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朝鲜王朝实录/哲宗实录/二年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元年 哲宗熙伦正极粹德纯圣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实录
(辛亥)二年清咸丰元年
三年

春正月

[编辑]

1月1日

[编辑]

○戊子,诣仁政殿,亲上表里,仍受贺颁赦。

1月2日

[编辑]

○己丑,亲上表里陈贺时,各差备官施赏有差,礼房承旨徐英淳,对举承旨成原默,宣教官兵曹正郞李寅夔,加资。

○以徐英淳为汉城府判尹,金洙根为议政府右参赞,洪学渊为工曹判书。

1月3日

[编辑]

○庚寅,教曰:“洪祭酒回卺在迩云,事甚稀贵。朝家礼遇之地,且有从前已施之典,衣资食物,从优输送,遣史官存问以来。”

○以洪直弼为司宪府大司宪。

1月6日

[编辑]

○癸巳,以洪在喆为兵曹判书,赵斗淳为吏曹判书。

1月10日

[编辑]

○丁酉,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1月11日

[编辑]

○戊戌,大司宪洪直弼辞疏,批曰:“都宪特简,意有所在。砥行立名,需用当世,惟士为能,况卿之经术风范,世所推诩。昌言又若是惓惓,不觉耸然庄诵矣。卿其勿辞,亟回遐心,犁然膺命。”

1月12日

[编辑]

○己亥,召见,下直阃帅守令。

1月15日

[编辑]

○壬寅,以金兴根为吏曹判书。

1月18日

[编辑]

○乙巳,以李穆渊为刑曹判书。

1月19日

[编辑]

○丙午,以朴晦寿为实录摠裁官,李嘉愚为判义禁府事。

1月20日

[编辑]

○丁未,药院入诊及次对于熙政堂。大王大妃殿曰:“御真奉安处所,欲为议定。丙申年两朝御真移奉时,所言应皆记忆,而其时岂不悲恸,亦岂不自知不近人情也哉,为念来头事势,奉安于閟宫景祐宫矣。丙午年大行朝,以不及逮事之感怀,言于予者,恳至,以追慕不泊之恸,欲为继奉于真殿,予若挽止,则不近于人情天理,故仍为从之而奉安矣。今予所当者,比诸丙申,尤无以为言,三宗血脉,惟宪宗而已,虽甚张大,欲为奉安于真殿,诸大臣所见何如?”领府事郑元容等,皆以“继奉真殿,实为允当。”大王大妃殿曰:“增建之事,既有丙午之例,都监则置之,令户判监蕫。”

1月21日

[编辑]

○戊申,以徐箕淳为礼曹判书,朴永元为兵曹判书。

1月22日

[编辑]

○己酉,召对。

○恩彦君辛酉事辨诬奏文,略曰:

“臣之父宣恪王,冲龄嗣服,领议政沈焕之,当艰虞之会,窃威福之柄,幸国家有变,谓此时可乘。翌年辛酉,臣之本生祖恩彦君稛,先受其锋,伊时小邦不幸,有邪学之狱。焕之辈,谓臣本生祖,亦染邪教,敢以千万不近之目,被之千万不近之地,驱入此狱,混被其杀,公议尚有未泯。举国为之赍悲则急欲箝制,使不敢议其后,又必欲达之天听,暴之天下,竟至有诬奏之举。第以小邦前后奏御之文,亦备内府编辑之列,事之虚实,奏之真伪,传系于小邦。今若只据辛酉之诬而为辞,则为枭为獍,为鬼为蜮,虽轩镜高悬,禹鼎垂象,亦何由悉烛无馀乎?敢将臣本生祖辛酉罔极之诬,沥血陈闻,冀垂照察。”大提学徐箕淳制进。

1月23日

[编辑]

○庚戌,以李宪球为判义禁府事,徐左辅为礼曹判书。

○召对。

1月24日

[编辑]

○辛亥,召对。

1月25日

[编辑]

○壬子,名见陈奏谢恩使,正使金景善,副使李圭祊,书状官李升洙黄海监司洪耆燮,辞陛也。

○召对。

1月26日

[编辑]

○癸丑,召对。

1月27日

[编辑]

○甲寅,召对。

1月28日

[编辑]

○乙卯,召对。

1月29日

[编辑]

○丙辰,召对。

○刑曹判书李穆渊,从县道上疏自引,仍辞职,批曰:“往事何忍追提?卿其勿辞行公。”

○以郑岐源为忠清道兵马节度使。

1月30日

[编辑]

○丁巳,药院入诊及召对于熙政堂。

二月

[编辑]

2月1日

[编辑]

○戊午,诣真殿展拜。

○召对。

2月2日

[编辑]

○己未,召见全罗监司李裕元,辞陛也。

○命金兴根拜左相,朴永元拜右相。

○以李宪球为吏曹判书,徐箕淳为兵曹判书。

2月4日

[编辑]

○辛酉,召对。

2月5日

[编辑]

○壬戌,召对。

2月6日

[编辑]

○癸亥,以李嘉愚为兵曹判书。

○召对。

○以尹定铉为礼曹判书。

○教曰:“德兴大院君房摄祀孙,以前县监李时学,口传付军职,使之摄祀。”

2月7日

[编辑]

○甲子,召对。

2月8日

[编辑]

○乙丑,召对。

○命全溪大院君完阳府大夫人,龙城府大夫人墓所,四名日祭需,依德兴大院君墓所例磨炼。

2月9日

[编辑]

○丙寅,召对。

○以具锵和为忠清道兵马节度使,申命淳为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

2月10日

[编辑]

○丁卯,药院入诊及召对于熙政堂。

○左议政金兴根,陈疏辞职,赐批不许。

2月11日

[编辑]

○戊辰,召对。

○右议政朴永元,陈疏辞职,赐批不许。

○以李纪渊为庆尚首观察使。

2月12日

[编辑]

○己巳,召对。

○以赵斗淳为大提学。

2月13日

[编辑]

○庚午,行阁圈,直阁郑健朝、申锡禧、洪锺序、曺锡舆,待教金炳国、李容殷、徐相至、李僖鲁。

○以赵斗淳为奎章阁提学,南秉哲为直提学,郑健朝为直阁,金炳国为待教,金在清为吏曹参议。

2月14日

[编辑]

○辛未,召对。

2月15日

[编辑]

○壬申,诣孝定殿,行望祭。

○召对。

○以徐英淳为刑曹判书,尹致谦为汉城府判尹,尹致定为成均馆大司成。

2月16日

[编辑]

○癸酉,召对。

○别讲。

○左议政金兴根,右议政朴永元,再疏辞职,赐批不许。

2月17日

[编辑]

○甲戌,召对。

○别讲。

2月18日

[编辑]

○乙亥,召对。

○别讲。

2月19日

[编辑]

○丙子,召对。

2月20日

[编辑]

○丁丑,朝讲《论语》第一卷。

2月21日

[编辑]

○戊寅,朝讲。

○左议政金兴根,三疏辞职,赐批不许。

○教曰:“前后饬教,不啻恳至,而一向力抗,此何道理?庆尚监司李纪渊,即其地定配。”

2月22日

[编辑]

○己卯,昼讲。

○右议政朴永元三疏辞职,赐批不许。

2月23日

[编辑]

○庚辰,教曰:“行遣人李纪渊分拣,仍任前职,补外施行,使之除朝辞赴任。”

2月24日

[编辑]

○辛巳,召对。

2月25日

[编辑]

○壬午,昼讲。

2月26日

[编辑]

○癸未,昼讲。

2月27日

[编辑]

○甲申,诣真殿展拜。

○昼讲。

○以赵宽锡为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

○左议政金兴根,四疏辞职,赐批不许。

三月

[编辑]

3月1日

[编辑]

○戊子,诣孝定殿,行朔祭昼茶礼。

3月2日

[编辑]

○己丑,御春塘台,行春到记,讲幼学李亨会,表进士金肯渊,幷直赴殿试。

3月3日

[编辑]

○庚寅,以李行教为平安道兵马节度使。

3月4日

[编辑]

○辛卯,次对于熙政堂。左议政金兴根启言:“主经翼史,以为明道术而阅事理,日近庄士,讲劘讨论,严立课程,罔或间断。”批曰:“予虽不敏,当服膺矣。”右议政朴永元,陈勉节俭,批曰:“如欲爱民,则必自节俭始。卿以爱民二字,惓惓陈勉,断当体念矣。”

○大王大妃殿,命严饬各道,减价与殖钱之,分遣绣衣时,添入事目以为纠察。

3月5日

[编辑]

○壬辰,药院入诊及召对于熙政堂。

3月7日

[编辑]

○甲午,昼讲。

3月8日

[编辑]

○乙未,召对。

3月9日

[编辑]

○丙申,召对。

3月10日

[编辑]

○丁酉,以徐箕淳为判义禁府事。

○御春塘台,行三日制。

3月13日

[编辑]

○庚子,御春塘台,行文科庭试,取进士尹秉鼎等五人,武科取闲良金济肯等三百三十人。

3月14日

[编辑]

○辛丑,诣真殿展拜。

3月15日

[编辑]

○壬寅,诣坡州牧行宫经宿。

3月16日

[编辑]

○癸卯,诣仁陵,亲祭长陵展谒,还诣坡州行宫经宿。

○以尹致谦为刑曹判书,洪在喆为汉城府判尹。

3月17日

[编辑]

○甲辰,诣全溪大院君墓所,恩彦君墓所,完阳府大夫人墓所,龙城府大夫人墓所展拜,还宫。

3月18日

[编辑]

○乙巳,诣真殿展拜。

○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召见回还三使臣。

○以金鼎集为刑曹判书。

3月20日

[编辑]

○丁未,以赵冀永为判义禁府事。

3月22日

[编辑]

○己酉,御熙政堂,受新恩谢恩。

○召见忠清左道暗行御史徐堂辅,书启罪丹阳郡守张照,新昌县监金键,堤川县监赵行镇,温阳郡守赵秉璿,前郡守尹庠一,天安郡守金近喜,全义前县监兪莘焕,牙山前县监李鲁荣,清州前营将申命沆,忠州前前营将赵存德等,清风府使李汇载,褒施,准职除授。

3月27日

[编辑]

○甲寅,御春塘台,行西北别付料试射。

3月29日

[编辑]

○丙辰,药院入诊及召对于熙政堂。

○召见京畿暗行御史柳晏,书启罪阳智前县监崔鏶,坡州牧使李吉求,骊州前前牧使李奎宪,乔桐前府使吴致贤,长湍前前府使具性喜,通津前前府使具春喜,利川府使沈硕奎,高阳前前郡守金孝求等,麻田郡守洪在应,褒施陞叙。

夏四月

[编辑]

4月1日

[编辑]

○丁巳,诣孝定殿,行朔祭。

4月2日

[编辑]

○戊午,朝讲《论语》第二卷。

○召见忠清右道暗行御史金有渊,书启罪前监司赵得林,洪州前牧使李闻荣,舒川前郡守李熙敬,瑞山郡守李镇昇,前郡守尹载善,沔川郡守李源弼,定山县监宋秉文,扶馀县监金贞根,泰安前郡守吴宅善,大兴前郡守崔遇亨,庇仁前县监孔献东,海美前县监朴民焕。

○以郑元容为实录摠裁官。

4月3日

[编辑]

○己未,召对。

4月4日

[编辑]

○庚申,以金左根为训炼大将,白殷镇为禁卫大将。

○昼讲。

○以许棨为左边捕盗大将。

○大王大妃殿教曰:“璿源殿御真还奉安日,宪宗大王御真,同日奉安,仍行酌献礼矣。”

4月5日

[编辑]

○辛酉,昼讲。

○以赵台淳为成均馆大司成。

4月6日

[编辑]

○壬戌,以李熙䌹为左边捕盗大将。

○召对。

4月7日

[编辑]

○癸亥,召对。

4月8日

[编辑]

○甲子,召对。

4月9日

[编辑]

○乙丑,诣徽定殿展拜。

4月10日

[编辑]

○丙寅,召见全罗右道暗行御史赵云卿,书启罪咸悦前县监郑基重,海南前县监张龙逵,罗州牧使金在敬,珍山郡守尹会善,全州前判官金佐铉,灵光前郡守权馦,高山县监柳譱,兴阳前县监韩锡基,咸平前县监许传,前兵使柳永鲁。

4月11日

[编辑]

○丁卯,以金道喜为实录摠裁官。

4月12日

[编辑]

○戊辰,昼讲。召见江原道暗行御史李启善,书启罪淮阳府使朴𢽾默,铁原府使金箕祖,祥云察访李璋溥,原州前判官金近喜,襄阳前府使柳基丰,平海前前郡守徐庆辅,蔚珍前前县监成永龟,狼川前县监权秉德,横城前县监李儒龙,保安前察访南大儒等,金城县令金在献,安峡县监姜溍,幷褒施陞叙。

