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溪先生文集/卷八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七 东溪先生文集
卷之八
作者:权涛
1875年

附录[编辑]

知旧别章[编辑]

兴阳补外时戊辰[编辑]

贤路亦崎岖。直辞何僇辱。相看受狼狈。至死难塞责。奉别权兄静甫之兴阳。弟本不解诗。取杜句用之。实古人赋诗之意也。

右金潜谷

由来直道能违俗。何必临歧枉断肠。不是朝廷轻太傅。只缘今日重淮阳。

右李重甫

秋天一鹗去。䨓海双凫飞。汲老且行召。淮阳资卧治。玆行肯悻悻。别意还依依。努力赠君语。民生今正疲。

右金水北光炫

百里风烟自一乡。湖南尽处是兴阳。人家春暗桑麻雨。官阁秋明橘柚霜。傲吏声名倾海岳。逐臣词赋满江湘。主恩今日还非薄。临别殷勤意更长。

右鸣皋散士

十年簪笏共风尘。几处相逢笑语频。田氏一言期悟主。潮阳千里忽临民。都亭诗酒留连夜。锦水烟波惜别辰。离合本来知有数。终南何日接芳邻。

右锦江醉客

闻道兴阳县。苍茫南海头。波奔怒鹍吼。峯矗巨鳌浮。桂岭瘴昏昼。橘林香送秋。何如鼎津会。同上木兰舟。

右赵丹圃希进

瘴雾蛮烟朝复朝。长沙别恨自难消。临歧莫唱阳关曲。雕鹗秋来上碧霄。

右玉川主人

云间一鹗整霜毛。谠论还应震百僚。行且致君尧舜右。五湖烟月独逍遥。瀛洲权使君左降未既。还征以言官。即盛世事。敢呈。

右朴轸

春明门外亦天涯。况复南溟万里賖。宣室即今方侧席。肯教贤士滞长沙。

右李白江敬舆

湘潭秋水落芙蓉。枕海孤城对夕烽。楼近北辰人倚柱。地竆南极雁回峯。风云日下迷归路。簿领天涯易老容。自罢薇垣旧同席。蒹葭欲往怅何从。

右李东洲敏求

情同骨肉义师友。若飮醇醪醉不知。道学有能关世教。疏章无愧叫天墀。芝兰岂愿幽芳播。鹏鹗还甘逸翮垂。田庐亦足陶公趣。湘水何伤楚客词。

先生何许人。鸾凤又麒麟。明月交犹旧。清风契已新。灵台何有物。虚室自无尘。槎老时扶病。叨薰座上春。

右槎老

谪海南时壬申[编辑]

君怀麟凤我怀菫。暮岁相将道义敦。垂死病中闻远谪。期君不负此行勤。龙集壬申四月上澣。朝夕就木人石潭病友。使儿童扶坐。代书余病中之思。以示权执义静甫。道余不忘死生之意。且看气力之如何。

右李石潭润雨

明时何事再长沙。自古忠言逆耳多。圣主恩深应有召。三千归路莫催车。

右耻弟

渺渺南乡海一边。扶桑咫尺水连天。投滨古号诚堪恶。去国孤臣最可怜。雨后瘴来秋亦夏。甑中人坐日如年。分明黎母知前定。记取胡翁和友篇。

右年弟

权兄相别几多年。此地那知见惠连。圣代忠言贯白日。平生心事若青天。子瞻谪远何须叹。唐介征还会有缘。自古文章终不弃。况今宣室更求贤。季鹰秋兴属东吴。海阔天清一雁孤。更有离筵无尽恨。此行非是为莼鲈。

故园南望渺烟云。汉水西流入海门。一曲阳关千里别。晩风吹断去留魂。

右槎老

直道世难容。危言祸所酿。醉归坐夜分。耿耿还生怅。

右郑进士尚古

知旧简札[编辑]

