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器乐革命的新成就
无产阶级器乐革命的新成就
——赞钢琴协奏曲《黄河》 |
|
在热烈纪念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八周年的时候,又一个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灿烂光辉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新品种——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它那雄伟豪迈的气魄,深厚感人的艺术力量,出现在我国社会主义舞台上。这是在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又一新的成果!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诞生,是实践毛主席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胜利,是实践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方针的胜利。
一
[编辑]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
毛主席的光辉指示,是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进军号: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文艺舞台的局面,必须彻底结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反革命专政,必须彻底摧毁。
器乐艺术,是文艺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是为哪个阶级而“奏”,为哪一条政治路线而“鸣”的?
打开西方资产阶级器乐曲的历史,在“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的幌子下,充塞器乐曲的全是那些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罪恶的“语言”;在“纯音乐”、“纯技巧”的烟幕下,琴弦抒发的全是那些剥削者、寄生虫的没落的心声。资产阶级、现代修正主义的器乐曲,是麻痹和毒害人民、维护他们反动统治的工具。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艺战线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器乐曲这个阵地长期为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周扬等“四条汉子”霸占着。他们打着“继承首先必须学习”的旗号,抬出这个“斯基”、那个“乐圣”,搬来这个“协奏曲”、那个“狂想曲”,利用这些封资修、名洋古的黑货,“狂想”复辟资本主义。他们在“民族化”的幌子下,精心炮制了一个黑标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搜罗封建文化糟粕中低级下流的音调,用西洋管弦乐把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装扮起来,公然为地主阶级大唱赞歌,为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大造舆论。
社会主义的器乐阵地,怎能容许资产阶级霸占?器乐要革命,资产阶级的一统天下必须打破!
从一九六四年以来,我们敬爱的江青同志就多次尖锐地提出了器乐革命的问题。
江青同志指出,器乐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打破洋框框,走我们自己的路。
江青同志指出,钢琴要为革命京剧伴唱,钢琴协奏曲可以根据冼星海同志的《黄河大合唱》来创作,不要搞那些软绵绵的民歌小调。
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光辉指引下,无产阶级文艺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汹涌澎湃地向前发展。继京剧、芭蕾舞、交响乐的革命之后,革命文艺战士在江青同志的率领下,以光辉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南,又攻克了协奏曲这一顽固堡垒,创作了无产阶级第一部钢琴协奏曲《黄河》。庄严雄伟的琴声,歌颂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铿锵激越的曲调,歌颂了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多少年来一直为剥削阶级而“奏”、为资产阶级专政而“鸣”的协奏曲,今天成了无产阶级“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
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的成功,在如何通过器乐表现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如何使器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民族风格等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经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诞生,为无产阶级进一步在器乐艺术领域中进行革命,开拓了新的道路。
二
[编辑]钢琴协奏曲《黄河》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四个部分组成,以《保卫黄河》为全曲的重点和高潮。它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光荣斗争的历史,歌颂了毛主席人民战争光辉思想的伟大胜利。钢琴协奏曲《黄河》是革命的战鼓,它把我们带到了那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使我们牢牢记住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是战斗的号角,它激励着我们永远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英勇斗争。
钢琴协奏曲《黄河》以满腔的热情,歌颂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
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制定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坚决反对王明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投降主义路线;同时与蒋介石的假抗日、真反共的反革命政策作了坚决的斗争。没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选用了《东方红》的音调作为统帅全曲的核心,在全曲的重点段《保卫黄河》中三次出现,极大地加强了乐曲的主题思想。第一次出现在《保卫黄河》的开始部分,铜管奏出由《东方红》演变出来的富有战斗性的庄严的引子,象征着毛主席和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战斗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实行坚决抗战”!毛主席挥巨手,革命风雷遍地吼,全国人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群情激奋,斗志昂扬,英勇地奔赴战斗的前线,同日寇进行了长期的殊死的战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时,在凯歌声中,以最光辉的配器、最饱满的和声、最丰富的音色、最强烈的力度,奏出了一段辉煌的《东方红》音调,把全曲推到了最高潮,淋漓酣畅地表现了革命人民纵情歌颂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伟大胜利的动人情景。