4月13日

[编辑]

○己巳,昼讲。

○以柳信俭为三道水军统御使,李肇渊为庆尚左道兵马节度使,许燮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4月14日

[编辑]

○庚午,召对。

○以曺云承为吏曹参议。

4月15日

[编辑]

○辛未,药院入诊及次对于熙政堂。

○命庶流疏通,凡于仕宦,各别收用。

○领议政权敦仁启言:“前捕将许棨,奉牌阙巡事,请施窜配之典”,大王大妃殿批曰:“前捕将,未知有何事端,而肆然奉牌,无端阙巡,极为骇然。依大臣所奏,窜配可也。”

○命别军职久勤外任之贬下绣罢者,荡叙后越三当次始拟望,以为定式。

4月16日

[编辑]

○壬申,昼讲。

4月17日

[编辑]

○癸酉,昼讲。

4月18日

[编辑]

○甲戌,昼讲。

○以李若愚为判义禁府事。

4月19日

[编辑]

○乙亥,昼讲。

4月20日

[编辑]

○丙子,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昼讲。

○以李嘉愚为吏曹判书,徐箕淳为兵曹判书。

4月21日

[编辑]

○丁丑,以赵秉骏为水原府留守。

4月23日

[编辑]

○己卯,召见全罗左道暗行御史李承益,书启罪潭阳府使朴承圭,前府使金老淳,兴阳县监李绮年,玉果县监权应骏,顺天前府使赵然昌,宝城前前郡守李亮熙,乐安前郡守金永琦,龙潭前前县令金近喜,昌平前县监李根荣,云峰前县监宋在益,光阳前县监鱼在渊,同福前县监韩用翰,康津前县监赵学春,獒树前察访承镇泰,前前兵使柳永鲁,前前左水使郑夏应,前前左水虞候李益相等,淳昌郡守洪锺茂,褒施陞叙。

4月24日

[编辑]

○庚辰,以洪锺英为吏曹参判。

4月28日

[编辑]

○甲申,昼讲《论语》第三卷。

4月29日

[编辑]

○乙酉,朝讲。

○召对。

○执义蔡元默,疏论京畿御史柳晏,湖南右道御史赵云卿,命施刊削之典。

4月30日

[编辑]

○丙戌,召对。

五月

[编辑]

5月1日

[编辑]

○丁亥,以兪章焕为司谏院大司谏。

○召对。

5月2日

[编辑]

○戊子,昼讲。

5月3日

[编辑]

○己丑,召对。

○召见咸镜道暗行御史崔遇亨,书启罪茂山前前府使李信泳,利原前县监柳相濂,甲山府使李仁奎,明川府使郑云翼,锺城前府使李熙承,洪原前县监权圣根,居山前察访李景源等,咸兴判官申锡宽,褒施陞叙。

5月4日

[编辑]

○庚寅,召对。

5月5日

[编辑]

○辛卯,诣孝定殿,行端午节享昼蔡礼。

○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召对。

5月6日

[编辑]

○壬辰,召对。

5月7日

[编辑]

○癸巳,召对。

○别讲。

5月9日

[编辑]

○乙未,召对。

○别讲。

5月10日

[编辑]

○丙申,召对。

○口传教曰:“大王大妃殿诞辰进献钱二千两,自宣惠厅入之,水䌷一同,木三同,自户曹入之,而每年依此举行事,分付。”

5月11日

[编辑]

○丁酉,召对。

5月12日

[编辑]

○戊戌,昼讲。

○宪宗大王、孝显王后祔太庙都监,命祥后设局尊崇都监合设,堂郞兼察。

5月13日

[编辑]

○己亥,昼讲。

5月14日

[编辑]

○庚子,召对。

5月15日

[编辑]

○辛丑,诣孝定殿行望祭。

5月16日

[编辑]

○壬寅,昼讲。

5月17日

[编辑]

○癸卯,诣璿源殿,各室御真还安,宪宗大王御真奉安,仍行酌献礼。

○璿源殿增建时,监蕫堂郞以下,施赏有差。

○真殿酌献礼时,赞礼以下,施赏有差,赞礼礼曹判书尹定铉,礼房承旨申锡愚,执礼副司果李参铉,大祝副司果金敬铉,幷加资。

5月18日

[编辑]

○甲辰,礼曹启言:“孝定殿禫事后,行祔庙之礼,则例有迭次祧迁之举矣。以五庙之制,承统断序之次,溯而上之,则真宗大王神位,似当祧迁于永宁殿,而祧祔事体严重,臣曹不敢擅论。请问议时原任大臣及儒贤,定夺举行。”允之。

○昼讲。

5月19日

[编辑]

○乙巳,昼讲。

5月20日

[编辑]

○丙午,以赵冀永为判义禁府事。

○召对。

5月21日

[编辑]

○丁未,召对。

5月22日

[编辑]

○戊申,以金左根为工曹判书,李鲁秉为司宪府大司宪,李启朝为礼曹判书。

5月23日

[编辑]

○己酉,召见回还陈奏使。

○教曰:“使事顺成,不可无示意之举。奏请正使金景善,副使李圭祊,书状官李升洙,幷加资。”

○大王大妃殿教曰:“五十年幽枉之伸,今无馀憾,莫非主上诚意所致。恩彦君内外祠版,遣正卿致祭。”

○以吴取善为司宪府大司宪。

○前大司宪李鲁秉疏略曰:

“昨年春曹褒贬,假引仪权中本,居在中考。其时领揆,俾勿点下,而因嘱低昻,殊非对扬之意,故降置下考矣。大僚因是含怒,及臣递职之后,分付铨曹,勒递郑时浚职,复授权中本,为济其私。迫逐无罪之人,还授以贬下之人,何其无忌惮,若是之甚也?臣以其时政官,安得不惭恧于心乎?凾削臣见带之衔,仍施当被之律。”

批曰:“省疏具悉。”

○政院启言:“领议政权敦仁,以台疏,不敢偃处城𬮱。”教曰:“大官体貌自别。苟以此等事,轻其举措,则岂不反有所损乎?卿其还第,切勿虚徐。”又教曰:“除非官师之箴,则诋斥大臣,非但有关朝体,况非推上之事乎?前大司宪,施以投畀之典。”

5月24日

[编辑]

○庚戌,召对。

5月25日

[编辑]

○辛亥,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宾厅启:“大王大妃殿加上尊号望正烈,王大妃殿加上尊号望宣敬,孝显王后追上徽号望敬惠,靖顺大妃殿上尊号望明宪。

○户曹参判卢光斗,从县道上疏陈勉,批曰:“所陈之言,寔出忠爱,深用嘉尚。内下表里一端赐给。”

○昼讲。

5月26日

[编辑]

○壬子,以左议政金兴根为实录摠裁官。

○昼讲。

○以李寅皋为吏曹参议。

5月27日

[编辑]

○癸丑,领议政权敦仁疏略曰:

“臣以前宪长之疏,屡奉严命,泯不蠢动,莫重典礼,敢事逋傲。乞禀东朝,下臣司败,勘以当律,以谢人言,以为为人臣孤恩负国者之戒。”

批曰:“前都宪疏,实实老妄所致,则以卿休休之量,固宜一言释憾,而反复深引,罔念国体之重,窃为卿慨咄。望卿,更勿坚执,幡然还第,以理庙务。”

○召对。

5月28日

[编辑]

○甲寅,昼讲。

○行,初次祈雨祭。

六月

[编辑]

6月2日

[编辑]

○丁巳,行,再次祈雨祭。

6月6日

[编辑]

○辛酉,行孝定殿祥祭。山陵守侍陵官魂殿享官以下宗戚执事,施赏有差。

6月7日

[编辑]

○壬戌,给忠州牧烧户,恤典。

6月9日

[编辑]

○甲子,礼曹,以宪宗大王祔庙后,真宗大王祧迁典礼,命时原任大臣及在外儒贤,收议,启:“领府事郑元容以为:‘五庙祭四亲,与始祖二昭二穆以上则迁,礼之常也。帝王家统序为代,真宗至宪宗为五世,而今圣上,即宪宗之嗣王也,宪宗祔庙之日,真宗以五世而祧,亦礼之常也。若以亲序而言,则以月祭之,亲行来藏之制者,情有所未安,然必有先儒定论之可援,前代行典之可据然后,始可议行云。’领议政权敦仁以为:‘宗庙之礼,以继序为昭穆,祧主迭迁,惟视庙数,礼之正也。今我圣上,继宪宗之统,有父子之道,若不祧真庙,诚有违于五庙之制,恐不可也。高曾之不在迭迁,亦礼之正也。真庙于圣上,为皇曾祖,今若迭迁,则是亲未尽而祧也,亦不可也。此是莫重莫严之变礼,而历选古今,无确证之可据,则处于常变,务尽情礼,非臣愚暗所敢与议也。第按朱子《祧庙议状》,以‘兄弟各为一世,天子七庙,为礼之正法。”而至论祧迁,则“太祖、太宗,析一为二,太庙所祀之仅及八世,大为乖谬,请速改正。”者何也?周庙之制度无征,时王之典则亦重,则世数之若分若合,庙制之或七或九,亦有时宜之不必泥古欤?故,横渠张氏亦曰:“自高至祢皆不可不祭,若各有兄弟数人代立,不可以庙数确定。”却有所不祭也。顾今庙制,虽不当拟议于兄弟继序,而若其庙数之不拘限满,亦足以援照矣。况谨稽我朝典礼,世宗三年,始建永宁殿,祧迁穆祖,而太庙自翼祖以下,为六室,不以庙数为拘一也。宣祖二年,始祔仁宗于文昭殿时,谏院以‘当初遗训,无过五室,仁庙入祔,睿宗当迁。’”议者皆以为“祖仁宗考明宗,非但名实大乖,睿宗于当宁,为高祖之亲,递出未安。”遂以次陞祔,而睿宗不迁,自太祖以下,为六室,不以庙数为拘二也。显宗二年,孝宗祔庙,并祧仁宗、明宗,当孝庙在宥时,仁宗以下庙数满五而不祧,仁宗至显庙初,始曁明宗而并祧,不以庙数为拘三也。是皆以亲未尽而未敢递议,迁祧未尝以继序之各为昭穆庙数之适满五室而为拘也。今日之礼,虽曰不当以兄弟继序为拟,而兄弟之各一其世,朱子既曰,礼之正法,则准以正法,其为继序之五世一也。列圣朝以来,亦岂欲舍正法而不嫌于六室哉,盖以不如是,四亲之尊,有不得庙享者,大圣人恻怛仁爱之心,斟酌于常变经权之中者,亦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臣愚,窃以为与其果于古常,或有歉于天理人情之正,无宁仰述我列圣朝不拘庙数。至精至微之义,亦不失张、朱两贤不定庙数之本意欤云。’判府事金道喜以为:‘真宗大王,于殿下,为曾之制溯以上论真宗室当在世数之外矣朱子之议先正之论恐为今日之援据而宗庙之礼严敬迭迁之仪慎重云判府事朴晦寿以为王者之制宗统为重宗庙之礼昭穆莫严而五庙之制古今之通义也今我圣上承宪宗之统而为嗣王自宪宗上至正宗四庙之数已满而真宗在二昭二穆之外当祧礼也苦以亲序而言则真宗于殿下为皇曾祖矣亲未尽而祧礼所难慎情有未安故至有下询,而系是王朝莫重之大典礼,尊尊亲亲之互相为重,若非折衷情礼,援据行典则无以合质俟之义云。左议政金兴根以为:‘诸俟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必有祧而后,有祔,礼之正也,庙之统也。而惟是由殿下而溯之于真宗,则亲有所未尽,祧有所可议也。故礼臣不敢擅断,而仰请博询者也。第念历代庙制,弟继兄叔继侄,必以兄与侄,各为昭穆,以备庙中世数,是所谓庙统也。统不可紊,故虽亲属,违序秩,然以承统为重者也。以此求之于今日,则真宗之祧,由于昭穆之不得不登进。苟或不然,庙中二昭二穆以外之位,岂不诚万万未安也?周孝王,以叔继侄之君也,朱夫子拟成七庙之图,而以祖考、兄、侄,为四亲,并与后稷、文、武,以备七世之数,而以孝王曾祖康王,为递迁之列。此是大贤所勘破之定论,而在今日,庶可以援据矣云。’右议政朴永元以为:‘王者以继序承统为重,故嗣君之于先君,虽非父子之亲,而有父子之道,宗庙昭穆之制,亦因是而序焉。朱子禘祫议,附陈周庙图,孝王以叔继侄,而懿王为昭,共王为穆,成、康即高曾之亲,而以七庙则为应迁之世,以昭穆则仅在昭穆之内。又于《庙议图说》,光宗以神、哲、徽、钦、高、孝六室,为亲庙,英宗以五世而当祧,成周则迭迁之事,远不可考,宋朝则以其幷祧僖、宣二祖,故英宗竟不迁。然朱子之书,其说甚详,礼家以为定论。今我殿下之于宪宗,义同继体,礼严尊祢,推溯以上,真宗室,在世数之外。夫二昭二穆,所以祀四亲,亲未尽而祧礼之变也。惟其以上传重为统,故不以亲亲害尊尊。今日之礼,当一遵朱子之议而已云。’祭酒洪直弼以为:‘第斯礼也,与孝定殿属称,相为终始,故有不容含默,玆敢毕陈。殿下之于宪宗,纉緖传重,无父子之名,而有父子之道。故号祢庙而称嗣王,尽致丧之制,行谅暗之义,尊敬严重,无间于继体。则五庙世数,台遵父子昭穆之礼已矣。谨按《朱子大全》禘祫议,载周世数图,及四时祫图。孝王时懿王居左昭,共王居右穆,懿王,即共王之弟,而兄弟各为昭穆,孝王,即懿王之叔,而世序无异父子也。朱子常叹宋朝庙制,兄弟相继者,共为一世,为礼之末,失其议状,则太祖为穆;拟周之文王,太宗为昭,拟周之武王。又云“哲宗,为穆徽宗,为昭钦宗,为穆高宗为昭。”太祖、太宗、哲、徽、钦、高,为兄弟,而祭各有室也。先正臣宋时烈,尝议祧庙疏,亦曰:“帝王家,以承统为重,虽以兄继弟,以叔继侄,然犹以为父子,而各为昭穆。”以《春秋》言之,则鲁闵公,弟也,僖公,兄也,而孔子书曰,跻僖公讥逆祀也。朱子,请以兄弟,各为一世,如父子。今我仁庙、明庙,亲虽兄弟,义则父子也,前头迁奉永宁之时,犹可以二其昭穆;以正其已事之未安。”先正臣李縡,亦以宋张齐贤所谓“兄弟继及,亦移昭穆之列者,为正。”揆以孔、朱之训,参以先正之论,则我殿下之于真宗大王,当准五世之数,而行祧迁之仪,恐符礼意。是所云秉天理以正人伦,观会通以行典礼者云。’副司直成近默以为:‘今此宗庙变礼,事创礼异,不当祧而祧不当跻而跻,均之为失礼。如臣不学蔑识,何敢措一辞于其间乎云。’大臣儒贤之议,并如此,请上裁。”批曰:“此是莫重莫大之典礼,而一二之论,不无参差。二品以上及时儒臣,更为收议以入。”

