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国岁时记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东国岁时记
作者:洪锡谟 李氏朝鲜
1849年
又见《东国岁时记 (写本)

余尝于元朝及上元各赋数十绝句略述土风 见者以为道得该备至或解颐 拟更逐节有述要成一国岁时之故实 而因循未遑者今已有年寔缘衰懒笔退不能如前者之有思辄书也 一日陶厓洪友抽丌上一编书示之曰此所述东国岁时记也 中州则自宗懔以来作此书者不为不多 而吾东则至今阙如 故聊尔效嚬以志土风之各异焉 便一信书不可无弁首之文 试为我裁之也 余乃受而卒业 自元月讫腊月凡为目者二十有三 如事在某月而不可系日者逐朔之末区别而揭之 最下方附以闰朔之所需 而近自京都远曁穷陲苟有寻常一事之称于当节者虽涉鄙俚无遗悉录 东俗之下必博采传记中衬合者以证其所由出 考据既洽错落俱载沿流而溯源由条而达本 是不但为描写一国之俗 尚并与中华之旧而触类长之 俨然为一统文字 富哉言乎其足征于来后也必矣 虽然此特全鼎之一脔 乌足与论于哜胾之真味也 呜呼洪君之少日所期者自谓何如人亦孰不诩之以世掌丝纶之池上凤毛也 竟乃局于命途蕴而莫售彼金闺兰台之上高文大册之焕黼黻而被管弦者付与他人 栖迟末宦白首濩落惟以辞赋诗律自遗无聊以泻其牢骚不平之鸣一何其舛也 若此等所述亦从无聊中消遗者 而尽一国之谣俗备每岁之文献 殆有胜于宗氏诸家之粗记一方见闻而止者多矣 耽于玩赏留之屡日 今不可以白还 于是乎书此以复焉己酉重阳后四日縠瀼漫客李子有序

正月

[编辑]

元日

[编辑]

议政大臣率百官诣阙新岁问安奉笺文表里朝贺于正殿之庭 八道方伯阃帅州牧进笺文方物 州府郡县户长吏亦咸来参班 冬至又行进笺之仪 京都俗岁谒家庙行祭曰茶礼 男女年少卑幼者皆着新衣曰岁妆 访族戚长老曰岁拜 馈以时食曰岁馔 酒曰岁酒 按崔寔月令正日洁祀祖祢饮椒柏酒 又按宗懔荆楚岁时记元日进屠苏酒胶牙饧 此即岁酒岁馔之始 姻亲家妇女相送靓妆少婢问新年平安曰问安婢 李参奉匡吕有诗曰谁家问安婢问安入谁家 各司胥吏隶各营校卒折纸列名来呈单子于官员及先生家 门内置髹盘受之曰岁衔 外道衙门亦然 按王锜寓圃杂记京师风俗每正朝主人皆出贺 惟置白纸簿并笔砚于几 贺客至书其名无迎送也 此即岁衔之始 蒸粳米粉置大板上以木杵有棅者 无数𢭏打引作长股饼名曰白饼 因细切薄如钱和酱水汤熟 调牛雉肉番椒屑名曰饼汤 以供祀接客为岁馔之不可阙者 入汤烹之 故古称湿面者似是物也 市肆以时食卖之 谚称添齿者谓吃饼汤第几椀 按陆放翁岁首书事诗注乡俗岁日必用汤饼 谓之冬馄饨年馎饦 盖古俗也 蒸粳米粉于甑中以熟赤豆隔铺之 隔粉多积视甑大小 或用糯米粉隔甑之名曰甑饼 以岁时祷神 又于朔望及无时祷神亦如之 承政院预选侍从堂下文臣制进延祥诗 命馆阁提学出韵五七言律绝 考第入格者题贴于阙内各殿柱楹门楣 立春日春帖子端午帖子俱用是例 按温公日录翰林书待诏请春词以立春日剪贴于禁中门帐 又按吕原明岁时杂记学士院端午前一月 撰阁门帖子及期进入 盖古规也 图画署画寿星仙女图直日神将图 献于公亦相赠遗 名曰岁画 以寓颂祝之意 又画进金甲二将军像 长丈馀一持斧一持节 揭于阙门两扇名曰门排 又以绛袍乌帽像揭重阁门 又画锺馗捕鬼贴户 画鬼头贴楣以辟邪瘟 诸宫家戚里门扇亦皆揭之 闾巷又多效之俗 以金甲者谓四天王神像 或以为尉迟恭秦叔宝 绛袍者为魏郑公 按宋敏求春明退朝录道家奏章图天门守卫金甲人葛将军掌旌周将军掌节 今之门排似是葛周二将军 而世俗乃以传奇中唐文皇时事傅会之尔 京外朝官命妇年七十以上 岁首赐米鱼盐以为例 朝官年八十士庶年九十各加一资 年百岁特超一品阶 每岁首以应资老人授资入政禀下批 皆优老尊年之盛典也 闾巷壁上贴鸡虎画以禳之 按董勋问礼俗一日为鸡 又按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画鸡帖户 今俗昉此 画虎似取寅月之义也 男女年值三灾者画三鹰贴于门楣 三灾法巳酉丑生亥子丑年 申子辰生寅卯辰年 亥卯未生巳午未年 寅午戌生申酉戌年 俗信卜说用此以禳之 生年隔九而入三灾 三年之内不干人物多慎忌之事 逢亲旧年少以登科进官生男获财等语为德谈以相贺 晓头出街巷间无定向以初闻之声卜一年休咎谓之听谶 按燕京俗除夕祷灶前请方向 抱镜出门听市语以卜来年休咎 东俗亦然 掷五行占以卜新年身数 五行各有占辞 木刻金木水火土如碁子 一时掷之 观其俯仰而得占 男女一年梳头贮退发留梳函中 必待元日黄昏烧于门外以辟瘟 按孙思邈千金方正月寅日 烧白发吉 元日烧发昉于是 俗说鬼名夜光是夜降于人家遍穿儿鞋 足样合则辄穿去鞋主不吉 故群儿畏之 皆藏鞋灭灯而宿 悬筛于厅壁 或阶庭间 谓以夜光神数筛孔不尽仍忘穿鞋 鸡鸣乃去 夜光未知何鬼而或药王之音转也 药王像丑可令怖儿耳 僧徒负鼓入街市擂动谓之法鼓 或展募缘文叩钹念佛 人争掷钱 又用一饼换俗二饼 俗得僧饼饲小儿以为善痘 朝禁僧尼不得入都门 故城外有此风 诸寺上佐乞斋米于五部内 自晓荷帒巡行沿门唱声人家各出米给之 盖新年徼福之意也 庆州俗是日相庆拜日月神 见舆地胜览 济州俗凡于山薮川池邱陵坟衍木石俱设神祀 每自元日至上元巫觋擎神纛作傩戯 铮鼓前导出入闾里 民人争捐财谷以赛神名曰花盘见舆地胜览

