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望溪先生全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十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十 方望溪先生全集 卷第十一
清 方苞 撰清 苏惇元 撰年谱 景上海涵芬楼藏戴氏刊本
卷第十二

望溪先生文集卷十一

 墓志铭

  尹元孚墓志铭

蠡吾李塨刚主尝言北方少俊不肯自混于俗者博野

有尹元孚余心识之而无因缘会合乾隆二年春元孚

自淮南入觐再过吾庐终未得面以

圣天子大孝实行三年之丧余时领

武英殿修书事请于二亲王就直庐持服时未再期余

不出元孚无公事不得入也五年春自河南入为副都

御史始得相见方是时元孚通籍已十馀年显功名于

襄汉两淮开府河南海内贤士大夫计数大府中人物

指再三屈则必及焉而元孚深愧不能有所树立以负

天子特达之知盖少孤贫太夫人口授论语即知孔子

之言不可违悖既长笃信程朱之书谓治法不本于三

代皆苟道故自服官日取汉唐以来代不数见之人以

自律故自视(⿱艹石)粥粥无能者一旦入长御史为耳目之

司窃幸得自展布而太夫人老疾不能就养京师未数

月即以终养吿归居五年太夫人考终服未阕

天子豫虚少司空职以待之及赴

阙未逾旬

特命视学江南十二年秋莅金陵八月望前六日诸生

既入棘闱质明操几席杖屦徒步造清凉山下潭亭余

尚未起童奴白有客径入不知其为大人也及相见北

面再拜曰曩在京师母命依门墙先生固执不宜使众

骇遽今里居无嫌且身未及门心为弟子久矣𫎇授丧

服或问吾母之终寝处食飮言语得无大悖成身之德

岂有既乎时余治仪礼因以相属欲共成一书作而曰

生未暇及此也往者巡抚河南会凶饥未遑教治居台

四涉月而闻母病今使事毕归厕九卿陪奉廷议非忘

身忘家不足以答主知(⿱艹石)不能自树立徒附先生经学

以垂名抑微矣必衰老或以不职罢归然后可卒先生

之业越日又独身前来从者一人余畏邦人疑诧乃扫

墓繁昌入九华山以避之而私心窃幸吾

君求贤若渴又得一支柱名教之人也未几有

旨复掌江南学政逾岁七月按试至松江遘疟寒疾卒

于官前是月特晋少宰人皆曰

上之信用益切矣呜呼惜哉元孚始以吏部郞中出守

襄阳汉水暴上坏护城石堤修建万山至长门近十里

分植巡功民忘其劳已调扬州适荆州都统西征取道

汉江饬造浮桥吏民惶急乃竭诚修礼卒改令以船济

凡利害切民未有闻而不谘知而不行者所属皆群聚

而祷祠焉其治扬州亦然就迁盐运使寻擢巡盐御史

晋中丞积弊一清导商民以节俭而身先之及开府河

南开归诸郡大水上章自劾列赈恤之宜

天子一切报可约法十六条兼用北宋富公弼赵公抃

救灾事宜而令离乡求食者有司随在廪给开以作业

俟改岁东作资送还乡则古法所未备也以是灾民无

一出河南境内者元孚性淳曰坦易遇事必行其心之

所安少时授经祁州语生徒假馆于张氏以奉母凡七

年不忍一日离也其居官每夕必以所措施详吿太夫

人意或未惬则跪而请罪不命之起不敢起官中禄赐

出入壹禀于毋非请命妻子不得取尺布锱金日用之

外多布之治所为扬州两营河南抚标置举本各二千

金曰凡卒伍必使衣食得自适乃可以法绳完城濬河

建桥梁设津渡修学校立书院创蜡祠表前贤旧迹赐

高年布帛寒者衣之疾者药之故民皆感兴政教信从

其在乡则族人皆授以田使自耕以食而执其契立义

仓义学拯危济困不可胜纪用此仁声义闻播流海内

顾公用方久任督府再举以自代高公东轩以宗程朱

志相得总督畿辅尝以公事过博野登堂拜母孝德上

乾隆八年冬十有一月

天子特赐太夫人

御制诗及楹联天下传为美谈最其生平以与众人絜

度则行既成名既立功业亦有所表见矣而每为余言

其胸中所蕴蓄尚未见其端倪此余所以心孤气结涉

月逾时而不能自克也其入觐初

命巡抚广东

陛见陈毋老不能远行故有河南之命御灾捍患日不

暇给尚于其隙布周官沟树之法编甲戸以诘盗命州

县皆分四乡立社学𥳑有德行者为社长朔月月半书

其孝弟敬敏任恤者与其放逸奇邪为患于乡里者有

司巡问观察因事而劝惩之行之数月罢民竦惕礼俗

烝变而寻内

召始入台即奏人主一言天下属耳目焉今方甄别年

老不胜任之员而知饶州府事张锺又以年老命改部

司旬日闲前后顿殊恐群下无所法守

上嘉纳之其在河南尝奏睢州汤文正公宜从祀孔庙

视学三吴首谒东林道南祠举旧典答诸生再拜凡试

毕士旅见皆然颁小学以明程朱本意闻隐士是镜庐

墓三年亲访于舜山荐举以砺士行既遘疾自知不起

草遗疏言任贤纳谏始终一意以立诚为本旬日中无

