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日本三代实录/卷第廿八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日本三代实录卷第廿八

十八年春正月己卯朔。▲天皇不受朝贺。雨也。’春宫坊及所司献卯杖。付内侍奏。’赐宴侍臣于紫宸殿。雅乐寮奏乐。赐被如常。

庚辰二日。亲王已下次侍从已上奉参皇太后宫东宫赐宴。雅乐寮举乐。赐衣被。

辛巳三日。日色变赤。西京三条降雾阴蒙。往还之人不弁其形。须臾开霁。日色复常。

乙酉七日。天皇御紫宸殿。览青马。宴“”群臣。奏女乐。如常仪。宴竟赐禄各有差。’授参议民部卿正四位下兼行伊豫守藤原朝臣冬绪从三位〈云々。五十五人〉。

丙戌八日。于大极殿。始讲最胜王经。以大安寺僧法相宗传灯大法师位春兴为讲师。’女叙位。〈十六人〉。

壬辰十四日。大极殿斋讲毕。僧纲率名僧。奉参内里。论义如常。赐御被而罢。’以从四位上行中务大辅兼因幡权守栋贞王为神祇伯〈云々。卅五人〉。

甲午十六日。踏歌之。天皇御于紫宸殿。赐宴侍臣。宫人踏歌如常仪。赐禄有差。’以从五位上橘朝臣休荫为次侍从。

乙未十七日。于建礼门前。行六府射礼。春宫坊带刀舍人依次射之。天皇不御。公卿行事。

丙申十八日。停四府赌射。

己亥廿一日。停内宴。

癸卯廿五日。先是。贞观十六年大宰府言。香椎庙宫毎年春秋祭日。志贺嶋白水郎男十人女十人奏风俗乐。所着衣裳。去宝龟十一年大贰正四位上佐伯宿祢今毛人所造也。年代久远。不中服用。请以府库物。造之。至是太政官处分。依请焉。

乙巳廿七日。越中国获白雉而献。

二月己酉朔。壬子四日。祈年祭如常。

癸丑五日。下総国言。木连理。

乙卯七日。停大原野祭。以大膳触死秽也。大于建礼门前。承前之例。有事故停春日大原野祭之时。不修大。辨官依神祇官解而行之。由是责神祇官。令进过状。

丁巳九日。停释奠之礼。’贺茂斋仪子内亲王始笄。

戊午十日。右京言。返上出举修理官舍道桥料贞观钱六十贯文。司以乘物。买收米二百斛。纳其息利彼。太政官处分。依请焉。

庚申十二日。停春日祭。以皇太后宫犬死内里染污也。

癸亥十五日。四品守弹正尹兼行上総太守惟彦亲王为常陆太守。尹如故〈云々。卅三人〉。

乙丑十七日。园韩神祭如常。

丁卯十九日。释奠如常。先是。丁巳九日。皇太后宫司染秽。辄入内里。由是延而行之。

戊辰廿日。二品行式部卿兼大宰帅忠良亲王薨〈嵯峨皇子〉。帝不视事三日。薨时年五十八。时人惜之〈云々〉。

辛未廿三日。六十僧于紫宸殿。限以三日。转读大般若经。

癸酉廿五日。淳和太皇太后。请以嵯峨院为大觉寺曰。嵯峨院者。太上天皇昔日闲放之地也。霞之后。渉日既深。阶庭不披。台亦坏。仍比年颇加修葺。仅避风雨。寻想宿昔之馀哀。欲守终焉于此地。而今尊像禅经。时敬礼。锺磬香花。随以安置。伽蓝之体。佛地之端。五六年来。适然具足。若不变名定额以示往来。殊恐樵夫牧童或致误犯。愿也楼阁仍旧。便为道场。名号惟新。称曰大觉。欲使追慕攀啼之志今古无移。真如法性之因自他共利。敕曰。宜随太后御愿。赐额曰大觉寺。颁行天下。