李月沙廷龟

辞拙诚薄。未能上格天心。使左右终不免此行。为世道一叹。未知定配于何地。无由握别。老怀悒悒。腊药七种。奉备行中救急之资。月沙与右相金尚容联箚以救而不得。故有此书。

向来隔阔。欲言则长。自蒙恩命。还乡亦久。而未遇归便。匆匆为事套。未得一寄书相问。此岂情也。弟衰病仅遣。昏昏待尽。受玦之初。未能终始力争。仅得递免。卧食厚禄。今奉朝请。苟安朝夕。自怜自怜。何当奉晤。叙此悲欢。适遇太守之行。匆匆付候。节届阳生。远祝对时自爱。从氏宁海。痛哭何言。其已襄葬耶。三陟今在任所耶。

[编辑]

张旅轩显光

丙寅洛下之别。今近十载。向恋之积。何可言喩。顷见恩赦之中。贤名与焉。固想已还乡家。得便未易。每叹欠慰之晩。意外获奉惠询。兼见贵从孙秀才。苏感之馀。岂胜追感。无缘面开耄怀。益觉怅惘。喩问曲折。耄病精尽。何能料得。姑因秀才详言先代传重计之。则当祧之主。似归贤侍之家。盖以最长云者。其在代未尽之行中最长。此非可疑也。惟其奉主之家。虽或设堂权安。恐不可以祧庙称之也。大槩如此。秀才当归悉耄言。伏惟鉴亮。

[编辑]

李白江敬舆

半月萍逢。还为颂道一恼。耿耿詹恋。殆有不能堪者。即惟春雨成霖。寓况神相。区区仰慰。弟昔疾未瘳。载病驰驱。私闷无已。䨓雨大霈。万物咸苏。而兄独向隅。岂不冤哉。本道将有启禀之举。已经朝议。今无容力之地。尤恨尤恨。君子顺俟之道。安往而不得。况䨓霆无竟日之怒。前席之虚。岂无其日。惟冀益加珍摄。

[编辑]

赵龙洲

遭此大恤。臣民同临。而屏诸裔人者。安敢成仪。想吾兄于是。有倍无禄之痛矣。岁律行暮。南树已空。不审谪中眠食奚似。悠悠之思。瞻彼日月。而已在竆邑。与洛中音耗绝。闻兄受玦最后。盖弟方为觐外家在涂中时也。及还即遭边潝之祸。几死大理。幸荷宽典。得返初服。病由是添。日事颓塌呻吟。尚不得一往丹溪。对贤胤辈问兄起居诸况。白首同病之义。果安在哉。每一念来。䩄汗负负。顷者以罪抵洛。凭子先嘉伯。审近得兄书。颇不能风土。仍体有时不佳云。为之向虑不少弛。岂兄平日所养者。尚有不足于坦坦地耶。无乃刚肠不能无叹于鬓毛之化。生此老怀情緖。而使灵台不能无事耶。此苏长公之所不免。固难矣。然以弟期兄。安敢处兄于苏长公地哉。愿兄益讲处患之道。以御黄茆之瘴如何。去岁兄之应召命过我。留赠诗篇在箧中。时复披读。宛然眉宇。今步其韵。以奉伤其临老远别。情见于辞。庶乎无愧于步拙云。

日者奉书。得不作殷洪桥耶。不审归来后筋力精神。何似昔者。想涪州须发。有泽于前。恨不能即夕相对。闻所未闻也。弟赴病三朔。素弱筋骸。几何其不消尽也。虑外承此新恩。实出起废。不敢以病为辞。计于旬后登涂。诚恐难免道殣也。宁海襄事。卜在曷日。不得视此贤之入土。平日分义安在。只自痛恨。

[编辑]

金荷潭时让

相别已经年。始得一书。浣渴之慰。奚啻啖梅。弟谬妄论事。得罪宜重。而止于编管。圣恩大矣。一投峡中。隔人间山万重。日边消息。不来耳边。回思前日役役于尘缰。不遑暇食。则未知孰为得失也。呵呵。子方诸人。无不复登于台省。而独吾兄犹卧海曲。岂亦有其时与数者欤。此后嗣音无便。临纸怅惘。无以为怀。坎亨得趣。随遇而安。岂非吾两人之所当勉乎。