一语及家事卒之日晨兴盥漱扶杖至东斋郡守入见

子嘉铨侍尚为辨人心道心汗出霑衣请解衣少偃息

不可扶翊入寝移时危坐而逝时年五十有八所述君

鉴臣鉴士鉴女鉴增定洛学编北学编已锓版居忧读

礼作从宜录侍养五年读三礼笔记及与师友论学语

藏于家嘉铨承父学欲继其志事水浆不入于口者三

日朝夕米飮不过一溢淮商致五千金曰大人生不取

一钱今以此赙坚拒之曰受一钱何以对大人之灵闻

者莫不感动以为君子有子元孚名会一雍正癸卯

士先世山西洪洞人迁保定至曾祖讳先知始为儒祖

讳泽皆邑庠生父讳公弼早世并

赠河南巡抚母李氏庠生讳宗白女

旌节孝累

封太夫人视妣某氏曾祖妣某氏

赠夫人妻苏氏处士昂女以貤

赠未受巡抚时

封而前巡盐用御史中丞所加级

封一品夫人子二人长嘉铨雍正乙卯科举人次永铨

早殇次启铨承荫女二人以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

铭曰

以人视子所受于天实厚且全而子自视则终其身而

缺然子志方盛道(⿱艹石)可达而不假以年有子𧰼贤尚无

恨于幽埏

  沈孝子墓志铭

沈编修淑请假归逾年以书来曰先大父志铭先生前

则诺矣卜十月上旬兆从敢请又曰淑逮事尚幼事迹

不敢妄述所据旌孝录及乡里之公言也按孝子之行

尤著者鼎革时负母而行于野遇盗夺其糒母固不与

盗怒将杀之泣而求代并舍之邻失火延毋寝毋疾方

剧不可以变孝子号痛呼天风反火息母八十馀疾危

笃医者皆曰法不可治割股以进弗瘳梦神绯衣吿曰

疾非五药所治医凌某在双林速致之凌至以针达之

脱然愈余尝怪书传所记以孝感鬼神而得异征者大

抵皆独行之士而圣贤则无之盖圣贤之学至于知命

而不惑虽事父母亦尽其心与力之当然而止耳独行

之士悲忧感发若焦若熬常欲殉以身命故精气之积

而鬼神为之通理或然也余生平非所识不见于文惟

节与孝则无分于闻见然人之情务崇其亲而不度于

义则事有傅会增加而非其实者矣故必得其所征始

传信焉古之能以学行自振者其先世必有濳德隐行

淑年少气锐乃能不笃于声利而以养毋治经为事其

志固与众人异矣淑之终有立也吾于孝子之行信之

孝子之行之非虚构也吾即于淑征之孝子讳育年九

十有四卒于康熙四十九年先世居浙之苕溪十世祖

秀明初以平吴功授侍驾亲军都指挥使特进荣禄大

夫子永卿承嗣五传至挍嘉靖中为江南常熟县福山

营游击卒于官遂家焉子繁繁生生文泷配周氏

子二人孝子其长也娶吴氏子六人锡裕庠生锡祚康

熙已酉举人锡祉锡某并太学生锡祐岁贡生锡禧早

卒女二人俱适士族淑锡某出也以雍正五年葬于先

兆庆安阡侧铭曰

历艰危终坦夷毋及身皆耄期名广扬后蕃昌所受于

天兹乃得其正而常

  广文陈君墓志铭

君姓陈氏讳鹤龄字鸣九直隶安州人父讳浵从容城

孙征君讲学河漳义侠著州部君既冠亦好阳明氏及

其乡鹿忠节公论学之书而践行之父殁故旧巧夺其

产弗与争高阳李相国尝延至京师一日念母谢归设

教于家塾从者数十人每秋冬生徒夜诵灯火相联声

满里巷母殁以乡举次选正定县教谕设条约教诸生

孝弟力田治经史暇则习射属府三十二城之士多闻

风而至君精制举业其为教虽以力行为宗而常因文

术以诱进之凡经君指画辄籍于庠序升京兆礼部者

相踵故士争凑焉其在正定尝奉檄视萧家营水灾在

事者阴授意以未成灾报不为夺太守命督隆平甯晋

诸邑民捕蝗归报曰民不畏蝗捕蝗令屡下官屡至则

苗尽矣一时士民咸载其言余闻古之学术道者将以

得身也阳明氏为世诟病久矣然北方之学者如忠节

征君皆以阳明氏为宗其立身既各有本末而一时从

之游者多重质行立名义当官则守节不阿如君又私

淑焉而有立者也用此观之学者苟能以阳明氏之说

治其身虽程朱复起必引而进之以为吾徒若嚾嚾焉

按饰程朱之言而不反诸身程朱其与之乎然则尚君

之行者盖不必以其学为疑也忠节之后人多与余往

还故余习知君之为人君殁逾年次子悳华奉冢子悳

荣命来请铭固辞不获乃述而志焉君康熙甲子举人

官止顺天府武学教授以雍正四年六月卒于京邸年

六十有五母某氏世儒家妻鹿氏忠节公其曾大父也

子三悳荣康熙壬辰进士黔西州知州悳华雍正甲辰

一甲进士翰林院修撰季悳正雍正甲长举人女三皆

适士人以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铭曰

闻之尊行无㥏教之行学亦显惟用不施后昆之遗

  程赠君墓志铭

君讳增字维高徽州府歙县人也程氏自晋梁为歙名

族谱牒具存衣冠甚盛至明中叶河南道御史材以名

节显而御史之子孙为清门御史当武宗时劾刘瑾不

法奏留中巡按浙江卒于官瑾诬以九库赃追论合家

