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王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本)/诗文前集卷第十五
梅溪王先生文集 诗文前集卷第十五 宋 王十朋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正统刊本
|
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十五
䇿问
问六经皆经圣人之手其大法著于始终之际乐亡
于秦礼废于汉姑勿论焉可也诗书昜春秋首未具存
其可以不知耶诗三百文王之诗非不多也何以首于
关雎颂有三莫先于商莫后于鲁也何以终于商颂三
皇五帝皆圣人也非无言道之书何以独取于尧而以
之首五霸皆贤君也非无命誓之文何以独取于秦而
以之终三昜所始义各不同周昜何以先干而异乎连
山归藏之法六十四卦法相受也何以不终于既济而
终于未济之时春秋之作在平王世也不始于孝恵二
公而始于𨼆岂果以其逊国之贤乎二百四十二载皆
编四时以成年也而终于哀十四之春岂果在扵木绝
火王乎论语者六艺之唯襟也始于学而终于尧曰其
义安在孟子七篇拟圣而作者也始于梁恵终于尽心
又岂无耶夫䌷金匮石书之书者良史之才也终于
𫉬麟犹有其旨作凌烟𦘕像之赞者文士之笔也始于
河间亦有所法况六经之严而语孟之奥乎𩓑与诸君
究其所以然勿云议论安敢到而略之也
问自古帝王所以敦厚风俗者必以俭徳为本而毎以
身率之禹恶衣服以率夏文王卑服以率周文帝身衣
弋绨以率汉是三君皆古之大圣贤均以俭徳先天下
为风俗者也禹尚俭而天下以俭应之故夏之世其所
尚者皆忠质文王尚俭而天下以俭应之故当时在位
者皆有羔羊之徳焉至于文帝尚俭不下禹文王而天
下应之者或如如夏周之世故贾𧨏陈政事之书谓帝
身衣皂绨而富民墙屋文绣岂汉民习秦人奢侈馀
俗而未昜革耶不然何上以敦朴示之而下不以敦
朴应之也我 国家自祖宗以来世以恭俭化下肆我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而俭徳犹著御寝衾禂至以
黄绨为之常服止用缣缯虽累经澣灌而不昜然当时
民间犹有以金为饰者于是诏自中宫以下母得衣销
金贴金等服臣庶犯者一切置于法由是天下化之而
皇祐嘉祐之间风俗淳美连于三代之上矣 主上皇
帝蕴仁俭之资清中兴之业谨厥徳惟怀永图可谓
同符 仁祖并美禹文者也迩者近臣献言谓州县尚
用金翠为衣服首饰贵贱之分混然无别请加禁止圣
训丁宁命有司以前后诏条申明之徳至渥也议者尚
虑远方富民狃于循习未能革射利之徒兴造贩鬻
而不知畏又虑州县奉行之吏不能遵守教条或暂禁
辄而縦之无以仰副吾君敦朴之化必𣣔令行而禁止
如 仁祖之世不使年少书生得以献太息之书如之
何则可
问才难久矣尧舜之时野无遗贤所与治天下者止于
五臣周家济济多士而用一妇人以足十乱之数不其
然乎之叹冝其发于吾夫子也自兹以降治不逮古而
人才愈难必责以五臣十乱之俦则千古为无人就其
时而求之冝莫盛于武宣之际班孟坚尝枚举其人而
赞之以侈一时之盛武帝自公孙丞相至金日晖凡二
十有七人宣帝自箫太傅至张敞凡二十有四人亦可
谓盛矣然考固之言犹有可疑者焉其称武帝人才也
则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
世莫及至称宣帝人才也则曰皆有功迹见述于世参
其名臣亦其次也固盖以宣帝二十四人可为武帝名