入夏来。音问顿绝。枕上一念。无日不悬悬。即奉情信。开缄未了。有涕先零。男儿竆达间处心。自有古人定规。想吾兄熟料而优为之。不足更为兄道。但朝家大行恩霈。黍谷一头地。尚未逢春。令人不但嗟怅之私。而重为洪造不能无憾于天地之大者。然亦复何说。达甫兄无病而逝。痛哭痛哭。今春为大夫求一碣文。而未及刊竖。尤用悲泫。吾侪生世。已抵一周甲。而达甫过焉。安得以稀年期望于人。此不过暂时先者。兄须忍痛。勿深怆怀也。世且乱。保有今日亦幸。奔迸时反羡吾兄。此外更何缕缕。

[编辑]

沈参判

春和。伏惟起居有相。一味瞻溯。无日不悠悠也。前后被谴之人。滚滚登庸。而旷荡之恩。独不及于吾兄。是岂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者耶。公私可叹可叹。西事日渐多艰。圣候尚在违豫。此间多小。无足向人语者。柰何柰何。

[编辑]

金水北光炫

在京之日。犹苦嗣音之无缘。况一投竆塞。南北数千里之相距乎。有怀如玉。魂梦徒劳。兼金良讯。远带两阵清风。恍揖故人仪范。披复不释。逃空之慰。不可言喩。弟孽由己作。罪固甘心。而情事之切迫。亦自难堪。柰何柰何。䨓雨作解。而霈泽不及竆北。冬冰雪夏蚊虻。千般苦况。非人所堪。而且不免人之为言。命也亦柰何。缕缕难尽。只愿对时休适。各自深爱而已。

[编辑]

李泽堂

骇机猝发。世道之难行如此也。自京来者。往往诵台谏弹文。而又言金楫非在泗川者。尤可骇人听也。国事危急。朝著之不如草野久矣。其所以逐兄者。未必不为兄谋福地耳。万万情怀。非尺书可尽。

按先生于庚辰年间。为不悦者所沮。退在田野。故泽堂书意如是慨惜也。

[编辑]

金东溟世濂

圣恩如海。使南荒逐臣。生返田庐。中外所幸。其在同病故人。能不动色相庆。一行迁谪。高名当自此千古矣。第未知髭发视平昔若何耳。县残且僻。平居不得日下消息。动辄半岁。以此闻尊还最晩。趁未得相候。愧负罔涯。今此表弟来。盛问先及。惭谢曷已。弟龙钟依旧。孱病日甚。岂不欲驰进。一叙此阻思。劫寒不可远出。稍待明年日暖时为约耳。病伏中得承情问。慰感万倍。顿觉沉痾去体。即惟新春。寒燠无常。静况何如。悬慕。弟委顿数月。药物无效。证则寒热往来为主。罔知所为。以此经界。终始不能领略。未免使斯民愁叹。负国家到此大矣。下示事敢不尽力。起草未半。值此病患。稍待精神少醒。可从事笔硏。非敢退托。但前后家藏。太为草草。极可虑。幸须善教。先辈事迹。足争光日月。而既经龙蛇。虽国乘亦是空册。柰何柰何。若志碣则不害为措语成篇。未知如何。

音问阙然今一年。此则专出于责应华使之急。转致农剧。作此寥寥。非敢一日忘于中。伏承惠帖。备审近日道体安吉。慰感之极。若奉积年阻叙。茂伯令公又作古人。吾道益孤。言之呜咽。见其注书将奄奄益可虑。痛叹曷已。示事非薄劣所能可堪。责盲以道。恐非其宜。无乃君子之望人也。常失于亲厚耶。惶缩失措。伏念先故厚契。仍感贤兄盛教。敢不欲一效寸长。环顾其中。埳然莫深。若之何承当。第以盛意亦难卒孤。行录卷谨受而卒业焉。秋色转佳。思欲一骑驰叙。顷往茂伯令公丧。初还量田当前。簿书期会。能坏人意思。以此卒卒度日柰何。早晩当能一进。毋谓我善食言。