徙海南瑾败始归乡里子二人曰默曰然先后以礼经

举乙科君为默五世孙君父自歙迁淮之涟邑归展墓

遘疾厉君方与二弟从师受书闻之冒恶风渡江舟几

覆相去千五百里六日夜而至而父已殁未逾月母唐

孺人疾作遄归不及含敛自是遂绝意进取涟地洼下

母柩在堂水骤涨仓卒号呼与仆一人升柩于木案既

而下之非多人莫能胜既营兆域合葬于休甯之荪田

山乃移家山阳使二弟学儒而身懋迁家遂饶父族四

母族三死而无归者毕葬焉馀皆定其居使有常业设

义田义学以养疏族人而聚教之乡人叩门吿请未尝

有难色或急难以千金脱之后更相背造怨腾谤穷而

自解则待之如初由是名著江淮闲康熙■十■年淮

黄汜溢数百里内民皆露处堤上君出家财修邗沟两

岸险工十里总督河道张公鹏翮以闻康熙四十四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阅芒稻河

召见

御书旌劳二字以赐先是于清端公总制两江时微服

濳行察疑狱求民隐姧人因造言散布以倾怨家或因

之失入属吏虽灼知而不敢言君进见直陈其弊且指

目击一二事为征公𢙀然曰微子言吾安知人心抏敝

至此君以布衣得近

天颜者三长子鋈为浙江粮道摄布政使每以公事道

淮扬觐省夹道聚观人皆以是为美谈讵知君之忼直

不欺言人所不能言而不为威惕如此君尝因吾友吴

东岩见余于河干野寺朴质如老诸生厥后东岩总其

门生所为文隐其名俾余甲乙所取二篇皆君叔子崟

作也东岩乃详述君之生平而使崟从学于金陵及余

以南山集牵连赴诏狱亲故荡恐不敢通问惟崟以计

偕入狱视余即此可征义方之教而御史之风规所渐

摩者远矣君既卒三十有一年余吿归崟始以君诗请

序格韵甚老余夙有戒不能为生破也又五年卜宅始

定葬有期来乞铭呜呼君才足以立事而不求仕诗足

以达情而不以为名其用心为不苟矣是宜铭君父讳

朝聘祖讳必忠皆      君卒于康熙四十九

年十月某日年■十有■以鋈

诰封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以崟

诰赠奉政大夫兵部郞中元配唐氏

赠恭人继室童氏

封恭人鋈唐恭人出次振箕候选知州次崟次锺庠生

并童恭人出孙三人长扬宗次春浩次某以乾隆十一

年五月某日葬君于歙县之某乡某原二恭人祔铭曰

义正大府乃夙昔之惇诚闻正言而不怒惟听者之贤

明使君而谋仕安能诡随屈谄以自毁其操行

  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公墓志铭

公姓陈氏先世浙江秀水人明永乐初迁安州五世祖

始为儒官遂世其业祖若父皆举乙科教授乡邑连州

比郡秀杰之士多从游公成童补博士弟子嶤然出侪

辈甫弱冠即佐父为诸弟师学使者课试压其曹者必

公兄弟也而公自视缺然阴与博野尹元孚思古处务

检身制事之学壬辰登进士年二十四座师为赵公松

五徐公蝶园皆器公榜下即充

武英殿纂修时沧洲陈公掌殿中修书事常语余后进

有守有为者以公为首故公诣余一见如旧识初授湖

北枝江令邻省大府即思得公守岩州剧郡既典郡即

思得公为监司故论荐者如争其以黔西州服阕引见

世宗宪皇帝即命赴贵阳以牧守补用其守大定以江

西巡抚荐遂命补道府皆前此所罕见也公任官二十

馀年皆在西南而勋绩尤著于滇黔其为政急民之病

如其私而务以殖其衣食为本始令枝江修百里洲堤

除解饷入川杂派摄饶九道铲去浔阳大孤两关锢弊

辨诬狱出无辜者七人未数月经略张公以贵州按察

使保奏方是时群苗交煽军旅四出古州姑卢朱洪文

诸叛案以为非公莫定也公至出入重轻咸称其情众

心始安逾年春摄布政使黔地多山砠少谷土兵饷半

移调于邻省民尤贫瘠公奏给工木筑坝堰引山泉以

治水田导以含泄涉扬之法贵筑贵阳开州威甯馀庆

施秉闲不数年报垦升科者三万六千馀亩课种桑募

蚕师教蚕出署内所登茧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𧰟其

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戸机杼声相闻又以其闲大

修城郭庙坛学舍广置栖流所以收行旅之疾病者益

囚食方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开以立

志为己之学立义学二十四于苗𭛌盖惟公志广而才

足以达之故于艰难倥偬中庶政并兴而曲得其次序

也其尤为远近所传述者公始至贵阳委署威甯府逾

年威甯改州大定改府会乌𫎇土司谋叛东川镇雄附

之威甯为夷猓出入要绾地仍命公驰赴威甯督州牧