○昼讲。

6月10日

[编辑]

○乙丑,以金兰淳为刑曹判书。

○朝讲《论语》第四卷。

6月11日

[编辑]

○丙寅,昼讲。

6月12日

[编辑]

○丁卯,昼讲。

○召对。

6月13日

[编辑]

○戊辰,昼讲。

6月14日

[编辑]

○己巳,召对。

6月15日

[编辑]

○庚午,以金炳冀为吏曹参判。

○礼曹,以祔庙时祧迁事,二品以上及时儒臣,更为收议,启,批曰:“观于诸议,虽有一二参差之言,而此则各陈其所见而已,何必使之苟同乎?亲未尽而遽议迭迁,其于天理人情,太涉未安。而帝王家,以承统为重,古今之通谊也。宪宗大王,君临十五载,纉承正、纯、翼嫡嫡相传之大统。今若奉祔于二昭二穆之外,则其于天理人情,尤当如何也?然则真庙之迁祧,自是不得不然之礼也。其令仪曹,祧迁仪节,择日举行。”

6月16日

[编辑]

○辛未,成均馆,以居斋儒生卷堂所怀,启,以为:“今番祧礼,自有正法,而领相献议,窃有所骇惑者矣。其曰‘历选古今,无确证之可据’,谨稽朱夫子作周七庙图,懿王以孝王之侄,居祢位,康王,以孝王之曾孙,为应祧之庙,此正今日之确证。而乃曰‘无可据者’,何也?朱子小贴子:‘以幷迁二祖,析一为二,不及今之九,不成古之七,尤为乖谬’,至有先行改正之请。盖不能行议状正法,则姑欲依本朝旧制,尚冀异时改谬归正,故先行二字下得切实者也。今其引用,不究本旨,截去首尾,牵合臆定曰:‘若合若分,或九或七,亦有时宜之不必泥古’,窃详贴子,何尝有不必泥古之意欤?又引横渠张氏之言,则‘自高至祢,皆不可不祭,若有兄弟数人代立,不可以庙数确定。’云云。既曰:‘自高至祢’,则室数固不拘,而世数之不可增,可知也。今其引用,有若不拘世数者然,此岂张氏本旨欤?我朝世宗三年,太宗在上王位,而其曰‘翼祖以下为六室。’今所议者,莫重之礼,有此妄谬,岂不万万惊悚乎?文昭殿之制,有非庙礼可援,而睿宗不迁,可知仁宗、明宗合一而为五世六室也。仁宗祧礼,不在孝宗在宥之时者,果非正礼,故先正臣宋时烈奏议,已言其失,然可知仁宗、明宗合一而为五世六室也。我朝,亦以时王之制,行兄弟合一之礼,即朱子小贴子之意,何尝不拘世数,而今引而为说,抑何意也?若如其说,宪宗附而真宗不祧,则翼宗、宪宗,将不在昭穆之内矣,其可乎哉?我两宗,即世适之君,而传统于我殿下,彼不欲以昭穆享之者,亦何意也?其事则两宗之礼也,其礼则宗庙之重也,若无一言卞正,其何以明天理正人纪,永有辞于天下后世乎?臣等处首善之地,见不正之论,不敢晏处,退伏私次,恭俟处分。”云,教曰:“礼有一定之论,则岂曰聚讼乎?今此皇曾祖祧迁,以常人之情骤看,则是岂常情所敢安乎?第以统序之至重,而真宗大王世数已满五庙之外也,故不得不登进,而有迭迁之举也。然则其于皇曾祖祧奉孰不谓之莫大之变礼也?领相所见,只出于斟酌情礼之意。岂有他哉?今以一言之不合,斥之如此,则古今论礼说之人,皆将归之于不韪之科乎?况日昨收议已定之后,又此争论,大关心术。而不念圣庙事体,遽然卷堂,万万慨咄,即速还入之意面谕。”

6月17日

[编辑]

○壬申,以权大肯为刑曹判书,李圭祊为汉城府判尹,尹定铉为判义禁府事。

○礼曹,以真殿茶礼亲行时服色,启禀,教曰:“戊戌以后,已有自内有扬衮龙袍行礼之例,依此磨炼。”

6月18日

[编辑]

○癸酉,诣真殿,行茶礼。

○掌令朴凤钦疏略曰:

“噫!彼领相权敦仁,独非我两宗之臣乎?伏读收议批旨,至嫡嫡相传以下一句语,臣肝胆欲裂,声泪交迸。今此询议,即出重其事敬其礼之圣意,孰不以大经大法,正礼正论,以副我殿下克慎之念?而彼独何心,以不易之正法,谓无可据,引用先贤之语,则讹误其本旨,援论国朝之典则,谬妄于考据,敢欲以我翼宗、宪宗奉以昭穆之外,万古天下,安有非昭穆庙享之君乎?圣上在上,其言虽不得行,顾其人则大官也,顾其言则邦礼也。执其言而究其心,则不可但以大不敬言也。公议齐愤,舆情转郁,何幸士论先发,始有驳下,安有如许道理乎?仰禀东朝,凾降处分,以惩正之举,终乃迫于严命,草草了勘。彼相则视同细故,循例胥命,晏然进附奏,古今天乱萌,以谢人心。”

批曰:“省疏具悉。”

○教曰:“朴凤钦之疏,便是不逞之投匦也,不可以台言,有所曲恕。为先施以刊削之典。”

○掌令柳泰东疏略曰:

“即伏见祧议批旨,若曰‘帝王家,以统緖为重,古今之通谊也。宪宗大王,君临十五载,纉承正、纯、翼嫡嫡相传之大统,今若奉祔于二昭二穆以外之位,则其于天理人情,尤当何如也?’为教,于是知圣学高明,分析精微,若是严正明快也。取见诸议,则其中立异者,即领相是已。噫!此大僚,以诗礼古家,凡属礼节,素所讲究,必胜于他人。而今欲以似是之说,上眩下惑。受恩于先朝也何如,受知于先朝也何如?今拟享之于昭穆以外之位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自发轫之初,薄涉才艺,朝东暮西,千亿幻身,平生伎俩不出乎缔结鄙类,看作奇货,绍介攀援,无所不至,受人唾骂,亦已久矣。今于锺鸣漏尽,犹不思恬退之计。虽以近日事言之,前都宪疏,有若就事论事,而即一弹劾附奏,亦曰济己私负国也,无忌惮小人也。而作出旋入,全没廉防,身居上相,颠倒昌披,至斯之极,何能率群僚哉?乞禀东朝,领议政权敦仁,亟施屏黜之典。”

批曰:“尔言亦出忠愤乎?本事之外,历举平生,又何故也?万万骇叹,尔亦施以刊削之典。”

○两司联疏大司宪吴取善,大司谏兪章焕,执义洪羲宗,持平金锡熙、洪锺序,正言金永秀、郑焕翼。略曰:

宗庙之中,以统序为重,即建天地俟百世之大经大法也。噫!彼领相权敦仁,抑独何心,谓无可据,妄起横议,坏乱典礼,疑惑人心,其不敬无将之习,胡至此极?惟我宪宗大王,以世嫡之统,临君师之位,彼相亦一偏被恩遇者也。今方丧甫毕,祔仪将举,恸冤之心,於乎之思,亦彝性同得,而乃欲以奉祔于二昭二穆以外之位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士论先起,台弹继出,可见大同之公愤。殿下乃责之以挟杂,罪之以不逞,摧折之如此,臣不能无憾于天地之大也。乞禀东朝,亟降处分,以折乱萌正人纪。

批曰:“礼论之各由已见,从古皆然,则独以此,声讨于此大臣,实是究说不得之事也。其勿更烦,以靖朝象。”

6月19日

[编辑]

○甲戌,玉堂联箚校理李汇圭、李鼎信,副校理李兴敏、徐堂辅,修撰柳进翰,副修撰宋谦洙、朴珪寿,正字金炳国略曰:

祧祔询问之举,寔出圣上敬谨之意,而先贤定论,不啻明白,历代行典,皆有可据,盈廷之议,沕然大同,噫!彼领相权敦仁,抑独何心,敢发横议于其间乎?独纾一己之见,硬定而质言,何其无忌惮之甚也?即如其说,则惟我翼、宪两庙,将在昭穆世数之外,是岂人情天理之所可议到者乎?议礼之讼,从古何限,而未有为人臣子忍发违天理拂人情之说,欲乱典常,如此之甚也。虽幸圣明照临邦礼得正,而苟不明示好恶,以昭典宪,将何以折乱萌而正人纪哉?乞禀东朝,亟降处分。

批曰:“昨谕两司之批,勿烦。”

○教曰:“毋论本事之如何,儒论台论,若是峻发之后,徒以礼遇为拘,一向敦迫于决难犂然之时者,反非诚实之道。元辅之任,姑为勉副。”

○以李宪球为判义禁府事。

6月20日

[编辑]

○乙亥,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6月21日

[编辑]

○丙子,以徐念淳为吏曹参判。

○副司果尹哲求,疏请权敦仁亟施当律,批曰:“苟有公愤,只论本事而已,何如是搀入许多说话,有若急书也?此等喜事之人,反不足深诛,原疏还给。”

6月22日

[编辑]

○丁丑,以徐左辅为司宪府大司宪,李玄緖为司谏院大司谏,徐元淳为吏曹参议。

○两司联箚大司宪徐左辅,大司谏李玄緖,执义李承辅,掌令金会明、赵远永,持平尹堉、洪锺云,正言闵致庠、权应夔请亟正权敦仁忘君误国之罪,批曰:“已有前日诸台之批,卿等勿烦。”

6月23日

[编辑]

○戊寅,玉堂联箚,请亟降处分,批曰:“已谕于台箚之批矣。勿烦。”

