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晩觉斋先生文集/卷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 晩觉斋先生文集
卷之三
作者:李东汲
1926年
卷四

[编辑]

与李向之

[编辑]

前月自外归。闻御者临门而旋驾。衰境之一番失握。足可惜也。税驾有日。湖上观鱼之乐。静几看书之趣。必有超然自得之妙矣。第前书中所假借推扬者。虽古之博学君子。犹不敢当。况此空疏暗劣。以高明之见。亦当覻破无馀。而乃以万万不近之语。强而加之。在君子不容一毫虚伪之义。其果得乎否乎。夫子论为学。首言主忠信。夫忠者尽己之谓也。信者以实之谓也。东汲分类之役。不过谬妄僭率之举。而执事所以奖许之者。似非所谓主忠信之意也。摄生费力之教。实出于相爱之深。敢不佩服。而朝闻夕死之愿。姑不知精力之有损。第俟完毕就正于高眼。其纰缪处特加梳栉。毋为大方贻笑如何。

与申景晦

[编辑]

逢李友景三闻高旆优游于安峯云水之境。其脱略清标。令人洒然钦艶不已。然冰程雪岭。鞍马驱驰。非其时也。亦非七耋翁养静之道也。窃想执事留意于性理书。趣尚端的。但恐志分于词藻。而向道之诚或未专。工歧于采揽。而玩养之力有未至。精神伎俩。常灌注于烟霞水石之间。而不能耐久于操存玩索之地。则零碎工夫。恐未有得力可据之处。甚可惜也。大抵道理不外乎日用彝伦。工夫只在于玩索体验。苟能切近思惟。真实践履。涵泳从容而无拘迫之患。浸渐沉渍而戒浮泛之习。低头下手。为用工节度。有时乎春和秋清之际。登山临水。澡瀹精神。则其意味迥别。功用相万矣。此弟之所折肱者。而开口大言。为兄贡之。殆不免舍己芸人之讥也。

答申景晦

[编辑]

前书献愚。出于率尔僭越之言。而高明不以为咎。乃反归以直谅。虚襟开纳。退托自谦。可见能受之量。苟以此心著脚于实地上。则何所往而不沛然耶。性理全书。包括天地间许多物事。非不博矣广矣。在学者则莫如先读四子为其根柢。以朱子书退溪集为羽翼。反复硏究。逐件照勘。到极苦涩处。是好消息。甚不快活时。是乐意思。要须大著胸肚。宽着意思。积累既久。自然透彻。然后以性理诸书。灌注胸次。助其博约。则意味自别。见得亲切矣。今舍四子而径趋于性理诸书。则缓下学而务上达。忽近小而骛高远。揆以圣门为学之序。失其前后缓急之宜矣。未知高明以为如何也。东汲未之自行。而窃诵所闻如此。如不当理。幸惠反复。使抵滞之见。有所开益也。

答郑好与

[编辑]

于海见乌岛。于人见好窝。其荡泊震虩之状。儒雅谨敕之容。未尝不森列于心目之间。每于乌兔腾出之际。辄东望扶桑而驰想者久矣。望外先施崇翰。满纸张皇。眷眷期勉之意。出于肝膈。三复敬读。感慰交幷。第念蔑裂之学。无一分见得。而奖诩浮实。自顾其中。不觉愧汗。朋友之道。贵在相知。仆若不倾囷自白。以解明者之惑。则一点灵犀。终眩于真伪虚实之际。而仆之自处。亦未免自欺欺人之科矣。用是为惧。敢此略㬥。仆自少壮浸淫于词章家瑰奇钜丽之观。而不知其不切于己。又喜说往古兴亡。英雄成败。人物长短。而不知于道益远。素以簪缨世族。闷其门户凋零。驰心于功利之场。而陷溺于掇拾之工。胡奔乱走。迷不知返。于其远者大者。不知为何等物事。及其晩暮之后。略窥濂洛关闽之书。得为己近里之说。然后始知天地间有一个道理真实正大。举天下学𧗱而无以易此。于是乎回头留心于向上之道。而上无诱掖提撕之教。傍无强辅琢磨之益。冥行擿埴。踽踽凉凉。莫得其入处而入之矣。遂乃益读朱子书。潜心玩味。大有所感发者。因以为指路之磁车。而田地最下。神精衰耗。粗收既放之心。徒钻纸上之语。虽欲拟䂓画圆模矩作方。比若寸钩钓鳌。尺木登天。终未免堕落之归。是可惧也。老兄文章发越。学识通明。沈潜圣经。工夫纯熟。如弟之疲驽。虽殚十驾之勤。安敢相及耶。若得杖屦从游。启叩关键。庶可为冥行之助。而暮境相遇。只是三夜闲说话而已。各在衰暮。后期杳然。而书辞往复。不无其路。思索之馀。如有所得。辱赐投示。则顾此寡陋者。亦有所警发兴起之效矣。是所切望切望。

答崔山甫景春兴东

[编辑]

前夏惠书。有时披读。洒然若羾寒而濯清。近闻携数三童子入山。主静思索之工。必有日新之效矣。东汲年迈志颓。上无提掖。傍无强辅。加以冗干缠绕。虽或有寻数之工。掩卷辄忘。恐不副朝闻夕死之愿。是惧是惧。菊田翁所惠晩觉斋记与韵。非但文章烨烨照人耳目。至其扁斋之意。拈出吾心中所蕴。盖其晩觉之意。骤看外面。则若有觉悟者。然顾此昏谬慵阘者。岂有一分所觉。而敢自扁斋而夸张耶。向来漆溪苏湖两先生。倡明绝学。诱掖士类。而盖尝屡拜于漆溪之门。然汩没科业。未及执经请益。逮夫晩暮之年。始乃觉悟。而便同交臂相失。是吾追恨之志也。菊翁独知于不言之外。岂非所谓知心之友也耶。

答李致伯应和

[编辑]

生并一乡。宜有源源盍簪之乐。而足下杜门守静。罕与朋徒相从。虽知其为雅敕自好之士。而未能窥见所存之浅深。夏秋以来。夤缘累奉。察其动静。叩其言论。则见解通透。志尚端的。于是蹶然而惊。懑然而服。实有晩知之恨也。文章之教。敢不佩服。夫文者贯道之器也。苟能用力于根本之地。而有得于吾之身心。则发于文者。自然理明辞达。菽粟布帛。信乎为有德之言也。从古圣贤。岂有不能于文章者哉。世衰道微。道学文章。分为二致。专于此则遗于彼。局于小则略于大。问学者往往辞不达意。文章者或不识理趣。虽有本末大小之别。槩乎其未为通儒也。忠信进德。修辞居业。圣人盖尝并言之。道学文章。岂可偏举偏废。而分为二涂耶。

答李致伯

[编辑]

日暮道远之叹。诚如来教。然卫武公九十作抑戒。庄周曰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吾辈年纪虽过于伯玉。犹不及于武公。但当随分著力。益加兢惕。诵朱夫子且将馀日付残编之句。为吾师耳。敬斋箴集说。即大山先生所著者也。取洛建以下及退陶之言。分门类摭。若心经之随类附注。其有功于吾儒之学者。不下于心经。老兄或得见之否。近借于一处。随时翻阅。而才传数纸。忽复茫然。一字半句。不能领略。恐其徒劳而无补矣奈何。

答崔士矩华镇

[编辑]

迩来阻阔殊甚。向风驰溯。未尝不憧憧。意外惠书。来坠寂寞之滨。忙手开缄。如得百朋之锡也。仍审玆辰。静履万相。耽讨有乐。区区仰慰非虚语也。东汲才质凡下。立志未早。虚度光阴。居然为村里陈人。抚躬浩叹。愧无以向朋友说。然既蒙盛谕。乃欲以此事相期往复辨难。以为方来受用之具。其意诚可尚。中心感戢。敢不罄竭愚见以就正于高明乎。大抵学者。当以立志为先。而不究古人入道之序成德之方。固无以得其入处矣。夫格物致知。所以造其理也。克己复礼。所以履其事也。苟能以此二者。交致其功。使其知之至而无一理之不明。行之笃而无一事之或忽。积真之多。用力之专。从容而勿迫。悠久而无间。则自然心与理相涵。而不觉其融会贯通。习与事相熟。而渐见其坦泰安履。始者各专其一。今乃克协于一。夫然后忠恕一贯之旨。庶其可知。而天人合一之妙。庶其可得矣。而顾此精神已耗。气力难强。分寸跻攀之势。恐无以副朝闻夕死之愿。如执事虽亦有失时难成之患。然比之无似。尚多可为之日。平日所闻于父师者。又复不少。千万努力。以收桑楡之功。而如有所得。不惜示及。俾有相长之益如何。

