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 (民国100年3月立法4月公布)
外观
← | 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 (民国89年) | 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 立法于民国100年3月29日(非现行条文) 2011年3月29日 2011年4月13日 公布于民国100年4月13日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10000067811号令 |
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 (民国100年12月) |
|
第一条 (立法目的及依据)
- 为维护教育健全发展之需要,提升教育经费运用绩效,特依教育基本法第五条第二项之规定制定本法。
- 教育经费之编列与管理,依本法之规定。本法未规定者,依其他法律之规定。
第二条 (教育经费定义及主管机关)
- 本法所称教育经费,系指中央及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机关与所属教育机构、公立学校,由政府编列预算,用于教育之经费。
- 本法所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在中央为教育部;在直辖市为直辖市政府教育局;在县(市)为县(市)政府。
第三条 (政府之教育支付责任)
- 中央、直辖市及县(市)政府(以下简称各级政府)应于国家财政能力范围内,充实、保障并致力推动全国教育经费之稳定成长。
- 各级政府教育经费预算合计应不低于该年度预算筹编时之前三年度决算岁入净额平均值之百分之二十一点五。
- 前项所称岁入净额为各级政府决算及特别决算中,不含举债及移用以前年度岁计賸馀,扣除重复列计部分。
- 直辖市及县(市)政府以其岁入总预算扣除上级政府补助为自有财源,并依教育基本需求,衡量财政状况,优先支应教育经费,除自有财源减少外,其自行负担之教育经费,应逐年成长。
第三条之一 (课税收入之专款专用)
- 中央政府就公、私立幼稚园、国民小学及国民中学教职员之薪资依法课征所得税所增收入额度,不计入前条第二项百分之二十一点五算定之金额,并以外加方式编列专款,专用于提升幼稚教育及国民教育品质。
第四条 (国民教育经费优先编列原则)
- 直辖市、县(市)政府应依宪法增修条文第十条第十项规定,优先编列国民教育经费。
- 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对于直辖市、县(市)政府办理国民教育绩效优良者,或国民教育经费支出占该直辖市、县(市)政府决算岁出比重成长较高者,于分配特定教育补助时,应提拨相当数额奖励之。
第五条 (偏远及特殊地区教育经费优先编列原则)
- 为兼顾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对于偏远及特殊地区教育经费之补助,应依据教育基本法之规定优先编列。
第六条 (原住民及特殊教育经费之保障)
第七条 (鼓励私人兴学)
- 政府为促进公私立教育之均衡发展,应鼓励私人兴学,并给予适当之经费补助与奖励。
第八条 (教育补助之种类)
-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之教育补助分为一般教育补助及特定教育补助:
- 一、一般教育补助,用于直辖市、县(市)政府所需之教育经费,不限定其支用方式及项目,并应达成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之目的。
- 二、特定教育补助,依补助目的限定用途。
第九条 (教育经费基准委员会之设置)
- 行政院应设教育经费基准委员会,其任务如下:
- 一、教育经费计算基准之研订。
- 二、各级政府之教育经费基本需求之计算。
- 三、各级政府之教育经费应分担数额之计算。
- 前项委员会,置委员十三人至十七人,由学者、专家、直辖市政府、县(市)政府、行政院主计处、财政部、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及相关机关代表组成,其中学者及专家人数不得少于委员总数三分之一;其组织及会议等相关事项,由行政院定之。
第十条 (教育经费基本需求及预算编列)
- 行政院教育经费基准委员会应衡酌各地区人口数、学生数、公、私立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之层级、类别、规模、所在位置、教育品质指标、学生单位成本或其他影响教育成本之因素,研订教育经费计算基准,据以计算各级政府年度教育经费基本需求,并参照各级政府财政能力,计算各级政府应分担数额,报请行政院核定之。
- 各级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应依前项核定之基本需求及分担数额,编列年度预算。各级政府编列之教育预算数额不得低于前项核定之基本需求。
- 中央政府应就第一项计算之直辖市、县(市)政府教育经费基本需求,扣除直辖市、县(市)政府应分担数额后之差额,编列对于直辖市、县(市)政府之一般教育补助预算。
第十一条 (教育经费审议委员会之设置)
- 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教育预算经完成立法程序后,除维持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与所属教育机构、公立学校运作所需者外,对于公、私立教育事业特定教育补助,应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经费分配审议委员会审议之。
- 前项委员会,置委员十三人至十七人,由学者、专家、社会公正人士、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及相关机关代表所组成,其中学者、专家及社会公正人士人数合计不得少于委员总数二分之一。其审议项目、程序及设置办法,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定之。
第十二条 (地方教育经费之编列及审议)
- 直辖市、县(市)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所属教育机构、公立学校,应订定中长程教育发展计画,报请该管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审查通过后,提送依教育基本法第十条第一项所设之直辖市、县(市)政府教育审议委员会审议。
- 前项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应依第十条第一项核定之基本需求及分担数额,提出直辖市、县(市)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所属教育机构、公立学校之预算数额建议案,作为该管主管教育行政机关编列年度教育预算之依据。
第十三条 (地方教育发展基金)
- 直辖市、县(市)政府之各项教育经费收入及支出,应设立地方教育发展基金,依法编列预算办理;其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由直辖市、县(市)政府定之。
第十四条 (学校校务发展基金)
- 地方政府所属学校得设置校务发展基金,其设置办法,由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定之。
第十五条 (教育经费监督)
- 各级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对公、私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依法进行财务监督。
- 公、私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定期造具财务报表,载明其经费收支使用情形,送请该管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公告之。
- 各级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得依法派员或委托会计师查核公、私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财务报表及经费收支状况,并公告其查核结果,其有违反前项规定或其他法令者,应依相关法令规定办理,并公告周知。
- 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得视前项情节轻重,停止公、私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特定教育补助一年至三年;直辖市、县(市)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对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得准用之。
- 第二项、第三项财务报表格式及公告方式,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定之。
第十六条 (教育评鉴)
- 各级主管教育行政机关为提升教育经费使用绩效,应建立评鉴制度,对于公、私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评鉴。
- 前项评鉴工作得委托相关学术团体办理。但应于评鉴前公布评鉴项目,并于评鉴后公布评鉴结果。评鉴工作之进行方式、程序及奖补助等相关事项,由各级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定之。
第十七条 (资讯公开)
- 各级政府教育预算、地方教育发展基金及校务发展基金之全部项目及金额,应于年度决算后公开于资讯网路。
第十八条 (施行日)
- 本法自公布后一年内施行。
- 本法中华民国一百年三月二十九日修正之条文,其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