○三司合启以为,噫嘻!痛矣。权敦仁之罪,可胜诛哉?惟其赋性滥猾,宅心奰谲,平生伎俩,惠在于贪权而乐势,昼宵经营,不出次循私而蔑公,排布兜揽,惟已所欲,终必至于凶国祸家而后已,有识者之忧叹,厥惟久矣。至于今番,倡为邪论,疑乱邦礼,而其忘君负国之罪,益无逃矣。呜呼!宗庙之礼,至严且重,苟或妄措横议,不免于大不敬之诛者,实古今之通谊也。而公肆邪说,捏合乖礼,引朱子之训则舍议状正论,拟图确证而断章截取,牵附已见,乃以‘亦有时宜,不必泥古’等语,自为问答,曲成注解,其矫诬妄错,振古所无。援国朝之典则,全不考检,臆定室数,以至语逼于莫尊莫严之地,而少无畏慎底意,其颠倒悖乱莫此为甚。臣等窃伏读收议批旨下者,自‘宪宗大王君临十五载’以下四十六字,字字恻怛,句句森严,建诸天地,炳若日星,凡在承聆,孰不掩抑,而彼之萠心发口者,何其一切相反耶?幸赖圣意先定,群议大同,钜典因以克举终事,得以无憾。而悖论一出,几至于国不国而人不人,苟蔽其辜,合置何辟?至若年前曲迳纳医,负犯至重,而乃于台弹峻发之后,敢欲抗拒公议,急于拯援私人,自辟厚窠,有若酬劳。苟有臣分,宁忍为此?且当直宿之际,身为都相,焦遑煎灼,宜倍馀人。而称以服药,晩始入来,傍观者孰不骇叹?及夫崩坼之日,请对定策,何等严急,而乃敢推诱时相曰:‘此非原任事’,其心所在,固难测度。内府之藏,初非外臣所可知者,而缔结掖属,惟意取出,闻之者莫不愤惋。伪传御命,自有常刑而违律献议,墓掩济私之迹,误捉江民,足以干和,而纵校搜括,以招滥杀之怨。彼亦先朝化育中物也,其恩遇何如,眷毗何如,而前既辜负于医药,又欲坏乱于典礼。此其将心所蓄,随处闯发,而擢发难赎,寸脔何惜?若其趋附之迹,工于幻化,专恣之习,罔有纪极,苟利于己,无所不为。四武之营护,实由同恶,阃帅之勒递,惟知营私。干嘱不遗于巨细,求请遍及于中外。在他人,罔匪极罪,而在此人,犹属薄物细故,有不暇一二烦陈者也。为人臣而负遗君之罪,以大官而犯忘国之案,一误于进医,再误于论礼,凡今日圆颅而方趾者,孰不欲食肉而寝皮哉?此而不快正当律,则世道无以底定,舆愤无以少泄。请前领相权敦仁,为先施以削夺官爵门外黜送之典。“批曰:”权敦仁事,只以礼论言之,归之于执拗,而妄发则容或可也。直以不敬断之者,是岂忠厚之风乎?此外胪列,苟有是焉,何待今日而发也?极为乖当,亟停勿烦。“

6月24日

[编辑]

○己卯,祭酒洪直弼疏略曰:

臣于己酉六月,猥蒙下询,以殿下嗣位后孝定殿、徽定殿祝式,属称臣以‘继序之地,虽叔父继侄,兄继弟,有父子之道,而无父子之名,故属称则恐当用兄弟叔侄之序,请加皇侄皇侄妃之称,是乃仰述称皇考皇兄之义例而云尔’,竟致依议施行矣。臣靡敢自信,窃更考先正文元公臣金长生之论,有曰:‘帝王之以叔与祖继侄孙者甚多,当依《通典》自称曰,嗣皇某,于先君,亦当别有称号,而未有先儒定论,不敢创说。’礼官所谓有父子之义,而无父子之名,正是也。以祖与叔之尊称,子于侄孙之行,恐无此理,盖人神相依,专在于属称,而亲亲尊尊之义,并行而不悖,故文元公所云,亦当别有称号者,即以此耳,苟加称号,未知当如何为正。而臣于献议中,亦举唐宣宗时,于穆、敬、文、武四帝,但称嗣皇帝臣某用备今日援证云’,而亦未敢质言也。谨稽先正文正公臣宋浚吉有云‘继序之义,至严且重,其于先君,有臣道焉,虽叔侄兄弟之间,不得亲属称。’文纯公臣韩元震,亦云以‘从祖继孙,以叔继侄,以兄继弟者,将以孙侄弟卑幼之称,加之于先君,而自据其祖叔兄尊属之称,其为难处。’又有甚焉参究诸说,自有精义,而臣所献议者,极涉妄率,罪不胜诛,恭俟驳正之论久矣。先王先后,今将跻祔太庙,不意体国之地,忽有异论。幸赖圣上明断,庙议克正,大圣人遵经达权明天理正人纪之意,窃不胜钦仰攅颂。第议者之处翼、宪两朝于昭穆世数之外者,未敢知其礼之何据,而以承统继序之重,不与昭穆,则其异乎私家之班祔者几希矣。识者谓属称‘皇侄,或欠尊尊之义,故以致邪说之肆行。’其言有理,臣罪于此,益知其无所逃矣。伏愿圣明,博询在廷,务归尽善,仍议臣当勘之律焉。

批曰:“此是莫重莫大之典礼也,奉以行之,既阅三载。今此厘正,实涉悚然,而卿言若是纤悉,更当博议裁之矣。至于当初议定之过自为引,诚过矣过矣,礼论之多岐,非特此事,则以若其时之苍皇,设或有未及援证处,此岂卿之所失耶?卿其安心,勿复以此烦提。”

○教曰:“儒贤之疏如此,而典礼中最当审慎者也,时任大臣及礼堂处,收议以入。”

6月25日

[编辑]

○庚辰,三司合启,批曰:“权敦仁事,当有东朝,处分矣,过此以往,切勿更烦。”

○大王大妃殿教曰:“予妇人也,岂知周公之礼?但以常理推之,庙数已满之论,礼也,亲属不迁之论,情也。礼由于情,情由于礼,物理之自然也。然则今日之事,情与礼,可使两行而不悖矣。前领相之论,有何负于先君国家,而声讨胪列,如彼其罔测,直归之于不敬无将之科?朝廷之上,苟有一介公心,忠爱之人,不使朴、桞、尹之好事妄是非之徒出矣。念及于此,不觉寒心而慨叹矣。予有一言明诰。君臣之间,谊同今昔,若于逮事之地,论其爱戴眷眷之情,尤当如何前领相之不欲以昭穆享翼、宪、两朝云者,是何言也,岂忍笔之于书乎?戴发含生之伦,其果尽信而致惑其论耶?此而不能信,则言者之心,有足以见之矣。前领相,宁有此心,如有此心,天厌之天厌之。岐贰于大同之论,意见之所局也,何损于已定之礼乎?虽然,卿等之所争执者既曰‘莫严莫重之义’而谓存事体故屡回思量,所请之律,黾勉从之。如是处分之后,若或有更发乖激之论,而不知止者,太阿在前,予不虚试。在廷臣邻,咸须知悉。”

6月26日

[编辑]

○辛巳,都政下批,以金鍏为司宪府大司宪,李明迪为司谏院大司谏,洪远燮为成均馆大司戊。

6月27日

[编辑]

○壬午,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召见守令边将初仕人。

○三司合辞,请削黜罪人权敦仁,先施中途付处,批曰:“日前慈教曲当事理,卿等宜有以奉承之不暇乃反合辞,一节深于一节,此何道理。”

○再辞,请亟许臣等之请,以折乱萠,批曰:“毋论小事大事,当先道理边做去,卿等之分也。卿等之争执,一切反是,日昨处分之后,将欲角胜而然乎?并施罢职之典。”

6月29日

[编辑]

○甲申,三司合辞,请门黜罪人权敦仁,施以中途付处,批曰:“卿等知分拣之意乎?欲使卿等,得以伸面前道理也,更勿争执,即为传启。”

秋七月

[编辑]

7月1日

[编辑]

○乙酉,日有食之。

○司谏申佐模疏请

门黜罪人权敦仁,亟允三司之请,仍论吏判李嘉愚,兵判徐箕淳注拟循私之罪。

批曰:“吏判事,岂至于是乎?兵判事似不过无心之致,而一纸并列,极不称停。至于改正之请,尔言何其刻迫?太欠忠厚也,甚不韪矣,尔则递差。”

○三司合辞,请门黜罪人权敦仁,亟施当律,批曰:“卿等以争执者,若出于君臣义分,则慈教之后,不思奉承,亦不有乖于人臣义分乎?朝家待台阁之道,不宜一向挫抑,门黜罪人权敦仁,加施放逐乡里之典。今此处分,非曰罪有加于日前而然也,不如是,则上下相持,出场无期,徒致事体之坏损故也。咸悉此意,无或更闹,竟使朝家,有非常之举措。”

○三司再启,批曰:“既门黜而又放逐矣,奈何一向争执,不知止也?卿等递差。”

7月2日

[编辑]

○丙戌,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宋能圭为司谏院大司谏。

○玉堂联箚,应教尹行谟,副应教赵远永,校理李承辅,副校理宋谦洙,修撰徐翼辅,副修撰李亮信、朴珪寿“请放逐乡里罪人权敦仁,亟许当律”

,批曰:“不信慈教,不遵王言,徒事角胜,有若立异者,是岂臣分乎?宁有如许道理?万万骇恶,尔等幷施远窜之典。”

○两司联箚掌令金铉复,持平姜长焕、李教寅,正言韩龙源乞勘,批曰:“玉堂事,诚极乖常故,才有处分矣,尔等何必为引?斯速传启。”

7月3日

[编辑]

○丁亥,院议启,请反汗七儒臣幷窜之命,批曰:“儒臣事,予岂无商量而然乎?反汗之请,恐非喉院之责,勿烦。”

7月4日

[编辑]

○戊子,玉堂联箚,请反汗七儒臣幷窜之命,亟许权敦仁当施之律,批曰:“合辞则惩讨,而传启则独非惩讨乎?更勿烦渎,斯速入来传启。”

○礼曹,以孝定殿、徽定殿祝式收议,启:“左议政金兴根以为:‘孝定殿、徽定殿祝式,属称礼家尚论,有所未能十分是当者。盖以亲序之尊而临之,则有未安之意,以统序之隆而进之,则有不称之悚故也。先正臣金长生,论晋、唐时礼曰:‘祖与叔,乃尊行之称,孙与侄,乃卑下之称,其可以尊称,施之于己,卑号,加之于先帝乎?’以此推之,在今日为确据矣。且伏念宗庙之制,自有我家之礼,凡于位版,本无高曾祖考之号,只于祝式,随其亲序而书之。殿下于宪宗大王,虽有父子之道,既无父子之名,则以统序之重,而曰嗣王臣,以亲序之难于称谓,而只举庙号及谥号于孝显王后,一例照此,则在统序可以无紊错,而在亲序,亦庶无牵掣。古昔儒贤之严于大闲,而优裕纡馀,务归至当者,亦恐不出于此云。’右议政朴永元以为:‘今此儒贤疏,追考礼家诸说,以为孝定殿、徽定殿祝式,有欠尊尊之义。盖侄者,卑幼之称,以卑幼之称,加之于祢事之地,谓有所未安也。以叔继侄之君,溯考历代,惟有周孝王、唐宣宗。周家祝册,虽无事征,谓兄弟之子为侄,非三代之文,则孝王之于懿王,其无可加之属称,事理明甚。唐宣宗时,礼院所奏祝文,顷年大臣儒贤之议,已有引据,而其于敬、文、武三室,但称嗣皇帝,臣则其无所加之属称,自可推类,既无属称,则只书庙号,又可知已。当初皇侄属称之议,即从其亲序者也,而先辈之礼论,若是谨严,前代之典式,确有援证,则恐不可以奉行之有年,而难慎于厘改。臣无容他议云。’礼曹参判金万根以为:‘孝定殿、徽定殿祝式称号,定而行之,今已三载,到今厘改,实所未安。而取考己酉收议,则领中枢府事赵寅永以为:“我朝太庙祝式,高曾以上,只书庙号,而不书属称,或可谓傍照。”判中枢府事郑元容以为:“唐宣宗时祝式,于敬、文、武,但称嗣皇帝臣某昭告,以但称二字观之,其不可属称,可知云矣。”此二议,近法宗庙见行之礼,远稽唐朝已成之典,今日援据,恐不外此。且先正文元公臣金长生之论,既曰“似当别有称号。”则其不称皇侄,亦可推知。而若其别有称号,盖亦无所援据,故只曰“别有云。”而不敢断定矣云。’”教曰:“儒贤及大臣礼堂之议,若是询同,敬依举行。”

○教曰:“观此岭伯状本:‘咸昌仓卒一雨,人命之压死,民户之漂颓,数甚夥多。’闻甚矜惨。而尸身之未搜,尚为折半之多,期于掘觅之意,为先申饬。而岂可无别般慰恤之举?颓压民户,别施恤典,新旧迁停退,俾有奠接,压没人等身布迁上,幷荡减之意,庙堂措辞分付。”

7月5日

[编辑]

○己丑,以赵斗淳为吏曹判书,洪在喆为兵曹判书。

7月6日

[编辑]

○庚寅,教曰:“饬已施矣,七儒臣远窜,并分拣。”

○命儒臣金有渊、李兴敏,施以罢职之典,教曰:“前参合辞,后参传启,已有行之者,此两儒臣,终始力抗,有若显然自是者,可骇可怪。幷施以罢职之典。”

7月7日

[编辑]

○辛卯,诣孝定殿,行别茶礼。

○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宋能圭为司谏院大司谏。

7月9日

[编辑]

○癸巳,谕三司诸臣,教曰:“三司事,真所谓颠倒没主着,莫晓其端倪也。东朝处分,出于十分斟量,十分称停,而传启之居未几日,又此争辨不已者,此何爻象,亦何义意也?三司,贵人耳,所事虽有不槪于心,予何敢加之以责勉,而在予道理,不敢不奉以承顺慈旨。三司之臣,须悉此意,抑扬进退之间,裁量而为之。”

7月11日

[编辑]

○乙未,召对。

7月12日

[编辑]

○丙申,命豊溪君立后于恩全君,世辅立后于豊溪君。

○校理金会明疏略:

“请放逐罪人权敦仁,加施当施之律。噫嘻!金正喜,即一憸邪宵小,平生所为,皆是祸人家国之事,而祧礼之莫重莫严,乃敢参涉,设心造谋,何如是凶且憯也?请施岛寘。”

批曰:“惩讨事,已有前后批谕。下款事,此人之得此声,岂非意外乎?然,尔言则太过情矣。”

7月13日

[编辑]

○丁酉,以李膺緖为三道水军统制使。

○次对于熙政堂。

○大王大妃殿教曰:“既有前日处分,则岂复可否此事?而台阁之息闹无期,徒使爻象日乖。且以被罪者言之,不如是,则无以安其心,放逐罪人权敦仁,加施中途付处之典。今此处分,特出于待台阁保世臣之义,若更事相持,则是为人臣而不信其君之言者也,谓之何哉?”