答或人

[编辑]

心性情同异之辨。尝见朱夫子答潘谦之书曰。性只是理。情是流出运用处。心之知觉。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也。以智言之。所以知是非之理则智也。性也。所以知是非而是非之者情也。具此理而觉其为是非者心也。以此观之。其所分别。只在于毫厘之间。而界分脉络。各有面貌。谓之同则其指各异。谓之异则其本一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心者统乎性情者也。今曰心者。人之应乎天者也。性者。天之赋乎人者也。故天人一理。以其心性同然之谓也。若以天人一理而谓之同。则不可分言心性而别之也。愚请极其本而言之。天有阴阳五行。而人亦有阴阳五行。天有元亨利贞之德。而人亦有仁义礼智之禀。其他百骸九窍呼吸动静。莫不与天相合。藐然中处。参为三才。邵子所谓一身还有一乾坤者。此所以天与人为一理者也。性与心。皆天之所以赋与于人。而人之所以禀受于天者也。今曰心则属乎人而谓之应乎天。性则属乎天而谓之赋乎人。以心与性。分属于天与人而谓之一理。此非圣贤之所尝言者。而一理之义。亦岂不远且偏乎。又曰君子实其情正其气。毋或相侵于心性之间。其意以心性情判作异物。有若在外之情。来侵于在内之心性者然。尤所未晓也。夫情者喜怒哀乐爱恶欲是也。此皆流出于性而心之运用者也。心得其正则其情自不得不正。心不得其正则其情亦不得其正。随其心之邪正。而七情之运用者。有中节不中节之异矣。今若高明之言。则若有别般心性在于此。又有别般情欲在于彼。忽然入来于心性之间。可侵则侵之。不可侵则不侵。其可乎哉。窃恐高明于此。偶未之察也。大抵心性情同异与否。不须多辨矣。敢以心学之大本大法。赘之于末。若知其大本大法。则心之所以为心。性之所以为性。情之所以为情。都在于其中矣。夫学问成德。莫盛于尧舜禹。而其授受之际告戒者。不越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然只言其危微而不言其危微之故。只言其精一而不言其精一之法。至于程朱。其法大备。大学之止至善。中庸之致中和。皆是之谓也。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谓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具心性合理气则声色臭味之欲出于气。所谓人心也。仁义礼智之理根于性。所谓道心也。莫危者人心而易陷于欲。莫微者道心而易至于昧。于是乎人心胜道心消。发之事为者。必有过不及之差矣。必也精而察之。然后可以约人心之炽而不杂矣。大学之格物致知。其惟精之谓也。一而守之。然后可以持道心之正而不离矣。大学之诚意正心。其惟一之谓也。察之既精。守之既一。则道心为主。人心听命。日用云为之间。动静语默之际。无一念之或偏或倚。而无一事之或过或不及矣。此乃治心之大本大法。学者必于此真实用工。可以涵养本源。为凝道广业之地。而学者之病痛。有许多般样。曰正也曰忘也曰助也曰间断也曰走作也。欲救这病之药。无逾于敬之一言。而持敬之道。朱子以程子谢氏尹氏之说载之大学或问。以示其内外交养之工。因作敬斋箴。以时分地头。为下手用功之节度。而敬有死敬有活敬。擎拳曲跪安排做模样者死敬也。整齐严肃主一无适者活敬也。欲知死活之分。就于心近节要退陶集等书。潜心玩味。体认熟察。如有觉悟处。试于日用行事之间。真实体验。笃志力行。绝二三而去走作。戒间断而勿忘助。优游渐渍。笃厚悠远。勿过于拘迫。毋坠于怠废。至于积累之多。践履之久。则自然理定仁熟。何必区区于同异之间。而不切于自己身心耶。

答崔景至南复

[编辑]

围三围四之说。此不过天地之数为五之义也。天体圆。圆者围其圆。三折而径之中则为一。此一而三也。阳用其全。故用其全而围三。谓之参天。地体方。方者围其方。四折而径之于中则为一。此一而四也。阴用其半。故用其半而为二。谓之两地。易所谓参天两地而倚数者此也。天三地二。合而为天地之五数。天下百千万亿之数。皆自五数而衍出者也。试以细绳合围于方圆之器。则可以验取矣。以贤者高见达识。未能透解。必不耐烦细究而致此起疑也。前后书中责之以佩服之良箴。其求道之志切矣。而顾此空疏。将何以副其意也。仆尝于老先生与金而精书中拈出居敬竆理之教。揭诸壁上。以为观省之资。大抵为学之方。为己之道。以格物竆理。为最初下手用工。而以至于修身处事接物。皆以敬之一字。通贯内外终始。则人之日用间许多道理。岂有出于此者哉。以左右之高明。朝夕观省。由是而进焉。则何患乎不到十分地头乎。

与崔清彦丙寅

[编辑]

顷因令从侄便修付谢书。或入览否。先先生集尚未定本。非但本家之责。亦士林诚薄之致。故前书及之矣。闻菊田翁方校草本云。待彼了事。一番会校。亦岂非重其事之道耶。仁同事今方道论峻发。似当早晩区竟耳。

答李明瑞在衡问目

[编辑]

丧礼备要斩衰条。父卒三年之内而母卒。仍服期。此人子不忍死其亲之意。其下又曰若父丧将竟而遭母丧则服期似未安。然则将竟之时与葬后即当变者有别。上项说只当遵守行之否。

服期之说。有礼家明文。而三年通丧。人子至重之义。故世之遭此变者。多以宁失于厚为重。更议于知礼如何。

通典杜元凯说曰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齐衰。葬前岂可暂释齐衰绖带。而但外丧吊问之客。未知以何服而待之。且既葬之殡。朝夕朔望之奠。不可以初丧不盥漱之人主之。故姑以服人代行祭奠。主丧则只有门外晨昏之哭而已。外客吊问之时。极其难处。未知亦可使服人受吊。而殡门闭后。只行相向哭之礼否。

外丧受吊之节。诚甚难便。而此无可证。不敢质言。而第以各服其服之说证之。则吊客行吊之后。殡门虽闭。既入其殡。行其相向哭。则斩衰之殡。固不可以齐衰之服为之。亦不可以斩衰之服行之也。齐衰未葬之前。外丧受吊之节。使服人代行。退于齐衰殡厅。兼行相向哭。恐无不可。寒冈先生答卢亨运书曰丧主洗手亲祭。决不可为。无族人执事则令行者可以代奠。内丧令婢子代之云。既葬之殡。代人行事。固无可疑。门外晨昏哭。似合情礼矣。

一说曰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至虞讫始服父服。一说曰斩衰之丧。既虞卒丧。遭齐衰之丧。轻者包重者。特未知于何适从。

寒冈先生答任卓尔书曰。父丧既葬后。遭承重齐衰之服。则未葬前服齐衰。既葬服斩衰。有事于齐衰几筵则服齐衰从事。或合权宜云。

殡既异宫。而至于葬后。则朝夕祭奠。主丧不可不参。幷行则两位将事甚难处。欲以先后行之。则馂享温冷。亦难节适。或说以为同宫异位。以屏帏之属。限外客出入。主丧所服则以腰首包特之义行之。似便于执事。未知不悖礼意否。

