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梅村家藏槁 (四部丛刊本)/卷第五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四十九 梅村家藏槁 卷第五十
清 吴伟业 撰 清 顾师轼 撰附录 景武进董氏新刊本
卷第五十一

梅村家藏藳卷弟五十        文集二十八


 墓表

   卓海幢墓表

公讳禺姓卓氏字肖生别字海幢浙之瑞安人明建文时戸剖侍郎忠贞

公讳敬靖难不屈死与方正学俱夷族其子孙有脱者流寓仁和从外家

之姓曰宋氏万历中鸿胪寺鸣赞公讳文炎忠贞之七世孙也始以仕显

复其姓人迺知忠贞有后矣鸿胪娶于孙氏生公公之从兄弟曰尔康字

去病日发之字左车俱以文章负重名知交倾东南而公亦雅著才望时

人莫能定其SKchar劣盖仁和之卓始大去病博学好属文而左车才辩颖悟

兼通佛理其所持说虽硕学名僧莫能屈公倾心好之日夜叩击不倦乃

同为北游居京师五载屡试于锁院辄不利归而读书武康山中益探究

为性命之学先是公弱冠便有得于姚江知行合一之旨姚江重良知颇

近佛氏之顿教而源流本殊后之门人推演其义以见吾道之大于是儒

释遂合公既偕同志崇理学谈仁义而好从博山雪峤诸耆宿请质疑滞

虽发自左车要本其师说然也公之为学从本达用多所通涉诗词书法

无不精诣即治生之术亦能尽其所长精彊有心计课役僮隶各得其宜

岁所入数倍以高赀称里中客谓左车日君与君之兄同讲学而独以贫

者何也左车日白圭之治生也以为知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

能以取子彊不能有所守虽学吾术终不告之夫知仁勇彊此儒者之事

而货殖用之则以择人任时彊本力用非深于学者不能辨也今余之学

不足以及余兄而余兄之为善里中尝斥千金修桥梁之圮坏者岁饥出

囷粟所全活以百数彼其于吾儒义利之辨佛氏外命之说深有所得岂

区区焉与废箸鬻财者比耶既而公之子辛彝用高第入为秘书院编修

公贻书教诫之所以修身心勤职业其道甚备嗟乎富而不溢贵而不骄

左车之言益信而有征矣夫忠贞之裔湮灭不可知者二百馀年而去病

左车与公三人者始以文章发闻于世可谓盛矣而皆不能得一第去病

左车竟沦没穷困以死论者且谓天道之不可信而公卒以其子贵享后

福然则天之所以厚忠贞子孙者讵可量哉当方正学收族之日一二贤

者窃其幼息以免忠贞遗孥得脱史虽不载其事保舍匿藏要自有人今

正学之世未显而卓氏遂昌亦可见忠臣之必有后足以慰诸人于地下

矣呜呼忠贞之德可以百世而公能上继祖烈下启来𦙍苟不书其行事

以告天下则无以昭示乎后之人乃镵诸墓石公二子长彝即编修君也

次方清庠生公以某年月日生以某年月日卒以某年月日借元配张孺

人合葬墓在武康县之河图村娄东吴伟业述

   保御郑三山墓表

余尝读戴元滑婴甯传见其人粹然儒者又好为名僧耆宿之游盖自疵

疠天札刀兵水火之并作善医者非原本儒与禅讲求乎天人性命之故

俾人闻之者心正定烦恼破除则其药石之所奏不足以发膏肓而理症

结求诸今人若保御三山郑君斯近之矣郑之先始于司空公为宋天圣

间名臣建炎南渡武显大夫有扈跸功赐田松陵子孙习外家李氏带下

医遂以术著其别祖之显者在宋日学士忠惠公丞相忠定公在元日所

南高士君堂构于程朱之学和缓之技咸有师承相传五百馀载为士族

为名家君自少攻诗书镞言行早孤居䘮能哀仲兄病刲肉以进人皆日

郑氏有子长身美须髯温良乐易一见知为通人长者其于医也发挥精

微行之以诚心恻怛名乃益起千里之内钜公贵游辎軿接迹书币交错

于庭君造请问遗无虚日窭人踽叟偻行过者手注善药以去视之必均

性不喜入宫府有愿交者必见重始终不干以私居常删食疏为章程然

中厨日具十人之馔高人胜流明灯接席评骘诗文书画为笑乐子弟守

循墙之礼端拜详视得义门之馀风修先祀以收族婚必告䘮必讣周恤

具有恩纪宗人农部公庶子自其没后始生鞠育教诲之者备焉同里负

