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文选/卷五十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十 东文选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编辑]

安处士墨竹赞[编辑]

李奎报

弃庵居士。于竹通仙。一扫其真。暗契自然。手为心使。尝以心传。心指手应。物何逃焉。竹故见之。莫藏其天。一节一叶。尽呈其全。人与笔逝。邈若千年。尺纨遗迹。价抵万钱。

崔相国宗峻使丁郞中鸿进画墨竹。请予作赞二首。书屏之左右。[编辑]

状物之态兮。贵似其真。劣则不及兮。剩亦嫌过。公蓄墨君兮。宛然相侔。手案目寓兮。莫辨真假。一干直上兮。高不苟抗。数丛横侧兮。低不为下。若以为画兮。了没笔痕。疑其透镜兮。影也非画。若以为影兮。屏也非镜。岂通于造物兮。游戏变化。公得尔节兮。德公之深。真付于丁兮。赞以归我。贤固无匹。惟竹是似。惟贤知贤。公独寓意。曷不种旃。而寓墨戏。苟与真同。竹即此是。培养之勤。孰若坐致。形则是已。响从何至。一见萧洒。风已飒尔。徐以心听。不必以耳。问谁言之。虚心君子。非丁之手。竹不至此。非公之眼。画亦晦矣。竹由手显。画以眼贵。以巧索巧。吻然相值。

蚕赞[编辑]

沃若桑叶。成尔之身。能生白纩。其燠如春。折胶之寒。不能冻人。嗟尔之功。神之又神。

蜜蜂赞[编辑]

采花作蜜。惟饴之似。与油作对。其用不匮。人不廉取。罄倒乃已。汝若不死。人欲奚既。

画老松赞幷序[编辑]

普济住老规公。使山人归一画老松于厅事之壁。虽盛夏见之。若爽气袭人者。禅师请予作赞。予一挥而题于后云。

有真松在。何以图为。此大伽蓝。介于京师。四方之会。车马偪侧。傍无草卉。何况松柏。吾师来寓。心挂翠壁。倩人名手。写此苍官。萧然方丈。化作青山。茑萦萝绕。老干龙盘。不雪不霜。清风吹寒。君子之居。何有崇庳。境之喧静。在人匪地。静由人然。喧亦人耳。赞以跋之。陇西老子。

丁学士而安。扫与墨竹四干。各作赞云。[编辑]

露竹[编辑]

介然孤竹。生亦艰涩。天其怜之。露以濡湿。宜体天意。逢雪勿怯。

风竹[编辑]

所贵于汝。节直而已。低昂不持。迺风所使。斯亦本空。孰披拂是。

老竹[编辑]

宁老而摧。节则安改。如玉之折。其贞尚在。叶大不陨。犹召清籁。

新竹[编辑]

擘地而生。方苞锦皮。谁擢其颈。挺然其猗。干天亦可。高则易危。

松广社主大禅师梦如。遣侍者二人。求得丁而安墨竹二干。仍邀予为赞云。[编辑]

雪竹生笋[编辑]

竹之耐寒。虽则其性。未闻其笋。冒雪亦迸。唯昔孝子。诚感天地。泣出冬笋。以中母嗜。不尔法身。妙色湛然。不为时节。却所能迁。法子森立。一似其体。既克似之。安有寒暑。

风竹二丛一动一静[编辑]

大风所吹。万殊同受。何一竹中。有动与不。一丛困风。摇簸不息。一丛自若。植植其直。有如二人。同学于禅。一人悬悟。心已热然。一犹未尔。群动坌起。返闻闻性。动静迺已。

北山洛山寺赞[编辑]

柳璥

摄化髻中。盛诸光明。寻声座侧。插个杨柳。忽惊崭角。宛尔影形。三土几焦。傥倾甘霔。

右宝甁台

佛香尸注。元是同然。五熏众生。妄兴分别。自有真心。遍摄大千。牛头栴檀。眼中金屑。

右香炉峯

竹轩金政丞真赞[编辑]

李齐贤

湛乎其矑。竦乎其眉。高颧瘦面。赪唇雪髭。斯以状貌。求竹轩也。国耳忘私。信而不欺。耿介恺悌。一乎壮衰。斯以志节。论竹轩也。冥得丧齐彭殇。神游八极之外。徜徉无何之乡。斯其为竹轩也。有可以髣髴于丹青。形容于文章者耶。

安谦斋真赞有序[编辑]

安文成公。为世儒宗。余未弱冠。一拜于途。遂蒙顾遇。因识其孙谦斋。后十年。吾先君东庵公。掌试春闱。谦斋射策登科。由是予二人者。交游最久。至正庚子。谦斋殁。明年秋睹遗像。怅然书其侧。

俭而不固。和而不流。确乎守度。俨乎扬休。称其为文成之孙兮。克勤于行。克简于辞。酝籍其文。平淡其诗。宜其游东庵之门兮。位蹑二府。不为不偶。年俯七旬。不为不寿。惟其任用未究于钧衡。功德未洽于生灵。士论犹有所憾焉。一丘一壑之放旷。足以过庾亮。一觞一咏之清真。何曾比季伦。是则我辈想平生而难忘。睹遗像而益感者也。