同宫异位之说。世俗多有行之者。若其异位之间。屏帏之限。周旋阔狭。无所妨碍。则从俗无妨。而窃想哀家殡宫两卓设位。间以屏帏。则其于将事周旋之际。恐多妨碍。愚伏先生答或人书曰。向年全净远丁内忧。未二旬又丁外艰。曺汝善,赵汝楫治其丧。以同异殡之疑。以书问于余。余令异殡。其后康明甫,成士悦以书来问。余引曾子问幷有丧小记偕丧两条及士虞礼男女异尸之说以辨之。且论同殡则三年之内。节目多碍。费了多少说话。后考仪礼疏云司几筵。每敦一几。郑注虽合葬及同时在殡。皆异几。体实不同。祭于庙同几。精气乃合。乃知古人已有分明定论。而未及考据。有此纷纭也云云。以此观之。可知取舍之分矣。未知如何。

答权敬章

[编辑]

意外华笺。带琼什而至。读其书诵其诗。足以见辞彩之钜丽。志尚之远大。不觉钦仰。窃看足下发悔于西游之事。而欲借视听于聋𥌒。顾此愚鲁。亦尝陷溺于此者也。自省之犹不暇。何敢投之以对证之剂耶。虽然问寡之诚。不可沮也。远逮之意。不可孤也。科举之业。害夫心𧗱。固为不少。然国家既以科目取士。则父兄之所教诏。门户之所兴替者。皆此物也。为士者惟当随分应举。不失其内外轻重之分。乃吾儒正当底道理。是故程先生未尝禁人赴举。而患其夺志。朱先生于林择之赴选还乡。以诗送之曰。青骊去路欲骎骎。回首犹须托此心。又曰个中自有超然处。肯学儿曹一例忙。以戒其得失躁竞之习。两先生之意。不必以不应举为高也。足下之西游。亦林公赴选之行。不宜为识者之笑。而今者所谕。多有悔恨之意。程子谓悔意虽美。若常留于中。则私意起而害于道。勿以过去事留著于心。但将书册义理。灌漑胸中。窥见古人用心处。则将有终身俛焉而日不足者。彼世外竆通得丧。不足以累吾灵台也。未知足下以为如何。

答崔穉善孝述

[编辑]

入夏来做何工夫。前书中本源用力之忧。不胜钦叹。若其一语一默。知之以大机之来迫。则持此以往。可以触处沛然。何虑之有耶。汲前月掇还。而便同经乱爻象。杜工部所谓甘受杂乱聒者。画出近日光景也。妙洞苏湖一时零谢。踽踽人世。只影独吊。此何身世。良自苦也。

答仲儿范运

[编辑]

因阳亭便见汝书。其后茫然无闻。恋郁可胜。因官便付送夏衣。计日想已达矣。近况何如。所工笃实否。山寺之苦。尤甚于鹿峯云。此实难堪。然咬得菜根。然后可做百事。岂以一时之苦。变其素定耶。

答范运

[编辑]

得见汝辈书。知家中一安。此心稍慰也。入京以后。送往迎来。左酬右应。此非衰老所堪。而今则习与性成。能堪之耳。疏事自然退期。明将伏阁。定依幕于司仆直房。甚疏冷。不如泮村。若捧疏迟久则将奈何。

杂著

[编辑]

河洛说丁卯

[编辑]

自有天地以来。有理气而有象数焉。象者理之形于物而呈见者也。数者理之寓于物而序列者也。圣人继天立极。仰观俯察。因其象而阐其理。察其数而测其理。天下之道。无出于理气象数。而惟其竆微极妙最巧且著者河图洛书。而伏羲氏御宇时。龙马出于河。背上有数。自一至十。总其子目。并五十五者。河图是也。神龟出于洛。背上有数。自一至九。总其子目。并四十五者。洛书是也。以二图观之。皆以五居中者。天地之数。不过五也。天地之数。何以为五也。天地之象数。不过一阴一阳一奇一偶。而阳之数奇。奇者属乎天。其象为圆。径一围三。阳用其全。故曰参天。阴之数偶。偶者属乎地。其象为方。径一围四。阴用其半。故曰两地。参两之合。其数为五。天下百千万亿之数。皆衍出于五者也。一三五七九为奇。即天数也。二四六八十为偶。即地数也。积五奇而为二十五。积五偶而为三十。合此二者而为五十五者。河图之全数也。一二三四五。皆生数而居于内。六七八九十。皆成数而居于外。以五生数。统五成数。奇偶之数。皆作配同处。而五与十独居中者何哉。五十为五行之土数。而水火金木。非土不能生不能成。故土数居中。为水火金木生成之本。此五与十之所以居中者也。中五之下一点。含北方天一之数。中五之上一点。含南方地二之数。中五之左一点。含东方天三之数。中五之右一点。含西方地四之数。当心之一点。居中央天五之数。一得五而为六居于北外。二得五而为七居于南外。三得五而为八居于东外。四得五而为九居于西外。五得五而为十居于中。外六七八九十之为成数者。无非得五而成者也。北内之一西内之四并之为五。南内之二东内之三并之为五。中内之五自五也。五者生数之终也。一连九而为十。二连八而为十。三连七而为十。四连六而为十。五加五亦十也。十者成数之终也。六与九并之则为十五。七与八并之则为十五。中之五与十自为十五。一二三四五并之则亦十五也。十五者图数之会也。一者老阳位而六者老阴之数也。四者老阴位而九者老阳之数也。二者少阴位而七者少阳之数也。三者少阳位而八者少阴之数也。老阳位之居于老阴数之内。老阴位之居于老阳数之内。少阴位之居于少阳数之内。少阳位之居于少阴数之内者。互藏其宅也。西外之九。即三三之积。乃三阳之干也。北外之六。即三二之积。乃三阴之坤也。南外之七。即二二一三之积。则乃二阴一阳之震坎艮也。东外之八。即二三一二之积。则乃二阳一阴之巽离兑也。太阳之上。加九数奇则为干。加四数偶则为兑。少阴之上。加三数奇则为离。加八数偶则为震。少阳之上。加七数奇则为巽。加二数偶则为坎。太阴之上。加一数奇则为艮。加六数偶则为坤。此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太阳之必加于太阴之上。太阴之必加于太阳之上者。以老从老也。少阴之必加于少阳之上。少阳之必加于少阴之上者。以少从少也。此所谓各从其类者也。虚其中则太极也。一三五七九之为奇数。二四六八十之为偶数者。两仪也。一合六。二合七。三合八。四合九。即四象也。干兑生于四象之太阳。离震生于四象之少阴。巽坎生于四象之少阳。艮坤生于四象之太阴者。即八卦也。此所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者也。以洛书观之。以单五居中。无河图之十。一三五七九之奇。居四方中央之正位。二四六八之偶。居四隅之肩足。积五奇而为二十五。积四偶而为二十。合此二者而为四十五者。洛书之用数也。图则偶赢而奇乏。书则奇赢而偶乏。图则阴阳位数。互相同处于各方。而书则阳数居于正方。阴数居于偏方。图则自一至十而终焉。书则自一至九而终焉。一三五之位。图书皆同。而九则图西而书南。七则图南而书西。此朱子所谓三同而二异。阴可易而阳不可易者也。七九以奇数言。虽属阳。七是二生数之阴。九是四生数之阴。二四以生数言则属阳。以成数言则属阴。七九之可易者此也。然五数十数十五数。与河图无不相合。北之一幷东南隅之四则为五。西南隅之二幷东正位之三则为五。中之五自五也。一对九而含十。二对八而含十。三对七而含十。四对六而含十。五加五亦十也。中纵之九五一。右纵之二七六。左纵之四三八。皆十五也。上横之二九四。中横之七五三。下横之六一八。皆十五也。右斜之二五八。左斜之四五六。皆十五也。然则十数虽无其位。四方四偶之相对者。无非为十数也。五居其中。与四方四偶之相对者参贯。则无非为十五也。河图以生成分阴阳。以生数之阳统成数之阴。同处其方。阳内阴外者。相须共济之义也。洛书以奇偶分阴阳。以五奇数之阳。统四偶数之阴。各居其所。阳正阴偏者。以卑卫尊之道也。河图体也。故对待以立其体。洛书用也。故流行以致其用。图书之一数。皆在于北。北者乃阴极阳生之机。而十二支之子方也。凡物之生。所先者水也。若十之为图终数而八居于中。九之为书终数而移居于南者。图主常而十数成功已毕。故无所事于四方。归藏于中。洛书主变而南方正当大有为之时。故九居南。天下大事业。望成于九矣。十之所以居中。九之所以居南者。亦一理也。其他或赢或乏。或多或少。或正或偏。或同或异者。若与河图有所相反。而至妙存乎其间。其理则未始不同也。河图体圆用方。故圣人则之。以画八卦。洛书体方用圆。故圣人则之。以叙九畴。刘歆所谓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畴相为表里者是也。噫。河图洛书。天地阴阳理数之原也。固非肤浅末学所敢窥测。而涔寂中阅启蒙书。潜心熟玩。略有所默契于心者。故窃取先儒之说而自以为说。欲与同志者讲定焉。