立春

[编辑]

大内贴春帖子 卿士庶民家及市廛皆贴春联颂祷 名曰春祝 按荆楚岁时记立春日贴宜春二字于门 今之春联昉此 观象监朱砂拓辟邪文进于大内贴门楣 其文曰甲作食歹匈 胇胃食虎 雄伯食魅 腾简食不祥 揽诸食咎 伯寄食梦 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 委随食观 错断食巨 穷奇腾根共食虫 凡使十二神追恶凶 吓汝躯 拉汝干节 解汝肌肉 抽汝肺肠 汝不急去后者为粮 急急如律令 此即续汉书礼乐志先腊一日大傩逐疫侲子所和之词而今作立春符端午日亦贴之 健陵印颁恩重经真言贴楣禳之 其文曰 曩谟 三满多 没駄喃 唵誐誐曩 娑嚩诃 亦作端午符门帖有神荼郁垒四字 古俗元日桃符画神荼郁垒像置之门户以御凶鬼 其制自黄帝始 今用于春帖 又有门神户灵 呵噤不祥 国泰民安 家给人足 雨顺风调 时和岁豊 等对语 闾巷柱楣通用对联 寿如山 富如海 去千灾 来百福 立春大吉 建阳多庆 尧之日月 舜之乾坤 爱君希道泰 忧国愿年豊 父母千年寿 子孙万代荣 天下太平春 四方无一事 国有风云庆 家无桂玉愁 灾从春雪消 福逐夏云兴 北堂萱草绿 南极寿星明 天上三阳近 人间五福来 鸡鸣新岁德 犬吠旧年灾 扫地黄金出 开门百福来 凤鸣南山月 麟游北岳风 门迎春夏秋冬福 户纳东西南北财 六鳌拜献南山寿 九龙载输四海珍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家 户楣单贴 春到门前增富贵 春光先到吉人家 上有好鸟相和鸣 一春和气满门楣 一振高名满帝都 士夫多用新制或拣古人佳语 畿峡六邑进葱芽山芥辛甘菜 山芥者初春雪消时山中自生之芥也 热水淹之调醋酱味极辛烈 宜于食肉之馀 辛甘菜者窨养当归芽也 净如银钗股夹蜂蜜啖之甚佳 按摭遗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馈贶 又按摭言安定郡王立春日作五辛盘 又按杜诗春日春盘细生菜 东坡诗青蒿黄韭试春盘 盖遗俗也 关北俗是日作木牛 自官府达于闾里遍出于路 盖仿出土牛之制而所以示劝农祈年之意也

人日

[编辑]

颁铜人胜于阁臣如小圆镜有柄镂仙人 按岁时记隋刘臻妻陈氏人日上人胜 或剪彩或镂金薄为之 人胜仿此 命招提学设科曰人日制试 太学圆点儒生参食堂满三十日为圆点始许赴试 以诗赋表策箴铭颂律赋排律等各体随意命题考取 居魁者或赐第发解施赏有差 设行于泮宫 或亲试于阙内 又或通方外儒生 节日试士自人日始三日七夕九日皆仿此曰节制

上亥上子日

[编辑]

上亥为豕日上子为鼠日 国朝故事宫中小䆠数百联炬曳地呼爋豕爋鼠 烧谷种盛于囊颁赐宰执近侍以视祈年之意 始有亥囊子囊之称 用锦制亥囊圆子囊长 及健陵御极复古制颁囊上子日 闾巷亦炒豆咒云鼠嘴焦鼠嘴焦 湖西俗燃炬成群谓之熏鼠火 上亥日作豆屑澡面黑者渐白 豕色黑 故反取其义也

卯日巳日

[编辑]

卯日为兔日 缫绵丝谓之兔丝 佩而禳灾 不纳人口木物忌女先入 巳日不理发忌蛇入宅

上元

[编辑]

