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实录/宪宗实录/十二年
春正月
[编辑]1月1日
[编辑]○丁巳,上御春塘台,行岁首犒馈。
○以金键为咸镜北道兵马水军节度使。
1月4日
[编辑]○庚申,上诣社稷斋宿。
1月5日
[编辑]○辛酉,行社稷祈谷大祭。
○诛朴龙寿、刘汉源,以安山郡殿牌作变也。
1月6日
[编辑]○壬戌,上诣仁政殿月台,亲传宗庙永宁殿春享香祝。
1月9日
[编辑]○乙丑,上展拜于宗庙、景慕宫,春谒也。
1月11日
[编辑]○丁卯,以金东健为司宪府大司宪。
1月14日
[编辑]○庚午,上御重熙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领议政权敦仁曰:“昨伏闻武监辈,成群起闹于大内咫尺之地。国纲虽曰无复馀地,十百为群,发喊作挐于阁门之外,此实前古所未有之变怪也。若不穷核严治,国不可为国。亦不无肘腋意外之虑,岂不大可惧哉?”上曰:“诚然矣。昨日已付训局,使之查实矣。”敦仁曰:“李源丰,闻是内营执事,而本事起闹,由于此人云,渠安得免召乱之罪乎?兵曹判书及三营将臣,使之合坐于外兵曹,武监辈及李源丰,严查得情,穷核首从何如?”从之。敦仁曰:“臣有区区愚悃,今因言端,敢此仰达矣。国家设置三营门与摠戎厅,是皆殿下之亲兵也,而设置内营,大非古人不畜内兵之训,中外之忧叹深矣。臣于日前动驾时,仰瞻大驾,前后咫尺,有班次外陪扈之人,闻是内营执事云。《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凡人君,若有私物之设置者,则人心自不浃洽。今此各营,乃殿下缓急所恃也,一自内营之设,各营军心,无不解体。以无益之制,反有害于缓急所恃之地,此岂不闷然哉?况内营校属,如非营门行伍发身者,即是闾巷闲杂无赖也。此辈出入近密,日夕左右,殿下之动静语默,无不传播于外,恃宠骄恣,跳踉无惮,日渐滋长,而宫禁之不严,莫近日若,如是而何以成国体乎?臣意则趁今革罢,而内营所属,一并出送,无或更近于左右,则宫禁自可清肃矣。”上曰:“予亦有此意,而但今番事出之后,故趑趄矣。卿言好矣,当允从矣。”敦仁曰:“臣当拭目恭俟矣。殿下昨冬以来,日开讲筵,孜孜勤政,外方之人,多有赍粮冒寒而上来,为探所闻,京外众心之欢欣相庆,可推而知。民心之仰望于殿下者果何如?向来临讲,自上御木绵氅衣云,臣亦得闻,而闾巷之民闻此,皆曰‘吾辈当更不着䌷衣’云,上行下效之盛,固如是矣。此际若有内营革罢之命,则自朝廷,以至八方民情,当复如何,圣德光辉,又当如何哉。”上曰:“木绵氅衣,曾一着矣。”
1月15日
[编辑]○辛未,召对于重熙堂。
○以李羲肇为司宪府大司宪,李玄緖为司谏院大司谏。
○京各司各营,进乙巳会计簿。〈户曹、饷厅、惠厅、兵曹、训局、禁营、御厅、摠厅时在银子,二十二万三千二百一两四钱一分,钱文八十三万三千八十一两五钱六分,绵䌷四十二同十四疋六尺,木四千二十三同四十五疋一尺,苎布十九同三十七疋二十一尺,布子七百二十同三十四疋十二尺,米二十五万八千三百六十二石十四斗二升零,太一万八千四百四十九石十斗零,田米九千九百四十六石一斗二升零,皮杂谷一万九千二百八十石一斗八升零。〉
1月16日
[编辑]○壬申,召对于重熙堂。
1月17日
[编辑]○癸酉,召对于迎春轩。
○教曰:
“今番武监事,大是无前之变怪,首倡之施以一律,断不可已,而予所屡回思量者存焉。所谓头目两汉,既与统长有异,又无造谋之迹,则断以首恶之律,有所难慎。特贷一律,李完根、权得成,出付军门,回示严棍后,移送秋曹,严刑三次,远恶岛限己身为奴。崔致璧等五汉及李源丰,并依草记施行,其馀诸汉,分送三营,严棍三十度后,仍充苦役军。
1月18日
[编辑]○甲戌,召对于迎春轩。
○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
1月19日
[编辑]○乙亥,召对于迎春轩。
1月20日
[编辑]○丙子,上诣永禧殿展谒,仍诣徽定殿展拜。
1月21日
[编辑]○丁丑,召对于迎春轩。
1月22日
[编辑]○戊寅,召对于迎春轩。
○献纳郑锡麟疏略曰:“粜籴者,兵荒之备,而生民大命也,而精实尽入于吏逋,空壳都归于民户,哀彼农民,终岁勤苦,籴纳不足,重之以吏逋族征,流离不绝,户口渐缩。周人之言曰:‘囊漏贮橐’,此言蓄积之不在上则在下,民足而国不足者,未之有也。臣谓减其数而精其品,大无过万石,小无过七千,而必折半留置,以资不时之需用,国有实效,民得以纾力。我朝人材,多由科目中进身,而近日士习不古,内自学校,外至乡,遂读书者几希,试券一出,多失士望,岂皆有司之不明,至如临场杂遝,捷径纷竞,良可慨叹,宁欲无言?臣谓略仿卿贡之例,自其邑必选讲制俱备之举子,录送于春曹,以为凭据黜罚之资,无论大小科,无讲者不得赴焉,则幸门自杜,冒入可止。我东衣食素饶,侈靡成习,使价一卓之厨供,豪富一身之服开,将为中人几家之产,燕货之锦绣珠贝,非无申禁之令甲,而依旧自如,岂胜骇叹?守令之贪污,生民之困悴,罔非侈风之使然也。臣谓先自大内,一切节俭,以至朝士品服,亦用土产䌷纻。臣之乡杨州,有前北评事臣李玄文误犯杀人之辜,以簪笔侍从之臣,乡狱经年,景色愁惨。就其本事言之,常贱之诟辱士民,罪固罔赦,奉使之行,既入风闻,略施紏治,容或无怪,初非有心于必杀,而不幸死者之命数有限,适然因病致毙,则谓之眚灾,亦可也。臣与此罪囚,初不识面,而听之传说,参以事体,不能无怵然动心,敢暴实状。请令王府,拏致勘断,以存贵贱之别焉。”批令“庙堂禀处”,寻因相臣奏格不行。
1月23日
[编辑]○己卯,召对于迎春轩。
1月24日
[编辑]○庚辰,召对于迎春轩。
1月25日
[编辑]○辛巳,上御重熙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
1月26日
[编辑]○壬午,上诣景祐宫展拜。
○召见时、原任大臣于景祐宫斋室。上曰:“予以绥陵迁奉事,常憧憧在怀,而局势散漫,心常不安,亦有外间物议,故已禀于两慈殿,既承允当之下教。今日欲与卿等,议此事也,卿等之意何如?”领府事赵寅永曰:“此事至重至大,固不可决定于仓卒之间。见今相地官,已经国役者数三人,或在京或在乡,即为知委于观象监,使之斯速上来,方外地师,亦为广求,先闻议论,询谋佥同,然后殿下亦为亲审完定恐好矣。”上曰:“然矣。”