益斋真自赞[编辑]

独学而陋。闻道宜晚。不幸由己。何不自反。何德于民。四为国相。幸而致之。祗速众谤。不扬之貌。又何写为。告尔后嗣。一睹三思。诫其不幸。早夜以勉。毋苟其幸。庶几知免。

白乐天真赞幅巾野服。曳杖独行。[编辑]

骆既竟鬻。素亦不留。龙门泉石。飘然独游。

苏东坡真赞黄冠横策。坐啸石上。[编辑]

金门非荣。瘴海何惧。野服黄冠。长啸千古。

松广李国师真赞[编辑]

国师乾乾。有德与年。王命写像。载瞻载虔。是身离相。是法离诠。即图作赞。臣愧斐然。

故相安竹屋像赞为其子益之作[编辑]

崔瀣

衣冠整肃。状貌端严。律身宁俭而毋华。临事有勤而不迫。进处论思之地。足以福三韩。退休空寂之乡。亦自高一世。黄豫章离尘有发。谢康乐成佛在家。人言风度肖先公。我道典刑观后嗣。

顺庵真赞[编辑]

李谷

彼闲道人。绝学无为。此大福田。称三藏师。锦袍茜帽。安用缁衣。不行其怪。不违于时。皇王之眷。佛祖之依。视貌则然。知心者谁。嘻。

后汉三贤赞幷序[编辑]

余读史至后汉灵帝纪。天下之所谓名贤。皆指为钩党而殄灭之无馀。呜呼祸乱至此极耶。其间㓗身逊言。不染其祸者。盖无几人耳。掇其尤章章者。为文以赞之。

大原林宗。郭泰其名。博学通朗。初游洛阳。一见嗟异。符融之明。因介李膺。名声流行。送车千两。仙舟还乡。周游奖训。屠沽俾臧。慰原戒允。友容师香。堕甑知性。掷杯见情。不纳宋冲。孺子是听。不可师友。知者范滂。全身浊世。人师道光。未见其匹。呜呼先生。

孺子徐穉。豫章其乡。非力不食。家贫自耕。人服其德。帝征不行。陈蕃见请。一榻相迎。屡辟公府。不往何伤。召之不往。负笈赴丧。四方名士。会吊黄琼。始不我知。众后乃惊。季伟追之。欢如平生。不答国事。稼穑其详。林宗不言。智愚孰明。呜呼贤哉。世仰遗芳。

至行纯嘿。陈留仇香。四十无闻。乡党以轻。强而乃仕。为长蒲亭。德化陈元。世始知名。厥初元母。不慈所生。告以不孝。香乃大惊。自咎不化。譬之至诚。母子如初。慈孝方彰。考城王奂。辍奉资行。使入大学。学业以成。林宗师事。其道乃光。不起终家。呜呼世英。

金司空真赞[编辑]

李穑

美质足以追祖风。雅量足以镇浮俗。高怀谢傅之东山。远暎陈侯之冠玉。或一飮千锺而不为困。或危坐竟日而靡有争。盖醴泉朱草。庆云景星。固世之罕有。亦可以为人瑞而表大平者耶。

观物斋赞[编辑]

观物有𧗱。有物有则。以言乎迹则其浅也或同于绘事之丹青。以言乎理则其高也或入于异端之昏默。惟其二之。丧我天德。范围乎庖羲之俯仰。祖述乎大舜之明察。然后可以会归于吾心之大极也。子安李氏。学有馀力。庭草盆鱼。乐其自得。扁之斋居。必以是克。有问施功云何。从鼻端白。

义谷清卿四字赞幷序[编辑]

西原李氏大族也。世有令名。庆流秀毓。至于义谷。遇知玄陵。进秩二品。其名曰邦直。字清卿也。玄陵听政之暇。亲纡札翰若曰。臣邦直予甚嘉之。世臣大家。旌别褒异。予敢后焉。于是大书义谷清卿四字以予之。公之子三司左尹承度。以公之言。求赞臣穑。伏睹玄陵笔法之妙。高出近世。凡今之人。所共瞻仰。至于礼貌世臣。上法祖宗。李氏之先有曰公升者。大为毅庙所重。今其孙又被宠渥如此。信乎其不可及已。使百世之下。奉奎画亲耿光。宛如一日。则承度诸子之子孙。如对乃祖于卷中。其事君事亲忠孝之心。当日奋而不少衰矣。玄陵奖诱人材。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垂裕无疆。其道岂不愈益光大也哉。臣穑谨拜手稽首。为之赞曰。

直哉惟清。惟义之明。如临于谷。君子之贞。允矣君子。世臣之倚。克绳乃祖。畴匹其美。玄陵之心。如璧如金。形于翰墨。晃耀来今。匪私李氏。实激于世。矧其子孙。宜体上意。

判三司事崔公画像赞幷序[编辑]