炊糯米拌枣栗油蜜酱再蒸调海松子名曰药饭 为上元佳馔用以供祀 盖新罗旧俗也 按东京杂记新罗炤智王十年正月十五日 幸天泉亭有飞乌警告于王 国俗以上元日为乌忌之日 作糯饭祭乌报赛 今俗因为时食 乡里人家以上元前日 束稿如纛状包禾黍稷粟之穗 又悬木绵花冒于长竿之首建屋傍张索把定 称禾积以祈豊 峡俗立多枝木于牛宫之后 挂谷穗绵花 小儿晓起绕树而行歌以祝之至日出 国朝故事正月望日大内象豳风七月耕获状分左右各胜 盖亦祈年之意 而闾巷禾竿即其一事尔 男女年值罗睺直星者造刍灵 方言谓之处容 赍铜钱于颅中 上元前夜初昏弃于涂以消厄 群童遍向门外呼出处容 得便破颅争钱徇路以打击之 谓之打刍戯 处容之称出于新罗宪康王时东海龙子之名 今掌乐院乡乐部有处容舞是也 以刍灵谓处容盖假此也 俗信卜说年值日月直星者 剪纸象日月钳以木插屋脊 月出时或燃炬迎之 水直星者 以纸囊饭夜半投井中禳之 俗最忌处容直星 男女幼少者自冬佩小木葫芦青红黄三枚 如豆状用彩丝为绶 上元前夜半潜捐于道 亦谓消厄 望前煮赤小豆粥食之 按荆楚岁时记州里风俗正月望日祭门 先以柳枝插门仍以豆粥插箸而祭之 今俗设食似沿于此 都城北门曰肃清 恒闭而不用 涧壑清幽 上元前闾巷妇女三游此门 谓之度厄 晓头掘取锺阁十字街上土散埋家中四隅又傅灶以求财聚 清晨嚼生栗胡桃银杏皮柏子蔓菁根之属祝曰 一年十二朔无事太平不生痈疖谓之嚼疖 或云固齿之方 义州俗年少男女清晨嚼饴糖谓之齿较 饮清酒一盏不温令人耳聪 谓之牖聋酒 按叶廷珪海录碎事社日饮治聋酒 今俗于上元行之 畜匏瓜蔈蕈诸干物及大豆黄卷蔓菁萝葍谓之陈菜 必于是日作菜食之 凡瓜颅茄皮蔓菁叶皆不弃晒干亦为烹食谓之不病暑 以菜叶海衣裹饭啖之谓之福裹 按荆楚岁时记人日采七种采作羹 今俗移于上元 而抑亦邶风御冬之旨畜也 作五谷杂饭食之亦以相遗 岭南俗亦然 终日食之盖袭社饭相馈之古风也 早起见人猝然呼之有应者辄曰买吾暑谓之卖暑 卖之则谓无暑病 百计呼之故不应以为谑 按范石湖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云有痴呆召人买 又按陆放翁诗呼卢院落哗新岁买困儿童起五更注立春未明相呼卖春困 今俗上元卖暑即此类也 小儿春病黧瘠者乞上元百家饭 骑臼对犬而坐与犬一匙自啖一匙 不复病 是日不饲犬 饲之则多蝇而瘦故也 俗戯饿者比之上元犬 果树歧枝阁石子则果繁谓之嫁树 按徐光启农政全书惟李树用此法 又按兪宗本种果疏嫁李法正月一日或十五日 又按陈淏花历新栽嫁李除夕日五更以长竿打李树桠则结实多 又云嫁石榴元朝以石块安榴桠枝间则结实大 除夜亦可 盖嫁果之法除夜元朝上元无不宜焉 今俗沿此 儿童列书家口某生身厄消灭字于纸鸢之背任其所飞日暮断其线而放之 鸢制竹骨糊纸征似箕状五色 或棋斑墨额铮盘方革猫眼鹊翎鱼鳞龙尾名色特繁 作丝车系丝而运投之空中随风戯之谓之风铮 中国则制样奇巧自冬而始为晩春之戯 东俗亦自冬天市上卖之至于上元 谚传昉自崔莹伐耽罗之役国俗至今行之 合丝淬胶净如白马尾或染栀黄 飞无定处纵横扫荡与他相交以多割为快 凌风而叫者最善割甚者傅以磁末铜屑然在交法之能否 都下年少有以善交鸢噪名者豪贵家往往廷致观之 每上元前一两日手标桥沿河上下观交鸢者簇如堵墙 群童候断抢丝或追败鸢睨空奔波逾垣越屋势莫可遏 人多怖骇过上元不复飞鸢 糊贴五色纸于竹骨左右方圆大小制样不一以柄中插小儿弄之当风而转号曰回回儿 市多卖之 用独茧丝系鹅毳小儿顺风而飏之号曰姑姑妹蒙古语凤凰也以放鸢之馀丝儿童系石相对交丝牵引以为戯被断者负 穴地为窝壮幼分队掷钱以中窝后掷王大钱中其赌中者收其钱以为胜 误中与不中者为负 上元日此戯尤盛 小儿辈或用破陶为钱而掷之 初昏持炬登高谓之迎月以先见月者为吉 仍占候月色赤征旱白征水 又占月出时形体大小涌浮高低 又以轮郭四方厚薄占四方年事 厚则征豊薄则征凶无少差忒 巡逻军门弛夜禁 按唐韦述西都杂记正月十五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国制仿此 都人士女倾城而出厅夕锺于阅云街锺阁散至诸桥往来达夜不绝谓之踏桥 或云桥方言与脚同释音 俗说如是则终年无脚疾 大小广通桥及手标桥最盛人海人城箫鼓喧轰 按雍洛灵异录唐朝正月十五夜许三夜夜行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 又按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正月十五夜妇女俱出门走桥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 沈榜宛暑杂记十六夜妇女群游 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 此即东俗踏桥所沿也 李睟光芝峯类说云上元踏桥之戯始自前朝在平时甚盛士女騈阗达夜不止法官至于禁捕今俗妇女无复踏桥者矣 三门外及阿岘人成群分队或持棒或投石喊声赶逐为接战状于万里岘上谓之边战 以退走边为负 俗云三门外胜则畿内豊阿岘胜则诸路豊 龙山麻浦恶少结党救阿岘方 其酣斗呼声动地缠头相攻破额折臂见血不止 虽至死伤而不悔 亦无偿命之法 人皆畏石回避掌禁该司另行禁戢而痼习无以全革 城内童竖亦效而为之于锺街琵琶亭等处 城外则万里岘雨水岘为边战之所 安东俗每年正月十六日府内居民以中溪分为左右投石相战以决胜负 两西俗上元亦有石战之戯 按唐书高丽传每年初聚戯𬇙水之上以水石相溅掷 驰逐再三而止 此为东俗石战之始 浑舍张油灯达夜如除夕守岁之例 邀瞽者自上元前诵安宅经达夜以度厄祈福限月尽行之 立尺木于庭中月色当午以其木影占年谷豊凶 影八寸风雨荣七寸六寸俱吉五寸不吉四寸水虫行三寸谷不实 按此法出于东方朔 又按花历新栽云上元夜竖一丈竿 候月午影六七尺稔若八九尺主水三五尺必旱 元宵测影有自来矣 夜半铺灰于盂置之屋上以验谷种之自陨 明朝视之以所陨之种占其豊熟 晓头候鸡初鸣算其鸣数过十鸣即占岁豊即乡里之俗也 两西俗上元前夜待鸡鸣家家持瓢争先汲井华水谓之捞龙卵 先汲者占其农功 又以大豆十二枚为十二月标纳于(禾+蜀)秆以绹束之沈于井中谓之月滋 晨出验之以其滋不滋征其月之水旱而不忒 又以里中户数用大豆几枚各为户主之标纳秆沈井谓之户滋 厥明验之滋者其户年内豊足 湖西俗有炬战又以绹索分队把持相牵引不被引者为胜以占豊即古之絜河戯也 畿俗亦然缁徒又有此戯 关东峡俗群童齐唱百鸟之名作驱逐之状亦是祈谷之意也 春川俗有车战以独轮车各里分队前驱相战以占年事 逐北者为凶 加平俗亦然 岭南俗有葛战以葛作索 大可四五十把分队相引以决胜谓之占豊 安东俗村女老弱成群夜出城外鱼贯伏行后前相续连亘不绝令一幼女子步行其上左右扶掖唱喏来往若踏桥状 女儿先唱曰是何桥 伏者齐应曰清溪山铜桥 遵大路而或东或西达宵而止 豊基俗上元日邑首吏倒骑黑牛抱琴而入衙庭拜于官擎日伞而出未知何意而必是祈福之事也