完守公至城西陴颓举步可逾乃聚民闲米桶实土石

层累丈馀然后比次甃筑墉堞屹然群夷纵火牛街镇


去城三十馀里火光烛天公言笑自如日夜为守战计


贼不敢逼会哈元生兵至贼败时鄂少保总制滇黔公

其所举任也常以此自喜知人之明张经略引公自助

亦职此之由而余与尹元孚平生重公则在志行之不

苟方威甯危急公虑贼兵趋大理属州牧陈嘉会分守


大理执其手曰吾死于此分也但遗老母忧赍志穷泉

矣及公陈臬于黔苗疆初定方兴屯以蹙扼之将吏多

欲以刻急见其能谓此异类剿绝不足惜也丁巳正月

望省城大火公入见张经略曰天意如此当设诚修省


虽群苗亦人类也张公大为感动以申戒承事者公之

一于义理而不杂以世情如此昔沧州政绩惟著于郡


县与摄江苏方伯时及践大府河决武陟以死勤事而


功不成海内惜之公之才识与沧州相近而遭遇亦略


同自为三司天下皆望为大府近十年矣大府多举以

自代而竟终于此然沧州摄监司日浅又不(⿱艹石)公之久


于其任而实德及人良法垂于后世然则在公亦可以

无恨矣公自黔调移安徽未一年会徐凤水灾民流于


金陵地非公治也而竭俸赐编棚苫盖布席以栖灾黎

重建阳明书院以实学开群士其卒也官吏士民皆为

呜咽生平孝亲友弟睦姻任恤仁于故旧僚友不可备

书书其志事之卓卓者公讳德荣字廷彦号密山康熙

辛卯科举人

诰授通议大夫生于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十六日卒于

乾隆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年五十有九曾祖讳所闻

岁贡生祖讳浵顺治庚子举人父讳鹤龄康熙甲子

人以公及仲弟德华累

赠通奉大夫曾祖妣潘氏姜氏张氏祖妣王氏吴氏妣

鹿氏并

赠夫人娶辛氏浙江分水县令禹奕女

诰封淑人子四人长策乾隆丙辰进士江南宜兴县知

县次筠雍正乙卯举人候补内阁中书次筌乾隆甲子

举人皆辛夫人出次籓侧室黄氏出女四人孙四人以

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铭曰

古贤之生各有志事虽遇于时难满其器与其遇隆而

施则匮孰若中闳用有未致公如金玉韫则有辉争先

欲睹众心所希蹇然当官蔼然近人雨膏霑被物𧰼皆

新事至立剖光融如煜表里洞然蠹祛姧伏中经畏涂

进退维谷国尔忘身如行平陆谁谓文儒绌于武守持

危济变左宜右有信道不移行身无倚谔谔危言以报

知己获上以诚师中有喜异类同仁德施无比海隅苍

生望公秉钺中朝良士伫眙北阙谓承天休如枹与鼓

年未及耆忽焉终古爱已遗民迹当见史无为公悲公

长不死

  葛君墓志铭

江都顾友于两岁四通书于余皆以葛氏志铭为言丁

酉七月余在塞上同里胡袭参复自京师以友于之书

幷葛氏子宏文之状来且日子之师书宣先生盖受宏

文之贽因与友于有连而某亦尝定交焉其乞铭辞甚

哀且所状皆近事实可知矣愿子勿却也据状君讳士

巽字大生扬之邵埭人少学书少长慨然曰吾见为士

者不遇则羸其躬以及其亲幸而第浮客远宦长离亲

侧非吾志也因弃书行贾淮南吴楚闲果大赢承亲之

志姊妹诸甥无不资给也兄早卒抚其子犹子兄之子

又卒爱其子有加于孙君家既饶因大治茔墓经田畴

建庐舍而求名师以课诸子甚严曰吾废学以养吾亲

今吾无仰于(⿱艹石)(⿱艹石)甘食美衣而不幅以学且生邪心其

所状大略若此实其言亦近于古者闾胥族师所书孝

弟敬敏者矣予平生非亲懿故旧未尝一与之铭盖铭

者谥诔之遗也古者非贵而有功德不为诔而谥则虽

君父不敢有私焉今于素所不识之人而兴之铭设实

背于所称是讆言也于吾为赘行矣用此谢不为铭而

生怨嫌者盖累累焉今乃为葛君创为之盖念胡顾二

君子谊不宜欺余且以其素行为质而非徒重其请也

君卒于康熙乙未四月享年七十元配姚氏继配蒋氏

子三长宏文岁贡生次宏友国子生次宏毅郡学生女

子三以某年某月葬于某乡某原姚氏祔铭曰

维君之行不求显于俗而自得其情二贤为征吾与之

  刘笃甫墓志铭

君姓刘氏讳德培字笃甫河南商邱人也刘氏世有闻

人君之父讳伯愚以学行显君既没之明年其子韦来

省其从父上元邑侯某而介侯以乞铭于余韦之言曰

吾父事亲以孝而与朋友以诚其处身也俭以勤其嗜

学也老而不衰少孤所以事吾王母者细大无违先王

父之遗文得复出于患难兵火之后者吾父好学求友

之力也自邻州比郡以及齐鲁吴越有道而文之士无

不交也于书无不好尤笃于诗骚鸡初鸣起漱盥端坐

诵吟至日夕不倦数十年如一日也故吾父之终也里

中士友皆惊悼以为典型之失焉田君篑山者中州之