洪武十二年夏四月乙丑。中官传旨若曰。判三司事崔莹。事我先考。竭力奋义。捍我外侮。克至于今日休。予甚嘉之。今其麾下图鸿山破阵之状。将垂示无穷。汝穑其赞之。臣穑窃惟国家之用文武臣也。腹心以养元气。爪牙以御外侮。而天下之人。随时安危而注意焉。至于出将入相。朝廷倚之为重。边鄙赖之以宁。奸猾畏威而摧伏。寇盗闻风而退缩。求之今日。判三司尤其杰然者也。判三司事。即尚书令。自庚寅年以来。御寇海隅。敌忾河南。定难兴王。驱僧北鄙。大小战八十七次。批元𢭏虚。遇险出奇。而年过六十。气益不衰。非天锡勇智。何以至此。三司之先世。以文章佐我王国。位宰相司贡举。历历可数。而三司公。独用兵略。当艰难多故之日。立雄伟不常之功。往往横槊赋诗。气盖一世。又以先考视黄金如土块之训。铭之于心。故其清白之操。老而益坚。三司公文武忠孝。可谓兼之矣。洪惟圣上殿下。遹追先志。崇德报功。激砺精明刚毅之气。以济否运。以迓大平。宜三司公之首膺光宠。如此其至也。猗欤休哉。臣穑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长言之。其词曰。有烈威声。惟刚惟明。海盗震怖。国之干城。土豪屏缩。民之司平。受封开府。惟仕之膴。惟公之心。心于乃父。惟冰之清。惟蘖之苦。峩峩鸿山。鼓勇阵间。英姿飒爽。气振区寰。图形惟肖。以耸瞻观。惟古有语。德𬨎鲜举。举之惟公。非公谁与。庶几康强。在我王所。

息牧叟赞幷序[编辑]

息牧不知所出。中庵云牛人畜也。牧之则遂其天。不牧则毙焉耳。故曰今有人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求牧与蒭矣。求牧与蒭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欤。吾师牟尼出现于世。视众生犹牛焉。众生为无明所主。奔驰六道。犹风马牛也。吾师多方便驯之于正识。使其饱而肥腻。终其身而无患。以是而观则吾师牧者也。众生牛也。众生之情识有高下。地位有浅深。于是取牛之色以区别焉。恶一也善一也。故牛也有纯黑焉。有纯白焉。或偏于善。或偏于恶。故牛也有半白半黑焉。众生之品有四。而吾师以十力牧之。牛虽无知。不得不从于牧者。众生虽无知。不得不从于吾师。此图之所以明谕夫五浊。而吾之取以自号也。子幸为我作赞焉。吾当朝夕观之以自儆。予曰。予未之前闻也。然其理明。其譬甚近。中国圣人继天立极。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教人以中和之德。救其气质之偏者。粲然如日星。而犹世变风移。敝华邪丽。骄淫矜夸。是何也。圣人不继作故也。牟尼之出亦罕矣。牛之不驯于牧也。何足责焉。中庵日本人也。号息牧则绝学无为闲道人矣。予甚慕焉。予甚敬焉。迺作赞曰。彼何人斯。蓑笠于牧。麾之以肱。牛耳濈濈。既驯以升。丰草平麓。大平风月。童子短笛。

赐龟谷书画赞幷序[编辑]

达磨折芦渡江图,童子普贤六牙白象图,觉云龟谷大字共四轴。高广如一。皆上亲笔。今大曹溪宗师禅教都捴摄崇信真乘勤修至道都大禅师云公。携以过韩山李穑曰。侈上之赐莫如文。盖示当今传来世。非此无繇。故将求之缙绅间。子盍先之。且曰。长芦白象。所以警夫不肖者。惠固罔极也。至若觉云吾名也。龟谷吾号也。今夫出家学道者。有万其众。能以名号上彻。几何人哉。又况铭诸心注之手。发辉奎璧。绚耀一世。其为幸之幸何如也。此吾所以必托之子也。臣穑谨俯伏展阅。既退而言曰。浮图氏重于世久矣。徒以因果罪福焉者末也。高虚玄默。独立乎万物之表。则虽吾儒高尚者。亦莫能少之。恭惟圣上殿下。深契妙旨。所以取之者得其道。是以一斥近世之陋。将以复太祖之旧。而龟谷独蒙知遇。既赐卄又二字褒崇之号。又于清䜩之馀。念玆在玆。亲纡札翰宠赉如此。则其人可知已。盖龟谷衣冠之曺也。气禀已非庸众比。养之以道者又熟。故达磨心而普贤行。顾其名也。以无心为群有之宗。顾其号也。以藏六为群动之本。其迹翛然。其中湛然。固已不物于物矣。其受今日之赐。非幸也宜矣。大字深稳如万钧鼎。变化如九转丹。象步徐徐。江风满衣。人情物态。各臻其极。圣人之心寓于笔。犹化工之妙著于物也。臣穑敢拜手稽首。为之赞叙其首云。

龟谷[编辑]

和气在天。虚灵在物。惟藏神用。弗或夭阏。畴均此施。六合为一。

达磨[编辑]

是身虚空。天水一色。渺然而逝。风清月白。芥乎其间。唯一不识。

普贤[编辑]

六牙大象。布武大野。富贵风流。见此粲者。哀哉兔迳。方骋吾驾。

法名[编辑]

无心为心。出入大虚。友风子雨。亦曰勤渠。妙悟所以。非师谁欤。

赠侍中郑公画像赞幷序[编辑]