1月28日
[编辑]○甲申,京兆以济州等邑乙巳年民数启,三邑都元户,一万八百九十六户,人口男女并七万六千七百一口。
1月30日
[编辑]○丙戌,上诣仁政殿,亲传释奠祭香祝。
二月
[编辑]2月1日
[编辑]○丁亥,上诣仁政殿,亲传社稷祭香祝。
○以宋持养为司谏院大司谏。
2月2日
[编辑]○戊子,上诣仁政殿,亲传南坛祭香祝。
2月5日
[编辑]○辛卯,上诣仁政殿,亲传景慕宫春享香祝。
2月6日
[编辑]○壬辰,召对于迎春轩。
2月7日
[编辑]○癸巳,召对于迎春轩。
2月8日
[编辑]○甲午,召对于重熙堂。
2月9日
[编辑]○乙未,召对于迎春轩,讲《国朝宝鉴》。玉堂沈敦永曰:“适因言端,玆敢不揆僭妄,略陈区区之怀焉。臣向伏闻大僚,以内营事仰请撤罢,圣批有开纳之意,而筵说既秘,上下酬酢,未敢的知,而大抵内营设施之举,臣愚死罪,窃以为未可者有三焉。以言乎军制,则外有三营,以言乎使令,则内有掖隶,至于组练之事,举行之节,自当奉承之不暇,而今玆别立营制,渐至张大,有违不畜私兵之戒,此其未可者一也。宫禁之内,极为邃严,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此是朱夫子之言。而内营所属,出入近密,易至于伺上动静,传播外间,则先事之虑,不可不念,此其未可者二也。以我殿下之明圣,严于操束,不少假借,则此辈固当谨畏,而第其卑微之类,久渐解弛,不睹不闻之中,或不无生弊闾里之端设。有犯科之事,有司难以推治,将来之忧,有不可胜言矣。此其未可者三也,虽以月前武监事言之,大内咫尺之地,有此无前之变怪。殿下圣姿天纵,聪明有临,上所陈三者,即过计之忧,而帝王家一事一政,无非后世监法之资,则在圣人虑远之道,亦当谨之于始矣。伏愿圣明,亟允大臣之请,即命罢之,使一国臣民,晓然知圣上作为,出寻常万万。则书之史册,有光圣德,当与成庙朝,即罢鹰坊之事,同揆于后,而有光于继述之圣孝矣。”
2月12日
[编辑]○戊戌,上诣仁政殿,亲传先农坛节祭香祝。
2月13日
[编辑]○己亥,上诣绥陵展谒,教曰:
绥陵迁奉之议已久,亦为亲审,而事体至重,不可不十分难慎,博议而处之。时原任大臣二品以上,待明朝来会宾厅,收议以入。
2月14日
[编辑]○庚子,教曰:
绥陵迁奉之议,已为仰禀于两慈殿,亲为奉审,而堪舆之言,朝廷之论,可谓询谋佥同,予志亦已大定,诸凡仪节,即速举行。
2月20日
[编辑]○丙午,上诣华城行宫经宿。
2月21日
[编辑]○丁未,仍诣健陵、显隆园展谒亲祭,教曰:
境内朝官士庶年七十以上,令留守,分等赐米。
2月22日
[编辑]○戊申,设儒生应制于校宫。
○上诣华宁殿,行酌献礼。
○上诣东将台,行夜操。
2月23日
[编辑]○己酉,还宫。
2月25日
[编辑]○辛亥,上御春塘台,行文武庭试别试,文取张龙逵等七人,武取李经权等二百二十三人。
2月26日
[编辑]○壬子,以赵鹤年为礼曹判书。
2月27日
[编辑]○癸丑,上御重熙堂,召见轮对官。
○以赵秉铉为奎章阁提学,金兰淳为汉城府判尹,郑宅善为忠清道水军节度使。
2月28日
[编辑]○甲寅,设人日制于泮宫。
○上御重熙堂,亲受生进谢恩。教曰:
生进中八十岁以上,并五卫将加设,口传单付。
三月
[编辑]3月1日
[编辑]○丙辰,雨雹,状如小豆。
3月2日
[编辑]○丁巳,上御重熙堂,召见看山大臣以下。教曰:
山陵定于龙马峯下,三看审后,仍为封标。“
3月3日
[编辑]○戊午,上御春塘台,行随驾军校试射。
3月5日
[编辑]○庚申,召对于迎春轩。
○水原府境内武士试取,林观镇等二十二人,直赴殿试。
3月7日
[编辑]○壬戌,命拜峰牧场革罢,还各谷四千九百石零,并荡减,屯土自本寺句管收税,马畜案付五百馀疋,择其可合使用者,收入本寺,分排出给于各营门,以备军马馀数,许令发卖,以为从长区处之地,该牧员役等属,既失聊赖,合有存恤,令本寺,量宜措处。马祖坛移设他所。以新陵局内也。
3月10日
[编辑]○乙丑,教曰:
迁奉之举,即积年经营,而既得吉地,怆幸交切。第今始役不远,内下钱三万缗,以补两都监需用,与民户毁撤民田给代之资。
3月12日
[编辑]○丁卯,上御重熙堂,召见三使臣,〈进贺兼谢恩正使朴永元,副使赵亨复,书状官沈熙淳。〉辞陛也。
○以金英淳为吏曹参判,吴一善为黄海道兵马节度使。
3月13日
[编辑]○戊辰,上御春塘台,行文武官重试,文取林基洙等三人,武取朴英湜等二十四人。
3月15日
[编辑]○庚午,上御春塘台,行式年文武科殿试及三日制,文取李晩德等三十八人,武取高济义等一百四十三人。
3月16日
[编辑]○辛未,命绥陵哀册文改撰,以追崇后事体,与庚寅有异也。
○以李嘉愚为司宪府大司宪。
3月17日
[编辑]○壬申,上御映花堂,召见回还三使臣。
○以徐憙淳为礼曹判书。
○上御春塘台,行西北别付料试射。
3月18日
[编辑]○癸酉,以李惟秀为汉城府判尹,李羲肇为司宪府大司宪。
3月19日
[编辑]○甲戌,上诣北苑,行望拜礼,仍御春塘台,行参班儒武试。
3月20日
[编辑]○乙亥,药院入诊于重熙堂。都提调权敦仁曰:“昨冬以来,频御召对,筵中问难与酬酢,流播外间,人心莫不欢欣浃洽矣,近又一切停废,臣不胜万万忧闷矣。”上曰:“近日则不得不如是矣。”上曰:“礼曹仪注见之否?”敦仁曰:“见之矣。改葬服缌,元非三月之制,缅之为言,远也。应服三年者,当玄和复出之时,不忍以吉服将事,故举其最远之服,而以缌服服之,既葬而除。此子思之言,而《仪礼疏》,始有服三月之文,朱子以礼宜从厚,从之。因行三月之制矣。”上曰:“缌服始于唐、宋乎?”敦仁曰:“自朱子之定论,我东诸贤,皆从之矣。”上曰:“今番成服,当着何履乎?仪注无磨炼,己酉已例,着白皮靴,盖其时常着,皆白皮靴故也。变白为黑之后,当着何履乎?”敦仁曰:“使礼曹,博考已例,添入于仪注为可,而以臣愚见,虽今变白为黑,服缌而着黑靴,则恐不可似当,依已例以白皮靴磨炼矣。”
○命山陵斩草破土后,法乐,陈而不作。
3月21日
[编辑]○丙子,上御仁政殿,行文武官重试及对举庭试文武科,放榜。
○命停迁陵时,各道进香。
3月22日
[编辑]○丁丑,上御重熙堂,亲受文武官重试及对举庭试,文武科新恩谢恩。
3月23日
[编辑]○戊寅,以洪学渊为司宪府大司宪。
