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文章辨体彚选 (四库全书本)/卷557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百五十六 文章辨体彚选 卷五百五十七 卷五百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彚选卷五百五十七
  明 贺复征 编
  世谱一
  刘勰曰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资周普郑氏谱诗盖取乎此 复征曰按谱布列也物有纷错而不一者则布列之使有可考也而次第一人所履亦谓之谱欧阳族谱宋欧阳修
  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历夏商周以世相传至于允常子曰句践是为越王越王句践传五世至王无疆为楚威王所㓕其诸族子分散争立皆受封于楚而无疆之子蹄封于乌程欧馀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其后子孙遂以为氏当汉之初有仕为涿郡太守者子孙遂居于北或居青州之千乘或居冀州之渤海千乘之显者曰生字和伯为汉博士以经名家所谓欧阳尚书者是也渤海之显者曰建字坚石所谓渤海赫赫欧阳坚石者是也建遇赵王伦之乱见杀其兄子质以其族南奔居于长沙其七世孙曰景达仕于齐不显至其子𬱟𬱟子纥仕于陈纥子询询子通仕于唐四世有闻遂显自通三世生琮为吉州刺史子孙因家于吉州自琮八世生万又为吉州安福令其后世或居安福或居庐陵或居吉水而修之皇祖始居沙溪至和二年分吉水置永丰县而沙溪分属永丰今谱虽著庐陵而实为吉水永丰人也盖自亭侯蹄因封命氏自别于越其后子孙散亡不可悉纪其可纪者千乘渤海而已千乘之族自生传八世至歙子复无后世绝经不传家其他子孙亦皆微弱遂不复见而渤海之后独见于今然中间失其世次者再盖自质奔长沙至于景达七世而始见自琮至于安福府君又八世而始见其后遂不绝安福府君之九世孙曰修当皇祐至和之间以其家之旧谱问于庶人各得其所藏诸本以考正其同异列为世次一篇自景达以后始得其次叙
  景逹生一子僧宝生三子𬱟生二子生四子
  