恋思日深。忽得惠书。不啻逃空者跫然。凭伏审起居珍重。慰与感幷。弟经岁积病。逢此大变。幸赖天日照临。生出狱门。千里南还。身其馀几。到今骨酸。向者巴山之行。准拟委拜。道路甚左。疾病又剧。未免径返。罪叹曷已。吴榇今过弊县。呜咽不自堪。南来数年。哭亲朋至此。举目一世。吾将安放。

[编辑]

兪杞平君伯曾

迩来三朔。消息茫然。此时兄履若何。瞻慕日切。顷因魏廷喆之行。付送腊剂。未知已传否。历书送于东野。意以为即传。而还送魏行之后。有是哉东野之无信也。弟恭俟严谴。而尚在洛中。此亦数耶。时事日渐艰危。中外骚屑。未知终作如何场也。

即因海南官人。获奉兄札。就审此时兄候安吉。千里外面目。恍若相对。慰倒万万。顷因魏廷喆付送腊药。昨于直夫之行送历书。今日珍岛之去。又付一札。未知其即传否也。奴贼难从之请非一。而朝廷皆不许。自上已定进住松都之计。如弟懦弱者亦且增气。但未闻有着实之事。尤闵尤闵。

[编辑]

李判书

谨问起处如何。豚还传语。若对慰满。明时罪言。岂有竟日之䨓。伫企前席。曷已曷已。玉体向安。受针已罢。虏声虚喝。今春似不动。惟望加飧自珍。以副区区相爱者之情。

[编辑]

罗参议万甲

慈圣宾天之痛。夫复何言。自兄去国。益无意于宦路。岂独别怀为恼而已哉。前承惠札。就审赴配粗安。少慰区区。第经赦之后。独为负霜之草。怅叹柰何。大观已作泉下人。尚辅又遭外丧。相别未半年。人事至此。痛伤无已。弟奉亲仅保。而乞外未得。只速铄金。自悯徒极。世路人情。竆途可验。想兄已自备尝酸味矣。吾兄今日之远斥。安知不天欲玉成于晩节耶。闲中读书。益进工夫。自外至者何与于我。是知己之望也。罗说书。乃生宗弟。为人本非大段不是人。兄须为弟厚待如何。前者久直来人。只致兄书。匆匆只受答于子先而去。远路便稀。传札亦难。离思益恶。频寄金玉。以慰瞻恋。

[编辑]

李监司命雄

仲夏炎瘴。伏惟尊起居万福。遥切瞻慰。不任区区。远伏郊坰。未得便使。尚阙一字奉问。有若没情者然。惭负惭负。侍生春间蒙叙。复入修门。感泣鸿私而已。因念天涯独抱向隅之悲。宁不歉歉于心。雨露之恩。只在早晩。惟愿善加粲饭。遄还朝端。日间移寓。适与其邑邸吏接里。因此奉候。

[编辑]

李石潭润雨

时日向热。伏惟闲履万福。曾闻兄已上京洛。今见学颜。始知尚在乡曲。相距百里。消息之难真。有若是哉。弟年来衰病益深。自年前京洛往还后。臂节酸痹。艾炷未效。将为病废之人可叹。李新之已作古人。今闻权仲明又不起疾。亲知零落殆尽。馀生能复几何。而在世朋友。亦无相聚之期。良可叹也。旱炎至此。野无青色。种不入土。民生国计。将无柰何。殊不胜㓒室忧也。馀祝顺序珍卫。因便布此。

宁海之事。复何言哉。复何言哉。一恸之外无可言。传闻自上因天变尽释罪人。而兄亦在其中云。不幸之中还有一慰。想已驰还本家。途中得免颠仆否。去春因儿辈赴试。传致一书。未知得无浮沉否。道路阻远。宁海之亡已四月。而尚未得吊慰。平生恨愧。宁有是也。弟一病支离。只欠就木。死者已矣。生者亦不相见。恐因此溘然。永为相思之鬼也。愚伏又复下世。笃信好学。世岂有如此人乎。痛哭痛哭。正卿亦复不起云。朋场零落殆尽。如我病人在世又能几许耶。可叹。豚儿适为督邮。闻与兄居不远。幸须因便续寄好音。宁海以何时入地耶。无由执绋。第有悲泣而已。

[编辑]