贤者也其序君之诗曰笃甫之诗至性之所结也自吾

与笃甫交而半生为梁园之游夷险悲愉无不共也夫

道之不明久矣士非有瑰怪非常之行则不为世俗所

称道而不知是皆缘所遇之变以生自君子观之则循

循于父母兄弟朋友之闲而久不失道者其难倍于偶

然之所发也吾闻明之衰也士大夫虽行过乎中或不

能尽出于中心之诚然而无不知气节之可贵者当江

右吴中以文章角立为社而君之父亦起于北方以应

之雅为艾南英杨廷枢诸公所推其后明亡艾杨诸公

致命以成其仁而君之父亦捍乡里之患以死盖其一

时因教化而成习尚者如此然则君之近文章而重气

类其来有自也君卒于康熙壬午十月二十日以癸未

十一月朔葬于某乡某原娶侯氏子三人长韦拔贡生

次韫太学生次韩邑庠生女子三皆适士人子铭曰

前为良子后寿耇行比于乡学信友事则未施道可久

  龚君墓志铭

君讳声振字以成先世江西进贤人迁金陵余里居友

其世父孝水至京师与其父于路游君总角余过孝水

见之门塾中其后余行四方孝水客大名而于路官京

师不见君者十馀年矣余遘患吾母北上载椑以从为

关吏所扼置天津逾岁而吾母疾大剧椑不可致计其

费当三十千南昌彭尹作曰于路使粤西其子在是吾

为子语之其半可任也越日君具以来事遂集既而闻

之乃贷于金陵贾人也余多年不见君叩曰犹务学乎

曰未废也曰曾试于有司乎曰为是北来其不遇柰何

曰已举于京兆矣其貌悫而辞质不异在门塾时余阅

世久见齿与余若者其设心及容貌辞气已不若长老

之笃而后于余者则少异焉又其后则又异焉每以为

非世教之细忧君稚齿而闻父之友之急无难辞其将

之也无德色少而得举无宽容其性资有大过人者而

竟夭死呜呼是岂独龚氏之戚邪君卒于金陵家人秘

之余与于路屡见而不敢言讣既至乃唁而为志以归

焉君卒于康熙丁酉某月某日年二十有三以某月某

日葬于某乡某原铭曰

胡混丛众万而独秉其英芒乎芴乎遽返乎幽冥吾求

之播物者而不得其情

  佘君墓志铭

君讳兆鼎字季重世为歙西岩镇人父及伯兄行贾母

遘厉疾仲出求医药君独在侧疾中言动异常人不敢

近或叩曰尔惧乎对曰病者吾毋也何惧弱冠后为人

贾宣城每三岁一归省一日心动遽驰归则毋卧疾已

三日矣时伯客金陵后二日不期而至叩之其心动就

道之日同也其后伯病于金陵君驰视求医于扬州跪

泣于其庭三日始肯偕然终不能疗也少废书读大学

未半行贾后益好书日疏古人格言善事而躬行之其

在宣城有毕某负百金所居与君夹河一日托贾事迎

至其家将夕命其女靓妆出拜曰君旅居愿以女奉箕

帚偿宿负君夺戸而出则河无舟其人尾而至喻以理

且要言所负终不收乃感泣具舟以渡明末乡里阻饥

君十岁与群儿樵苏山中篱闲有果争取啖独君不给

视有子华瑞以文学知名与予为执友康熙丁酉来京

师馆余家述其事以乞铭距君之卒十有三年矣盖徽

俗葬地难购而华瑞贫故久而不能举也君卒于康熙

乙酉享年七十有三娶江氏继娶方氏子二长华瑞次

关瑞早卒以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铭曰

嗟嗞乎君抱儒之质以美其身独留其文以遗后之人

  尹太夫人李氏墓志铭

太夫人姓李氏博野儒生讳宗白季女也少时闻父夜

读书即能暗诵年十九归赠公七年而嫠子会一经书

皆太夫人口授自赠公之没逮会一未遇家窭艰舅姑

老父母衰疾无子养生送死不惟心瘁力殚资用半手

所拮据自会一出守襄阳至开府河南所以忠国利民

济艰销萌拯凶饥正礼俗不惟朝夕训诲且多出于太

夫人之规画会一之守襄阳也三摄荆州九赴鄂城每

遇水旱太夫人必跪烈日甚雨中家众恐致疾罗跪挽

掖终不起常应时而得所求雍正九年荆州都统将兵

西征命造浮桥吏民惶急太夫人曰凡人必曲致其情

而复可以理喻会一从之乃次第以舟渡时又调绿旗

兵马会集襄阳供具夙办军憙而民不扰未几移守扬

州襄阳樊城宜城并建贤毋祠不可抑止乾隆四年

归诸郡大水会一恳陈民瘼流民所至命有司随地廪

给而籍之逾岁资送还乡无一流亡于他省者民皆曰

岂独大府之明太夫人为吾民废寝与餐大府安得不

竭心与力乎始会一入觐已

命摄广东巡抚以母老不能赴任辞遂改河南及自河

南内

召授副都御史未数月闻太夫人疾乞终养得

兪旨皆数十年中大臣所未有也八年春

特赐太夫人

御制五言律诗一章堂额一楹联一时争传谓前古邀

此异数者亦罕云会一虽洗手奉职而自迁两淮盐运

司晋巡盐御史秩赐皆丰太夫人节俭治家严子妇非

请命铢金尺帛不得专取并蓄以待大用其在官中救

水火之灾给师旅立营仓置举本以恤卒伍建礼祠修

桥梁津渡施济穷民见治所德政碑家居睦姻任恤分


田赡族立义仓义学以及道路仓卒拯救急难具载会


一所编年谱余前已入闻见录贤母类中而太夫人卒