月内

[编辑]

市廛择日开市必用毛虫日取其繁氄而寅日为最 收太学四学居斋儒生食堂到记亲试讲制 讲则三经中一经 制则如节制之例 讲制居首并赐第曰春到记科秋节又行之曰秋到记科 庆州俗正月上子上辰上午上亥等日忌慎百事不敢动作以为慎日 盖新罗炤智王十年正月十五日有乌鼠龙马猪之异王免琴匣之祸 国人以子辰午亥日为慎日 俚言怛忉言悲愁而禁忌也 金宗直有怛忉歌见舆地胜览 十六日乡俗多不动作不纳木物为忌日似袭庆州之遗风也 二十四日每年阴曀 盖倭乱时倭兵陷京城天兵乘胜进逼倭贼惊遁半夜焚荡尽屠一城百无一脱 乃是日而怨气使然也 八日谬称败日 八与败华音同也 是日男子不出门为俗忌日 按高丽俗以每月八日妇女出游城内外故男子在家不出 此风讹传今俗作不宜出行日 上弦下弦日称潮减日每月人家有拘忌事必过是日始相通涉人物之有所忌者亦过是日而接之 初五十四二十三日称三败日 每月忌百事不敢动作不宜出行 盖自丽俗以此三日即君上所用之日故臣民不用为忌日云 本非败日也

二月

[编辑]

朔日

[编辑]

颁中和尺于宰执侍从 尺用斑竹赤木制之 健陵丙辰盖修唐中和节故事也 按李泌正月奏曰以晦为节非也 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 令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 颁尺用此意也 卸下上元禾竿谷作白饼 大者如掌小者如卵皆作半璧样 蒸豆为饀隔铺松叶于甑内蒸熟而出 洗以水涂以香油名曰松饼 馈奴婢如齿数 俗称是日为奴婢日 东作伊始故飨此属云 卖饼家用赤豆黑豆青豆为饀 或和蜜包之 或以蒸枣熟芹为饀自是月以为时食 洒扫堂宇剪纸书香娘阁氏速去千里八字贴于椽上 阁氏者东语女子也 香娘阁氏盖指马陆也 恶而辟之之辞也 岭南俗家家祭神名曰灵登神 降于巫 出游 村闾人争迎之而乐之 自是月朔日忌人物不接之至十五日或二十日 济州俗二月朔日归德金宁等地立木竿十二迎神祭之 涯月居人得槎形如马头者饰以彩帛作跃马戯以娱神至望日乃止谓之然灯见舆地胜览

月内

[编辑]

初昏见参星在月前如牵辔 远则征豊 按崔寔农家谚二月昏参星夕是也 荐冰于太庙 按礼记月令 仲春之月 天子乃开冰先荐寝庙 国制亦然 二十日雨占豊 征阴亦吉 济州俗是月禁乘船 见舆地胜览

三月

[编辑]

三日

[编辑]

采杜鹃花拌糯米粉作圆糕以香油煮之名曰花煎即古之熬饼寒具也 又拌菉豆粉熟而细切浇五味子水和蜜调海松子名曰花面 或二杜鹃花拌菉豆屑为之 又造菉豆面或染红色浇蜜水名曰水面幷以时食供祀 镇川俗自三月三日至四月八日女人率巫祈子于牛潭上东西龙王堂及三神堂 络续不绝四方女人亦皆来祷而观者如市 岁以为常

清明

[编辑]

取楡柳之火颁赐各司即周官出火唐宋赐火之遗制也 农家始春耕

寒食

[编辑]

都俗上墓浇奠用正朝寒食端午秋夕四名节以酒果脯醢饼面臛炙之羞祭之曰节祀 有从先称家之异而寒食秋夕最盛 四郊士女绵络不绝 按唐郑正则祠享仪云古者无墓祭之文孔子许望墓以时祭祀 墓祭盖出于此 又按唐开元敕许寒食上墓五代后周寒食野祭而焚纸钱 寒食墓祭自唐而始也 齐人呼为冷节 又曰熟食盖以子推焚死伤怜禁火之遗俗也 今之与正朝端午秋夕为四节祀即东俗也 朝家则幷冬至为五节享 农家以是日下田圃种子

月内

[编辑]

造菉豆泡缕切和猪肉芹苗海衣用醋酱冲之极凉春晩可食名曰荡平菜 入鸡子于滚汤半熟和醋酱名曰水卵 以黄苎蛤石首鱼作汤食之 苏鱼产安山内洋𫚖鱼俗名苇鱼产汉江下流高阳幸洲 春末司饔院官网捕进供 渔商遍街呼卖以为脍材 桃花未落以河豚和青芹油酱为羹 味甚珍米 产于露湖者最先入市 惮其毒者代以秃尾鱼 蒸秃尾亦时鲜之佳品 采薯蓣蒸食或和蜜作片食之 卖酒家造过夏酒以卖 酒名小麹杜鹃桃花松荀皆春酿之佳者 烧酒则孔德瓮幕之间三亥酒 瓮酿千百 最有名称关西甘红露碧香酒海西梨姜膏湖南竹沥膏桂当酒湖西鲁山春皆佳品亦有饷到者 卖饼家造粳米白小饼如铃形入豆饀捻头粘五色于铃上连五枚如联珠或造青白半圆饼小者连五枚大者连二三枚摠名曰馓饼 又造五色圆饼松皮青蒿圆饼名曰环饼大者称马蹄饼 又以糯米和枣肉造甑饼皆春节时食也 按岁时杂记二社尚食糕以枣为之 今俗亦然 南山下善酿酒北部多佳饼都俗称南酒北饼 用四午日重酿酒经春乃熟 周岁不败 名曰四马酒 李东岳安讷饮南宫绩四马酒诗曰君家名酒 贮经年 酿法应从 玉薤传 人家伐桑养蚕 卖菜汉负菘根新芽成群叫卖谓之青根商 蔓菁新出又叫卖以为时食 都俗出游于山阿水曲谓之花柳即上巳踏青之遗俗也 弼云台杏花北屯桃花兴仁门外杨柳其最胜处多集于此 京外武士及里民张侯分耦为射会以赌胜负饮酒为乐 秋节亦然 女娘采取青草盈把者作髻削木而加之着以红裳谓之阁氏 设褥席枕屏以为戯 儿童折柳枝作竹+觱篥以吹之 谓之柳笙 江陵俗敬老每值良辰请年七十以上会于胜地以慰之 名曰青春敬老会 虽仆隶之贱 登七旬者皆许赴会见舆地胜览 庆州俗自春以四时游赏之地为四节游宅春东野宅夏谷良宅秋仇知宅冬加伊宅见舆地胜览 南原俗州人当春会于龙潭若栗林饮酒射侯以为礼见舆地胜览 龙安俗邑人当春节办具为乡饮酒礼年八九十者一位六七十者一位五十以下一位序以齿 令人读誓文曰父母不孝者黜 兄弟不和者黜 朋友不信者黜 谤讪朝政者黜 非毁守令者黜 一曰德业相劝 二曰过失相规 三曰礼俗相交 四曰患难相恤 凡同乡之人各尽孝友忠信咸归于厚 读讫俱再拜以行饮射之礼 秋节又如之 见舆地胜览 济州俗每于春节男女群聚广壤堂遮归堂具酒肉祭神 又地多蛇虺蜈蚣 若见灰色蛇则以为遮归之神禁不杀 秋亦如之见舆地胜览 清安俗三月初县首吏率邑人迎国师神夫妇于东面长鸭山上大树 入于邑内用巫觋具酒食铮鼓喧轰行神祀于县衙及各厅 至卄馀日后还其神于树而间二年行之