在全曲的结尾部分,以《保卫黄河》的音乐素材作为背景,在坚定的步伐声中,再次出现了《东方红》的宽广的音调,并与《国际歌》十分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革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联结在一起,把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与整个共产主义事业连成了一体,鲜明地表达了亿万人民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钢琴协奏曲《黄河》突出地歌颂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的思想,生动地塑造了抗日军民的光辉形象。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中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幅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壮丽画卷。《保卫黄河》的音乐主调一出现,就以坚定果敢的节奏和雄伟的气势,描写了抗日军民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紧急行动起来,满怀战斗豪情奔赴抗日的前线。随后,钢琴主奏的《保卫黄河》的主调有层次地展开,乐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表现了革命的武装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人民战争的烈火越烧越旺。音乐不断发展,圆号演奏的慷慨激越的主调,伴以琵琶的活跃的音型,以及木管乐器吹奏的急速的半音阶,生动地描绘了在硝烟迷漫的战场上,英勇的中华儿女纵马驰骋的飒爽英姿。在结尾部分的高潮之前,运用了钢琴协奏曲特有的“竞奏”手法,钢琴和乐队此起彼伏,犹如万马奔腾,锐不可挡,英雄的抗日军民同仇敌忾,争相杀敌。我们好象看到了那太行山上漫天的抗日烽火,那青纱帐里时隐时现的红旗,那八路军、新四军所向披靡的行列,那游击队、民兵神出鬼没的矫健的身影……。这一乐章,以丰富而鲜明的音乐形象,热烈地歌颂了毛主席人民战争光辉思想的伟大胜利。
钢琴协奏曲《黄河》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全曲以这种革命的、昂扬的战斗精神贯串始终。在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中,运用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描绘了船工们同黄河汹涌澎湃的波涛搏斗的壮丽情景,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铸成的英勇豪迈的斗争性格。第二乐章《黄河颂》通过大提琴缓慢、庄严的引子,和钢琴雄伟、歌颂性的旋律,追溯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这几千年的文明史即阶级斗争的历史,歌颂了劳动人民在斗争、反抗中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第三乐章《黄河愤》,集中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法西斯强盗的阶级仇和民族恨,以及化愤怒为力量,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黄河愤》是用《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水谣》和《黄河怨》为素材重新创作的,它突出了一个“愤”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愤怒。这一段的前半部,已听不到原大合唱歌词中那种站在王明路线的立场上,美化国统区、宣扬阶级调和的“谣”了,而是运用竹笛奏出的具有陕北风味的开阔引子,以及钢琴奏出的明亮、欢快的主调,生动地刻划出毛主席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阳光普照、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一部分,摒弃了原歌词中抒发个人灾难、消极听任命运摆布的“怨”,在不断高涨的乐曲间奏后,引出的大段钢琴独奏,奔放激越,如雷电轰鸣,如黄河咆哮,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悲愤有力的控诉,和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江青同志亲自指导完成了这一重要的修改,这是对王明路线的一个强有力的批判。在乐曲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通过对人民子弟兵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战斗情景描写,中国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绕过重重险滩暗礁,从胜利走向胜利。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以冼星海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创作的《黄河大合唱》音乐中的革命音调为基础的。在创作过程中,革命文艺战士在江青同志的指示下,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度上,对于革命音乐家冼星海同志在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下,创作出来的具有雄伟的革命气魄,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革命音调,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于被塞进了叛徒、汉奸、特务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黑货的原歌词,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原作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是一部崭新的、具有无产阶级战斗风格的作品。
三
[编辑]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于革命文艺作品的要求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为了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治内容,钢琴协奏曲《黄河》,打破洋框框,走无产阶级自己的路,对许多旧有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了彻底的革命,为在器乐曲创作中“推陈出新”树立了榜样。
一、钢琴协奏曲《黄河》坚决破除了西洋器乐曲中大量的形式主义的教条,彻底批判了从形式出发的资产阶级创作原则。资产阶级的协奏曲,不仅内容是腐朽的,其结构形式也早就陷入了没落的境地,不论什么内容,都用所谓“奏鸣曲式”的程式来套用。这种僵化的程式,已经成为束缚内容的“洋八股”。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仅打破了“奏鸣曲式”的框框,而且打破了西洋协奏曲中乐章间没有内在联系的框框,从内容的需要出发,把全曲分为四个部分,并采用了鲜明、准确的标题:《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每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容发展的有机联系,又具有音乐情绪、层次起伏的变化,形成了一种既有对比、又有统一,适合表现钢琴协奏曲《黄河》内容的结构形式。