臣之次耳今即其人而考之宣帝之相则有如有声之
丙魏固非公孙洪石庆辈之所可及其将则有忠武如
赵营平又非卫霍辈之所可及廷尉则有如于定国治
民则有如龚黄又非赵禹张汤酷吏比也校其人才
远过之而固乃以彼为莫及此为次之何耶夫所谓人
才者必其勲业名节之有大过人也彼阿世如公孙酷
虐如张汤榷利如桑弘羊皆治世之罪人也而以此为
得人又何耶有是君斯有是臣武帝君徳不逮孝宣远
甚固尝讥武帝改文景恭俭美宣帝侔徳商周其于人
才当亦如之今乃复彼而劣此又何戾耶固生东都
之𥘉去武宣之世为未远且亲为国史必知其人才之
始未意其品藻之必当也况是赞脍炙人口而见录
于选今乃可疑如此其必有以辩之
问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释古今
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可以博物
而不惑兹其所以为百代指南欤旧皆言周公所制
又言史佚教其子以尔雅又言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
晋郭璞亦言兴于中古盖指周也是则尔雅之出远矣
今阅其书而考之则非周公之制甚明小雅称张仲孝
友盖宣王时人也而释训篇则有张仲孝友之释卫淇
澳之诗曰如切如瑳如琢如磨盖美武公也而释训则
有过学自修之释式微之诗为𥠖侯作也而有微乎微
之释猗嗟名兮刺鲁荘公诗也而有上为名之释其释
诂释言释训诸篇大柢皆训释诗书之辞悉出周公之
后而云周公所制非矣又释岁名则曰周曰年释𥙊名
则曰周曰释周公岂自称其国号以别夏啇耶又于释
地篇叙十薮之名举鲁晋秦宋楚吴越齐燕凡九国継
之曰周有焦护是数国在周公时固未有封者周公又
岂自卑宗周以配列国耶以此知尔雅断非周公作也
汉人尝有以是问杨子云者矣子云以为孔子门人㳺
夏之徒所记以觧释六艺者也是亦意云尔亦何以验
其出孔氏徒也或云尔雅实周公所制而张仲孝友之
类乃后人所足犹春秋绝笔之后弟子续之至孔丘卒
之类其又如何𩓑与诸君辩之
问有创业之君有守成之君有中兴之君三者之时不
同而应之者亦异音房元龄尝以创业为难魏郑公尝
以守成而不昜元次山之颂中兴也又以宗庙再安为
事之至难然则三者皆未可以难易断也请借汉以论
之高帝创业者也而不足于文使生文帝时未必能兴
圣贤之治文帝守成者也而不足于武使生高帝时未
必能建艰难之业宣帝中兴者也然英雄不及高祖仁
厚不如文帝使生二帝时其武功文徳亦必有所不如
者西京三君盖亦各以所长而生遇乎时以成其名者
欤至于光武虽号中兴之君而功兼创业治兼守成意
者其文武两全功徳兼备者也然马伏波对隗之问
乃谓光武不如高帝我 神宗称汉唐之治亦及文宣
而不及光武夫创业守成中兴皆难者也而兼之者为
难西京三君各处其一而擅其名光武兼三者之长
而称之者或以为不如或有所不及何耶共惟 主上
以神圣之资济艰危之运徳迈周宣而俯比光武兼三
者之至难而取之以至兼贤于古人远矣诸生幸生圣
时目击盛事愿考三者之难易与汉四君之劣以发
明我 主上之鸿勲盛徳
问昔夫子繋易谓何以聚民曰财对子贡问政以足食
为三者之首财用者诚有国之急务急于艰难多事
之秋也 国家前日无事用度失节常赋之入犹不足
以支岁费一旦加之以师旅钱榖之问遂至于庙堂调
发既繁经费百出官田鬻矣度牒行矣坊名借矣下富
民献𦔳之令殚州郡公库之噐矣而独不及民仰见圣
徳之至渥也然议者谓财非天雨而输之未有不取
诸民者虽赋敛不明出于朝廷而科率毎潜行于郡县
勤恤之诏非不丁寕有司迫于办事所不暇顾况今日