丙子廿八日。越前国坂井郡人从八位上物部恒继男贞守。诈冒丹生郡人物部富主位荫。贡举位子。除课役。国司申请。依律科罪。还着本色。太政官处分。依请焉。

三月己卯朔。三日辛巳。天皇御斋奉灯如常。’▼是日。山城国泉桥寺申牒曰。故僧正行基。五畿境内建立册九院。泉桥寺是其一也。泉河渡口。正当寺门。河水流急。桥梁易破。毎遭洪水。行路不通。当土道俗合力。买得大船二艘小船一艘。施入寺家。以人马之济渡。太政官。天长六年。承和六年两度。下符国宰。配浪人。守护寺家及船桥。而国吏称非永例。比年无。望请重被下知。永配浪人。视护寺家及船桥。太政官处分。依请焉。

乙酉七日。制。东大寺造寺所知事僧。迁替之日。责其解由。

丁亥九日。参议大宰权帅从三位在原朝臣行平起请二事。其一事。请营壹伎嶋水田一百町使对马嶋年粮曰。文簿。六国一年所漕运对马嶋年粮谷二千斛。运赁并杂用谷颖三万四千五十束。就中筑前。筑后。肥前。豊前。豊后等国各三百廿斛。肥后国四百斛。运赁谷一万七十四束。并纲丁挟杪水手百六十五人。徭丁稻三千二百八十束。凡厥所费。大略如件。而往古以来。全到者寡。年中漂五六之三四。以故。运输之国。人物徒尽。领之嶋。粮储常空。壹伎嶋司并习俗人民等皆申云。壹伎嶋者。肥前国昧旦发程。入夜着岸。对马嶋与壹伎嶋。又亦如之。其潮落潮来。不似他处。而陆地人民。不详波程。故荡没连踵。溺死不绝者。今谨故实。延暦以往。件年粮籾。从六ケ国。递送于壹岐嶋。壹岐嶋受领。转送于对马嶋。而大同以来已停废。伏以。古人远图。深达物理。但令六国漕运。犹未由救弊。因文簿。壹伎嶋课丁二千馀人。并是半输者也。千人贡御油。千人进府储油并杂谷等。又同嶋水田六百十六町。而没八十六步。就中除百姓口分田并杂田等之外。死者口分并疫死口分。国造田等一百馀町也。今商量。役千人丁。营百町田。其势易于反掌。停进府之杂物。运对马嶋年粮事。又便于人民。假令停壹岐嶋所进杂油并杂谷等。令进六国。停六国所运年粮。令营壹伎嶋田。相折利害。所返纳稻二万九千六百册馀束。即其支度用途载在别纸。但反经之可否。利害难明。因召彼嶋守贺茂直峯并练事书生等。令陈利害。勘署已讫。’其二事。请合肥前国松浦郡庇罗值嘉两更建二郡号上近下近置值嘉嶋曰。案内。元有九国三嶋。至于天长元年。停多嶋。隶大隅国。是只贡百领鹿皮。费三万六千馀束稻之故也。今件二。地势旷远。戸口殷阜又土产所出。物多奇异。而徒委郡司。恣令聚敛。彼土之民。厌私求之苛。切欲贡输于公家。“物”惣是国司难巡。长少权势之所致也。加之地居海中境邻异俗。大唐新罗人来者。本朝入唐使等。莫不经历此嶋。府头人民申云。去贞观十一年。新罗人掠夺贡船绢绵等日。其贼同经件嶋来。以此观之。此地是当国枢辖之地。宜择令长以慎防御。又去年或人民等申云。唐人等必先到件嶋。多采香药。以加货物。不令此间人民观其物■。又其海滨多奇石。或锻练得银。或琢磨似玉。唐人等好取其石。不晓土人。以此言之。不委以其人之弊。大都皆如此者也。望请。合件二。更建二郡。号上近下近。便为值嘉嶋。新置嶋司郡领。任土■贡。但其俸举定正税公廨之间。令兼任肥前国权官。于是公卿奏议曰。臣闻。圣人济世。以便物为先。明王驭民。以制宜为贵。今行平所请上件二条。渐欲省风浪运漕之费。存封疆任土之规。有以详矣。臣等伏以商量。营水田充年粮事。颇乖仍旧谋。合权宜。请试许二年。先明息耗。合两号一嶋事。苟谓利公。岂期胶柱。请随其所陈。将以改置。谨录事状。伏听天裁。奏可。