○付处权敦仁,于狼川县。

○以李嘉愚为汉城府判尹,韩正教为吏曹参判。

7月14日

[编辑]

○戊戌,以赵亨复为司宪府大司宪,朴来万为司谏院大司谏。

7月15日

[编辑]

○己亥,两司联箚,大司宪赵亨复,大司谏朴来万,执义蔡元默,掌令洪仁秀“请权敦仁夬施当律,金正喜依前岛寘,命金相喜,施以散配之典”

批曰:“权敦仁事,既有两次慈教,予之道理则惟有承顺而已,至于台阁则或有别般道理,与予不可苟同者乎?此则予所不知也。金正喜事始发之言,已是惨刻,何为继之?”

○给价川、博川、郭山、成川等邑漂颓户渰死人恤典,教曰:“今此四邑渰颓之启,诚极惊惨。其间雨势之如何?他邑灾形之浅深,虽姑未详,而先从登闻处,不可不曲施轸顾之念。成川府使赵然兴,慰谕使差下,使之驰往被灾诸邑,到底详察后聚会大小民人,以慎勿忧恐流离乡里之意,一一晓谕。京司上纳钱中划给,使之趁速结构入处,渰死人,既已拯得,掩埋之节,加意助给,当年身还布,一并荡减事,自庙堂,三悬铃知委。”

7月16日

[编辑]

○庚子,两司联箚,

“请权敦仁、金正喜,夬施当律,仍乞递。”

批曰:“子之必欲承顺慈旨者,非道理乎?为人君,设有过中之举,苟或不悖大义,则人臣道理,惟当黾勉从之,而况慈教之欲承顺,是悖义之过举乎?惩讨纵诿以忠愤,而忠与孝,其将为二致乎?骇妄之举,宁欲无言,其各任自为之。”

7月18日

[编辑]

○壬寅,诣真殿,行茶礼。

○诣孝定殿,行酌献礼。

7月20日

[编辑]

○甲辰,教曰:“大雨后水势所过,必有浸没浮泛之患,发遣宣传官及五部郞官,于城内城外与上下江口,一一摘奸,其所周恤之典,令该曹该厅,依昨夏例举行。”

7月21日

[编辑]

○乙巳,两司合启以为:“噫嘻!痛矣。国纲虽曰渐颓,世变虽曰层生,岂有如金正喜之至匈,且妖者哉?盖其赋性奸毒,宅心回曲,薄有才艺,一是背经而乱常,工于揣摩,不出凶国而祸家。世济其恶,是父是子,阴结匪类,如鬼如蜮,为世不齿,亦已久矣。其父追夺罪人鲁敬,干系何如,负犯何如,渠辈之得逭收司,渠身之止于岛置,已是失刑。而年前宥还,特出于先大王好生之圣念,渠若有一分人心,一分臣节,则固当归守先垅,缩伏自靖,含戴没齿。而犹复纵肆无惮,跳踉惟意,兄弟三人,偃处江郊,出没城𬮱,庙堂事务,无不干与,朝廷机密,百计窥觇,钻刺曲迳,缔结掖属,情踪闪秘,无所不至。乃与平生死友权敦仁,合而为一,朋比固结,暗地怂恿,谓渠父可以伸复,谋脱逆名,谓举世可以钳制,翻弄国法,至有敦仁之公肆盛言,无所忌讳,此已是一大变怪。而虽以今番事言之,祧礼之莫重莫严,而乃敢参涉,兄为窝主,弟为使令,到处游说,要为献议之与同,计终不售。虽缘众论之归正,言则流传,莫掩十手之皆指。噫!彼经营设施,力护悖论,必欲坏乱邦礼,眩惑人听者,其心所在,路人可知。此而不明示瘅别,痛折乱萠,则又不知何样骇机,伏在何地。言念及此,岂不懔然寒心哉?且彼所谓缔结之掖属,即吴圭一与赵熙龙父子是已。一为敦仁之瓜牙,一为正喜之腹心,出入深严,伺察者何事,往来昏夜,绸缪者何计?酝酿之忧,殆同伏莾,将来之祸,必成燎原,岂可以微贼虮虱之类,忽之于防微杜渐之道哉?请金正喜,亟施绝岛安置,其弟命喜、相喜,幷施散配之典,吴圭一与赵熙龙父子,亦令该曹,为先严刑得情,快施当律焉。”批曰:“金正喜兄弟事,若是论断,殊涉过中,幷不允。未叚三汉事,如渠卑微,何必如是张皇乎?勿烦。”

7月22日

[编辑]

○丙午,给江东、顺川、殷山、安州等邑漂颓户压死人,恤典,教曰:“四邑水灾,又如彼其孔酷,尤庸惊惨。凡系拯救周恤等节,一依前四邑判下之例,到底举行。”又给定州、宁边、熙川等邑漂颓户压死人,恤典,教曰:“一旬之间,三见水灾之启,哀我民生,胡宁逢此,耿耿起想,如在眠中。慰谕使之行,未知今到何邑,而其所以拯溺奠居之方,一体举行。”

○两司合启:“请金正喜岛置,命喜等散配,吴圭一等严刑得情。”批曰:“金正喜事,为之甚惜,其自处也若畏约,则宁有形迹之可寻者乎?平昔不悛之习,推可知也,北青府远窜,金命喜、金相喜,放逐乡里。吴、赵两汉之为二家爪牙腹心,予有所闻者多矣,幷严刑一次,绝岛定配。至于熙龙之子,不必举论。”

7月24日

[编辑]

○戊申,以李宪球为礼曹判书。

7月25日

[编辑]

○己酉,以洪直弼为司宪府大司宪,韩镇庭为司谏院大司谏。

7月26日

[编辑]

○庚戌,给宁边、平壤、肃川等邑漂颓户压死人,恤典。

7月27日

[编辑]

○辛亥,诣徽定殿展拜。

八月

[编辑]

8月1日

[编辑]

○乙卯,教曰:“关西水灾,方此惊闷之中,今雨若是极备,言念穑事,实为憧憧。四门禜祭,遣重臣不卜日虔诚设行。”

8月2日

[编辑]

○丙辰,以沈日永为咸镜北道兵马节度使,洪祐顺为江原道观察使。

○以李景在为汉城府判尹。

8月3日

[编辑]

○丁巳,诣仁政殿,亲传社稷祭香祝。

8月6日

[编辑]

○庚申,亲行宪宗大王孝显王后祔享大祭。

○御仁政殿,受贺颁赦。

8月7日

[编辑]

○辛酉,给金川、平山、载宁、信川、海州、康翎、瓮津、延安、长连等邑漂颓户渰死人,恤典,教曰:“海西水灾之比关西,无甚异同,岂不惊闻乎?年来两西之疲于供亿,殆无馀地,而又有千馀户漂颓之患,哀我赤子,将何以为生也?非但关西已施之典,近畿沿峒存恤尤当加意,以谷山府使慰谕使差下,令该曹,口传单付,使之驰往被灾各邑,聚会大小民人,以期于安接,毋或离散之意,面面晓谕。该营邑助给之外,以京司上纳钱中,分排其被漂被颓之大、中、小户,量宜分给,待结构奠接后,形止驰启事,知案。”

○以洪淳穆,慰谕使差下。

8月8日

[编辑]

○壬戌,御春塘台,行七夕制。

8月11日

[编辑]

○乙丑,行禜祭于四门。

8月13日

[编辑]

○丁卯,召见奉审大臣礼堂,崇陵、元陵、康陵、明陵奉审后复命也。

○给乔桐府漂颓户,恤典。

○平安监司洪锺应,以定州、顺川、肃川等邑民家全颓一百二十七户,驰启,教曰:“又见箕伯状启,定州等邑水灾,愈往惊惨。慰谕使之行,凡存抚施恤,一体举行之意,自庙堂,星火知委。”

8月14日

[编辑]

○戊辰,以任泰瑛为左边捕盗大将。

○给凤山、长渊、瑞兴、兔山、海州、文化、殷栗等邑漂颓户渰死人恤典,教曰:“今见海伯启闻,又被去月十六十八之雨,漂颓之户,几近千数,极庸惊惨。慰谕使一体行到,凡系慰恤奠接之方,依例举行。”

8月15日

[编辑]

○己巳,给安山、交河、德积、永宗等邑镇漂颓户渰死人恤典。

○给江华府漂颓户恤典。

○给博川郡颓户恤典,教曰:“博川被灾,一经再经,民家全颓,又若是伙多,尤庸惊惨。依前顾助,奠接之方,各别申饬,俾无一民栖遑之意,一体分付于道臣及慰谕使。”

8月17日

[编辑]

○辛未,给咸兴府漂颓户渰死人,恤典。

○给安州、嘉山、定州等邑漂颓户渰死人,恤典。

8月18日

[编辑]

○壬申,给开城府漂颓户渰死人,恤典。

8月20日

[编辑]

○甲戌,御仁政殿,亲上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大妃殿册宝,仍受贺颁赦。

○祔太庙及徽定殿亲祭祔庙都监尊崇都监,陈贺时都提调以下,施赏有差,礼仪使礼曹判书李宪球,题主官行护军洪锺英,提调行工曹判书金左根,行大护军赵鹤年、李启朝,都厅副司果金炳德、曺锡舆,玉册文制述官行吏曹判书赵斗淳,行上护军徐箕淳,书写官右参赞金洙根,水原留守赵秉骏,行大护军李敦荣,祔庙及上徽号时礼房承旨赵忠植,陈贺时礼房承旨曺云承,对举承旨李宜翼,宣教官副修撰闵泳纬,副司果尹行福,幷加资。

○给延安、长渊、载宁、殷栗、康翎、新溪、平山等邑漂颓户渰压人,恤典,教曰:“才经积雨,海波又至,卷地之势,虽十河北之楗,莫之能捍。哀我赤子,咨嗟之声,愁忧之色,不目见而如见,不耳闻而如闲,如何不惊,如何不伤?岂可使此失所之辈,徊徨道涂,不安其居处乎?慰谕使遍行诸处,元恤典外,京司上纳中泉布,依已施之例,一齐分赐,俾无一民见漏之叹,尸身,亦令董饬一一拯出,从厚掩埋,生前身还布,一倂荡减事,庙堂行会。”

8月21日

[编辑]

○乙亥,以尹教成为成均馆大司成,朴来益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给熙川、价川、安州等邑漂颓户,恤典。

8月22日

[编辑]

○丙子,给水原府颓压户恤典。

8月23日

[编辑]

○丁丑,给慈山、殷山、平壤等邑全颓户,恤典。

8月24日

[编辑]

○戊寅,大王大妃殿,命远幸外,以戎服为定。

8月25日

[编辑]

○己卯,水原留守赵秉骏状启以为:“阙里祠影帧,年久渝。江陵、堤川所奉二本,将移奉于本祠,而事体慎重,令庙堂启禀。”教曰:“是府是地之揭虔夫子影帧,即我正宗大王接千圣冠百王之精义大谛也。外此而不有朝令,私自奉安,是慢也亵也。今此绡本,年久告渝,重摸之尚惧不得,而关东湖西所奉之移奉,揆以事体,诚为得宜。各其邑守令,按式陪进于各其境上,阙里移奉之日,留守驰诣奉审旧本,樻藏便否,详审举行后启闻。因此思之,近来列邑书院之法外私建,宜有一番申明。而先贤影帧之无端撰出,无端建祠者,虽曰慕德之举,而法外之举,非所以慕德也,况乡里雎盱哄扰之适足为俗习日渝之忧乎?今此提饬之后,如或有所入闻,则主张士子之外,不察之道臣守令,亦当严处,以此传教,一一晓谕。”