虏情叵测和与战犹未决也和则有岁币而坐困吾财
战则兴师百万千里馈粮有不可胜计之费将取之官
耶而公帑竭矣将耶之民耶财尽民怨何以为国古者
兵未尝不用而财未尝不给耶抑不知生之以何术理
之以何人耶伊𣣔上不乏用而下不及民其必有
问少康祀夏配天不失旧物议者以为于汉高帝孝
宣信威北夷功光祖宗班固以为侔徳商宗周宣光武
身济大业中兴汉室马援以为不如高帝太宗除乱致
治功徳兼𨺚史氏谓比迹汤武庶几成康其言之常否
果如何 主上兴衰拨乱绍复大业方之前代何如主
也𩓑并陈之
问战国之轲况西京之雄隋之通唐之愈皆著书立言
羽翼圣道世以大儒称之议者不以为过然五君子者
果孔氏之徒欤心无异传道无二致固冝迭相推尊无
或操戈相伐可也今考其书乃或不然况非特不尊轲
也且列于十二子而非之雄非特不尊况也且有同门
异户之斥通虽以雄为振古奇人而不许其道愈推尊
孟氏醇疵况䧺至河汾则无一言之及然愈尝自比孟
轲矣后世亦不能无异同之论夫道之所在人所共尊
道不在焉人所同抑今尊之则命世大才仰之则诸子
也尊之则轲雄之间抑之则异户也尊之则圣人之徒
抑之则张衡数术之伍也尊之则圣人之修抑之则没
而不尊之则㤗山北斗抑之则木强人也尊之抑之
者其公心欤其𥝠意欤岂好巳同者有相党之心故𥝠
有以尊之欤好巳胜者有相䡖之意故妄有以抑之欤
尊之者是则抑之者坐蔽善之罪矣抑之者是则尊之
者䧟虚美之失矣二者必居一于此也𩓑考其实而详
辩之
问十八章之经夫子为弟子曽参作也参以孝名世为
孔门贤弟子虽曰禀自然之至性盖亦出于侍坐之际
开宗明义之力焉然参之言行备见于语孟诸书不知
其终身之大节能不圣人之教而吻合于是经者果
何语也夫子尝自谓行在孝经使曽子果能尽是经之
言也则行与夫子同矣然参虽贤未可以拟圣人是于
经必有所未尽而行事不能无少戾也夫孝于徳为至
于行为大参既以孝称冝无愧于渊骞之列矣乃反不
预四科何耶诸君自儿时巳能诵十八章之语其于岀
孝入弟之际必不叛是经敢问曽子之孝其有得于经
者何语其未尽于经者何事与其不与于四科者果何
谓也
问君子读书稽古岂徒对圣贤而巳哉必曰古人可作
吾谁与归心有所慕则将学其为人而以其身比之也
历观古人自比于前修者多矣亦各不同有以不如巳
者自比有以胜已者自比自比以不如巳也能自谦矣
而有志者卑之自比以胜已也能自强矣而好谦者妄
之孔子贤于尧舜而𥨸比老彭有以见圣人谦徳之至
也人比曽西以管仲则艴然不恱谦何在焉孟子乃以
是取之何耶至诸武侯自比管乐或美其徳之谦或
陋其志之卑亮果谦乎卑乎君子必有以处之也雄
韩愈自比孟子雄愈非轲敌而以轲自期有以见君子
自强之志也崔浩自比张子房志亦可嘉矣议者乃不
许之何耶至杜子美以诗人𥨸比稷𢍆人或赏其忠或
指其妄甫果忠乎妄乎君子必有以处之也诸君潜心
古人之际其必有以自况将比于不如已者欤则惧其
志之卑非自强之道将自比于胜巳者欤则惧其言之
妄为谦徳之累必𣣔自谦而不失之卑自强而不失之
妄如之何而可𩓑商榷古人之外且各言其志
问古之人皆有师自圣人至于士一也虽师未必贤于
弟子弟子未必尽如师固可因流䆒源见形知范矣惟
孔子之于老𣆀左丘明之于孔子公羊高榖梁赤之于
子夏房杜王魏之于王通世皆以为师弟子也或谓其
不然学者未免乎疑焉谓孔子不师老𣆀也固尝适周
而问礼矣果惟𣆀是师则彼槌提仁义绝㓕礼学夫子
乃为礼乐仁义之主何耶谓丘明不师孔子也固尝见
称于鲁语与圣人同好恶矣果惟孔是师则子不语怪
而丘明乃失之诬且传经多不合于圣人之旨何耶谓
公榖不师子夏也则先儒应劭軰固尝有是语矣谓果
出其门则春秋之成商不能赞一辞二子乃各以经名
家何耶谓房杜王魏不师王通也则通著之中固尝