四月

[编辑]

八日

[编辑]

八日即浴佛日东俗以是日燃灯谓之灯夕 前数日人家各竖灯竿头建雉尾色帛为旗 小户则竿头多结老松计家内子女人口悬灯以明亮为吉 至九日乃止 侈者缚大竹累十 又駄致五江樯桅而成棚 或插日月圈随风眩转或悬转灯往来如走丸或纸包火药而系于索冲上如乘机箭火脚散下如雨或系纸片几十把飘扬如龙形或悬筐筥或作傀儡被以衣裳系索而弄之 列㕓之棚务胜竞高张数十索邪许引起矮小者人皆嗤之 按高丽史王宫国都以及乡邑正月望燃灯二夜 崔怡于四月八日燃灯 上元燃灯本是中国之制而丽俗今已废矣 又按高丽史国俗以四月八日是释迦生日家家燃灯前期数旬群童剪纸注竿为旗 周呼城中街里求米布为其费谓之呼旗 今俗灯竿揭旗者呼旗之遗也 必以八日肇自崔怡也 灯名西苽蒜子莲花七星五行日月球船锺鼓楼阁栏干花盆轿子山樏甁缸铃卵龙凤鹤鲤龟鳖寿福太平万岁南山等字灯皆象形纸涂 或用红碧纱嵌云母饰飞仙花鸟面面棱棱皆粘三色卷纸片纸旖旎联翩 鼓灯多画将军骑马三国故事 又有影灯里设旋机剪纸作猎骑鹰犬虎狼鹿獐雉兔状傅于机为风炎所转外看其影 按东坡与吴君采书云影灯未尝见与其见此何如一阅三国志耶 此必以三国故事作影也 又按范石湖上元吴下节物俳体诗转影骑纵横注云马骑灯 盖自宋时已有此制也 市灯所卖千形百状五彩绚烂重价衒奇锺街上观者如堵 又造鸾鹤狮虎龟鹿鲤鳖仙官仙女跨骑之状 群童竞买而弄玩至燃灯之夕例弛夜禁士女倾城初昏遍登南北麓观悬灯或携管弦沿街而游 人海火城达夜喧阗乡外村婆提挈争来必登蚕头观之 儿童各于灯竿下设石楠叶甑饼蒸黑豆烹芹菜云是佛辰茹素廷客而乐 又泛瓢于盆水用帚柄叩而为真率之音谓之水缶戯 按张远隩志京师俗念佛号者辄以豆识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征撤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夜 今俗煮豆盖昉于此 又按帝京景物略元夕童子挝鼓旁夕向晓曰太平鼓 今俗水缶似是太平鼓之意而以佛日为灯夕故移用之也

月内

[编辑]

卖饼家用糯米粉打成一片累累起酵如铃形以酒蒸溲豆饀和蜜入于铃内粘枣肉于铃上名蒸饼有青白两色青者用当归叶屑也 按艺苑雌黄寒食以面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 今俗沿于是 又不起铃而蒸片食之 采黄蔷薇花作糕油煎以食如三日花煎 以鱼鲜细切熟之杂苽菜菊叶葱芽石耳熟鳆鸡卵名曰鱼菜 又厚切作片包肉饀而熟之名曰鱼馒头 幷和醋酱食之 以烹芹和葱作脍调椒酱为酒肴食之 皆初夏时食也 女娘及小童皆以凤仙花调白矾染指甲 熊川俗熊山神堂土人每四月迎神下山陈锺鼓杂戯远近争来祭之 十月又如之以为常见舆地胜览

五月

[编辑]

端午

[编辑]