无极太极说

[编辑]

夫未有天地之初。先有此理为之本焉。有上覆下载之理。故上为天下为地。有万物之理。故产于中而为万物。万物之中。人为最灵。仁义礼智其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其情也。幷立天地。参为三才。辅相天地之道。参赞天地之化。凡天地之间。主宰运用。千变万化。皆太极之所为也。指其大本而谓之一理。指其各具而谓之万理。以一统万而不见其加。以万归一而不见其损。譬若万川之月。只是天上一个月也。极之于既往而莫知其始。极之于将来而莫知其终。无声臭无形象而无处不在。无方所无限量而无物不包。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圣人之意。正以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以太极名之。盖极字有标准之义。又有极至之义。其立言也加一太字。固至矣尽矣。而自众人观之则谓之标准者。似乎有形象声臭之可拟。而未易知其至无至有之妙也。谓之极至者。似乎有方所限量之可言。而未易知其无内外无竆尽之妙也。周子盖虑夫后之学者误看而错认。更加无极字。以明夫太极之无形象声臭。无方所限量。前万世后万世而为标准也。不过是即阴阳而指本体。即下圈而挑上面也。其曰太极者。以其有极之理。而常在于阴阳之中也。其曰无极者。以其无极之形。而不局于阴阳之中也。然则太极本无极也。无极即太极也。周子详言覆解状尽此理之妙。深得孔子之意。而俾后学无误看错认之患也。若只有太极之称。而不有无极之语。则人不知其太极之实也。朱子曰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枢纽。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本。夫孔子之意。周子明之。周子之意。朱子明之。前圣后贤。其揆一也。

斥邪问答

[编辑]

我国素称礼义之邦。礼乐文物。比隆于三代。近年以来。邪学渐炽。名门士大夫。间有浸溺。死而不悔。余尝以是为忧。思所以斥邪𧗱而救其弊。日客有问于余曰。邪正之分。自不难辨。而陷入者众。其故何也。余答曰吾虽未见其书。因流传之言。闻其大槩。则以天地为大父母。以父母为逆旅。父母死而不服其丧不祭其神。以四海为兄弟而通其货。以阴阳无正配而通其色。其他天堂天狱荒怪诞妄之说。直欲掩耳而不忍闻。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人伦也。而无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三纲斁矣。是禽兽也。禽兽又何难焉。曰西铭曰干称父坤称母。朱子以为是仁之体。彼大父母之说。不与西铭之旨相合耶。曰西铭一篇。皆理一分殊之意也。何者。天以至健而始万物则有父道焉。地以至顺而生万物则有母道焉。以干为父。以坤为母者。有生之物。莫不同然。此所谓理一也。人物之生。混然中处。血脉之属。同胞之义。不得无远近亲踈之等。此所谓分殊也。然则乾坤者。万物之父母也。父母者。一己之父母也。远近有序。亲疏有分。亲亲之施。自有差等而不可乱。故张子因其分之立而明其理之一。特借此而喩彼而已。徒知理一而不知分殊。则将至于墨氏之兼爱。而卒陷于无父无君之域矣。噫。父兮生我。母兮育我。欲报之德。天地罔极。故生而致其养。殁而服其丧。祭而报其本。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人之孝于亲者。报其生育之恩。而彼以生育之父母。归之于逆旅。遽谓之致孝于万物之同父母者。岂非悖理之甚者乎。曰鬼神之理。冥然漠然。见而不见其形。闻而不闻其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则祭祀之道。果有歆飨之理耶。曰礼曰祭之日。思其居处。思其志意。思其嗜好。思其笑语。致悫则著。致爱则存。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而焄蒿凄怆。其气发扬。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僾然出户。如有闻乎其容声。则此乃神理之最著而发显者。不可诬也。人子至情。当其祭曰。极我诚虔。洁我酒馔。庶几歆格者。人情之所不能已也。故圣人酌其人情。设为祭祀者。非徒明知其歆格之义。不如是无以尽孝子报本之诚。此乃民彜物则之根于天理者。而彼则谓祭无益而烧其神主。此乃不父其父。不母其母者也。何足道哉。曰四海兄弟之说。即干父坤母之例也。子已洞卞其分殊之义。而阴阳无正配之说。亦可以有卞乎。曰干为阳坤为阴。乾坤对待。阴阳相配。人道之阴阳。亦如乾坤之对待。二姓相合。一定不易。故乾坤天道之正始也。咸恒人道之正始也。若使阴阳无正配。则此乃禽兽之行也。又何足道哉。曰堂狱之说。信有理乎。曰人于世间。气聚而生。气散而死。是乃所谓原始反终之理也。复焉有别般境界。而以之苦乐之哉。惟彼异端。每反于常行平易之处。而必托于杳茫荒怪之地。思欲诱愚俗而众其党也。曰举国皆有是学。而岭南独无。其故何也。曰领南。东方之濂洛关闽也。圃隐先生倡性理之学。寒暄一蠧晦斋三先生相继而作。儒化大行。及退陶先生出。蔚然为东方之夫子。今日岭之所谓以儒名者。孰非先生门下之后裔哉。是故家庭之学。目擩耳染。根基已固。操守坚确故耳。曰彼以邪恶之道。乱礼义之俗。其罪不可不戮。而彼之道以刑戮为乐。死而不惧。夫刑戮者。所以畏惧惩戢之具。而反以为乐。则是以其所乐者。治其罪也。抑惩戢之别有其道乎。曰刑戮者。乃禁之之法。非化之之𧗱也。夫人之秉彝。贤愚同得。而物累交蔽。昏明各异。变其习而复其性者。无出于读书明理。而亦在乎导率之得其方也。何者。我东自罗丽以来。专尚释教。不知儒𧗱。上自王公巨卿。下至闾巷妇孺。无不崇法释氏。及至我朝。阐明理学。尊尚文教。家有塾党有庠。邑置训导之官。朝设教授之职。释义而取士。明经而通籍。敦尚礼俗。奖拔士林。于是乎群贤辈出。儒教大明。释氏之教。不刑而自化。儒释殊涂。贵贱悬截。前朝之所尊贵者。反为我朝之所贱恶。则此是已然之验。而教化之效。不可诬也。不幸世代寖远。习俗渐弊。教官学职。名存实无。彼邪学之闯入于其间者。盖有由于吾徒之不贵学术而然。自今以后。修复古制。上自京师五部。下至八道各邑。择经明行修之士。立训导之职。资其廪禄。主乡校书院。如朱夫子之主岳麓书堂。案录一邑大小儒生。教以大学语孟中庸。次以诗书易春秋心近濂洛之书。以为造道成德之具。而各面各里差出训长。轮回考讲。若有秀才异寺。训导荐于营门。营门荐于该曹。以为筮仕之阶。无文而业武者。亦立武学训导。轮回习射。一如儒生之考讲。其外不文不武者。农工贾而已。亦立劝农检察之任。士农工贾。各因其业而训导之。则其为四民者。自无他歧之惑。而其或有已染于邪学者。亦必改头革面。僶勉向道。不待刑戮而自然融化矣。此是朝廷大君子之所施为。而乃以草野腐儒。肆口妄言。难免僭越之罪。然亦是漆室之忧也。玆录其问答如右云尔。