○给富平、金浦、始兴、果川等邑颓户,恤典。

8月27日

[编辑]

○辛巳,御春塘台,受朝食堂,仍行秋到记,讲幼学李珪永,表生员李应寅,并直赴殿试。

8月28日

[编辑]

○壬午,给万顷等十八邑漂颓户渰死人,恤典。

○给春川府漂颓户,恤典。

○给瓮津、长连、登山等邑镇漂颓户,恤典。

8月29日

[编辑]

○癸未,朝讲。

○给端川、吉州、咸兴等邑漂颓户,恤典。

○教曰:“一番科试之辄失一番人心。此由予不能振肃之致,何暇责之于有司之臣,而有司之臣,亦岂非一身安危之所关乎?当有慈圣下教,予不多诰。至于场外设接之,自今为始,不可不各别严禁。而如有称托冒禁者,限己身停举之意,令四馆所,书揭棘围门外,以为先甲之令。”

○大王大妃殿教曰:“庙堂草记,才有自上饬教,而大抵而大抵以科举事,每至有饬教者,宁不寒心乎?自上惟望善为,而自下则相反,此是法纲荡然,眼无君父而然。已往事,更不索言,而因莫重大比之科,番番失京外人心者,岂不哀痛骇惋乎?今番又不善对扬,此不惟罔多士,即欺君父也。第观举行之如何,而亦自庙堂,诸般申饬,各别为之。”

闰八月

[编辑]

闰8月1日

[编辑]

○甲申,昼讲。

○给加平、杨根、振威、阳城等邑漂颓户渰压死人,恤典。

闰8月2日

[编辑]

○乙酉,昼讲。

○给扶安等九邑漂颓户渰死人,恤典。

闰8月3日

[编辑]

○丙戌,行中宫殿初拣择于熙政堂。

闰8月4日

[编辑]

○丁亥,召对。

○召见江原监司洪祐顺,辞陛也。

○给灵光、罗州、昌平、务安、兴阳等邑漂户,恤典。

○给安边、端川、利原等邑颓户甲山府渰死人,恤典。

闰8月5日

[编辑]

○戊子,次对于熙政堂。左议政金兴根启言:“请遇灾修省,益勉圣学。”批曰:“今番水灾,果不寻常,漂户渰死之报踵至,每念呼号颠连之状,不觉寝食之靡安。今以修省之意,如是惓惓,敢不服膺?卿亦随事提省,图所以转灾为祥,是所望也。”又启言惩贪事,大王大妃殿批曰:“我国惩贪之法,非不裁严,而渐至无实无辜之氓,独被其害,宁不骇叹?今此还征之举,不过申明旧法,以此举条,颁布八道,先使道臣,禁饬守令。而若只论守令,则为道臣者,谓以不与于己,少不警惕,亦岂无别般道理?道臣先为律已然后,可以惮戢列邑。此举条与批答,行会八道四都,使之揭壁常目。”又启言:“吏批虚司果元仕区处后,按次排拟参下,因赏陞六,过本职仕满者先拟,依元仕例施行。”从之。

○以赵鹤年为判义禁府事。

○给利川府颓户,恤典。

闰8月6日

[编辑]

○己丑,以李若愚为判义禁府事。

闰8月9日

[编辑]

○壬辰,召见监董大臣以下,仁陵陵上莎草修改后入来也。

闰8月10日

[编辑]

○癸巳,御春塘台,行九日制。

○以李源达为司谏院大司谏。

闰8月11日

[编辑]

○甲午,给新昌等邑漂颓户渰死人,恤典。又给公州等邑漂颓户渰死人,恤典。

闰8月13日

[编辑]

○丙申,行中宫殿再拣择于熙政堂。

○大王大妃殿,命忠勋都事金汶根,同副承旨除授。

闰8月15日

[编辑]

○戊戌,给长城等邑颓压户渰死人,恤典。

闰8月16日

[编辑]

○己亥,召对。

闰8月17日

[编辑]

○庚子,给江界府漂颓户,恤典。

闰8月18日

[编辑]

○辛丑,诣景陵、健元陵亲祭。

闰8月19日

[编辑]

○壬寅,亲祭时亚献官以下,施赏有差,礼房承旨李寅皋,执礼副司果李鲁奎,大祝修撰南秉吉,并加资。

闰8月20日

[编辑]

○癸卯,召对。

○以赵徽林为吏曹参议。

闰8月21日

[编辑]

○甲辰,昼讲。

闰8月23日

[编辑]

○丙午,昼讲。

○给甲山、三水、吉州、利原、北青等邑颓压户渰死人,恤典。

○备边司启言:“平安监司洪锺应,疏陈歉荒之状,仍请本道谷一万石,他道谷三万石,各样上纳中户曹均役厅钱限三万两,特为划下。使各该道,从速装载,定差员领运岭湖两南,以漕船留泊者,从便载运,以为及期需用。”允之。又启言:“前正言洪祐吉上疏以为:‘其本生曾祖之当初被谪,只是赃犯,末梢荐棘,只是申严堤防。’而夫以国荣之恶逆,福荣之正法,而为亲叔亲侄焉,则其时所坐之不轻而重,可推而知矣。前后台章,与夫正庙判付,在门户则分别之,在公货则胪列之。今其孙之以赃犯声冤,不以逆案,收司为说者,容或无怪。而第念律名既严,岁年且久,今姑寘之,恐合事宜。”教曰:“此人事,秪坐赃犯,当时已有可言者矣。于今七十馀年,其名尚在徒流案,为其孙者,如是鸣冤,实亦无怪。洪乐彬事,即令爻周,俾伸其幽冤之情。”

闰8月24日

[编辑]

○丁未,行中宫殿三拣择于熙政堂。大王大妃殿,命大婚,定于金汶根家,教曰:“舟梁之礼已定矣。四世忠贞之烈,可胜追念?凡系壬寅树立诸家,俱有特赠节惠之典,况此家乎?赠赞成金济谦,不待状议,赠吏参金省行加赠赞成,一体不待状议。”

○以前承旨金汶根,永恩府院君封爵,为领敦宁府事。

○召见时原任大臣阁臣,永恩府院君承候也。郑元容曰:“名门毓庆,东朝懿亲,诞定文祥之礼,三拣已成,六礼涓吉,大小群情,益切颂祝。”大王大妃殿曰:“三拣礼成,中宫殿德容,今于章服之后,益见举止端重,福气满面,亿万年无疆之休,岂有过于此哉?”元容曰:“今承慈教,益不胜忭贺之忱。”大王大妃殿曰:“比诸年岁,仪容夙就,实宗社之庆。大殿春秋鼎盛,大礼一时为急,故嘉礼以九月内择日矣。”元容曰:“臣民之日所仰祝者也,舟梁定期,斯乃莫大之庆也。人主有善德则天心悦豫,景贶潜周,福禄之繁昌,子孙之众多,皆天所以佑其德而锡之者也。伏愿殿下,推善心行德政,以为享天受福之道焉。殿下身上福禄来同,则此乃宗社无疆之福也,臣民无疆之福也。”大王大妃殿曰:“今此大臣所奏甚好,主上存心体念,是所祝也。”大王大妃殿曰:“在承旨右之人,是府院君乎?仍教曰:”日吉辰良,三拣礼成,中宫殿德容完备,举止夙就,欣庆之心,莫大于是。卿其小心谦约,无替终始,以今日之心为心,而俭素自持,必为谨慎平生,勿忘此心,岂非国家之万幸乎?“汶根曰:”慈教至当。而入宫之后,教诲成就之方,亦惟在于慈圣殿下,随事教导,以基亿万牛无疆之休,是臣区区之望。而贱臣私分,惟有懔惕,谨当以慈教,平生奉行矣。“大王大妃殿曰:”如有司教之事,岂不教诲,而卿亦常时出入,盖勉辅导,大殿性度,平日俭朴,不好侈靡,中宫殿亦为仰体崇俭,则岂不喜幸乎?“汶根曰:”大殿俭德如此,贱臣区区之望,更无过于此矣。“

闰8月25日

[编辑]

○戊申,昼讲。

九月

[编辑]

9月1日

[编辑]

○癸丑,召见忠清左道京试官赵在应。

○赠谥金济谦忠愍,金省行忠正。

○给吉州、富宁等邑颓户,恤典。

9月3日

[编辑]

○乙卯,朝讲《论语》第四卷第五卷。

9月4日

[编辑]

○丙辰,以金大根为吏曹参判。

○昼讲。

9月5日

[编辑]

○丁巳,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备边司启言:“京畿监司洪祐喆,备陈各邑事力疲困之状,仍请各宫房免税二千六百五十九结,移划他道矣,免税结轮定,自有式例,依所奏施行。”允之。

○召见平安南道京试官郑健朝。

○昼讲。

9月6日

[编辑]

○戊午,水原留守赵秉骏状启以为,

“堤川县所奉夫子圣像一本,江陵府所奉圣像一本,权奉于阙里祠后,奉安吉日,以今月二十二日申时推择,本祠旧本柜藏吉日,以同月同日辰时,推择柜藏及奉安时告由祭香祝,令该曹,照例磨炼,请乃期下送。”

○召见全罗左道京试官朴珪寿。

○夕讲。

○召见庆尚左道京试官徐堂辅。

9月8日

[编辑]

○庚申,召对。

○给金海等邑颓户,恤典,还布幷荡减。

9月9日

[编辑]

○辛酉,昼讲。

○忠清道、全罗道儒生朴春钦等,上疏略曰:

“人之心术不正,学术随而不正,学术不正,言必诡异,其害至于訾毁圣贤之成书,坏误邦家之彝典,以近日事观之,宋能相、权敦仁是已。大贤人,无如程、朱,而程氏之书,《易传》是极工也。彼宋能相,辄加讥訾,谓之以‘程传未免笼罩’,笼罩者,掩取之意也。《少学》、《近思录》,紫阳之书而彼能相,不满二书,以为‘朱子中年未定之书’,或斥之以‘不过许衡尊奉之书’,或毁之以‘此皆胡乱杂载之书’,是能相讥斥朱子之道学也。又能相,右周元阳嫔字之说,斥朱子‘亡室题主’之定论曰:‘朱子七十而夭,未及修整礼书’,焉有七十而称夭者乎?其语意极悖戾矣。文正公臣宋时烈,论贼鑴侮朱子之罪曰:‘人苟凌侮圣贤,何所不至?’彼能相,以文正之孙,于程、朱之书,讥议毁斥若是无难其所凌侮,果何如哉?然则不但为程、朱之罪人,即文正之罪人也。尝论配食圣庑诸贤曰:‘十一庑腏,何其多也?有王者作,厘正祀典,尤栗以外,皆在所损益。’盖从祀之典,事体自别,而能相,敢为黜斥之论。至若文元公金长生即文成公李珥之弟子,文正公宋时烈之师也,所纂《丧礼备要》,即其居忧时,取申义庆所为草本,屡加删增,规模则一遵《家礼》节目。文正公辛酉封事,有曰:‘金长生所撰《备要》等书,毫分缕柝,置水不漏。’其后文纯公权尚夏以文元公从享事献议也,亦引文正之言而告之曰:‘臣师所见,足以知德,而污不至阿好。’惟彼能相,就其礼书,诋斥之讥贬之,有曰‘混瀜儱侗’,有曰‘乃不成说’,有曰‘或者之说,全不识礼意大悖也,沙溪每取之亦异哉’,沙溪即文元之号也。凡此狂诟乱嚷之说,皆渠文集中所载,能相身死之后,其子焕章,刊布遗稿,于是物情大骇,四学儒生,相率封章,请正能相侮贤丑正之罪。则纯庙朝批旨若曰:‘朱子,继往开来之大贤,金文元,吾东接统之儒贤,又宋,先正之师也,先正之所尊仰,则述文元与朱子也。以儒而议侮两贤,则斯文之变怪也,以家而违背两贤,则先正之悖孙也,削逸毁板,夫孰曰不可?但玆事,亦系至难慎,且其文集,予未之览焉,不能造次允从。非不信尔等之言也,朝家刑政,固宜如是,疏辞令庙堂禀处。’庙堂回启以为:‘宋能相之讥斥定礼,诋毁先贤,悖妄极矣。儒疏所论,既严且悉,刊书之毁去板本,固不容少缓。至于抄选,所以待儒者也,侮贤怀礼如此,则尚可以儒者言哉?特许削逸之请,允合舆论。上裁何如?’上曰:‘此是大刑政,故有禀处之命矣。今见革记,益知公议之当然,幷依施’,大哉王言,赫如日星。吁!彼敦仁,素称私淑于能相,而自以为当路得志。忽于甲辰正月宾对筵奏曰:‘大凡议礼家门户甚多,横看竖看,人见不齐,从违各自殊涂,可否之执,只是制度节文之间故也。今此宋能相之备要箚记,亦不过考据参辨。而盖箚记出于能相二十岁以前者,则下语之际,设或有不审之失,此政朱子所谓计父祖之年甲,递加以侮毁先贤之目,固已过矣。况《备要》虽经先正臣金长生鉴正,其书则申义庆之编辑,而先正之所追录识别者,序文后叙,可按而知,则当初儒疏之声讨,终不免抉摘之太甚。至曰“私绝渊源,阴怀异心。”其亦言之不成事理也。以其事涉先贤,言出多士,朝家处置,始可如是,而儒者削逸,即其死后极典。乃以抉摘文字之事,追律三十六年未蒙伸白,非但其孙之课岁鸣暴,简孚疏理,固为圣明美政。而事关斯文,不敢直请,询于时原任大臣处之。’遂下收议之命,竟复能相之逸籍。就以敦仁筵奏辞意,节节乖当,此何为也,有曰:‘箚记’出于能相二十岁以前,此尤曲护能相,假举年条,欲掩其恶遂以欺君而诳世者也。箚记元无年条,可证其能相著述刊行为四册,诋辱之说,散在各篇,此皆二十岁以前文字云耶?有曰:‘《备要》虽经先正臣鉴正,其书则申义庆之编辑’,《备要》之为文元所著,诏灶婢耘夫之所共传诵,则敦仁宁或不知而为此言也哉?今于祧礼之收议也,噫!彼敦仁,力抗正论,别立已见,乃欲奉翼、宪两庙,于二昭二穆以外之位,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今如敦仁之说,则以翼庙继序之重焉,而敦仁贬之也,以宪庙践位之尊焉,而敦仁贰之也,是诚穷宇宙亘古今所未有之乱臣贼子也。噫!敦仁之献议也,舍《拟图》之确证,弃《议状》之正论,拈出小帖子一,必欲掩昧朱夫子本旨,且不拘庙数之说,莫严之地,援引谬错,自归诬蔑,其心所在,诚难测度,无将不敬,莫此为甚。敦仁之前后负犯,亦非二致,今日误邦礼之本,在于昔日之侮贤,昔日侮先贤之渐,露于今日之误礼,传神者能相也,护法者敦仁也。蔽一言曰,斯文之乱贼,有国之凶逆,伏愿亟施当律,宋能相复逸之职,亦为还削,以靖世道焉。”