无产阶级的艺术并不是不要形式,我们反对的是形式主义。钢琴协奏曲《黄河》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在乐曲的四个段落中,以前三段作为铺垫,突出第四段《保卫黄河》,这是为了更集中地表现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的思想内容。在重点段落《保卫黄河》中,又以《东方红》作为贯穿线。这种在结构内部突出重点段《保卫黄河》,在重点段中突出全曲高潮《东方红》的做法,目的是为了更完美地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更鲜明地突出主题思想。
毛主席教导我们:“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又指出“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对待遗产,必须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加以改造,才能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钢琴协奏曲《黄河》打破了协奏曲传统的结构形式,而对于其中某些合理部分如音乐主题的对比、连接、展开、再现等手法,仍作了一定的借鉴。对于旧协奏曲中的一些特有表现手法,也进行了改造,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例如“华彩乐段”,原来是旧协奏曲中专门用来表现独奏者个人技术的装饰性段落,全是各种艰深的演奏技巧的堆砌,甚至可以脱离乐曲内容由演奏者任意发挥。而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赋予了“华彩乐段”以全新的意义。《黄河船夫曲》中的“华彩乐段”,钢琴急骤的声浪描绘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激流,铿锵的节奏刻划了船工们冲过急流险滩的情景,又用渐弱、渐慢的上行音阶引出了船工们在艰苦斗争中看到胜利曙光的意境,整个段落形象鲜明、层次清楚,深刻、准确地表现出乐曲的规定内容。《黄河》对协奏曲旧有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的突破,表明一切形式主义的洋框框都是可以打破的。破旧才能立新,“推陈”正是为了“出新”。钢琴协奏曲《黄河》对旧协奏曲大破大立的革命,是对周扬一伙的洋奴哲学的有力批判。
二、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器乐曲创作领域中另一条值得重视的经验,就是在乐曲中突出旋律。突出旋律,是为了塑造无产阶级英雄的音乐形象。因为,无产阶级英雄的音乐形象主要是靠准确、深刻的旋律来塑造的,只有旋律突出,音乐形象才能鲜明感人。在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音乐各要素之间,旋律是第一位的,必须自始至终予以突出。
突出旋律主要表现在旋律本身的形象性,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完整性这两个方面。
器乐曲是不借助其他艺术形式来刻划形象的,它不象声乐曲还可以通过唱词引起听众的联想。因此,器乐曲的音乐主调尤其需要注重旋律的形象鲜明,音乐语言应该非常集中、凝炼,要好听易记,使人一听就懂。创作出这种鲜明准确、简单扼要、艺术感染力强、能够高度概括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音乐主调,是器乐曲创作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能否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革命内容的关键。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旋律之所以具有深刻、感人的力量,一方面是由于这些音调选自广大革命群众熟悉的革命歌曲,便于被人们所接受;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旋律本身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强烈的战斗性。《保卫黄河》的音乐主调中那种坚定的、步伐般的节奏,昂扬的、号角般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顽强勇敢的英雄气概。其他如《黄河船夫曲》中质朴、粗犷的号子,《黄河颂》中庄严、雄伟的颂歌,《黄河愤》中革命根据地的欢歌以及激愤的钢琴“独白”等,都是运用旋律刻划准确、鲜明的音乐形象的成功范例。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旋律发展的过程中,又注意旋律的相对的完整性,其目的仍是为了保持音乐形象的清晰、准确程度。资产阶级的音乐,尤其是器乐曲,是根本不重视旋律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完整性的。一条旋律在资产阶级作曲家的手里,往往被故弄玄虚的“分裂”、“综合”等“发展手法”搞得支离破碎,以此来标榜他们所谓的“作曲技巧”。而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就是象《保卫黄河》这样内容发展比较大、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段落,也是贯穿突出旋律的:前半段,《保卫黄河》的音乐主调完整地连续出现了五次,从各个侧面有层次地刻划了人民军队的形象,加深了听众的感受;中间的展开性段落,适当地运用了一些主调变化发展手法,在音区、调性、节奏等方面作了一些改变,但仍然尽量保持旋律相对的完整性。在全曲中,旋律完整的出现及保持相对完整性的发展居绝对主导地位,没有过多地运用过渡、连接等段落,使得整个音乐的旋律线条非常清晰,形象非常鲜明。
三、在处理钢琴和乐队的关系方面,钢琴协奏曲《黄河》正确贯彻了钢琴为主、乐队为辅这一原则。突出钢琴,不仅是由于钢琴协奏曲这种形式所决定,更主要的是出自内容的需要。钢琴具有音域宽广、气势磅礴、可以独立奏出较复杂的多声部音乐等其他乐器所不能比拟的特长,最适宜描绘黄河激流奔腾汹涌的气势和壮阔雄伟的战斗场面。因此,它在表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歌颂人民战争这一主题思想方面,具有最直接、重要的特殊作用,必须充分予以突出。
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一些最重要的曲调都在钢琴上奏出,而且广泛地发挥了钢琴演奏的各种艺术手法,加深了内容的表现。如《黄河愤》中模仿古筝的效果奏出的明快活泼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激愤的大段钢琴“独白”,运用了流动的音型、半音下行的低音进行和从板鼓中化出来的铿锵的节奏结合,奏出了对日寇的烈火般的阶级仇恨。在《保卫黄河》中,当铜管奏出由《保卫黄河》主调演变而成的雄伟乐声以后,钢琴运用低音区密集的和弦,以极其强烈的节奏,奏出变化后的《保卫黄河》主调,表现了革命人民把千仇万恨化作子弹,象排炮似的向敌人射去。这些出色的钢琴独奏段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乐队和钢琴的关系是宾主关系。但是,乐队并不是消极地陪衬,而是对钢琴起了积极的烘托作用。在许多方面,乐队出色的烘托更加突出了钢琴,《保卫黄河》中的“竞奏”就是这样,钢琴正是在与乐队的对比中突出地显示出自己的性格。而在全曲的高潮——奏出《东方红》的音调时,乐队的特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弦乐奏出的宽广的旋律,与钢琴那激情、光辉的和弦交织在一起,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毛泽东思想的伟大颂歌。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犹如汹涌澎湃的黄河巨澜,滚滚滔滔,奔腾千里。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乘胜前进,创造出更多既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又有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作品,迎接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0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