乡约节目

[编辑]

吾乡本文穆公郑先生所居之地也。鸿儒硕士。相继辈出。遗风馀韵。久而不沬。乡俗以淳美称焉。自夫学废教弛。而乡无善俗。士乏良材。风俗由是而益败。邑瘼因此而渐弊。不可无矫救之道。然是有本焉。记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朱夫子曰为学之要。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所以漳州之榜谕。同安之讲说。莫不以学为本。而增损吕氏乡约。又以为明义理之本也。后之有意于正风俗者。当遵守之不暇。而况在景庙壬寅间。先父老另念于斯。为之条定乡规。以诏后人。其意又郑重焉。凡为后裔者。固宜守而勿失。然若其节目之不可无因时斟酌之道。故采摭先贤遗制。参以壬寅乡规。谨以四章之约。条列如左。一曰修讲学以立其本。二曰正乡堂以清化源。三曰正名分以一民志。四曰立乡规以矫吏习。此其大略。而其他琐节。亦各条列于下。

一。凡事有本有末。不能治其本而善其末者。未之有也。为士者。要先自修以立其本。而自修之要。惟在讲学而已。吾乡东西隔岭。来往甚艰。两处各定训长。每以春秋。会儒生于校院。为之考讲。其务不在于掇拾记诵。必以讲明义理。为自治治人之本。其才智超睿。可以大受者。劝之奖之。使益向上。或有因循怠惰。违背不遵者。乡长老齐会施罚。

一。学者非徒自善其身而已。为能推而施诸人者也。小而化一乡之俗。大而变一国之风者。其要皆在于此。顾不重欤。今其设䂓。童蒙自十三岁为始。冠者以三十五岁为限。取所讲书。周而复始。勉励不怠。或有不入彀率。不逊不悌。以干犯伦纪者。一乡齐声攻斥。弃于士类。

一。自古兴学教人之法。布在方册。其中切近而受用者。固无逾于蓝田乡约陈公劝谕。故朱夫子特于此眷眷焉。不徒取其说。而又加发挥而张皇之。以寓善俗淑民之道。则今之从事学校者。舍此奚先乎。吾乡讲学之所。既有校有院。则不患无其所矣。粤自锦溪黄先生来守是邦。建置鹿斋。缨弁又有所归属。则其使之相观而相善者。亦漳州榜谕之意也。尤宜各自勉励。毋负作成之美意。

一。谨按朱夫子漳州榜谕。取古灵陈先生劝谕之文而教之曰。为吾民者。父义。能正其家。母慈。兄友。能养其弟。弟敬。能敬其兄。子孝。能事父母。夫妇有恩。贫竆相守有恩。男女有别。分别不乱。子弟有学。能知礼义廉耻。乡闾有礼。岁时寒暄。恩义往来。坐立拜跪。老少有序。贫竆患难。亲戚相救。借贷财糓。婚姻死丧。邻保相助。无惰农业。无作盗贼。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凌善。无以富呑贫。行者逊路。少避长贱避贵。轻避重去避来。耕者逊畔。地有畔界。不相争夺。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子弟代行。不令老者担负。则为礼义之俗。又尝增损吕氏乡约。一曰德业相劝。同约之人。各有修进。互相劝勉。二曰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劝戒。三曰礼俗相交。尊幼辈行。请造拜揖。请召送迎。庆吊赠遗。四曰患难相恤。水火盗贼。孤弱诬枉。疾病死丧贫乏。众推有齿德者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约中月轮一人为直月。置三籍。凡愿入学者书于一籍。德业可观者书于一籍。过失相规者书于一籍。直月掌之。月终则以告于约正而授于其次。此其为教之大略也。今宜仿此为之。两面训长。董率规检。以责其效。

一。乡饮酒礼者。先王所以厚风敦化。以礼养人之具。而圣人所以不惮繁文末节。而使之习之有素者也。顾不重欤。肆惟我先大王特梓乡礼合编。使之颁布乡邑。知所劝勉。此孔夫子所谓观于乡而知王道易易之义也。今我约中之人。宜遵先王之遗教。时于春秋讲学之馀。修明古礼。贲饰乡风。

一。乡任名色。在汉功曹。在魏中正。其任重矣。其来久矣。今我国之乡射堂。即古之功曹中正也。纲纪之所由出。而官政之得失。专在于乡任之贤否。则固当难其人慎其任矣。吾乡本有校堂望报之规。而挽近以来其规解弛。此后则乡任差出之际。两面训长与长老齐会校堂。圈点望报。而或有寅缘干嘱。入人指目者。则弃斥其人。永勿举论于乡任。

一。名分者。纪纲之所由立也。不可不别立条目。大率乡纲之日以颓废。俗习之日以乖败者。直由于名分之紊乱也。孽而凌嫡。少而凌长。贱而凌贵。伤风败俗。莫此为甚。此后则一切禁之。官属则首吏掌之。村民则风宪掌之。随其所犯。各告校院。以为惩治之地。

一。吏胥者。有官之所不可无者。而其数繁伙则反有害而无益。昔药泉南相公为兵判时。汰省不急之任。各曹效而为准。一时怨谤虽多。其为益则不赀矣。此乃今日之所当急务。而且蠧国病民。莫甚于奸吏。奸吏不除。则虽有良法美制。无以得行。自今以后。奸吏之众所共知者。永削其案。

凡此所陈。系是生民疾苦。故不得不条列如右。然讲学自修。乃是治人之本。而吏户得人。又为祛弊之源。先正其本源。然后自馀弊瘼之猬集而棼如者。自可徐徐就理矣。吾乡虽褊小。有父兄焉。有子弟焉。父而勉其子。兄而勉其弟。先己而后人。务本而治末。则吾乡其庶几乎。至若条约之行。亦在人不在节目。徒将揭于板上。束之高阁。则亦奚益之有。两面训长。宜别出有司之人。做古直月之规而纠检之。乃于讲学之暇。以时提醒。俾有实效。则吾乡先父老其必曰余有后。而其亦永有辞于后世矣。

[编辑]

朱门书类序

[编辑]

子朱子以亚圣之资。生于道微之时。以严天理定人心。辟邪说明学术为己任。其言多。故其书最富。大全凡百有馀卷。而闳博无涯涘。浩汗若地负海涵。密微若蚕丝牛毛。蠡测末学读其书。有望洋之叹。退陶老先生抄其书为节要。愚伏郑先生抄其文为酌海。各为一书。该而详约而要。最切于进修之功。则此诚学者之要诀。斯文之宝典也。惟其知旧门人问答。在大全为三之一。而其质问之义。批诲之旨。多不入于两先生之抄选。而世之好学君子。亦置而不论。天球夷玉。自藏于故府之中者何哉。夫当时知旧门人如张南轩,蔡西山,黄勉斋,陈北溪诸贤。以道义之契。亲炙之久。的承夫子之旨诀。而犹且疑晦禀质于夫子。则莫非精义密理之所蕴也。夫子批而判之。或直截而断之。或引譬而晓之。或赞许而奖勉之。或警责而激励之。因其材而施教。对其症而下药。毫分缕析。抑扬反复。俱极乎天理之精妙。正中乎心术之隐微。疑文晦旨。曲畅傍通。无复有馀蕴矣。倘使学者。潜心玩味。真知实践。以诸子之问。为自己之问。以夫子之答。为面命之教。则千载之下。可以得其门而知所入矣。虽然以经传言之。一篇连章者。散出各卷。以章句言之。同章举问者。或彼或此。莫得其要领。夫子所谓如以枵然之腹。入于酒食之肆。肥羹大胾。饼饵鲙脯。左挐右攫。快嚼而幷呑之。撑肠拄腹。果然一饱。而未尝知味。则不知向之所食者为何物也。东汲竆乡末学。孤陋鲁莾。其于圣贤文字。固不敢轻易下手。妄犯僭越之罪。而平生嗜好之志。老而不衰。且为自便于考阅。类而聚之。汇而分之。经传仿近思录读书法。小学为大学之基本。故以小学冠于首。次以大学论孟诗书中庸周易春秋。为进学之序。以礼记太极图说通书西铭。类于经而附于经传之下。太极为道之大原。故以太极冠于首。次以天地日月阴阳五行。以至于理气变化。属天道而类从之。以心性诚敬仁义礼智。以至于仕䆠风水。属人事而类从之。其他无题目之可名者。谓之杂问。附之于末篇。为略干卷。名之曰朱门书类。其排布节目。与朱子语类相为表里。盖语以问答者为语类。书以问答者为书类也。是书也自以谓门户广博。节目精详。经传之旨。图书之义。载于是。上自天道。下至人事。天下万事万物日用常行之巨细精粗。无不统括于是。条理有序。脉络贯通。从事于斯。由是而进焉。则亦可为下学上达之阶梯也。或者曰朱子有初晩之异。不可不审择。余曰程篁墩颠倒之类。不足为信。及其年高德盛。益加精进。其所问答。虽或有初晩之分。然全集中元无纪年之例。节要酌海书亦无取舍之意。九鼎百牢。固非一嘬之可尽。片言只字。摠是至理之所寓。惟当一从大全之例。以为暮年自修之要诀云尔。