批曰:“宋能相事,以其踈妄而罪之,以其蒙骇时事而宥之,此两朝处分之盛意也,今何可复削既复之逸乎?至于权敦仁事,礼论各有意见,故谓之聚讼者也?况既已施罪,而大官付处,非轻律乎?尔等之裒合前后不当之落,如是为说,甚非忠恕之道也,尔等退修学业。”

9月10日

[编辑]

○壬戌,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9月11日

[编辑]

○癸亥,诣永禧殿行酌献礼,仍诣储庆宫展拜,永禧殿酌献礼时,殿司以下施赏有差,执礼副修撰尹堉,第一室大祝副应教尹行谟,幷加资。

9月12日

[编辑]

○甲子,以洪锺英为刑曹判书。

9月13日

[编辑]

○乙丑,诣真殿,行茶礼。

○诣摛文院,亲传咸兴、永兴两本宫衣襨香烛。

9月14日

[编辑]

○丙寅,持平许铣上疏略曰:

“往在纯庙辛未,有定州景贼之变,八郡失守,赠户曹参判臣白庆翰,毅然倡义讨贼,不幸为贼所拘,忠魂莫保,贼胆犹寒。同时有赠礼曹参判臣韩浩运,赠兵曹参判臣林之焕,亦被执不屈,从容就义。今秋陵幸时,以韩浩运加赠正卿事,辇路上言,即为入启。窃伏念三臣殉节,一体同功,不可以差殊看,则其于加赠,亦宜一视,故玆敢尾附。”

批曰:“令该曹禀处。”

9月16日

[编辑]

○戊辰,以尹定铉为咸镜道观察使。

9月19日

[编辑]

○辛未,御熙政堂,行纳采礼,正使领中枢府事郑元容,副使行龙骧卫大护军徐左辅。

○教曰:“今年,即我正庙御真图写回甲也,追惟昔事,不胜怆慕之私。二十二日诞辰茶礼,当自内亲行矣。”

9月20日

[编辑]

○壬申,水原留守赵秉骏状启以为:

“臣驰诣阙里祠,与本祠子孙及本府儒生,同为奉审,则江陵本为完本,堤川本,间间渝伤,皆以为江陵本,当为展奉,请上裁。”

教曰:“只以江陵奉来完本展奉事,回谕。”

9月21日

[编辑]

○癸酉,御仁政殿,行纳征礼。

9月22日

[编辑]

○甲戌,诣真殿行茶礼。

9月24日

[编辑]

○丙子,御仁政殿,行告期礼。

9月25日

[编辑]

○丁丑,御仁政殿,行册妃礼,教命文曰:

“乾坤合德,万品资覆载之功,日月俪明,八表宣临照之化。故帝王之出治,繇配匹而造端。十乱臣妇人与焉,良佐是赖,一正家天下定矣,哲辟所先。予惟殷武丁旧劳,玆有周冲子丕责。抚五百年绵箓,天必欲全安,匝三千里洪区,国不是褊小。永念负荷之至重,特须内外之相成。愿为之有室家,思服也切,可与共承宗庙,望助者深。廼旁求于高门,遂历选于硕媛。咨尔金氏乔木毓秀,曾沙呈符。四世名义之宗,上溯文正公大节,东朝亲懿之近,中与孝显后同房。盖其善庆攸基,锺幽闲贞静之况复诗礼所袭,著温惠淑慎之仪,稽卜筮而允臧,询陬澨而普悦。备六礼重宜正褕翟之尊,迓百福原,实叶轩龙之瑞。玆涓吉备仪,册封为王妃,尔其懋昭嘉闻,弘敷阴教。相严禋则殚祗栗之诚,问寝膳则尽怡愉之度。一德靡懈,伫闻鸡鸣之箴,万禄是遒,必致麟趾之应。於戏!惟孝敬可以范,俗惟谦冲可以受祺。惟阴阳交须,民物咸济惟朝夕克谨,天休鼎臻。诞履黄裳元吉之隆,永膺朱芾斯皇之庆。故玆教示,想宜知悉。”大提学赵斗淳制

玉册文曰:

“关雎基王道,周化所以御家邦,坤象协乾元,羲繇所以正外内。肆贤佐之媲德,即人伦之造端。式稽彝章,载宣显册。咨尔金氏,忠良华胄,诗礼名门。伣妹之令闻夙彰,圣母之徽音思纉。端庄惠慎,柔嘉懿恭。寤寐好逑,天作合于初载,拣抡淑德,位宜正于长秋。玆膺俪极之尊,遂举造舟之礼。珩珮配九章之服,阴功有资,𬞟蘩主亚荐之仪,邦典克备。龟筮云吉,询议叶于佥从,翟褕斯皇,物采昭于崇饰。百福之原攸始,二曜之明齐辉。玆遣使臣领中枢府事郑元容,行龙骧卫大护军徐左辅,持节备礼,册命为王。妃於戏!惟勤俭以临壸闱,惟孝敬以奉训则。鸡鸣佩警,懋内助于万几,螽羽绵禧,裕后昆于千亿。尚芳猷之咸颂,诞景禄之永绥。故玆教示,想宜知悉。”知中枢府事徐箕淳制

9月26日

[编辑]

○戊寅,大王大妃殿教曰:“王大妃殿朝见礼,大妃殿朝见礼,二十九日同为行礼。”

○以李民植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9月27日

[编辑]

○己卯,诣本宫亲迎。

○行同牢宴于大造殿。

○命金文忠公以下四世祠版,遣承旨致祭。

9月28日

[编辑]

○庚辰,御仁政殿,受贺颁赦。

○大王大妃殿,受王妃朝见礼。

9月29日

[编辑]

○辛巳,王大妃殿大妃殿,受王妃朝见礼。

○嘉礼都监都提调以下陈贺时,各差备官施赏有差。都厅副司果李承益、朴昇寿,副使行大护军徐左辅,左通礼睦仁栽,司饔院正金翊镇,都承旨徐念淳,礼房承旨赵台淳,宣教官副司果尹禹锡,并加资。

9月30日

[编辑]

○壬午,大司宪洪直弼,上疏乞递,仍陈勉赐,优批。

○以吴取善为司宪府大司宪,朴来万为司谏院大司谏,李鹤秀为礼曹判书。

冬十月

[编辑]

10月1日

[编辑]

○癸未,诣真殿展拜。

10月2日

[编辑]

○甲申,儒生申羲朝等疏请宋能相削逸,权敦仁施以当律,批曰:“假如尔等之言,削逸之许多岁寥寥无闻,今忽如是,殆同洗瘢觅疪。庙论之立异,人见不同故耳,亦何伤也?且已处分者,实非轻典,尔等更勿持疑,退修学业。”

10月3日

[编辑]

○乙酉,诣仁政殿,亲传宗庙冬享香祝。

○实录摠裁官以下施赏有差,都厅副司果权永秀、李兴敏、金有渊、洪秉寿,并加资。

○以徐念淳为汉城府判尹,南秉哲为奎章阁直提学。

○命放长兴府窜配罪人许棨。

10月4日

[编辑]

○丙戌,诣全溪大院君祠宇,行酌献礼,仍诣恩彦君祠宇,景祐宫展拜。

10月5日

[编辑]

○丁亥,大司宪吴取善,疏

“请宋能相逸名刊削,付处罪人权敦仁,远窜罪人金正喜,并施当律”

,批曰:“此事何若是更闹也。”

○正言洪锺序疏

“请宋能相、权敦仁、金正喜,并施当律”

,批曰:“已谕于都宪之批矣。”

○召见时原任大臣金吾堂上。领府事郑元容等曰:“海西文、殷之间,乱民辈啸聚徒党,构乱眩惑,捕厅文案,臣亦见之,而其情节至匈,言辞绝悖。今曰左右相率金吾堂上请对,故臣亦随而登筵,而实不胜愤惋矣。”金兴根、朴永元曰:“根柢之如何,虽未可知,其在事体,不可自捕听磨勘,亟令王府,拏鞫严核,命推鞫为之。”

○以赵斗淳为判义禁府事。

○领府事郑元容,箚陈委官变通曰:“自前时任外,不得为此任,乞赐变通。”批曰:“此既无确定之规,而亦有可援之例,卿其勿辞,即为开坐。”

○实录洗草宣酝,命待明春为之。

10月6日

[编辑]

○戊子,两司联箚,大司宪吴取善,大司谏朴来万,司谏李承辅,掌令任秀龙,正言洪锺序。“请削宋能相逸职,施权敦仁加律”

批曰:“已谕于昨日之批。”

○设推鞫于本府。领府事郑元容,判府事金道喜、朴晦寿,左议政金兴根,右议政朴永元,判义禁赵斗淳,知义禁徐念淳,同义禁韩镇庭、沈宜冕,承旨沈宜冕,掌令任秀龙,正言洪锺序。

10月7日

[编辑]

○己丑,两司合启以为:“噫嘻!宋能相之罪,可胜诛哉,狂悖之性,放纵之习,隐然自处以知礼,肆发无伦之悖说,程子《易传》,谓之笼罩,《小学》、《近思录》称以胡乱,庑腏儒贤,遍加訾贬,甚至《备要》一书,无难诋斥曰:‘混瀜儱侗’,此诚斯文所未有之变也。昔在纯庙,士论峻发,处分大定。吁彼权敦仁,敢生伸理之计,其所为说,节节乖当,以至畿误邦礼。此以不明示瘅别,何以卫斯文而靖世教乎?请宋能相逸名,亟施刊削之典。”批曰:“不允。宋能相事,尤是意外,不允。”

○推鞫为之。

○玉堂联箚,应教赵远永,副应教李秉文,校理金炳国,副校理闵致庠,修撰赵在应、尹哲求,副修撰李维谦、李又新批曰:“已谕于昨日两司联箚之批矣。”

○副校理宋谦洙疏:

请权敦仁、金正喜,亟施当律。

批曰:“孰见联名之批。”

10月9日

[编辑]

○辛卯,直提学南秉哲,上疏自列,批曰:“当官,务尽在我之道而已。毁誉之间,何喜何怒?况事关一褊裨乎?尔其勿辞,即为上来肃命。”

○推鞫为之。

10月10日

[编辑]