  徳
  
  约生一子𦙍
  
  
  生四子 长卿
  生一子
  
  生二子 幼明生一子生二子
  
  幼让
  自琮已下谱亡至其八世孙曰万始复见于谱
  生一子名亡生一子 雅生二子生三子
  
  远
  生三子二名亡
  
  戌
  生三子 鄠
  生八子生一子 翺生一子
  生一子 宏生二子
  
  仪生四子 猛生二子
  
  谷生二子
  
  宽生五子
  𬀩
  见
  
  煦
  生一子
  生一子 素生三子
  
  蔼
  生一子 端无子
  生三子 观生二子
  
  旦生二子宗古
  宗道
  晔生三子宗颜
  宗闵
  宗孟
  生二子 翦生三子
  𫖮
  勲
  无子
  仿生三子 颕生二子
  
  𫖮生一子名亡
  生一子名亡
  
  惟欧阳氏自得姓以来子孙众多而谱随亲疏宜有详略其上世远而支分疏者事或具于史或各见其家谱今自吉州府君而下其列如左
  吉州府君讳琮葬袁州之萍乡而子孙始家于吉州当唐之末黄巢攻陷州县府君率州人捍贼乡里赖以保全至今人称其徳
  安福府君讳万事迹阙
  处士讳雅字正言高年不仕徳行称于乡里夫人龙氏韶阳府君讳效字徳用为韶州韶阳主簿夫人周氏处士讳托字逹明隐徳不仕乡里称之凡民有争决之官府者后多复诉讼有从处士平其曲直者遂不复争夫人王氏
  令公府君讳郴字可封仕南唐为武昌令吉州军事衙推官至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性至孝兄弟相友爱有紫芝一茎两葩生于楹乡人以为孝道所感为著赋颂享年九十有四葬欧桂里横溪保之燕湖夫人刘氏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夫人累封楚国太夫人
  屯田府君讳俊仕南唐为洪州屯田院判官享年五十七葬溧源夫人李氏
  处士讳绅守道不仕享年七十有三葬滁陂夫人萧氏屯田府君讳仪字象之仕南唐举进士及第官至屯田郎中府君之登进士第也父母皆在乡里荣之乃改庐陵之文霸乡安徳里为儒林乡欧桂里其所居之履顺坊为具庆坊享年五十有五葬官山夫人王氏kao
  处士讳伾守道不仕夫人王氏张氏
  静江府君讳信仕南唐为静江军团练使享年二十有五葬曾家庄夫人郭氏
  令公府君讳偃少以文学著称南唐耻从进士举乃诣文理院上书献其所为文十馀万言召试为南京街院判官享年三十八葬吉水之回陂夫人李氏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夫人累封吴国太夫人
  处士讳佺晦迹不仕享年四十有七葬东田夫人陆氏工部府君讳仿仕皇朝为许田令葬奉新累赠工部侍郎夫人李氏
  处士讳翺事迹阙
  处士讳宏事迹阙
  处士讳猛葬马家坑夫人郑氏
  水部府君讳谷为筠州团练副使官至检校水部员外郎葬传家坑夫人王氏
  封州府君讳宽为封州司理参军葬早禾坑夫人边氏工部府君讳载字则之淳化三年进士及第欧阳氏自江南归朝以进士登科者自府君始为人方重寡言真宗皇帝尝自择御史府君以秘书丞拜监察御史后知泗州毁龟山佛寺诛妖僧数十人为政清廉简静所至官舍不窥园圃至果烂堕地家人无敢拾者官至尚书工部郎中享年六十有八夫人金坛县君朱氏
  处士讳素事迹阙
  处士讳端事迹阙
  崇公讳观字仲宾事具泷冈阡表享年五十有九葬吉水沙溪之泷冈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崇国公夫人彭城郡太君郑氏累封魏国太夫人享年七十有二附葬泷冈
  处士讳旦隐徳不仕事母以孝为乡里所称葬乌龟塘夫人彭氏
  兵部府君讳晔字日华咸平三年进士及第官至都官员外郎历知桂阳监瑞黄永三州所至有能称尤长于决疑狱所得俸禄分养遗孤其兄之子修少孤教之如己子享年七十有九葬安州应城之彭乐村夫人福昌县君范氏其后兄子修者以参知政事遇今上登极恩赠府君兵部员外郎
  处士讳翦事迹阙
  处士讳羽事迹阙
  职方府君讳颕字孝叔咸平三年进士及第官至尚书职方郎中历知万峡歙彭鄂岳阆饶八州为政务严明有威惠以本官分司享年七十有三家于荆南遂葬焉夫人广陵县君曾氏
  奉职府君讳𫖮为三斑奉职
  殿直府君讳顼为右斑殿直
  苏氏族谱苏洵
  