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桐江遗稿/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桐江遗稿

作者:尹光颜
1810年
墓表

德行事功言语。古所谓三不朽也。然以余观之。是三者。非但有之之难。亦由于幸与不幸。盖士非遭时得位。固无以施诸事功。迺若行修于躬而言发于心。苟有可传之实。宜不以竆亨为限。而从古贤人君子。履约处屯。潜默自靖。不求闻达。浅浅与草木同腐者。何可胜数。况自近以来。教衰俗薄。是非贸乱。世徒以党论势利相尚。弃德而贱学。非有援附衒鬻。虽行可以范俗。言可以垂后。孰从以称之。孰从以传之。是所谓传者未必善。而善者未必传。有志之士。其能不废然而自沮哉。余读桐江处士李公遗文。而窃悲之。公自幼有至性。孝友绝人。蚤舍功令业。肆力古文。以西堂李公德寿,东溪赵公龟命。为师友。中年以后。敛华就实。专心为己。淹贯经礼。玩赜名理。间尝诣吾族父敬庵先生。得闻坡鲁渊源之学。而亟欲委身从事。其所趣之正。所造之深如此。故发于文字者。亦皆雅驯有法度。今其遗稿所收。虽多散轶。犹可尝脔而知鼎也。呜呼。以公之行谊经术。文章才识。其于古人不朽之业。可谓几矣。而终身坎𡒄。杜门自守。一无所遇合。生而一命不及。圽而亦未闻有后世之子云。斯可以为世道嘅恨。奚但公之不幸也。光颜生后。未及识公。而公胤子奎彬氏。以斯集授余曰。先人不获于时命。身后如干述作。诚不忍并归湮没。子其图之。余既为略次其篇帙。而奎彬氏遽即世。其孤暕。又以遗命谒序属余。赴岭藩。仍谪北塞数年之间。不遑安处。而其请愈勤。余非能不朽公者。顾奎彬氏之托。无所于辞而不可终孤。遂书其平昔所感于卷端以归之。公讳𭳞。字子浩。德水人。太学士耳溪洪公良浩表其墓。

当宁八年戊辰。仪曹列公孝行上之。特赠司宪府持平。

崇祯后四庚午季春上浣。坡山尹光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