3月25日
[编辑]○庚辰,上御重熙堂,召见轮对官。
3月27日
[编辑]○壬午,上诣仁政殿月台,行太庙夏享誓戒。
○上御仁政殿,行式年文武科放榜。
○以尹致秀为吏曹参议。
3月28日
[编辑]○癸未,上诣重熙堂,亲受式年文武科新恩谢恩。
○以尹定铉为成均馆大司成。
夏四月
[编辑]4月1日
[编辑]○丙戌,上诣摛文院斋宿。
4月2日
[编辑]○丁亥,以洪学渊为司宪府大司宪。
4月3日
[编辑]○戊子,上诣太庙斋宿。
4月4日
[编辑]○己丑,亲行太庙夏享。
4月9日
[编辑]○甲午,上诣新陵所看审,仍行犒馈,还诣东关王庙,行奠酌礼。
4月10日
[编辑]○乙未,以金履载为吏曹判书,徐俊辅为兵曹判书,洪学渊为吏曹参判,李根友为吏曹参议。
4月13日
[编辑]○戊戌,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
4月14日
[编辑]○己亥,复以金兴根为吏曹判书,赵秉铉为兵曹判书,李羲肇为司宪府大司宪,任百秀为司谏院大司谏,郑祖荣为刑曹判书。
4月18日
[编辑]○癸卯,上诣绥陵展谒,启旧陵受服,仍行亲祭。
4月19日
[编辑]○甲辰,以李志渊为刑曹判书,徐憙淳为议政府左参赞,徐箕淳为礼曹判书。
○命捕厅所捉妖人朴兴秀,枭首警众。
4月20日
[编辑]○乙巳,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吴显文为京畿水军节度使兼三道统御使乔桐府使。
4月26日
[编辑]○辛亥,以金东健为汉城府判尹。
4月29日
[编辑]○甲寅,上御重熙堂,行药院入诊,引见大臣备局堂上。上曰:“今番迁陵时,大王大妃服制,以浅淡服磨炼,未知有何考据而然乎?”领议政权敦仁曰:“大抵缅服,乃应服三年者之服缌也,即子为父妻为夫是已。该曹磨炼,似有可据,而前礼判既在筵中,使之进前仰奏似好矣。”上曰:“然矣。癸丑则以浅淡服磨炼,盖为当初期服而然也,且在《丧礼补编》以前也。庚寅服制,既为齐衰三年,今番似当有缌服,而乃以浅淡服磨炼,诚甚疑眩矣。”徐憙淳曰:“迁陵服制,臣顷以礼堂举行,而只稽本曹誊录,一依国朝已例,磨炼以入矣。以大王大妃进御浅淡服事,伏承下教,而庚寅服制,异于己亥,则今此,下询,实出于参酌情礼之圣意。第莫重典礼,缘臣茫昧,既未能确有援据,又不能先事请询,其在下情,万万惶悚矣。”敦仁曰:“礼堂既依癸丑例为辞,其时又以草记禀定云,似或然矣。今伏承圣教,则情礼之间,甚得其宜,而以臣浅见,有难质言仰对,更为下询处之何如?”上曰:“然则博询于时原任大臣及礼堂,在外山林似好矣。
五月
[编辑]5月1日
[编辑]○乙卯,教曰:
是年是月,怆怀冞切。孝昌墓忌辰祭,遣重臣摄行。
5月5日
[编辑]○己未,上诣绥陵展谒斋宿。
5月6日
[编辑]○庚申,行绥陵忌辰祭,仍诣懿陵亲祭。
5月12日
[编辑]○丙寅,礼曹以大王大妃殿服制收议启,教曰:
诸大臣山林收议,无所异同,大王大妃殿进御服色,改以缌服磨炼。
5月16日
[编辑]○庚午,备局启言:
即见平安监司洪在喆,兵使赵存中状启:‘江界闾阎四把等地,许多匪类,间间来接,两国交界,禁条甚严,请令庙堂禀处矣。’顷于壬寅上土、满浦越边,亦有此弊,移咨礼部,至于皇旨剿逐之举。而曾未几年,又复来接,较诸壬寅,不啻倍蓰,似非一时雉兔之计,为先移咨盛京,俾为另行查明,恐合事宜。“
允之。
5月17日
[编辑]○辛未,以任圣皋为刑曹判书,李熙䌹为全罗道兵马节度使。
5月20日
[编辑]○甲戌,黄海监司金鼎集,以异样人金大建捉囚事,令庙堂,使之严核。
5月27日
[编辑]○辛巳,以徐戴淳为吏曹参议。
5月29日
[编辑]○癸未,以闵致成为吏曹参判。
5月30日
[编辑]○甲申,上御重熙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
○以任圣皋为右边捕盗大将。
闰五月
[编辑]闰5月1日
[编辑]○乙酉,以李惟秀为摠戎使,许棨为平安道兵马节度使。
闰5月2日
[编辑]○丙戌,以洪学渊为司宪府大司宪,吴致贤为全罗道兵马节度使,李敬达为黄海道水军节度使。
闰5月6日
[编辑]○庚寅,教曰:
纯宗、翼宗两朝御真,当入奉于真殿矣,增修之节,令该曹,择日举行。
闰5月11日
[编辑]○乙未,上诣绥陵展谒,具白布戎服,出玄宫奉安于丁字阁。
○还宫。
闰5月12日
[编辑]○丙申,药院口启,请进常膳,不从。
闰5月13日
[编辑]○丁酉,药院再启,批曰:“急于劝进两慈殿,且屡承慈教,不得已勉从卿等之请矣。”教曰:
十七日亲行启殡奠,十八日随轝,二十日过虞后,当还宫矣,依此磨炼。
闰5月14日
[编辑]○戊戌,教曰:
复膳之请,虽已勉从,望日与十八日二十日,以素膳封进事,分付该院。
闰5月15日
[编辑]○己亥,上诣绥陵殡殿展谒,仍行望奠及亲进香,亲进香文曰:
呜呼!小子之生,赋命甚畸,年甫四龄,未离乳哺,而我皇考已违背矣。此生此世,永无以记天颜而聆玉音,则固已为天下至哀之人,尚赖我皇祖纯宗大王,以祖孙而兼父子之亲,以幼稚而托宗祧之重,顾之复之,提之撕之,以冀其岁月成立也。当此时,皇祖之心,当如何也?恩莫厚焉,德莫大焉。小子用是依藉,亦不知至痛之切于已也。无奈乎获戾于天,馀衅未已,以至甲午之冬,而荐叠之祸变极矣,小子时年,亦不过八岁,惟衰麻在身而已,又安知践其位行其礼之痛冤崩迫也哉?幸而我太母殿下,以皇祖之心,抚恤之,我慈圣殿下,以皇考之心,鞠育之,虽惸惸孤苦,形影相吊,而犹能恃而为命,式至于今日,是岂小子始望攸及哉?凡一饮一餐,一事一物,皆我皇考默佑而阴骘之者,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呜呼!痛哉。然而小子年纪稍长,知思略进,益觉其无穷之哀,彻天彻地,当食而撤,当寝而兴,哽咽抑塞,欲语而不能语者,屡矣。呜呼!窃尝闻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以我皇考天纵之大德,又靳啬之如此者,何也?岂天理有不可谌,而圣人之言,有不可征欤?此皆小子积殃招咎,皇穹不吊也,尚云何哉?小子闻我皇考代听四年之间,忧勤一念,天命自度,未明而求衣,至昃而不食,盛德浃洽于万姓,至化洋溢于八域,农劝于野,商忭于市,工趋其事,士敦其业。