毁擗踊如成人受吊尽礼宗党称之少师抚爱尤笃

甫冠又丁外艰服除授右迪功郎特监潭州南岳庙未

几沈宜人下世隆兴二年差两浙西路安抚使干办公

事未赴省罢监行在排岸司乾道五年就充贺金国正

旦国信所官属六年任满七年以奉使赏循文林郎监

镇江府榷货务都茶场请两浙转运司文解九年到任

务场岁课三百万公平时不屑会计至是躬亲简书乃

以増羡受赏独厚淳熙元年循承直郎四年改通直郎

知绍兴府上虞县以赏典用新制对实历凡十年至朝

请郎公在上虞政务平易吏民相安事日以理邑有寓

公吏部丰公谊左司潘公畤皆清介之士相与如平生

观魏王薨于四明将葬于越诏遣刑部尚书谢公廓然

运副韩公彦质䕶丧使者旁午州县震动官吏股栗他

邑不过供顿之劳惟上虞通明一堰最为高峻潮汐虽

登仅过数舟则已涸矣公相视地形复兴旧闸増浚渣

湖别于支港创小堰以通馀舟募游手二百人别以旗

色分列左右俟大舟入闸立栅既定引湖水灌之水溢

堰平众力掖丧舟以进略无欹侧舳舻相衔序进而不

哗俄顷俱济二公惊叹称不容口至邑复见馆舍三十

馀区一一整办器用精明帟幕华焕祭馔顿食尤为珍

腆上下翕然迨至府中贻书求假供张之具公又择新

洁者七十袭以应之二公既归言于庙堂诸公以为一

路之最故公之才益显赞府尝以县录事小忤其意不


以关白径杖之吏来谢且诉公曰本县丞何为不可挞


汝辈尚敢诉耶更加惩治丞始愧服闻者以公为善处

事也九年郊祀大礼恩赐绯衣银鱼通判扬州大乡赵


公子濛为帅政事严明公谨事之而从容忠告开心相

与禆赞为多间遇其怒徐而解之终为之平僚属恃公

以无恐久而相知益深移宪浙右握手惜别时人两贤

之税契一司有所谓导行费者吏引例以啖公公正色


却之曰我知勾考簿书尽吾职而已他日代者以此得

谴狱吏推寻根源公汔无一毫之累漕司交岁币于金

遴选其人命公与干官权公安节俱行敌贪而愎龃龉

万状至欲易白金四之一濡滞逾期虽已过淮北使者

辞疾不出一日与权公誓曰今日不决断不可空囘于

是襆被为留宿计始相感叹遣人逊谢不待有请而事

毕漕使以闻权公以是进擢公不自言也知韶州郡计

惟仰诸邑常赋而令多摄官去来不一几不可考究旧

者未足新者复积计逋缗钱三万公曰民贫可重困耶

徒费文移且以饱吏贪尔尽蠲旧负惟新是图五邑欣

然承命民亦乐输焉旧有漏泽园在光运寺之侧其废

已久遗骸多贮以瓶罂垂之梁间累累无数公因劳农

见之其间亦有游宦不能归者恻然兴念而未有以充

费会曲江尉许君教老无妻子卒于官下公既为之经

纪葬送箧中尚馀数百千公悉举以办役掩骼埋胔各

得其所曰以此为许君植福胜于他用远矣邦人尤德

之幕官陈光祖为之记甚详经略赵公彦操漕使黄公

抡仓使吴公昭夫各以所知荐漕又与宪车李公信甫

仓使赵公不迂列于朝其略言以宽得众行简临民勤

俭公廉慈祥恺悌庶几古循吏之风代还朝廷用诸司

荐书而嘉其才遂除知江州江素号名郡讼简财裕可

以卧治及公之至大异故时帑藏不盈万缗而负诸司

之钱几二十万官兵俸给亦积至万五千公为之矍然

日与同寮图之盖征赋既弗办而游士耗之又特甚公

曰浚民膏血而使往来者挹取之以邀虚誉吾不忍为

也会有旨申游谒之禁公奉行尤严凡有挟而来者止

以尊酒谢遣之或恐由此起谤公不为动剔蠧刬弊谨

朱墨节浮费饰厨传称过使客之事一切略去属邑旧

逋蠲贷之如曲江不三数月而用粗足补解诸司十七

万缗吏俸亦以次支行民不加赋益安公之政而不得

志者萋斐寖成矣公竟以此罢归郡人冤之相与语曰

不知谁为飞语厚诬吾贤侯耶有曹官坐侵用郡帑吏

乘为奸既下有司公曲为保全姑与易地以息众哗彼


更以为怨鼓倡游言巧为阴中人尤为不平二倅张君

泌陈君邕总干王君兴翁皆一时名士情交意浃驩然

莫逆有赖叶济数月政成公退觞咏相乐前此未有惜


公之归尤眷眷不忍别二郡皆有大兵屯驻待军帅一

以诚意敬公亦有加焉士卒有犯结证明白送军中使

自惩戒了无间言两造至庭究问详尽俟其首服多归


于恕惟奸恶盗窃之徒治必尽法为之屏迹则又仁者

之勇也水旱有祷随辄响应旧祭社多委寮吏代行寖


以弗䖍公曰社稷重事岂可惮劳乃躬修祠礼贰车有

诗曰九江代拜嗟从昔五马亲祠始自今公自以由支


郡升巨镇荷朝家选委之重洗手奉职罙自奋厉又素


著廉洁而横遭口语皆出风闻不能无怏怏去郡尚无

他重罹风雪之苦将次池阳忽得微疾一昔殁于舟中

庆元四年正月丙辰也呜呼痛哉享年六十有二官


朝请大夫娶陆氏故发运使寘之女明慧勤约内助甚

饬相夫教子俱有可称先二十六年卒赠宜人子男五


人敏中从事郎抚州军事推官教中将受公遗泽馀幼

亡女八人其三亦先卒一适陆森宜人弟之子其次迪

功郎监镇江府延陵镇赵希一从事郎台州临海县丞

赵师侊里士黄沐皆婿也一尚幼孙男一人之纲迪功

郎临安府富阳县主簿始宜人葬于慈溪县石台乡龙

潭之原敏中等将以十二月壬申奉公之丧合焉公之

处家居乡出而从宦表里如一明白空洞不问大小待

之钧礼故所至与人无所怨恶检身谨密杜门省事又

不治生产了无赢馀婚嫁交迫俸入縁手而尽处故庐

西偏欲少增辟竟莫之遂外家友恭之名闻于时仲舅

尚书任兄弟之子犹子也叔舅运干蚤世泽不及子公

奏阐中以官其笃于友爱有父兄之风焉讣音至乡亲

故无不陨涕母氏洎仲舅皆以高年见公之亡伤悼尤

甚公素少疾持心近厚孰谓其止于此耶公洊以临遣

奏事上动两朝之听其一论韶州岑水场兵匠之弊甚

悉谓诸路配隶之馀选以应役或聚而为盗害及一方

若从炉户之便添认铜额可省廪给之费其到场及四

年者照旧格给据纵遣馀人以次归元配州军实远方


经久之利敢书大概庶几后人或有取于斯铭曰

猗欤汪氏积德数世先生淳笃文行兼备少师起家深

仁厚义舅承其传慈祥恺悌载拥州麾仕非不遂胡啬

其年殁而赍志公之为政慕古循吏害公客耶亦命之

制龙潭之原往从伉俪有衔不袪庆在来裔










攻愧集卷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