守门下侍中广平府院君李公。在壬寅岁。尝与诸将。克复京城。其捴兵官则赞成事商议鹰扬军上护军郑世云也。三元帅忌捴兵功在己上。嗾麾下士突出害之。三元帅虽伏辜。然世之悲郑公。至于今不置。广平公以为郑公之名。可传而不朽矣。然其容仪也。后世无得而知之。岂不悲哉。又曰图形凌烟。虽古制也。今又不行。莫如写其真。时节致祭之为便也。既成。请韩山李穑为之赞。穑与广平公。俱以承宣事玄陵。故知郑公非常人也。事上忠。未尝小有所承迎。持志确。未尝小有所变易。辛丑之南徙于福也。君臣北顾之思。复何言哉。郑公慨然请行。旬月间。宗社复安。岂偶然哉。在昔显庙时。姜侍中邯赞。庚戌请南幸。戊午御敌北鄙。其功烈卓然矣。近世金山金氏之侵疆也。赵冲,金就砺之功大矣。己亥毛贼之犯西京也。揔兵李承庆之功大矣。然皆封疆之事而已。非姜侍中二策出于一身之比矣。显庙至锦城。玄陵至福州。呜呼可忍言哉。郑公与于决策南幸。又能揔诸军扫群丑。独立大功。足以俪美于姜公矣。然姜公凯旋。显庙亲迓于郊。赐诗以褒之。则郑公之不幸也。玄陵之痛伤也。天曷故焉。呜呼悲夫。呜呼悲夫。后之礼郑公之真者。知真之作于广平也。必起敬于千载之下曰。郑公信有功矣。然非李广平。何由而睹郑公之容仪乎。则广平好善之实益著矣。可不长言之乎。郑氏出光州长泽县。玄陵十一年功臣也。弟曰世文。无子。赞曰。

于维郑公。朴外确中。玄陵功臣。发于丙申。贼遍中国。侵我邦域。我避其锋。公乃出敌。亦既歼之。而下害而。害而俱亡。呜呼不思。姜公远矣。公则俪美。匪我广平。孰图孰志。松山苍苍。壮我明堂。郑公之风。播于无穷。

金画兰赞幷序[编辑]

金荣禄光秀近侍至正帝。帝赐金画兰。孟坚所作也。荣禄告老。携以东归。归之公山寿翁侍中公。公俾穑题其上。

兰之馨号。播于天庭。宠锡近臣。光耀东溟。惟侍中公。环卫帝宫。感恩怀旧。其心则同。物得所归。妙矣天机。臣题赞辞。泪落沾衣。

上札赞幷序[编辑]

成均司艺臣涛语穑曰。涛之不肖。子所知也。才不足以任役使。学不足以备顾问。乃荷上眷。超擢华近。诚惧万死无以为报。今又书筵翰墨之馀。大书姓名字号凡八字以赐。拜受以还。日夜悚惕。夫何异渥。至于此极也。谨以装潢。将求士大夫歌颂盛德。使不肖之名。因而传诸永久。子盍先之。且涛吾子。长源吾亦子。萝葍山人吾又子之意也。愿子之终惠焉。臣穑伏观上札时赐群臣。或名或字或号。未有书名若字若号如此其全备者也。金君之惊喜过望。不亦宜哉。敢述前日命名之义。乃所以见遇之故。以为歌颂盛德之本云。君初举进士。求予是正所为文。读之琅然。有作者气。不旬月。其文益进。予喜甚。因其请名。则名之曰涛。所以美其文也。请字则字之曰长源。所以戒其知本也。其后果捷高科。为御史为正言。才华日进。迨今改玉。诏大比天下士于金陵。高丽士子。惮于涉海。缩缩退避。君独断然咲曰。吾试吾文耳。中不中死生。皆命也何患。赴秋闱。果中会试。又中对策天子之庭。则入高等为二十五名。是科中者凡百有二十人。居其上者若此其少。则君之才力可知也。授丘县丞。辞曰臣语言不通。且父母皆老。乞归养。遂得放归。上曰能哉。是以待之特厚。今之上札如此其全备者。所以赏金君之才之学之出乎等夷焉耳。若其号以萝葍山人则有三说。金氏本塩州人。同福外家也。别号萝葍。君之父母居之。则君之所从出也。且其为物不为新奇。不可厌恶。有益于人。无损于用。人而似之。亦足以免于世矣。君之眉目。类偰天民。有达官途遇金君。问偰天民动静。君佯应而退。闻者齿冷。偰氏回鹘人也。故朋友皆目君曰回鹘。回鹘性修洁。虽务服饰。能忍嗜欲薄滋味。所食萝葍。不弃其馀。回鹘萝葍之说盖如此。上尝曰金涛似偰帖该。帖该者。天民之叔父也。然则号之以萝葍山人者。岂独臣之意哉。此金涛长源萝葍山人八字之赋。形于上札而为稀世之宠光也。凡以臣邻。孰不劝勉以副主上厉贤之盛心哉。究笔法宣上德。谨拜手稽首而述赞。其辞曰。