上而神祗悦豫,罔不歆格,下而卿士协从,罔不饬励,至宫闱之内,壁叠之间,威惠流行,罔不钦服颂叹。于时也,诸福毕至,百祥俱集,以玉牒而显亲之烈,以瑶觞而悦亲之心,协气欢声,可追以想。小子则虽处南面之尊,享千乘之富,以此日情事,欲为孝,安所孝乎?呜呼!今于中道礼陟,万事靡逮之后,尚有亲贤乐利,没世而不能忘者,以予小子无所肖似之质,何敢望一毫纉继于皇考圣德?而今乃承列圣艰大之业,奉两殿慈覆之恩,渺然托乎群臣兆民之上者,已十有馀年矣。夙夜憧憧,恐不克有济我皇考止慈之衷,保婴之念,宁不有忧虑悯恻于冥冥之中,而謦欬杳漠,无所告诉,此又小子平日诚敬之不足,未有以感通神明也。呜呼!痛哉。皇考尊谥之孝明二字,即我皇祖所赐,则百世之征信,固无以加于此,而至若荐之以隆号,奉之以显册,封陵而跻庙,靡礼不举,实惟先王之典我家之故事也,曷足曰揄扬万一乎哉?惟是,旧陵风水,多称其未叶。形家之言,虽非君子取信,自程、朱大儒以来,未或废而不行,则予小予靡极之诚,惊悚忧惧,不敢遑宁,而玆事至重且大,不得不迟回而趑趄,至今年大定于心,仰禀两慈,博询群工,无待乎谋及龟筮而大迁之议已决。上吉之兆已获,将以为圣人万年之藏,实我皇考于昭在上之所由致,亦可以少慰两慈殿曁予小子穷天之痛,一国臣民於戏之思。而及其玄和复出,翠华再临,依俙惝恍,若天跸之承闻,云旗之攀瞻。而厚夜修程,真游已夐,无由髣像于如在之地。幽明之理,其真有耶?小子之痛,将何以抑之耶?我皇祖皇考睟容之分奉于景慕宫之斋室,景祐宫之诚一轩者,乃万世经远之虑,而在小子晨夕瞻依之道,终有所怅缺不能已者,方欲稍增殿制,入奉宝帧,以上配于我三祖御真。神理人情,罔间乎彼此,则我皇考圣衷,亦必有凭依慰悦于洋洋陟降之际矣。哀至痛极,言不知裁。呜呼!痛哉。
闰5月16日
[编辑]○庚子,大王大妃以承传色谚书,下教于宾厅曰:
此时大殿,屡日哀遑中,又欲随轝,如此极热,终日以缞麻随轝,岂无伤损之节?国朝已例,罕有之事,予欲自内挽回,而诸大臣何为玩愒乎?期于积诚祈恳为望,故,如是下教矣。
○教曰:
“随轝非但有已例,予之情事痛迫,期欲行之矣。屡承两慈殿下教,恳挚恻怛,至使诸大臣,相率力挽,到此地头,不敢不仰承至意。十八日路祭后,当先诣新陵所迎哭矣。
○命壬申以后曾经春、桂坊生存人,并年条悬录以入。
闰5月17日
[编辑]○辛丑,上诣绥陵殡殿,行昼茶礼夕上食,经宿于斋室。
闰5月18日
[编辑]○壬寅,上诣殡殿启欑宫,仍行别奠。
○以李惟秀为禁卫大将。
○上诣殡殿行昼茶礼夕上食夕奠,经宿于斋室。
闰5月19日
[编辑]○癸卯,上诣殡殿,行朝奠朝上食遣奠。
○大轝进发。上诣路祭所,行奉辞礼。
○上先诣新陵斋室,改具缌服,诣碑阁奉审,仍诣丁字阁奉审。仍诣瓮家圹内土色奉审,监辘轳习仪,仍审半月形出曲墙外,周审至脑上。
○大轝自昼停所进发时,上具缌服祗迎神辇、灵轝,仍步诣丁字阁,诣殡殿,行成殡奠及夕上食夕奠,经宿于斋室。
闰5月20日
[编辑]○甲辰,上诣殡殿,行朝奠朝上食及昼茶礼,迁奠下玄宫哭从,至奉辞位,哭尽哀,诣丁字阁,行虞祭还宫。
闰5月21日
[编辑]○乙巳,上御熙政堂,行药院入诊,召见时原任大臣阁臣。
闰5月23日
[编辑]○丁未,教曰:
大礼克襄,怆幸交切。新旧陵役浩繁,虽是都监举行,必多有贻弊圻民之端,况又杨州邑之专当者乎?其在轸念之道,何庸常例?今年城饷,许令邑捧耗条,特为除减,军需亦不可不念,令庙堂,区划给代。
○教曰:
轝士军之今番效力,市民为最。贡人之待令进排,亦必有弊,并令庙堂,旧遗在及徭役,量宜区别,以为蠲荡示意之地。
○以李应植为摠戎使。
闰5月24日
[编辑]○戊申,两都监摠护使以下,施赏有差,山陵都监提调,行判敦宁朴岐寿,知事赵冀永,行大护军李嘉愚,都厅校理徐相教,副司果金炳奎,幷加资,陵所杂务差使员杨州牧使曺锡雨加资,迁陵都监提调知敦宁徐憙淳,工曹判书金左根,户曹判书李穆渊,都厅司仆正金益文,副司直金镇右,并加资,纸榜书写官行护军姜时永,摄左右通礼副修撰严锡鼎,掌乐正李光载,宗戚执事行护军赵秉骏,副司果朴镐寿,代奠官兴宣君昰应,分承旨金公铉、朴容寿,并加资。
闰5月25日
[编辑]○己酉,教曰:
春桂坊之壬申除拜者,尚馀二人,追念昔日,不可无示意之举,行护军李鲁秉,副护军李羲斗,今日政,知事同知作窠拟入。
闰5月26日
[编辑]○庚戌,上诣真殿展拜,移奉三朝御真于移安阁,以真殿增修也。
闰5月27日
[编辑]○辛亥,以金始渊为奎章阁直阁。
六月
[编辑]6月1日
[编辑]○甲寅,除缅服。
○上诣太庙展谒。
6月7日
[编辑]○庚申,教曰:
法者,天下平,当重而傅轻,当轻而从重,均为失刑,故所以有收议也。奉将信箭,传命阵列,恐与制书、符验、衙门印信不同,则所谓遗失,虽谓之弃君命而犯师律,亦可矣。此系创有之故,大臣之议,俱无质对,特从末勘,宣传官申命濈,减死边远充军。
6月8日
[编辑]○辛酉,以赵得林为成均馆大司成,李鲁秉为刑曹判书。
6月12日
[编辑]○乙丑,教曰:
一雨成霖,跨月不止,必多有痒稼之患。言念民事,寝食靡安,虽是立秋之前,何拘常例?祈晴祭,令该曹,不卜日设行。
6月13日
[编辑]○丙寅,地震。
6月15日
[编辑]○戊辰,教曰:
殿最之前后申饬何如?而今番四道之各以如干残邑中考磨勘者,此何道理乎?至于海西之一邑中考,尤为骇然。如是而朝令何以行乎?黄海监司金鼎集,施以谴罢之典,原启本勿施,待新道伯赴任,使之更为修正,京畿关东、关西三道道臣,并施缄辞从重推考之典,启本,亦令还下送,使之罔夜修正以闻。
○以李惟秀为禁卫大将,李应植为摠戎使。
○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上曰:“褒贬题目中,或有自上陞降之例乎?正庙朝,或有自上陞降之时矣。机张县监麻夏帛下考题目,不足为下考。而且此人,即皇朝人后孙也,予欲陞置上考,未知如何?”领议政权敦仁曰:“惟在圣心矣。”遂命陞为上考。
○以李嘉愚为汉城府判尹,南献教为黄海道观察使。
6月18日
[编辑]○辛未,鉴讲厅火。
6月23日