苏氏之谱谱苏氏之族也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而谱不及焉者亲尽也亲尽则曷为不及谱为亲作也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何也以著代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日卒皆书而他不书何也详吾之所自出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讳某而他则遂名之何也尊吾之所自出也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与尊何也谱吾作也呜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情见乎亲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喜不庆忧不吊则涂人也吾之所以相视如涂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悲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涂人此吾谱之所以作也其意曰分而至于涂人者势也势吾无如之何也已幸其未至于涂人也使之无至于忽忘焉可也呜呼观吾之谱者其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苏氏讳𬬱不仕娶黄氏享年若干七月二十六日卒子祈  无嗣
  子福  子宗夐 子昭凤 子惟赞 子埀象
  子埀正
  子埀范
  子惟善  子埀则
  子昭庆 子惟徳 子瑶
  子昭文 子渭  子瑗
  子沆
  子浩
  子渐
  子洙
  子宗艺 无嗣
  子宗琼 无嗣
  子礼  子晔  子昭翰 子文质 子士元
  子文圭 子士能
  子士良
  子士宁
  子士嘉
  子士宗
  子晙  子昭遇 无嗣
  子昭远 无嗣
  子昭逸 无嗣
  子昭建 无嗣
  子暕  无嗣
  子祐  子宗霭 子昭玘 子文实 子惟忠
  子惟恭
  子文宝 无嗣
  子昭现 子文采 子士祥
  子宗著 子徳谦 子永
  子讳祐 子宗善 子昭图 子惟益 子允元
  不仕娶李氏享年五            子允滋
  十四七月三十日卒        子惟吉 无嗣
  子昭越 无嗣
  子宗晏 子昭
  子宗昇 子徳荣 子哲  子珵
  子瑜
  子徳升 子淳  子舟
  子徳元 子汶
  子讳杲 子讳序 子澹  子位
  不仕娶宋仕至大理氏享年五评事娶史    子佾
  十一六月氏享年七八日卒 十五五月子涣
  十一日卒子洵
  子宗晁 无嗣
  子徳  子子勲 子慎言 子庆昌
  子复圭
  子澄
  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樊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参胡次曰篯为彭祖次曰来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数姓昆吾始姓己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冦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冦苏公者也司冦苏公与檀伯逹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六国之际秦及代厉皆苗裔也至汉兴而苏氏始徙入秦或曰高祖徙天下豪杰以实关中而苏氏迁焉其后曰建家于长安杜陵武帝时为将以击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其后世遂家于其封建生三子长曰嘉次曰武次曰贤嘉为奉车都尉其六世孙纯为南阳太守生子曰章当顺帝时为冀州刺史又迁为幷州有功于其人其子孙遂家于道州其后至唐武后之世有味道者味道圣历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故眉之苏皆宗益州长史味道赵郡之苏皆宗幷州刺史章扶风之苏皆宗平陵侯建河南河内之苏皆宗司冦忿生而凡苏氏皆宗昆吾樊昆吾樊宗祝融吴回盖自昆吾樊至司冦忿生自司冦忿生至平陵侯建自平陵侯建至幷州刺史章自幷州刺史章至益州长史味道自益州长史味道至吾之高祖其间世次皆不可纪而洵始为族谱以纪其族属谱之所记上至于吾之高祖下至于吾之昆弟昆弟死而及于昆弟之子曰呜呼高祖之上不可详矣自吾之前而吾莫之知焉已矣自吾之后而莫之知焉则从吾谱而益广之可以至于无穷盖高祖之予孙家授一谱而藏之其法曰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世世存其先人之谱无废也而其不及高祖者自其得为谱者之父始而存其所宗之谱皆以吾谱冠焉其说曰此古之小宗也古者有大宗有小宗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别子者公子及士之始为大夫者也别子不得祢其父自使其嫡子后之则为大宗故曰继别为宗族人宗之虽百世而大宗死则为之齐衰三月其母妻亡亦然死而无子则支子以其昭穆后之此所谓百世不迁之宗也别子之庶子又不得祢别子而自使其嫡子为后则为小宗故