颁艾虎于阁臣用小秆缠束彩花蔌蔌如蓼穗 按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国制昉于此 工曹造进端午扇 颁于宫掖宰执侍从 扇之绝大者竹幅白矢满五十四十名曰白贴 着漆者名曰漆贴 得此者多画金刚一万二千峯 或为倡巫所把 近俗喜写折枝桃花芙蓉虎蝶银鲫鹭鸶 按戎庵漫笔端午赐京官宫扇 竹骨纸面俱画翎毛五色绵缠绕艾虎者是也 湖南岭南两道伯及统阃进上节扇例送于朝绅曁亲知间 造扇邑守令亦有进上赠遗 全州南平之制为佳 僧头鱼头蛇头合竹斑竹外角内角三台二台竹节丹木彩角素角广边狭边有环无环 制样各殊五色及紫绿鸦青云暗石磷等诸色无不备焉 俗尚白黑二色黄漆黑漆两贴及着油者 青为新郞素为丧人诸色为妇人小儿所把 团扇有五色 又有五色交贴斑斓者有似桐叶莲叶莲花蕉叶者 或着油或黄黑漆 男子在家而摇 色扇为妇女儿童所持 又有色纸竹幅阔大为轮扇有柄张之如伞作小儿遮阳之具 又有长柄大团扇作枕蕈挥蝇蚊之具 又以斑竹皮色绡纱饰珠贝为新妇遮面之具 或仿大蕉叶形亦为大臣仪饰之物 又有商贾扇卖买者精麁巧朴不一其制 中国人称高丽人冬执扇记其俗也 观象监朱砂榻天中赤符进于大内贴门楣以除弗祥 卿士家亦贴之 其文曰五月五日天中之节上得天禄下得地福蚩尤之神铜头铁额赤口赤舌四百四病一时消灭急急如律令 按汉制有桃印以止恶气 抱朴子作赤灵符 皆端午旧制 而今之符制盖出于此 内医院造醍醐汤进供 又制玉枢丹涂金箔以进穿五色丝佩之禳灾颁赐近侍 按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鬼及兵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 今俗之佩丹盖此类也 男女儿童取菖蒲汤颒面皆着红绿新衣削菖蒲根作簪或为寿福字涂胭脂于其耑遍插头髻以辟瘟号端午妆 按大戴礼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又按岁时杂记端午刻菖艾为小人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今俗之浴蒲插菖盖昉于是 又按宛署杂记燕都自五月初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 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号是日为女儿节 东俗与燕相近其靓妆似袭燕风也 闾巷男女盛为秋千戯 按古今艺术图北方戎狄至寒食为秋千戯以习轻趫后中国女子学之 又按天宝遗事宫中至寒食节竞筑秋千呼为半仙之戯 今俗移于端午 丁壮年少者会于南山之倭场北山之神武门后为角力之戯以赌胜负 其法两人对跪各用右手挐对者之腰 又各用左手挐对者之右股 一时起立互举而抨之 倒卧者为负 有内局外局轮起诸势就中力大手快屡赌屡捷者谓之都结局 中国人效之号为高丽技 又曰撩跤 端午日此戯甚盛 京外多为之 按礼记月令孟冬之月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今之角戯即此而乃兵势也 又按张平子西京赋呈角抵之妙戯 在汉时亦有之 与此相类 端午俗名戌衣日 戌衣者东语车也 是日采艾叶烂捣入粳米粉发绿色打而作糕 象车轮形食之故谓之戌衣日 卖饼家以时食卖之 本草千年艾华人呼作狗舌草是也 艾叶之背白者曝干碎作 火绒亦号戌衣草 按武珪燕北杂录辽俗五月五日渤海厨子进艾糕 东俗似沿于是 午时采益母草豨莶晒为药用 又嫁枣树 按花历新栽嫁枣宜于端午日午时 又端午五鼓以斧斫诸果木数下结实多 今俗昉此 金海俗每岁自四月八日儿童群聚习石战于城南至端午日丁壮毕会分左右竖旗鸣鼓叫呼踊跃投石如雨 决胜负乃已 虽至死伤无悔 守令不能禁 见舆地胜览 金山俗端午日群少会于直指寺为角力戯 远近咸聚以赌胜负 闻风而观光者以千百计 岁以为常 军威俗孝灵西岳金庾信祠俗称三将军堂 每岁端午县首吏率邑人以驿骑旗鼓迎神游于村巷见舆地胜览 三陟俗邑人盛乌金簪小函藏于治所东隅树下 每遇端午吏民取出奠而祭之 翌日还藏 谚传高丽太祖时物 然未审其所以祭之之意遂成故事 官亦不禁见舆地胜览 安边俗霜阴神祠 谚传宣威大王之夫人每以端午迎宣威并祭之见舆地胜览

月内

[编辑]

初十日太宗忌辰 每年必雨谓之太宗雨 太宗临薨教世宗曰旱灾方甚 死若有知必使是日得雨 后果然 荐大小麦苽子于太庙 卿士家亦行之 按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农乃登麦天子尝麦先荐寝庙又按崔寔月令初伏荐麦苽于祖祢 国制亦然 都俗以熏豆调盐沈酱于陶瓮为过冬之计 百忌日辛不合酱忌辛日

六月

[编辑]

流头

[编辑]

十五日东俗称流头日 按金克己集东都遗俗六月望日浴发于东流水 祓除不祥因为禊饮谓之流头宴 国俗因之为俗节 庆州尚有此风焉 蒸粳未粉打成长股团饼细切如珠 浇以蜜水照冰食之以供祀名曰水团 又有干团不入水者即冷饣匋之类 或用糯米粉为之 按天宝遗事宫中每端午造粉团角黍钉金盘中以小小角弓架箭射中粉团者得食 又按岁时杂记端午作水团又名白团最精者名滴粉团 又按张文潜诗云水团冰浸砂糖裹 古人以角黍粽为端午节物相馈送 盖此类而角与团异形也 今俗移于流头以小麦面溲而包豆荏和蜜蒸之曰霜花饼 又碾面而油煮包苽饀或包豆荏和蜜为饀卷折异形名曰连饼 又皱作叶形包苽饀笼蒸浸醋酱以食之并以时食亦供祀 按放翁诗拭盘堆连展注淮人以麦饵谓连展似此类也 用小麦面造曲如珠形名曰流头曲 染五色联三枚以色丝穿而佩之或挂于门楣以禳之

三伏

[编辑]

烹狗和葱烂蒸名曰狗酱 入鸡笋更佳 又作羹调番椒屑浇白饭为时食 发汗可以祛暑补虚 市上亦多卖之 按史记秦德公二年初作伏祠磔狗四门以御虫灾 磔狗即伏日故事而今俗因为三伏佳馔 煮赤小豆粥以为食 三伏皆如之

月内

[编辑]

荐稷黍粟稻于太庙 按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农乃登黍天子尝黍先荐寝庙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国制亦然 颁冰于各司造木牌 俾受去于凌室 以小麦造面调青苽鸡肉浇白麻子汤 又用甘藿汤调鸡肉以面点水熟而食之 又以南苽同猪肉切白饼烂煮或入干𩾃鱼头同煮 又以小麦面拌南苽切片油煮皆为夏月时食真率之馔 甜苽西苽为涤暑之需 东部菜果七牌鱼鲜是时最盛 天然亭荷花三清洞荡春台贞陵水石觞咏者多集于此以仿河朔之饮 都俗又于南北溪涧为濯足之游 晋州俗十月晦日士女出江边为陷城祓除 远近来会 观者如市 盖昔倭乱以是日陷城故也 岁以为常

七月

[编辑]

七夕

[编辑]

人家晒衣裳盖古俗也

中元

[编辑]