[编辑]○丙子,备局启言:“即见忠清水使郑宅善状启,则以为:‘洪州外烟岛居民,持纳一小樻子及一片楮纸,谓以“异样船,来浮于本岛前洋,出给樻子。而楮纸则彼人与岛民,私相问答之语。”事当到底穷查,还给樻子,故押付于问情官洪州牧,使徐承淳,水虞候金远喜处,使之晓谕还给之意,措辞关饬云矣。’异样船之逗遛屡日,未及问情,固万万踈虞,而既有岛民问答笔迹及樻子来纳者,则事当即地坼见,一一登闻,而谓以穷查,押送于问情官,初无一辞之及于樻子中何物,问答之何语者,焉有如许事体乎?如非疑劫,必是推诿,当该水使,为先罢黜,令该府,拿问重勘。樻子与问答笔迹,即具形止驰报之意,请严饬。”允之。
○以李敏德为忠清道水军节度使。
6月26日
[编辑]○己卯,上御熙政堂,召见回还三使臣。
秋七月
[编辑]7月1日
[编辑]○甲申,上御重熙堂召见轮对官。
7月3日
[编辑]○丙戌,忠清监司赵云澈状启,以异样船与岛民问答录纸,及异样人书誊上,其书曰:
“大佛朗西国水师提督钦命到印度与到中国,各战船元帅瑟西尔为究问,无辜被害事。察得己亥年八月十四日,曾有佛朗西人即安默尔、沙斯当、慕印三位。该三位者,吾国以为,大德望之士也,不期为贵高丽所害等情。盖于此东方,本帅有照护,吾乡士庶之职。玆故前来究问,该三位罪犯何条,而应受如此惨死,或言贵高丽律法,禁革外国之人入境,该三位入境故耳害之。然本帅察得,设或汉人、满州人、日本人,有冒入贵高丽之境者,不过提护解送出境,并无克苦加害等情。请问为何不待该三位,如待汉人、满州人、日本人一样。想贵高丽,身负重任之大君子者,未识吾大佛朗西皇帝之仁德也,吾国之士,庶虽离乡万万里,断不能为其所弃,而不共沾其恩泽也。须知吾皇帝之隆恩广布,庇及其国士民,于天下万国,若其民于他国有为,非作歹者,如杀人放火等弊,审实治罪,则亦无容究也,如其民无辜而人虐害之者,是大辱吾佛朗西皇帝,而招怨必矣。盖本帅所问吾国贤士三位,为贵高丽所害等情,想贵辅相,玆不能即回答也。玆故复仰知悉,来年吾国战船特尔来此,贵国彼时回复之可也。本帅再告贵辅相,得知吾国皇帝覆庇其士民之仁德。玆已报明贵国矣,自玆而后,倘有再虐害吾国之士民等情,贵高丽,必不能免大灾害也。然则灾害临时,上自贵国国王,下至大臣百官,皆不能归怨于他人,维能怨已之不仁不义而无礼也,维此仰知。救世一千八百四十六年乌月初八日。
云,皮封云高丽国辅相大人高升。
○外烟岛岛民,与彼人问答记以为:“彼人问:‘贵岛名何也?’答曰:‘外烟岛。贵船在何国何州耶?’曰:‘此船系大佛朗西国战船,钦命到印度各地方与到中国的三号之中大船,上有元帅大人。钦命来贵高丽国有事,知会的。’答曰:‘印度地方则何以来此,有事知会的何也?’曰:‘不独到印度地方,且特钦命来此矣。’答曰:‘船人几何,或无疾病耶?’曰:‘共有八百七十人,颇无疾病。’答曰:‘船人何其多耶?’曰:‘人数不为多矣。因是战船故也。’答曰:‘何其战船耶?’曰:‘为是大佛郞西皇帝之船,其不来作生意,若作生意者,乃其国民家之船。’又曰:‘元帅有文书一封,送贵国辅相的,烦倘或失误不送,到日后贵高丽,必有大祸。’答曰:‘文书何文书耶?’曰:‘文书,有印信封号,贵辅相开阅,自然知道。’答曰:‘此岛杳茫海中,官门远隔千里,相通极难矣。’曰:‘自此距官门亦不甚远,此岛自然必有往来,须当送到。不然亦有不便,更为详问次来此矣。’曰:‘儞们来问何事,请写来看。’答曰:‘坐定然后详问’,曰‘单请四位下一层请坐,元帅问列位有何详问之处?’答曰:‘俄间所给文书,绝远海岛,送到果然极难,奈何?’曰:‘元帅说“所托文书”不要即刻送到,高丽都城,亦不要即刻有回文。日后必有战船到来,接文完全事情,只要一有机会,即速送到都城可也。’答曰:‘然则留此岛耶?还归贵国耶?’曰:‘元帅即刻去归矣。来年有别战船接文。’答曰:‘接文完全事情,未可知详写示焉。’曰:‘此节,未能明白,请改写。’答曰:‘文书中所语,有何意思耶?’曰‘元帅,自五万里而来此。不要列位受劳劳累,只要将所托文书,送到贵国都城。贵辅相之回文,有战船接,无馀所当言也。’答曰:‘回文有战船来接者何也?’曰‘元帅,若久住此处,必须有累儞们,玆今元帅去归,明年有别战船来此完事。所以元帅,不过是先过知交到文书也。’答曰:‘明年有别战船来此何也?’曰‘如今不知。明年贵辅相回文之后,即知之矣。’答曰:‘此岛地险波涌,不可久留,何日发船耶?’曰:‘地险波涌,不妨元帅。即今日起锚去矣。’答曰:‘若元帅去则贵船三只,亦同归耶?’曰:‘然也’,挂帆即去矣。”
7月5日
[编辑]○戊子,上御春塘台,行赏试射。
7月8日
[编辑]○辛卯,备边司启言:“即伏见盛京,回咨出来者,江界、三寨、及闾阎、四把等地越边,大国人造舍垦田处,自盛京遴派官兵,前往究办,请派委晓事官弁,沿江近处,先期守候,大国委员到日,令其过江前来,指引处所,眼同缉拏云矣。咨内辞意中,过江前来,虽非可议,既请派员指引,则不可不探问其出来早晩,然后亦可以自此举行,更令槐院,具由撰咨,定拨下送于湾府,使之传给凤城将处,以为传致盛京之地。”允之。
7月10日
[编辑]○癸巳,以李羲肇为司宪府大司宪,郑德和为司谏院大司谏。
7月11日
[编辑]○甲午,上御春塘台,行七夕制,赋居首徐大淳,直赴殿试。
○以徐箕淳为司宪府大司宪,赵忠植为司谏院大司谏,成遂默为吏曹参判,金在田为成均馆大司成,李显稷为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
7月12日
[编辑]○乙未,都政下批,以朴永元为礼曹判书,金贤根为冬至兼谢恩正使,朴宗吉为副使,宋柱献为书状官。
○上御重熙堂,召见入格儒生。
7月13日
[编辑]○丙申,以洪敬谟为吏曹判书,徐憙淳为兵曹判书。
7月14日
[编辑]○丁酉,上御重熙堂,召见守令边将初仕人。
○以朴永元为司宪府大司宪,金兴根为议政府左参赞,赵秉铉为礼曹判书。
7月15日