三山院诗序

[编辑]

武夷书院。即朱夫子藏修妥灵之所。而在于第五曲大隐屏下。天下好学之士。宗其教慕其道。致其瞻谒之诚者踵相接。盖其好德之心。出于秉彝而然也。惟我玉山陶山德山三院。即晦斋退溪南冥三先生讲道之所。而即吾东之武夷书院也。林壑幽邃。水石明丽。以山水之胜名于世。世之冠儒服儒者。孰不钦仰三先生之道。瞻谒三先生之庙。而其专心向慕出于至诚者。复几人哉。安君章仲甫。吾党中杰士也。有志于为己近里之学。以三先生为私淑之师表。诵其诗读其书服其教习其道。以为日用饮食裘褐。而其亲切观感之效。犹不如即其讲道之所。想像仿佛于遗芬剩馥之有所未沬者也。于是乎不计山川之远近。日月之迟速。驱驰跋涉。遵海而东。登玉山之无边楼。光风霁月。先生之气像也。又东而北。玩陶山之濯缨潭。鸢飞鱼跃。先生之道体也。又北而南。上德山之山海亭。壁立千仞。先生之风节也。徘徊旷感。肃然起敬。求之于陟降之灵。周旋于芬苾之所。则先生道德之容。洋洋乎如在其上。恍然若陪侍唯诺于燕申之际也。退如诸公讲论先生之道。而益闻其所不闻。益知其所不知。充然有得于感发之馀。则比之于诗人韵士之自放于山水之间。而疏荡无实者。其得失何如哉。是故周览之不足而图画之。图画之不足而歌咏之。岭之士和之者亦甚众。妆而为帖。置之几案。为朝夕寓慕之资。章仲可谓笃志慕贤者也。顾余蔑学。不敢自厕于诸名胜之列。而章仲索和甚勤。故重违其命。谨步其韵以复。

书唐律与朴斯文万振序

[编辑]

邹夫子有言曰。无规矩。公输之巧不能成方圆。无六律。师旷之聪不能正五音。夫以公输之巧师旷之聪。犹尚仿其规矩。待其六律。成其器而正其音。况诗人之学诗者乎。夫唐律者。诗人之规矩六律也。大唐受命。诗运大昌。杜审言,沈佺期之徒。鸣于初唐。崔颢,王维之徒。鸣于盛唐。李颀,刘长卿鸣之中唐。白乐天,元微之鸣之晩唐。若数子者。皆以吐凤之才凌云之志。生际文明。驰骋上下。刱出四韵。协于音节。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而其为诗也。正声谐韶頀。劲气沮金石。或有行云流水之势。或有冠冕玉佩之风。或歘然而鸾凤腾。或矫然而蛟龙跃。奇怪斩截。变态百出。而言其格则远近高卑浓淡浅深。靡不具焉。言其调则雄浑飘逸。沈深博大。靡不备焉。何其盛也。虽然王风渐降。诗道渐衰。盛唐不如初唐。晩唐不如中唐。随其时之污隆。而占其诗之盛衰者。有若风雅正变之各异其体。则其气数力量。自不能不已者。而其婉㜻高洁之态。疏野闲旷之语。固非后世能言之士。所可企及。是故孔夫子删诗而不遗变风变雅者。正以此意也。今之操觚弄墨虫呻蚓吟者。每以唐人为准。而辄尊盛而黜晩。自以为深得乎盛唐之骨髓。而未能仿佛乎晩唐之影子。则多见其不自量也。朴君伯心以公输之巧师旷之明。有意于古人之诗。而以其无规矩六律为忧。余爱其才嘉其志。抄唐人诗略干篇。以为朝夕讽诵之资。倘使效其体而得其妙。则无异于公输之规矩。师旷之六律。其于为方圆定律吕。不可胜用矣。于是一唱而歌。举觞而语曰。若知夫学诗之道乎。不以盛唐而尊之。不以晩唐而忽之。本之盛唐。以求其正。参之晩唐。以尽其变。察之性情隐微之际。审之邪正得失之间。则庶几无偏枯之患。而能造于蕴奥之域矣。子其勉之哉。

道藏斋诗序

[编辑]

吾友光山卢翁庆膺甫尝构数椽精舍于家山之南宽闲之境。藏书数十百卷。而名之曰道藏斋。噫。翁之所藏者书。而以道名奚哉。夫书者贯道之器也。书之所存。即道之所存也。翁之道是梅窝,松阴,玉峯三先生相传之道。而以孝悌为主。睦于宗族。仁于乡党。则易诗书春秋礼记孝经语孟诸家子集之书。岂有出于孝悌仁睦之外者哉。然则翁之道。盖得于书而藏于斋者也。咀其华嚼其实。而推吾之得。欲人人之同得也。故不藏于家而藏于斋。以待四方学者。亦仁人君子公物我之道。而李公择山房之遗意也。独恨夫当世无东坡翁大手段。铺张其事。然凡物之理。有藏必有发。如珠藏而泽媚。玉蕴而山辉。则吾固知翁之道虽欲揜藏于嵁岩寂寞之中。终有所不可得者矣。翁作诗咏其事。余有地远难同之恨。故谨步其韵。以寓平日慕仰之意云尔。

浮云帖序

[编辑]

花山权上舍纾氏。好古博物君子也。凡于世人之所好。无所耽取。惟癖于古人之书。好之甚笃。求之甚力。上自苍史下至唐宋帝王臣士之表表可称者。无不博聚。因其世代之先后。列为图帖。名之曰浮云帖。盖取杜工部诗字体变幻如浮云之意也。夫书者。天地造化之迹也。天地之鸿濛渐开。造化之运用各异。鸟迹变为籒篆。籒篆变为分隶。金钩铁索。随代变体者。有若太虚浮云之顷刻变灭。则公之引而名帖。深得乎工部之旨也。噫。生于千百载之下。而求之千百载之上。历代诸家之鸣于当世者。按帖而斯得之。比若一入于波斯之市。珍金宝贝。照耀左右也。岂不伟哉。后之学书者。览是而有得焉。则亦可谓笔家之指南也欤。

墨痴诗卷序

[编辑]

吾友墨痴窝申君景晦为人慷慨多志气。重信义惜然诺。性喜酒。酒后辄放言快论。傍若无人者。余尝以燕赵悲歌之士许之。今观景晦诗卷。其平澹闲靓者有陶谢风味。典雅韫藉者有濂洛意思。其他述怀之作漫兴之篇。或疏野清旷。或婉㜻纤丽。轨度风致。大不类于景晦本色何也。嗟呼。此其所以为景晦也欤。景晦生于邹鲁之乡。长于诗礼之家。有冲和真醇之姿。而其才调学识。有足以需用当世。顾乃老不得志。甘于竆约。作一乡曲间老学究。则其诗之发于性情者。自有所不得不然者。而其所悲歌慷慨放言而快论者。殆所谓昏冥之托麹糱之逃。而不遇不平之气。有以激之也。竆者固能于诗。而人竆反本者非耶。余与景晦游二十馀年。出处语默。悲欢得丧。未尝不与景晦同。今皆老白首矣。深有感于景晦。故论景晦之终始者如此。而于景晦之诗。不甚有所赞述。然平澹闲靓典雅韫藉者。诗家之法则备矣。尚论君子。必有所处于景晦者。余何言哉。

