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溪先生文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东溪权先生文集

作者:郑宗鲁
1875年
卷一

大凡君子之学与道。第观其渊源之的与出处之正。则其能深造而实有得。斯可以知其略矣。又况加之以天资之美。经术之博。而寻常秉义而立直道而行者。无所往而不光明峻伟。则其为后学之所崇奉。宁有其极也哉。东溪权先生。早被熏陶于寒旅之门。又尝擢用于纯孝王朝。讲磨切磋之际。卷舒行藏之间。其为一代名胜之推奖与许。有不可胜纪。而试举其表表见于行事者。则方年甫十八。已知有岛夷之难。于无事之时。预为深入而得全其家者。固是大过人之智。然此则当时之人。亦或有能之者矣。乃若于仁弘秉权之日。彼其名望震世。气焰薰天。人莫敢少加贬议。而先生一见其眸子。便已知心术之凶。动辄以伽倻老贼斥之。则是其辨奸之早。殆与苏明允无异。此则当时之人。夫孰有先之者哉。及其遭乱而遇亲丧也。虽在干戈抢攘之中。凡厥送终之节。皆得必诚必信而勿之有悔。即又奉母奔窜。着处危迫。而守制致养。靡不用极。至令人感叹而悦服。则此其至孝纯行。已不啻出寻常万万。因值昏朝斁伦之时。杜门却扫。无复当世之念。及其策名昌辰。范驱亨街。出入经纶。略展所蕴。则上之有以拾遗补阙。绳愆纠谬。不顾撄鳞之祸。而惟务引君于道。下之有以弹权折贿。苏民作士。不以枳时之故而惟思保邦之策者。其精忠赤诚。又不啻出寻常万万。而其中如独疏抗言。驳议典礼之失。以为盛德茂业。无迹可寻者。其劲气正论。尤为卓荦而奇伟。直与夏侯胜并美于千载。而世至以秋天一鹗称之者也。自丁丑下城之后。先生虽黾勉从仕。聊以伸尽职所事之义。而常怀风泉之感。无日不叹咤于中。及见清人有助兵运馈之语。慨然寄金东溟诗曰。存亡遗泽在东藩。忍把干戈答圣恩。白首重来羞满面。不如归去闭柴门。即决意还乡。盖先生素励易退之志。虽在平时。每当递职。未尝暂滞。及是尤有所不俟终日者。于是而君臣之大义。天地之常经。益炳然于行藏之间。不必蹈东海隐西山然后方有以知其心也。则其所树立于前后者。果如何哉。夫以先生金玉之质。其于圣贤之学与道。沈潜有素。根基已厚。则蕴之为德行。发之为事业者。何遽止于是而已。而顾以时命之不遇。卒未克大展布于世也。不免卷怀而终。此为后学不尽之感。然遗芬剩馥。历百载犹未沫。往在先朝戊申。多士之景慕者。相率叫阍。而俎豆于先生读书之杜陵旧斋。号曰浣溪书院。以为永世矜式之地。斯固秉彝之所不能自已者也。惟是先生所著诗文。中经郁攸之灾。并与家训而无传。今只有若干卷。将行于世。而其词气清醇。一出于正。流传来后。又将兴起人无竆。其关世教亦大矣。虽少何伤焉。先生之孙褧。奉遗集示余求一言。辞不获。遂书此以弁其卷云。晋阳郑宗鲁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