[编辑]○戊戌,上御重熙堂,行药院入诊。上曰:“佛朗国书见之乎?”领议政权敦仁曰:“果见之,而其书辞,颇有恐动底意。且出没于外洋,藉其邪术,煽乱人心,此与所谓暎咭唎,皆是西洋之类矣。”上曰:“金大建事,何以处之乎?”敦仁曰:“金大建事,不可一刻假贷矣。自托邪教,诳惑人心,究厥所为,专出疑眩煽乱之计,而非特邪术而已。渠本以朝鲜人,背本国而犯他境,自称邪学,其所云云,有若恐动者然,思之不觉骨颤而胆掉。此若不按法诛之,则适足为借口之端,而又不免示弱矣。”上曰:“当处分矣。虽以李在容事言之,追后闻之,则所谓李在容,实无其人,而即玄钖文之变名者也,今玄已就捕,则所谓李在容,何处更捕乎?”敦仁曰:“所谓李在容,变幻姓名,出没城𬮱云,而追捕之政,真伪莫辨,捕厅事,亦不成说矣。”上曰:“当有处分矣。”上又教曰:“明春,必有骚屑矣。”敦仁曰:“不待明春,今亦有骚屑。闾巷之间,邪说颇多,此专由于不见其书,而有此疑眩也。伏愿亟下其书,使人人见之,然后自可以释疑矣。”上曰:“予意则奏闻似好。壬辰年,以暎咭唎事,有奏闻之举,与此似无异矣。”敦仁曰:“此与壬辰有异。暎咭唎船之来泊洪州也,至于十馀日留住,渠有交易等语,而既据理斥之,又即问情,详探其动静,故至有奏闻之举矣。今此佛朗船之出没于外洋,威胁岛民,私相问答,期欲纳其樻书,而言必称皇帝者,即不过藉为恐喝之计而已,岂可以如此荒诞之辞,遽尔奏闻乎?年前杀洋人时,既不奏闻,而今忽以此事奏闻,则反有见疑之虑。自外或有此议,而臣意则奏闻一款,实为未稳,第未知诸议之如何矣。”上曰:“果不无见疑之虑。此必有朝鲜人,脉络相通者矣。不然则渠何以知见杀之由,又何以知其年条乎?”敦仁曰:“一自邪术之流行,人多渐染,而今此佛朗船之来,未必不由于怂恿诱引之致,皆是萧墙之变矣。”
7月17日
[编辑]○庚子,以徐耆淳为吏曹参议。
7月19日
[编辑]○壬寅,上御重熙堂,召见黄海监司南献教,辞陛也。
7月20日
[编辑]○癸卯,以李惟秀为工曹判书,金左根为兵曹判书。
7月21日
[编辑]○甲辰,上诣北苑,行望拜礼,御春塘台,试参班儒武,颂居首金炳德,武入格王锡畴,并直赴殿试。
7月22日
[编辑]○乙巳,上御重熙堂,召见入格儒生。
7月25日
[编辑]○戊申,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命邪学罪人金大建枭首。大建,以龙仁人年十五,逃入广东,学洋教,癸卯,结玄钖文辈,潜还为教主于都下。是年春,往海西,遇渔采唐船,要寄书于广东洋汉,为土人所捉,始称中国人,终首实其本末。自捕厅,阅月盘核,其为说极狡狯,挟洋舶之强而胁之,谓‘我国终不可禁渠教。布散银钱,京外烂用之货,皆洋汉之由栅中输送也。’又自云‘能通洋外诸蕃话,故以神父而为各国通事’云。至是,幷与玄钖文而同诛之,钖文,辛酉邪徒伏法启钦子也。
○命讲制文臣抄启。
○以赵存中为左边捕盗大将,李能权为右边捕盗大将。
7月26日
[编辑]○己酉,以尹尚圭为汉城府判尹。
7月27日
[编辑]○庚戌,上御春塘台,行赏试射颁赏。
7月29日
[编辑]○壬子,命邪学罪人玄钖文,枭首警众。
八月
[编辑]8月1日
[编辑]○癸丑,以徐憙淳为汉城府判尹。
8月2日
[编辑]○甲寅,上御春塘台,行秋到记,讲居首孔献东,之次郑焕翼,制述赋居首李文馨,之次金显龟,并直赴殿试。
8月3日
[编辑]○乙卯,上御熙政堂,召见入格儒生。
8月4日
[编辑]○丙辰,给镜城等邑渰颓户,恤典。
○政府抄启,讲制文臣金始渊、沈熙淳、李裕元、郑翊朝、赵然昌、洪祐健、兪致善、李承圭、郑锡朝、赵熙哲、洪淳穆、李承益、洪祐命、金炳云、金有渊、洪原钟、南钟三、韩敬源、尹禹锡、李晩运等二十人。
8月5日
[编辑]○丁巳,教曰:“宿卫之踈虞,莫甚于近日,不得不变通。前亦有已例,革摠戎厅为总卫营,使之分番入直于禁中,以严宿卫,凡百节目,令庙堂,从长磨炼启下。”
8月6日
[编辑]○戊午,上诣璿源殿,还安三朝御真,仍诣景祐宫展拜,奉两朝御真,入奉璿源殿,行酌献礼。命赞礼赵秉铉,礼房承旨洪羲锡,第四室大祝林肯洙,第五室大祝金应均,幷加资。
8月9日
[编辑]○辛酉,以金英淳为司宪府大司宪,朴宗休为司谏院大司谏。
8月11日
[编辑]○癸亥,上展拜于太庙,秋谒也。
8月12日
[编辑]○甲子,给长渊等邑漂户,恤典。
○命明川私铸钱罪人黄喆云等四人,枭首警众,其馀诸汉,自本道,从轻重酌处。
8月16日
[编辑]○戊辰,上展拜于绥陵,仍行酌献礼。
8月18日
[编辑]○庚午,以李惟秀为总卫使,任圣皋为禁卫大将。
○领议政权敦仁,疏辞相职,许之。
8月19日
[编辑]○辛未,以洪学渊为司宪府大司宪,成原默为司谏院大司谏,李应植为御营大将。
○平安监司洪在喆状启:
大国人多率军马,今初五日戌时,自楚山境越边汉赤川出来,止接于波猪江洞口,以上土境闾阎、四把,左中右寨等地,越边垦田结舍处,查拏次出来也。
8月20日
[编辑]○壬申,以赵冀永为刑曹判书。
8月21日
[编辑]○癸酉,上御熙政堂,召见平安道清北暗行御史朴永辅。罪江界前府使尹禹铉,嘉山前郡守尹致谊,郭山前郡守吕东星,渭原前郡守柳琡,博川郡守闵祥镐,义州前府尹金德喜,宁边前前府使赵得林,定州前牧使金永爵,宣川前府使赵义锡,前前府使李敬达,龙川前前府使具廷铉,熙川前前郡守李凤周,云山前郡守洪熙朝,碧潼前郡守申命洪,前前郡守赵秉懿,泰川县监李源达,前县监赵远永,鱼川察访文用中,凤山前郡守李南轼等有差,因御史书启也。
8月22日
[编辑]○甲戌,以朴岐寿为汉城府判尹。
8月25日
[编辑]○丁丑,以赵鹤年为平安道观察使。
8月27日
[编辑]○己卯,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
○备局,以御史加抄启别单,启,金始渊、李裕元、沈熙淳、赵然昌、金世均、洪羲宗、柳晏、郑钖朝、赵熙哲、李承圭。
8月28日
[编辑]○庚辰,以李应植为左边捕盗大将,李嘉愚为礼曹判书。
九月
[编辑]9月1日
[编辑]○癸未,以赵冀永为司宪府大司宪,金周默为司谏院大司谏。
9月6日
[编辑]○戊子,上诣储庆宫、毓祥宫展拜。
○判下《璿源谱略》修正时提调以下别单,监印宗簿正申大膺,加资。
○命备边司,自大臣以下,至堂上三品以上,跟随限几名,参酌磨炼,以阙门出入时,每多滥率之弊故也。
9月7日
[编辑]○己丑,以朴宗休为司谏院大司谏,徐憙淳为刑曹判书。
9月9日
[编辑]○辛卯,是岁夏秋,京外大水,五部颓压民家,凡三千九百馀户,各道漂颓民家,凡二千四百七十馀户,人命渰死且多,并施恤典。五部则特遣宣传官,摘奸形止,饬京兆,俾无漏滥,各道则令庙堂,饬道臣,顾助结构,使免失所之患,渰死人身还布,并皆荡减。
9月10日
[编辑]○壬辰,以韩镇庭为司谏院大司谏。
9月12日
[编辑]○甲午,上诣南庙,行酌献礼,仍诣慕华馆,行随驾军兵试射。
9月15日
[编辑]○丁酉,以金东健为司宪府大司宪,金𫓎为司谏院大司谏。
9月20日