○壬辰,三司合启,批曰:“已谕于前,批勿烦。”

○两司合启,批曰:“不允。宋能相事,已谕于前批,勿烦。”

○推鞫为之。

10月11日

[编辑]

○癸巳,三司合辞:“请付处罪人权敦仁,先施远窜之典。”批曰:“由传启而为合辞,此岂有如此乃已之义谛而然乎?予所未晓也,不允。”

○三司再启,批曰:“已谕于俄者之批。”

○推鞫为之。

○给黄州烧户,恤典。

10月12日

[编辑]

○甲午,委官判府事金道喜,陈箚乞免委官,批曰:“既有目下已例,卿其勿辞赴坐。”

○推鞫为之。

○三司合启,请亟许所请,批曰:“一向相持,徒损事体,当有处分矣。”教曰:“三司之论,不过复申前说,而毋论其心迹之如何,意见之如何,由前由后,统以言之,不能审慎之罪则有之矣,一向相持,非待士林待台阁之道,付处罪人权敦仁,加施顺兴府远窜之典。今此处分,出于十分斟量,如有更闹,是不信王言也,岂无处之之道乎?咸须知悉。”

○三司再启,请权敦仁极边远窜,批曰:“即有处分,而又此争执,欲使予徒为空言乎?更勿烦渎,斯速退去。”

○备边司启言:“即见安东府使李时愚上疏,则备陈还弊,仍请本邑还摠中,折米二万石,依山清例,以二两代捧,移送他道为辞。而还摠殆近十万之多,则矫救不容虚徐。而至于减详二字之疏请,有违事体,亦关后。该府使李时愚,重推,令道臣,讲究报来,以为禀处,而移转他道,不无移疾之嫌,无以遽议,以此分付。”允之。

○给富宁府雪压冻死人,茂山府雪压户,恤典。

10月13日

[编辑]

○乙未,以洪直弼为司宪府大司宪。

○推鞫为之。

○给镜城府雪颓户,恤典。

10月14日

[编辑]

○丙申,推鞫为之。

10月15日

[编辑]

○丁酉,诣宗庙殿谒,中宫殿行庙见礼,仍诣景慕宫展拜。

10月16日

[编辑]

○戊戌,召见义州府尹林肯洙,辞陛也。

○以李圭祊为刑曹判书。

10月17日

[编辑]

○己亥,御春塘台,行庭试文科,取幼学安在麟等十五人,武科取郭祚运等二百六十六人。

10月19日

[编辑]

○辛丑,诣文庙,行酌献礼。

○御春塘台,行谒圣文科,取幼学郭致燮等三人,武科取闲良兪喆柱等五十八人。

○教曰:“科第虽儒者之大欲,发轫之初,冒行非道,何以事君?日前庭试榜眼中,金、赵两人皆世所称华阀之族,而罔念父兄命名之义,无端改易行列,一为虹梁,一为青熙,而至被擢选,予甚骇惑,历数日而不得其说也。人之无耻无礼,一至于此,尤为痛恨。此等人,岂可使得齿于清朝之端乎?其令削科,俾知妄悖之罪,以戒后人。”

10月20日

[编辑]

○壬寅,药院入诊于熙政堂,召见三使臣,正使益平君曦,副使成原默,书状官兪锡焕辞陛也。

○御熙政堂,受新恩谢恩。

○推鞫为之。

10月21日

[编辑]

○癸卯,召见咸镜监司尹定铉,辞陛也。

○诣景祐宫展拜,中宫殿随诣行礼。

○教曰:“日昨瞻谒夫子庙宫,即宪宗戊戌已行之礼也,不可无示意之举。泮长以下,依癸亥年例施赏。”

10月22日

[编辑]

○甲辰,召对。

○推鞫为之。

10月23日

[编辑]

○乙巳,召对。

○推鞫为之。

10月24日

[编辑]

○丙午,教曰:“设鞫已近二十曰,且有捕招,则鞫庭盘核,岂有若是延拖之理乎?除非置辟者外,捕厅前后文案,诸大臣及诸禁堂,眼同考阅,具意见论理以闻,而从速了当,无令中外,愈往骚讹之地。”

○推鞫为之。

10月25日

[编辑]

○丁未,召对。

○以李玄緖为吏曹参议。

10月26日

[编辑]

○戊申,推鞫为之。

○诛罪人蔡喜载,谋反大逆不道也。

10月27日

[编辑]

○己酉,给茂山府雪压死人恤典,依向日富宁等邑例。

10月28日

[编辑]

○庚戌,昼讲。

○御熙政堂,亲受新恩谢恩。

○推鞫为之。

10月29日

[编辑]

○辛亥,药院入诊于熙政堂。

十一月

[编辑]

11月1日

[编辑]

○壬子,诣真殿行茶礼。

○诣景慕宫斋宿。

11月2日

[编辑]

○癸丑,行景慕宫冬享大祭。

○景慕宫亲祭时,亚献官以下施赏有差,礼房承旨郑基世,礼仪使礼曹判书李鹤秀,堂上执礼副护军李谦在,并加资。

○推鞫为之。

11月3日

[编辑]

○甲寅,推鞫为之。

○诛罪人金应道、奇德佑,谋反大逆不道也,崔致珏知情不告也。

11月4日

[编辑]

○乙卯,推鞫为之。

11月5日

[编辑]

○丙辰,昼讲。

○推鞫为之。

11月6日

[编辑]

○丁巳,昼讲。

○推鞫为之。

11月7日

[编辑]

○戊午,昼讲。

○推鞫为之。

11月8日

[编辑]

○己未,昼讲。

○推鞫为之。

11月9日

[编辑]

○庚申,昼讲。

○推鞫为之。

11月10日

[编辑]

○辛酉,昼讲。

11月11日

[编辑]

○壬戌,教曰:“鞫厅诸罪人,俱系逆狱,则固难遽议容贷,而罪疑惟轻,亦圣王钦恤之义。赵士悦、禹敬猷、柳基均、丁穉常,罪犯未尝不紧重,而不过随从之类,并出付秋曹,减死岛配,至于李明赫,参诸众招,只一愚蠢,特以明燮之弟,至于被逮。而非但无躬犯之迹,明燮罪案,尚未的知,则况为其弟者,亦何遽议典宪乎?特放。”

○命推鞫撤罢。

○时原任大臣,联箚请亟寝成命,批曰:“造谋诸囚,既已置辟。则其馀不过愚迷没觉,卿等试思之。斯民也皆予赤子也,赤子之自就死罪,虽曰王法所不敢赦,而设令悉得其情,哀矜勿喜之心,当如何?诛之则不可胜数,轻之则不害为审克之政。至于李明赫特放,非屈法也,断断是十分秤量,而卿等之言既如此,施以端川府定配之典。”

○两司联箚,大司谏李明迪,执义李鼎信,司谏李承辅,掌令赵翼东、赵昌教,正言姜炼、金镇衡请亟寝成命,批曰:“已悉于诸大臣箚批。”

11月12日

[编辑]

○癸亥,召见前咸镜监司徐有薰。

11月15日

[编辑]

○丙寅,昼讲。

11月16日

[编辑]

○丁卯,昼讲。

11月17日

[编辑]

○戊辰,昼讲。

11月18日

[编辑]

○己巳,昼讲。

11月20日

[编辑]

○辛未,药院入诊,及日讲于熙政堂。

11月21日

[编辑]

○壬申,昼讲。

11月22日

[编辑]

○癸酉,昼讲。

○以徐左辅为判义禁府事。

11月23日

[编辑]

○甲戌,行柑制于仁政殿,赋进士金炳乔,直赴殿试。

○昼讲。

11月24日

[编辑]

○乙亥,昼讲。

11月25日

[编辑]

○丙子,昼讲。

11月26日

[编辑]

○丁丑,昼讲。

11月27日

[编辑]

○戊寅,昼讲。

11月28日

[编辑]

○己卯,昼讲。

11月29日

[编辑]

○庚辰,昼讲。

11月30日

[编辑]

○辛巳,昼讲。

十二月

[编辑]

12月1日

[编辑]

○壬午,诣仁政殿,亲传社稷宗庙景慕宫腊享香祝。

○昼讲。

○以李穆渊为广州府留守。

12月2日

[编辑]

○癸未,昼讲。

12月3日

[编辑]

○甲申,诣真殿,行荐新。

12月4日

[编辑]

○乙酉,昼讲。

12月5日

[编辑]

○丙戌,次对于熙政堂。

○以柳基常为左边捕盗大将,尹义俭为右边捕盗大将。

12月7日

[编辑]

○戊子,教曰:“眇予凉德,叨承丕基,耿耿一念,惟民是恤。夏秋怀襄,挽近罕有,两西被灾,虽有浅深,不免歉荒则一也。哀此顑颔,何以为生,彼所以仰望者,惟予一人耳。两湖岭南谷已令转运,似当及期装送,而特下内帑钱关西三千缗,海西二千缗,以示投醪之义,道伯亲执饥簿,量宜分送于设赈州郡,而各该守宰,悉心抄饥,以救我赤子近止之命,守宰中如有不能对扬者,道臣随闻启罢。”

12月8日

[编辑]

○己丑,昼讲。

12月9日

[编辑]

○庚寅,昼讲。

12月10日

[编辑]

○辛卯,以徐宪淳为吏曹参判,李容铉为庆尚左道兵马节度使,李南轼为忠清道水军节度使。

12月15日

[编辑]

○丙申,以李㘾为弘文馆副提学。

12月17日

[编辑]

○戊戌,以赵秉骏为兵曹判书,中批也,以南秉哲为吏曹参议。

12月18日

[编辑]

○己亥,以徐英淳为水原府留守,徐有薰为工曹判书,郑㝡朝为全罗道观察使,李裕元为成均馆大司成。

12月19日

[编辑]

○庚子,《璿源谱略修》正,宗簿提调以下,施赏有差,庆平君晧,监印正李汇圭,并加资。

12月26日

[编辑]

○丁未,朝讲。

○召对。

○行馆录,李敬溥、金重夏、权应夔、李锺淳、赵宪燮、金炳溎、郑献教、南锺顺、任应准、金永秀、洪祐吉、林謇洙、姜炼、李启善、李锺愚、洪锺序、尹正求、尹秉鼎、金镇衡、成载球、崔遇亨、曺锡元。

12月27日

[编辑]

○戊申,都政下批,以金洙根为司宪府大司宪,金学性为议政府右参赞,金应均为成均馆大司成,赵存中为黄海道兵马节度使。

12月28日

[编辑]

○己酉,召见时原任大臣国舅于熙政堂。大王大妃殿曰:“自今日当撤帘,故有不可不布谕者矣。天地之间,复岂有如予所值者哉?已往经历,到今不忍说道,而当己酉崩坼之变岂有晷刻生世之念?只为宗社之计,抑情忍恸,惟我主上临御,宗社复安,不幸之馀,幸莫大焉。主上春秋,今已鼎盛,可以总揽庶政,岂有似此庆幸之事乎?予因万万不已之势,当此万万不当之事,拖至三年,而顾何尝一日安于中哉?今则精力不逮,寻常事务,亦不能检察,虽精力不衰,今时则犹当释此机务,况以此貌样,尤岂可一曰黾勉乎?主上亲摠国家之大庆也,欢忭何极。予之帘谕,止于今日,诸大臣必须善辅我主上也。”又教曰:“予之待到今日,岂徒然哉?即为大殿也,为大殿,即为宗社也。所以至今因循而今则主上凡节,何事不做?须勿辞巽,惟思民国,小心谨慎,善为做去,则非但予心之欣喜,祖宗在天之灵,亦必悦豫矣。主上令闻,日以洋溢,朝野臣民,共享太平,是所望也,日后常思,予言无或一毫放心,极加惕念焉。顾今春秋鼎盛,非前日之比,何事之不可亲摠?此是予深思之事,必须善为图治焉。主上试思之,斯民也,皆依仰于大殿者也,国依民民依国。每念祈寒暑雨之苦,何时可能忘哉?念玆在玆,善为爱恤焉。”又教曰:“自今日撤帘,大小公事,一听主上总断,而勤俭,所以导俗,宽严,所以御众,矧惟敬天法祖,保我受民。是我列朝家法,主上其勉之。至于朝臣之导迪我主上,匡辅我主上,其有罪无罪,予虽老耄,宜无未闻未察之理?予之本心,非但朝臣,虽微贼之人,犹恐罹于罪辜。而苟至于罔赦难贷,则以我圣上体予忧勤之心,决无一毫饶贳之理。大小廷臣,其各惕念,无或少忽。”

○昼讲。

12月29日

[编辑]

○庚戌,昼讲。

○教曰:“即见济州牧状启,则三邑年形,未免歉荒。特下内帑钱一千两,自庙堂分付。”

12月30日

[编辑]

○辛亥,诣真殿展拜。

哲宗熙伦正极粹德纯圣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实录卷之三

注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