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槐潭遗稿/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槐潭遗稿

作者:赵述道
1811年
卷一

呜呼。天之生材也异矣。槐潭子以少年生。起身于垅亩上。穷百氏言。大而天地之所以高深。阴阳之所以摩荡。日月之所以运。鸟兽之所以生。星历书数圭撮味色。细至一草一木。靡不会丛而钩索之。或发之于梦寤之间。或阐之于图画之馀。其学岂不盛且富矣乎。余㝡鄙且钝。于槐潭子微言细义。十不能辨其一二。其知者有以开其蒙而益其闻。其不知者芒乎如河汉。窅乎如渊薮。始而惊中而疑。终而至于废卷而后已。惜乎。槐潭子以如此之材如此之功。又厪三十而没何哉。天地有所阙齾。造化有所偏全。人不能如何于其间耶。白花生于游泥。高木秀于丛林。决非久长之物耶。不然者槐潭子钩玄赜微。穷高极远。精神有所剥扯。温养有所未暇。以夭阏其天年乎。然槐潭子持此以归于地下。亦可以借手见古人矣。槐潭子又何憾又何憾。然吾所慨惋者。槐潭子早已执洒扫于大山先生之门。苟使先生久享期颐。槐潭子日执册于门下。循下学上达之序。勔行远自迩之业。矜持者平实。严苦者从容。骎骎于大中至正之矩。其成就岂但止于今日而已乎。余每读洛闽诸先贤书。程子论康节曰尧夫说易好。今夜试来听。朱先生论蔡季通曰季通读难书易。以大贤门路之熟。尚有难于邵蔡之见。如愚之钝蒙抵滞。固何足说。而当时之邵蔡。亦欲待于后世之子云尧夫。则槐潭子之遗文。一一收拾而善藏之。以待知者知耳。余何足以发挥之也哉。槐潭子之书。有道学六图,性理纂要三册,四书纂要二册。四书则杂陈异同。以待后学之拣别。又有书计琐录,心经禀目。槐潭子每欲删润而未暇者。其入学䂓,居家节目。皆恳恻愿款。有可听者。槐潭子一家傍近。皆薰其德而恂恂有儒者风。槐潭子所处。乃大夫士世居之乡。而一辞称曰槐潭子贤乎哉。所居槐潭。𮣡一区为池。名曰直方塘。左右书史。无求于世而有以自乐。其书多自得之见。四七论亦然。而当世士君子文集。无一不会稡而折衷之。亦可谓聦明博洽之士矣。呜呼。是亦难矣。槐潭之子显斗。屡次访余山中。端方醇谨。信乎槐潭子之子。若余者何能尽槐潭子之蕴。而只以慨惋之意。终始于天之降材之异。后之览者观于其文。其人可见。又何待于余言。

上之二十三年己未孟冬。汉阳赵述道叙。