会一复以状介余族子观承请铭余苦辞之难更设也

既而思之古称女士谓女子而有士行也不为一身之

谋而有天下之虑今之士实抱此志者几人哉而太夫


人则志与事皆有焉故更摭前录所未及而叙论之俾

吾侪有所愧耻而兴起焉太夫人虽通文史而不为诗

辞其在广陵悯民俗怙侈纵逸由近盬多商作女训质

言十二章以劼毖之每阅邸报至

圣制惇大必三拜稽首以庆群下有谠论𬣙谟亦再拜

稽首伟哉渊乎其宅心也用此观之则所见于行事抑

又其浅焉者矣始赠公没将卜于祖兆族人隘之太夫

泫然曰宅东有田孤嫠便祭扫遂定窆是为东章新

阡越五十有一年而太夫人祔焉赠公讳公弼卒于康

熙三十二年六月朔日年二十有七乾隆二年

诰赠资政大夫河南巡抚太夫人卒于乾隆九年七月

朔后一日享年七十有八

诰封夫人祔以十一月十一日孙男三人长嘉铨雍正

乙卯举人次永铨殇次启铨承荫女孙二人铭曰

古之贞妇守节闺房夫人义事实播家邦古之贤母义

方是帅夫人德心曲成民物克己裕人恩周六亲禳灾

弭患诚动鬼神

九重褒嘉万众称美福德之全在古无比天实光启以

昭女仪岂惟女仪志士之师

  大司寇韩城张公继室王夫人墓志铭

夫人姓王氏宛平人大司寇韩城先生继室中允兼翰

林院编修缙之母也夫人之卒苞以门生即事丧所读

先生所述夫人之行䀌然增哀敬先是夫人遘疾类痹

痿及先生得末疾夫人舍其疾而惟先生之疾是忧遂

浸加至不可疗苞居先生之门最久而亲族姻党道夫

人之贤如一口盖不独家事治其辅成先生之德义有

为行述所未及者夫人既卒数月而先生病不能兴苞

每往视疾未尝不伤先生之衰困而不获夫人相左右

也及先生归田逾岁而疾渐平视听不衰喜过余望而

又痛夫人不𫉬与先生偕老而从容于林泉也丙午秋

缙以书来征铭乃质言而系以辞夫人卒于雍正元年

正月享年六十有二长子𫄧元配李夫人出与缙同登

癸巳甲科女一适士人孙四长祇公早殇次民先嗣𫄧

次立先次因先俱缙子于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铭

起家编展惟福之绥作嫔贤达惟德之宜生有令闻女

妇所仪没有遗施君子所悕年逾六甲子姓兹兹兆云

孔安庶无顾思

  工部尚书熊公继室李淑人墓志铭

淑人江西南昌人明兵部侍郞元鼎之女

清故礼部尚书讳振裕之妹工部尚书熊公讳一潇之

妻翰林院编修本之母也母朱氏号远山夫人以诗名

淑人幼禀母教好读书识大义而不事吟咏其继室于

熊熊公已贰夏官矣寻迁大司空会淮黄闲议有兴作

命往视既行数日或因戚属以重赀叩门曰中途既与

公成言嘱家人验受淑人曰此诈也速持去少延当执

送法司盖公素方严中立不可胁持故操事构门戸者

欲假是以相倾也其后公卒以视河罢官久之

圣祖仁皇帝具见其表里复召用公再长冬官以疾吿

休时人皆多公能勇退而意之决半由淑人余与本为

同年友公归流寓金陵特重余余时过从淑人使人进

飮必会余寒进食必会余饥余遘难在狱逾年本自天

津再至京师候于狱门外曰子毋忧

天子仁圣子之罪及远投而止耳吾母已罄衣裘使持

而来为子道赍矣用此观之凡本所称淑人以大义佐

公及幼事父母治家教子曲得其次序皆无溢美可知

矣淑人之没也本适游秦中而淑人留京师余尝拜于

北堂既弥留入视于寝迫公事未得与殡敛越十有一

年本自金陵以书来速铭曰葬有日矣呜呼余忍不铭

淑人卒于康熙壬寅年七月望后三日享年六十有三

长子大彬及女四人皆前淑人魏氏出淑人视之不异

于本大彬子学熹学烈本子学鹏皆登甲乙科公及魏

淑人先葬异垅各有志淑人以雍正某年某月某日葬

于某乡某原铭曰

淑人之生显光尊遂乃遇则荣而躬实瘁少罹闵凶心

摧考妣归妹愆期年逾再纪翼翼熊公共恪表著淑人

栉縰鸡鸣戒曙公在林泉士友时式淑人治具夜分莫

息每视公疾无昏与晨巾带不弛涉月兼旬既艾而嫠

且屯且邅有子早达方陟而颠惟是仁贤履艰益著兹

铭不磨终古有誉

  谢母王孺人墓志铭

康熙五十七年夏四月余将行塞上妹夫谢天宠闻其

生母王孺人之丧泣而言必得志铭乃归孺人之归谢

氏也年十有八其卒也六十有一而为嫠者三十有六

年始新津县令谢君仁趾聘孺人为侧室逾年而嫡死

遂摄内事自孺人始归新津君已遘心疾惑易无常孺

人与生三子一女皆在忧惧中自新津君没家益落诸

子皆窭艰孺人有弟客死于非命积轸郁痈发于乳医

者求索不称意投恶石以反之遂成锢疾二十馀年不

瘳计孺人之在谢氏自少而壮而老未尝有一日恬安

其怐愗自苦不独以为嫠也往岁孺人六十天宠归为

寿旧所患良减其家人之讣云乃者孺人时自宽食飮

有加其疾以卒旬日闲事耳呜呼此昔之仁人所以不

肯一夕离亲而宿于外也天宠之依余于北也以余北