辛卯十三日。皇子贞数为亲王。年二岁。母更衣参议大宰权帅从三位在原朝臣行平之女也。皇女识子为内亲王。年三岁。母更衣故神祇伯从四位下藤原朝臣良近之女也。皇子长赖。赐姓源朝臣。年二岁。母更衣从五位下行信浓权介佐伯宿祢子房之女也。

壬辰十四日。敕置延暦寺宝幢院八僧。有阙申官补之。永以为例。

己亥廿一日。霖雨。京城人饥。赈给之。

丙午廿八日。散位从四位上藤原朝臣本雄卒。

丁未廿九日。内藏寮御服仓院松树有乌巣。乌一双栖宿。毎年生五六子。今春修旧巣。将栖乳。有鵄一双。夺乌巣栖止生。乌鵄相斗。经旬不止。遂鵄战胜矣。

是月霖雨。至今未止。

夏四月戊申朔。天皇不御紫震殿。于仗下赐侍臣饮。赐禄有差。以从四位下四友王等为次侍从。’平野祭如常。

乙卯八日。大神祭。’停内里潅佛。以行神事也。

丁巳十日。授上野国从四位上贯前神正四位下。正五位上伊贺保神从四位下。正五位下甲波宿祢神正五位上。’是夜。子时。大极殿。延烧小安殿。苍竜白虎两楼。延休堂及北门北东西三面廊百馀间。火数日不灭。

戊午十一日。追禁前丹波守从五位上安倍朝臣房上。从五位下笠朝臣弘兴。以有疑行火也。’诏召问明经纪传博士等曰。大极殿。皇帝废朝以否。及群臣从政如何。从五位上行大学博士兼越中守善渊朝臣永贞。从五位下行助教船连副使麻吕。善渊朝臣广岑。直讲正六位上美努连清名。小野朝臣当岑等言。礼记檀弓曰。有焚其先入之室。则三日哭。故曰。新宫火又三日哭。左氏传曰。昭十八年五月壬午。宋卫陈郑。三日哭。国不市。依此言之。天灾人火。皆三日哭。是忧火若丧之意也。既曰三日哭。何得在正寝听政。又春秋之义。国有异。则君亲素衣缟冠。帅群臣而哭之。然则公卿从事。随而可知。大学头从五位上兼行文章博士巨势朝臣文雄。文章博士从五位下兼行大内记越前权介都宿祢良香等言。春秋穀梁传。新宫三日哭。新宫者何。祢宫也。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又汉武帝建元六年四月。高园便殿火。帝素服五日。昭帝元凤四年五月。孝文庙正殿火。帝及群臣皆素服。又汉武帝元封六年十一月。柏梁台。成帝永始四年四月。长乐宫。临华殿。未央宫。东司马门皆。后汉顺帝永和元年十月。承福殿火。魏明帝青竜二年四月。崇华殿。晋武帝大康十年四月崇贤殿。梁武帝普通二年五月殿火。延烧后宫屋三千间。据此等文。国庙火。必有素服尽“礼”哀之礼。至如宫殿之。无有变服废朝之文。但春秋昭十八年左氏传曰。五月宋卫陈郑皆火。三日哭。国不市。苑曰。魏文侯御廪。素服避正殿五日。群臣皆素服而哭。谨案。古之诸侯有如此之者。或有变服致哭之义。今折中而论之。宜三日废朝。皇帝及群臣不变常服。唯尽忧之意。从文雄良香等之议。’▼是日。诸卫戒严。警夜巡昼。倍于常仪。

