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轩先生文集 (丁焰)/后识
外观
静庵一脉。流及南土。桧老游翁。时称河南之两程。而惟我晩轩公首得其传。自少熟闻静庵之学至纯且正。故平生为学。惟诚敬精一之外。靡有他适。经书子书。无不熟读精硏。而尤致力于朱子大全。老而弥笃。以其孔孟以后集大成之功。全在此书故也。尝宰绫城。立静庵祠。妥灵尊奉。且为文谕乡之士。使知所衿式而持循焉。则其追光前武。启迪后人之功。为如何哉。以其抱负之重。虽未得大行于世。其州县之设施。临乱之经略。教人之诚切及进退行藏之得宜。则槩可见于先生遗稿及门人撰掇中矣。先生曾孙六拙公。尝草稿于兵燹之馀。吾先子初年。亦因其本。传写一通。藏之巾衍。今门长晩翠翁博采广鸠。构成一秩。而家世清寒。未克锓梓。龟自幼习闻先君子慨叹之言。至今耾耾于耳。粤在庚申。托迹于性潭先生门屏之下。先生于静庵。为直注渊源也。静庵先生之学。大明于栗谷。而大成于尤翁。得尤翁之嫡緖者。惟是塘翁。而塘翁之传。至于先生。先生之于吾先祖。实为异派而同源。似不可恝然。故尝以耕樵之暇。所自校书者。就质于先生。请以弁卷之文。先生深惜剞劂之尚阙。而优许所请。且戒小子曰。大抵文集。务精不务多。须与君辈中识见之优者。更为考订。删其繁文。撮其要语。极要精彩焉。小子受命以来。为病所魔。不克遂意者。殆半年矣。昨秋告于门长。请同门丁圣仲,李仲茂数人。于晩轩公黉舍。参订雠校。而其所存拔。一从先生指教。其正书则以余稍知字学之糟粕。属之于余。辞不获。自冬徂春。凡三阅月而告成。本编三卷。附录上下。痼病之中。精神慌惚。多所诖舛。未足为登梨资也。姑俟缮手。而与族兄南举氏。谋所以经营之。然岂易以岁月期也。略叙前后事。因书于此。
崇祯后旃蒙赤奋若夬之既望。不肖仍孙锡龟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