迁女弟御吾毋以行乃用此不得亲毋之含敛以余之

恨于天宠固不能已于言况重以孺人之节乎王氏江

甯故家其先世有官指挥使者孺人卒于二月十日以

某月某日祔于新津君之兆在江甯县某乡某原铭曰

命之𢝼节以亨载此贞名尚何悯于其生

  少司农吕公继室王夫人墓志铭

吕氏自明大司马忠节公家法为中州士大夫宗而奕

世多贤妇人少司农坦庵公未与余相见即因吾友崑

绳通问以索交及余与宗华同会试榜光禄好余尤笃

由是两支子弟往来京师鲜不过从而意相乡者乾隆

二年春岳池令宪曾以母王夫人状因宗华以求铭夫

人司农继室也始归宪曾将冠而宣曾生五龄新丧其

母女子子五人未逾旬而司农之官甯乡夫人居守抚

慰勤恤男女长幼咸安焉其后宪曾再丧偶遗子女数

人夫人鞠育一如宣曾及诸女弟而两女早出室者皆

寡外孙穷无依为纪衣食月要旬致延及支庶夫人随

司农仕宦数十年诸子皆通籍而夫人所出守曾尤早

达显荣舄奕乃世所谓难逢而可羡者然其拮据劳瘁

视贫家妇有甚焉守曾为宣化太守宪曾令岳池每戒

之曰汝父常语家人居官而求便于身则不便于民者

多矣又曰吾私亲兄弟各食力无忧寒饥毋以我故馈

遗惟妹适陈氏者及宪曾舅氏甚窭艰勤周恤可也买

婢而还其家不责以值者凡三人其一大父为诸生立

遣之父母不受曰还则莩矣乃善养视岁熟而归之呜

呼信如宪曾所述古之所谓妇顺者其备乎询于宗华

曰是吾先人家法世母敬帅而行之者也惟始至吾家

曲囏隐愍有人情所尤难者状盖未之能具焉呜呼若

是则铭其可辞王氏河南新安人父养林乡里称长者

母牛氏夫人其仲女也司农为佥都御史

诰封恭人

今上御极覃恩自齿朝以上均得以父职官所极品阶

请封遂晋夫人以乾隆元年正月疾卒享年五十有五

长子宪曾前夫人徐氏出康熙戊子举人次宣曾王氏

康熙甲午举人次守曾雍正癸卯举人甲辰进士授

四川驿盐道按察司副使以夫人疾革未赴任孙男八

人以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铭曰

女教之明嫡媵恩隆同气之爱下型于所生及俗之倾

继室有凉德而父子兄弟咸不得其情有硕夫人秉德

之贞尽室和甯有孚以光亨及而云仍家则是承

  光禄卿吕公宜人王氏墓志铭

宜人姓王氏孟津王文安公讳铎之孙太常寺少卿

无咎之女明大司马忠节公之孙妇监察御史赠佥都

御史讳兆琳之子妇光禄卿讳谦恒之妻承曾光曾耀

曾之母也年十五归于吕幼禀母教通诗礼其为妇宗

妇之长者皆羡焉其为毋宗妇之少者皆师焉与光禄

相爱敬以成厥家族姻乡党有述焉余为耀曾同年友

而光禄信余最笃以文学礼义相正尝语余曰吾生平

无媵侍或疑吾妻不能容非也家事治子孙成行吾自

谓可无此耳宜人与光禄生同年卒后一岁为夫妇者

六十有一年逮事舅姑并越二纪子三人伯仲举乙科

耀曾历官四川按察使所至获民誉孙曾绳绳耳目发

齿至耄不衰卒之日言动如平时以余所闻见妇人之

德与福兼蔑与宜人匹者宜人生于顺治十年六月卒

雍正七年十月余既志光禄矣故子姓戚属不具铭

曰豫曰豊民生所善布列六位忧虞过半有硕宜人得

天独赢美合令终为咸为恒族姓素贵夫家世隆所仪

则贤尽室融融上学舅姑下仪子妇有孙有曾康强夀

耇在生畴荣考终相次憺此幽宫永蘟世嗣

 赵孺人翟氏墓志铭

孺人姓翟氏泾县赵赠君濬之继室御史青藜之母也

少归赠君顺于姑宜其家人家素封执妇事如寒素其

后中落处之泰然前孺人左氏子一女三孺人子女各

二数十年无闲言姑既殁迎姑之女兄于家忠养久而

不怠赠君殁尽蓄藏以付长子预俾秉家政预为县令

浙东青藜入翰林迎养于京师乾隆八年夏孺人思归

少子希文侍五月朔日于潞河登舟是月晦前二日遘

微疾卒于德州舟次青藜悔痛再以书请铭述孺人勤

家教子语甚详兼及赠君义事余按铭者诔之遗也非

于德于功于言有立或有奇节义烈无以举其辞据状

孺人乃履顺而持家有法度者赠君则富而好行其德

于法尚未可以铭然及吾门者有所祈向而可信其操

行之终不迷青藜其一焉古之人善善及其子孙况父

母乎故援斯义而为之铭使青藜知成亲之名在自敬

其身而后此所宜自奋厉者甚重且远也赠君贡生候

选训导预邑庠生以荐举知浙江馀姚嘉兴二县青藜

壬子中顺天乡试丙长举进士第一授翰林院编修改

江西道御史著直声希文丙辰中本省乡试女五人皆

适士族孙八人翟氏邑旧族孺人生于康熙二十三年

卒年五十有九以某年月日祔于赠君之兆在某乡某

原铭曰

为妇为母可富可贫以睦以姻内和外亲贵而思约老

而益勤德言谆谆孙曾永循

  王孺人墓志铭

康熙五十八年冬吾友朱君履安婴疾沈痼动息不自

由余心忧之而窃幸其有良妻余里居时过履安食飮

盘匜杯斝必洁修而家无女奴今履安疾虽困孺人左