重名者日杨徐两先生身殒家破所知皆亡匿君非前有一言之托以已

女女其子孙女女其孙处田宅谋膏火成就其门戸徐之长子孝廉屏迹

山中不交人事尝抱病且困君急拏舟往访见突烟不起奄然坏絮弊箦

中为之泣手和药解衣易粟割半毡充卧具孝廉乃张目能视起而录其

事日更生他若指囷赒寓公之急推宅慰谪宦之穷为粥路人脱骖旧馆

不可悉数此其儒行之坊表者也君事云栖莲池和尚为幅巾弟子于武

林石公为同参晚扣击于张司农静涵居士以研究法乘有弟曰士敬余

同年生袭浮屠服以避世讲道论艺学者奉为经师人师君朝而率其孙

栉听土敬演大易一章夕而偕士敬从静涵受般若妙义所居杏圃西近

永定旧刹名贤古德所游处伤其芜废挥斥数百金担荷修复偕曹村相

国结同善之会诱掖勤恳施者坌集君尝谓人上药养性中药养生醍醐

以为参苓楗椎以为箴砭去其阴忧蛊惑之疾予以欢喜利益之方彼且

涊然汗霍然巳我则不居功不尸利富者教以营像设饭伊蒲贫者教以

掩骴骼恤鷇卵皆不期而至不速而成年七十馀矣三舂而眠鸡鸣而起

搰搰然若有不容自巳者毕馀景以护末法回尘劳而入种智饰巾正定

知命笃终末后证明归诸解脱缁素合掌赞叹一以为医王一以为长者

此其禅观之捞笼者也余每见世之士大夫困于更徭赋役之烦在杜门

学佛者为尤甚即其亲党故人义相收恤者不能黾勉佽助而营斋利生

恒诎于力之所弗及若其弃家室毁容貌虽或大人长德其徒相与叙统

系争坛𫮃以屈辱之庸儿俗媪见其疏经诠教规重矩叠苦难知而避之

若浼不得与一知半解者同其利养是儒者穷儒而禅者尤穷医独出入

儒与禅之间其地位可以权巧其交游可以牵劝故急难死生捐金援手

伽蓝塔庙鸠财庀工在今日唯医之力饶为之顾独难乎其人君则其人

与术相值而适会乎其时愿力迺有所成就然则通儒与禅之穷者莫如


医又莫如我三山之为医也嗟乎苟不为三山士君子之不振于斯世可


胜道哉余与君为中表往来游迹甚多间尝记其一事登灵岩共谒吾师


柏庵柏庵乃楚鱼山熊公也楚有何先生者在坐先朝为淮南倅因流寓


其土而过吴徒步访师师命寓君舟还郡遇山邨君登岸遄返出十金日


此村人所以资药囊愿以为何先生夀何先生之过吴也因故人为吴令


不得见困甚藉君金装以归夫以余所偶见如此则其不见者可得而推


矣若三山者今复有其人乎君讳钦谕三山其字晩自号初晓道人子二


长其亮次之洪亮早世之洪能养志先君四年以卒余所表其墓曰郑孝


子者也孙栉醇谨有学行能世其家余既论次君行事进而求之所南先


生似乎首阳柱下之不同然君子之道或默或语汨泥扬波盖所以救世


也归洁其身而已矣易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所南有焉诗曰凡民有䘮


匍匐救之三山有焉所南之书埋之绝壑之下君之碑刻之高原之上后


三百年当有知其人而为之忾叹者是为表


   先伯祖玉田公墓表

傍石湖而西不半里为梅湾余伯祖故福安县县丞玉田公讳谏之墓也


余家世鹿城人自礼部公以下大参鸿胪三世皆葬于鹿城公为鸿胪长


子次即赠嘉议大夫少詹事讳议余祖也又次则讳诰伟业四五岁曾及


见之老且贫衣食于卜肆余祖尝抱伟业于膝顾叔祖而叹曰尔知吾宗


之所以衰乎三世仕宦廉吏之槖固足以传子孙尔伯祖实主其帑用之


为饮食裘马费产遂中落余与尔叔祖庶出也少孤故皆贫余祖亡后祖


母汤孺人每谈及鸿胪公时事辄言嘉隆中鹿城有倭难伯祖自以私财


募兵千馀人转战湖泖间兵贩左右皆殁得一健卒负之免家遂以破其

迁吴门也买一故宅起废砖下有巨穴见金䋲缒棺朱砂题画迺故王公


葬处以是邑邑不乐得病死有子而殇一女不知女谁氏吾家自移娄东


彼此不往来四十馀年矣伟业后十年成进士于吴门遇三山郑君曰余


姻也询之则三山之兄曰某者为伯祖婿余姑尚在也伟业乃其礼币拜


见则年已七十三泫然泣曰犹忆会鸿胪公葬时曾到鹿城见二叔今已


六十年不通家问二叔谓吾祖也归而告吾祖母汤孺人孺人泣吾世父


与吾父知之亦泣泣年六十始识有伯姊也相率至梅湾墓下再拜哭且

加封树焉呜呼甚矣吾宗之衰也自曾祖以下不三世娄东去吴门不百