李参判景义

秋风飒然。岁行晏矣。今到丹县。不堪情溯憧憧。忽对贤胤。仍得手滋。如奉千里颜面。披慰不可言。弟艰保宿状。而鞭策行役。岂是所请。诚如教意。良可捧腹。柰何柰何。旅馆长夜。与柳沃沟贤从辈。问及海畔消息。益觉神𨓏。千万自爱。以副远诚。

[编辑]

李石门景稷

新正想惟阁况万福。遥贺遥贺。鄙生自旬后。家君重患腰痛。尚未快复。焦煎度日耳。且田园虽乐。身上既有职名。何久而不返也。令人企渴企渴。宁海去而遂安来。闲居之乐不为无伴。兄非等闲仕宦人。遄反为宜。更思之。向有慈殿未宁之候。证势非轻。今已快复耳。竹阴南去。想兄必团圆。而恨不得置身于其间也。前日夏书尚未复。苦无南便。怅叹无已。西边消息。时无警急耳。

[编辑]

李延平君

近因一番是非。致令朝著不安。老夫妄作每如是。可笑。鄙言只欲明是非。以寿国脉耳。崔山辉之录勋高下。本不干涉于鄙生矣。若以常情言之。鹤谷清阴。皆我向慕情切者也。失一举措。宁有疏外之理哉。但欲救其失。而言不得不直耳。且清阴避嫌。欲罪山辉。果为无理。玉堂递宪出院。尤极无谓。昨欲上箚。以明是非。而徐观谏院处置后为之。亦未晩也。故姑停矣。顷日景任叔平辈所争皆公也。以五十年故旧之情。深闷其陷于好名之域。不自觉悟。故鄙书所谓欲拔令兄于千仞深渊云者。为景任计。可谓勤矣。到今景任辈大觉悟。必感我忠告矣。生之向日庭中所言。欲防后日计也。非欲深罪未觉前事也。鄙意自今以后。勿论彼此。一心协恭。可否相济。图治太平。永寿国脉。吾侪事也。愿以此意。传布于景任如何。倘非尊公。何敢发此口。

[编辑]

金判书庆元

自我不见。于今几年月。虽来本道。而左右修夐。一幅短简。尚不相通。耿耿一念。何时可弛。伏惟秋霖不霁。尊体如何。川慕山仰。弟腆念所曁。依保旧拙。而今忝考官。来诣三嘉。而问其尊墅。则远隔三十里云。且入荆围。末由趋拜。尤极怅望。世上人事。皆系于天。然为尊兄未尝不拊心而长叹也。罢场日后。还官甚急。而枉道越境。且有法禁。徒想清尘。不胜缺然之至。馀冀震艮万福。

[编辑]

曺㓒原次磨

先生行状文集。院中俱无所据。自院所当修定庄置。编次校雠。必待禀定誊写。幸赐下教。寒冈先生奉安事。当初定议之后。尚此迁就。最为此院大欠事。时事艰危。令丈处闲之久。亦不可必。奉安之举。不必因享祀之日。一应仪节。已为措备。容俟时事小安。位次顷承下教。与卢友凭阅古典。得大明一统志。延平府有四贤祠。宋绍兴中建。祀杨龟山,罗豫章,李延平,朱晦庵四先生。本朝洪武中重修。扁曰道南师友之堂。又于漳州府有四先生祠。宋守朱某建。以祀濂溪,明道,伊川三先生。后守赵汝寅倂塑文公像。为四先生祠。仍自为记。以此观之。联倂为明证。大槩此院事。令丈若不留念。更无可为。文集行状及奉安凡事。幸赐下教。

[编辑]

卢云堤亨弼

群阴剥尽。伏惟尊体守静修常。伫应阳复之庆。伏切慰慕。窃伏念履贞家食。虽郁公议。庶几及此暇日。益懋讲求。益有裕于异日格正之用。区区见慕之徒慰望于下执事者。当复何如也。亨弼幸赖乡邻不以无似而便弃。喋喋之责。到今未已。惟思日近门屏。稳承隆诲。以图补过藏拙之道。而仍纻此仰德之忱矣。没头忧病。无计自振。伏自慨然。伏祝务为崇深。以副斯文之望。