临陂省先录序

[编辑]

省先录者。吾始祖墓罗岘故事也。为吾始祖之子孙者。其数不亿。或有过去而省者。或有按节出宰而省者。或有带恩而省者。或有因其行祀之任司而省者。不有其录。其迹泯没。千百载之后。孰知夫某子孙之来省于某年月也。吾宗先父老为是之惧。录其省墓子孙。而名之曰省先录。使后之览是卷者。勉其思而循其迹。亦足以勉后人追孝之一助也。惟我十一代祖左通礼府君衣冠之藏。在于湖南临陂县。而视罗岘尤为僻远。子孙之省墓者绝稀。幷与香火而阙之者久矣。晩翠堂三从叔合谋宗族。买置位田。岁修省扫。永为定式。此固追远报本之诚也。今年四月宗君厦运甫偕任司往省焉。碣铭之顽缺者。改而新之。位田之攘失者。推而还之。又置守冢三家而复其身。墓下未遑之事。一时毕举。厦运甫可谓尽子孙之道者也。于是乎归语宗中曰。罗岘既有省先录。临陂亦不可无也。遂追书行祀之任员将事之月日。题之曰临陂省先录。属不佞记其事云尔。乙卯十月日十一代孙东汲敬书。

原州位田保长序

[编辑]

惟我曾祖妣清州韩氏坟山在于原州之西华。粤在肃庙庚申。夫人殁于京城父家。时则吾家祸变之际也。不能返葬故山。取其近便。权窆于韩氏之先山。道路遐远。子孙残弊。未能修省扫之礼。每于霜露之时。怵惕凄怆之心。油然而生。岂其霜露之谓也哉。噫。人之所以为贵者。以其有礼义也。礼义之所在。莫先于报本。人而不知此则与禽兽奚择哉。顾余不肖。用是为惧。思所以岁修之礼。而既无祭田之可资。故除出略干物。谋所以逐年保长。买置位田。若使此物如意成就。则庶几无憾于报本之道。而财者易散而难聚。事者易怠而难勤。无财不可以为礼。无诚不可以成事。今我保长之道。一言以蔽之曰诚而已。苟有其诚。可以贯金石通神明。而况于为先报本之事乎。凡我若弟若子若侄。各自惕念。勿为推委。勿为谋避。则其为诚。可谓至矣。如是而差过四五岁。则何患乎不可成也。于是乎永为定式。逐年将事。一如广州临陂故事。则曾祖妣在天之灵。始可曰吾有子孙矣。今年迫七耋。馀日无多。窃恐事未准成。溘先朝露。则其将饮恨而无以拜于地下矣。玆述小序。又定节目。以勉诸君。庶几有助于遵行之万一云尔。

大邱乡校行乡饮酒礼序

[编辑]

古者三代之隆。教法极备。以乡三物教之。又以乡八刑纠之。皆所以劝善惩恶之道。而若其绝㬥乱之萌。习敬让之风者。莫若因其饮酒而导其感化之心。故乡人饮酒。制之以礼。名之曰乡饮酒礼。其礼甚辨。其仪甚详。使之躬行而易知。以为化民成俗之方。三代所以为三代者。实由于此矣。降及后世。废而不行。乡人饮酒者。不过丰饮食侈供帐。悦声技恣孉娱。则莫非坏人心败世俗者也。恭惟我正宗大王慨然有意于三代之治。撰成乡礼合编。颁示八路。而州县长吏乡士大夫。顾未有对扬鸿化。倡率礼俗者。巡察使尹公光颜按节南藩。乐善好礼。敦本务实。是年阳月。行是礼于乡校。东汲竆乡末学。见识孤陋。无足可取。而录于速宾之列。猥参于礼席之末。是日也。天朗气清。公具冠带率僚佐。越哉生明质明行礼。列邑守宰远近章甫。齐会相礼。苍颜白发。以次序坐。献酬交错。仪节闲习。观者堵立。莫不兴感。噫。世之为士者。徒知乡饮之有礼。而不知饮礼之为教。今者观其礼而知其数。因其数而究其义。则古圣人制礼教人之意。可知也已。夫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日月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而坐。象四时也。请宾介,陈器馔,献宾介,立司正,旅酬,燕。六者礼之大节也。鼎俎笾豆。礼之器也。登降辞受。礼之文也。脯醢脊胁。礼之用也。拜至拜洗拜送拜既。敬之至也。请安请坐爵乐无数。和之至也。降洗降盥洁也。辞降辞洗逊也。父坐子立孝也。老者坐于上。少者坐于下。悌也。饮食必祭。不忘本也。酬爵不举。不尽人之欢也。序宾以贤。贵德也。序坐以齿。贵长也。序僎以爵。贵贵也。工歌必献。不忘功也。燕及沃洗。不遗贱也。歌关雎葛覃卷耳。齐家之义著矣。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事君之义著矣。审其义而究其本。则天理得人心正。行之日用。无所施而不可。苟使月而习之。岁而行之。革恶归善。化行俗美。父子君臣之伦。兄弟夫妇之义。贵贱长幼之序。无不各得其宜。修于家而著于乡。著于乡而化于国。以至于四方风动。天下化之。则比屋可封之俗。不独专美于三代之时也。礼渐杀而俎将撤。东汲复扬觯而拜贺曰。世衰道微。礼坏乐崩。而明公特以岭南为邹鲁之乡。导之以儒术。文之以礼乐。回淳返古之俗。庶几拭目待之。而他日还朝之后。又坐于庙堂之上。赞圣化行是礼。则其将跻一世于春台寿域之中矣。不胜钦仰之心。略叙行礼之颠末。以为贲饰之一助云尔。

丹山塾六老会序

[编辑]

自古老人之会游者何限。而必以香山之九老睢阳之五老洛阳之耆英为最。绘其像而传之。诵其诗而识之。留作千古胜事。盖其三会之老。或以三朝元老。勋业闳显。或以文章德业。辉暎当世。故人皆慕其人而美其事也。距玆千有馀年。未有能绍之者。今于丹山塾六老会见之矣。六老谁也。澹翁郑公东羽,甫里朴公弘昇,菊亭都公尚郁,芝厓郑公炜,东湖权公思汉,柏厓金公斗范。仿李元爽,王拱辰故事。未参会而录其名。亦一奇也。噫。澹翁年八十九。柏厓年八十五。甫里年八十。菊亭年七十七。芝厓年六十九。东湖年六十五。何其盛也。是年春。时和日暖。柳绿花明。五老约会。暇日宴集。韶颜白发。杯酒徜徉。志趣高逸。风流笃厚。虽其官爵事业。不及于古人。俱以文章行义。无愧古人。而三代之俗。尚齿不尚爵。则今日之会。岂让于古之三会也哉。菊翁自叙其事。而退托于神农之雨师。唐尧之壤老。自称以寿域中一物。此出㧑谦之意也。若使诸老得时行道。展布其所蕴。则亦可以裨王化赞治道。以鸣国家之盛。惜乎时命不齐。虚老丘樊。足可为圣代遗珠之叹也。古人见耆英会图。叹其君子尽老。愚于丹山会。亦以古人之叹叹今也。东汲年亦七十一。不及于数翁之后。而未得参末席。良以为恨。愿寓名于其间。依司马公故事。拙构诗与序仰呈。恭听诸翁之进退焉。

[编辑]

伊洛书堂记

[编辑]