时维清䜩。王心载宁。思劝臣能。锡之宠灵。轻霜铺白。华露滋清。笔锋旋转。玉振金鸣。昭回奎璧。鬼泣幽冥。妙臻其极。语莫能形。维上之德。如风之行。凡厥所触。罔不有声。厥或昧息。禽兽之狞。惟尔在位。我言是听。

无能居士赞幷序[编辑]

密阳君朴公语予曰。先王之师大古国师号成亮曰无能。先朝秉笔者独公在。幸赐一言衍其义。予惟公之事聦陵也。甚见爱重。及逊位江都。跬步不离侧。人服其义。遇知玄陵。为喉舌臣。以谨慎闻。今上进之中枢。公不乐荣名。惟以陵室佛事为己任。馀十年如一日。心犹未已。其忠也至矣。凡人之所以为人。忠与义耳。虽其所为惊世骇俗。非此不足贵也。视公平生。事君尽其心。事佛尽其道。虽曰无能。吾不信也。然佛法空寂。空寂之中。无凡无圣。无相无名。岂有能所哉。有能有所。非至道也。大古之望于公者深矣。予也非知此事者也。姑以𫍲闻。略述其赞曰。

乘仁本师。承惠初祖。于空寂中。疣悬赘附。公独无之。风生步步。畴克知公。一介大古。

惕若斋赞[编辑]

韩复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战兢自持。慎终如始。对越上帝。肃焉严只。为贤为圣之功。止乎此而已矣。

天台宗师弘济尊者真赞[编辑]

李詹

假合四大。有此根尘。法身离相。直亲无垠。是身为假。传神乃真。温其道貌。与物皆春。释门之表。学海崐仑。祖灯有续。永世不泯。

贞烈公画像赞赞成事赵琏[编辑]

勋阀之胄。社稷之臣。量弘江海。气燠阳春。片言之发。人服其信。宽政之尚。民怀其仁。此所以能坐镇邦国。而仪表于荐绅者也。遗像凛然。丹青入神。我作赞辞。永示后人。

赠门下侍中赵公赞赵德裕[编辑]

嶷然操履之端。卓尔立心之高。式祖训而承帝之宠。受虎符而干父之劳。呜呼民方有望。乃何天靳其寿。是既位不称德。宜其克昌厥后。

大射赞幷序[编辑]

夫射者男子之事也。自天子诸侯。以至卿大夫士。射候不同。乐章亦异。所以明尊卑也。既有升降揖让之仪。又有雍容中和之乐。所以饰礼乐也。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相国陇西公。以节钺出镇南服数月。戎务既克修举。集军官群有司。大射于城北楼。令曰五中官输谷一锺。三中半锺。乃立监司。考其能否。公执弓矢适射所。每发必直。以示军士。众皆希公之德幸公之知。以展所学以尽其力。惟公之所期望也。是日书云正姜得良,中郞将诸奉收二人三中。馀皆再中一中。既毕。席军官而飮之酒。而使歌舞之丝竹之。融然怡然春风和气。余惟书生也。射则画筹而已。侍坐则居客之右。为席上之珍。辱公赐也。岂宜嘿嘿而不赞扬盛观乎。郤縠之敦诗书说礼。祭遵之投壶雅歌。笾豆军旅。匪为两涂。然则公可谓文武将矣。其词曰。

于惟我公。戎略最良。于时讲武。俾示张皇。射夫既同。神气洋洋。爰执弓矢。就彼涤场。多中为贤。盛德之将。公适射所。观者如墙。射候既彻。公䜩于堂。序宾不侮。冠佩炜煌。礼成乐备。融煕春阳。竖儒侍侧。感叹献章。

御笔鲤鱼图赞[编辑]

臣某谨拜手稽首而述赞。其辞曰。

赤𩽼之后。寔蕃厥类。洋洋焉相忘于江湖。泼泼然上下于天地。妙玄机于宸翰。忽川泳兮玉案。锦鳞庆云。珠目景星。或跃渊而在渚。喁二曜于清泠。迺眷近臣。锡之宠灵。吾知天纵圣学之馀偶以墨戏。而可得比隆于河洛图书也。

权侍中影赞[编辑]

不诡俗而循礼法。不行怪而履平常。惟其䂓矩在己。是以智圆义方。智周乎物而不竞。义制以事而得宜。显允元老。邦家之基。苟可以托物而拟伦。浩乎万顷陂。温乎一团春。丹青入神。个是真身。

画像自赞[编辑]

这老汉。尔无学术。托迹斯文幸也。尔无德业。致位相君幸也。尔无善庆。继緖子孙幸也。呜呼尔之幸也。国家之不幸也。

赵浚政丞真赞[编辑]

于惟我后。迺有重臣。重臣伊谁。赵公维贤。志存经济。拯世之屯。手扶日毂。昇于中天。功在王室。泽被生民。虽古名相。莫能或先。惟公之心。惟公之真。与国匹休。于千万年。

赵浚政丞真赞[编辑]

其望之也岩然岳峙。澄然渊渟。其即之也温然玉润。蔼然春阳。孰其状之。炳焕丹青。功高开国。位冠端揆。其事君也坚确之节。夷险不贰。其爱民也生育之心。霈乎厥施。见恶如病。嗜善如饥。自处以正。人不忍欺。我赞非佞。多士是仪。