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五世之外则易宗其继祢者亲兄弟宗之其继祖者从兄弟宗之其继曾祖者再从兄弟宗之其继高祖者三从兄弟宗之死而无子则支子亦以其昭穆后之此所谓五世则迁之宗也凡今天下之人惟天子之子与始为大夫者而后可以为大宗其馀则否独小宗之法犹可施于天下故为族谱其法皆从小宗凡吾之宗其继高祖者高祖之嫡子祈祈死无子天下之宗法不立族人莫克以其子为之后是以继高祖之宗亡而虚存焉其继曾祖者曾祖之嫡子宗善宗善之嫡子昭图昭图之嫡子惟益惟益之嫡子允元其继祖者祖之嫡子讳序序之嫡子澹澹之嫡子位其继祢者祢之嫡子澹澹之嫡子位曰呜呼始可以详之矣百世之后凡吾高祖之子孙得其家之谱而观之则为小宗得吾高祖之子孙之谱而合之而以吾谱考焉则至于无穷而不可乱也是为谱之志云尔
  苏氏之先自昆吾以来其最显者司冦忿生三代之事其闻于今不详周公作立政而特称之以教太史其后周室衰司冦之子孙亦曰苏公遭谗作诗以刺暴公名曰彼何人斯惟此二人见于诗书是以其传至今自苏氏入秦而平陵侯建典属国武始显迁于赵而幷州刺史章益州长史味道始有闻于世迁于眉而至于今无闻夫是惟谱不立也自昆吾至书之苏公五百有馀年自书之苏公至诗之苏公二百有馀年自诗之苏公至平陵侯建典属国武七百有馀年自平陵侯建典属国武至幷州刺史章二百有馀年自幷州刺史章至益州长史味道五百有馀年自益州长史味道至吾之高祖二百有馀年以三十年而易一世则七十有馀世也七十有馀世亦容有贤不贤焉不贤者随世磨灭不可得而闻而贤者独有七人七十有馀世其贤者亦容不止此也而其馀者皆不传则谱不立之过也故洵既为族谱又从而记其所闻先人之行昔吾先子尝有言曰吾年少而亡吾先人先世之行吾不及有闻焉盖尝闻其略曰苏氏自迁于眉而家于眉山自高祖泾则已不详自曾祖𬬱而后稍可记曾祖娶黄氏以侠气闻于乡里生子五人而吾祖祜最少最贤以才干精敏见称生于唐哀帝之天祐二年而殁于周世宗之显徳五年盖与五代相终始殁之一年而吾太祖始受命是时王氏孟氏相继据蜀蜀之高才六人皆不肯出仕曰不足辅仕于蜀者皆其年少轻锐之士故蜀以再亡至于太祖受命而吾祖不及见也吾祖娶于李氏李氏唐之苗裔太宗之子曹王明之后世曰瑜为遂州长江尉失官家于眉之丹棱祖母严毅治家肃然多才略犹有窦太后柴氏主之遗烈生子五人其才皆不同宗善宗晏宗昇循循无所毁誉少子宗晁轻侠难制而吾父杲最好善事父母笃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爱敬之娶宋氏夫人事上甚孝谨而御下甚严生子九人而吾父独存善治生有馀财时蜀新破其逹官争弃其田宅以入觐吾父独不肯取曰吾恐累吾子孙终身田不满二顷屋弊陋不葺也好施与曰多财而不施吾恐他人谋我然施而使人知之人将以我为好名是以施而尤恶使人知之族叔父玩尝有重狱将就逮曰入狱而死妻子以累兄请为我诇狱之轻重轻也以肉馈我重也以菜馈我馈我以菜吾将不食而死既而得释玩曰吾非无他兄弟可以寄生死者惟子及将殁太夫人犹执吾父手曰盍以是属子之兄弟笑曰而子贤虽非吾兄弟亦将与之不贤虽吾兄弟亦将弃之属之何益善教之而已遂卒卒之岁盖淳化五年推其生之年则晋少帝之开运元年也此洵尝得之先子云尔先子讳序字仲先生于开宝六年而殁于庆历七年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晩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观其诗虽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逹豁然伟人也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外貌虽无所不与然其中心所以轻重人者甚严居乡闾出入不乘马曰有甚老于我而行者吾乘马无以见之敝衣恶食处之不耻务欲以身处众之所恶盖不学老子而与之合居家不治家事以家事属诸子至族人有事就之谋者常为尽其心反复而不厌凶年尝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曰吾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卒不肯受力为藏退之行以求不闻于世然行之既久则乡人亦多知之以为古之隐君子莫及也以涣登朝授大理评事史氏夫人眉之大家慈仁宽厚宋氏姑甚严夫人常能得其欢以和族人先公十五年卒追封蓬莱县太君洵闻之自唐之衰贤人皆隐山泽间以避五代之乱其后僭伪之国相继亡灭圣人出而四海平一然其子孙犹不忍弃父祖之故以出仕于天下是以虽有美才莫显于世及其教化洋溢风俗改变然后深山穷谷之中向日子孙乃始振迅相与从官于朝然其才气则既已不若先人质直敦厚可以重任而无疑也而其先人之行乃独隐晦而不闻洵窃深惧焉于是记其万一而藏之家以示子孙



  文章辨体彚选卷五百五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