古者三代之隆。教法极备。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皆所以育人材而明人伦也。降及后世。教坏学崩。内而国学。外而校院。仅有文具。而家塾党庠之法。寥寥乎无闻者久矣。惟我圣上特下纶音。申设书塾之令。而辞旨恳恻。士气激厉。人心耸动。于是朴斯文圣洙,李斯文奎运,家兄迟庵公。与同志诸人。合谋鸠材。占地于达城之巴山。即我寒冈,乐斋两先生杖屦之所也。以戊午九月经始。而朴斯文光正,都斯文必贞干其事。越明年暮春功告讫。凡为屋八间。正堂四夹室四。东曰慕寒。即尊慕寒冈之义也。西曰景乐。即景仰乐斋之义也。总而名之曰伊洛书堂。乃伊江洛水交会之地也。堂之北苍壁曰咏归台。堂之西石台曰观澜台。其制俭而不侈。朴而不陋。足可以庇风雨而容诸生也。地势轩豁。前临大野。群峦拱揖。二水环抱。烟云变化之态。鱼鸟飞跃之机。风月光霁之像。供吾几案前。朝暮胜景。自不觉胸次洒然矣。诸友具酒而落之。咸属余以记辞。谢不获。乃敢略叙而告之曰。我东以科目取士。而立扬为显亲之资。则举业不可全废。然其视古人为己之学。内外轻重之分。判然如霄壤矣。凡入此堂做此业者。诚能审于此而勇决其取舍。以孶孶向道之诚。易其汲汲驰外之心。本之性分之内。以求其切己之学。则可以副圣上眷眷之旨。而况吾辈皆两先生渊源后承也。先生之渊源所自。即古之伊洛也。而为学之阶级。载在方册者。明且详矣。请为诸君诵之。夫小学其基址也。大学其间架也。中庸其总脑也。先由小学而进焉。其于洒扫应对之际。周旋进退之间。持守坚正。涵养纯熟。则大学之序。特因小学之成功。而以格致诚正。为修身之明法。末乃会之于中庸。以尽其明诚中和之功。然后为学之道备矣。学者要须循其阶级。以致其力。验诸身心。以求其实。此皆吾辈先祖之所共承受于师门者也。吾辈当依归乎斯。从事乎斯。审之所以立教之本。循之所以为学之序。则渊源之溯寻。庠塾之教法。庶乎不外此而得之矣。咸曰诺。于是书两先生讲学立规。附诸壁上。以为共勉之地云尔。

养拙斋记

[编辑]

吾友玉山张汉信五兼甫。即故南坡先生后孙。而少也家贫。菽水难继。遂力于农桑。身致万赀。庄获甚广。其一家之经纶事业。决非拙字所可能也。而扁其斋曰养拙。又为诗歌咏其事。远近士友续而和者甚众。日五兼袖其诗。请一言以发其意。余辞不获。遂为之说曰。昔子贡圣门高弟。而先贫后富者也。尝问于夫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夫人之情。富则安。安则佚。佚则肆。不以礼节之。则流荡无检。放僻奢侈。如影响之斯捷。故夫子必以好礼训子贡。盖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今五兼亦如子贡之先贫后富。而乃以拙字揭号以自警。其居家处事。以恭俭谦退为度。不悖乎礼法中涂辙。则庶几不违于夫子之训。而其于南坡翁贻厥之谟。亦可谓善继善述者矣。玆略叙以归之。

[编辑]

松潭蔡先生逸稿后小识

[编辑]

呜呼。此松潭蔡先生遗稿也。先生八代孙必勋氏。将以付剞劂氏。合小有亭题咏为上下二卷。题咏之合于元稿者。似无其例。然以逸稿观之。先生之咳唾灰烬于龙蛇兵火之中。收拾巾笥者。只是五六首绝句而已。则无足为先生言行之证。惟其亭楣元韵。即先生之所咏也。续而和之者。皆当时之硕德名公也。其于寓兴咏叹之际。称述先生之贤者居多。且其烟云变化之态。鱼鸟飞跃之机。摠是先生几案前朝暮光景。则先生之超然于名利之外。而遁迹于江湖之上。萧洒真趣。寄在于其中矣。世之览是卷者。参互而幷观之。则先生交游之盛。拔俗之标。可以想见于千载之下矣。题咏之合于逸稿者。夫孰曰不可哉。必勋氏要余识其后。余忝在外裔之末。义不敢辞。谨叙其合编之意如右云尔。

讲录刊补小识

[编辑]

密庵李先生尝因溪门诸子之朱书讲录。刊其误而补其漏。采摭群言。援引辨释。名之曰讲录刊补。是书之有功于朱书者大矣。余每读朱书。其句读文义。类多拘泥难通。思欲参互是书。开悟疑昧。而所居僻陋。借看甚难。李斯文埞为余备纸地。李参奉穉春以虎溪长印出。李上舍永仲以校长糚潢。东汲不劳而一朝有之。奉置案上。偏加爱玩者。非徒有资于翻阅之工。实感三君子嘉惠之意。为之遗吾子孙。以为永世传家之宝云尔。

书沧海翁不朽帖后

[编辑]

叔孙豹论三不朽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彼三立者。皆古圣贤事。而传之竹帛。久而不废。则其不朽也固宜矣。余观沧海翁画帖。名之曰不朽。其能与三立者。同其不朽耶。噫。沧海翁古之所谓奇伟倜傥之士也。脱略世累。游名山大川。北竆白头之泽。南临汉挐之顶。东西幷海。以尽其壮观。所历处皆有诗与记。而犹惧夫久而朽也。之汉阳写真于豹庵姜尚书。其所谓旷野平林。携筇独行者。海翁之天游也。疏林茆屋。开樽独酌者。海翁之真趣也。于是樊岩蔡相公叙之。海左丁学士评之。夫豹庵当世之名画也。樊翁当世之名相也。海左当世之名士也。夫以沧海翁之奇伟倜傥。已足以不朽。而幷此三君子之画与叙与评焉。则是帖之得以不朽也明矣。倘使叔孙豹观之。必将曰四不朽也。

书老先生答金而精书后

[编辑]

余读退陶先生集。至答金而精二书。一则居敬之说。一则明善之说。而居敬则以整齐严肃。为制外养内之要。明善则以学问思辨。为修身处事之始。条理有始终而纲目幷举。工夫有准的而大小相资。真可谓学者之要诀也。晩生末学。无所知识。而盖尝反复推究。有味乎此。谨以此训书揭于壁之左右。以为朝夕警省之资云尔。后学广陵李东汲谨识。

屏庵卢公传后叙

[编辑]

天地间。有至大至刚之气。配义与道。充塞宇宙。赋于木石则为松柏金玉。赋于禽兽则为凤凰麒麟。赋于人则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及其当大乱临大节则舍生取义。忘身殉国。办一死于干戈矢石之间。视死如归。古之张巡,许远辈是已。余每读韩文公巡远传后叙。至其呼南八之语。未尝不击节而悲之。今读金承宣㙆所撰屏庵卢公传。公又其人也。嗟呼。公忠义根性。勇略绝人。自平居无事之时。每以忠义自任。大书尽忠报国四字于屏。自号屏庵。以尽忠报国。为茶饭物事。故前后成迹。表表可称者有五。深河之役。扼腕赴难。单枪匹马。突阵斩贼。此其一也。又移北道防御边陲。贼气摧沮。莫敢蹂躏。此其二也。起复从军。竭诚勤王。焚香祝天。玉辂旋驾。此其三也。斥堠龙湾。严饬亭障。伏兵讨贼。斩获无数。此其四也。及当丙子之乱。慷慨作歌。誓死赴贼。与东里郑公贞武崔公。歃血同盟。自为先锋。奋不顾身。竟战险川。此其五也。噫。士于平时。孰不以忠义自期。及其临危当乱。釰戟交前。则鸟骇鱼窜。苟活于林薮之间者。滔滔皆是。而五次赴乱。终是如一。而乃以死报国。不负屏庵之义者。巡远以后如公者果几人。呜呼烈矣。虽然同时殉节诸公。皆有朝家显褒之典。士林腏享之礼。靡有馀憾。而以公之忠节。独不得显扬。几乎湮没无传。志士仁人之抑郁慷慨者何如哉。韩文公叙张巡传。而不及许远。人皆以为千古之憾。余于屏庵公。亦以是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