草屋子传幷赞[编辑]

李崇仁

草屋子鸡林之士族也。少孤力学。年十九。中进士科。学日益进。岁辛亥。牧隐先生知贡举。褎然兴于乡。及会试擢高第。入艺文春秋为属官。同僚服其才。不十年。敭历华要。为部使者于西海。名声藉甚。自门下舍人。升右司议。将大建白。适有他除不果。士论颇惜之。草屋为人。慷慨不群。善吟诗乐。与士君子游。其最厚者京山李陶隐也。壬寅秋。陶隐自京山至金海。金海。首露王之墟也。低回留久之。渡黄山江。遂之鸡林。于是草屋携陶隐。周览半月城。想像新罗氏之所以历一千年之久。相与赋诗以吊之。上佛国寺之东峯望扶桑。游感应寺窥龙穴。登利见台。舟至大王嵒。亦东海之奇观也。草屋尝曰。吾世儒素。所居欲以庇吾一身耳。且何侈丽为哉。构草屋以居。人亦高其志而称之曰草屋子。草屋姓金氏。名震阳字子静。赞曰。陶唐氏大禹氏。天下之大圣也。一则茅茨不剪。一则卑宫室。所以昭其俭也。虽学者犹知钦慕焉。草屋其闻陶唐大禹之遗风而兴起者欤。不然将与隆中之龙。颉颃于千载之下者欤。彼堂高数仞。朱甍于楹。以自夸耀。而鬼已瞰其室者。独何人哉。独何人哉。

乡僧止庵写余陋真。因作赞。[编辑]

状貌卑柔。妇人之俦。章句雕刻。童子之学。若拟诸达可之卓越。子虚之缜密。天民之精敏。仲临之俊逸。可远之温雅。宗之之谐博。所谓碔砆之与美玉也。虽然托迹于东国。喜谈于中原。或摈瘴海之滨而无所加戚。或游岩廊之上而无所加欣。惟其惕然而自修。庶几不欺于心君乎。

吉注书画像赞[编辑]

权遇

人固有道。挺生者希。惟我吉公。其殆庶几。珪组之荣。斧钺之威。视如浮云。高蹈而归。桑梓十亩。茅屋柴扉。图书一室。嵬冠褒衣。噫周德之如天兮。不问西山之采薇。曁汉祚之中兴兮。亦放羊裘于钓矶。虽迄今千馀载兮。信此心此理之无违。

赞胜嬴庵受赐御札[编辑]

权近

穆穆我王。天纵圣学。于万机闲。迺事图籍。乃阐天心。于翰于墨。维翰有神。如圭如璧。有美嬴庵。普济之适。道誉升闻。王心载怿。锡以奎画。尡耀心目。嬴庵稽首。万年无斁。

三峯先生真赞[编辑]

温厚之色。严重之容。瞻之如仰高山。即之如坐春风。观其睟面而盎背者。可以知和顺之积中也。

此言其容貌

光焰万丈。气吐长虹。方其穷而其志不挫。及其达而其德益崇。是其胸次浩然而自得者。必有因其集义以充之者也。

此言其气象

好善之笃。处事之通。宽弘若河海之广。信果若蓍龟之公。则其局量规模之大。又非迂僻固滞者之所可得而同也。

此言其材器

若夫性理之学。经济之功。辟异端以明吾道之正。仗大义以佐兴运之隆。文垂不朽。化洽无穷。真社稷之重臣。而后学之所宗也。

此言其学问事业文章

庆淑宅主真赞三峯夫人崔氏[编辑]

事君子顺而义。教儿孙慈而厉。待亲族惠而周。抚婢仆严而恕。是虽出于天质之美。其亦有得于以德而相与者乎。

御札李氏名赞幷序[编辑]

予与西原李公。同事恭愍王。公充宿卫。予持笔槖。虽文武异途。而于朝夕相与左右。义若兄弟。况吾韩氏之姻娅也。其恩情尤笃焉。时其家尊义谷先生尚康宁。王以其耆儒旧德。特加礼貌。亲书义谷清卿四大字以赐之。牧隐相国为之赞。又于公承渡二字。其名也。渡本度字。乃寓舟楫之意而改之。其期望不浅矣。未几王弃群臣。公亦继逝。呜呼惜哉。嗣子佐郞仲蔓。抱以来曰。吾祖若父。皆受恭愍亲札。于吾祖敬之故以字。于吾父爱之故以名。吾祖既得牧隐之赞。而吾父名迄今未有赞之者。后世孰知其宸翰哉。吾子辱与吾先人游。敢请。恭愍笔法之妙。李氏世德之美。牧隐言之尽矣。予不敢赘。第念夫予知君家三世矣。俛仰之间。奄忽三纪。追思曩昔。永怀存没。奉玩之际。不胜感怆。乃为赞曰。

于昭云汉。著象于天。其光下被。品𭛒贲然。仰瞻奎画。维宝之传。孰应殊锡。维臣之贤。舟楫之渡。期望匪轻。唯其有实。是以有名。名存事往。感怆于情。子孙世守。永保令声。

韩公尚质画像赞幷序[编辑]