里而门戸凋落子孙分适他国吉凶婚葬讫不相闻即梅湾之一坏士使

非有郑氏者识其故处则茑葛蒙荟狐兔窜窟辽墟深莽之间若堂若坻

者忽焉过之且不知为何人之墓而何以示子孙惟有刻词于石表之于

阡以明郑氏之德而识余之愧俾后之人知宗法之宜修也吾姑后三年

以卒有二子以其一从吴姓主梅湾之祭祔葬者为继伯母查氏而殇子

讳 冢在其左其陆氏从葬则吾姑生母也元配伯母 孺人先伯祖几

年殁犹葬鹿城云

   诰封吴母孟恭人墓表

古卿大夫之获内助者匪仅国政于军旅有裨益焉诗秦风之咏西伐也

用武之道备矣终之以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君子读

而叹曰美哉此国之所岀兴乎自昔运会之将至精明强固之气不独男

子也闺门妇孺交相黾勉踊跃于军兴之会繇今观之若吴母孟恭人者

其事大有关于民生国故可以墓门之石弗之著乎吴氏山阴大司马之

族世为著姓后迁辽之清河恭人清河指挥使德清孟公之女其嫔于吴

为赠中宪大夫越川公讳某之冢妇今御史按察司使匪躬公讳执忠之


配而知无锡县事兴祚字伯成之母也当 国家王业始基吴氏孟氏实


共执櫜鞬以通婚媾恭人事其君舅君姑腆洗必丰箴管必饬遂以孝闻


匪躬公好结纳徇然诺不问生计恭人篝火纺绩资给之无乏处危疑之


时为亲党画司否多中越川公日微孟氏妇无以甯吾家逮乎天下大定


匪躬公出牧畿县入擢西台官守言责恭人之助居多最大者无如闽漳


南楚西山之二役公之由御史出参政于闽也漳南首被冦我师之调集


者数十万共偫惴惴弗及恭人内率其媵妾傔从外命其缝人膳宰竭昼


夜以就功于是乎缦缨铠捍䔲笠革舄所以犒士也稻醴粱糗牲牷饩牵


所以醳兵也皆取诸宫中而给之勿以累民且亟谋诸公曰嗟沿海之人


诖误于贼者非下合招之谕以祸福将惶惑无以自归诸将之执俘者万


数 王师吊民伐罪此属诚何辜亟宜请 王命脱其缚暴露也为之居


饿莩也予之食仳离也还其亲属俾得保聚公如其言行之恩及一道矣


楚西山者暴师于穷箐绝坂之中人负斗粮十日而后至三军之告匮狎


闻公方受命督楚饷忧之不知所出恭人策日亟发取府之缗钱藏帛吾


率执鍼之属糿为缣囊用襁负于军所士赖以济嗟乎此二者皆所以佐


军也而恤民寓焉漳南之资粮屝屦既民不知劳若西山则驿骚固不免


矣然使群有司之在事者一推以恭人之心则楚人不至重困而当时如


我公者不多见也噫嘻恭人之贤岂不难哉恭人三子长伯成也次兴基


又次兴都伯成凡三娶元配韩氏继李氏再继以孔氏生子幼未名也仲


娶于于季娶于万各有子一人孙女共四人其许字皆名族恭人年六十


有七墓在京西之山原日龚村其细行详于幽堂之铭故不载初伯成令


无锡而恭人南就养将车都亭威仪甚盛逾数月办严北发伯成牵裾请


留母正色勉之曰鲁敬姜之教其子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我孟氏也有


弗闻乎修若职庀若政此乃为孝何必朝于寝而夕于侧耶伯成再拜受


所戒弗敢言既行未浃旬而讣至袒括发而叫曰天乎自吾始筮仕萍乡


有龿苻警而大甯山县地被边皆不克奉母从惟沂州鲁之南境而锡山


江南又以家京师未毕正腊而遽返今者视绞衾奠馀阁属之两弟而羁


一官于斯土吾之生其不如死也已伟业闻之曰甚哉伯成之孝也虽然


先王制礼不可以 也父在而为母灭性乎且恭人可谓不没矣夫以孝


慈共恪之行又出之以佐军事而勤恤其民若此以图不朽夫复奚憾𫆀

伯成稽首曰子宗老也请以一言累子伟业熟于大司马之后谊最深自

少同举进士直史馆晚而与伯成游伯成之母犹吾母何敢辞抑吾闻之

先王为治卿大夫妻若母之贤者必表著之以风励天下今吴氏忝世臣

而恭人备有㦤德 当宁修开代之史伟业衰且废曩者曾与观乎故府

今奋笔书之者讵独为其宗人已乎乃修不文之辞俾刻而表诸墓上








梅村家藏藳卷弟五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