弟子之矣谓果出其门则数子俱显于唐反无一语以
称师抑又何耶以为果师果弟子则其学必不相戾而
其心必不相忘也以为非师非弟子则载诸古人之书
传诸学者之口岂尽妄耶诸君尚论古人之日久矣师
自柱下而至河汾弟子自将圣而至正观诸子必能熟
究其源流而素知其然否也幸即其道考其时推前人
之议论以其实告
问韩愈柳宗元俱以文鸣于唐世目曰韩柳二人更相
推逊虽议者亦莫得而雌雄之然其好恶议论之际顾
多不同者韩排释氏甚严其送浮屠序责子厚不以圣
人之道告之柳谓释氏之与易论语合且讥退之知
石而不知韫玉韩谓世无孔子则巳不在弟子列作师
以号召后学柳则以好为人师为患有师友箴有荅
韦严二书且有雪白之喻又有母以韩责我之韩著
𫉬麟觧以麟为圣人之祥贺白龟表以龟为𫉬蔡之验
柳则作正符诋谈符瑞者为巫瞽史韩碑淮西归功
裴度而不及李愬柳于裴李则各有雅章韩以作史有
人祸天刑之可畏柳则移书以辩之韩以人祸元气为
天所罚柳则著论以非之其指意不同多此𩔗者且退
之名在子厚先友记中盖其父兄行且年又长柳冝以
兄事之可也然韩毎及柳则字而称之柳语及韩则斥
而名之尔抑又何耶今二文并行于世学者之所取法
真文章宗匠也然读其文切疑二人阳更誉而阴相
矛盾者不可以不辩夫韩柳邪正士君子固能言之至
于议论则未可因人而䡖重𩓑与诸君辩其当否
问五常之道莫大于仁以夫子之圣犹曰岂敢故于许
与之际尤谨焉古之逸民非不多也独许夷齐为得仁
大臣如伊吕之徒𥘉无一言之赞也独称商有三仁门
弟子之中如仲由冉求公西赤者皆所不许而独许颜
冉诸侯之大夫如令尹子文陈文子皆所不许而独许
一管仲此八人者虽穷逹死生去就之迹不同而圣人
许之以仁𥘉无异辞后世有大儒王通者鸣道河汾间
与弟子难疑荅问动以洙泗为法中十篇犹孔氏论
语也其以仁许前贤及高弟者亦八人焉曰东平王苍
仁人也曰羊祜陆逊仁人也曰荀氏有二仁曰仁哉乐
毅许董常以颜氏之流盖以其三月不违仁也称薛𭣣
仁而不佞盖许其为冉雍也夫子所称八人者后世以
圣人之言莫得而议之通所称八人者或未之信然自
苍至𭣣七子皆显事在信史可考而知董常早世其言
论粗见于中亦可以想见其为人也是果可当仁者
之名否乎通之许与其亦有得有失乎孰可以方夷齐
孰可以比三仁孰无愧于颜冉之徳孰能为管仲之功
𩓑并陈之以佐文中之垂教
问太史公作史记采古今名臣贤士列而传者凡七十
焉其共列之人必𦤀味之同者如管仲晏子以佐主之
迹同孙武吴起以论兵之术同樗里甘茂以智略同范
睢蔡泽以其谈辩同仲尼弟子学术同也屈原贾生风
骚同也万石张叔谨厚同也凡传而同之者必其𩔗之
相近焉然亦有不冝同而同者使学者不能无惑其为
老子传也与荘周同冝矣而乃列申不害韩非于其中
申韩之术至残忍酷也其可与深于道徳者同耶其
为孟子传也与荀卿同冝矣而乃列邹衍淳干髠于其
间以衍之迃诞髠之滑稽正儒者之罪人也其可与主
盟仁义者同耶谓迁不精于选择则彼之同者何是谓
迁不妄于条例则此之同者何乖岂偶得于彼而有失
于此耶抑识见不明曽珷玞美玉之不辩耶不然其不
同而同之必有深意乎其间不可不熟究而详辩也
问君子之学必先正其心术而不惑于异端邪然后
圣人之道斯可得而入焉茍惟心术不正而异端邪
从而䧟溺之望其入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而𣣔求
至海不亦难乎昔吾夫子既没而杨朱墨翟者𥨸仁义
之一偏而唱为我兼爱之以乱天下幸而有孟子者
出辝而辟之杨墨之害息而人心复帰于正孟子没有
申韩刑名之学黄老虚无之簧鼓于世其为害又甚
于杨墨而世之儒者往往堕于其间而不悟以贾𧨏之
美才犹明申韩司马迁之博学犹尚黄老况其下者乎