政堂韩公。在我国初。入奏天子。请更国号。得朝鲜之美称者也。今观画像。敬作赞曰。

惟玉之洁。惟竹之节。质禀乎天。德进于学。绿发黄扉。丹心紫闼。惠及斯民。功在于国。英敏之声。卓伟之烈。当与朝鲜之美号。同垂于罔极也。

牧隐先生画像赞[编辑]

挺天资之粹美。穷圣学之精微。胸襟洒落。莹彻光辉。践履极于笃实。文章妙于发挥。匪点之狂而有咏归之兴。犹惠之和而无不恭之讥。学者仰之如山斗。国家倚之如蓍龟。膺大拜而不变其塞。履大难而不怵于威。赤心弥谅。素节不移。真公所以自道之辞也。若夫江汉滔滔。云烟霏霏。追逐欧韩。并驾齐驰。后之观者。知吾言之不欺也。

伯兄右使公画像赞[编辑]

色之庄。知其气之刚。仪之整。知其心之正。睦于亲。是其仁也。信于友。是其厚也。识之明。处事之精。材之长。治民之良。为将为相。孚民之望。是皆得于生质之美。非有待于学而至也。予虽与之同气而一体。贤者是兄而愚者弟也。

崔文宪讳冲真赞[编辑]

身为柱石。邦家之绩。家为学宫。名教之功。文宪之德。缙绅之则。后学是宗。永仰高风。

独谷䜩坐图赞[编辑]

河仑

维独之慎。曾思所传。圣门心学。实此攸先。维翁之独。盖得其情。维情之得。于谷以名。维谷之密。有隐其堂。萧然䜩坐。闭户焚香。白发朱颜。寿而且康。有存乎内。体用攸通。无慕乎外。仕已攸同。谁其图之。宛在堂中。温乎和气。肃乎清风。维身之独。见图即然。维心之独。匪图能焉。欲形于言。难极其微。即图为赞。敢谓庶几。

敬烈公真赞幷序[编辑]

予少也见敬烈公于广众之中。识其美须髯长躯干风度过人而已。及前朝之季。将相多不得全。而敬烈周旋数十年。不避艰险。卒以功名令终。予然后知敬烈之有诸中者。亦有过人者矣。有二子。伯氏曰孝宽。仲氏曰专古。俱有孝行。请工人写真。以尽如在之诚。久而不小衰。一日仲氏来请予赞。予嘉其孝。勉为之赞曰。

于维敬烈。有美其仪。夷险一视。文武攸宜。乃心维谨。著勋于时。有子恳恳。能竭孝思。写真惟肖。如在事之。凡百人子。庶其取斯。

毗卢画像赞[编辑]

卞季良

中宫痛悼昭顷亡。出其遗服与所珍。命作西方之会图。又写释迦毗卢真。垂之精舍近坟垅。香灯日夕开熏茵。呜呼中宫发弘愿。追修冥福资良因。众生诸佛本无二。何况感应仍昭陈。诚宁岂徒离苦趣。决然面见清净身。

释迦画像赞[编辑]

至哉释迦佛。功德无能名。慈悲大愿力。誓度诸有情。所以我中宫。荐子发至诚。西方曁毗卢。二图俱已成。又必作此像。资福于幽冥。曾闻佛加彼。有如影随形。端知昭顷公。脱然悟无生。直到兜率天。当依大光明。

画释迦赞[编辑]

姜硕德

金轮之㣧。反同惸鳏。麻衣草座。蓬首悴颜。既能未胎。竟济时艰。何须自苦。危坐空山。咄。

八骏赞幷序[编辑]

李季甸

臣窃观历代帝王之兴。必先圣积累。以肇其迹。后圣创造。以大其基。而继世之主。必赞述功德。形于歌咏。以为子孙万世持守之规。周自后稷始封千有馀年。至于太王王季。其积累也至矣。文武克受大命。成王周公继述敷贲。作为诗歌。称敭德美。大明绵瓜皇矣生民之什。与日星而争光。并天地以不泯。夫岂偶然哉。恭惟我本朝。自司空以来。奕叶相传。至于穆祖。肇基朔方。翼度承之。积德行义。增其旧业。及乎圣桓。恩信日远。归附日众。于是天厌丽季。启迪有命。惟我太祖勇智之资。卓冠古今。以济世安民为己任。南征北伐。不避栉沐。于是英雄效力。或赞谋帷幄。或委质奔走。而亦有八骏乘时奋效。出入战阵。驰骋原野。超腾趫跃。所向无阔。与人一心。以立奇勋。实瑞世之神物也。惟其盛德之至。天与人归。畜产之生。亦皆应期。展其逸足。以启我亿万年无疆之业。太宗英睿绝伦。决策定难。益弘神祚。我殿下继志述事。文致大平。思列圣创造之艰难。念后世持守之不易。褎摭奇伟。铺张盛美。被之管弦。而亦不弃畜物之微劳。俾画工图其形。命文臣赞其辞。其所以赞扬祖宗之盛烈。以恢燕翼之谋。无所不用其极者如是。呜呼至哉。较之周家受命之迹。如合符节。真所谓前圣后圣其揆一也。丁卯秋覆试文臣。命左议政臣河演,吏曹判书臣郑麟趾,礼曹判书臣许诩,都承旨臣李思哲掌其抡选。臣季甸亦叨侧其末。命以八骏为笺题。议政公赋诗一绝以闻。遂命词臣咸制之。臣职在近侍。不敢以辞拙辞。谨拜手稽首而献赞曰。