十五日东俗称百种日僧徒设斋供佛为大名节 按荆楚岁时记中元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 又按盂兰盆经目连比邱五味百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 今所云百种日似指百果也 高丽崇佛是日每为盂兰盆会 今俗设斋是也 国俗以中元为亡魂日 盖以闾阎小民是几月夕备蔬果酒饭招其亡亲之魂也 李东岳安讷有诗云 记得市廛蔬果贱 都人随处荐亡魂 湖西俗以十五日老少出市饮食为乐 又为角力之戯 见舆地胜览

月内

[编辑]

卿士家荐早稻多因朔望行之

八月

[编辑]

秋夕

[编辑]

十五日东俗称秋夕 又曰嘉俳 肇自罗俗 乡里田家为一年最重之名节以其新谷已登西成不远 黄鸡白酒四邻醉饱以乐之 庆州俗新罗儒理王时中分六部为二 使王女二人各率部内女子分朋 秋七月既望每日早集大部之庭绩麻乙夜而罢 至八月望 考其功之多少 负者置酒食以谢胜者 于是歌舞百戯皆作谓之嘉俳 是时负家一女起舞叹曰会苏会苏 其音哀雅 后人因其声而作歌名会苏曲 国俗至今行之见舆地胜览 济州俗每岁八月望日男女共聚歌舞分作左右队曳大索两端以决胜负 索若中绝两队仆地则观者大笑以为照里之戯 是日又作秋千及捕鸡之戯见舆地胜览

月内

[编辑]

十六日湖西乡俗以角力戯设酒食为乐 盖因农歇息力而然也 每年如之 卖酒家造新稻酒 卖饼家造早稻松饼菁根南苽甑饼 又蒸糯米粉 打为糕以熟黑豆黄豆芝麻粉粘之名曰引饼以卖之 即古之粢糕 汉时麻饼之类也 蒸糯米粉成团饼如卵 用熟栗肉和蜜附之名曰栗团子 按岁时杂记二社重阳以栗为糕 今俗昉于此 又有土莲团子如栗团子之法 皆秋节时食也

九月

[编辑]

九日

[编辑]

采黄菊花为糯米糕 与三日鹃花糕同亦曰花煎 按西京杂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日食饵 方言饵谓之糕 又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都人重九以粉面蒸糕相遗 今之菊糕盖沿于此 细切生梨柚子与石榴海松子浇以蜜水名曰花菜 并以时食供祀 都俗登南北山饮食以为乐 盖袭登高之古俗也 青枫溪后凋堂南北汉道峯水落山有赏枫之胜

十月

[编辑]

午日

[编辑]

午日俗称马日 作赤豆甑饼 设厩中以祷神祝其马健 丙午日则不用 丙与病音相似忌马病也 以戊午日为贵

月内

[编辑]

内医院造牛乳酪以进自十月朔日至正月 又自耆老所造酪以养诸耆臣至正月上元而止 人家以十月为上月 邀巫迎成造之神 设饼果祈祷以安宅兆 二十日每年有大风寒谓之孙石风 盖丽王由海路入江华 船人孙石进舟入一险口 丽王疑怒命斩之 未几脱险 至今称其处曰孙石项 孙石之被害即是日而怨气使然也 都俗炽炭于炉中置煎铁炙牛肉调油酱鸡卵葱蒜番椒屑围炉㗖之称煖炉会 自是月为御寒之时食即古之煖暖会也 又以牛猪肉杂菁苽荤菜鸡卵作酱汤有悦口子神仙炉之称 按岁时杂记京人十月朔沃酒乃炙脔肉于炉中团坐饮㗖谓之煖炉 又按东京梦华录十月朔有司进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煖炉会 今俗亦然 用荞麦面造馒头包以蔬葱鸡猪牛肉豆腐为饀酱汤熟食 又以小麦面作三棱样称卞氏馒头 盖始于卞氏而得名也 按事物记原 诸葛公之征孟获 人曰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则神享为出阴兵 公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 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祀 神亦享焉而为出兵 后人由此为馒头入笼而蒸 故亦曰蒸饼笼饼 侯思正所食必令缩葱加肉者是物也 又有粳饼雉肉菹菜馒头而菹菜最为真率之时食 究其原则肇自武侯而今为馔膳佳品用 豆腐细切成串油煮调鸡肉作羹曰软泡 泡是豆腐而始自淮南王也 按放翁诗洗甗煮黎祁注蜀人以豆腐谓黎祁 今之软泡即此 采冬艾嫩芽调牛肉鸡卵作羹曰艾汤 又捣入糯米粉作团糕以熟豆粉和蜜粘之曰艾团子 又糯粉成团糕用熟豆和蜜发红色曰蜜团糕 皆自初冬为时食也 用糯米粉酒拌切片有大小晒干煮油起酵如茧形中虚以炒白麻子黑麻子黄豆青豆粉用饴粘之名曰干饤 按蓝田吕氏家品名元阳茧者即是物也 又按饼饵闲谈䭉饼以豆屑杂糖为之 又以胡麻着之名胡饼麻饼亦类此也 自是月为时食 市上多卖之 又有五色干饤 又以海松子粘附松子屑涂粘曰松子干饤 炒糯稻起作花样饴粘曰梅花干饤 有红白两色至于正朝春节人家祭品参用果列亦以岁馔供客而为不可废之需 都俗以蔓菁菘蒜椒塩沈菹于陶瓮 夏酱冬菹即人家一年之大计也 报恩俗俗离山顶有大自在天王祠 其神每年十月寅日下降于法住寺 山中人设乐迎神以祠之 留四十五日而还见舆地胜览

十一月

[编辑]

冬至

[编辑]

冬至日称亚岁 煮赤豆粥用糯米粉作鸟卵状投其中为心和蜜以时食供祀 洒豆汁于门板以除不祥 按荆楚岁时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死为疫鬼畏赤小豆 故冬至日作粥以禳之 刘子翚至日诗云豆糜厌胜怜荆俗 今俗亦然 观象监进历书 颁黄妆白妆于百官安同文之宝 诸司皆有分儿 各司吏胥又有遍问所亲家之例 吏曹吏各于仕宦家有句管掌写告身者若出宰则给堂参钱 故例献青妆一卷 盖都下旧俗端午之扇官分于吏冬至之历吏献于官是谓夏扇冬历波及乡曲亲知墓村农庄 内医院以桂椒糖蜜用牛皮煮成凝膏名曰煎药以进 各司亦有造出分供者

