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敬亭集/补遗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三 敬亭集
补遗
作者:李民宬 显宗年间
年谱卷一

玉堂处置箚癸丑六月二十三日[编辑]

弘文馆典翰丁好善,应教吴靖,校理洪霶,李民宬,修撰权盼。伏以两司幷引嫌而退。今此逆变。振古所无。而耕俊制檄之凶惨。实诸贼中尤极痛心者也。忍刑不服。径先殒毙。人臣愤惋。曷有极哉。虽无缘坐之律。岂可使其兄弟。偃息于辇毂之下乎。言官之论以窜黜。诚以此也。国家不幸。逆变外起。巫蛊内作。臣民之痛。人伦之变。实前古所未有也。讨逆之义。不可不严。而处变之道。亦不可不尽。苟于二者。少有一毫之未尽。则王法有所不行。而人道亦几乎熄矣。以殿下无间之孝。遭千古所无之变。一国臣民之所望于殿下者。岂不以古圣人至极之道。为法于今日乎。顷者郑造,尹讱等缀拾李伟卿之疏。指斥慈殿。至曰显有当绝之恶。又曰。为今臣子者。不可以国母待之。又引逊邾迁后之语。而结之以臣等之所见如此。此岂人臣所可道之语哉。其得罪于伦纪甚矣。今者有费辞说。曲为分疏者。无非为郑造,尹讱之地。拈出其避辞中各处二字。掩盖当初所论之主意。且以为巫蛊狱似为虚无者然。夫其移御之论。国人所同。巫蛊之迹。昭著无疑。则未知活之言。何所据而诪张之至此也。其心所在。固不可测也。凶贼既以咀咒于陵上纳招。奉审之举。势不容已。而竟归虚诞。见卖奸臣。则臣子愤惋。在所当然。而既有所见。不即论列。迁延数日。退有后言。殊欠论事之体。陵上莫大之变。不可预料其虚诞。则奉审之举。遂从佥议。亦出于事势之不得已也。所见如此。有何所失。请大司谏李好信,司谏金止男,正言曺挺立,大司宪以下幷命出仕。献纳柳活,正言申得渊递差。取进止。答曰依启。

此箚实出先亲之手。而不载于遗稿中。盖亦先亲之微意也。不肖孤廷机。收拾于编次之后。故录诸集末。庶几不泯当时之实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