维天惠民。维德是辟。万物咸睹。圣人以作。有开必先。其祥长发。商歌玄鸟。周咏瓜瓞。播之雅颂。千载一日。惟我本朝。仁厚世袭。宅是朔土。辛勤陶穴。于皇太祖。勇智天锡。悯恻涂炭。南征北伐。云龙风虎。际会英杰。或赞筹略。或宣材力。亦有八骏。骋其逸足。历险超危。摧坚突敌。风鬃雾鬣。龙文虎脊。应图之珍。瑞世之特。圣神抚緖。善继善述。赞敭盛美。念及畜物。画师图形。词臣载笔。铺张炳燿。垂示罔极。于万斯年。贲饰鸿业。

十二骏图赞幷志[编辑]

崔恒

天顺七年春。上画龙潜时所御名马十有二。示臣某若曰。自古化家之主。率皆属櫜鞬犯矢石。征战四方。以树奇功。而与人一心。奔走效力者。莫如马。若项之骓刘之的卢则无足多者。独唐宗之六骏及我太祖之八骏。迺其旷百代而表表者也。予亦夙业弓马。虽无征战之劳。忆在世宗盛时。每春秋从驾。驰射角胜。予常先登贾勇。众莫之肩。三军喧咽叹服不暇。以供天颜之怡者非一。予之效难效之奇者。亦以其驭难驭之骥而尔耳。若乃挂釜之骝。快莫甚焉。靖难之骠。奇罕俪矣。况又弓马之艺。实今日缔构之所自。则当时服劳之骏。其功讵可忘耶。仿唐家故事。图而传之。以备诒燕之资。尔其志之。臣窃观历代帝王之济艰难创基业也。莫不有英雄豪杰之士。乘风云之会。为之腹心。以展其才。亦莫不有权奇俊逸之骥。籍雷霆之奋。为之羽翼。以效其能。玆皆大命有属。奇材有待。其生也有所赋。其遇也有所为。殆自天授。非人力然。则神物之生也遇也。岂与人殊哉。想其风蹄电眼。历块过都。之左之右。应策如飞。或驰或骤。解意若神。险可冒危可避。檀溪不足脱也。黑水不足渡也。百龄之命。于是乎托焉。万祀之烈。以之而建焉。评其才力之雄。策其骋骛之勋。则固当在爪牙之士之伍矣。宁可少之哉。恭惟我圣祖天锡勇智。驱策群雄。神骏之腾骧者。至于二四。则已过于唐矣。我主上天纵圣神。光绍祖武。神骥之罄。至于二六。则又过于前矣。噫非常之材。固不希有。不世之应。尤难得伙。而房驷不靳其异。渥洼不啬其灵。十二之骏。联翩騈臻。斯岂幸致。谓非天授可乎。命世之神武既作。瑞世之德骥自随。卒之扫群凶夷大难。若建瓴然。海宇永清而乾坤再造矣。天之所以护圣武者有素。而顺应之数功。竟资马上而成之。此岂非所谓大命之有属。奇材之有待而然者乎。其视周之八龙汉之九逸。无所树立而浪资驰骛者。果何如也。圣上既第勋臣。写之麒麟。又念旧畜。托之丹青。使其迹著无疆。名垂不朽。驾驭之义。帷盖之仁。至于如此。在物犹然。况于人乎。将必有瓌奇倜傥之才。益自于于于一顾之下矣。继今以往。嗣世子孙。更念圣上作图之意。比之河图大训。嗣守勿替。则吾东方亿万世丕基。又未必自此图而永孚于休矣。敢系之以赞曰。

靖世骠[编辑]

圣乃应运。物固效灵。一怒斯作。天地清宁。

流霞骝[编辑]

飞霞乍流。汗血尚新。于苇于釜。命中孔神。

梨花骊[编辑]

轻云点汉。飞花散风。镝不虚鸣。一策衡从。

玉英虬[编辑]

英英凌云。矫矫拏空。日行千里。时乘一龙。

凌空鹄[编辑]

天驷之精。云鹄其姿。王方透鹿。众服厥奇。

逐风驹[编辑]

天与之逸。风亦可逐。筈没宝庄。名高于岳。

𥬞云螭[编辑]

状侔青螭。足𥬞碧云。维龙之媒。矫迅不群。

腾雾豹[编辑]

玄雾依霏。赤豹腾陵。山岩丽龟。骁雄莫称。

轶惊鸿[编辑]

紫燕凌风。赭珠喷空。朝燕暮越。影轶惊鸿。

翼飞龙[编辑]

隽绝飞黄。奇超玆白。荥河之孙。神龙是翼。

戴房麟[编辑]

神维月毓。秀自星锺。振鬣天衢。冀北群空。

照夜騘[编辑]

霜辉照夜。虹彩烛宵。翰如飞如。所向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