庚申十三日。诸卫警固。

辛酉十四日。停贺茂祭。以大极殿火也。

壬戌十五日。诸卫解严。’▼是日。绫绮殿震动。

丁卯廿日。于建礼门前修大。以大极殿火灾也。

庚午廿三日。式部省奏诸国铨拟郡司簿。天皇不御紫宸殿。大臣奉敕。于宜阳殿西厢行事。

甲戌廿七日。分遣左右近卫左右兵卫等勇干者。骑官马。于东西京中。毎夜巡行。伺视非常。

乙亥廿八日。拟郡司。策命如常。’敕遣木工权大允外从五位下惟良宿祢安宗。木工外从五位下日置造绳主等。向纪伊国。占采大极殿材木山。

五月丁丑朔。日有蚀之。

己卯三日。敕遣从四位上行神祇伯栋贞王。向伊势大神宫。告以大极殿。

庚辰四日。敕遣参议从三位民部卿藤原朝臣冬绪向松尾社。参议正四位下行勘解由长官兼式部大辅近江守菅原朝臣是善向贺茂御祖别雷两社。同告大极殿灾。

辛巳五日。停端午之。

甲申八日。遣使柏原山陵〈桓武〉。告以火。告文曰。天皇大命〈度〉挂畏〈岐〉柏原御陵〈尓〉。恐〈美〉恐〈美毛〉申赐〈倍止〉申〈久〉。去月十日〈尓〉大极殿〈尓〉火〈乃〉事在〈天〉。东西两楼并廊百馀间。一时烧尽〈尓太利〉。传〈尓〉闻赐〈礼波〉。此宫〈波〉挂畏〈岐〉天皇朝廷〈乃〉营作〈良之女〉赐〈天〉。万代〈尓〉传赐〈介留〉宫〈奈利〉。就中〈尓〉大极殿〈波〉殊〈尓〉御意留赐〈天〉妙〈尓〉丽〈久〉造餝赐〈天〉。国〈乃〉面〈止之天〉。百官万民〈乃〉仰〈久〉处〈止〉定赐〈介留〉殿〈奈利介利〉。而不意之外〈尓〉此在〈天〉。一旦〈尓〉烧尽〈太利〉。近日之间〈波〉。此〈乎〉忧念耻叹赐〈天〉。夜〈毛〉昼〈毛〉无间畏〈利〉赐〈己止〉限量〈毛〉无〈之〉。此〈波〉天火人火〈止毛〉未知〈须〉。若人火〈奈良波〉。挂畏〈岐〉御陵助哀赐〈天〉。行火〈太留〉人等〈乎〉早〈尓〉显〈之〉出〈之〉赐〈倍〉。又近日物怪在〈尓〉依〈天〉卜求〈尓〉。失火之事亦可在〈止〉卜申〈世利〉。挂畏〈岐〉御陵助护赐〈天〉。天火〈尓末礼〉人火〈尓末礼〉未然之外〈尓〉其〈乎〉拂却赐〈倍〉。此状〈乎〉参议正四位下行左近卫中将兼中权守源朝臣能有。从五位上行少纳言橘朝臣茂生等〈乎〉差使〈天〉闻〈江〉奉出〈之〉赐〈不止〉恐〈美〉恐〈美毛〉申赐〈久止〉申。

戊子十二日。风起紫宸殿前。转出修明门。

庚寅十四日。未刻地震。

辛卯十五日。卯时地震。

丁酉廿一日。未时地震。

己亥廿三日。屈六十僧于紫宸殿。限以三日。转读大般若经。设僧房于承明门东西廊。以八省院廊为烬也。’贺茂斋仪子内亲王依病出紫野斋院。移居皇太后宫染殿宫。

癸卯廿七日。散位正四位下源朝臣宽卒。宽者。嵯峨太上天皇之子也。天皇叡哲多通。雅好文章。爱才重士。情如饥渇。视宽幼耽学。欲令展其才劝其博渉。研精不倦。始加元服。叙正六位上。奉试及第。补文章生。承和三年授从四位上。六年拜加贺守。顷之迁阿波守。十二年为神祇伯。十四年为右京大夫。嘉祥初刑部卿。仁寿二年兼越中守。齐衡三年加正四位下。四年讃岐权守。贞观五年为宫内卿。六年为越前权守。宫内卿如故。十二年迁伊豫守。宽性质直。不肯妄交。为政之道。本无留意。官爵不登。抑自取之。卒时年六十四。

甲辰廿八日。敕令山城国。毎年米册二斛。石清水八幡宫护国寺。永以为例。’先是。律师法桥上人位长朗申牒。大和国长谷山寺。是长朗先祖川原寺修行法师位道明。宝龟年中。其同类。奉为国家所建立也。灵像殊验。遐迩仰止。请毎年安居。令居住僧等。讲演胜仁王两部经。誓护朝廷。其布施供养。用寺家物。太政官处分。依请。

廿九日乙巳晦。

是月。霖雨。至此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