[编辑]○壬寅,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上曰:“近来政官之无端违牌,侵夜行政,此亦风习。每当夜深,酬应实难,令政院,各别申饬可也。”
○右议政朴晦寿,请饬总卫营营属恣横之弊,教以“所奏切至,当体念。而营属之凭借恣横之习,难保其必无,已有严立科条矣。此际卿言如此,实副予意,极用感叹。”
○以尹尚圭为汉城府判尹,朴宗吉为江原道观察使。
9月21日
[编辑]○癸卯,以李嘉愚为司宪府大司宪。
9月22日
[编辑]○甲辰,上诣真殿,行茶礼。
○御真图写后,上御熙政堂,召见时原任大臣阁臣、宗亲、仪宾。
9月25日
[编辑]○丁未,上御仁政殿月台,行太庙冬享誓戒。
○以李公翼为吏曹参议,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朴永元为礼曹判书,徐箕淳为汉城府判尹,金英淳为吏曹参判。
9月27日
[编辑]○己酉,设九日制于泮宫。
9月28日
[编辑]○庚戌,以徐宪淳为成均馆大司成。
冬十月
[编辑]10月2日
[编辑]○甲寅,上诣太庙斋宿。
○以洪在喆为司宪府大司宪。
10月3日
[编辑]○乙卯,亲行太庙冬享。
10月5日
[编辑]○丁巳,中批,以金始渊为兵曹参议。
10月13日
[编辑]○乙丑,上御春塘台,行专经文武臣殿讲。
10月14日
[编辑]○丙寅,辅国崇禄大夫领敦宁府事丰恩府院君赵万永卒。教曰:“恸矣恸矣!尚何言哉?病患多年沈笃,而期望恒切于遄复,岂料今日,遽承匈音,予小子惊恸之怀,已无可喩,而慈殿忧虑煎灼之馀,遭此罔极之境,抑以何辞,仰慰宽譬?实不胜闷迫之至。呜呼!小子遭家不造,先庚后甲,险衅阅历,赖至诚之保护,式至有今日者,繄谁之赐也?受两朝之托付,逮寡昧之仰成,以祖孙之亲,兼导迪之责,辅予以养德,翼予以笃敬。内而忠勤勋劳之大,外而寅协匡济之绩,垂二十年如一日,其卫国忘私之纯心伟功,求之古昔,孰有伦比?昨冬元舅逆理之丧,已是家国之不幸,而未及一期,又闻此报,恸矣恸矣。予将畴依,卒丰恩府院君家,东园副器一部择送,崇报之节,不容暂缓,不待状,令弘文馆,当日议谥,遣阁臣致吊,明日遣承旨恤孤。禄俸限三年输送,礼葬等节,令各该司,照例举行。万永,尝为湖南直指,声震一路。性敦厚睦于姻族,遇婚葬饥荒,辄委曲而周恤之。以故,俸禄赀产甚丰,而出亦往往当其入。癸卯冬,上之有痘候也,万永忧虑之,两目遂障翳,继哭其长子秉龟,遂沈绵不复起矣。
○教曰:“卒丰恩府院君成服日,当临吊矣。仪节,令该曹,即为磨炼以入。”
○上诣昌庆宫禁川桥,行丰恩府院君丧举哀。
10月15日
[编辑]○丁卯,领府事赵寅永,陈箚请寝成命,批以“今见箚辞,悲恸倍切。小子情理,卿岂不知?而卿之力挽至此,且慈教屡屡,此时恐添贻忧,将欲勉承,卿其谅之。”
10月16日
[编辑]○戊辰,以李嘉愚为司宪府大司宪。
10月17日
[编辑]○己巳,上诣禁川桥,行丰恩府院君成服望哭。
10月20日
[编辑]○壬申,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上曰:“近来朝官、士庶,皆着白袍云,此何故也?”右议政朴晦寿曰:“先朝多有禁令,每因习俗而着之矣。”上曰:“翼庙亦有禁令。盖无服制而专着白袍,诚为非矣。”上曰:“士庶有难尽禁,而通籍之文荫、武朝官之着白袍,可以禁之,以此意申饬好矣。”晦寿启言:“日前四学学制两教授,并设于一处,试题各异,庠名不同,而东之券,西或换取,西之券,东或移考。及其榜出,呈券于此者,名登于彼,互相推移,全没试体。此亦国试,若是淆杂,荡无防限乎?原榜勿施,当该两教授,捧现告施以罢职之典,其代,开政差出,更为试取。”教以“宁有如此骇怪之事乎?无论科名大小,国试则一也,苟有一分忌惮,岂至于此乎?原榜勿施与更试,依所奏施行,当该两教授,不可以谴罢而止,令该府拿问定罪。”
○以李鲁秉为司宪府大司宪。
10月22日
[编辑]○甲戌,上御春塘台,行方物看品及汉学文臣日次儒生殿讲。
10月23日
[编辑]○乙亥,上御重熙堂,行日次儒生殿讲比较。
○时原任大臣,联箚略曰:
臣等昨伏见口传下教之下政院者,有中宫殿问候,依古例厘正以入之教矣。药院日次及筵席登对时,各殿候节之请承,即臣子之常礼恒情也。坤殿问候,行之为久,已成仪节,则其重且大,果何如哉?凡属仪节,惬于情合于礼,则一行之后,惟当奉之惟谨而已,更有何可疑而遽议乎?古例设有可稽,近规亦宜遵行,则今不当舍近而援古也,审矣。揆诸情礼,决不敢承教。
批曰:“予亦已谅卿等之言如此。而日前下教,即是从已例而已,卿等其谅之。”
10月24日
[编辑]○丙子,上御重熙堂,召见三使臣,〈冬至正使金贤根,副使朴容寿,书状官宋柱献。〉辞陛也。
○行日次殿讲儒生科次,教曰:
亲临比较,事体有别,且拖至三日,而为近三十次者,甚盛矣,何循常例?居首金德根,直赴殿试,之次宋熙正,直赴进士。
10月25日
[编辑]○丁丑,两司联箚,〈司谏金𫓎,执义李鲁奎,掌令成容默、柳泰东,持平罗采奎,献纳柳晏,正言李承圭。〉曰:
臣等昨因药房口传启辞之颁布者,始闻有中宫殿问候,依旧例厘正之口传下教,而药院陈启,大僚联箚,意谓我殿下,亟赐开纳矣。及伏见批旨下者,不惟不赐允兪,以从已例厘正为教,臣等未敢知我殿下,何若是靳兪乎?坤殿问候之便成已例,为莫重之仪节,今无容赘陈,而第伏念人臣之于君父,有如人子之事亲。假如人子之晨省问候于其父也,不察其母候之如何,则是可曰情理乎?情理之所在,即礼节之所由生也,殿下何必以古例为援据,而欲为厘正乎?臣等职忝献替,今始联请,亦已晩矣。伏愿亟加三思,俯循群下之请焉。
批曰:“省箚具悉。”
○以朴永元为司宪府大司宪,任百秀为司谏院大司谏。
10月26日
[编辑]○戊寅,政院联疏,请陈箚诸台,亟赐处分,批曰:“当初口教于政院者,不过厘正其药房启辞之谬,而遵列朝已行之例也。前后争难之,辄曰:‘屡十年旧例,不可遽改’云,而此节始行于辛巳三月以后,则在今日之事体,决不敢援用。而以格例间微事,看作大事,转成滋惑之阶,若有事端而争执者然,甚至于台箚之倡出虚无之说,傅会勒断,敢逼莫严之地。渠所云匡救者,适足为自干斁败,宁不痛惋?诽谤煽惑之不已,致此直犯手势,此专由于予之不能见惮而然也,惭叹曷已?此箚岂渠独办,而公议则三司在焉,卿等何必深引?”