当时不惑其毅然而麾之者一杨䧺氏而已自汉室
之东而西方之教流入于中国时君世主尊尚其遂
与孔老并立而王公卿士庶䧟溺滋甚王通隋大儒也
犹称其为圣人白居易唐贤人也犹酷之晚节用其
教以理性况众人乎当时不惑其毅然而力排者一
韩愈氏而已夫异端邪之移人也愚者信之可也而
智者惑之何耶不肖者信之可也而贤者惑之何耶里
巷之人信之可也而缙绅士大夫惑之何耶岂异端之
学亦有以过人而其道诚可与尧舜周孔抗衡于世耶
岂贾𧨏司马迁王通白居易之徒明之尚之尊之者是
而孟子杨䧺韩愈辟之麾之排之者非耶夫以其为
真可信也则与吾尧舜周孔之道大不相似以其为
妄也则世之屈已以尊崇之者又皆吾儒之杰然者焉
孟杨韩三君子不世出无有与之辩者𩓑与诸君论之
问封建尚矣自五帝三王莫能去矣后世人君易之以
郡县则其国亦从而治亦或因之而乱此皆立国之先
务学者不可不察也唐虞列公侯伯子男为五等相制
天子千里诸侯百里而降不及五十里者为附庸周兴
封国八百同姓居五十三焉此封建所由兴也秦鉴衰
周之弊罢侯置守列天下为三十六郡后世因之不改
复増其数此郡县所由兴然以周秦汉唐论之则其国
之或强或弱其祚之或短或长皆关乎封建之与郡县
此又不可不辩矣谓封建无益于耶则周何为因之
而强秦何为罢之而亡乎谓封建有益扵国耶则汉何
为而有七国之变唐何为而有诸镇之乱乎𣣔使罢侯
置守而无嬴秦之危封建侯藩而无汉唐之乱果何术
而可𩓑详以告将䟽其以献于 上
问夫乐之作尚矣先王以是正朝廷美风俗格神物和
上下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故黄帝之乐曰咸池颛帝之
乐曰六茎帝喾之乐曰六英尧曰大章舜曰大韶禹曰
大夏汤护而武武此历代之乐所由作也而其大备莫
盛扵成周故周礼大司徒以六乐防万民之情则又有
所谓大师小师磬师舞师笙师锺师者大师乐以六律
六同大合乐时则有奏黄锺太簇姑洗㽔宾夷则无射
者太师掌律同以合阴阳时则有播八音扵金石𢇁竹
匏土革木者是古作乐者必有其官奏之必有其所制
之必有其器岂非乐有自然之数而数之所举又有自
然之义乎后世去古既远乐制始无一定之论而名数
音律刑噐亦莫之考矣学者审古今灼知先王所以作
乐之意者敢问咸池六茎六英韶护夏武之名所取者
何义周大司徒与大师小师磬师舞师笙师锺师所掌
者何噐黄锺太簇姑洗㽔宾夷则无射所奏者何所金
石𢇁竹匏土革木所应者何事与夫后代因革损益孰
得孰失幸明言之
问孟坚序六艺为九种列小学一家于其中则知字学
之有益于斯文也尚矣古者八岁入小学学书艺之事
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箫何亦著其法于
律令太史试学童而禄其课㝡者唐选举之法有四而
楷法遒美居其一焉夫书虽一技然教于周试于汉选
举于唐参六经论语孝经而九之学者其可忽耶爰自
科斗书废隶迭兴汉晋以来乃有草楷真行杂体之
书去朴归华舒笺翰以相夸尚者不知其几也唐太
宗历评晋人之书而以王逸少为尽善尽美先翰林苏
公尝评唐人之书谓极于颜真卿又论近代之书以蔡
君谟为第一议者谓颜书本出于王而蔡乃法颜而变
者然三人者各名家当代而咸造其极使其同时而并
驾未知其孰后而孰先诸君稽古之暇㳺心翰墨久矣
其于晋唐宋三子将谁取法耶抑所好不同舍二三子
而他有所尚耶又岂得于心画之妙而不蹈前人之陈
迹耶𩓑评古人劣之外且自论平日之所以张吾军
者果出于自得乎抑亦何所法也幸详以告
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