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晋庵集/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八 晋庵集

1762年

休明之世。必有文章之士。以鸣国家之盛。晋庵相公。少有盛名。所与游若吴月谷,南雷渊,黄江汉诸公。同时辈出。俱以文闻于世。晋庵公卒而文集始出。雷渊,江汉。皆有序述。顾余无容言为已。然同堂提挈少而相长大。知公莫如我。盖其文。非多读而得之。自幼时。发于言者。惊绝出凡。诗既清遒。文亦如之。天才然也。公尝与余论诸公曰。月谷。华而畅。雷渊。渊乎博。江汉。典而雅。虽置诸宣庙盛际。可与一代鸿匠钜公。相抗而不相逊矣。余问公于三子何居。辄笑而不答。公之文章。固非区区声律所可尽。而后之览是集者。欲知其造诣之浅深。盖于钟岩唱酬诸什观之。其与诸公跌宕于淙峥樽俎之间。抽奇摛真风流溢发。于是乎公之作最得意。想像其对垒争敌。若可以鞭霆叱风也。未知雪楼诸子能不让与于于鳞也欤。呜呼。公非徒见推以文章者。宏姿达识。诚一世伟器。而得其位而厄于险途。未克展布其蕴。乃欲以寂寥篇什。藉为公不朽。此岂独公之不幸也哉。悲夫。公宜主词盟。以继我先美。而遽登台府。未副士望。今余白首。忝窃匪据。岂无代斲之羞也。俯仰今昔。不胜感涕。略题数语于诸公之后。堂从判中枢府事兼大提学鼎辅。跋。

世之善为文章者。多厄于命。功业无所施。岂文章使人穷厄哉。盖天之予人。富于文章。则必啬于事功。不能兼以有之。故古之哲人鸿儒。立言以彰其名。而卒皆愁苦一生。未见有奕奕之业。斯非文章穷人。天于文章。实厄之。呜呼。吾于晋庵李相国之集。窃有感焉。公以文章。蚤负盛名。望倾一世。远近从游之士。视若登龙门。性卓荦。好奇节。言议亢爽。发之文辞。其声呜呜然出于金石。类多燕赵不平之音。貌癯而骨竦。如秋鹤在皋非肉食者。相人谓公坐善文。而不免于穷。及其出而仕也。获际休明。通籍十馀年。位至上相。吁咈人主之前。公之名声于是乎益彰矣。然而视其身犹寒士。不以爵禄婴怀。惟惓惓于世道消长之几。将欲有为。顾与时不合。动辄有碍。赍志而不克展布。间又罹摈斥而遭险难。忧畏熏烁。戚戚如无所归。每语及宗国。欷歔流涕。悯时病俗之意。溢发于文字之间。公于是。不胜其困厄。天既假之以名位矣。又使之备经百恤。愁乱其心肠。卒底于穷。何也。夫文章。载道之器。君子用之。裁义利。明是非。而措之事为。不肯苟合于世。故君子未有不穷者。然穷而穷一士之穷。达而穷宰相者之穷。士恒穷固无足伤。宰相而终于穷。国家无所赖。世不蒙其泽。昔人之所深恨者。今于公见之。悲夫。所可异者。曩岁公之屋宇失火。荡然灰烬。而独其草稿若干编。得免熛焚。公自戯曰。文在玆矣。天必为我饷之尽乎。公之文章。有得乎天。斯可以验其将垂之后世。以彰其未伸之志。又何必患其穷也。公常爱重余。无间同胞。深知公者。宜莫余若。诗文品题。南,黄诸公既尽之。独拈一穷字。发其幽意如此。

岁壬午南至日。内弟光山金阳泽。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