亨弼持己不良。见嫉愈甚。会稽之辱。不啻甘文。彼所谓士论者。不顾事之是否。而惟亨弼之所在而攻之。既不可与彼较计。则自今日牢关屏息。佯若受屈。或可谓待变之道耶。今与彼中跳踉者。同赴京试。而彼必欲试甘文会稽之手。则一二四馆似不无应之者。虽使亨弼晏然入试庭。一家一道之变。复为朝士万口之指点嗤笑。则宁不若不赴之为愈。伏望断定下示。以开迷惑如何。事涉非便。辞不达意。惟在默想矜教耳。深蒙眷怜。不避烦猥。伏增皇愳。老先生趋召之行。已及半道。凡百道传。窃计已获关听矣。曾见先生女孙。则云不但气力之似不堪得达。而入城之后多有难便之势。门下诸人或请以中止云矣。月前贱乡一少年。见江阳朴𬙂氏。朴主姜贤别庙之论。专攻一边。不遗馀力。终乃劫之曰士论当必大定于二月头。咸人不知新山连位事耶云云。不知其意以新山事出于谁手。而自当以士论也。伏切笑叹而已。慕望之至。不敢有隐。信笔至此。幸宽恕其愚如何。

春煦已发。百灵俱泰。伏惟令体对时神休。田庐僻远。莫由凭候动止。怀恋德仪。不可言喩。月前伏蒙远赐复音。眷存加厚。指迷勤至。千里一席。敢不起拜。第亨弼之得幸于令监。窃庶几古人之知己云。而为我谋之。率不近似。焉能无惑乎心也。铅椠之业。传世百年。亨弼非不愿一科之得。拙于程式之制。亏敝半生光阴。及今知其无益。而侥幸万一。顾素心之所不为也。登名荐目而附骥于群彦。不惟人笑。亦自笑也。益知人世间毁誉。不足为得失之欣戚矣。令监之不一言以救拙者。或恐有乖于君子爱人以德之意也。闻有中寝之势。是则幸矣。然曷若元无此举之为快活也。多口之憎。有以为进德之资者。区区之祝。惟是务自崇深。能爱人之尽言而已。自馀万缕。非远笔可殚。

昨裁候书。顺付朴友以赫之便。今朝郡吏传致初七日令下赐手帖。伏审神相贤劳起居休福。慰释下情。不可容喩。第伏闻鹤驾东路。殆未有的期。一般忧虞。何间朝野。除书谨伏奉睹。惊愳发汗。田间姓名。无足可闻。而推挽之力。至此非分。在我一己。诚若幸事。窃恐有累于知人之明。如何如何。亨弼虽驽。大义所在。常情之所易见。况伏蒙指迷勤备。敢不奔程趁限。以图报称。祖母耄澌之境。重以痿痹之疾。寻医访料。方事汤剂。此时远游。情所不忍。又欲稍迟旬月。俟得少间。而官限已迫。决不暇及。徊遑狼狈之状。惟令监默会之耶。亨弼尝见得一命者。不即赴谢。心窃疑之。不肯面贷。岂意今日以身蹈此。说时行时。难副若此。伏自慨慨。伏想令监视若一家事。善有为于其间矣。亨弼之有怀。外令监而谁告。今复云云。亦冀一言之诲也。亨弼学未知方。才不谐用。不过章句之一后生也。素所自期。亦不过思寡其过而未能焉耳。平生得幸者。令监相爱之李友独眷眷引重不置。此实亨弼真无善状。而误辱知怜。倘使亨弼不自量已。冒受公务。则方其血指汗颜。而颠踬失措。亨弼固不足道。人谓引重者为何如人。教官虽冗。亦任师道。卒迫当之。安保其不然也。亨弼试自今专心所乐之业。渐得性情之正。或庶几古人自信之地。则仰叩执事。以求自衒。亦不晩也。伏乞令监少缓无忙。以毕君子爱人以德之盛心如何。安得从容于静散之中。破此心机。而承进退之快活也。诚之所向。郁郁恒结。而把笔临纸。不觉缕缕。悚息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