○时原任大臣,联箚请联箚诸台,亟降处分,快施当律,赐批不从。
○两司联疏,请前台谏金𫓎等,拏鞫,施以当律,批曰:“已谕于大臣喉院之批矣。”
○玉堂联箚,请金𫓎等拏鞫,赐批。
10月27日
[编辑]○己卯,执义李裕元,疏请金𫓎等拏鞫,赐批。
○时原任大臣,再箚赐批。
○两司再箚赐批。
○玉堂再箚,请金𫓎等,拏鞫赐批。
10月28日
[编辑]○庚辰,雨雷。
○玉堂联疏,请金𫓎等拏鞫,赐批。
○时原任大臣,三箚请金𫓎等事,快从三司之请,赐批。
○教曰:“雷电之频叠,无如今年,而轰轰之异,又发于收藏之时,灾岂虚生?必有所召。予小子冲龄否德,上不能对越天心,下不能怀保民生,以致仁天示警,至此之极,懔惕忧惧,曷敢自已?自今日减膳三日,凡厥在廷,各陈衮阙,以及时政,俾为修省消弭之策。”
○以徐憙淳为礼曹判书。
10月29日
[编辑]○辛巳,教曰:
大臣三司,多日力请,亦不可一向靳持,金𫓎等,令王府拏来囚。
又教曰:“亲鞫为之。”
○御北营,行亲鞫。
○罪人金𫓎原情后刑问一次,讯杖第九度停刑。
○罪人李鲁奎、李承圭、柳晏原情。
○教曰:“亲鞫撤罢。”领府事赵寅永等曰:“今下处分,果是盛德事。而第念鞫囚诬逼之罪,干犯至重,一番讯问,情节未核,而遽下酌处之命,鞫体王章,决不当如是而止。伏愿亟许还收焉。”上曰:“卿等之言是矣,而如渠愚蠢之类,不足责矣,卿等勿为烦达可也。”寅永等曰:“今此讯问,止于四囚,而拏来诸囚,则初不一问矣。情节既未尽核,则何可遽命酌处乎?伏愿亟收今下传教,更加穷核焉。”上曰:“予深有商量者存,卿等勿复烦请。”
○教曰:“渠辈之今番罪犯,干纪斁伦,做谎诬逼,律之常宪,焉逭三尺?而今见纳供,即一愚蠢之类,虽穷核而得情,必不过胡辞乱说而止。特以全保世臣之本意,无宁失刑而屈法。鞫厅罪人金𫓎,特贷一缕,古今岛减死围篱,拏来诸罪人,便是胁从之徒,与首恶,似有间焉,何足深究?”并施岛配之典,使之当日押付。“
十一月
[编辑]11月1日
[编辑]○壬午,金吾时原任大臣两司玉堂,联箚请亟收金𫓎等配置之命,赐批,执义李裕元,陈疏请金𫓎等更鞫,赐批。
○罢判义禁朴岐寿职。教曰:“昨日亲鞫时,金吾举行,多不成样,而今此配所磨炼中,巨济、南海,或涉太歇。虽为特教,酌处王府,则不当如是,使之改定以入,当该禁堂,施以罢职之典。”
○三司合启,请金𫓎等更鞫,赐批,不允。
○义禁府启言,鞫厅罪人金𫓎,古今岛减死围篱安置,柳晏荏子岛,李承圭鹿岛,李鲁奎珍岛郡,成容默吕岛,柳泰东智岛,罗采奎薪智岛,定配所押送,允之。
11月5日
[编辑]○丙戌,上御熙政堂,召见时原任大臣礼堂。教曰:“明年,即我慈殿宝龄洽满四旬,在小子爱日之诚,庆祝曷已?谨遵戊子已例,宜举进爵之礼。故自内屡为仰请,而慈殿以仪节之张大,私情之悲恸,不赐勉从之音,下情岂胜缺然?既有如今日援据之已例,则饰庆无所为拘,而仰体㧑谦之慈心,亦不敢缕缕力请。进爵之节,自有展诚之时,当于月正元日,亲上表里、致词、笺文,告布等节,令该曹,磨炼以入。”
○以徐箕淳为刑曹判书,洪在喆为汉城府判尹,郑泰东为咸镜南道兵马节度使,蔡学永为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
11月6日
[编辑]○丁亥,上御春塘台,行文臣吏文制述。
11月7日
[编辑]○戊子,教曰:“祭享所重何如,而元陵、绥陵、景陵,馂馀药果,全不成样,岂有如此道理?当该典祀官,拿问严勘,奉常寺员役及熟手等,令攸司,照法严绳。”
11月11日
[编辑]○壬辰,以李嘉愚为汉城府判尹,李鼎臣为京畿观察使。
11月14日
[编辑]○乙未,以李嘉愚为司宪府大司宪,以尹定铉为成均馆大司成。
11月20日
[编辑]○辛丑,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
○召对于熙政堂。
○以朴岐寿为汉城府判尹,以李熙章为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
11月22日
[编辑]○癸卯,召对于熙政堂,讲《国朝宝鉴》。
○以徐憙淳为兵曹判书,金兰淳为礼曹判书。
11月23日
[编辑]○甲辰,备局启言:“即见庆尚监司李启朝状启,则枚举闻庆县田畓改量执摠,除却免税与陈田畓,则时起实摠,为一千九百二十二结二十五负零,比乙巳田减三百十结三负零,畓加三百九十九结七十三负零。自今年,以新量案施行。”允之。
11月25日
[编辑]○丙午,上御熙政堂,行药院入诊。
11月26日
[编辑]○丁未,上御熙政堂,命诸承旨持公事入侍。
11月28日
[编辑]○己酉,以尹定铉为吏曹参议,南秉哲为成均馆大司成。
十二月
[编辑]12月1日
[编辑]○壬子,以徐相五为三道统制使,兼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
12月2日
[编辑]○癸丑,以洪学渊为司宪府大司宪。
12月7日
[编辑]○戊午,上诣仁政殿月台亲传社稷、宗庙、景慕宫,腊享香祝。
12月11日
[编辑]○壬戌,义州府尹尹致秀,疏陈私参税之弊,仍请革罢,批曰:“所谓阖眼税之名,未知创自何年,而坏蔑国纲,胡至此极?搜验潜越,自有法律,令庙堂,烂加商确,严立科条,从长禀处。”
12月17日
[编辑]○戊辰,上御春塘台,行柑制,表居首赵献永,直赴殿试。
12月18日
[编辑]○己巳,上御熙政堂,召见入格儒生。
12月20日
[编辑]○辛未,上御春塘台,行日次儒生殿讲。
12月21日
[编辑]○壬申,上御熙政堂,引见大臣备局堂上。
○命守令别荐人,申饬收用。
○命受香献官乘轿者,随现重勘,仍饬祭官预差誓齐之规。
○右议政朴晦寿启言:“两司诸臣之许以私义引避者,上以轸体下之政,下以伸敦亲之谊,此诚昭代之厚风,台阁之美规。而挽近以来,殆无限节,姓若同贯则不计远近,论其处义则至引句语,每于新除之后,来避纷纭。昔在正庙丁酉,一台臣以合启中九寸亲避嫌,而伊时堂启台章,相继纠举,或以为‘法外之例,有关后弊。’或以为‘服尽缌功,不当强引。’至蒙不叙之典。夫九寸袒免之亲,不甚踈远而犹尚如此,况于不计寸数之人,岂可猥陈苟且之私义,冒袭屑越之谬习乎?自今以后,凡系袒免之亲外,毋得避嫌事,请定为令式。”从之。
○行日次儒生殿讲,居首赵在应,直赴殿试。
12月22日
[编辑]○癸酉,都政下批,以成遂默为司宪府大司宪,尹穳为司谏院大司谏,具载龙为咸镜北道兵马水军节度使。
12月24日
[编辑]○乙亥,上御熙政堂,召见守令边将初仕人。
12月28日
[编辑]○己卯,以闵致成为司宪府大司宪。
12月29日
[编辑]○庚辰,上诣仁政殿月台亲传社稷祈谷祭香祝。
○京兆献民数,五部及八道都元户,一百五十八万一千五百九十四户,人口男三百三十七万三千九百二口,女三百三十六万九千九百六十口。
〈宪宗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大王实录卷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