右焉必能自苦以适履安逾岁而履安以书来曰吾妻

死矣吾悯其生之勤也欲丐子文以列幽墟且子在难

吾妻能与吾同忧其垂死时吾谓必得此于子矣昔辛

卯之冬余以南山集牵连被逮下江甯县狱同学二三

君子朝夕会履安所履安或以事出诸君子频去来孺

人必先为具以时候问无使渴饥方是时大府命吏迹

与余往来者甚严一日县令以他事入履安门巷或吿

曰履安亦相随入狱矣孺人惊悸成疾久而不瘳今其

死犹缘故疾动也呜呼余以昏愚不能自敬戒以即于

罪戾而累于朋友一至此乎非孺人既死而履安自言

之余不知也履安征铭之书一岁六七至既而曰速为

之及吾之见也余心隐焉夜不能寐晨起而志之孺人

姓王氏江甯县人享年五十有五子三人女二人以某

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铭曰

长子老身苦辛以有年疾则莫养而死独先命乎命乎

永赍志于穷泉

  许昌祯妻吴氏墓志铭

康熙辛卯九月歙县许起昆持其母行状因吾友吴君

东岩来乞铭东岩于其母为族子而状即东岩所作也

余既许诺逾月而被逮又二年出狱东岩适在京师复

以为言余曰吾非敢负诺责也恐为僇人其言不足以

列幽墟曰子浅之乎视许生也因复以状来谛观之辞

达而事信余无以易焉因摭其语而系以铭状曰为人

妇而以衰绖终其世者惟吾族姑许节母节母幼时父

客死舆榇归衣衰泣血哀动族党年十六归同邑许昌

祯入门姑寝疾已六月馀矣厥明即解妆侍汤药动息

扶将姑将瞑泣曰吾生不与若久处吾魂魄犹相依居

姑丧与祖姑卧起祥禫毕逾岁生男未弥月夫骤病强

起在视足弱常匍匐戸榻闲夫不起即绝食飮祖姑泣

纳儿怀中久之乃乳儿居无何祖姑卒依继姑继姑又

卒其生而忠养死丧以礼一视姑节母叠遭闵凶及继

姑死益自伤呕血寝疾数岁而卒年四十有三其归许

近三十年为嫠凡二十三四年而服苴菅及群丧不下

二十年艰贞苦恨自节毋而外盖未之见也卒之后家

人启箧笥嫁时衣物如新盖终其身未御云起昆为邑

诸生以文艺称于时侪行身谨饬东岩云皆节母之教

也以某年月日奉母柩合葬父墓某乡某原铭曰

茕茕三世嫠仔肩病姑呻吟儿栾栾死之不得生忧缠

天以百罹襮贞贤蜕此短晷何恨焉

  高善登妻方氏墓志铭

四川夔州府学增广生梁山高善登妻方氏工部主事

讳登峄之女己丑进士式济之妹也于余为妹之无移

服而未远者工部居近吾家式济童稚视余如严师至

其家必从问经书古文妹常在旁高氏故华族流寓金

陵甚贫妹归不逮舅姑能忠养祖姑兼奉尊嫜之嫠自

工部父子以家祸谪戍黑龙江族众北徙善登糊口四

方妹独持门戸忍饥寒课子吾宗在金陵者或窭艰自

顾不暇或不相往来惟岁时一返余家视道希兄弟如

近亲喜忧必吿时通有无然逾时阅岁必归之以为信

不可曲止其后年馀绝无假贷道希兄弟时候问门者

每以他出辞入视戸果外键雍正己酉秋疾既亟道希

始闻奔视卧蒯席别无覆荐惟少子在侧急购衾茵进

药物越二日而卒老婢曰年来以假贷不能归衣敝履

穿戒侄辈至即键戸坚辞曰无为使忡忡也时长子允

从父归西川应乡试道希道永道章亲含敛以书来吿

呜呼先王制礼小功皆在他邦加一等其此故也夫余

与道希兄弟悔痛不可追矣然其性行之艰贞不可使

终泯也故质言之俾异日以奠于幽宫妹讳敷年五十

有一子二人允乾隆元年

恩科举人晖县庠生铭曰

假而非女士遭变砥节志事当如何吁悕乎隐愍而莫

之恤惟生者之瘥

  赠孺人邹氏墓志铭

孺人姓邹氏友人余东木之妻学子焈之母也世儒族

家宜黄之潭溪幼通诗书流览传记东木垂髫以试事

过潭溪孺人之父伟其容貌请于亲字焉及嫁宫事无

违娣姒皆宜之暇时喜吟咏姑止之遂不复为焈稚齿

经书皆孺人所授东木为诸生岁授经邻邑孺人纺绩

苦辛勤养及成进士馆选人

上书房课读而孺人卒于家始焈之从余游也能倍诵

十三经绝意进取思力践古人之学既而以族人陵侮

就有司求试举于乡及毋殁痛生养未致请余为铭幽

之文余吿之曰非文之难而义无以立之难姑卑之毋

高论曩子能定心广志而学有所成则亦如曾氏巩铭

其母者得据以为辞矣雷同叙次妇事之常览者欲卧

将焉用此孺人既殁且十年焈以余卜宅改葬先祖曁

亡兄弟自京师跋涉来承事必得余文然后归乃举其

崖略幷述前言使焈怵然于往不可追而来者犹可自

𡚒厉也孺人卒于雍正癸丑十有一月年四十有二以

乾隆元年

覃恩赠孺人祖訚乡贡士湖广临武县令父用揆国学

生子二焈壬子举人光县学生女二俱幼以某年月日

葬于某乡某原铭曰

夫之荣命不延名彰彻在子贤铭为德舆使国人称愿

是为君子之母焈与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