月内

[编辑]

荐青鱼于太庙 卿士家亦行之 按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尝鱼先荐寝庙 国制亦然 有青鱼之产统营海州最盛 冬春进供 鱼舡来泊京江 即遍市上渔商沿街叫卖 统营则有甲生鳆大口鱼亦为进上并以封馀例馈卿宰 济州牧进贡橘柚柑子 荐于太庙颁宫掖近侍之臣 昔耽罗星主贡献时称贺设科 本朝因之试太学四学儒生颁柑科名曰柑制 考取如节制之例 居魁者必赐第 湖西洪州合德池每年冬有龙耕之异 自南而北纵而薄岸则岁穰自西而东径断其腹则荒 或西或东或南或北横纵不整则荒穰半 农人推之来岁辄验 岭南蜜密阳南池亦有龙耕以验年事 用荞麦面沈菁菹菘菹和猪肉名曰冷面 又和杂菜梨栗牛猪切肉油酱于面名曰骨董面 关西之面最良 按罗浮颍老取诸饮食杂烹之名曰骨董羹 骨董杂之义也 今之杂面类此 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不埋在饭下 此即饭之骨董而自古已有此食品也 取蔓菁根小者作菹名曰冬沈 以干柿沈熟水和生姜海松子名曰水正果 皆冬节时食也 用虾盐汁候清沈蔓菁菘蒜姜椒青角鳆螺石花石首鱼盐作杂菹 储陶瓮和淹经冬辛烈可食 又以蔓菁菘芹姜椒沈酱菹食之

十二月

[编辑]

[编辑]

本朝用冬至后第三未日置腊 行庙社大享 按芝峯类说引蔡邕之说青帝以未腊赤帝以戌腊白帝以丑腊黑帝以辰腊 我国腊用未 皆以东方属木云 内医院造丸剂各种以进名曰腊药 颁赐近密 清心元主悯塞 安神元主热 苏合元主癨 三种为最要 健陵庚戌新制济众丹广济丸二种寔出睿思 比苏合元效尤速 颁示诸营门俾为军卒救疗 又自耆老所造腊剂分诸耆臣 各司亦多造出分供又相送遗 腊肉用猪用兔 畿内山郡旧贡腊猪发民搜捕 健陵特罢之以京炮手猎龙门祝灵诸山以进 又捕黄雀饲小儿善痘 闾巷间是日张罗挟弹 又许放铳以捕之 腊雪取水为药 用渍物则不生蛀

除夕

[编辑]

朝官二品以上及侍从之臣诣 阙旧岁问安 士夫家谒庙年少者历访姻亲长老曰拜旧岁 自昏至夜街巷行灯相续不绝 阙内自除夕前日发大炮号年终炮 放火箭鸣锣鼓即大傩驱疫之遗制 又仿除夕元朝爆竹惊鬼之制也 按燕京俗年底喧阗至灯节上元日 后方止曰年锣鼓 燕俗记都下之风而我国只于禁中行之 自除夕前一二日弛牛禁 诸法司藏牌至正朝而止为都民岁肉一饱之意而或不行 人家楼厅房厨皆张油灯白磁一盏扎絮为心以至厩溷 晃如白昼达夜不睡曰守岁即守庚申之遗俗也 按温革琐碎录除夜神佛前及厅堂房溷皆明灯至晓主家室光明 又按东京梦华录都人至年夜灶里点灯谓之照虚耗 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朝不寐谓之守岁 又按东坡记蜀俗云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夜不眠为守岁 今俗昉于此 谚传除夜睡两眉皆白小儿多见瞒不睡 或有睡者他儿以粉抹其眉搅使对镜以为戯笑 赤荆二条剖作四只名曰柶 长可三寸许 或小如菽 掷而赌之 号为柶戯 四俯曰牟四仰曰流三俯一仰曰徒二俯二仰曰开一俯三仰曰杰 局画二十九圈 二人对掷各用四马 徒行一圈 开行二圈 杰行三圈 流行四圈 牟行五圈 圈有迂捷 马有疾徐以决输嬴 岁时此戯最盛 按柶说文云匕也 特取四木之义谓之柶 又按芝峯类说以为傩戯即樗蒲也 柶戯者便是樗蒲之类也 世俗除夜元朝以柶掷卦占新岁休咎 占法配以六十四卦 各有繇辞 凡三掷如儿得乳鼠入仓之类则吉 或云三掷内初掷观旧岁至岁初上元连掷柶卦观之 闾巷妇女用白板横置稿枕上对踏两端相升降而跳数尺许以困顿为乐谓之跳板戯 至岁初如之 按周煌琉球国记略其妇舞于板上曰板舞 与此俗相类 关北俗设冰灯如围柱中安油炷以达夜鸣钲鼓吹喇叭设傩戯号青坛 关西俗亦设冰灯 诸道州邑皆以其俗行年终之戯 义州俗闾里放纸炮 效燕京之俗也

月内

[编辑]

朔日自选部抄启朝官中罢削人名曰岁抄 点下者叙用或减等 六月朔亦然 盖因大政在于六腊故也 因有庆赦别岁抄入启 盖出䟽荡之典也 关西海西两节度例送岁馔于朝绅曁亲知家 各道藩阃守令亦岁馈之例 书缄中另具小拓纸列录土产诸种谓之聪明纸 各司胥隶亦有以生雉干柿等物馈问于所亲家 按周处风土记蜀俗晩岁相馈问谓之馈岁 又按东坡诗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此风自古而然矣 丁壮年少者以蹴鞠为戯 鞠如大弹丸 上插雉羽 两人对立脚势相交以连蹴不坠为善技 按刘向别录寒食蹋蹴黄帝所造 或云起于战国之时乃兵势也一曰白打 今俗沿于此 而自冬为始至岁时尤盛 高城俗郡祀堂每月朔望自官祭之以锦缎作神 假面藏置堂中 自腊月念后 其神下降于邑人 着其假面蹈舞出游于衙内及邑村 家家迎而乐之 至正月望前神还于堂 岁以为常 盖傩神之类也

闰月

[编辑]

俗宜嫁娶 又宜裁寿衣 百事不忌 广州奉恩寺每当闰月 都下女人争来供佛置钱榻前 竟月络续 谓如是则归极乐世界 四方婆媪奔波竞集 京外诸刹多有此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